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建设方案(黑龙江).doc

    • 资源ID:2854447       资源大小:359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建设方案(黑龙江).doc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 电气化铁道技术 专业代码 520202 学校名称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代码 14053 学校举办单位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 黑龙江省 (省份) 齐齐哈尔市 (地市)2011 年 10 月 10 日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4(一)社会需求4(二)专业基础2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4(一)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4(二)人才培养目标5(三)建设目标5三、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6(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6(二)探索系统培养,推进中高职衔接8(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10(四)实践教学改革及教学条件建设13(五)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4(六)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19四、绩效指标21(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更贴近市场需求21(二)校内外实训基地更加完善21(三)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21(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1(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完善21五、保障措施22(一)组织保障22(二)人员保障22(三)经费保障22(四)政策保障22六、经费预算24七、建设进度26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社会需求1、铁路行业发展需求电气化铁路建设是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重点。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超过12万公里,其中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以上,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将由现在的3万多公里增至6万多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我国40多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已有28座城市获批建设地铁。近五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线路达55条之多,长约1700公里,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对电气化铁道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难以满足我国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当前高速、重载、信息化铁路建设,对从业人员提出了“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新要求。据统计,每增建1公里铁路需要新增各类技术人员78人。按照新的路网建设规划测算,未来几年,新建铁路年均需求24000名技能人才。而目前国内高校和高职院校电气化铁道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年均毕业生数,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黑龙江省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黑龙江铁路网是东北地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铁道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了铁道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黑龙江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对黑龙江铁路网做出了全新的规划。按照新规划双方将携手推进3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2400亿元,用以加快黑龙江铁路网的电气化改造、提高运行速度以及通口岸和通景点能力进程,从而全面带活黑龙江的旅游经济和边境贸易。会议纪要中明确,新建哈尔滨齐齐哈尔等5条客运专线,其中,哈齐城际铁路是铁道部与黑龙江规划修建5条高速铁路中首个实施的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312.4亿元,总里程286公里。哈佳铁路客运专线,该项目沿松花江南岸走向,与现有哈同公路几乎平行,总投资408亿元,全长345公里,从哈尔滨起,途经宾县、方正、依兰到达佳木斯市,预计2014年前建成通车。哈牡铁路客运专线,该项目是我省重点推进的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规模292.55公里,设计时速250km/h,总投资413亿元,预计2010年开工建设,2013年末建成通车,总工期4年。哈尔滨地铁工程是哈尔滨市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于2008年开始动工兴建。线网规模为“九线一环”,总里程340公里。铁路跨越式发展,将急需一批接触网架设与检修、牵引供配电系统调度与管理、高低压供电设备检修与调试等岗位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专业基础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是我院开办的重点专业之一,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已为各铁路局、铁路工程局培养了大批铁道供电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实施了“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通过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培养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每年举办接触网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1、基础现状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师资、科研与技术服务、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建设以及学生培养效果等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表1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师资专任教师(20人)兼职教师(15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高级职称专兼职教师比例814(70%)6(30%)4:3科研与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教科研课题(院级以上)公开发表论文编写教材3项12项26篇7部实践教学条件校 内校外3个专项实验实训室(电气化铁道综合演练场、接触网综合实训室、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室)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紧密型4个学生培养效果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近二年)双技能证书获取率(近二年)大赛获奖(近两年)34592%90%以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二等奖1项2、专业优势(1)教学改革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打破学科体系结构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全面收集社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根据职业岗位和企业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共同制定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内容,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哈尔滨地铁公司、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开设了订单培养班,实施现场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直接感受职业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电气化铁道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共同开发建设专业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训教学,开设专项技能训练课,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学院考核与企业评价相融,实现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2)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专业师资与设备优势,为哈尔滨铁路局等多个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累计培训学员200人次以上,开展复退军人岗前培训累计200人次以上。(3)学生就业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各铁路局的供电段、各城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与铁路电气化行业相关的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就业保障措施,近两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5%,就业对口率高、起薪高,用人单位总体满意率及工作称职率超过95%。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轨道交通行业,通过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成融实训实习、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从事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施工、建设、运行和维护的高端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成为电气化铁道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的中心,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轨道交通行业建设提供充足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一)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本专业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与本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跟踪了解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地调研,及时调整专业招生规模,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电气化铁道施工、运营、管理部门,也适用于采用电力牵引的煤炭、冶金、石油运输部门及城市交通、地下铁道的运营、管理部门,从事铁道供电技术工作,其业务工作范围是:1、接触网的施工、维护、检修和运营管理等技术工作。2、牵引供电系统的自动检测及电力调度、牵引变电所的维护和检修等工作。3、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施工、运行、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类电力企业担任施工、运行与维护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作为学院特色专业,得到学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本专业被列为学院首批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区域轨道交通支柱产业,紧密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为企业培养大批高技能应用型的实用人才。(二)人才培养目标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途径,培养掌握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面发展的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施工、建设、运行维护和牵引变配电检测、调整和故障处理能力的,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较强的开拓精神、团队协作和计划组织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三)建设目标学院计划两年内完成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建设目标如表2所示。表2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 设 目 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成立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主动适应高铁技术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化“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电气化铁道技术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司合作开设订单班。推行多元化教学组织模式,根据铁路企业生产实际灵活穿插安排顶岗实习,保证工学交替有效实施,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100%。探索系统培养,推进中高职衔接以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每学期与中职校联合举行各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研究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等。与中职校根据培养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采用全面考核评价模式,形成一套重在激励创新、促进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推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典型工作任务或典型工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50%以上的职业通用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实现项目化教学。引入行业技术标准,建设5门核心课程,融入工程案例、企业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编写5部配套教材。建成1门省级标准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编写工学结合教材2部。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体化教室。实践教学改革及教学条件建设新建、扩建4个实训室;新增4个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般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教学团队与服务能力建设培养1名、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引进5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80%以上;专任教师两年内企业挂职不少于半年;新聘10名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讲授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以上;建成专任教师25名,兼职教师25名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两年内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不少于2项;为哈尔滨铁路局等多个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累计培训学员200人次以上;开展复退军人岗前培训累计200人次以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以就业率高、企业满意度高、社会评价高为人才培养质量考核的主要指标;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对教学全过程动态监控、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价。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校满意。三、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创新合作体制,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和完善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体制和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整合双方资源,共同参与专业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共同进行科研技术研发,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目标。加强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组建电气化铁道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会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研究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培训与合作方面的工作事宜,完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2、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打造“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工作”深度融合的“2.5+0.5”人才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拓展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础知识学习岗位基本技能实训企业识岗实训第12学期第35学期岗位拓展技能学习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上岗实训第6学期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工学交替岗位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内上岗实训岗位核心技能学习图1 “职业引导、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按照“校企联合、优势互补、产学互动、互利双赢”的原则,搭建“教学、育人、就业、服务” 一体化平台,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推进多证书制度。以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合作为基础,大力推行“职业引导、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机制,全面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共享人力资源。即学校专业带头人与企业技术专家共谋专业建设,企业能工巧匠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享设备资源,即学校和企业共享实训基地(学校)与生产车间(企业);共享成果资源,即校企在生产技术成果(企业)和科研成果(学校)方面实现共享。3、按照行业企业标准,确定专业课程标准加强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按照轨道交通行业技术标准,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制定课程标准;结合生产实际要求,设计开发相应的学习场所;制定符合职业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考核标准。4、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与企业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有效衔接。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委员会统一指导下,将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成果评价的教学全过程融为一体。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轮岗,聘请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进行业务指导,按照企业员工标准进行考核,并确保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所有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二)探索系统培养,推进中高职衔接构建完整的中高职沟通职教体系,要坚持“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形成中、高职的合理定位,统筹安排。1、统筹规划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1)促进高职专业与中职专业的衔接依靠地方和行业,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的衔接起来,深入研究中高职专业,使中高职专业建设规范化,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3)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衔接: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4)教学模式的衔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2、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衔接(1)加强交流沟通,联办教研活动每学期与中职校联合举行各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两校的专业教师一起以3+2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计划、规划教材、交流心得。每学期开学之初,组织所有参与3+2教学的教师进行讨论,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对既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取和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部分,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互动。(2)了解学生需求,改革教学方法通过班级信息员、班会,定期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与个人感受,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任课教师展开专题教研活动,交流经验。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鼓励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针对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应试惯性较强的特点,设置形式较多的测验环节,利用测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3)针对学生特点,改革评价方式注重平时的过程考核,降低期末考试占分比例,提高学习过程评价分值,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及任务。期末考试部分采用笔试,有利于学生重视考试并对重要知识进行记忆。采用全面考核评价模式,形成一套重在激励创新、促进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将考核指标细分为笔试成绩、提出问题的数量与质量、问题解决情况、案例设计与分析、实验操作、课堂表现、查找整理资料的质量等部分。注重考核主题的多元化。(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1、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学校与行业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代表、专业教师共同分析电气化铁道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确定本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系统化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见表3。表3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示意表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分析学习领域组成掌握拉线测量方法进行回流线绑扎钢绞线回头制作调整接触线高度能够安装避雷器坠砣高度调整熟悉隔离开关调整了解拉出值调整熟练软横跨安装掌握腕臂预配拉线预制回流线绑扎钢绞线回头制作接触线高度调整安装避雷器调整坠砣高度调整隔离开关调整定位拉出值安装软横跨腕臂预配工作岗位接触网工岗位熟悉进行10kV电缆绝缘测试方法掌握绘制10kV变台系统图并选择元器件技能能够指挥10kV配电所受电、送电工作操作断路器动作能够安装避雷器坠砣高度调整熟悉隔离开关调整了解拉出值调整配置补偿电容容量控制断路器开关安装避雷器调整坠砣高度调整隔离开关调整定位拉出值补偿电容配置10kV电缆绝缘测试绘制10kV变台系统图并选择元器件指挥10kV配电所受电、送电变配电工岗位电力线路工岗位掌握继电保护方法设计工厂供电网络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维护技能熟悉电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掌握相关职业技能电子电路微机接口技术及应用电机与电力拖动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电力线路工技能训练学会供配电技能熟悉牵引变电所、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掌握相关职业技能自动控制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电力电子技术微机远动技术牵引变电所变配电工技能训练熟悉接触网、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微机远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铁道供电规程与规则接触网接触网工技能训练2、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重点建设接触网、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工技能鉴定训练、变配电室值班电工技能鉴定训练、电力线路工技能鉴定训练五门优质核心课程。两年内将接触网、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工技能鉴定训练三门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将接触网建设成为省级标准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3、教材开发与建设与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利用两年时间,完成课程体系中所有专业课程的校内讲义编写,优化五门核心课程的工学结合教材,并与国内知名出版社合作出版。核心课程、教材建设规划见表4。表4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规划表课程名称工学结合主要措施课程规划备 注接触网与企业联合开发,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构建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共同确定教学内容。与企业进行研讨, 确定课程方向,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比例;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根据行业的发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编写特色化教材;建立与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形成实训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综合模拟教学平台;配合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出配套的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学校教师担任教材主编,企业专家参与教材编写工作,联合开发课程标准。牵引变电所与企业共同完成课程教学。教师与企业充分结合,建设一定的互换轮岗机制,培养真正的双师型队伍。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项目,进行技术服务。接触网工技能鉴定训练根据接触网工技术人员的职业标准与企业联合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共同确定实施技能训练培养的教学任务。校企专家和教师共同完成教材编写及课件的开发;校企共同开发生产项目和实习项目。变配电室值班电工技能鉴定训练根据变配电室值班电工技术人员的职业标准与企业联合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共同确定实施技能训练培养的教学任务。配合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出配套的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项目,进行技术服务。电力线路工技能鉴定训练根据电力线路工技术人员的职业标准与企业联合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共同确定实施技能训练培养的教学任务。配合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出配套的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项目进行技术服务。4、立足应用,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1)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建教学标准库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等企业从事铁道供电技术专家,共建共享立体化教学标准库,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教学标准库,实现校企共管共享。(2)建设教学资源库,与区域院校师生、社会技术人员共享教学课件库建立核心课程教学课件资源库,相关核心课程制作课程教学课件,丰富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完成复杂内容的教学。习题库建设建立核心课程习题库,习题覆盖课程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和技能点,并附有答案或者解答提示,实现学生学习、答疑和自测。教学录像库建设建立核心课程的教学录像库,重点涵盖现场生产实际的工作流程。设计项目库建设建立专业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案例库,为开展项目教学提供方便。利用两年时间建立不少于50个典型设计案例,既可以提供给在校学生做学习参考,也可提供给老师作为教学素材,又可为同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设计样本。(四)实践教学改革及教学条件建设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1)建立并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制度化。(2)制定并完善实训标准和操作细则,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编制实验手册和任务书,编写实训指导书。(3)继续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把顶岗实习落到实处。学院与企业共同管理,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和过程监控。企业和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制定考核方法和标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2、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中厂、厂中校等)选择一批管理科学规范、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在现有的4个紧密合作型校企合作基地基础上,力争在2年内再建成6个相对稳定的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包括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践训练条件,使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达到10个,保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岗位。建立校企“互兼互聘,双向交流”制度。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为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和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尽快熟悉岗位工作要求,缩短学生工作适应期。学校与合作企业合资在企业内建立教学基地,既满足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活动需要,又可为企业的职工技术培训提供场所,开展培训等活动,实现校企相关设备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料的共享,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持续健康发展。3、新建铁道综合演练场(电气化铁道部分)本着合作共赢的方针,吸纳企业资金,按照校企共建、校企共管、校企共用的原则,按照真实的工作场景,真实的设备、真实的作业流程,合作新建铁道综合演练场(电气化铁道部分)。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完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设、安装、调试、检修作业训练,既可以满足学院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需要,又可以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4、新建牵引变电实训室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供电段、齐齐哈尔供电段合作,结合当前铁路牵引供配电系统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建设牵引变电实训室。该实训室可进行牵引变电所一次、二次接线实训、综合实训及二次接线设计测试;进行牵引变电所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倒闸作业;进行高压设备检测试验及真空断路器操作机构拆装训练,建设目标为省内领先。5、新建电力线路实训室购进电力线路工技能训练设备,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要求构建实训室布局,建成融实践训练、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电力线路实训基地。6、新建电气控制实训室建成后可提供模拟生产工位,满足学生在校内实习实训需求。遵循行业标准与企业规范,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等综合职业素质。(五)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0名,兼职教师15名。其中副教授6名,讲师8名,助教4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4名,工人技师2名。初步形成了以校企双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专兼结合,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有计划地与企业合作,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职教师,定期安排专任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开展技术服务,聘请在企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做为专业带头人,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建设一支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两年建设,培养1名、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引进5名技术骨干担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80%以上;实施专任教师两年内企业挂职不少于半年;新聘10名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讲授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以上。建成专任教师25名、兼职教师25名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突破现有体制,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从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建设入手,专兼合并、动态组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持。通过建设,打造一支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对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立足岗位培养。在现有骨干教师中选拔1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熟悉行业发展动态的教师进行培养,同时再聘请1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要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并以此进行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动本专业的建设、发展;负责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带动骨干教师进行课程开发;负责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开发;主要负责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规划和建设,带动骨干教师开展实训项目开发,进行技术服务,解决行业技术难题,带动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专业带头人培养措施见表5。表5专业带头人培养措施表被培养人培养项目培养内容培训地点时间/次数原有带头人和引进的带头人境外培训学习高职办学模式学习高职职业课程体系开发学习国外先进职教经验带课程开发课题考察国外职业教育德国、加拿大等两年内,出国培训不少于2人次,每次不少于10天原有带头人和引进的带头人国内交流国内培训学习高职办学模式学习先进职教经验学习高职职业课程体系开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深圳、天津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国研讨会,到兄弟院校交流10天以上,参加1次教育部师资培训原有带头人和引进的带头人项目开发参与企业开发新产品参与铁路电气化科研项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新技术推广合作企业每人每年至少参与一项企业技术攻关课题原有带头人企业实践锻炼学习先进铁道电气化技术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技能联系合作办学参与企业员工培训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原有专业带头人每年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1个月2、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在现有双师素质教师中选拔5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在企业有现场经历的教师进行培养,同时引进2名骨干人员作为专任教师。到省内相关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培训,主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等培训;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技能,拓展实训项目。了解企业科学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本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成为骨干,并在教科研、特色教材的编写等方面起主要作用。骨干教师培养措施见表6。表6 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措施表培养项目培养内容培训地点时间/次数国内外交流培训学习高职办学模式学习先进职教经验学习高职职业课程体系开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深圳、天津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骨干教师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国研讨会,两年内每名骨干教师人均到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学习一次,每次不少于10天。两年内骨干教师至少出国培训1次,参加1次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组织的培训项目开发参与企业开发新产品参与铁路电气化科研项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新技术推广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等合作企业每人每年至少参与一项企业技术攻关课题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先进铁路电气化技术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技能联系合作办学参与企业员工培训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等合作企业原有骨干教师两年内人均有不少于半年的企业实践锻炼经历3、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全面落实学院关于专职教师每学年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制度。计划在两年内选派专业教师到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与铁路电气化行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有关新技术,让专业教师真正参加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熟练地使用各种现场设备,能参与实训项目的开发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中起主要作用,参与省级、院级标准课程的建设,使双师素质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80%以上。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能工巧匠任专业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保证本专业有20名以上的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常年作为兼职教师到学院定期参加教学工作,实现学院与企业专兼职教师的双向流动和互相促进,进而提高专兼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通过两年建设,实践教学主讲教师均由兼职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完成的课时数达到总专业课时的50%。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见表7。表7 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兼职方向数量(人)兼职来源从事教学工作资格铁道供电7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接触网施工、牵引供电自动化、牵引变电所运行等高级工程师电气自动化3哈尔滨铁路局、北车集团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设计与维护、PLC5、技术服务、应用研究能力建设(1)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职业培训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依靠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完善的实训条件,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服务能力,为轨道交通行业培训人才。每年完成复转军人岗前培训100人次以上;同时为哈尔滨铁路局等多个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每年培训学员100人次以上。与黑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机构联合完成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扩大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的规模。(2)根据行业需求,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投入人力、财力和设备,对电气化铁道技术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在高速接触网技术、牵引供变电技术、高电压变流技术、牵引供电抗干扰技术、交流调速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推进教学研结合工作,以教学带动技术服务,以技术服务促进教学。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争取每年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项目2项以上,两年内争取1个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2个院级科研课题。(3)共享教学资源,形成对口交流支援与齐齐哈尔供电段、哈尔滨供电段、鞍钢附企就进行对口交流,为对口单位进行技术服务,为行业企业进行职工培训,共同建设使用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共享专业建设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六)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探索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相适应的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按照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参与,校内成绩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健全社会、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制度,学生、家长意见反馈制度,学校教学各个环节质量的动态监控制度,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的有效评价机制。1、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价组织机构主要收集社会、行业企业和学校教学全过程相关信息。与企业、家长、用人单位、毕业生建立长期的信息沟通渠道,满足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评价等要求。多方参与的评价组织机构见图2。行业发展趋势和状态行业需求就业导向信息跟踪调查反馈数据其他子系统管理信息互联网相关信息教学全过程监控评价数据毕业生回访、信访评价信息家长评价信息教

    注意事项

    本文(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建设方案(黑龙江).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