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地块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海阔天空国兴城二期A14D地块 1#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 制: 审 核: 审 批: 单 位:北京建工四建A14项目部编制时间: 年 月 日1#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21.1工程情况21.1编制依据2第二章 施工总体安排22.1难点重点22.2总体安排3第三章 技术要求73.1混凝土原材料73.2混凝土配合比83.3混凝土试块计划9第四章 混凝土浇捣104.1混凝土浇筑准备104.2混凝土泵送114.3混凝土浇筑114.4混凝土养护14第五章 混凝土测温155.1测温点布置155.2测温要求165.3测温点安装及保护165.4数据采集及整理175.5注意事项175.6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175.7预警、预警指示18第六章 混凝土的热工计算186.1混凝土泵输出量和混凝土罐车辆计算186.2测温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20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25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26第九章 环境保证措施26 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情况本工程为海阔天空国兴城二期1#楼,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和西沙路交汇处。主体为地上二十五层,地下两层,结构主体高度87.900m。结构型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楼盖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塔楼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裙房采用筏板基础,±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14.150 。柱下独立基础、地下室基础、防水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抗渗等级为P8,塔楼部位筏板厚度为1800mm ,浇筑方量两千余方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2 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5)结构施工图纸;6) 企业标准。第二章 施工总体安排2.1 难点重点2.1.1 场地小,平面布置难度大 该工程工期紧、体量大,和其他楼座单体工程需同步施工,施工场地小,现场平面布置难度大。2.1.2 局部底板厚达3.3m,质量保证措施要求高底板厚度在1.8m,底板厚度大,在电梯井核心筒和筏板斜坡交汇处混凝土厚度达3.3m,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要求高。若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将会产生冷缝现象,而保温措施不到位将可能出现温度裂缝。2.2 总体安排2.2.1 总体安排1)采用“分层浇筑、一个斜面、一次到顶”的整体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施工。2)采用玻璃温度计测温,保温保湿法养护。3)安排2台汽车泵,浇筑时间控制在35小时内。4)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出现冷缝。5)要求混凝土供应商确保供应能力,确保70m3/h以上的供应能力。6)根据单位时间的浇筑量,混凝土运输车的往返距离等客观条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为本工程配备足够的运输罐车约18辆。7)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面层及时进行“薄膜+草帘或毛毡”覆盖。8)组织施工人员到岗到位,并制定有效的应急工作预案,避免混凝土浇筑时由于间隔时间过长而产生施工冷缝。2.2.2 施工流程图2.2.2-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流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化热的计算、浇捣工艺、施工组织、信息化施工及养护等方面进行控制。图2.2.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2.2.3 进度、设备及人员计划(1)进度计划我们将针对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精心组织合理的施工流程。1#楼底板防水及保护层施工(2014年8月4日2014年8月10日)。1#楼底板钢筋绑扎施工 (2014年8月11日2014年8月20日)。1#楼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2014年8月21日2014年8月22日)。(2)设备计划表2.2.3-1 设备计划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固定泵HBTS80-13-902台2混凝土罐车20辆3混凝土振动器6台4振动棒9根5碘钨灯8只6刮杠6根7木抹子10把8小型水泵口径25mm2台9水准仪及塔尺2套10电缆线根据现场需要11对讲机2套12试模26套抗渗10套13塑料薄膜及毛毯2000(3)劳动力计划表2.2.3-2 劳动力计划表工作任务人数备注生产总指挥1技术负责1混凝土浇筑总调度1安全负责人1质量负责人1混凝土测温控制1试验负责人1混凝土浇筑40昼夜2班泵车操作与管理4昼夜2班混凝土搅拌车进场指挥1看模2混凝土表面处理及养护4机械、电力修理2 排水、应急准备4 2.2.4 平面布置图1)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方量2300m3,2台混凝土泵平均70 m3/小时,35小时内完成浇筑工作。2) 混凝土搅拌车平均装载量为9m3,往返时间为1.5小时,经计算,浇筑过程中需20辆车,另留4辆作为补充搅拌车,利用周边道路作为蓄车区域。3) 为保证浇筑质量,每台泵配3根振捣棒。图1#楼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图第三章 技术要求3.1 混凝土原材料3.1.1 水泥1)所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易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易大于270KJ/kg。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5)水泥进场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3.1.2 骨料1)骨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2)细骨料宜用中粗砂,其细度模数不小于2.3,含泥量不大于3%。3)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3.1.3 水拌和用水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3.1.4 掺合料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1)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2)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4)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5)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3.2 混凝土配合比(1)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裂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的要求。(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应低于160mm; 3)拌合用水量不宜大于175Kg/m3; 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应低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6)砂率已为3842%; 7)拌合物泌水率宜小于10L/m3.(3)根据专家意见以及商品混凝土公司技术研究讨论,确定本工程3#、4#楼C4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如下:表3.2-1 C40混凝土配合比表材料水泥石子砂水掺合料(FA)外加剂用量(Kg)/m23391081663175859.237配合比0.742.341.440.380.180.020.081)原材料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531.5碎石,中砂,自来水;2)掺合料为:粉煤灰79Kg/ m3; 3)外加剂为:UC-IV型缓凝减水剂,UEA膨胀剂34Kg/ m3;4)坍落度度:180±20mm;5)混凝土初凝时间:6h;6)混凝土终凝时间:10h。3.3 混凝土试块计划表3.3-1 混凝土试块计划表抗压试块 13组标养试块,另作4组60天强度试块备用。抗渗试块5组。同条件试块13组坍落度原则上每台泵车随机抽样进行坍落度测试,测试在拌车出料1/3后进行取样,在做试块的同时进行检查;若发现坍落度值变化较大或不正常,或者现场监理有要求时,增加测试次数。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清退并通知搅拌站,同时做好书面记录。 第四章 混凝土浇捣4.1 混凝土浇筑准备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项目召开大体积混凝土浇捣协调会议,对混凝土的供料准备、周边交通及劳动力调度、混凝土质量控制、浇捣混凝土方量统计、后勤保障、夜间施工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有条不紊的协调,并应准备充足的通讯设备,其中包括对讲机、扩音机等,使之能同各拌站及现场各条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2)混凝土浇捣前必须和气象站密切联系,知晓三天以上准确的天气预报,在计划的混凝土浇捣时间内有大雨不得浇捣。3)清理现场道路上的堆物,保证混凝土泵车及搅拌车行进路线的通畅。4)提前一天组织劳动力搭设布置好泵管,泵管用48钢管搭设支架。泵按编号进行挂牌,严禁将泵管放置在钢筋上,下部应垫50厚的木跳板确保钢筋马镫受力均匀。5)浇捣前,在第三道支撑面上,配备浇捣需要的足够的电箱及小太阳灯照明,小电箱入坑,确保混凝土夜间能顺利浇捣。6)准备好9个振动棒、2个抽水泵,并提前做好维修和保养工作。7)混凝土浇捣前,根据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布置好测温点,有专人负责测温工作。8)正式浇筑前必须由项目部技术员、工程监理共同签署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单,并根据浇捣方量分级签署混凝土浇灌令。9)每台泵配备一位指挥,一位记录员,一台对讲机,一盏指示灯;随时根据浇捣现场的指令进行供、停料;并对供应车辆进行必要的记录。10)施工用的设备提前进行调试,其性能、数量应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11)保温保湿材料准备齐全并到位。12) 施工前,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并应逐级进行交底,同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4.2 混凝土泵送1)混凝土泵送过程要保持连续泵送,避免中断造成混凝土堵塞泵管;混凝土不能及时供应时,要降低泵送速度,作间隔泵送,间隔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确保泵管不被堵塞。2)每台泵车正式输送混凝土前,配置1m3水泥砂浆(1:2)润滑输送泵管,并在泵车试车正常后方可供料。3)每台泵车有专人操作,服从统一指挥,按前台要求放慢或加快泵送速度。4)对拆下来的泵管组织专人负责吊出基坑,并及时用水冲洗干净。5)试验员随时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抽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清退处理。6)从加强管理方面考虑,随时对罐车进行数量抽检,方式采用跟踪抽查记录。4.3 混凝土浇筑1)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沿长边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注、一次到顶”的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方法施工,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300500mm。2)每台泵配备4台高频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实,均匀分布在混凝土流淌坡度范围内,分别布置在出料口1台、坡顶1台、混凝土斜面中间1台、斜面下脚1台。3)混凝土浇筑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上层混凝土应控制在6小时内覆盖下层混凝土,以防出现冷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加强振捣,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各台泵之间的结合处要注意加强振捣。4)混凝土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振点应呈梅花形布置,每点间距不大于50cm,振捣必须及时到位不得漏振,混凝土斜面下脚应仔细地振捣,混凝土振捣时间以不再有气泡冒出及混凝土不再沉陷为准。5)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工艺。6)加强对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的振捣,确保密实。振动机插入时,不宜碰撞钢筋、埋件、模板。混凝土浇捣时需注意:不得冲撞测温点,防止测温点损坏,影响监测效果。7)混凝土浇筑时,合理安排泵车出料及浇筑流程,加强出料口同基坑上泵车拌车调度的联系。开泵人员必须服从现场出料口的指挥,根据实际情况,加快或放慢泵送速度,并保证上层混凝土覆盖下层混凝土的时间不宜过大,各泵应基本形成同一平行线向前推进。8)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及时将泌水抽至坑外。9)混凝土浇捣前,应在柱插筋上标好控制标高,间距不宜大于10m。混凝土表面平整时,根据标高控制标志,用麻线将这些标高点拉通,以此为标高控制线。10)混凝土浇筑面应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待混凝土表面稍收水后,用铁滚筒纵横来回压实二边,用长刮尺再次刮平,然后用人工木蟹打平。混凝土表面收水后,再次用木蟹打磨平整,消除收水裂缝,打磨时应做到槎纹顺直、均匀,特别是柱墙板插筋处不能遗漏,二次抹压,也可采用磨光机进行磨光。11)专人看护模板,对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出现的模板变形钢筋位移等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模板加固和钢筋整改。12)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后浇带内的混凝土泛浆用水应及时冲洗清理干净,以免造成今后清理困难。13)海口地区八月份正是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遮挡、洒水、拌冰屑等降温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内。14)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见下表。 表4.3-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表序号浇筑方法 施 工 要 点1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 先振低处,后振高处”, 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15s左右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捣时要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2电梯井等深坑部位的混凝土浇筑电梯井等深坑部位的混凝土应分为底板和坑壁两部分进行浇捣。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浇捣,在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坑壁混凝土的浇筑,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电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通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外顶内撑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3钢筋防止移位措施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底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 4混凝土坍落度本工程底板厚度厚、面积大,所以控制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在160180mm之间。坍落度测试的具体方法为在混凝土罐车出站时测定此时的坍落度,然后待此罐车到达现场时再测定一次坍落度,比较两次测定结果,得出坍落度损失结果,从而控制现场坍落度在180200mm之间。另外随时观察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向项目混凝土负责人员汇报。5混凝土二次振捣由于本工程底板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所以每层混凝土都应进行二次振捣。因二次振捣时间过早对混凝土密实起不到效果,振捣过晚则容易发生混凝土无法回流密实。所以必须掌握好二次振捣的时间。其原则为每层混凝土浇筑完后,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掌握好二次振捣时间。 6混凝土表面二次抹压混凝土浇筑到底板顶标高后,用2米长刮尺刮平,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一遍。在混凝土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抹压,以便将底板表面龟裂纹消除,也可采用磨光机二次抹压。7泌水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人工海绵吸除处理。 当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8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 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找平。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抹子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9 突发事件的处理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混凝土连续浇筑的突然事件,应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1) 在混凝土浇筑前准备足量的雨布用以防雨。2) 为防止施工期间发生振捣棒损坏而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前配备备用振捣棒,安排电工、机修工带着必备工具在现场值班。3) 为防止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在现场存放外加剂,并由混凝土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添加,确保浇筑质量。4)为防止现场停电,配备发电机1台,并提前调试。4.4 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采用保温保湿法进行养护,派专人负责。2)混凝土浇筑完毕最后一次抹压随即覆盖塑料薄膜一层,且覆盖严密。常温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后立即浇水养护,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超过25时,再覆盖毛毡保温层。3)保温保湿的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经常检查塑料薄膜及保温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4)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撤掉保温层。5)模板的外侧应覆盖毛毡保温养护。6)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确保降温速率不大于2/天。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7)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之前,不得上料、上机具、上脚手、模板、钢筋、支架等。8)严禁随意掀开保温层。在保温养护期间,因后续工作(如放线等)需要,必须揭开保温层时,只宜局部进行,并且在工作完成后,及时覆盖。第五章 混凝土测温5.1 测温点布置每个测温点不少于3根间距各为100mm呈三角布置,分别埋入距板底200mm、板中心及距板顶混凝土表面100mm处,测温点高于保温层50100mm,,测温点间距不大于6m。根据工程平面形状,底板厚度尺寸布点,在中心点、角点等代表性部位布点,在保证能全面反映砼内部各点温度的情况下,做到尽量减少布点数量。 布点平面见附图示: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图5.1-2 测温点剖面图(1) 测温目的 在施工以前进行必要的砼热工计算, 对砼的内部最高温度、表面温度、温度收缩应力等进行计算,实际是否与其符合,且砼实际温度变化情况究竟如何、养护的效果如何等,只有经过现场测温,才能掌握。通过测温,将砼深度方向的温度梯度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同时,通过测温,由于对砼内部温度,各关键部位温差等精确掌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缩短养护周期,使后续工序尽早开始,加快施工进度,并节约成本。 (2) 使用设备 采用建筑施工用智能温度巡回控测系统 (上海建工设计研究院开发),高精度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0.2%。系统每6分钟采样一次,屏幕显示全部点温度;每一小时打印温度参数表,测试过程结束打印全过程主要柱温度梯度曲线。(3) 布点及监测 布点在砼浇筑前夕进行。当拟施工段钢筋绑扎完成,进行钢筋验收时,可开始进行布点施工。按施工方案确定的布点平面位置进行布点,用一14钢筋,其长度为浇筑层厚度+20cm,将温度传感器采用胶布固定于钢筋上的各不同位置处,然后小心将每根钢筋与底板钢筋网绑扎牢,布点结束后,检查各传感器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更换。 砼浇筑开始,即开始进行监测,专人值班。在浇筑完成后每天24小时值班,随时掌握砼温度动态,当温度梯度接近规范要求时,及时报警,以便立即采用措施,降低温度梯度。 监测时间应根据砼温度降低情况,保证砼不会发生温度裂缝时才能结束。(4) 注意事项 砼浇筑时,应提醒操作人员,避开温度传感器位置,在砼振捣时,应距离传感器50cm以上, 防止损坏传感器,对导线也要加以保护,防止拉断。 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注意寒潮、阵雨时监测。5.2 测温要求使用普通玻璃温度计进行测温,测温管端应用软木塞封堵,只允许在放置或取出温度计时打开,温度计应系线绳垂吊管底 ,停留不少于3min后取出迅速查看温度,并做好记录。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即可进行测温工作,前3天每2h测一次,47天每4h测一次,以后为每8h测一次,并做好记录,绘出温度曲线,利用增加减少表面覆盖厚度来调节温差。所有测温点均需编号,进行内部不同深度与表面温度的测量,测温工作由懂技术、责任心强的责任工程师进行测温并做好记录,记录完成后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5.3 测温点的安装及保护测温预埋管的位置安装准确,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固定牢固,浇筑及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勿将其损坏。振捣棒插入点距离测温部位不得小于250mm。5.4 数据采集与整理自混凝土浇筑开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将进行数据采集,记录内容包括:1)环境温度;2)混凝土的入模温度;3)各测点的温度值及温差计算;4)各部位保温材料的覆盖及去除的时间。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具有及时性,温度测试将在第一时间内提供任一测点的即时温度值,以利于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为控温防裂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提交内容包括:1)每天9:00汇总前一天8:00到当天8:00实时温度数据;2)每天汇总一份测温报告;3)测温数据以表格和变化趋势图两种形式提交。5.5 测温注意事项异常天气如雨、大风等发生的时间,测温人员应及时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反映,相应调整保温措施。并组织专业测温人员负责测温工作全过程,即从布点、布线、测温至数据整理、资料汇总。在施工交底和混凝土浇筑现场,管理人员须随时向施工操作人员重点提出,务必对测温电缆、测温点予以重点保护,否则不仅未达到测温目的,且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5.6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5.6.1 温控指标表5.6.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指标表序号温 控 项 目指 标 备 注 1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大于 60搅拌站控制 2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 30 3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的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大于 50 4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大于 25不含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 5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大于 2/d 6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 205.6.2 预警、报警指标当各种温差达到18时,应预警,20应报警第六章 混凝土的热工计算6.1 混凝土泵输出量和混凝土罐车数量计算6.1.1 混凝土泵输出量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和作业效率,按照下式计算其中为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³/h) 为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³/h),本工程采用的砼泵的输送能力为80 m³/h。 为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实际取为0.8。 为作业效率,可取0.50.7,实际取为0.5。 则混凝土拖泵输出量为=80×0.8×0.5=32(m³/h)6.1.2 混凝土罐车数量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N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Q1:每台砼泵实际输出量(m3/h);V1:每台砼搅拌车容量(m3),取9m2;S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的车速度(km/h);取40km/h;L1:混凝土车搅拌车往返距离(km),取20km;T1:每台混凝土搅拌车总计停歇时间(min),取60min。总计:2×5+4(备用)=14(辆)6.2 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6.2.1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1)水泥的水化热 水泥的水化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Qt=Q0t/(n+t)t/Qt=n/Q0+t/Q0Q0=4/(7/Q7-3/Q3)其中Qt为龄期t时的累积水化热(KJ/kg); Q0为水泥水化热总量(KJ/kg); t为龄期(d); n为常数,随水泥品种、比表面积等因素不同而异。该工程所用混凝土为中、低热硅酸盐水泥,且其3d的水化热不大于Q3=240 KJ/kg,7d的水化热不大于Q7=270 KJ/kg。则水泥水化热总量Q0=4/(7/Q7-3/Q3)=4/(7/270-3/240) =298(KJ/kg)(2)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Q=kQ0其中Q为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KJ/kg); k为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取k=0.95(混凝土内仅掺加粉煤灰,故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P23页表B.1.3而取)则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Q=kQ0=0.95×298 =283.1(KJ/kg)(3)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按照下式计算T(t)=WQ(1-e-mt)/C其中T(t)为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W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m³);试验室配比中为339(kg/m³); C为混凝土比热容,可取(0.921.0)(KJ/kg.);取值0.96; 为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可取(24002500)kg/m³;取值2400 kg/m³; m为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可取(0.30.5)d-1;取值m=0.4d-1; t为龄期(d);e为常数。则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T(t)=WQ(1-e-mt)/C =424×283.1×(1-2.718-0.4t)/(0.96×2400) =52.10(1-e-0.4t)表6.2.1-1 各龄期混凝土绝热温升值T(t)龄期(d)369121518212427T(t)36.4147.3750.6851.6751.9752.0652.0952.1052.106.2.2 不同的龄期的降温系数值经查表得:表6.2.2-1 不同龄期和浇筑厚度的值厚度(m)不同龄期(d)的值3691215182124272m0.570.540.490.390.300.220.180.140.116.2.3 各龄期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式中:Tj-混凝土入模温度取25;T/max各龄期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Tmax-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值。表6.2.3-1 各龄期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T/max龄期(d)369121518212427Tmax/54.7053.1350.5345.3240.6336.4634.3832.2930.73以上降温速率均小于2/d,满足规范要求。6.2.4 混凝土表面温度 Tb(t):龄期t时,混凝土表面温度(); Ta:龄期t时,大气平均温度(); H:混凝土计算厚度(m),H=h+2h; h: 混凝土实际厚度(m); h: 混凝土虚厚度(m),;:混凝土导热系数2.33W/m·K;K:计算折减系数,取0.666;:模板及保温层传热系数(W/m2·K),; i:材料厚度(m); a:空气层传热系数 23W/m2·K; i:各种材料导热系数(选用二层25mm厚阻燃草帘作保温材料) :龄期t时。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 =2.5 h/=0.666×2.33/2.5 =0.62(m) H=h+2h/=2+2×0.62=3.24(m) Ta取定25.T=54.7-25=29.7 =43.38()里表温差:54.7-43.38=11.3225表面与大气温差:43.38-25=18.3820。6.2.5 各龄期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 式中:-龄期t时砼的收缩相对变形值;-标准状态下最终收缩值,取3.24×10-4M1、M2、M3Mn-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修正系数;表6.2.5-1 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M1M2M3M4M5M6M7M8M9M10M111.11.131.211.01.01.01.00.761.300.861.0表6.2.5-2 各龄期砼收缩变形值如下表龄期369121518212427(×10-5)1.112.193.244.265.246.207.138.038.916.2.6 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 y(t):不同龄期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10-5/表6.2.6-1 各龄期收缩当量温度龄期(d)369121518212427Ty(t)/1.112.193.244.265.246.207.138.038.916.2.7 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 Tj:取定10 Ta:取定25 T(t):水化热绝热温升表6.2.7-1 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龄期(d)369121518212427T/18.6217.5416.4915.4714.4913.5312.6011.7010.826.2.8 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按照下式计算E(t)=E0(1-e-t)其中E(t)为混凝土龄期为t时弹性模量(N/2); E0为混凝土弹性模量,可取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的弹性模量,C40混凝土可取为3.25×104(N/2); 为系数,可取0.09;为掺合料修正系数,取0.99。表6.2.8-1 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N/mm2)龄期(d)369121518212427E(t)(×104N/2)0.761.341.792.122.382.582.732.852.936.2.9 外约束为二维时温度应力计算E(t):各龄期砼弹性模量: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1×10-5(1/)T: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泊松比,取定0.15 Rk取定0.5H(t)为混凝土松弛系数,取值如下表。表6.2.9-1 混凝土松弛系数龄期(d)369121518212427H(t)0.520.5190.4750.4420.4110.3890.3690.3550.341表6.2.9-2 外约束为二维时温度应力(N/mm2)龄期(d)3691215182124270.4330.7180.8250.8530.8340.7990.7470.6960.6406.2.10验算抗裂度是否满足要求降温产生的最大温度拉应力:max 0.853(N/mm2)C40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10(N/mm2)则抗裂缝安全度:K = 1.710/0.876 = 1.952>1.15,满足抗裂条件据以上计算,底板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上盖二层25mm厚阻燃草帘以降低底板表面与大气温差,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的温度裂缝。6.211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书 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1、计算公式: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 式中 -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层厚度(m); h-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m); i-第i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0-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Tmax-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 Tb-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 Tq-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浇筑后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