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与实践.doc
-
资源ID:2833172
资源大小:9.45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与实践.doc
沙漠绿洲,戈壁乐园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与实践肖国增 安运华* 曾峻峰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摘要:通过对新疆自治区乌尔禾区环境条件和旅游资源的调查,从项目规划定位、市场前景分析、项目构思和布局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乌尔禾区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开发建设的思路,为西北地区的观光农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Desert Oasis ,ParadiseThe Planning and Practice of Wuerh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our Park in KlamayiXiao Guozeng An Yunhua* Zen Junfeng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Garden,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434025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ourism resources of Wuerhe District in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analysis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planning and thoughts of 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ng of Wuerh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our Park from project planning orientation, market analysis, project concept and layout and other aspect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agricultural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west Territories.Keyword: ecology,agricultural tour park,landscape,planning前 言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一作者:男,1979年生,硕士研究生,助教,从事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x_gz99*通讯作者:Email:anyunhua久居城市的人们面对城市的喧哗、拥挤、空气的混浊以及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城市森林的冷漠,他们迫切需要清新、宁静、悠闲、舒适、宜人的环境。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农业生产和园林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能提供清新、悠闲的良好生态环境,满足城市居民放松心情、回归田野、亲近自然的需求,对促进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项目概况乌尔禾区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的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克拉玛依市是戈壁滩上的石油之城。乌尔禾区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农业生产为主体,被誉为河谷天然绿洲。以魔鬼城、恐龙化石和少数民族风情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丰富。规划园区位于乌尔禾区的西北面,东面紧临同兴路,北面临阿拉德路,南面与西面是待发展用地,用地是较规则的矩形,长700m,宽400m,总规划面积28.00hm2。整个园区地势平坦,规划区内现为荒地和少部分的耕地,北面有一片杨树林。园区边缘有同兴路和阿拉德路穿过,交通便利,东北向距魔鬼城约1.5km,在园区内可看到其轮廓。2园区的规划定位和市场前景分析2.1园区的规划定位生态农业观光园区位于乌尔禾区西北部,魔鬼城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和影视拍摄基地,恐龙公园也独具特色,但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在当地很匮乏,特别是处于大漠区域,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特色,应以开发无公害蔬菜、果品为主,以生产示范、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为辅。选择适宜开发的品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其旅游功能定位为:乌尔禾区生态农业观光与康乐休闲旅游地,建设综合性的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基地,把生态农业建设、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于一体,成为沙漠绿洲和戈壁乐园。2.2市场前景分析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能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发展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可食花卉生产是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热点,具有市场开发潜力,是现代人健康食品的热点,能创造持续的经济效益。3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3.1规划指导思想在乌尔禾镇总体规划(20062020)的前提下,以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导,理顺园区农业生产与城镇居民的游赏、休闲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规划中以乌尔禾区的农业文化为依托,突出“田园农业和休闲农业”的设计理念,以农业资源为基础,旅游为动力,以古朴清新的田园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为特色,建设集娱乐性、参与性、科技性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3.2规划原则(1)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规划结合所在区的现状,考虑在近两年内的可实施性,主要以蔬菜和果树产业为带动;又考虑其远期发展,将该农业园发展为集观光蔬菜、观光果树、观光花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区。(2)生态性原则:突出生态性规划理念,在规划与建设中强调顺应地形,随形造景,充分利用现有的植被。坚持植物造景为主,营造自然的植物群落结构和最大的生态绿量,创造人与绿地和谐共处的生态游憩环境。(3)文化性原则:文化是底蕴、是特色。发掘乌尔禾区的乡土文化,对地方文化和乡土艺术进行提炼、概括,将传统的文化符号融于游息之中,体现园区文化特色;开拓有时代特色的活动项目,带动园区的发展。(4)特色性原则:围绕“田园农业和休闲农业”作文章,以无公害蔬菜和花卉生产为特色,使园区成为克拉玛依市、乃至新疆最有特色的园区之一。(5)游人参与原则:园区内各景点的设计坚持“景点=文化性+经济效益”的设计理念,以体验农业和乡村文化为主,增强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在愉悦的参与中游人可领略到农业生产与乡村文化。(6)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合乌尔禾土壤和气候特征的蔬菜、果树、花卉品种。同时开发特色蔬菜、特色花卉,形成地方特色。4规划构思4.1项目构思生态农业观光园区以“田园农业和休闲农业”为设计理念,重在塑造和突显乌尔禾区田园牧歌和生态农业景观,利用风力发电提供能源以及利用垃圾处理回用系统和水循环等生态环保设施。将农业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入景观营造之中,丰富景观的文化内涵,同时与现代生态环保技术相结合,构建集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区。鉴于观光农业的性质,在项目开发上重在选择特色农业项目,并以体验农业、乡村文化、康体运动等为内容为主,带动游人的参与积极性。在具体项目的组织中,注意 “土、特、新、奇”的把握。首先,从传统观光农业中寻求新意,在采摘游、赏花游的基础上,组织了花卉美食轩、插花屋等农业参与项目。其次,农家客栈、务农学校、自耕自足的草原人家在体验农业方面提出新意。再次,将乡村文化与农业文化结合,开发一些以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为特色的项目,如新疆特色植物园,参与性的游乐项目如跑马道,民族歌舞等(见图1,2)。图1:总平面图Figure 1: General Plan图2:总体鸟瞰图Figure 2: Bird's eye view plan of overall4.2景点布局构思由于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将以观光农业为基础,旅游项目为带动,将园区按功能结构形成“一环,两轴,八个功能区”。一环:是贯穿整个园区的主干道,把各功能区串联起来形成线型的景观空间游览序列。两轴:民俗文化轴和戈壁乐园轴线。八个功能区:新疆特色植物园,民俗文化街,草原牧歌,观光蔬菜园,果品采摘园,科技生产示范园,农耕文化,戈壁乐园(见图3)。图3:功能分析图Figure 3: Functional analysis plan5. 景区划分及主要景点规划本次规划按传统农业观光园区划分功能区的做法,按照农业观光园区用地环境、景观特点和规划的内容,将农业观光园区划分为一环,两轴和八个景观功能区,22个景点。5.1一环该环是贯穿整个园区的主干道,把各功能区串联起来形成线型的景观空间游览序列。在休息小场地中结合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人的诗词,营造景观游步道的文化性。设草原牧歌、科技生产示范园、观光蔬菜园、风力发电站,管理中心,果品采摘园、农耕文化7个景区。5.1.1草原牧歌在园区的北西南面,用大面积的草坪,牛羊和蒙古包营造草原牧场风光,共3个景点。(1)英雄东归:乌尔禾区的主体民族蒙古族,是吐尔扈特部落后裔的聚居地,用雕塑景观来表达:1771年,从中国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族,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王朝的种族灭绝政策,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历经数年准备,将举部东归故土的历程。(2)敖包相会:通过建设蒙古包来营造草原人家的情景,远方的游人相会于蒙古包,体验草原人家的生活。(3)草原放牧:用大面积的草坪和牛羊营造草原放牧的景色,在周边形成环状的骑马场。5.1.2科技生产示范园本区主要服务科研、生产,科技应用展示和室内观光,位于科技观光园的西面。以展示现代温室技术、节水滴灌技术、喷灌技术及滴灌施肥技术、人工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化学熏蒸剂减湿仿病虫技术、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为主。 以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要造景因子,其内布置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奇珍异卉和无土栽培蔬菜,特别是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全国各地的奇珍异卉。5.1.3观光蔬菜园位于园区的西北面,在该区内种植一些具有新疆特色的瓜果蔬菜,如哈密瓜,番茄,西瓜,辣椒,草莓等,这些蔬菜果类在成熟时不仅可以采下来吃,而且其红、黄、绿的果实颜色也是一道艳丽的风景。5.1.4风力发电站位于园区的西北面,利用当地风大的特点,建造风力发电用的风车,利用自然能源突显其能源利用的生态性。同时,成行成列的风车也具有很强的景观性。5.1.5管理中心位于观光蔬菜园内,主要是园区管理和办公的地方。建筑形式采用当地农家的设计形式。5.1.6果品采摘园位于园区的北面,该区北面为杨树防风林,区内有葡萄园,蟠桃园,苹果园和枣园。团体及自驾旅游生态参观,果品自助采摘,让游客体验收获的喜悦,享受独特的乡野情趣。5.1.7农耕文化位于园区的东北面,该区主要以农耕体验和农村文化为景观表现特色,共5个景点。(1)大漠炊烟:该处为野炊区,可自带菜品来此烧烤,体验大漠豪放的生活情景。(2)刀耕火种:在生产主道路北端的第一个节点上展示原始农业文化。将刀耕火种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业文化符号形式抽象出来,以景墙、小品、铺装图案为载体,营造场地的文化氛围。设置一块地,游客可以在此块地里耕种,平时有管理人员管理,到成熟时可以自己来采摘,体验耕作的乐趣。(3)水车磨坊:水边设一水车,利用水车的动能来制作相应的农产品,同时也增加了景观性。(4)坎儿井:坎儿井这项工程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有竖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和涝坝几个部分组成。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此处利用坎儿井的地下水系和地面的井盖部分形成独特的农村景观,在其内设有新疆农具展览馆。(5)竞技场:为斗鸡,射箭,摔跤提供场地。5.2两轴5.2.1中轴线民俗文化街位于园区的中部,以主入口为起点,形成农家工艺品展示、农家客栈、奇石展览、民族舞蹈表演,集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沿着中轴线布置民俗文化街,整个中轴线的建筑形式采用新疆民族式的建筑形式,设有民俗风情、新疆特色植物园、文化屋、农家客栈、瞭望塔、奇石文化展览馆、五彩湾7个景点。(1)新疆特色植物园:位于中轴线的两边,设在主入口处,主要是当地的特色植物景观展示区,如胡杨林、沙枣、岩生花卉等。(2)文化屋:设置一些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书屋。(3)农家客栈:是农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也是主要的旅游接待点,为游人提供饮食和居住,具有农家氛围的地方。(4)民俗风情:设置一些民间工艺品展示和民族歌舞歌舞表演的地方,屋顶采用太阳能板,为建筑提供生态能源。(5)奇石文化馆:展示当地的丰富的彩石文化,屋顶采用太阳能板,为建筑提供生态能源。(6)瞭望塔:位于园区的中心,是整个园区的制高点,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园区,也可以看到园区东北面的魔鬼城。(7)五彩湾:该处设有水景,驳岸和池底采用彩石铺筑,在水的衬托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在其岸边修筑亲水的木质平台,在新疆干旱地区亲水性设计显得尤为珍贵。5.2.2次轴线戈壁乐园贯穿整个园区的东西面,以游乐参与性项目为主,设有沙漠寻迹、沙海揽月和戈壁戏玩3个景点。(1)沙漠寻迹:通过地下迷宫设置险象环生的惊奇探险场景。(2)沙海揽月:设置岩石壁,勇攀高峰,揽得明月的场景。(3)戈壁戏玩:该景点设置一些游戏器械,如旋转塔、太空船、龙卷风等游玩器械,让游客体验惊险刺激的游览休闲感受。6结束语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探索具备农业生产功能和良好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它的建设也为解决 “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 者:肖国增,生于1979年,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助教,2007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现就职于长江大学,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电话:15826535804e-mail:x_gz99地址: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邮编:43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