694523488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浅析地下室变形缝防水构造.doc
-
资源ID:2856101
资源大小:272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694523488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浅析地下室变形缝防水构造.doc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班 级 2010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发题日期: 2011 年 03 月13日 完成日期: 2010 年 05 月10日题 目 浅析地下室变形缝防水构造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不断上升。地下室既是建筑功能建筑,又是整个高层建筑的结构基部。通常高层建筑的下部有一至多层的地下室,地下室具有很多的有优点和缺点,地下室具有能够扩大人们使用空间的作用是最受人民欢迎的;但是,地下室又存在防水效果差,采光难,通风难的缺点。如果在建成之后的使用过程总出现渗漏现象,不仅会影响他的使用功能,时候才去各种补救措施,也费时费力费钱。且效果还不理想。为了满足使用中的功能要求,又要保证整个建筑基地结构耐久性,将地下防水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所有地下防水设计的节点中,变形缝是最复杂的,失败率也是最高的,为此建议在地下室地下室排水系统设计时,尽可能考虑在变形缝附近设置集水坑或排水明沟,以防止万一渗水后,采取倒流措施,不影响正常使用,也有利于堵漏注浆等补救工作的开展。 设置变形缝的目的是为了吸收或缓冲结构由于温差、沉降、振动等因素产生的应力,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或破坏。已建房屋地下室变形缝会因材料及施工等原因出现渗漏水情况。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开挖),只能在工程内部背水面进行处理,通常采用注浆、嵌缝、粘贴等方法。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1); (2); (3);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9 周)第一部分 (2 周) 第二部分 (5 周) 第三部分 (1周)评阅及答辩交老师评阅并修改 (1 周)备 注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审 批 人: 年 月 日摘 要目前在我国城市的基建项目中,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在民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通常高层建筑的下部有一至多层的地下室,地下室具有很多的有优点和缺点,地下室具有能够扩大人们使用空间的作用是最受人民欢迎的;但是,地下室又存在防水效果差,采光难,通风难的缺点。如果在建成之后的使用过程总出现渗漏现象,不仅会影响他的使用功能,时候才去各种补救措施,也费时费力费钱。且效果还不理想。为了满足使用中的功能要求,又要保证整个建筑基地结构耐久性,将地下防水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所有地下防水设计的节点中,变形缝是最复杂的,失败率也是最高的,为此建议在地下室地下室排水系统设计时,尽可能考虑在变形缝附近设置集水坑或排水明沟,以防止万一渗水后,采取倒流措施,不影响正常使用,也有利于堵漏注浆等补救工作的开展。 设置变形缝的目的是为了吸收或缓冲结构由于温差、沉降、振动等因素产生的应力,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或破坏。已建房屋地下室变形缝会因材料及施工等原因出现渗漏水情况。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开挖),只能在工程内部背水面进行处理,通常采用注浆、嵌缝、粘贴等方法。由于处于地下,复杂的地质环境决定了地下工程必须面对及解决好防潮防水问题。然而众多的调研结果及工程实例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这些工程的变形缝普遍存在渗漏问题,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因此变形缝的防水是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认真对待和精心解决好的问题。关键词:防水 构造 地下室 变形缝 目 录第1章 绪论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2研究历史21.3研究现状41.3.1建筑防水新材料迅速发展51.3.2新型防水卷材的发展51.3.3新型防水涂料的发展51.3.4防水堵漏与密封材料的发展61.3.5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稳步提高61.4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7第2章 地下工程渗漏水病害分析102.1地下工程渗漏水因素102.1.1材料因素102.1.2设计因素102.1.3施工因素112.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122.2.1自防为主的原则122.2.2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132.3地下工程细部构造处理及注意事项132.3.1地下工程外墙施工缝的构造处理132.3.2地下工程后浇带的构造处理142.3.3地下工程变形缝的构造处理14第3章 地下室变形缝163.1变形缝的基本概念163.1.1变形缝的概念163.2变形缝的设置原则163.2.1伸缩缝163.2.2沉降缝183.2.3防震缝193.3变形缝的构造203.3.1墙体变形缝203.3.2楼地层变形缝213.3.3屋顶变形缝213.3.4基础变形缝223.5变形缝的危害223.6变形缝施工223.7地下室变形缝防水措施233.7.1地下室变形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渗漏原因233.7.2解决渗漏的治理方法23第四章 工程实例分析254.1工程概述254.1.1项目简介254.1.2变形缝布置位置254.1.3变形缝防水处理原理264.2防水处理方式存在的缺陷274.2.1橡胶止水带274.2.2嵌缝密封膏284.2.3可卸式橡胶止水带284.3吸取教训,总结经验29第5章 结论31致谢词32参考文献33目 录6第1章 绪论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2研究历史21.3研究现状41.3.1建筑防水新材料迅速发展51.3.2新型防水卷材的发展51.3.3新型防水涂料的发展51.3.4防水堵漏与密封材料的发展61.3.5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稳步提高61.4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7第2章 地下工程渗漏水病害分析102.1地下工程渗漏水因素102.1.1材料因素102.1.2设计因素102.1.3施工因素112.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122.2.1自防为主的原则122.2.2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132.3地下工程细部构造处理及注意事项132.3.1地下工程外墙施工缝的构造处理132.3.2地下工程后浇带的构造处理142.3.3地下工程变形缝的构造处理14第3章 地下室变形缝163.1变形缝的基本概念163.1.1变形缝的概念163.2变形缝的设置原则163.2.1伸缩缝163.2.2沉降缝183.2.3防震缝193.3变形缝的构造203.3.1墙体变形缝203.5变形缝的危害223.6变形缝施工223.7地下室变形缝防水措施233.7.1地下室变形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渗漏原因233.7.2解决渗漏的治理方法23第四章 工程实例分析254.1工程概述254.1.1项目简介254.1.2变形缝布置位置254.1.3变形缝防水处理原理264.2防水处理方式存在的缺陷274.2.1橡胶止水带274.2.2嵌缝密封膏284.2.3可卸式橡胶止水带284.3吸取教训,总结经验29第5章 结论30致谢词32参考文献33第1章 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建筑功能中人、货电梯的设置、建筑物内部水电功能设备必要的对安装空间及人民防空的战备防卫要求,通常高层建筑的下部有一至多层的地下室。地下室既是建筑功能建筑又是整个高层建筑的结构基部,为了满足使用中的功能要求,又要保证整个建筑基部结构耐久性,将地下室防水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在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地下室部分的防水要求根据功能不同,要求二至多道的防水设防,最基本也要求刚柔相匹配的设防方式。地下防水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为了满足使用需要,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一层或多层地下室,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因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高层建筑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城市建筑中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地下都修建了地下室、地下室具有很多的有优点和缺点,地下室具有能够扩大人们使用空间的作用是最受人民欢迎的;但是,地下室又存在防水效果差,采光难,通风难的缺点。如果在建成之后的使用过程总出现渗漏现象,不仅会影响他的使用功能,时候才去各种补救措施,也费时费力费钱。且效果还不理想。因此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为了满足抗震,抗风,人防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一般都设有一层或者多层地下室,由于地下室设置在地面以下,在地下水位较高区域,地下室绝大部分处于地下水中;即使在地下水位较低区域,由于雨季的影响,雨水和地表水通过土层渗入而存于弱透水性土层中形成上层滞水,也会引起地下水渗漏,因此地下室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这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建筑和防水是相辅相成的,防水材料的革新和防水技术的提高,使屋顶更加壮丽,墙柱得以耐久,并促使了台基建筑及高塔的产生。每当防水技术提高一步建筑就向前发展一步。没有很好的屋面防水材料,建筑就不能制造大跨度的房屋,也不能建造高楼大厦。因此,防水是推动建筑前进的原动力之一。建筑功能的增加和提高,又反过来要求防水材料的创新和防水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防水和建筑是相互促进的。目前在我国城市的基建项目中,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在民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由于土地价格的上升,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随之增多,而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设置地下室,另外利用公园、广场、绿地等修建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工程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建筑防水的施工质量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防水的一个主要组成都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渗漏主要表现为:地下室底板和侧壁的渗漏、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穿地)管、穿墙螺栓渗漏、结构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渗水等。建筑防水的施工质量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防水的一个主要组成都分。因此,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话题非常有意义。建筑和防水是相辅相成的,防水材料的革新和防水技术的提高,使屋顶更加壮丽,墙柱得以耐久,并促使了台基建筑及高塔的产生。每当防水技术提高一步建筑就向前发展一步。没有很好的屋面防水材料,建筑就不能制造大跨度的房屋,也不能建造高楼大厦。因此,防水是推动建筑前进的原动力之一。建筑功能的增加和提高,又反过来要求防水材料的创新和防水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防水和建筑是相互促进的。1.2研究历史建筑史上,渗漏是建筑物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一起各种矛盾和纠纷,工业建筑的渗漏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物的渗漏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国建筑防水史长达上万年,是辉煌的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防水经验,创造了良好的防水材料。比如,“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等等延续至今仍是经典的优秀建筑防水理念。(一)古代建筑的防水原理:建筑防水是以排为主,防水为辅,放排结合的原则,以构造防水为主,材料防水为辅,构造防水与材料防水相结合的办法,双管齐下,兼使并用,多种途径,终合治理的方针。以瓦为例,叠搭与屋面,雨水直泻下而不存蓄,这是排水,瓦瓦搭接,阴阳二瓦仰覆相合,水流逝而不入瓦缝,这是构造防水。论文发表。瓦结成片,鳞次栉比,随屋面之曲而曲是柔性防水材料的特性,但是瓦是烧陶制品,击之有声,摔碰则碎,为刚性材料,瓦面涂敷瓷釉,高温成玻璃,光洁致密,五彩斑斓,水浸不入,当是防水材料,瓦下垫的很厚的灰背,能够吸收少量雨水,也有一定的阻绝水渗的能力,这是吐纳式防水的应用,总结古代建筑防水措施,可以概括为:多道设防,刚柔相济; 因地制宜, 就地选材;选材施工,苛求质量。(二)我国建筑防水的发展经历了的重要转折点 1、茅草屋面的房屋形式 让先民走出洞穴,离开悬居,这一阶段的防水材料是干燥的植物。2、瓦的诞生使屋面防水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是屋面防水的一次技术革命,在今后的几千年里,瓦一直作为刚性防水材料而被用于各种建筑物。论文发表。3、柔性防水材料的发现,是对构造防水的瓦进行的彻底的革命,使屋顶不再因为构造防水而成为坡屋顶,促进了平屋顶的诞生,进而可以产生多功能的屋面 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可以做到全封闭的材料防水,不用再依赖坡度防水,将成为未来防水材料的主宰。(三)屋面、墙和柱的防水屋面防水的类别主要有:茅草屋面、瓦屋面、金属屋面、毡毯屋面。茅草屋面: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防水方式。安全性比较差,是远古时期科技不发达时的落后防水材料。瓦屋面:瓦是由粘土烧结而成的,瓦本身为不透水材料,可以大面积的扣在一起防止雨水流入到屋面上。金属屋面:用于制作屋面的主要金属有铜、铅和锡。金属屋面具有安全、可靠、环保的特点,如果拆除,可以百分之百的回收再利用,值得现在防水材料研发的借鉴。毡毯屋面:主要用于蒙古包和藏式幛房。由于毡子中含有很多憎水材料,所以雨雪不入,还具有很强的保温能力,并且安装拆卸都比较方便。墙与柱的防水:古代墙和柱采用的防水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墙表面泥敷灰泥,能防短时间小雨;2.加长屋檐伸出墙柱的距离,防止雨淋到墙和柱上;3.墙根用石料砌成,或者做隔碱处理;4.加高房屋台基,将房屋建在高的台基上;5.墙面披作蓑衣墙草;(四)我国古代的主要防水工程(1)窑洞:黄土能作为洞室的特点有:黄土颗粒间的粘着力强,可自成陡壁;黄土的天然含水率低;黄土颗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由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比较少,深层的土体含水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湿度的大小正适合人们居住;由于黄土高原处的雨水深入速度锐减,所以窑洞距地表越远,受雨水影响就越小。窑洞的防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黄土峭壁,横挖窑洞,峭壁是由冲沟形成的,在冲沟两侧挖洞,沟底打井汲水,窑洞层层向上,好像楼房,另一种是沉院窑洞,在没有冲沟的地方,挖方形地坑坑四周挖洞数个。窑洞的防水是吐纳式防水,洞顶至上层土至少有四五十米,雨水渗入土中消失,表层土含水较多,晴天后又会迅速蒸发掉。(2)地下粮仓:除了黄土高原的窑洞可以作为地下粮仓之外,还有一种是专门的粮窖。粮窖的防水措施主要是陶化窖壁,陶化是指将窖壁烧结成如砖一样坚硬的强化结构,不会坍陷,也能防潮。窖顶是木构瓦面,也可以阻挡来至地表的水分。(3)地宫、陵墓:地宫砌石 石缝用融化的铜液灌注,石缝的密封效果非常好;为了防止淋雨渗入,在地宫之上堆砌成一小山丘,并且里面夹杂着砂以及木炭、芦苇能可以防止水下渗的材料。综上可知,由于古代没有很好的防水材料,只能依赖于灰土采用巧妙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来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1.3研究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来,随着基本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建筑防水工程技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特别是在建设部先后发布(1996-2010)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以及建筑业"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和限禁技术公吉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等技术政策与法规以来,建筑防水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迅速增加,各种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膨润土防水防渗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堵漏密封材料以及防水层施工的冷粘法、热熔法、热风焊接法、冷热结合法、预铺反粘法、湿铺法、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机械固定法、刚柔结合法以及对金属板屋面采用无穿透直立锁边技术等新的施工工艺,均已在各类建筑防水工程中广泛应用,防水工程专业化施工队伍已逐步形成,防水工程的保修期和保证期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从而使我国的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逐年提高,实现了房屋建筑渗漏率有所降低的目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城乡每年竣工的总建筑面积已达到20亿m2左右,特别是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拔地而起,这都有力地推动着建筑防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从而打破了过去以纸胎石油沥青油毡为主体的"三毡四油"或"两毡三油"在建筑防水工程中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3.1建筑防水新材料迅速发展为适应我国基本建设事业高速度发展的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科研、设计、企业等单位都十分重视加快对各种建筑防水材料的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工作。1.3.2新型防水卷材的发展我国先后研制开发了耐候性能优异、耐高低温性能优良、不透水性能好、拉伸强度高、断裂延伸率大、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应性强的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双面复合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TPO(TPV)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膨润土防水毯、聚乙烯土工膜以及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本体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卷材等产品,到目前已形成年产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折合4标准厚度)1O亿m2左右、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折合1.5标准厚度)2亿m2左右的生产能力,做到了国际上有的防水卷材的主要品种,国内基本上都可以生产,而且卷材的产量正在逐年递增,产品的质量稳步提高,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各种不同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的卷材防水工程的使用要求。1.3.3新型防水涂料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建筑物造型复杂和变截面工程防水层施工的需要,我国先后研制开发了单独或与胎体增强材料复合,采用分层涂刷或喷涂在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上,即可在常温条件下固化,并能形成连续、无缝、整体且具有一定厚度的涂膜防水层的双组分或单组分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涂料、聚脲防水涂料、聚丙烯酸酯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以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产品,形成了化学反应固化型和溶剂挥发干燥型等性能不同、形态不一的多类型和多品种的格局,现已形成年产各种防水涂料约20万t (其中高档防水涂料约5万t) 的生产能力。1.3.4防水堵漏与密封材料的发展为解决己建房屋渗漏水治理和建筑工程接缝密封防水的需要,在致力于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各种新型防水卷材、新型防水涂料的同时,我国还研究开发了堵漏灵、防水宝等多种刚性堵漏材料和氰凝、水溶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酯和丙烯酸盐等多种注浆堵漏材料以及硅酮密封胶、聚硫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丙烯酸密封胶等接缝密封材料,为实现各种堵漏材料与密封材料的国产化、配套化和系列化生产与应用,打下了物质基础。1.3.5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稳步提高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近10多年来,在我国屋面防水工程申广泛推广应用建筑防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经验总结,规范明确要求应做好一头 (防水层的收头)、二缝 (变形缝、分格缝)、三口 (水落口、出入口、檐口) 和四根 (女儿墙根、设备根、管道根、烟囱根) 等细部构造的防水处理,并规定刚性保护层与柔性防水层之间以及刚性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等,都是屋面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全面贯彻"防排结合、刚柔并济、多道设防、整体密封"指导思想的体现。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也是我国10多年来进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与施工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总结。规范明确规定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与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并要求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选定防水等级和设防构造,对地下工程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必须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材料,进行多道设防和复合增强的措施。对主体结构应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与卷材或涂膜等柔性材料作全外包防水相结合,进行多道设防的防水构造设计,使其共同组合成为一个能够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刚柔相济、防水工程质量可靠的防水系统。施工时,应根据现场的气候条件和作业环境选用与之相适应的防水材料,采用预铺反粘法、空铺法、满粘法进行外防外贴或外防内贴的作业。在外防外贴法施工的柔性防水层表面,宜采用粘贴约6厚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代替传统砌砖而做成软保护层的新工艺,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造价,而且对提高地下工程防水质量,减少渗漏率,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厨房、厕浴间工程防水的设计与施工中,仍应坚持"防排结合、刚柔相济、整体密封"的原则;首先要求抹水泥砂浆找平层时,坡向地漏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管道根部和地漏周边应预留20x20的凹槽,凹槽内应嵌填弹塑性的密封材料封闭严密。对地面及墙面应根据其面积较小、管道纵横、形状复杂和变截面等特点,应有针对性地选用现场容易进行施工操作的防水涂料或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等新型防水材料,通过涂刷或刮抹等施工作业,且能在常温环境下固化并于基层表面上形成一个具有柔性或刚柔结合性能的连续、无缝、整体、全封闭性的防水层,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厨房、厕浴间容易发生渗漏水的难题。在外墙面的防水工程中,由于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空心粘土砖、陶粒或炉渣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和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广泛推广应用,使房屋建筑外墙面的渗漏率呈现着上升的趋势,严重地影响到建筑物的装饰效果、使用功能和耐用年限。根据外墙面发生渗漏水的实际情况,及时地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了具有集粘结、防水、抗裂等功能于一体的聚合物水泥砂浆与玻纤网布复合层或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等刚柔结合的新型防水材料,对外墙面进行防水处理,同时对外墙体的砌筑及其构造均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并对穿墙管和外墙与窗框之间的连接处,亦应采用弹塑性的密封材料或填缝材料封闭严密,从而使外墙面获得了良好的防水效果。1.4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基本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参考国外成功的经验,今后必须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符合环保标志产品标准要求和技术性能优良的防水材料,以适应我国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建筑防水材料及其施工应用技术的战略要求。当前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就是要重点开发和应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发展和应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努力开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和地下工程注浆堵漏材料及其施工应用技术;适当发展和应用防水涂料及其施工应用技术,不断提高各种防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防水工程中的应用比例。到2015年全国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各种新型防水材料的比例将达到90%以上。在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将由性能单一的材料防水向卷材与涂膜复合防水或刚性与柔性相结合防水,以实现优势互补、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方向发展;屋面工程防水将由传统的屋面向节能与环保性能优越、防水层耐用年限成倍增加和便于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种植屋面 (必须具有一层耐根穿刺的防水层) 的方向发展;金属屋面施工将由螺栓(钉)连接向无穿透直立锁边以便适应温差变化需要的方向发展;地下工程防水将由以往纯刚性或纯柔性防水向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刚柔结合、细部增强的防水方向发展;防水涂料的施工将由简单的刷涂、滚涂向单喷头、双喷头或多喷头进行涂料与固化剂或涂料与胎体增强材料共同混合喷涂,以加快涂膜固化速度和便于控制涂膜厚度的机械化施工的方向发展;在卷材搭接缝的施工中,将由传统的冷粘法、热粘法向热熔法、热风焊接法、热锲焊接法和双面粘胶带进行粘结密封处理的冷热结合法 (卷材与基层为冷粘法、卷材的接缝为焊接法) 方向发展;在铺贴卷材防水层施工中,将依据防水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现场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满粘法、点粘法、条粘法、空铺法、湿铺法、预铺反粘法或机械固定法的方向发展,但卷材的搭接缝必须满粘,使其组合成为一个连续、整体和全封闭的防水系统;工程防水的领域将由建筑工程防水向混凝土桥梁、地铁、隧道以及水渠、河道等工程防水、防渗的方向发展。在防水材料方面:将由纸胎石油沥青油毡或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向聚酯胎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卷材、自粘型防水卷材及与其相配套的辅料、配件、机具系统共同组合的方向发展;防水涂料和密封材料将由低性能的沥青基材料向各项技术性能较高和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性低的高聚物改性沥青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方向发展;在防水涂料中将由传统低固体含量(50%以下)的普通型乳液涂料 (乳液粒径为1 000nm10 000nm) 向高固体含量(70%以上)、高性能的核壳结构纳米级微乳液 (乳液粒径为 1Onm100nm) 型或无溶剂型并可在潮湿基层进行施工作业的防水涂料方向发展;刚性防水涂料将由普通的无机涂料向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方向发展;混凝土防水将由普通混凝土向级配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或聚合物混凝土的方向发展;防水砂浆将由现场掺入防水剂进行拌制的砂浆向由工厂掺入多种可分散聚合物粉末与水泥、砂子等经过严格工艺配制并具有优异的抗渗与抗裂性能的干拌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方向发展。在建筑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将由混合型的队伍向防水专业化的设计与施工队伍方向发展;在建筑防水分项工程的施工中,将由传统的单独承包防水层的施工向包括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等容易直接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等项目在内的防水工程系统承包施工模式和实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的方向发展。近30年来,我国防水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着建筑防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以纸胎石油沥青油毡为主体的“三毡四油”或“两毡三油”在建筑防水工程中一统天下的格局渐渐被打破,使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整体水平出现了新的里程碑。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逐步贯彻,防水材料出现了耐候性能优异、耐高低温性能优良、不透水性能好、拉伸强度高、断裂延伸率大、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应性强的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双面复合防水卷材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同时,能更好地顺应建筑物外型复杂和变截面工程防水层施工的需求的新型防水涂料的开展,也是防水科技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后,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生产和施工应用技术,均应结合国情,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使我国的防水材料逐步实现生产技术高新化、生产设备管道化和机械化、产品的生产、施工与使用过程环保化、防水工程用的材料系列化、施工用的机具配套化,为把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而努力奋斗。本论文主要对地下室漏水及防水的分析,针对地下室变形缝所包含的伸缩缝,沉降缝等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力求在施工的时候做到万无一失。第2章 地下工程渗漏水病害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为了满足使用需要,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一层或多层地下室,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因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高层建筑地下室的使用功能。2.1地下工程渗漏水因素2.1.1材料因素1、砂石级配不符合规定。许多工程所用混凝土不是商品混凝土站供应的,而在就地搅拌。人工配料时,砂、石、水泥不按设计规定,不用秤称,凭感觉“差不多”,铁揪当计量器,所以混凝土强度难以保证。2、砂石含泥量高。按照规定,砂石必须以清水,石的含泥量为1,砂的含泥量为2。但实际并非如此,砂石不洗,设置草根、树叶、果皮也混入搅拌机,影响混凝土密实度。3、振捣不好。振捣时的疏忽致使漏振,石子之间的空隙因没有水泥砂而出现蜂窝孔,振捣时间过长使石子下沉、水泥浆上升,造成下部蜂窝孔。4、墙体配筋多。因多是高层建筑,地下室墙体配筋多,石子碰到纵横交错的钢筋受到抑阻,水泥砂可以自由运动,此时石子下呈现微隙,成为渗水通道。2.1.2设计因素工程防水标高,防水等级的确定不合理,防水措施选用不当。(1)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对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认识不清,设防不足。勘察中未发现地下水或认为地下水位低于工程埋置深度,从而设计中未考虑防水措施。由于设防不足造成工程竣工后渗漏。勘察时虽明确有地下水,设计中也考虑了防水方案,但由于施工时没有出现地下水,中途取消了原设计的防水方案。工程建成后由于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不当或管道漏水,以及大型农用水利工程的建筑等原因,土层土质透水性较差的地基水位大幅度上升,导致工程渗漏水。(2)忽视了上层滞水和壅水的危害,造成地下室渗漏。过去地下工程是否设防,主要根据勘察资料中是否有漏水、承压水来确定,而对上层滞水不予考虑。因此,很多工程不采取防水措施,仅仅采取防潮措施,由于上层滞水的形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雨季时大量出现,因此,很多工程不采取防水措施,仅仅采取防潮措施,由于上层滞水的形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雨季时大量出现,因此工程建成后,经常发生渗漏。这在我国雨量丰富的南方地区尤为突出(强透水性地基除外)。此外,壅水是在地下室建成后积存在地下室的回填中的水和上层滞水一样,对地下室均具有静水压力,它的存在也是造成地下室渗漏水的原因之一,因此设计中应予以考虑解决。上层滞水的存在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地下室的防水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防水层的设置不仅取决于勘察时有无地下水,而且还必须考虑地下水的变化趋势对地下室的影响。只有切实掌握了地下水发育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才能做好地下室防水。根据地下工程防水规范的要求,一般地下室应设防至地面。(3)防水方案的选择:正确制定防水方案是做好防水工程的先决条件,当采用的防水方案与使用条件和结构特点不相应时则将会造成工程渗漏水。2.1.3施工因素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构造留设处理不当:(1)违反施工规范要求,将施工缝留设在墙体与底板交接处,或虽按规范要求留设了施工缝,但施工缝内未清理干净,新旧混凝土结合处未严格进行处理,造成沿施工缝渗漏水。(2)变形缝止水带定位固定方法不当,位置不准确或浇筑混凝土被挤偏。当止水带扭曲偏斜时不及时纠正以至无法保证止水位置,使止水带失去了止水的作用。(3)穿墙管道施工不符合要求;穿墙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