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场设计论文.doc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 铁路货场规划设计 系 别 机械交通 班 级 交运082 姓 名 李孟杰 学 号 083734219 答辩时间 2012年 5月 新疆农业大学 机械交通 学院目 录摘要1前言21 国内外铁路物流动态21.1国外现状21.2 国内现状32现代物流条件下货运站规划与布局43铁路货场配置图及其选择64 铁路货场规划74.1场库需要面积确定74.2 货场装卸线的确定84.3站台和仓库的确定104.4货场常用的装卸机械及其数量确定135 货场功能区的布置135.1货场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135.2 货区的划分146 货运站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147 结论15参考文献17谢 辞18铁路货场规划设计李孟杰 指导教师:苏刚摘要:根据以现代物流发展为中心的铁路货运站场建设思路,详细介绍铁路货场布局与规划,运用货运站及货场基础知识、货场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乌北站货场数据对铁路货场系统的规划与详细的布局,并绘制了货场平面CAD布置图。 关键词:货运站;布局;货场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ail freight yardLimengjie Tutor:Sugang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as the center of railway freight station field construction ideas, detailed introduction railway freight layout and planning, use and basic knowledge, freight station loading bays planning and design theories and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kind of railway station data loading bays system planning and detailed layout, and draw the kind of plane layout CAD.Keywords: Freight station; Layout; Yard design 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铁路系统受到了来自其他运输方式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铁路企业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尤其是我国加入 WTO后 吸引并形成了国外运输企业跻身中国运输市场的竞争态势。铁路货物运输能否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归根到底是要依靠铁路自身的运输实力,以形成和提升与之相适应的铁路核心竞争力。认真研究铁路货运发展战略 ,全面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改进货物运输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加快铁路货运系统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特别是对铁路货运站进行重组与新建,是铁路货运发展的应对之策。1 国内外铁路物流动态货场建设是为铁路开展货运业务服务的,因此要建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货运站,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就有必要研究在现代物流条件下铁路的发展方向,并以此指导货场设计,才能设计出满足未来需要,适应物流发展的现代货场。为此我们研究了国内外铁路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采取的措施及发展方向,并针对国外铁路的动向研究它们对中国铁路货运业的意义力图寻找未来中国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1.1国外现状无论是铁路事业还是现代物流,国外的发展历史都比我国久,其理论与实践运用在总体上领先于我国。国外铁路事业在高速公路迅速发展,其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他们吸收了现代物流的先进理念,并以此指导其货物运营和货场建设,不仅方便了货主,而且也促进了其铁路事业的发展。这些做法对我国的铁路、物流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发达国家的铁路货运变革经过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关停货运站为主,90年代以后再完成货运站布局调整的基础上以建立货运服务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首先开始实行铁路货运服务的集中办理,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29条线路上封闭了8650个车站。西欧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也都实行了货运集中化的工作。到1980年,法国铁路将4549个客货运共用站减少到2930个;原联邦德国将6000多个零担办理站减至400多个,整车办理站关闭了日均运量小于2车得3600多个车站,约占原车站数的50%。日本国营铁路在1955年至1980年期间,将原有的3515个车站减少到1000左右,平均站间距离由7公里增加至20公里。在1987年日本铁路实行私有化改革后日本铁路货运由一家铁路货运公司负责,该公司借用日本各铁路客运公司的9563公里线路的使用权,只拥有货运站319个,平均站间距离超过了30公里。前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货运集中化工作。当时,全路共有8142个车站和大约1.5万条专用线办理货运作业,20世纪80年代末,已把全路的货运业务集中26002800个基站上办理,并对一些重点的基点站进行了设备强化,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铁路货运集中化,是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项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大措施。它是发挥铁路运输的技术优势,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货运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1.2 国内现状 随着物流业的兴起,国内许多学者都认识以物流理念运作铁路事业的重要意义,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以铁路货运站应该向现代物流靠拢,将货场建设为现代物流中心或者以货场为基础建设物流中心。各种提法虽然不,但都表达出了一个相同的观点:以现代物流的理念建设适应现代物流事业发展的新型货场。 货运站是我国铁路车站的主体,分布范围广,密度大,在其他运输方式很不发达的年代,这种分布格局对于提高运输服务的普遍性,加强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各地的协调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运输分工逐渐调整,铁路更加专注于中长距离的运输,见表1-1中的铁路货运平均运距。 表1-1铁路货运平均运距 单位:km年度 平均运距 平均站间距 年度 平均运距 平均站间距1965 558 10.0 1990 725 9.51975 489 9.5 1995 806 9.51980 526 9.6 2000 806 10.11985 636 9.5 2002 807 10.3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与铁路货运市场竞争的显著变化相对应的是,铁路货运站布局长期不变。以前为普遍服务而密集设置的货运站应相应调整,在一些地区减少已不必要的普遍性铁路服务,即可提高铁路的效益,也有助于社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2现代物流条件下货运站规划与布局2.1现代物流下货场规划的原则建立适合现代物流运作的货场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铁路货场的物流服务水平,降低其物流成本并增加物流效益。为实现这一目的,有必要对铁路货场的 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进行。2.1.1 布局合理化原则为了突出货运站的主体功能,使内部布局设计合理,应当使功能区域的划分和作业区域设置与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运输等作业相适应。使布局便于管理,提高物流效益,能够灵活适应作业量和商品形态的变化。以系统工程的思想作指导,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使内部布局整体优化。注重从宏观(总体方案)到微观(具体设施)再到宏观的协调,货运站设计以满足客需求为前提,尽量靠近大物流集散地、物流配送中心、集散中心、邮政大型分拣中心的地区,平面布局利于开展区域货源组织、联合运输。2.1.2 流程合理化原则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是提高作业效率,加速货物流动,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办法。同时货场应配合取送车作业,能够实现运输、装卸、分拣、仓储、配送一体化流程,与编组场建立良好的衔接关系。2.1.3 作业标准化原则铁路货场是物流系统的一个节点,所以在对其进行内部规划设计时应考虑整个物流系统的统一和标准化。在规划设计中铁路自有仓库的容器、托盘等设备应当使用全社会的通用标准,进而在运输车辆、装卸机械、包装材料的选择上与社会标准系统配套。2.1.4 规模经济化原则采用大规模的手段处理货物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使用集装化方式运输货物,在货源充足的情况,增加每次取送车的数量,可以有效的减少取送车次数,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提高效率。但是货场设计不仅要考虑物流量,应该结合市场容量、发展趋势以及本地区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情况来确定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进而确定货场的规模。2.1.5 能力弹性化原则设计货场各区域的作业能力时,必须要考虑到弹性化问题,其重要原因是铁路货物运输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性。由于市场变化,社会物流量必然也有较大的波动,这种波动性要求铁路货场具有较高的弹性。因此在设计具体作业区能力时应当作出弹性安排。2.1.6 技术设施适用化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领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装备。在进行货场技术设施设计规划时,是否采用某种先进技术,应从经济、技术、使用条件等方面进行沦证。此外,由于中国铁路已经建立了庞大的运输网络,放弃已有的货运站重新建设不符合经济性原则,因此适应现代物流的货运站规划应以“先改造,后重建,先整合,后规范,长期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设边经营,滚动发展和跨越发展并进”为原则,将现代货场规划作为铁路运输生产力总体布局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2.2 货运站的布局原则我国的铁路货运企业,是以延伸服务与货运代理并存为特征的运行模式,而货运代理往往还带有浓厚的延伸服务色彩,物流的意识还相当薄弱,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考虑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站规划布局方面,既要考虑当地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要充分当地主要枢纽的地理位置。因此,发展物流必须理清思路,确立物流概念,选择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加速发展铁路物流业。铁路货运站在很多地方与物流中心、物流节点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因此,可以首先从货运站开始,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与设置,使其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建立物流化铁路货运站必须有利于发挥路网优势,有利于充分利用新技术和装备,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具体来说物流化铁路货运站的布局有以下原则。2.2.1 位于或接近货物集散处货运量是设置货运站的基本依据,为了便于货物搬运,专门办理某些品类货运作业的专业性货运站应设置在相应的工业区。而办理多种品类货运作业的综合性货运站,应在枢纽内均衡布置。2.2.2 与便利交通系统配合货运站的设置应考虑与周围搬运工具的合理衔接,并尽量避免铁路与城市主要干道的平面交叉。2.2.3 与城市现状和发展规划密切配合货运站的规划,应根据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分布状况以及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科学地确定货运站的服务半径,合理规划其吸引范围。同时还应符合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办理承运危险品货物的车站,应按照安全防火的要求,其选址必须远离市区,或设在城市常年下风方向的市郊。2.2.4 与编组站之间有便利联系货运站与编组站之间应按货物的主要流向顺向配列,以减少车辆在枢纽内的迂回、折返运行,尽量缩短车辆行程。对规模较大的货运站在组织整列直达列车和整列空车时,应铺设联络线,使货运站到达的直达列车和整列空车能越过编组站,以提高枢纽的综合作业能力。同时应与综合运输网合理衔接。使货运站与公路线保持密切联系、相互衔接、协调发展,以便多形式联运,发挥综合运输效益。2.2.5 停办运量过小车站的货运业务原则上应对站内装卸车日均不足1车的货运站停办货运业务。对为军事或军工部门服务、连接专用线、地铁的车站,要区别对待,经协商一致后方能停办。在电化改造和既有线提速等技改工程中,在线路通过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撤消或关闭客货运量较小的中间站。2.2.6 调整枢纽内货运站分工和布局大城市枢纽内货运站应结合集装箱中心站、行包快运和物流发展规划,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和物流化发展。同时注意铁路枢纽的类型,布置图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综合考虑各种车站在枢纽内的布置,特别是编组站在枢纽内的布置,保持好车站与车站间,以及车站与城市、 与枢纽衔接的铁路方向之间的联系。3铁路货场配置图及其选择铁路物流中心(货运站)各功能区相对位置的布局基本布局分为尽头式,通过式,混合式三种基本模式,配置图优缺点对比表。站形优点缺点尽头式占地少,线路和汽车道路较短,工程投资少易于结合地形,安全性好;运量增加时,货场扩建比较方便。车辆取送作业只能再一端进行,该端咽喉负担过重;取送车作业与装卸作业有干扰。通过式取送车作业可在两端进行,取送车作业与装卸作业干扰少;可以办理整车或成组装卸作业;有可能利用装卸线接发列车。占地和铺轨较多,工程投资较大,货场道路和与装卸线交叉较多。混合式混合式货场分别具有尽头式和通过式的优点。混合式货场分别具有尽头式和通过式的缺点。表3-1货运站功能区三种布局形式特点对比表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根据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北站位于乌鲁木齐北面,是办理货运业务的区段站,承担着乌鲁木齐铁路枢纽地区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到发车货运业务,2010年到发量150万吨。虽然本货场采用穿过式货场,但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采用尽头式的扇形货场,可以较好的完成货运任务,见图3-1乌北站截图和附录1。 图3-1乌北站截图资料来源:作者调查4 铁路货场规划4.1场库需要面积确定仓库、雨棚、货物站台、堆货场的面积包括有效面积和辅助面积两部分。有效面积是指直接用来堆放货物的部分,辅助面积是指用以搬运、装卸和检查货物的走行通道、货位间隔及设置等所需的面积。场库设备需要面积是根据货运量,货物保管期限,以及每平方米的堆货量(包括辅助面积在内)等因素确定,计算公式: (4-1) Q 仓库、雨棚、货物站台或堆货场年度货运量;货物发送或到达的月度不均衡系数。大、中型货场一般可采用1.21.3;小型货场一般可采用1.52.0,详见表4-1;货场保管期限,以昼夜计;仓库、雨棚、站台或堆货场单位面积堆货量/,表4-1 车站发送或到达货运量波动系数年发到货运量(万t)103030100100运量波动系数值1.251.601.201.501.101.40资料来源:中国知网4.2 货场装卸线的确定4.2.1装卸线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货物装卸线是办理货物装卸作业时车辆停留的线路。影响装卸线能力的主要因素装卸线长度、装卸线与站台的相互位置关系、装卸机械的数量和生产率以及装卸人员的数量和生产率。装卸机械和装卸人员的数量和生产率都是可以根据实际的运作情况加以调整,以适应需求为主要原则选取机械类型,数最以及人员配备等等所以这两项因素的确定比较灵活,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装卸线长度和与站台的相互位置关系在货运站建成后就已经形成乱不易改变,所以必须重点考虑。货物装卸线的有效长度是指可以用作装卸货物的线路长度,它由年度货运量、每昼夜取送车次数及车组长度、货物保管期限、装卸线一侧或两侧的货位排数、装卸能力及短途搬运能力因素确定。 铁路货场是车站主要的作业空间,它由仓库、配线、道路以及为办理相应货运作业所需要的货运设施所组成。在现代物流条件的铁路运输必须具有市场意识,应不断降低运输生成成本,提高运输质量和经济效益,文明优质地为发收货椎位服务,取得顾客的信任,去占领和扩大运输市场。在这个条件下,铁路货场的场库设备也要作出一定的调整,使其更有效地发挥在物流中的作用。4.2.2 货场装卸线总有效长的确定货物线装卸总有效长度,除虑满足平均一次来车的长度外,还需保证货物装卸线两侧有足够的货位。因此,应计算出两者需要的长度,选择其较大者作为货物装卸线总有效长度。4.2.2.(1) 平均一次来车需要的长度 (4-2)L铁平均一次来车长度l车辆平均长度Q年货运量(t)货物到发不均衡系数 q货车平均静载重(t)c每昼夜取送车次数,对于小型货场C取l,中型货场C取23,大型货场C取4 如果按不同品类的货物划分货区时,应分别按该类货物的不均衡系数及货车平均静载重来计算货物线装卸总有效长度4.2.2.(2) 存放货物需要的场地长度 (4-3)Q年货运量(t)货物发送或到达的月度不均衡系数d货位宽度值d=q/p*l(m)t货物保管期限(d) p每平方米面积平均堆放货物的吨数(t/m2)n货物装卸线一侧或两侧的货位排数 (4-4) 取14米 (4-5)本设计中,根据q,l,p及一个车长一排货位的原则,仓库宽度取18m,通道距离则根据不同的装卸机械确定。最后,m由于n舍为整数,所以。4.2.2.(3)数据汇总根据2010年乌鲁木齐北站各项货物年货运量,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数据,如下表4-2。 表4-2 2010年乌鲁木齐北站各项货物年货运量数据汇总序号货物种类QtpcqDLFL铁L货2L取1整车成件到达161.330.64361814284955.4166.21672整车成件发送201.320.64361814237469.3138.51393零担成件到达41.330.24241814213720.8124.71254零担成件发送51.320.24241814142426.0103.91045笨重货物到达101.341.04482314142426.069.3706笨重货物发送121.321.0448231485431.241.6427散堆货物到达131.331.04482314138933.867.5688散堆货物发送321.321.04482314227983.1110.81119集装箱货物到达101.330.44252314267149.9119.712010集装箱货物发送131.320.44252314231564.8103.710411混合货物发送61.320.34321814160235.193.59412危险货物发送41.320.44321814106823.462.363资料来源:调查数据和作者计算4.3站台和仓库的确定4.3.1.货物站台货物站台是用来存放不怕风、雨、雪及阳光等自然条件影响的货物,及表面高出轨顶1.1m以上的建筑物。按其结构形式分为普通货物站台和端式站台。4.3.1.(1)普通站台普通货物站台是指站台面距轨顶高度为1.1m的站台。其高度与一般货车地板高度相同。靠场地一侧应适应汽车地板高度,根据具体情况高出地面1.1m到1.1m。普通货物站台的宽度可根据货物品类、作业量、作业方法、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等因索确定。使用装卸机械作业时。其宽度不应小于12m。为了便于装卸机械上下站台,其两端一般设置为l:12的斜坡。4.3.1.(2) 端式站台指与装卸线垂直的普通货物站台,用来装卸能自行移动的带轮货物,如汽车、拖拉机等。端式站台分为带车钩和不带车钩的两种,一般应采用带车钩的形式。只有当作业量不大且设置车钩有困难时才采用不带车钩的形式。端式式站台可以单独布置也可以与普通站台合并布置。为了充分发挥站台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投资,端式站台与普通货物站台合并布置更为有利。4.3.2仓库的形式及其选择雨棚是为了避免货物受自然条件影响在普通货物站台上修建的有顶棚建筑物。附棚用来存放怕湿、怕晒的货物。零担中转作业大多数采用雨棚。雨棚分为一般雨棚和跨线雨棚。一般雨棚的装卸线布置在雨棚的一侧或两侧;跨线雨棚的装卸线在雨棚内。在多雨地区和运量较大的车站可采用跨线仓库是为了存放怕受自然条件影响的货物、危险货物和贵重货物而在普通货物站台修建的封闭式的建筑物。仓库可分为单层仓库、双层仓库及多层仓库。单层仓库与多层仓库比较。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在货运量相同的条件下,占地面积比多层仓库大,而多层仓库的装卸机械化程度要求较高。货场内的仓库通常为临时存放货物之用,搬运作业比较频繁,一般采用单层仓库的较多。但是在货运量大、用地困难时,可以考虑采用双层仓库或多层仓库。跨线棚、跨线仓库的优点是货车在库、棚内作业,不仅改善了装卸工作的劳动条件,并可保证雨雪天不中断装卸作业。货场多采用库外布置装卸线的形式。如图4-2所示 图4-2 库外布置装卸线示意图资料来源:万方数据但是在雨雪天多、风沙大或气候严寒的地区,当作业量较大时,可以设计为库内布置装卸线,即跨线仓库,如图4-3所示。 图4-3跨线仓库示意图资料来源:万方数据4.3.3仓库的长度及宽度仓库的总长度()根据仓库需要面积和所采用的宽度加以确定。 (4-5)仓库的宽度应根据货运量、货物种类、作业性质及采用装卸机械类型等因素确定。大、中型货场,机械化程度比小货场高,为了便于装卸机械作业,大、中型货场仓库的宽度应当大些,一般应不小于24m;小型货场仓库宽度可采用1218m,本货场采用18m。4.3.4仓库的设置位置及设计要求为方便装卸作业,仓库应设置在普通货物站台上,并与装卸线及货场道路综合布置。 本设计中,仓库墙壁外侧与站台边缘宽度取为3.5m,站台外侧与装卸线中心距1.75m.。门式起重机作业场地设备之间的基本尺寸如下表4-3所示: 表4-3门式起重机作业场地设备之间宽度表设备名称基本尺寸(m)铁路线中心至起重机走行轨中心3.5铁路线中心至道路边缘3.75货位边缘至道路边缘0.5货位边缘至起重机走行轨中心1.5货位边缘至铁路钢轨边缘1.5道路宽度3.5货位宽度5-7资料来源:中国知网和作者计算4.4货场常用的装卸机械及其数量确定机械台数的数量应该根据作业以及装卸机械能力确定,具体数量可见表5-1,表5-2。 表5-1门式和链斗式起重机数量表装卸类型 在作业线上设备机械台数 装卸线有效长度(m)龙门式起重机 1 100龙门式起重机 2 210链斗式卸煤机 1 210链斗式卸煤机 2 根据需要资料来源:作者计算表5-2 机械设备配置表货物种类 采用机械 台数 采用场库设备整车 叉车 5 仓库长大笨重货物 龙门式起重机 1 堆货场集装箱 龙门式起重机 2 堆货场散堆装货物 链斗式卸煤机 1 平货位堆货场混合货物 叉车 3 端式站台危险货物 叉车 1 仓库零担货物到发 叉车 2 仓库资料来源:作者计算5 货场功能区的布置5.1货场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由于货运作业、装卸作业、搬运作业与取送车作业均在火场内进行,货场内各项设备的布置必须适应各项作业的要求。设计时应根据货场的作业性质、作业量、办理货物作业的种类、地形条件以及装卸机械化水平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基本要求:(1)保证安全迅速地办理货场内的一切作业,便于为托运人、收货人服务,并其他运输方式有方便的联系。(2) 要有足够的场地来布置各项设备,并适应装卸作业机械化和远期发展。(3) 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符合消防安全和卫生要求(4)应与城市规划密切配合。各项设备的布置应力求紧凑合理,并考虑作业的流水性,充分利用场地面积;如系改建货场,应充分利用既有设备以减少工程投资。(5)配线与其他设备的布置,应保证货运作业及调车作业便利,以减少调机走行和缩短搬运车辆在货场内的走行距离。(6)在进行货物检查和交付时,要便于搬运车辆的停留。5.2 货区的划分 货区是为了便于货场管理,在线路固定使用的基础上,根据货运作业的性质,将相邻的若干条装卸线和货运设备合并在一起,划定的货物作业区,如整车,零担成见包装货区,长大笨重及集装箱货区,散堆装货区,危险品货区,混合装卸货区等。在大的货场,也可按货物的到达,发送或方向划分货区。货区位置的选定,应参考一下几条:(1)成件包装货区应尽量避免被散堆装货物灰尘污染,其位置应选在远离散堆装货区,最好设在货场上风方向或靠近城市一侧。这样,有利于货场环境美化,也符合整洁的要求(2)集装箱货区应靠近长大笨重货物区,以便集中管理和使用装卸器械,提高装卸机械的使用效率,集装箱及长大笨重货区可布置在成件包装货区和散堆装货区之间,起隔离作用。(3)散堆装货区最好布置在货场的下风方向及远离市区的一侧,应和成见包装货区保持相当的间隔距离,以保证货场内的整洁。(4)危险货区应根据消防安全规则及卫生防疫规定,布置在远离其它货区的地方。在货场内设有危险货物专用仓库时,最好设置单独的出入口。如果危险货物作业量较大时,应设立专门办理危险货物的车站或货场。6 货运站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铁路货运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改变现有落后的工作流程、作业方式,加强建设适合铁路货运业务特点的现代物流信息处理平台,实现现代化物流的电子商务网络。在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车辆分配等方面,应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种相关资源,并在流通领域及其相关领域切实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客户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同时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对货票系统、客户系统、车辆管理系统、仓储系统、收入成本等进行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铁路货运站应像现代物流企业一样建立起功能完善的、面向社会的电子商务网络,实现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情报活动的高效准确。当前承运的货物很难跟踪查询,货主对此意见很大。因此,铁路要向现代物流拓展,必须加大对现代管理技术的投入,引入或开发 GPS 技术在铁路的应用。要建立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当务之急是引入 GPS技术,开发基于 GPS 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为货主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实现与货主共享信息,即建立网络。近期可以考虑与货主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满足货主企业查询等需求。远期要考虑铁路与货主企业的局域网对接,真正共享信息资源,并开展电子商务,见图7-1铁路货运站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货票管理货车管理编组站管理货场管理调度管理机车管理 理货物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客户管理货运站信息中心客 户银 行其它货运站 图7-1铁路货运站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资料来源:作者调查统计7 结论鉴于铁路货场在社会物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铁路货场的设计规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了现代物流条件下铁路货场设计规划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货场功能布置图的选择、铁路货场的仓库、雨棚的设汁要求、货场装卸线、货区布置和机械设备的确定。目前,对新疆铁路货运站场的优化还处于研究阶段,为适应新疆经济发展以及当今交通运输行业变化的新形势,铁路货运站必须向物流方向发展。在货运站的物流化发展进程中,铁路运输企业要从全局出发,从整体进行规划,做好新疆铁路货运站的布局工作,充分考虑现阶段生产力情况,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成本低和效率高的运输体系由于本次设计的是尽头式货场,占地面积小,车辆取送作业只在一端进行,此类货场同样适用新疆一些煤矿装卸货场,可以更好的发挥尽头式货场的优点。参考文献:1 陈继红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与生产接合部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97.12 叶怀珍.现代物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3 王小红.西安铁路枢纽综合性货场布局规划的研究J.铁道货运,2008.54 陈宜吉.铁路货运组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5 刘德武.物流中心德规划设计J物流技术,2002,126 王晓博.火车站发展物流服务的探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3.37 何兴幽.基于铁路货运站的物流中心运营模式的探讨铁道经济研究J.铁道货运,2004.18 谢如鹤.关于货场设计中参数选择的若干问题J铁道货运,1995.59 罗国雄.铁路货场管理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10 朱海燕.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建设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11 汝宜红.物流学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912 方仲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3 David II TaylorGlobal Cases i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714 James F RobesonWilliamThe logistics HandbookNew York:Free Press.199415 朱吴.论我困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J.物流技术,2000,10谢 辞时光匆匆飞逝,四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论文的完成,终于让我在大学的生活得以划下完美的句点。论文得以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谢苏老师,因为论文是在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苏老师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的方向和架构,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他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苏老师要指导很多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在一次次的回稿中,精确到每一个字的批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论文之外明白了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