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心机房建设规划设计方案.doc

    • 资源ID:2844032       资源大小:467.50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心机房建设规划设计方案.doc

    中心机房规划设计方案 目 录1前言32项目概述32.1.机房现状32.2.设计规范依据32.2.1.建设标准(机房级别)42.2.2.环境要求52.3.项目范围及内容62.4.设计原则62.4.1.设计所达到技术标准72.4.2.材料选择原则83总体布局规划84分系统详细改扩建设计84.1.装修设计方案84.1.1.概述84.1.2.设计原则94.1.3.机房装修系统94.2.机房UPS及配电系统改造工程124.2.1.概述124.2.2.供电方式描述124.2.3.UPS供电线路描述134.2.4.UPS电源系统144.2.5.辅助供配电系统194.3.空调及新风系统方案214.3.1.概述214.3.2.机房精密空调214.3.3.机房新风系统264.4.防雷接地系统274.4.1.概述274.4.2.设计规范依据294.4.3.系统方案设计304.5.集中监控系统344.5.1.概述344.5.2.系统设计原则及特点354.5.3.设计思想364.5.4.系统方案设计374.6.机房布线434.7.KVM管理系统554.7.1.解决方案的设计554.7.2.需求分析564.7.3.方案描述574.7.4.解决方案的功能584.7.5.解决方案的特点594.7.6.方案价值634.8.消防报警气体自动灭火系统644.8.1.概述644.8.2.设计规范依据644.8.3.系统设计方案651 前言*能源中心大楼中心机房不只是一个简单计算机网络设备摆放的场所,而是一项涉及到空调及新风技术、供配电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综合布线及弱电技术、净化、消防、建筑、装潢等多种专业的综合性工程。我公司在吸取了十多年来计算机机房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网络中心机房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对影响计算机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各种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经本公司项目组多次论证和研讨,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及理念,设备、材料及辅助材料严格按照质优、环保、阻燃、耐用、易清洁、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的原则进行选择。所采用的所有设备及材料均已在我公司以往工程实践中多次应用,经验证均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2 项目概述2.1. 机房现状*能源中心大楼中心机房装修工程位于*网络中心楼3层,总装修面积约345平方米。楼层层高4.1米,梁下净空3.5米。现有机房占地121平米,现有600*1000服务器机柜28台,小机4台,网络机柜8台,机房空调为4台大金商用空调,2台80KVAUPS并机运行,总容量160KVA。机房内原有配电箱一台,现在使用负荷30%在此基础上设计改扩建规范的信息中心机房,满足将来510年的发展需要。现有机房存在以下问题:1、 机房规划不合理利用率不高;2、 原有大金空调并非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应当全部更换;3、 更换空调后,原有空调供电线路容量以及线缆不匹配,需要调整;现有机房大金空调使用配电室内4AA柜内的备用100A线缆供电。更换空调后无法满足新上空调的负荷要求。2.2. 设计规范依据(标准版本号:2008版_2009年12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62-200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9361-8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887-2000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4943-2001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YD/T 754-9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073-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现场观察情况及楼层图纸2.2.1. 建设标准(机房级别)2.2.1.1. 机房分级规范要求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摘录)3.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 、B 、C 三级。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级别。3.1.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A 级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3.1.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为B 级。1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3.1.4 不属于A 级或B 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为C 级。3.1.5 在异地建立的备份机房,设计时应与原有机房等级相同。3.0.6 同一个机房内的不同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设计。2.2.2. 环境要求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摘录)5.1 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5.1.1 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附录A 的要求执行。5.1.2 A 级和B 级主机房的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m 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 粒。5.2 噪声、电磁千扰、振动及静电5.2.1 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5.2.2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OOMHz 时,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 。5.2.3 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5.2.4 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5.2.5 主机房和辅助区的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2.3. 项目范围及内容本次改造包括以下子系统工程:信息中心机房装修机房UPS及配电系统机房空调及新风系统门禁系统防雷接地系统集中监控系统机房布线系统机房机柜KVM管理系统消防报警气体自动灭火系统2.4. 设计原则为了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成为具有当今领先水平的智能化数据处理和通信中心,使其成为一个能满足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发展需要的、系统功能完善、高可靠性的标准化的GB标准机房,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在机房安装门禁、图像监控、漏水检测系统、动力设备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和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在设计及选材方面,应结合机房特点和所使用设备情况,充分考虑使用的长久性。灵活性在平面布局和总体设计中,结合该机房的现状充分考虑不同运行状态下,运行的灵活性。先进性结合现代化数据处理中心应具备的特点,选材和使用设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易扩充和升级性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设计应有灵活性、可扩充性,使投资得到更好的保障。耐用性在设备和装修材料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备和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满足机房五年不落后,十年后还可继续使用的目标。环保性考虑到环境的重要性,设计时应选用对环境无污染的环保材料,并在节能、防尘、防噪音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系统功能完整性综合全面设计各个子系统,充分考虑各子系统的内在联系,使该机房具有完整和完善的系统功能。2.4.1. 设计所达到技术标准1、 温度:23±2(夏季)、20±2(冬季)2、 湿度:55%±10% 3、 湿度变化率: <5%不凝露4、 尘埃:粒径0.5m其个数18000粒/cm35、 噪音:小于65dB 6、 照度:距地面0.8米处300LX;辅助房间200LX;应急照明50LX7、 接地电阻:R1,零地电位差1V8、 机房建成后能满足小型机、服务器、交换机等主要硬件设备安装前所进行的机房各方面条件检测要求。9、 电磁干扰:磁场干扰800Am.10、无线电干扰: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126dB11、 振动:在系统停机条件下,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大于500mms².12、 静电:地面、吊顶、吊顶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露电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13、 电压、频率:允许变动范围;单相220V5%220V5%;50Hz±0.2Hz。波形失真<±5。14、 瞬间变动电压:不超过220V±15。2.4.2. 材料选择原则为保证机房的洁净度,装修材料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的饰面材料。为满足机房的防火要求,装修材料全部采用不燃、阻燃材料。本工程所选地板、墙板、防火防盗门均为防火性能高的材料,满足机房的防火要求。各装饰材料均通过国家建筑装饰材料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并通过国家消防部消防材料检测中心检测合格3 总体布局规划 *网络中心机房现有装修面积345平米分为机房区和辅助功能区域,机房区为计算机设备摆放空间,辅助功能区域为监控室室、消防钢瓶和新风设备间。机房区域规划为机房面积约为211平米,可以摆放1200*600机柜58台,其中强电列头柜6台,服务器机柜区39台,网络区机柜9台,小机区10台,精密空调6台。辅助区域规划为监控室、新风室和钢瓶间,其中监控室86平米、钢瓶间5.9平米、新风室12平米。4 分系统详细改扩建设计4.1. 装修设计方案4.1.1. 概述在*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工程中,整体装修工程主要包括地板、吊顶、墙壁装修和隔断、金属防火门窗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该机房的装饰部分的主旨是:既要与现代化的计算机通信设备相匹配,又能通过精良而独特的设计构思,真正体现“安全、可靠、现代、高雅、美观、适用”的整体形象。重点目标有防火、防尘、防静电、防漏水、防电磁干扰、防鼠虫害、隔热、保温、和适当的屏蔽等。4.1.2. 设计原则装饰设计基本原则如下:体现特点体现出计算机机房高科技部门的室内装潢特点。突出重点在充分考虑服务器、网络通讯、精密空调、UPS等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高雅、大方的风格。格调淡雅机房室内装潢基本的格调以淡雅为主。宜于健康在材料的选用方面,要以自然材料为主,充分考虑环保因素。装修色彩宜以浅米黄色、金属色为主。浅米黄色为基本色,金属色为点缀色。机房的装饰设计和施工必须满足计算机机房的洁净度和特殊介质的存放要求,应选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防火性好、变形小的材料。4.1.3. 机房装修系统4.1.3.1. 顶面天花板吊顶方式选用现代上等金属冲孔铝板珊格材料,规格为150*150mm,龙骨坚固可靠,抗腐蚀不变形。吊顶下平面距水泥地面高度为3200±30mm,机房工作空间内净高为2700±10mm。4.1.3.2. 内墙饰面为使机房区达到良好的屏蔽、防尘、防静电、防火、美观、耐用的效果,建议机房区域所有外窗封闭,因为本次机房改扩建后,外窗面积增大,首先玻璃易破碎机房运行安全度不高,其次外窗防火时间和气体灭火时窗体抗压强度不足,再有大面积玻璃外窗对机房造成的热负荷影响很大,机房及监控室内侧使用0.6厚加强型轻钢龙骨(竖400横1200)做基层,内部填充5cm岩棉保温,再复以12mm厚彩钢板来制作墙面装饰。避免墙体由于基层不牢固、层高过高而产生晃动现象。所有机房区域四周的墙边、墙角均做防水处理,对墙面和天花板作防尘和防潮处理。其他辅助用房间如:钢瓶间、新风室墙面采用乳胶漆涂料。所有区域踢脚线采用拉丝不锈钢材料。4.1.3.3. 玻璃隔断机房区和监控室之间为确保各功能间管理上互不干扰,又能拓展视觉空间,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通透、明亮的大玻璃隔断。根据消防要求,机房区玻璃隔断采用12厚防火玻璃。玻璃隔断四周边框均采用冷弯矩型钢管(或加强铝方管),受力变形小,强度高,并配以拉丝不锈钢板包饰,安装标准门夹,优质地弹簧保证门开启自如。4.1.3.4. 地面*网络中心机房改扩建设工程中由于要敷设大量的电力线缆,以及作为送风风库向设备及室内送风,因此机房区域设计铺设防静电架空活动地板。在*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工程中机房建议采用600mm*600mm*32.5mm规格架空抗静电地板,铺设高度400mm。地板表面抗静电比传统的抗静电贴面更耐磨,便于清洁。厚度32.5毫米,上贴耐磨防静电面层,通过高强度粘结强化处理,并增加了抗弯强度,防止机械损坏及潮湿变形,与同类型其他活动地板比较:稳定性好,在上行走无空洞响声。防火性能A级,每点集中荷载500KG。所有踢脚均采用拉丝不锈钢饰面材料。4.1.3.5. 门窗主机房的主门采用防火玻璃门,机房内部玻璃隔断上的门采用钢化玻璃地弹门,疏散出口采用甲级钢质防火门。机房内其他各门因考虑到宽敞的可视效果,在机房区域内部的玻璃隔断上的门统一采用相应的12mm厚玻璃无框地弹门,配以不锈钢双H拉手、上下门夹、转角冒头、和玻璃门锁,地弹簧采用重磅产品,在安装有门禁系统的玻璃门上必须采用不锈钢上下帽夹,并达到门系统560kg的性能指标。为了保证机房防尘、保温隔热、安全、美观等因素,机房区域无需设窗。4.1.3.6. 承重对于*网络中心机房改扩建设工程,伴随着信息化需求的发展,设备逐渐增加,因此,地板承重加固工程非常重要,我公司采用在原有承重梁上敷设加固钢梁的办法,达到系统的要求。4.1.3.7. 防尘处理主机房要有较高的清洁度,按照计算机A机房设计规范规定,主机机房在静态条件下,空气含尘量为每升空气中大于或者等于0.5m的尘埃粒子小于18000粒。为满足对含尘量的较高要求,除主材选用不起尘的材料外,地板下作防尘处理,即:涂抹防尘漆。4.1.3.8. 防火处理主材为非燃性或难燃性外,其它材料尽可能选用难燃性材料,所有木质隐蔽部分均作防火处理。若机房内发生火灾,其火灾主要属于A类火(可燃固体表面火)和C类火(电火),而机房是各种电气线缆的汇集地,是最易发生电气火灾的部位之一,因而房间内设有手动灭火系统,并设置报警探头,对工作层空间作监测。4.2. 机房UPS及配电系统改造工程4.2.1. 概述*网络中心机房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供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要解决计算机设备(主机、网络、主控、电脑、终端等)用电的问题,还要解决保障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其它附属设备(机房空调、照明系统、安防、消防系统等)的供配电问题。我公司倡导的机房供电方案是端到端无单点故障的高可靠性方案,真正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满足计算机房设备不间断运行。*网络中心机房原有2台80KVAUPS并机运行,总容量160KVA,现在使用负荷30%,本次中心机房改扩建配电工程主要包含机房内机房空调、机柜、新风机、排风机、普通照明、及墙面辅助插座供电。*网络中心机房扩建可分为两期,前期机房配置如下:服务器机柜20台,网络机柜9台,空调3台。整个机房预留机柜配置:小机10台,服务器机柜19台。4.2.2. 供电方式描述1、利用原有UPS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一般供电系统;供电线路不变。2、计算机设备采用双路UPS电源系统;动力(空调/风机等)采用一条单独市电线路供电;照明、维修插座等用电采用一路市电供电系统。3、原有的大金空调配电线路(100A,4*35+1*16线缆),改为机房内照明和插座的供电线路,引至监控室内配电箱内。4、增加的6台精密空调采用配电室内2AA柜内200A空气开关(TM30-225W/3 200A)供电,引至机房内空调配电柜内。5、工作区用电,电源从机房配电柜引入。机房内设置2个UPS输出配电柜由楼下UPS配电室内的UPS输出配电柜引入2路UPS供电线路;1个动力配电柜,分别引入1路空调系统供电线路。总共3个配电柜。照明及维修插座供电线路引入设在监控室的市电配电箱内便于操作和维护;在6列机柜的每列设置一个列头柜,此配电柜负责本列的机柜设备供电;此6个列头柜电源线连接到总的UPS输出配电柜内;6、机房配电柜根据勘察结果和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满足机房内机柜用电,配电柜内主要器材选用施耐德,接入柜总断路器带脱扣装置,以便与消防联动。配电柜设计时留有不同负荷的备用回路。机房区维修插座、市电插座的供电回路所用的断路器应带漏电装置。配电柜留有前后门,方便安装和维修,前门安装有电压表电流表波段开关,重要回路运行,停止标志灯。内部安装安全防护板,以防操作时触电,柜体采用静电喷塑。配电柜柜体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一致。精密空调、新风系统对应的空气开关均带控制信号位,以实现消防联动功能。网络中心内机柜为重要网络设备,要求供配电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因此需要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配电系统采用交流50HZ,接地系统采用TN-S方式,零线和地线分开设置。网络中心内配电系统所采用电缆应选择阻燃铜芯交联电缆,从UPS到服务器机柜采用铜芯交联屏蔽电缆。动力配电箱由自动空气开关控制,设过载、短路及缺相保护功能,另外动力配电箱具有火警联动保护功能,与消防系统联动及时切断电源。配电柜和配电柜中的断路器(无熔线断路器(No Fuse Breaker, NFB)符合设计院相关标准、微型断路器、接触器等关键部器件,全部选用优质品牌的产品(施耐德)。并具有以下功能:均设过流、缺相、短路保护措施;独立的零地汇流排;电压电流运行指示。在配电柜中加装电子防雷器,防雷器选用了施耐德产品。配电箱体材质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之规定,经酸洗除锈处理表面粉体涂装,厚度不小于2.3 m/m。我们机房内的配电采用的系统为:50HZ、220V/380V、TNS系统,三相五线、单相三线制。为适应日后机房设备的扩容及发展,现有设计线路的安全过载流量均大于现有设备在满负荷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值25%。4.2.3. UPS供电线路描述UPS配电箱主要负责机柜内网络设备双回路供电、应急照明。机柜分别引2路UPS电源,采用3*16mm2护套线引入,连接63A工业连接器。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小型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和应急照明和网络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考虑采用双路市电电源供电,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同时考虑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 通过金属线槽或保护管敷设线路至用电设备,重要设备均设置双路供电,并留有一定的备用回路以供线路维修及设备升级使用。1、配电列头柜电源均采用工业连接器与2台UPS输出线缆连接。2、插座按单相三线制连接。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3、机柜应一柜2回路,直接由列头柜连接到机柜PDU上,每一回路负载功率不小于3KW。4、各区域适当位置的踢脚线上方设置市电维修插座(规格:250V-10A)。5、配电列头柜到各个机柜PDU电缆沿机柜顶端桥架上走线敷设。6、墙壁插座采用ZR-YJV- 3*2.5塑铜线埋管敷设。4.2.4. UPS电源系统对机房内计算机设备提供干净、不间断的电源供应是极端重要的。但公用供电系统由于电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时常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往往会对计算机系统造不利的作用,为此,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极为重要,它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高质量的电源,没有瞬变和谐波,即使当电网断电时,它也可由后备电池支撑,继续供电,使计算机设备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网络中心机房扩建可分为两期,前期机房配置如下:服务器机柜20台,网络机柜9台,4台小机。空调3台。整个机房预留机柜配置:小机10台,服务器机柜19台。4.2.4.1. UPS容量前期UPS负荷计算序号负荷名称单位单台容量数量设备合计容量(kW)功率因数costg计算负荷有功功率(kW)视在功率(kVA)电流(A)1网络机柜台 1.5 9 13.5 0.80 0.75 10.80 13.50 20.45 2服务器机柜台 3.0 20 60.0 0.80 60.00 75.00 113.64 7合计 88.50 134.09 根据前期机房设备UPS负荷计算,*网络中心机房现有的2台80KVA UPS并机运行,总容量达到160kVA,完全可以满足,前期设备运行需要,因此,无需更换UPS设备。机房满配时UPS负荷计算序号负荷名称单位单台容量数量设备合计容量(kW)功率因数costg计算负荷有功功率(kW)视在功率(kVA)电流(A)1网络机柜台 1.5 9 13.5 0.80 0.75 10.80 13.50 20.45 2服务器机柜台 3.0 39 117.0 0.80 117.00 146.25 221.59 2小机机柜台 10.0 10 100.0 0.80 100.00 125.00 189.39 7合计 284.75 431.44 根据机房扩建改造后,设备机柜满配情况下的UPS负荷计算表,可以看到,当预留的小机区机柜和服务器机柜全部配置使用时,整个UPS负荷达到284.75kVA,因此,原有的2台80kVA并机运行的UPS系统将无法满足满配时机房设备运行的需要,因此,当机房设备增容时,应当将UPS设备更换或增容为2台160kVA UPS系统,并机运行,才能满足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4.2.5. 辅助供配电系统为防止机房内辅助用电设备在运行时可能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干扰,一般将计算机系统中的辅助设备用电自成系统,称为辅助供配电系统。计算机系统中的辅助用电设备主要包括各类空调、照明灯具、维护设备以及辅助插座等。辅助插座的电源开关采用高灵敏度的漏电保护断路器。辅助插座主要有以下作用:1. 为计算机的通用测试设备提供临时电源。2. 为临时局部照明提供临时电源。3. 为清扫机房的吸尘器等设备提供临时电源。这些设备通常采用单相电源,电压为220V。这样每个辅助插座具有二孔和三孔各一个,总容量一般小于15A,每12-15m2左右设置一组。在机房内通常将该类辅助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下或利用暗线安装在墙上。4.2.5.1. 空调设备电源所有空调由市电配电柜提供电源。当消防动作时,空调配电柜总断路器跳闸,电源自动切断,以利及时消除灾情,防止火灾的蔓延。4.2.5.2. 照明系统计算机机房主要依靠人工采光,计算机房照明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计算机操作人员和软硬件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因此要对机房照明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机房照明系统又分为普通照明和应急照明两大类。1. 普通照明机房各类房间对照度的要求各不相同。据有关规范:主机房的平均照度可按500LX设计;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工作间的平均照度按300LX设计;第二、三类辅助工作间及办公室应按200LX。与此同时,设计中对机房照明的均匀度、稳定性、光源的显色性、眩光和阴影等指标也要认真考虑。针对该机房工程的具体情况,机房区域设计选用“飞利浦”机房专用1200×600嵌入式格栅式三管日光灯具,灯盘反光片采用进口亚光铝。使用PHILIPS灯管,色温33色(接近日光的颜色),镇流器采用PHILIPS电感镇流器加补偿器件。灯具位置排列根据机柜位置进行排列,使机柜前后均有较高的照度,避免了灯具设置在机柜正上方。2. 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又称事故照明,是在正常照明因故障或停电熄灭时提供的照明。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规定:主机室及已记录的媒体存放间距地面0.8米处的测量照度不应低于10LX,主通道及有关房间中照度不应低于5LX。此外,应急照明的电源控制要能快速、可靠地自动投入,且与正常照明电源联动,即在正常照明断电后应急照明的电源应能迅速、可靠地接通。应急照明灯具为正常照明灯具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由市电供电,正常开关控制,一旦市电中断后,应急照明灯具无论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均自动开启。3. 事故照明在机房出口、走廊等处均设置安全出口指示灯或疏散指示灯。以作消防事故发生后的消防通道标记。4.2.5.3. 电源开关和插座机房区域电源插座为市电插座,电源取自市电配电柜,插座断路器均采用高灵敏度的漏电保护断路器,以保证人身的安全。照明电源线路同时引自市电配电柜,对各功能区的照明灯具分别进行控制。机房区根据各种设备的位置,设置足够数量和容量的电源插座,除特殊设备外,插座采用优质墙面插座。4.3. 空调及新风系统方案4.3.1. 概述很多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往往不是单一的设备本身的问题,还会对周围的环境有着各种各样的要求,有时甚至是非常苛刻的。事实上,现在即便是IBM、HP这些顶尖的设备供应商都会在手册上标注最适合运行的温湿度,通常情况一般都是在22以及50%的湿度。所以,机房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温度过高,元器件就会发生故障。比如芯片都会有散热器或者风扇来保证它在允许的温度下运行。如果温度的变化率很高,或者忽高忽低都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湿度过高就会产生冷凝水造成短路,湿度过低,会造成静电过高。 此外,机房的洁净度也很重要。如果一个机房洁净度不够,设备表面就会产生灰尘,灰尘影响散热,在夏天灰尘碰到冷凝水会产生酸性或碱性的混合物腐蚀设备。这就要求利用机房专用恒温恒湿空调及新风净化系统为机房营造一个适宜的机房环境,保证设备长寿命、高可靠地运行,以为机房设备保驾护航。4.3.2. 机房精密空调4.3.2.1. 机房空调任务计算机房空调的任务是保证计算机系统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其作用是排出机房内各设备及其它热源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为此要求机房空调系统具有送风、回风、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和空气净化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计算机房场地技术要求(GB288793)规定了计算机房环境德文湿度条件,参数如下:开机时应满足的条件:A级B级C级夏季冬季温度220C±20C200C±20C150C300C100C350C相对湿度45%65%温度变化率30C时不结露100C时不结露150时不结露停机时应满足的条件:A级B级C级温度50C350C50C350C100C400C相对湿度40%70% 20%80%8%80%温度变化率50C时不结露100C时不结露150C时不结露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减少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都会对计算机带来严重的影响。温度过高:电参数变化、尺寸变化、散热困难。温度过低:电参数变化、润滑性能下降、机器的几何尺寸变化。温度剧烈变化:电参数变化、水汽凝结、机器的几何尺寸变化。湿度过高:电参数变化、水汽渗透,金属生锈、腐蚀、短路等。湿度过低:龟裂、产生静电(摩擦)。洁净度:尘埃造成光路堵塞、鼓面、盘面划破、接插件磨损,工业气体、盐雾造成金属腐蚀。计算机房有如下特点:余热量大、余湿量小、循环风量大、焓差小冷媒管和加湿上下水管均不能穿过主机房。空调电源与消防信号联动,当有消防信号时,自动切断精密空调和新风系统电源。4.3.2.2. 方案配置为满足机房温度200C240C、湿度(4565)、洁净度(0.5m的微粒数,应<10000粒/升)和送风速度(出口风速<3/)的要求,我们根据机房设计原则来进行核算。首先,我们必须计算机房其热负荷。机动地方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1) 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2) 辅助设备发出的热3) 照明器具发出的热4) 工作人员发出的热5) 维护结构的传导热6) 由窗户进入的太阳辐射热7) 新风换气进入的热8) 其它热负荷 为了能够根据我们现有的资料得到机房的热负荷值。我采用的概略计算及校核的方法。工作人员的发热,我们按正常工作时来取值即100kcalh·人来计算。其余环境热负荷,包括辅助设备、照明设备发热及机房外部产生热量等,根据西南科大实际情况,按100kcalh·人来计算。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了机房热负荷的概算值。 初期空调负荷计算表序号项目结构围护散热(含灯具)设备散热合计散热量(KW) 面积(平米) 单位面积冷量(KW/平米)散热量 设备功率 计算因子散热量(KW)(KW)1主机房2110.242.264164106.2合计106.2因此根据上表计算结果得出,主机房需要2台显冷量53.5KW的下送风精密空调机组,同时考虑空调实际工况开停比80%计算实际运行需要2台空调运行方可满足用量,按照机房规范空调考虑备机,总体规划3台单机冷量53.5KW下送风机组,实现2用1备机组自动轮巡的长期运行状态。满配空调负荷计算表序号项目结构围护散热(含灯具)设备散热合计散热量(KW) 面积(平米) 单位面积冷量(KW/平米)散热量 设备功率 计算因子散热量(KW)(KW)1主机房2110.242.21601160202.2合计202.2因此根据上表计算结果得出,主机房所有机柜满配时需要4台显冷量53.5KW的下送风精密空调机组,同时考虑空调实际工况开停比80%计算实际运行需要4台空调运行方可满足用量,按照机房规范空调考虑备机,总体规划6台单机冷量53.5KW下送风机组,实现4用2备机组自动轮巡的长期运行状态。同时考虑辅助功能区的空调问题,建议监控室使用3匹柜式舒适空调2台。4.3.2.3. 空调参数要求机房精密空调具体参数要求如下:1、所用精密空调冷风比 3.8;机房专用空调应能解决机房的高显热量负荷:显热比 0.90;机房专用空调应具有高效节能性,压缩机具有较高的能效比;涡旋式:COP 3.3;2、电气性能:机组的的电气性能应符合IEC标准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220/380V +15% -15%频率:50HZ ± 2HZ 机组的适应环境温度:室内 -10 +30 室外 -30 +40湿度:95%RH3、温度、湿度控制性能A设备应能按要求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具有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等功能。B 温度调节范围:+17 +28温度调节精度:±0.5湿度调节范围:40% 60%RH湿度调节精度:±2 %RH ; 温、湿度波动超限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4、可靠性能:机房专用空调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机房专用空调运行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万小时。5、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噪音: 室内机组:距机组1.5米处自由空间声压级< 56dB(A) 室外机组:距机组1.5米处自由空间声压级< 55dB(A)6、机房专用空调的加热性能:机房空调应具有三级电加热装置,可根据需要逐级加热;机房专用空调的电加热器采用由本机电脑控制的加热器;7、机房专用空调的制冷压缩机采用先进的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8、机房专用空调采用风冷,下送风,上回风;机组的机外余压应不小于75Pa,并可根据设计需要提供更高余压。提高机组送风余压应不减少机组的送风量。9、机房专用空调的加湿性能:应采用可在场地拆卸清洗及更换的加湿器,加湿器应具有对水垢或杂质进行自动清洗的功能,所选用加湿系统对水质要求低为好,加湿器可以重复利用及长期使用。10、机房专用空调的空气洁净度:应安装中效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应便于更换,进

    注意事项

    本文(中心机房建设规划设计方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