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报告87页.ppt
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达观全程 奥桐20O6-6-3,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第一篇中国中小城市的界定与现状结构,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一、中国中小城市的界定我国的建制市是行政区划概念,与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并不完全一致。在2003年底我国的660座建制市中,既有市辖区总人口1000万以上的巨型城市,50010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200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100200万人口的大城市,也有50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更有数万人甚至不足万人的微型城市,其实这些微型城市只能称之为小城镇。对差别如此之大的660座建制市简单进行总体评价,可比性较小。按国家统计局原规定,中国中小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下的建制市,中国中小城市的主体是县级建制市。而县级建制市多从县级建制而来。一些有条件的县不久将来也有可能撤县建市,成为新的小城市。考虑到统计资料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评价对象界定为县级市、县以及市辖县级区,简称为中国中小城市。,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二、中国中小城市的现状结构 1、分布状况表1、表2、表3列出了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国中小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国中小城市50强和全国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在三个指标体系的排名(节约型城市10佳、投资潜力50强和综合实力100强)中,共涉及131个县市区。这131个县市区涵盖我国26个省区,其中东部87个,占总数的66.4;中部24个,占18.3;西部20个,占15.3%。入围县市较多的省份分别是江苏(24个)、浙江(18个)、山东(17个)、广东(12个)。2、评价标准依据上述指标体系,课题组采取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最终加权得到了各城市在节约型城市建设、投资潜力和综合实力三方面的综合得分。,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3、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性、可获取性、可对比性和重要性等原则,本研究分别构建了节约型城市、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1)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如下三方面指数:点资源节约水平指数:由于城市之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及其对资源消耗影响的直接评价是困难的,此处仅使用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来衡量特定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点要素产出水平指数:一定的要素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表明生产要素集约利用水平也比较高。考虑到城市之间的可比性,此处主要衡量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水平。,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点环境友好指数:节约型城市应是有利于降低废弃物排放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推进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此处从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和环境质量水平两个角度进行衡量。(2)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四方面指数:点规模指数:城市能否提供充裕的经济活动空间、必要的市场,通常会对投资者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较大的城市规模,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更频繁的投资活动。因此,规模应当作为衡量投资潜力的一个重要因子来看待。点基础条件指数:城市投资机会能否转化为对投资者的现实吸引力,城市投资潜力能否转化为真正的投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的完善程度和发展水平。,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点活力指数:经济活力不仅仅意味着较高的增长率,更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较强的可持续的经济自增长能力。此外,经济活力这一因子还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政府效能”的高低。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一定有一个阳光透明、精干高效的城市政府与之相适应。点效益指数:现有的城市经济活动水平、资本报酬水平往往影响着未来投资者的判断,一个宏观经济效益较好、资本报酬率较高的城市当然更容易吸引新的投资者进入。(3)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本评价指标体系立足科学发展观,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反映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水平。此外,本指标体系强调发展的效益,全部指标都是人均指标和相对指标。,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四方面指数:点经济发展指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点协调发展指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点可持续发展指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点以人为本指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第二篇 中国中小城市优先发展的观念比较,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1、关于优先发展大城市的主张。其有利的论点主要有三:一是城镇规模效应。城镇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大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二是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容纳更多的人口,孕育更大的市场。三是只有大城市才具有国际影响力,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反对的主张也有几条理由:一是大城市带来的城市膨胀病,或称“大城市病”,如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犯罪率高等,成为长期困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难题。二是大城市效益高,但投入也相对较大,只有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建设更多和更大规模的城市,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没有到大规模建设大城市的阶段。,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2、关于优先发展小城镇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城镇化的成本低,投入相对较少。二是城镇化过程平稳,社会转型的震动相对较小。符合大众人口城镇化由农村到小城镇,小城镇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一般规律。三是小城镇市是城乡结合部,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一是小城镇就业机会少,难以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较落后,如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则投资效益又不高。三是小城镇造成面上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3、关于优先发展中等规模城市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可以避免大城市的膨胀病,又能克服小城镇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中等城市已成为世界性城市化发展的潮流之一。二是如果同时考虑城市规模效益和城市建设投资成本,则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最高的投资效率。三是中等城市是大城市的郊区化和小城镇成长的主要归属。反对的理由有:一是中等城市的市场竞争能力有限,不能提供高层次的需求,如大型娱乐项目和国际性的活动空间等。二是对上一级层次的大城市和下一级层次的小城镇,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难以形成自身城市发展的特点。目前,主流的城镇化道路的思想仍然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既符合城镇按规模大小具有一定的功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城镇群体系的一般城镇理论的原理,又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各类城镇都有所需求的客观实际的要求。,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数目太少(日本万人以上的城市有座,美国万人以上的城市座),城镇体系不完善,空间布局也不协调。在坚持大中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今后中国城镇化的道路可以这样考虑:着力发展各类城市的数量,形成完整的城镇群体系;努力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土地的盲目扩张,实现城镇健康、有序的集约化发展。具体说来,大中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注重数量的增加,以不断增强大城市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更需要大城市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的作用。同时必须明确,无论今后城镇化如何发展,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未来亿农村转移的新增城镇人口中将有要靠小城镇发展来容纳。,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目前,中国建制镇密度已达座万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个,已与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密度相差无几,因此,未来中国小城镇应当主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特别是东部地区要率先建立一批实力强大的小城镇,努力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途径。中国中小城市要增加数量和提高城市功能并重,尽快地形成中国制造业主要基地,承担起沟通大小城镇,协调点与面关系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与国际经验相比较,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方针,要特别突出强调都市圈、城镇群和城市带的建设作用,这是确保大中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要积极围绕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卫星城镇,鼓励近地城镇形成分工合作有序、经贸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以增加整体区域的经济实力。,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第三篇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机会与环境,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1、城镇密集地区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配置资源是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区位优势是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的客观条件。从根本上说,城镇密集地区是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表1 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区的基本情况对比(2003年)注:珠江三角洲包含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惠州9个城市;长江三角洲包含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台州、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15个城市;京津唐包含北京、天津、唐山、廊坊、秦皇岛5个城市。,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2、国家战略规范下的都市圈发展导向 从我国目前及未来的区域经济协作联动的趋势看,将产生以下经济社会文化高地: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东北都市圈、长江中部(以武汉为核心)都市圈、及长江上游(以重庆为核心)都市圈。我国区域经济协作的导向是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加快发展服务的。区域经济协作首先应形成更为有效的区域性产业结构。即在区域范围内资源要素整合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较以前更合理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和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对外辐射拓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前提下,进一步突出区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及产业的组合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功能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寻找自己区域的正确定位,为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贡献区域的力量,为区域对特定的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创造更为有利的状况;第三,区域经济通过协作联动及整体优势的进一步营造和发挥,并通过对全球资源要素及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从而使得这一优势体现在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协作联动及都市圈的建设来看,与以上分析是十分吻合的。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东北都市圈、长江中游(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上游(重庆)都市圈分布在我国的南部、东部、北部、中部和西部,它们首先承担起本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同时,这些区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营造在国内的突出产业优势和经济功能,为我国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同构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为一些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必须基本配备的,是为本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一个发展基础和基本手段,如商贸、轻加工业、甚至是一些在目前条件下合理的重加工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产业的发展,而是产业的发展是服务于建立和发挥本区域的什么经济功能?我们所不能容忍的、对国民经济整体优化发展有害的是经济功能的同构,如各区域都要成为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制造业高地、研发中心等。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研发的支持。但这仅是一种区域性的金融中心、研发中心,是对本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支持。而全国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建设是有条件的,在一国内不可能是多中心的,这方面的同构是一种功能的严重冲突和社会经济整体效益的巨大损失。,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比如我们说北京是我国的一个政治文化中心,那么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都市圈的发展并不是说只能是发展政治文化,这很明显是不合理的。京津唐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竞争力提高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是,京津唐都市圈的发展定位主要是突出政治文化功能(当然,这里的政治文化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制度变革的超前、政策突破的引领、文化产业的突进、科学事业的突破等),这将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贡献出区域所特有的优势。如果我们以这一战略视角来审视我国目前正在展开的区域经济协作和都市圈建设状况,那么我们的有些做法和认识是有缺陷的,是比较短视的,缺乏一种战略性的考虑和长远发展思路。特别是对推进各区域经济协作联动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城市来说,提高这方面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一些区域的中心城市目前的状况似乎都在考虑如何在自身狭窄的范围内建设全面的产业体系。但是,区域经济协作不是一种简单的地方经济的叠加凑合,不是地方经济总量的加总。这种认识和做法有害于区域范围的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整合,有害于产业分工协作深化,更无法创造出区域明显的产业优势和突出区域的经济功能。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对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竞争力提高是不利的。并且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中心城市的加快发展同样是有害的。在一个恶性竞争、各自为战的区域内,所谓的区域中心城市是缺乏基础的,站不住的。区域协作的低水平将无法烘托中心城市的高度。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在进一步增强协作、产业联动分工的基础上,必须考虑如何营造具有全国性、全球性的区域突出优势和功能。特别是这一优势和功能是与上海向世界城市的发展相吻合、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在全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相吻合、与中国赶超型现代化进程的要求相吻合、与中国快速增强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要求相适应。,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3、主力都市圈对中国中小城市群的带动长江三角洲都市圈: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共有6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这6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占全国的,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7,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和全国出口总额的。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区域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典范,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珠江三角洲:珠三角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区域,也是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地区。珠三角毗邻港澳,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及若干县级市,共计14个市、县(区),土地面积4.15万平方公里,人口2365万人。目前,珠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9.1%、34.6%和27.1%。,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京津唐都市圈:京津唐大都市圈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了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和5个县级市,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多万人。虽然我国的都市圈主要是经济圈的概念,但在目前行政性区划体制下,就功能定位来说,还要就目前各行政区划整体的经济社会状况及发展趋势来决定,并且都市圈经济基本上占当地行政区划经济的极大比重。因此,我们不妨从这些都市圈的行政区划范围来讨论其功能定位。,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注:括号内数据为该区域占全国的比重)下面以2002年的数据,对三大都市圈所属的行政区的经济基本状况进行比较。(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从人均GDP水平看,长三角区域的江浙沪为最高,广东次之,京津冀最低。江浙沪人均GDP为全国水平的2.13倍,广东1.83倍,京津冀为1.52倍。,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2)开放度 在进出口总额方面,广东最高,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5.61,江浙沪为1848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29.78,而京津冀仅为819亿美元,占13.2。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江浙沪为175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33.25,广东113亿美元,占21.48,而京津冀仅为40亿美元,占7.75。(3)创新能力 在各区域的专利申请方面,江浙沪为50310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24.47,广东占全国总量的16.7,京津冀则占全国总量的11.96。,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根据以上对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分析,我们主要的判断为:(1)江浙沪无疑为全国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地区,不但人均GDP全国第一,而且开放度、创新能力也是名列前茅,表明这一区域经济实力强劲,基础扎实,发展潜力雄厚。(2)广东的突出优势是其开放度相当高,特别是其外向型特征明显。广东的进出口总额一省压倒江浙沪二省一市,能力超强。同时,广东的创新能力也不弱,就人口总量分析,专利申请广东是2287人/件,而江浙沪是2713人/件,京津冀是3726人/件。表明广东地区创新活跃,其市场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有助于创新活动的。(3)京津冀的各项指标在三大都市圈中是最弱的,特别是这一区域的外向型和开放度方面的指标,与其它两个都市圈之间的差距十分大。2002年京津冀仅吸引外资40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7.75,而江浙沪为其的4.37倍,广东为其2.82倍。这些指标可以表明京津冀区域内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大,地区间协作联系也是比较松懈的,京津冀并没有明显地体现出区域整体性运作、协作联系的特征,北京和天津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三大都市圈中,长三角所属的江浙沪发展潜力最大,该区域不仅有上海这一龙头城市,而且周边地区的发展成熟度高,协作配套能力强。由于外资逐步向长三角区域集聚,与江浙沪的完备产业体系相结合,长三角、江浙沪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动力。广东的发展主要是外资拉动的。而大量外资进入广东、特别是进入珠三角地区的根本原因在于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这是一种政策导引的产物,同时还在于广东濒临港澳,地缘和人缘相近。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外资进入更看重区域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加上广东总的来说其产业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广东吸引外资有相对趋缓的势头,外资大量向长三角集聚。但由于CEPA政策的推出和实施,使得广东与香港将进一步紧密结合,从而可能迎来第二轮发展浪潮。特别是香港的服务业与珠三角加工制造业的结合、与创新冲动的结合,对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倍增动力。京津冀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在我国处于中上游水平,其目前的发展势头远远不如江浙沪和广东。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京津冀地区的协作联系深化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如果在正确的目标导引下,加强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其发展潜力同样是巨大的。,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4、三大都市圈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趋势(1)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的该区域发展目标指向是成为世界性的市场和服务中心之一,并成为全球制造业高地。其发展的主要抓手是以金融市场和航运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为手段,加快资金、资本和货物流转,在这基础上提升上海服务业的层次,特别是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大规模吸引外资,在这一区域奠定世界性重化工业、特别是装备产业的发展基础,成为推进和提升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产业布点区域。因此,在目前阶段,长三角应成为吸引世界制造业转移的领头羊,成为中国的产业高地和经济中心。长三角区域要下一个决心,明白一个宗旨,长三角要做的产业必须是在全国一流的,是领先的。特别是上海,目前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如经过进一步的整合,长三角都市圈的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装备产业、信息产业、造船产业、能源设备产业等,将在全国做成一流水平。,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长三角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并逐渐把产业的控制部门和高端部门留在中心城市,而把协作配套业务向周边地区及全国扩散,并借此延伸长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服务业辐射半径和影响区域,把产业做大增强作为服务业扩张的基础和依托。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中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经济扩散中心和产业布局重心,已经确立了自己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目标。在这过程中,上海必须实行“双辐射”战略。这是上海成为市场中心和服务中心的重要条件。所谓的“双辐射”战略是:我国主要以大市场的优势和充分供给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接受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和充裕资本的辐射。这种互补快速有效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各方面水准,其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主要瞄准发达国家市场,而我国不断增长的制造能力,则主要是瞄准其它发展中国家,实施以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和资本辐射其它发展中国家,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广阔市场和低成本劳动力实行互补,如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对外投资及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等,这是我国在特殊国情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样,一方面是我国接受发达国家的辐射及与其互补,另一方面是我国相对优势的技术和资本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的辐射和互补。但在同时,国内也在进行着这种“双辐射”的互补动作,即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及互补。我国,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在沿海地区的集聚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沿海发达地区也将产生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互补。总的态势将是:就国家间的经济协作来说,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辐射和互补,另一方面是中国制造业对周边及全球发展中国家的辐射和互补;就国内来说,一方面是我国沿海地区接受跨国公司的辐射和互补,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在接受的技术和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后,将大规模地展开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互补。在这进程中,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圈无疑是处于“双辐射”的枢纽转换地位。只有在产业和能力集聚到一定程度,其辐射能力才能体现和实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应该有意识的加快“双辐射”模式的运作:如以上海深水港为核心对周边地区港口资源的整合;以上海资本市场为核心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拓展和整合;以上海汽车产业为核心对周边地区汽车产业的整合及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以上海宝钢为核心对周边地区及全国钢铁产业的整合;以上海石化产业为核心对国内石化产业的整合等。在这方面,特别重要的是以上海及长三角的制造业能力、金融实力、相对技术优势的组合,形成综合性的开发能力,对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辐射和互补,并积极开拓对发展中国家及全球市场的辐射和互补。,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以此为目标,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是以上海为龙头、以苏浙两翼的产业现代化和配套能力为支撑,而江苏和浙江的发展应该以做大、做强上海综合经济实力为其长远发展的依托和动力。长三角都市圈内的各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我国经济格局的演变为视野,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及协作联动,加快长三角都市圈内部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融合,培育和突出区域经济特色和优势。长三角都市圈确定以上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是有基础的。长三角都市圈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区的加工工业具有较强的开发设计能力、综合配套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对国外新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及相当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同时,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较快调整,以上海金融、航运中心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金融保险、通讯、信息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正趋向高度化,向生产者服务业方向提升。这样的产业发展态势为长三角区域、为全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产业的系统支撑。,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长三角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在占全国土地面积1的土地上集中了全国725的城市(地级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及所管辖的70个县(市)与上海经济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各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内的产业分工趋势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这种趋势有助于上海增长极的经济扩散。同时,长三角区域历史上的经济联系纽带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联系和经济纽带。这不同于珠三角。珠三角是在一个行政区划内的经济布局和产业联系,而长三角则分属两省一市,虽然相互间存在着各种竞争关系,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其所达到的经济联系与协作程度在国内各区域间是水平最高的。从全国层面来看,加快长三角都市圈建设的目标是要在全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中起到整合性、龙头性的作用。目前三个都市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同时,需要有一种功能上的组合,从而形成更为合理有效、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国民经济整体框架。由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圈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如果长三角都市圈的功能定位能够进一步明确和突出,区域协作联系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将对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起到整合和带动作用。21世纪中国经济将可能形成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中心、珠三角都市圈和京津冀北圈为南北两翼的发展态势。,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2)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以香港、深圳、广州为核心,成为我国的技术创新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及全球生产基地。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必须结合未来港澳与这一区域的一体化趋势,特别是在CEPA推出之后,加快一体化整合及明确发展潜力所在是粤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商贸、金融、管理、人才是香港的强项,市场环境的自由度高是深圳的突出优势,而以广州为中心展开的珠江两岸已成为世界生产基地之一。因此,珠三角的功能定位来源于这样的设想:以香港的强大服务能力与珠三角的创新、创业环境相结合,成为亚太地区、甚至是全球性的创新、创业中心之一,并力争成为有影响的技术专利交易中心。同时珠三角应以新的优势吸引外资大规模进入,吸引全球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打造世界加工生产基地的影响和效果。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制造业方面的分工将是:珠三角是以产品为核心的集聚和辐射基地,而长三角是以产业为核心的集聚和辐射基地。,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已成为全球性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和光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基地,国内外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大型企业相继在这里设立组装点,目前在珠三角集约了5万家零部件生产厂家。根据珠三角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珠三角的发展内容将主要是多出企业,通过技术引领、人才和资本吸引,形成相当规模的集聚效应,加快发展步伐。但在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一缺陷也是我国加工制造业的普遍性缺陷,那就是缺乏更多的具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产品。因此,珠三角要加强内部的互动:以港深联手发展成为技术创新基地,以技术创新推动珠三角加工生产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以这一效应吸引全球更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在珠三角的集聚,并逐步增强珠三角产品的加工生产能力对周边地区及全球的辐射。我们认为,将香港和珠三角地区视为大都市圈进行功能定位的分析是合理的。将大珠三角都市圈发展成为一个具加工生产、现代物流、金融和专业服务、旅游娱乐以及信息资讯中心等综合性优势和功能的经济区域。,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3)京津唐都市圈:成为中国、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文化和科学中心。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都市圈应该借助大国首都的影响,发展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之一,为中国参加世界政治活动、文化生活、国际交往以及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等方面奠定基础,作出贡献。在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功能定位上,京津唐都市圈应该侧重于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营造。其内涵为:首先,在全国来说,京津唐都市圈位于首都所在区域,当然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次,在亚太乃至全球范围内,京津唐都市圈力争成为有影响力的政治文化中心。有专家说,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有京津地带这样优越的城市发展平台无论是珠江三角洲还是长江三角洲,它们的政策、资源、人才、科研优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无法与京津唐比肩。,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但在京津唐都市圈的发展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第一、我国北方未来的工业化重镇将是东北地区,随着振兴东北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进及改革开放深化,东北地区将重新崛起,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因此,京津唐地区可以考虑适当减轻发展成为工业基地的压力,着重营造社会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第二、京津唐区域的加工制造业相对地向天津和唐山集聚,并借产业疏散之机来适当分流人口压力。特别是利用天津在环渤海经济带中的中心地位,更多地承担制造业发展的任务,并加强环渤海经济带各城市间的协作联系,作为烘托首都北京的强大经济基础。第三、调整北京目前所承担的过多的功能,明确以营造环境为目标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旅游景观、城市形态、会展设施及能力、文化氛围和市场、大商贸、科研体系及立体式交通枢纽等。使北京成为既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深蕴、又富现代气息的大国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第四、在北京至天津之间全力打造一条密集型城市带和产业走廊,并提高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各方面联系强度和深度,大幅度增强京津唐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应该承认,京津唐都市圈的发展已落后于长三角都市圈和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京津唐都市圈内的各方联系松懈,优势不互补,各自为战,导致整体实力不强。非常可喜的是,京津唐都市圈各方对区域协作的认识都有明显的提高,协作步伐在加快。特别是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对该区域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规划、调整和建设,京津唐都市圈将以全新的面貌成为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高地。,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对我国三大都市圈功能定位的基本分析总结如下:长三角都市圈:以市场服务业中心及制造业高地为其发展目标,主要功能定位于提升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尤其是提升工业化基础装备业水平。其产业发展将经历由“重(重化工业)、套(成套设备)、全(产业链)”转向“轻(高端部门及产业服务)”的较长过程。在科技发展方面,主要瞄准产业发展的系列技术创新突破为主。在市场服务业方面,主要建设和发展以金融和航运(资金流和物流)为主体的市场服务体系。珠三角都市圈:结合区域内各方的优势,以创新、创业中心及高科技加工生产基地为其发展目标,尤其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征。产业发展向“轻(轻型产品)、新(新型产品)、外(外向型出口产品)”发展。在市场服务业方面,借助香港的优势。在科技发展方面,主要瞄准新技术向实用产品的转化。京津唐都市圈:以政治、文化、科学中心为其发展目标,以环境营造为抓手,建设和发展与大国地位相适宜的首都景观和氛围。制造业功能适当减轻,并向周边地区、尤其是向天津转移和集聚。在科技发展方面,主要是以形成全国性的科研体系,组织科研项目,瞄准重大基础性技术突破为目标。,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第四篇中国中小城市发展问题与风险,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一、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内需发展不足问题,缓解城乡和区域间日益扩大的差距问题,“十五”(年)时期,中国政府实施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年来城市因行政区划调整,城镇数量减少,城镇规模和质量有所提高。由年的座成年的座,特别是县级市(大多是小城市)减少了座,基本变成中等城市的市辖区。市辖区数量大幅增加,增加个,年达到个。表现为中国的大中城市数量虚假上升。小城镇由于乡镇合并,减少个,年总数为个,规模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五年来城乡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万人的目标基本达到,城镇化水平由年的,提高到的。城镇地区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总体上看,一方面,中国加快城镇化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性,中国城镇化在农村土地征用、城镇建设拆迁、流动人口落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1、土地城镇化大大超前于人口城镇化 城镇用地效益高资本投资也大,边际效益变化快,农用土地效益相对较低,资本投入也相对较少,边际效益变化相对平缓,因此,城镇用地远远少于农业用地。而一旦城镇用地过多,则必然会出现土地撂荒,土地产出为零,甚至为负数的情况,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土地配置的不经济。这次宏观调控的起因之一,就是开发区和房地产建设过热,导致大量城镇征用的建设用地闲置。据年国土资源部对个省市区的调查,当时中国各类开发区达个,开发区规划面积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其中开发不足和闲置的土地超过以上。这充分说明,中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太快,城镇土地边际效益大大下降,而且耕地资源的大量占用,直接威胁着中国粮食安全。相对而言,中国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速度并没有相应地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理论上讲城乡劳动力边际收入差距越大,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就应当越快。近年来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个百分点,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说明城镇化速度尚没有达到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程度。中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存在许多人为的水分(主要是设区的市将所有的区人口均视为城镇人口),也就是说,中国实际城镇化速度并没有这样高。当然,由于中国农村内部的非农产业化进程十分明显(乡镇企业的崛起),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大特点。但从长远看,随着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对它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分散、分离、低分工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2、工业化未能有效地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严重背离,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挥得并不明显。据统计,年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已高达(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达),而第二产业产值就业比重仅为。西方国家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曾高达左右,说明中国制造业还有非常广阔的吸收劳动力的空间。事实上,年中国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已达,超过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比重,然而我国城镇化率只有。城镇化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工业化仍处在重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仍然较高,对第三产业的服务要求相对较低。二是轻纺工业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所需劳动力相对下降,再加上这些产业外向度高,在国内无法带动后续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分散布局的乡镇企业,不能有效地集中人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非农产业的集中发展和产业群难以形成。许多地方工业布局过于分散,与原有城镇脱节,没有带来应有的人口集中的效果。这既造成土地的过多占用,又不利于集聚和规模效益的形成。中国工业化仍处在中期阶段,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城乡二元的制度差异使城镇化与农村发展遗留问题多 近年来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国家加快农村社会发展方面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了城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指导方针:即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但城乡积累的制度矛盾非常尖锐。,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3、土地及农民工权益等制度环境成为城乡协调的突出矛盾 在经济上,主要是城市向农村扩张征地,使农民成为无地、无业和无保障居民,引发严重社会矛盾和危机。由于中国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国家规定标准低,农用土地的使用者往往无谈判权和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往往又不能很好地代表农民的利益,从而导致失地农民在土地实际补偿更低,安置问题日益严重。农民上访事件中与土地问题有关。在社会发展方面,流动人口增多,造成城镇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农民工落户问题突出等。据统计,全国流动人口亿人包括城市间流动人口,他们在异地打工,一方面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又由于公共建设和管理方面财政投入不足,使得农民工被排斥在外难以有效地融入当地社会,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从根本上看,巨大的流动人口不仅与城乡分置的户籍制度(其背后是许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有关,而且还与各类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数量太少以及布局不均有关。在生态环境上,城乡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都比较突出。以水体污染为例,东部地区几乎所有的大中国中小城市以及一些小城镇周边的河流与湖泊水体都受到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到类水以下,连农业灌溉的用水标准都达不到;中西部水体污染也日趋严重,而且污染程度及范围成加速扩张的态势,全国除了长江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