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网络工程系统集成设计方案.doc

    • 资源ID:2829485       资源大小:794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网络工程系统集成设计方案.doc

    xxx网络工程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 xxx工程系统集成方案综述31.1 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31.2 项目建设实现的主要功能31.3 项目建设的主要原则 3第二章 硬件部分技术及子网的划分 52.1 项目建设需求52.2 网络技术选择52.3 快速以太网技术52.4 千兆以太网技术72.4.1 千兆以太网及其发展现状72.4.2 千兆以太网的特点 82.4.3 千兆以太网的构建 92.4.4 千兆以太网国际标准92.4.5 如何升级至千兆以太网 112.4.6 千兆以太网的前景预测 122.5网络设计122.5.1 总体结构 122.5.2 Ip 地址的规划132.5.3 vlan 的划分132.6 路由设备选择 142.6.1 核心交换机 162.6.2 汇聚层交换机182.6.3 接入层交换机212.6.4 服务器选型 242.7 WEB 服务器选型 252.8 网络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特点282.9 网络检测 292.9.1 手动测试 292.9.2 网络测试的方式292.9.3 自动化测试 292.9.4 编辑本段测试范围302.9.5 编辑本段测试工具30第三章 网络平台软件设计313.1 操作系统 313.1.1 网络系统选型原则313.1.2 网络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特点314.2 网络结构 324.3 产品概述 32第四章 网络常见技术介绍354.1 HSRP 协议354、1、1 HSRP的概念354.1.2 HSRP 的工作原理 364.1.3 HSRP 的用途364.2 vlan 技术364.2.1 vlan的定义364.2.3 vlan 的划分374.3 TRUNk 技术394.4 spanning-tree 协议394.5 spanning-tree 的功能39第五章 网络安全设计 395.1 网络安全概述 395.1.1 网络安全面对的威胁 395.1.2 硬件防火墙 425.1.3 各种防火墙技术介绍 425.1.4 ISA防火墙435.1.5 设置Access Policies455.1.6 设置ISA Server Cache 455.1.7 ARP 防火墙 465.1.8 PIX 防火墙 475.1.9 IDS 入侵检测 51第一章 xxx工程系统集成方案综述1.1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本项目的网络因为要实现网络互访,展示企业产品,打造企业形象、利用互联网宣传,所以数据非常重要其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最高。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1.2项目建设实现的主要功能xxx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电子邮件(E-MAIL)、WEB浏览、在线信息发布、在线信息咨询与反馈、数据库查询、分布式数据存储、容灾备份、信息共享、视频会议、网络电话、虚拟专网(VPN)、安全防护等功能。1.3项目建设的主要原则先进性我公司在此方案中的各个部分推荐符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既有先进技术又发展成熟,并且是各个领域公认的领先产品,使新建的网络计算机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先进的应用服务器。高速转发的网络交换机。高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高安全防范的硬件防火墙。实用性计算机系统的建设将以满足xxx网络应用系统的需求,同时考虑今后信息量的增加为基点,从主机CPU的处理能力、硬盘的空间、网络交换机的扩展槽等多方面做到系统的实用性。可扩充性在发展迅速的信息领域,应用环境、系统的硬件或软件都会不断地加以更新,因此,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前后兼容一致性十分重要。本方案的设计,硬件/软件是建立在广泛的可升级基础上。开放性各种设计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和工业标准,并可提供多厂家产品的支持能力。系统中所采用的所有产品都要满足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是开放的可兼容系统,能与不同厂商的产品兼容,可以有效保护投资。安全保密性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愈来愈突出,已成为本世纪初的一大技术热点。黑客技术的公开和有组织化,以及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受到攻击的威胁越来越大。网络入侵往往是由于自身固有的漏洞引起的,我们将通过VLAN技术、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列表技术,多角度多层面的设计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可管理性在分布式计算机的环境中,可管理性已成为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使网络管理人员只在网络管理中心就能对全网络的设备进行管理和配置。经济性及投资保护性能价格比是我们在本方案中充分考虑的因素。投资保护不仅仅是对设备产品等,更应该是对人和知识的保护。我们将充分保护用户的现有网络结构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在现行系统平滑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充分使用现有的各类二级、三级网络设备,使其继续发挥其功能作用。第二章 硬件部分技术及子网的划分2.1 项目建设需求本项目的网络因为要实现网络互访,展示企业产品,打造企业形象、利用互联网宣传,所以数据非常重要其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最高。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本项目的网络划分为北京总部,上海分部,重庆分部。总共有500个节点,北京有300个节点,划了16个vlan。上海分部有100个节点。划了8个vlan,重庆分部有100个节点,划分了8个vlan。北京总部为公司中心,涉及到核心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公司需要时刻关注市场信息以及公司网上的情况,因此冗余性的考虑也是必须的,可使公司不会因为单点的故障而无法了解市场信息息2.2 网络技术选择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大多为二级/三级星形结构。例如:在大楼的环境,每个布线间会有交换机提供网络端口与终端工作站相连,并采用高速的上联端口连接骨干中心的高端交换机,同时也采用高速的主干链路上连数据库服务器。由于是星形结构,越往中心的主干链路,其带宽就越高,因为末端的工作站流量都汇集在主干来传输。目前的局域网络主干传输技术以千兆以太网为主,接入采用快速以太网方式.2.3 快速以太网技术100 Base-T快速以太网是由10 Base-T以太网标准发展而来的,是现行的IEEE 802.3标准的扩展,标准为IEEE 802.3u。100 Base-T使用现有的IEEE 802.3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在100 Base-T的MAC层中,仍然采用CSMACD媒体访问协议,信息包的传输率比10 Base-T提高了10倍(即将每个数据位的传输时间压缩了10倍)。由于MAC被定义成与速率无关,因此,100 Base-T的数据帧格式、数据帧长度、差错控制等均与10 Base-T相同。并且同样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不需对工作站的以太网卡上执行的软件和上层协议做任何修改,就可使局域网上的10 Base-T和100 Base-T站点间互相通信,不需要任何协议转换。(对于原来使用5类双绞线连接的网络,只要更换网卡和集线器,就可平滑地由10 Base-T升级到100Base-T。但100 Base-T网络不支持同轴电缆。)100 Base-T支持多种网络通信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10 Base-T网络的电缆技术可以沿用。100 Base-T标准包括3种媒体标准:100 Base-TX、100 Base-T4和100 Base-FX。(1) 100 Base-TX100 Base-TX传输媒体可以采用5类无屏蔽双绞线UTP。RJ-45接口与10 Base-T中的连接方法一样,占用其中的2对绞线(即12、36)。传输媒体的最大网段是100米,可以使用2个中继器,但100 Base-TX网络的最大跨距为205米(中继器之间的最大电缆长度是5米)。(2) 100 Base-T4100 Base-T4是一个4对线系统,传输媒体采用3类、4类、5类无屏蔽双绞线UTP的4对线路进行100Mbps的数据传输。其中3对双绞线用于数据传输,1对用于冲突检测。媒体段的最大长度为100米。100 Base-T4也使用RJ-45接口,连接方法与10 Base-T相同,4对线(12、36、45、78)一一对应连接。但在10 Base-T系统中仅用了其中12、36两对,一般在布线时4对线都会安装连接。对于原来用3类线布线的系统,可以通过采用100 Base-T4把网络从10Mbps升级到100Mbps,无需重新布线。(3) 100 Base-FX在100 Base FX环境中,一般选用62.5125m多模光缆,也可选用50125,85125以及100125的光缆。但在一个完整的光缆段上必须选择同种型号的光缆,以免引起光信号不必要的损耗。对于多模光缆,在100Mbps传输率,全双工情况下,系统中最长的媒体段可达2km。100 Base FX也支持单模光缆作为媒体,在全双工情况下,单模光缆段可达到40km,甚至更远,但价格要比多模光缆贵得多。在系统配置时,可以外置单模光缆收发器,也可以在多模光缆收发器的连接器上再配置一个多模单模转换器,以驱动单模光缆。光纤接口仍然采用MIC、ST或SC光纤接口。100 Base-T快速以太网技术与产品推出后,迅速获得广泛应用。同样,它既有共享型集线器组成的共享型快速以太网系统,又有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构成的交换型以太网系统。100 Base-X还支持全双工以太网技术。在100 Base-T网络实际应用时,为了能与传统的10Mbps网络方便地互连,在标准中增加了10100Mbps速度自动协商感应功能,使得10 Base-T和100 Base-T的适配器可以自动感应传输的操作模式,采用与另一端设备所支持的最快的传输速度。在支持这种自动协商功能的10100Mbps以太网适配器中,100 Base-T的工作站在启动时,首先发出一组高速链路脉冲(FLP),如果对端的HUB是1个只能工作在10 Base-T方式的端口,则该网卡就自动工作在10 Base-T模式下;如果对端的HUB能支持100 Base-T,它会检测到高速链路脉冲,采用自动协商算法和FLP数据确定网段速度,并将高速链路脉冲送到适配器,将HUB和适配器自动设置为100 Base-T模式。10Mbps100Mbps自适应的特点保证了10Mbps系统平滑地过渡到100Mbps以太网系统。由于100 Base-T网络价格较低、易升级、速率高、兼容性强,所以将成为目前应用较广的网络结构。缺点是仍采用CSMACD控制,待发工作站采用竞争方式,因此带来传输帧间时延性能变差,不利于实时信息的传送。但在交换式100 Base-T网络中,由于工作站与交换机之间是单点连接,不存在碰撞,所以可以克服这个缺点。2.4 千兆以太网技术经济在高速发展,信息在迅猛膨胀。多媒体应用的日益增加、IP语音传输需求的激增,对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新的挑战。局域以太网从10M开始发展,经历几多的变迁,风风雨雨二十多年,发展到今天风靡一世的千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以高效、高速、高性能而著称,已经广泛应用在金融、商业、教育、政府机关及厂矿企业等各行各业。 2.4.1千兆以太网及其发展现状 千兆以太网是建立在以太网标准基础之上的技术。千兆以太网和大量使用的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完全兼容,并利用了原以太网标准所规定的全部技术规范,其中包括CSMA/CD协议、以太网帧、全双工、流量控制以及IEEE 802.3标准中所定义的管理对象。作为以太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千兆以太网也支持流量管理技术,它保证在以太网上的服务质量,这些技术包括IEEE 802.1P第二层优先级、第三层优先级的QoS编码位、特别服务和资源预留协议(RSVP)。 千兆以太网还利用IEEE 802.1QVLAN支持、第四层过滤、千兆位的第三层交换。千兆以太网原先是作为一种交换技术设计的,采用光纤作为上行链路,用于楼宇之间的连接。之后,在服务器的连接和骨干网中,千兆以太网获得广泛应用,由于IEEE 802.3ab标准(采用5类及以上非屏蔽双绞线的千兆以太网标准)的出台,千兆以太网可适用于任何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 目前,千兆以太网已经发展成为主流网络技术。我们在建设企业局域网时都会把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首选的高速网络技术。千兆以太网技术甚至正在取代ATM技术,成为城域网建设的主力军。 2.4.2千兆以太网的特点 千兆以太网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 (1)千兆位以太网提供完美无缺的迁移途径,充分保护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千兆位以太网将保留IEEE 802.3和以太网帧格式以及802.3受管理的对象规格,从而能够在升级至千兆性能的同时,保留现有的线缆、操作系统、协议、桌面应用程序和网络管理战略与工具; (2)千兆位以太网相对于原有的快速以太网、FDDI、ATM等主干网解决方案,提供了一条最佳的路径。至少在目前看来,是改善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骨干连接和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可靠、经济的途径。网络设计人员能够建立有效使用高速、关键任务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备份的高速基础设施。网络管理人员将为用户提供对Internet、Intranet、城域网与广域网的更快速的访问。 (3)IEEE 802.3工作组建立了802.3z和802.3ab千兆位以太网工作组,其任务是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千兆位以太网标准。该标准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1000Mbps,相应的操作采用IEEE 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千兆位以太网还要与10BaseT和100BaseT向后兼容。此外,IEEE标准将支持最大距离为550米的多模光纤、最大距离为70千米的单模光纤和最大距离为100米的铜轴电缆。千兆位以太网填补了802.3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标准的不足。 2.4.3千兆以太网的构建 千兆以太网络是由千兆交换机、千兆网卡、综合布线系统等构成的。千兆交换机构成了网络的骨干部分,千兆网卡安插在服务器上,通过布线系统与交换机相连,千兆交换机下面还可连接许多百兆交换机,百兆交换机连接工作站,这就是所谓的“百兆到桌面”。在有些专业图形制作、视频点播应用中,还可能会用到“千兆到桌面”,及用千兆交换机联到插有千兆网卡的工作站上,满足了特殊应用下对高带宽的需求。 在建设网络之前,究竟用千兆还是百兆,要从实际出发,从应用出发,考虑网络应该具备哪些功能。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需求,而且几乎没有只有单一业务的网络。但是,在各种业务中,生产性业务肯定是优先级最高的。如果在网络中传输语音,那么语音业务也需要优先安排。如果对业务优先的需求很高,网络必须有QoS保证。这样的网络必须要智能化,在交换机端口能够识别是什么类型的业务通过,然后对不同的业务进行排队,为不同的业务分配不同的带宽,这样才能保证关键性业务的运行。数据业务本身是有智能的,不管多少带宽都可以传输,只是时间长短而已,但是语音或者视频就不一样了,如果带宽小了之后,马上就听不清楚了,或者图像产生抖动,这都是不允许的。所以QoS非常重要。对单纯的数据网络,在QoS方面的需求就很低。在规划网络的时候,必须先了解清楚哪些功能是必须的,哪些可以不考虑。例如,目前多址广播是比较重要的性能之一,如果需要在网络中传输图像,而网络不具备多址广播的特性,那么网络的带宽浪费就会非常严重,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2.4.4千兆以太网国际标准 1997年1月,通过了IEEE 802.3z第一版草案:1997年6月,案V3.1获得通过,最终技术细节就此制定;1998年6月,正式批准IEEE 802.3z标准; 1999年6月,正式批准IEEE 802.3ab标准(即1000Base-T),可以把双绞线用于千兆以太网中。 千兆位以太网标准主要针对三种类型的传输介质: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上的长波激光(称为1000BaseLX)、多模光纤上的短波激光(称为1000BaseSX);1000BaseCX介质,该介质可在均衡屏蔽的150欧姆铜缆上传输。IEEE 802.3z委员会模拟的1000BaseT标准允许将千兆位以太网在5类、超5类、6类UTP双绞线上的传输距离扩展到100米,从而使建筑楼宇内布线的大部分采用5类UTP双绞线,保障了用户先前对以太网、快速以太网的投资。对于网络管理人员来说,也不需要再接受新的培训,凭借已经掌握的以太网网络知识,完全可以对千兆以太网进行管理和维护。 千兆以太网的标准化包括编码/译码、收发器和网络介质三个主要模块,其中不同的收发器对应于不同的网络介质类型。1000BASE-LX基于1300nm的单模光缆标准时,使用8B/10B编码解码方式,最大传输距离为5000米。1000BASE-SX基于780nm的FibreChannel optics,使用8B/10B编码解码方式,使用50微米或62.5微米多模光缆,最大传输距离为300米到500米。连接光纤所使用的SC型光纤连接器与快速以太网100BASE FX所使用的连接器的型号相同。1000BASE-CX是一种基于铜缆的标准,使用8B/10B编码解码方式,最大传输距离为25米。1000BASE-T基于非屏蔽双绞线传输介质,使用1000BASE-T 铜物理层Copper PHY编码解码方式,传输距离为100米。1000BASET在传输中使用了全部4对双绞线并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这种设计采用 PAM-5 (5级脉冲放大调制) 编码在每个线对上传输 250Mbps。双向传输要求所有的四个线对收发器端口必须使用混合磁场线路,因为无法提供完美的混合磁场线路,所以无法完全隔离发送和接收电路。任何发送与接收线路都会对设备发生回波。因此,要达到要求的错误率(BER)就必须抵消回波。1000BASET无法对频率集中在125MHz之上的频段进行过滤,但是使用扰频技术和网格编码能对80MHz之后的频段进行过滤。为了解决5类线在如此之高的频率范围内因近端串扰而受到的限制,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案来抵消串扰。 最初的千兆以太网采用高速780纳米光纤信道的光元件传输光纤上的信号,采用8B/10B的编码和解码方法实现光信号的串行化和复原。目前光纤信道技术的数据运行速率为1.063Gbps,将来会提高到1.250Gbps,使数据速率达到完整的1000Mbps。对于更长的连接距离,将采用1300纳米的光元件。为了适应硅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应在MAC层和PHY层之间制定独立于介质的逻辑接口,以使千兆以太网工作在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系统中。这一逻辑接口将适用于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系统的编码方法,并独立于光纤信道的编码方法。 2.4.5如何升级至千兆以太网 把10M、100M网络升级至千兆的条件并不多,最主要的是综合布线条件。千兆以太网指的是网络主干的带宽,要求主干布线系统必须满足千兆以太网的要求。如果原来的网络覆盖距离相隔几百米至几公里的多幢建筑物,则原来的主干布线一般采用的是多模或单模光纤,能够满足千兆主干的要求,可以不必重新敷设光纤了。在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550米的情况下,一般敷设价格相对低廉的多模光纤就可以满足千兆以太网的需要。 如果原来的网络只覆盖了一幢建筑,而且最远的网络节点与网络中心的距离不超过100米,则可以利用原来的5类或超5类布线系统。如果原来的布线系统达不到5类标准,或者采用了总线型布线系统而不是星型布线系统,则必须重新布5类线。 升级至千兆以太网,首先要将网络主干交换机升级至千兆,以提高网络主干所能承受的数据流量,从而达到加快网络速度的目的。以前的百兆交换机作为分支交换机,以前的集线器则可以在布线点不足的地方使用。目前千兆交换机的产品已经很多,可以根据网络的要求和预算等实际情况选择。 网络上的服务器需要吞吐大量的数据,如果网络主干升级至千兆,但是服务器网卡还停留在百兆的水平上,服务器网卡就会成为网络的瓶颈,必须使用千兆网卡才能消除这个瓶颈,解决方法是在原来的服务器上添加千兆网卡。注意应该优先选购64位PCI的千兆网卡,其性能比普通PCI千兆网卡高一些。千兆网卡可以根据网络的要求和预算等实际情况选择。 网络主干升级了,网络的分支也应随之升级。如果原来的用户计算机已经安装了10M/100M自适应网卡,则可以不必升级网卡,只要将网卡接到百兆交换机上就可以了;如果原来使用的是10Mbps网卡,则需要将网卡更换为10M/100M自适应网卡,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站访问服务器的速度。 2.4.6千兆以太网的前景预测 预计到2005年之前,数据传输量每年将以3倍的速度增长,并于当年超过语音传输量,成为全球通信网络主要的传输方式。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流和多媒体服务,大容量、高速率、多功能模块高端网络产品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可以预见的是,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所占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网络上层出不穷应用的出现,万兆以太网将是以后的主流,但至少在近两年内,千兆以太网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 鉴于以上介绍采用TCP/IP协议,千兆以太网技术组网,主干带宽1000兆,接入带宽100兆,100兆交换到桌面以满足多媒体通信的要求。2.5网络设计2.5.1 总体结构xxx网络平台总体架构如下图:2.5.2 ip 地址的规划2.5.3 vlan 的划分2.6 路由设备选型思科2811 (CISCO 2811)上市时间:2005年03月路由器类型:模块化路由器路由器网管功能:Cisco ClickStart, SNMP广域网接口:10/100Mbps局域网接口:2个10/100Mbps端口传输速率:10/100Mbps防火墙功能:内置端口结构:模块化思科 2811具有先进、集成的端到端安全性,以用于提供融合服务和应用。凭借思科 IOS软件高级安全特性集,它在一个解决方案集中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通用安全特性,如思科 IOS Software Firewall、入侵保护、IPSec VPN、Secure Shell (SSH)协议2.0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v3)。 Cisco 2811隶属于Cisco 2800系列产品,与相似价位的前几代思科路由器相比,Cisco 2800系列的性能提高了五倍、安全性和话音性能提高了十倍、具有全新内嵌服务选项,且大大提高了插槽性能和密度,同时保持了对目前Cisco 1700系列和Cisco 2600系列中现有90多种模块中大多数模块的支持,从而提供了极大的性能优势。 思科 2811具有先进、集成的端到端安全性,以用于提供融合服务和应用。凭借思科 IOS软件高级安全特性集,它在一个解决方案集中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通用安全特性,如思科 IOS Software Firewall、入侵保护、IPSec VPN、Secure Shell (SSH)协议2.0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v3)。 思科 2811提供了2个10Mbps/100Mbps端口,它能以线速为多条T1/E1/xDSL连接提供多种高质量并发服务。这些路由器提供了内嵌加密加速和主板话音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插槽;入侵保护和防火墙功能;集成化呼叫处理和语音留言;用于多种连接需求的高密度接口;以及充足的性能和插槽密度,以用于未来网络扩展和高级应用。目前它的价格稳定在9800元左右,近期有购买需要的不妨向我们推荐的经销商详细咨询一下,购买时提及泡泡网您还将获得更多优惠和更好的服务。 2.6.1 核心交换机根据实际情况与要求,要求网络设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我们推荐采用思科公司的CISCO 思科6509交换机作为政务网络平台的核心交换机。核心路由交换机简介产品概述CISCO 6509系列万兆核心交换机是由思科公司自主开发的新一代高性能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网核心层、校园网及教育城域网核心层、园区网和企业网核心层以及运营商IP城域网核心层、汇聚层。CISCO 6509系列基于新一代核心交换机的设计理念,具备大容量高性能、可扩展能力强和业务与性能兼具的特点。CISCO 6509系列支持新一代高性能万兆接口,能够为城域网、园区网、数据中心提供超高速链路,构建端到端以太网络,打造低成本、高性能、具有丰富业务支持能力的高性能网络。CISCO 6509提供大容量、高密度、模块化的二、三层线速转发性能,内置强劲的全分布式业务处理引擎,以全线速处理二层、三层、MPLS VPN、组播等各种业务流量,提供完善的QoS保障、安全管理机制和电信级的高可靠设计,满足大型IP网络对多业务、高可靠、大容量、模块化的需求。产品特点1) 先进的体系结构CISCO 6509系列产品采用全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采用功能强大的ASIC芯片进行高速路由查找,并通过Crossbar技术进行高速报文交换,从而大大提升了路由交换机的转发性能和扩充能力。Crossbar交换网芯片内置于主控板,不再单独占用设备槽位,可提供高达1.44Tbps的交换容量。接口板通过多条高速总线分别连到两块主控板上的Crossbar交换网,从而实现真正的双主控、双交换网的热备份,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CISCO 6509系列产品采用高性能的最长匹配、逐包转发的方式,在保持线速性能和低成本的基础上,革命性的解决了传统交换机流Cache精确匹配转发的致命缺陷,能够有效的抗击网络"红色代码"、"冲击波"等病毒的攻击,更加适合大规模、多业务,复杂流量访问的网络。2)大容量、高密度线速交换CISCO 6509系列产品目前最高可以提供高达1.44Tbps交换容量、857Mpps转发能力。支持各种高密度业务板和组合业务板,整机可支持高达576个千兆端口的同时线速转发,满足核心层设备大容量、高密度的要求。3) 强大的业务支撑能力CISCO 6509支持MPLS VPN业务;支持丰富的组播协议(IGMP、IGMP SNOOPING,PIM-SM、PIM-DM和MSDP/MBGP等);支持WebSwitch(硬件支持)、NAT(硬件支持),内置防火墙(硬件支持)、IDS;支持POS/ATM、RPR等接口。4) 新一代万兆接口支持CISCO 6509系列产品提供的新一代万兆以太网克服了早期万兆以太网的诸多局限,在线速转发的基础上能够提供强大的QoS保障,并支持丰富的ACL、策略路由、安全等特性。Quidway® S8500的新一代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不仅在接口密度上达到2端口/线卡(后续可扩展至4端口/线卡),并且可以支持线速的MPLS转发,可以提供更好的IP VPN业务和透明的LAN服务,真正实现性能与功能的完美统一。CISCO 6509系列产品除了提供标准的LAN接口,还可以提供使用波分复用技术的10GBASE-LX4接口,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组网的灵活性。5)MPLS/IPv6分布式线速支持CISCO 6509系列产品遵循业务与性能并重的设计理念。一方面带宽和网络规模的增长推动核心路由交换机的性能容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业务的发展要求核心交换机更加智能化并具备更强的业务提供能力。CISCO 6509系列产品采用功能强大的ASIC芯片实现MPLS、IPv6的分布式线速转发,并能够基于高性能NP实现线速NAT、WebSwitch等增值业务,在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有保障业务的同时,也做到根据需求业务可裁减。6)完善的QoS机制CISCO 6509系列产品提供了灵活的队列调度算法,可以同时基于端口和队列进行设置,支持SP、WRR、SP+WRR三种模式;支持8个优先级队列,3个丢弃优先级;支持WRED拥塞避免算法和端口流量整形。支持带宽控制功能,流量限速的粒度为8Kbit/s,满足精品宽带网络的要求。7)电信级可靠性设计:CISCO 6509系列产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支持双主控交换板,无源背板设计,所有单板支持热插拔;电源系统交流/直流可选,采用1+1冗余热备份,并支持双路电源输入;支持STP/RSTP/MSTP协议和VRRP协议,能够满足苛刻的电信级网络可靠性要求,系统可靠性达到:99.999。8)完善的安全机制:CISCO 6509系列产品的先进的逐包转发机制确保其在各种数据流状况下的设备安全,支持OSPF 、RIP v2 及BGP v4 报文的明文及MD5密文认证;支持URPF(单播反向路径检查);采用802.1x方式对接入用户进行认证,支持安全的SNMPv3的网管协议、支持配置安全,对登录用户进行认证,不同级别的用户有不同的配置权限,并提供两种用户认证方式:本地认证和RADIUS认证。CISCO 6509系列产品通过灵活的MAC、IP、VLAN、PORT任意组合绑定,有效的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网络。支持多种ACL访问控制策略,能够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设置,保证网络的受控访问。CISCO 6509系列产品还支持标准Radius协议,同时提供Radius+功能,以及HCBM(华为可控组播管理协议)功能支持。基于硬件支持的内置防火墙/IDS功能为核心交换设备安全组网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简化了网络层次,提高了整网性能。2.6.2 汇聚层交换机本次网络系统集成我们采用4台CISCO作为汇聚层交换机,每台配置一个千兆光纤模块用于上行接入到核心交换机。以及八端口的百兆光纤模块向下接入各厅委的接入交换机。CISCO交换机简介 CISCO WS-C3560-24TS-S 的详细参数CISCO WS-C3560-24TS-S 基本规格产品名称CISCO WS-C3560-24TS-S设备类型以太网交换机内存128 MB DRAM和16MB闪存交换方式存储-转发背板带宽(Gbps)32GbpsVLAN支持支持MAC地址表12kCISCO WS-C3560-24TS-S 网络接口介质10/100 BASE-T/ 100FX/SX传输模式支持全双工配置形式可堆叠网络标准IEEE 802.3, 802.3u, 802.3z, 802.3ab传输速率(Mbps)10Mbps/100MbpsCISCO WS-C3560-24TS-S 端口端口数量24模块化插槽数2CISCO WS-C3560-24TS-S 其它其他技术参数网管功能 SNMP, CLI, Web, 管理软件CISCO WS-C3560-24TS-S 外观参数重量(Kg)3.9尺寸(mm)301*445*44 产品概述CISCO WS-C3560-24TS-S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工程系统集成设计方案.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