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给水系统减压阀应用技术规程.doc

    • 资源ID:2832455       资源大小:2.13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给水系统减压阀应用技术规程.doc

    目 次1 总 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 语 ()2.2 符 号 ()3 设计选用 ()3.1 基本规定 () 3.2 给水系统减压方式的选择和减压阀设置() 3.3 给水系统减压阀的选型与设计参数确定() 3.4 消防给水系统减压方式的选择和减压阀设置 ()3.5 热水系统给水方式的选择和减压阀设置 ()3.6 管道直饮水系统减压方式的选择和减压阀设置 ()4 安装和调试 ()4.1 一般规定 ()4.2 安 装 ()4.3 现场调试和检验 ()5 验 收 ()6 维护和管理 ()附录A 给水减压阀的型式和外形尺寸 ()附录B 减压给水系统附件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 2 Terms and symbols ()2.1 Terms ()2.2 Symbols ()3 Design & selection ()3.1 General regulation ()3.2 Layout of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and selection of pressure reducing method in water supply system ()3.3 Design of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in water supply system ()3.4 Layout of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and selection of pressure reducing method in fire protection system ()3.5 Layout of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and selection of pressure reducing method in hot water supply system()3.6 Layout of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and selection of pressure reducing method in fine drinking water supply system ()4 Installation & commissioning () 4.1 General regulation () 4.2 Installation ()4.3 On-site commissioning and test ()5 Acceptance () 6 Maintenance & administration ()Appendix A :Type and size of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 总 则1.0.1 为在给水系统中正确选用和设置减压阀,确保减压阀组在日常运行中工作平稳、安全可靠、使用和维护方便,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1.0.1 减压阀减压是给水系统压力调整措施中比较经济合理的减压方式,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减压阀在我国高层建筑和其它给水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认真总结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给水减压阀开发、研制、应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正确选用和设置减压阀,确保减压阀组在日常运行中工作平稳、安全可靠,是本次全面修订的目的。本次修订,重点对减压阀的设计参数选择、气蚀校核、失效工况校核、与其他减压方式的组合应用、工程安装、产品调试和维护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重新修订,以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减压阀设置和使用的方法与技巧。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给水工程中减压阀的设计选用、安装和调试、验收和维护管理。条文说明1.0.2 减压阀的减压方式,广泛适用于民用建筑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还可用于工业和矿山的给水工程,近年来还拓展将其用于管道直饮水系统及市政供水工程,有关采用减压阀减压方式的给水工程均可参照本规程。但是,减压阀不是完全可靠和精确的减压方式,自身阻力较大。对于出口压力超压将导致重大事故和损失的场合不适用;在给水系统中,对于的进、出口压力差较小场合(减压差小于0.1MP)不适用。1.0.3 给水工程中选用的减压阀应符合我国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条文说明1.0.3 我国现行的适用给水减压阀的产品标准有减压阀 一般要求GBT 122442006、减压阀 性能试验方法GBT 122452006、先导式减压阀GBT 122462006、比例式减压阀GBT 213862008、分体先导式减压稳压阀CJT 2562007,建筑给水工程中选用和设置的减压阀应符合上述有关减压阀产品标准的要求。1.0.4 减压阀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和维护管理,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1.0.4 除本规程外,给水系统减压阀在设计选用、施工安装、调试验收和维护管理过程中尚应遵守的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还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等。2 术语、符号2.1 术 语2.1.1 给水减压阀 Pressure reducing valve能减动压和静压,能够有效设定出口压力,不随其流量变化而变化的压力调节装置。分为比例式减压阀和可调式减压阀。条文说明2.1.1 减压阀的出口压力分为出口静压和出口动压。其中:出口静压,是指流经减压阀的流量为零时的出口压力;出口动压,是指减压阀有流量通过时的出口压力。既能减动压,也能减静压,是给水减压阀与减压孔板、节流管、节流阀等减压装置的最主要功能区别。根据减压原理和结构型式的不同,给水减压阀可分为比例式减压阀和可调式减压阀。其中:比例式减压阀,是依据其阀腔内减压活塞进出口两端感应面积的差异,实现进、出口压力成一定比例关系的减压阀,依据进口压力设定出口压力;可调式减压阀,是根据水力差动控制原理或水力先导控制(由减压先导阀控制主阀)原理,以出口压力的设定值为准,自动调节阀瓣的开启度和流量,实现出口压力的减压和稳定,并与进口压力的关联度较小,可通过弹簧调节装置,对减压阀出口压力进行有效调整。2.1.2 比例式减压阀 Proportional pressure reducing valve进口压力与出口压力成稳定比例关系的给水减压阀。2.1.3 可调式减压阀 Adjustable pressure reducing valve出口压力不随进口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减压阀。可调式减压阀可分为直接作用式和先导式两种。2.1.4 直接作用式减压阀 Directly acting pressure reducing valve(direct-acting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利用弹簧膜片(或活塞)结构感应出口压力,直接驱动阀瓣启闭,使出口压力保持稳定的可调式减压阀。2.1.5 先导式减压阀 Pilot pressure reducing valve(pilot-operated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利用减压先导阀控制主阀,使主阀出口压力保持稳定的可调式减压阀。2.1.6 进口压力 Pressure before valve 减压阀的阀前工作压力。2.1.7 出口压力 Pressure after valve (dynamic pressure after valve)减压阀阀后的工作压力,一般指有流量通过时的出口压力,即出口动压。2.1.8 出口静压 Static pressure after valve减压阀密封关闭后(无流量通过时)的出口压力。2.1.9 流量特性偏差 Devi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 减压阀在进口压力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流经的流量在设计流量的20%105%变化时,其出口压力变化的幅度。2.1.10 压力特性偏差 Deviation of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减压阀在稳定流量情况下,进口压力的在80%105%变化时,其出口压力变化的幅度。2.1.11 出口压力动静压升P2 Pressure raise value from dynamic to static after valve减压阀在进口压力稳定的情况下,从有流动状态转为关闭状态时,其出口压力的上升值。P2P2jP2。2.1.12 动态减压差P Dynamic reduced pressure value减压阀在进口压力和流量稳定的情况下,其进口压力与出口压力之间的差值。PP1P2。2.1.13 减压比B Ratio of pressure reduction减压阀的进口压力与出口压力之比,分为动压比和静压比。BP1P2。2.0.13 动压比 Bd Dynamic pressure ratio给水减压阀有介质流量通过时的减压比,BdP1P2d。2.0.14 静压比 Bj Static pressure ratio给水减压阀密封关闭后(无介质流量通过时)的减压比,BjP1P2j。2.0.15 动静压比 K Pressure ratio of dynamic to static after valve 在给水减压阀进口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有介质流量通过时的出口压力与密封关闭后的出口压力之比。 K = P2P2j 2.2 符 号P1 进口压力;P2 出口压力、出口动压;P2Q 流量特性偏差;P2Y 压力特性偏差;P2j 出口静压;P2 出口压力动静压升,P2=P2j-P2;P 动态减压差,P=P1-P2;B 减压比,B= P1/ P2;t 介质温度,K 动静压比。3 设计选用3.1 基本规定3.1.1 本规程规定的减压阀主要用于调整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设置于用水设施的上游管道上,适用介质为清洁水,适用于介质温度不大于80的场合。条文说明3.1.1 减压阀减压具有系统设计简单、避免水质二次污染、既能减动压又能减静压等诸多优点。由于减压阀可根据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允许承压能力或用水点水压的不同要求,调整阀后压力,容易满足用户的水量、水压要求,尤其在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应用,既可减少投资成本,又可节省维护费用。为此,减压阀被广泛采用。其他减压措施有减压水箱减压、减压孔板减压和变频泵分区供水方式等。减压水箱减压,稳压精度较高,但容易产生水质的二次污染;减压孔板减压,出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变化,不能减静压,只能在固定流量时稳定减压;变频泵分区供水,超压可能性较小,但设备投资成本较大,运行和维护的费用较高。减压阀可与其他减压措施组合使用,可根据给水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经济性比较,合理选用。本规程所指减压阀的介质为清洁水,介质温度小于80,主要针对给水系统减压阀制定。对于气体、蒸汽和超高温水等介质不适用。3.1.2 减压阀的设计流量应为设计秒流量,减压阀的设计出口压力,应保证减压分区或用户在最不利点的用水设施在设计流量时的压力要求,且不应低于0.10MPa。条文说明3.1.2 本规程所指设计出口压力为动压,应能满足阀后给水系统最不利点用水器具在设计流量时的水压要求,是给水减压阀设计计算的重要内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表3.1.14中所列的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管道直饮水系统卫生器具最低工作压力除大便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为0.100.15MPa以外,其它卫生器具的最低工作压力均小于0.10MPa。所以,本规程对减压阀的出口压力不应低于0.10MPa要求,留有适当余地。3.1.3 减压阀的进口压力不宜大于1.5MPa。条文说明3.1.3 进口压力是减压阀的减压比和减压差的主要决定参数,进口压力最大为1.5MPa,是基于采用2级串联减压,并经气蚀校核,在非气蚀区时,后一级减压阀的出口压力可小于0.35MPa。当进口压力超过1.5MPa时,宜设置分区水箱,与其他标准对超高层建筑的分区相吻合。3.1.4 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宜保持稳定,减压阀的阀前管道不宜兼作配水管。条文说明3.1.4 进口压力稳定,出口压力才能稳定,尤其是比例式减压阀。阀前的管道兼作配水管,容易导致进口压力波动,影响减压阀的正常运行。本条规定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4.9条第3款的要求相一致。3.1.5 给水减压阀可分为以下类型:1 按减压原理和结构型式分为:比例式减压阀、可调式减压阀;其中可调式减压阀又可分为直接作用式减压阀和先导式减压阀。2 按适用介质温度分为:t45 常温型减压阀(简称减压阀);45t80 热水型减压阀(设计时需注明)条文说明3.1.5 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目前不仅有比例式减压阀、直接作用式减压阀,还有先导式减压阀等多个系列、规格齐全的给水减压阀产品。比例式减压阀为活塞式结构,利用活塞两端不同截面积形成的压力差实现减压。其特点是减压比例稳定、运行平稳、噪声低、体积小、重量轻。直接作用式减压阀为弹簧膜片式(活塞式)结构的可调式减压阀,利用水力差动控制原理,通过隔膜或活塞感应出口压力,与调节弹簧的预设出口压力值相平衡,直接控制阀瓣开启高度,实现减压,其特点是阀后压力可调、运行平稳,适用于小口径(DN50)管道。先导式可调减压阀由水力控制主阀、节流阀(设置于进口与主阀的控制腔之间)、减压先导阀(设置于主阀的控制腔与出口之间)等部件组成,利用水力控制原理,通过先导阀(直接作用式减压先导阀)感应出口压力,控制主阀瓣开度实现稳定减压,其特点是出口压力可调,出口压力受进口压力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小。 热水型减压阀与常温型减压阀的区别在于其密封部件采用耐温的密封材料。3.1.6 给水减压阀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表3.1.6的规定。表3.1.6 给水减压阀的主要设计参数减压阀类型公称尺寸DN连接方式减压比B流量特性偏 差P2Q压力特性偏 差P2Y动态减压差P(MPa)出口压力动静压升P2(MPa)比例式减压阀50螺纹(3:2)2:1(2.5:1)3:110%P20.200.10.2050法兰0.230.25可调式减压阀直接作用式50螺纹3:110%P20.15先导式50法兰注:1 消防给水系统减压阀的减压比可为B4:1。2 “()” 内减压比数值为非常规产品,一般较少选用。条文说明3.1.6 表中各项数据是依据现有国内减压阀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综合确定,是给水系统减压阀设计时可通用的设计参数,但各厂生产的减压阀产品的技术参数有一定差异,具体选用时,还应详细了解和考证生产厂家的产品及其实际技术参数。其中: 减压阀的(无论可调式或比例式减压阀)减压比B,是为了避免减压阀气蚀而确定的参数,包含了减压差和出口压力两个气蚀控制因数。减压比不大于3:1,是参照国外气蚀图并经过减压阀气蚀计算得出的结论(详见图3.3.3),并留有较小的气蚀富裕度,是减压阀设计和气蚀控制的主要参数,应能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减压阀气蚀控制参数未采用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修订版)第3.4.9条1款“阀前与阀后的最大压差不宜大于0.4MPa,要求环境安静的场所不应大于0.3MPa”的表述方式,主要原因是减压差并非是气蚀和噪声控制的唯一参数。在消防给水系统的减压阀,由于其平时仅处于准工作状态,平时极少有水流通过,其气蚀和噪声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所以本规程允许其减压比可以放宽到4:1,又可确保减压阀正常工作。 减压阀的最小动态减压差P,是确保减压阀在出口压力稳定区域内(流量特性偏差范围内)达到设计流量的主要决定参数。由于减压阀自身的阻力较大,尤其是比例式减压阀的最大有效流通面积仅为同管道公称流通面积的1/31/2,而且减压比越大,流通面积越小,在进出口压力的减压差较小的情况下,满足设计流量时的出口压力降低较多,用户水压可能出现减小或无水现象,在设计时除应遵守表3.1.6的要求外,还应详细了解具体生产厂家产品的具体性能参数进行修正,尤其注意了解比例式减压阀的动态减压比与静态减压比的相对关系。可调式减压阀的实际流通面积在同公称尺寸管道的2/34/5,因而减压差可相对较小,但一般不小于0.15MPa,减压差小于0.15MPa时应与具体减压阀的生产厂家沟通,产品经流量压差试验且满足要求后,才能用于具体工程。对于减压差小于0.1MPa的,不宜采用减压阀方式减压。 减压阀出口压力的动静压升P2,与减压阀的阀瓣回座关闭时的摩擦力、回座关闭后的密封力和调压装置(如先导阀)的精度等因素大小有关,是减压阀出口压力精度的综合表现;各生产厂家的产品有较大差异,一般减压阀的动静压升在0.050.12MPa之间,本规程经综合分析后,将动静压升设计参数最大值定为0.1MPa,比较通用。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和注意动静压升这一参数,与给水系统的静压超压和高峰用水时动压满足要求直接相关。 减压阀的流量特性偏差P2Q,在流量变化时,对减压阀出口压力影响程度的参数,与阀瓣调节过程中的摩擦力和调压装置的精度等有关,其最大偏差值还与减压阀的结构形式和固有阻力有关,一般偏差不应大于0.03MPa,所以,3.1.2条将在减压阀出口压力的最低设计值定为0.1MPa,是考虑该参数之后的结果,以满足最不利点压力0.07MPa的要求。 减压阀的压力特性偏差P2Y,是考虑进口压力变化对出口压力(动压和静压)影响程度的参数,与减压阀的结构形式和调压装置的结构有关;对于比例式减压阀,由于进口压力变化直接导致出口压力成比例变化,本规程不作考虑。对于可调式减压阀,其调压装置采用进口压力平衡结构的,在进口压力变化时,压力特性变差较小;如调压装置未采用平衡结构的,压力特性偏差较大。本规程规定的压力特性偏差10%P2,是基于采用压力平衡结构调压装置的可调式减压阀,对于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使用要求较为有利。3.1.7 减压阀在给水系统的设置方式分为下列几种:1 单阀减压;2 并联减压;3 串联减压。3.1.8 给水减压阀与阀后减压分区的竖向位置关系可分成下列几种形式:1 上位进水,减压阀设置于减压分区的上层,向下供水; 2 下位进水,减压阀设置于减压分区的底层,向上供水;3 中位进水,减压阀设置在减压分区的中部,上、下供水。条文说明3.1.8 上位进水,在高峰用水时,最上层用户的供水压力保障率较高,为减压阀常规设置方法,但减压阀容易产生气蚀,只要气蚀校核过关,尽量选择上位进水方式。下位进水,最上层用户的供水压力保证率相对较低,减压阀不容易产生气蚀,可设置于地下室、室外等宽敞场所,在设计时应注意出口压力需要一定的富裕度(0.06MPa),减压分区的垂向距离相应减小,出水管道相对加大。中位进水,一般较少采用,可在减压阀上位进水时气蚀校核不过关时选用。 A-上位进水 B-下位进水 C-中位进水图3.1.8 减压阀阀组与减压分区垂向位置关系示意图1-给水减压阀组;2-排气阀真空破坏器组件;3-减压分区3.1.9 给水减压阀的型式和外形尺寸详见附录A。3.2 减压方式的选择与减压阀设置3.2.1给水减压阀设置方式的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1 主干管减压应采用并联减压方式;2 分层支管减压,可采用单阀减压方式;3 进、出口压力之比大于3:1时,宜采用串联减压方式;4 减压阀气蚀校核不合格时,应采用串联减压方式;5 超高层建筑,宜设置中间转输水箱进行垂向分区,分区内可采用串联减压、并联减压、单阀减压等减压方式。6 减压分区的垂向距离:采用上位进水方式的不宜大于24m,要求安静的区域不宜大于18m;采用下位进水的不宜大于18m;采用中位进水的,可依据进水具体位置,介于18m24m之间。3.2.2 单套减压阀组应由下列组件组成(沿水流方向):1 进口端压力表;2 前检修阀;3 管道过滤器(减压阀自带过滤网的可不设);4 减压阀;5 可曲挠橡胶接头(螺纹连接时采用活接头。减压阀自带伸缩法兰时可不设);6 后检修阀(用于入户支管减压时可不设);7 出口端压力表。条文说明3.2.2 减压阀组前、后管段上的压力表分别显示进、出口压力,尤其出口压力表,以观察减压阀的减压效果,判断故障。对于减压阀本身自带压力表的,可不另设;前、后检修阀用于减压阀组件维修时切断两端水源之用;管道过滤器设置在减压阀之前,用于拦截水流中的杂质,减少减压阀的故障,提高运行可靠性;设置可曲挠橡胶软接头或伸缩接,是为了便于减压阀组的拆卸和装配;由于阀后压力比阀前压力低,橡胶软接头一般设置在减压阀之后。3.2.3 减压阀与阀组组件及管道的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减压阀公称尺寸小于DN50时,宜采用螺纹连接;2 减压阀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DN50时,宜采用法兰连接。条文说明3.2.3 与普通阀门一样,减压阀阀组各组件之间连接,及阀组与两端给水管道的连接,当减压阀公称尺寸小于DN50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当减压阀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DN50时,宜采用法兰连接。这是指通常情况。本规程附录A中也列有公称尺寸等于DN50的减压阀为螺纹连接。设计人员可根据产品和工程具体情况选择连接方式。3.2.4 减压阀在给水系统中的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当采用上位进水方式,减压阀有可能产生气蚀时,可改为中位进水或下位进水方式; 2 对于有安静要求的区域,可采用中、下位进水方式; 3 减压阀组内的压力表应垂直布置,过滤器的排污口应向下布置。 4 减压阀的安装方向,宜保证减压阀的阀瓣运动为垂直方向。条文说明3.2.4 上位进水方式,出口压力较低,在减压差较大时,容易产生气蚀,经校核后,气蚀余度较小或可能产生气蚀的,可采用降低减压阀安装高度的方法,提高出口压力,避免气蚀发生,常规方法是改为中位进水或低位进水方式。减压阀的运行噪音与减压阀的气蚀余度有关,气蚀余度越小,运行噪音越大,对于有安静要求的区域,采用中、低位进水方式,可有效提高减压阀的气蚀余度。减压阀安装方向决定其阀瓣运动方向,尽量使减压阀阀瓣启闭运动为垂向。可减小密封圈磨损,减少弹簧和感应膜片的受力偏差,延长减压阀的使用寿命。阀瓣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的减压阀宜水平安装,阀瓣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的减压阀宜垂直安装,阀瓣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成“Y”型结构的减压阀,可按照Y型的角度,宜取阀瓣运动方向与垂直方向较近的方向为安装方向。对于比例式减压阀的安装,还应注意其呼吸孔不应向上,不能被尘埃堵塞。3.2.5 并联减压方式中减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并联设置的减压阀组(图3.2.5-1,图3.2.5-2)之间的距离和周围空间,应便于阀门拆装、调试和检修。 2 安装空间较小时,可调式减压阀的并联阀组可错层布置(图3.2.5-3)。3 比例式减压阀的并联阀组的安装标高应一致。图3.2.5-1 减压阀并联阀组水平布置示意图1-进口压力表 2-并联减压阀组 3-出口压力表图3.2.5-2 减压阀并联阀组垂直布置示意图1- 进口压力表 2-并联减压阀组 3-出口压力表 图3.2.5-3 减压阀并联阀组垂直错层布置示意图1-上层进口压力表 2-上层可调式减压阀组 3-上层出口压力表 4-下层进口压力表5-下层可调式减压阀组 6-下层出口压力表 条文说明3.2.5 并联减压,一旦减压阀发生故障,可先关闭故障减压阀一路进行检修,另一路减压阀仍可正常工作,目的是避免在减压阀故障检修时停水,保障用户正常用水。由于减压分区的服务范围大,停水影响面广,所以,分区减压和供水干管的减压应采用并联减压方式;采用并联减压方式的每台减压阀平时应能同时使用,防止由于备用减压阀的关闭,造成阀件锈蚀、卡阻和阀组管道内水质变差现象。减压阀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经常需要维护和保养,在设置时一定要留有维修空间。对于安装空间较小场合,可调式减压阀的并联阀组可以错层布置。对于比例式减压阀,由于其出口压力不可调,其并联阀组的安装高度应一致,不能错层布置,以保证出口压力相等,同时工作。3.2.6 串联减压方式中减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串联减压(图3.2.6-1,图3.2.6-2)的减压阀级数不宜大于2级;前一级减压阀的出口管道不宜挪作它用或与用户管道相接; 2 串联设置的减压阀,宜采用不同的类型;前一级减压阀可选用比例式减压阀,后一级减压阀应选用可调式减压阀; 3 对于主干管串联减压,应是并联阀组的串联。对于单阀减压,串联方式可以是单阀串联,串联阀(组)之间应有不少于3倍管径的直管段。 4 设置场所安装空间较小的,减压阀串联阀组可错层布置; 5 串联阀组之间相距较近的,阀组内的过滤器和软接头可共用。 A-并联阀组的串联 B-单阀串联图3.2.6-1串联减压垂直布置示意图1-进口压力表 2-前级减压阀(组) 3-中间压力表 4-后级减压阀(组)5-出口压力表 6-直管段 图3.2.6-2串联减压垂直错层布置示意图1-前级进口压力表 2-前级减压阀组 3-前级出口压力表 4-后级进口压力表 5-后级减压阀组 6-后级出口压力表条文说明3.2.6 串联减压,主要用于高减压差场合的减压,以避开减压阀的气蚀区。本条对减压阀串联设置做出相应规定。1 减压阀的串联设置的级数越多,末端减压阀的稳定性越差,安装占用的面积也越大,工程费用也越高,有时串联前后的减压阀会产生共振,因此,减压阀串联设置一般不宜多于两级。2 两种不同类型的减压阀串联设置可以发挥两类减压阀的长处,即比例式减压阀的减压比固定,而可调式减压阀的阀后压力可调。串联设置时,比例式减压阀在前,可调式减压阀在后。既能高压差减压,又可获得阀后压力稳定的效果,并可防止共振现象发生。3 因给水系统主干管需采用并联减压方式,所以,当主干管需要采用串联减压方式时,也应是并联阀组的串联。4 串联减压阀组中间应有不小于3倍管道公称尺寸的直管过渡段,是为了后一组减压阀的进水流态相对稳定,减小前后阀组之间的流态干扰。5 当串联减压阀组设置场所空间较小时,允许两个阀组在上、下两个楼层分开设置。3.2.7 单阀减压方式应按下列要求设置:1 阀组组成应符合3.2.2的要求。2 分层支管的减压阀可采用单阀减压方式,应设置于分户水表之前。 3 环状消防管网两侧管道向环状管网供水的每侧进水管可采用单阀减压方式。 4 阀组组件及与管道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的,在减压阀前、后端应设置活络接头。5与分户水表同管道安装的,在水表之前应有不小于10倍管径的直管段,可不设阀后活络接头和阀后检修阀条文说明3.2.7 单阀减压,一般用于单层或具体用户支管(小口径管道)减压,因其服务范围小,允许短时间停水维修。环状消防管网两侧管道,本身互为备用,向环状管网供水的每侧进水管也可采用单阀减压方式。 3.2.8 减压阀组宜设置在管道井或专用设备间内,并应有地面排水设施。不宜将减压阀组布置在走道、电梯前室、吊顶内等部位或配电设施附近。管道井应设有不小于300mm高度的挡水门槛,并设有检修门和锁。条文说明3.2.8 为了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给水减压阀组宜设置在管道井或专用设备间内,尽量不要将减压阀布置在走道、电梯前室、吊顶等不便于检查和维修场所,或减压阀组维修时会影响人员正常通行的部位,更不要将减压阀组布置在配电设施附近。因减压阀组检修时有管道水外泄,所以,减压阀组设置部位应有排水沟、地漏等地面排水设施;安装有减压阀的管道井应设置不小于300mm高度的挡水门槛,防止地面积水外泄至楼层其它部位,尤其是电梯井和配电井,以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3.2.9 减压阀的设置部位和安装高度,应便于过滤器的清理和减压阀的正常维修,距地面高度不宜超过1.8m。条文说明3.2.9 除减压阀的维修外,管道过滤器也需要定期排污、在线清理。为便于减压阀组的维护管理,其安装高度以不大于1.8m为宜。3.2.10 减压阀组中的前、后检修阀,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50时,宜选用铜闸阀、铜截止阀或铜球阀;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DN50时,可选用橡胶密封的闸阀或蝶阀,其中蝶阀的蝶板应选用防锈性能为S30408及以上的不锈钢材质。消防给水系统减压阀组中的前、后检修阀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条文说明3.2.10 本条文对减压阀组中的前、后检修阀阀门种类及阀门材质的规定和要求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及有关消防规范的要求相一致。3.2.11 减压阀组中的管道过滤器,公称尺寸小于DN50时,其壳体宜选用铜合金或S30408及以上不锈钢材质;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DN50时,其壳体可选用铸铁、球墨铸铁材质;其过滤网应选用防锈性能为S30408及以上的不锈钢材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滤网网孔总有效过流面积应为管道过流面积的1.5倍2倍及以上;2 网孔直径不宜大于2mm;3 用于消防给水系统的过滤器的网孔直径应按相应规范要求配置。条文说明3.2.11 为减少上游管道杂质对减压阀工作的影响,管道过滤器滤网材质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为S30408及以上的不锈钢材质,并有足够强度,不至于在垃圾堵塞时被损坏。对于生活给水系统的过滤器,其网孔直径不宜大于2mm,以控制过流垃圾尺寸,尽量减小垃圾颗粒对减压阀的影响程度。对于消防给水系统,其过滤器网孔直径可为810mm,也可不设过滤器。3.2.12 减压阀组中的压力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5级,表面直径不宜小于100mm,与管道之间应设置缓冲管和旋塞放气阀,实际量程宜为最大量程的1/32/3之间。3.2.13在减压分区的立管顶部应设置真空破坏器和自动排气阀或其组合装置,真空破坏器的设置位置应高于最上层供水管道或用水器具溢流水位300mm以上,自动排气阀应设置在真空破坏器的上部,在真空破坏器的下部设置检修阀门。在减压阀进水管道的横管与垂直管道交汇处的上方应设置自动排气阀(见图3.2.13)。图3.2.13 减压阀进水立管顶部设置自动排气阀示意图条文说明3.2.13为防止减压分区内部在停水时产生虹吸回流,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版)要求,并参照真空破坏器应用技术规程CECS 274:2010和真空破坏器CJ/T324-2010标准,在减压分区的立管顶部应设置真空破坏器。为排除减压分区内管道的空气,保证分户水表的计量准确,还应在分区立管顶部设置排气阀。所以,在分区立管顶部设置顶管型真空破坏器和自动排气阀或其组合装置(见图3.1.8),其中真空破坏器的设置位置应高出最上层供水管道或用水器具的溢流水位300mm以上。另外,在减压阀进水管的立管顶部,尤其与水箱出水横管的交汇处,应设置排气阀(见图3.2.13),其主要作用是在停水后,重新供水时排除减压阀进水立管内的空气柱,不至于顶住上游水柱,而使减压阀的进口管道不能进水,进口压力不足,影响正常供水。3.2.14 当减压阀阀组及其管道的设置场所环境温度有可能低于0时,应采取防冻保温措

    注意事项

    本文(给水系统减压阀应用技术规程.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