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ppt

    • 资源ID:2839133       资源大小:5.26M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ppt

    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丁德超2012.07.14,主要内容,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内容简介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级标准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与控制,一、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内容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共十章104条。赋予卫生部门六大职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组织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制修订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新产品的许可和检验规范制定,第七十四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续),条例第四十三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二、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06年02月27日)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1年10月5日修订),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分级,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级)四级。,食品安全事故分级、响应标准,食品安全事故分级、响应标准,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医疗、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各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相关技术机构作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应当在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相关工作。,三、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 查工作规范,13,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该规范共五章23条。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共3条(1-3)第二章 调查机构管理,共4条(4-7)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共10条(8-17)第四章 调查结论和报告,共3条(18-20)第五章 附则,共3条(21-23),14,第一章总则(续),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承担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职责的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相关机构(以下简称调查机构)对发生或可能发生健康损害的食品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15,第一章总则(续),第三条(第二款)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危害因素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具体调查技术应当遵循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技术指南。,第二款,明确事故流调的内容-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危害因素调查-实验室检验,16,第四条(第一款)调查机构开展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有序、科学循证、多方协作的原则。,明确调查机构开展事故流查应当遵循的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有序-科学循证-多方协作,17,第二章 调查机构管理,第四条(第二款)调查机构开展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应当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下进行,与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以下简称监管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同步进行、相互配合。,明确了调查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监管部门的工作关系。-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下进行-与监管部门同步进行、相互配合,18,第二章 调查机构管理(续),第五条(第二款)调查机构应当做好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物资储备,并及时更新,保障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物资储备物资更新,19,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第八条 调查机构接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通知后,应当迅速启动调查工作。,流调程序的启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通知,20,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续),第九条 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由调查机构成立的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组(以下简称调查组)具体实施。调查组应当由3名以上调查员组成,并指定1名负责人。调查员与所调查事故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调查组应当由3名以上调查员组成,并指定1名负责人回避制度,21,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续),第十条 调查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需要,有权进入医疗机构、事故发生现场、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等相关场所,根据调查需要和相关规范采集标本和样品,了解有关情况和监管部门意见,有关事故发生单位、监管部门及相关机构应当为调查提供便利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22,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续),第十条(第二款)被调查者应当在其提供的材料上签字确认,拒绝签字的,由调查员会同1名以上现场见证人员在相应材料上注明原因并签字。,23,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续),第十一条 开展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制订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二)统一个案调查方法,开展个案调查;(三)采集有关标本和样品;(四)描述发病人群、发病时间和发病地区分布特征;(五)初步判断事故可疑致病因素、可疑餐次和可疑食品;(六)根据调查需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以判定事故有关因素的,应当及时作出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结论(以下简称调查结论)。,24,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续),第十二条 开展危害因素调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访谈相关人员,查阅有关资料,获取就餐环境、可疑食品、配方、加工工艺流程、生产经营过程危害因素控制、生产经营记录、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信息;(二)现场调查可疑食品的原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食用等过程中的相关危害因素;(三)采集可疑食品、原料、半成品、环境样品等,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生物标本。,危害因素调查内容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与危害因素调查为2个调查组时,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样品、样本采集:以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做指导采样要有针对性、防止盲目采样!要符合规范要求!,25,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续),第十三条 送检标本和样品应当由调查员提供检验项目和样品相关信息,由具备检验能力的技术机构检验。标本和样品应当尽可能在采集后24小时内进行检验。实验室应当妥善保存标本和样品,并按照规定期限留样。,检验项目的提出,应以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与危害因素调查为基础。,26,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续),第十五条 调查组根据健康危害控制需要,应当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卫生处理或向公众发出警示信息的建议。未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发布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27,第四章 调查结论和报告,第十八条 调查组应当综合分析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危害因素调查和实验室检验三方面结果,依据相关诊断原则,作出事故调查结论。事故调查结论应当包括事故范围、发病人数、致病因素、污染食品及污染原因,不能作出调查结论的事项应当说明原因。,事故调查结论的形成:-流调结果+诊断原则事故调查结论的内容:,28,第四章 调查结论和报告(续),第二十条 调查机构根据调查组调查结论,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第一款),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撰写!,四、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与控制,(一)基本概念(二)分类与发病特点(三)食物中毒的分级与报告(四)现场调查与处理(五)食物中毒的诊断(六)事件控制与处理,食物中毒(食品安全法)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害有毒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物急性亚急性疾病。(GB1493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法)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WHO),食物安全事故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食物中毒的分类:,一般按病原物分类,可将食物中毒分为5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多见的一类,发病率通常较高,但病死率较低。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10月最多。,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非伤寒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变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腊样芽孢杆菌、志贺菌、布氏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气单胞菌、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等。,(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指食用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由被真菌污染的食品引起,发病的季节性及地区性均较明显,如霉变甘庶中毒常见于初春的北方。蕈毒素与毒蘑菇、霉菌毒素,(4)有毒植物中毒:,指食用植物性有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如含氰甙果仁、木薯、菜豆、毒蕈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特点因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而异,如毒蕈中毒多见于春、秋暖湿季节及丘陵地区,多数病死率较高。豆类中毒、桐油与油桐籽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野毒芹中毒、含氰果核仁、银杏中毒等,(3)动物性食物中毒:,指食用动物性有毒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近年来其发病有上升趋势。贝类中毒、河豚鱼中毒、组胺中毒、动物肝脏、胆囊、腺体中毒等,(5)化学性食物中毒:,指食用化学性有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的季节性、地区性均不明显,但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如有机磷农药、鼠药、某些金属或类金属化合物、亚硝酸盐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亚硝酸盐、甲醇中毒、毒鼠强、有机氟化物、砷化合物、有机汞、铅化合物、盐酸克仑特罗、磷化锌,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用者不发病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有多人发病所有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相似,病程短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有一定的季节性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理论上能检出同一病原,(三)食物中毒的分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病人数达到30例及以上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事件分级如下: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I级)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影响特别重大的食品中毒事件。,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II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III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IV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或学校、幼儿园、承办全国全省性重要活动接待单位,一次发生食物中毒人数在5人以上、30人以下的。,食物中毒的报告,(1)食物中毒事件监测报告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如下:,应立即向所在地疾控部门报告。主要包括:1、发生食物中毒的地址、单位和时间;2、主要中毒表现、中毒人数、危重人数及死亡人数;3、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4、食物中毒发生趋势,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等。,(四)现场调查与处理,现场调查的原则:必须快速确定可能的污染环节,迅速控制,减少危害。信息表明,病人主要是进食后出现症状,应该迅速查明水源和食品的污染环节。是单一食品还是多个食品,是直接食用食品还是半成品或原料,水源污染范围和环节,波及的人群和地域的范围等。,现场应该确定中毒病例(病例定义),调查中毒患者及同餐进食而未中毒者,确定中毒餐次及潜伏期,锁定中毒食物。提出病因假设,验证假设,确定病因。病例定义一般包含4项内容:临床和/或实验室信息;患病者的特征;地点/位置的信息;具体时间。依据所观察症状的频率和可能的病原体,不断使病例定义更确切些。,调查方法:,采用整群的方法调查所有相关病人和健康者,确定污染的环节最为精确。但是需要调查的时间长,工作量大。在中毒事件中,一般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基本特征,建立假设,现场调查基本任务和要求,1、尽快查明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发病原因:确定食物中毒病例;查明中毒食品;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查明中毒原因(致病因素来源及其污染2、提出和采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3、协助医疗机构对中毒病人进行救治。4、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对病人和进食者的调查 对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卫生状况及食品加工过程调查,(1)对病人和进食者的调查:,中毒病例调查 尤其应注意了解病人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征和发病当天与前两天所吃食物,有无共同的进餐者。对首例和典型病例要亲自查验。详细登记发病时间、可疑餐次(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72小时内的进餐食谱情况)的进餐时间、食用量等。,向进食者调查,除调查访问中毒病人外,对与中毒病共同进食史而未发病的人,以及同人群中无共同饮食史的健康人,均应进行访问调查。调查72小时内食谱 尤其应注意有无外出就餐及其发病情况,(2)对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卫生状况及食品加工过程调查,1)制售情况调查 向食品操作人员了解食品来源、质量情况、加工方法、加热时间、温度、操作卫生状况以及食品贮存放置时间长短等。2)向有关人员调查 了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情况和可能接触的有毒有害物品,以及食品接触过的工具、容器卫生状况等。,3)将可疑食物各加工操作环节绘制成操作流程图,注明各环节加工操作人员的姓名,分析并在有关加工操作环节标出可能会存在或产生的某种危害及其发生危害的危险性。4)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原(配)料及其来源,加工方法是否杀灭或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加工过程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叉污染,是否有不适当的贮存(例如:非灭菌食品在室温下存放超过4小时),以及剩余食品是否重新加热后食用等内容。,5)了解厨师或其它食品加工人员的健康状况,请加工制作人员回忆可疑食物的加工制作方法,必要时通过观察其实际加工制作的情况或食品时间温度的实际测定结果,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环节进行危害分析。6)按可疑食品的原料来源加工制作环节,选择并采集食品原(配)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容)具等样品进行检验。7)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食品污染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进行照相、录像。,实验室采样、检测,(1)采样的品种:一般按病人出现的临床症状和和流行病学特征,推断中毒原因和毒物的性质,选择检验项目。样品种类,一般应包括人的大便、呕吐物、血液、尿液、剩余的食品、食品容器和加工用具表面涂抹等,可能条件下还应采集厨师和直接接触食品人员的手、肛拭等。,对腹泻病人要注意采集粪便和肛拭对发热病人注意采集血液样品对怀疑化学性食物中毒应采集血液和尿液一般可通过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析来确定需采标本的品种和进行检验的项目,常见食物中毒样品采集量,(五)、食物中毒诊断,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2、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3、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5、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6、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学术上的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医师进行评定。,(六)事件控制和处理,1、临时控制措施建议 当发生食物中毒时,在未明确中毒食品时,建议有监管职能部门封存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建议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建议封存被污染的与食物中毒事故相关的生产经营场所。建议责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2、封存物品、场所处理,对被封存的食品、食品用工具和用具及有关生产经营场所,应当在封存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检验或卫生学评价工作,并做出以下处理决定:属于被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建议依法予以销毁或监督自行销毁。属于未污染且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以及已消除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和用具及有关生产经营场所,建议予以解封。因特殊事由,需延长封存期限的,建议做出延长控制期限的决定。,3、防止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的措施,建议停止出售和摄入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如有外来污染物,应同时查清污染物及其来源、数量、去向等,并建议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如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已同时供应其他单位,建议应追查是否导致食物中毒。建议其他有关减少危害的行政措施,4、调查结束后撰写食物中毒调查专题总结报告,留存作为档案备查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发病经过、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控制和预防措施的建议以及参加调查人员等。,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