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环评公众参与1609.doc

    • 资源ID:2827594       资源大小:660.50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环评公众参与1609.doc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建设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铜川供电公司法人代表王永利联系人李迎华通讯地址陕西省铜川市新区咸丰路21号联系电话0919-3452257传真/邮编727031建设地点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立项审批部门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批准文号陕电经研规划2015136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0电力供应占地面积(平方米)313.95绿化面积(平方米)313.95总投资(万元)646(静态)环保投资(万元)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6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建设的必要性铜川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耀州区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电站项目是由铜川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地点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工程租赁铜川天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农业大棚棚顶(钢架大棚)安装太阳能电池阵列,共占棚顶面积约34万m2。 该农业大棚光伏电站项目能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建设光伏电站升压站将转化的光能集中升压。本期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主要是为耀州农业大棚光伏电站项目中的光伏能源上网而建设,接入韩城市电网规划如图1所示。拟建设的线路工程始于铜川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耀州区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终于110kV崔仙变电站,本期线路工程的建设能实现向附近区域供电,通过将光伏能源纳入电网从而缓解和完善当地用电量的需求和电网压力,将对电网的安全、可靠、灵活琏行方而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本期工程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环保效益,符台当前建设社会土义新农村和循环经济园区的精神。图1 工程接入铜川市电网规划图本工程为新建输电线路工程,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的“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综上所述,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符合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满足耀州区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的电力送出需求、符合铜川市电网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二、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1、地理位置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崔仙村境内。工程地理位置图见图2。图2 工程地理位置图2、工程概况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10kV输电线路工程和崔仙110kV变电站扩建工程,本工程项目组成见表1。表1 本工程项目组成表项目名称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铜川供电公司组成具体内容新建110kV输电线路工程途经区域铜川市耀州区境内。建设规模新建110kV输电线路共2.51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2.1 km,电缆线路0.41km 线路起点110kV崔仙变电站。线路终点铜川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耀州区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导线型号JL/G1A-300/40钢芯铝绞线。电缆型号YJLW02-64/110-1×630mm2地线型号OPGW-24光缆、ADSS-24光缆杆塔型式及数量直线塔2基、转角塔10基、共12基塔。基础型式板式直柱基础新增占地面积新增永久占地面积0.0313hm2。110kV崔仙变电站扩建工程地理位置铜川市耀州区境内。现状概况主变容量2×50MVA,110kV进出线4回(包括规划扩建的至中广新能源光伏农业园升压站110kV出线间隔1回)。本次建设规模本期扩建1回110kV出线间隔。占地面积站内进行,无新增占地。工程静态总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64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万元,占总投资的0.62%。预期投运日期2016年投运。3、线路工程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崔仙村境内,总计新建110kV崔仙变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耀州区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输电线路共2.51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2.1km,电缆线路0.41km。(2)导线及铁塔和基础本工程架空线路导线选用JL/G1A-300/40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OPGW-24光缆、ADSS-24光缆;工程电缆型号为YJLW032-64/110-1×630mm2。全线共用铁塔12基,其中直线塔2基,转角塔10基,塔基占地面积约0.0313hm2。选用铁塔型号见表2。表2 铁塔型号一览表名称型号呼高(m)设计档距(m)基数水平垂直直线塔1A1-ZM1243504501转角塔1A3-J2184005002转角塔1A3-J2214005001终端塔1A3-DJ243004503转角塔JB96009003转角塔JB126009002总计12本工程铁塔基础拟采用板式直柱基础(见图3)。直柱板式基础,施工方便、快捷、应用广泛,适于全线路的转角塔、耐张塔,具有运输量小,工程造价低的优势。图3 工程铁塔基础一览表(3)线路路径根据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1-XA00331K-A0101),新建线路始于110kV崔仙变,架空出线经终端塔A1改电缆落地,向北穿越崔仙变北侧厂房后经顶管穿越耀瑶路至耀瑶路东电缆终端塔A2,该段电缆线路长0.13km,A2架空至转角塔A3避开通信线,沿崔仙村东侧走线至在建210国道南侧转角塔A5,后向北跨越在建210国道后连续钻越110kV孙桃、回,110kV桃十线,330kV桥桃线,后至光伏农业园区内向北至电缆终端塔A6改电缆后接入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耀州区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该段架空线路总长度2.1km,电缆线路长0.15km。线路走径示意图见图4。110kVxx变光伏升压站耀瑶路在建210国道崔仙村拟建架空线路25mA1拟建电缆线路15mxx家养猪Xx家xx住户进站电缆线路A2A3奶牛场A5A6图4 工程线路路径示意图(4)线路合理性分析经现场勘查,本工程线路路径在崔仙变北侧厂房应留有足够距离,且耀瑶路东侧有在建奶牛场,致使线路无法按照原设计方案进行。因此从设计和环保角度考虑推荐采用以下线路方案(推荐线路走径示意图见图5):新建线路始于110kV崔仙变北侧最西边出线端,经电缆沿崔仙变北围墙向东出变电站经顶管穿越耀瑶路后沿道路东侧向北至B1点后向东至奶牛场北侧空旷地带的B2处改架空,本段电缆线路长度0.26km,架空线路后线路走径无变化,按原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线路路径走线至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耀州区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110kV崔仙变光伏升压站耀瑶路在建210国道崔仙村拟建架空线路25m拟建电缆线路15m奶牛场xx家养猪Xx家xx住户12345678920m进站电缆线路B1B2图5 本期推荐线路路径及监测点位示意图(4)主要交叉跨越、砍伐等施工情况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主要交叉跨越等施工情况见表3。工程线路途经地区植被稀少,设计按树木的自然生长高度进行跨越设计时,对于塔位处进行少量的砍伐,总计砍伐量35棵,主要为杨树、柳树。表3 本工程主要交叉跨越情况序号跨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330kV线路次2钻越2次110kV线路次3钻越2次、跨越1次在建国道次1跨越1次210kV次63通信线次34公路次14、崔仙变110kV变电站扩建工程(1)崔仙变110kV变电站概况崔仙变110kV变电站于2006年11月建成投运,主变容量2×50MVA,110kV出线3回,备用间隔1个,该站为户外式综合全自动化无人值守变电站。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北侧;35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南侧;主控通信楼布置在站区南侧,从东侧进站。(2)原有环保手续及环保设施情况110kV崔仙变电站于2008年2月取得陕西省环保厅关于110kV崔仙变电站有关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即关于铜川110kV中变变等6项输变电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陕环批复200888号),并于2013年5月起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在2014年通过了陕西省环保厅举办的竣工环保验收评审会议,结论为通过了该工程的环保验收,现阶段等待陕西省环保厅的批复。(3)本期建设内容本期工程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扩建间隔位于110kV崔仙变电站北边由西向东第1个备用间隔,扩建工程在原有围墙内预留场地进行,不需新征用地。本期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在110kV构支架区扩建1个出线间隔的设备支架及基础,接线形式同前期,扩建后110kV崔仙变电站110kV出线4回。110kV崔仙变电站110kV进出线间隔如图6所示,110kV崔仙变电站扩建前后对比表见表4。35kV/10kV设备区主控楼1#主变1#主变事故油池值班室绿化带110kV构架区黄堡线桃曲桃曲中广新本期扩建图6 110kV崔仙变电站扩建进出线间隔示意图表4 110kV崔仙变电站扩建前后建设规模一栏表序号项目已建本期建成后备注1主变压器2×50MVA2×50MVA2×50 MVA/2110 kV出线间隔3回1回4回新增1回3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化粪池与既有工程一致4事故油池1座20m3/1座20m3/5、工程协议情况本工程已取得铜川市规划局关于本线路工程用地意见(见附件2)。6、工程占地及土石方工程占地本工程中,110kV崔仙变电站仅扩建一个110kV间隔,全部工程站内进行,无新增占地;110kV输电线路的永久占地主要是塔基占地,约0.0313hm2,临时占地包括塔基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及人抬便道等,占地面积约为0.014hm2。占用的土地类型主要为建设用地,现状为农田或草地。工程土石方量本工程中110kV崔仙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产生的土方量主要为设备基础开挖及地基处理的余土,工程量较小,全部用于站区场地平整。输电线路塔基挖方余方就地平整在塔基基面范围内;牵张场占地区一般选择地形平缓的区域铺设钢板,一般不涉及土石方挖填;施工便道及人抬便道主要是利用原有的道路和乡村小道,不产生大量土石方基础开挖和弃渣。三、工程总投资和环保投资本项目静态总投资64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万元,占静态总投资的0.62%。具体投资项目见表5。表5 本工程环保投资一览表项目明细投资额(万元)塔基植被生态恢复1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费3合计4静态总投资646所占比例0.62%4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评价工作等级(1)电磁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中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原则,本项目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为110kV,架空线路的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本工程变电站扩建工程中110kV崔仙变为户外式变电站,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因此综合考虑本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二级。本次评价等级划分参照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表6。表6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类电压等级工程条件评价工作等级交流110kV变电站户内式、地下式三级户外式二级输电线路1、地下电缆。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三级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二级(2)声环境本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的2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中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输变电工程的特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为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重点。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7。表7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划分依据所处功能区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数量增加较多2类区二级评价(3) 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依据项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如表8所示。表8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工程不涉及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110kV崔仙变电站站内扩建间隔,无新增永久占地;110kV输电线路工程线路较短,长度约2.51m,远远小于50km。结合本输变电工程点式间隔占地特点,确定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线路塔基用地现状主要为农田,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4)水环境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中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期租住在附近村民家中不会产生生活污水,运行期时项目中输电线路部分不产生污水。110kV崔仙变电站仅扩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无新增生活污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本环评不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等级低于三级,因此本项目对水环境影响仅进行简要分析。2、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规定以及本项目电压等级确定评价范围。根据这一原则和本工程特点,将评价范围作如下规定:本工程110kV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30m范围区域。本工程110kV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两侧各30m带状区域。本工程110kV电缆线路: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带状区域(水平距离)。(2)噪声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如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站场等),一般以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噪声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有关规定,地下电缆可不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110kV变电站:厂界噪声为变电站围墙外1m处,环境噪声为变电站围墙外200m范围内区域。本工程110kV架空输电线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规定,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参照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中相应电压等级线路的评价范围,因此本110kV架空输电线路噪声评价范围为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两侧各30m带状区域。(3)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串补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站场围墙外500m;不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00m的带状区域。根据这一原则和本工程特点,将评价范围作如下规定:本工程110kV变电站:围墙外500m范围内区域,重点评价工程扰动区域。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两侧各300m带状区域。3、环境保护目标(1)现状调查本工程在选择输电线路路径时,为了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保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小,就线路选址用地问题,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对沿线地方文物管理委员会、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进行了工程汇报、征询意见、调查收资、协调路径等工作,并根据相关部门的意见对线路路径进行优化,避让了相关环境敏感区。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及现场踏勘,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天然林、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周边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评价范围居民区保护目标主要为崔仙村具体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表9。表9 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目与本工程位置关系保护内容保护级别1崔仙村杨涛家变电站站址北侧15m人群健康2崔仙村张氏住户变电站站址东侧20m人群健康3崔仙村养猪住户变电站站址东北侧25m人群健康备注:保护级别中 为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临公路侧执行4类标准。 为电磁环境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所规定的标准。(2)监测布点依据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崔仙变附近敏感目标,因此需在相关站址处、变电站出线端处、线路沿线中以及保护目标处进行现状布点进行监测。本工程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见表10,环境现状监测点示意图见图5。工程区域环境现状照片见图7。表10 监测点布设一览表序号监测地点行政归布设理由1110kV崔仙变电站东侧围墙外铜川市耀州区2110kV崔仙变电站北侧围墙外铜川市耀州区变电站站址110kV出线端3110kV崔仙变电站西侧围墙外铜川市耀州区4110kV崔仙变电站南侧围墙外铜川市耀州区5崔仙村杨涛家铜川市耀州区变电站敏感目标6崔仙村张氏住户铜川市耀州区变电站敏感目标7崔仙村养猪住户铜川市耀州区变电站敏感目标8在建国道210与线路交叉处铜川市耀州区线路环境现状9拟建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耀州区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站址出线侧(南侧)铜川市耀州区升压站进线端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崔仙村境内,主要为新建110kV线路工程和110kV崔仙变电站扩建工程。工程中110kV线路工程所经区域主要是关中平原地区,且线路路径处现状多为农田,线路跨越公路,所经区域地势较平缓,无自然环境问题。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为交通扬尘、噪声影响。本期工程扩建间隔110kV崔仙变电站厂界北侧扩建出线端现状崔仙变拟建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站址现状奶牛场xx家养猪住户线路跨越耀瑶路崔仙变周围环境敏感点现状线路路径处现状(向南)跨越国道210处现状图7 本工程环境现状照片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耀州区地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属乔山山脉南支,鄂尔多斯台地南部边缘。地势北高南低,海拔6501700m,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多丘陵沟壑,南部较为平缓。相对高差1196m,最高处为长蛇岭,海拔1732m,最低点是赵氏河谷,海拔536m。区内山岭遍布,著名的有:爷台山、凤凰山、香山、长蛇岭、文王山、武王山、宝鉴山、磬玉山、药王山等。工程线路所经地区地貌单元主要为黄土塬、黄土台塬地貌,山前冲洪积地貌和中低山地貌及具有被冲沟切割而成的以残余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组成的黄土塬地貌,海拔高程700m770m。 2、气候、气象项目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交接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特点是春暖多风、夏热少雨、秋涝多、冬寒少雪。年平均日照2356.6小时,年均降水量554.5mm,年均气温8.412.3,平均无霜期206228天。3、河流、水系耀州区内漆水河、沮水河、赵氏河、浊浴河、清浴河等五条河流,属黄河流域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水系,总流域面积25568km2。境内水资源总量为12937万m3,分布水域4988.63亩,其中水库面积4647.5亩,控制流域面积1297 km2,总库容9668.5万m3。目前,全区有水库8个,分别是:桃曲坡水库、玉皇阁水库、高尔塬水库、友谊水库、涧沟水库、豹村水库、前咀子水库、沟西水库等。漆水河属渭河支流。河长64.2km,流域面积814.7 km2。多年平均流量 4.32m3/s,最大流量265 m3/s,最小流量0.03 m3/s,年径流量1.36亿m3/s。平均比降11.0%。流域多山丘陵。河道曲折多大弯。上游支流短足,成羽毛状河型。中游干河河道上建有羊毛湾水库。下游河道纵横,河网交错。汇入主要支流有湋河、大北沟(漠峪河)、董家河等。本工程中线路较短,无跨越河流,工程生态评价范围内也无河流水系,因此不会受到洪水的影响,也不会对河流行洪产生影响。4、生物多样性本工程所经区域中地带性土壤的发育属于黄土母质的土娄土,但由于长期侵蚀,以黄土性土为主。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但由于人类活动强烈,塬面大部分被开垦为农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坡地大多被兴修为梯田,沟坡为荒草地和林地。本工程线路途经地区植被稀少,对于沿线档距中央难以跨越的树木,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砍伐,沿线共砍伐大小树木约35棵,主要树种为杨树、柳树、花椒树等。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由于线路区域城镇化较强,主要动物为鸡、鸭、狗、牛等家禽。工程区域生态环境较为稳定,本工程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位及人口2012年,耀州区下辖8个镇(瑶曲镇、庙湾镇、关庄镇、董家河镇、孙塬镇、小丘镇、照金镇、石柱乡)1个乡(演池乡)3个街道(永安路街道、天宝路街道、锦阳路街道),189个行政村、8个板块型社区(邻德社区、解放社区、南泉社区、崇德社区、东站社区、天宝滩社区、华原社区、塔坡社区)、4个单位型社区(水泥厂社区、西北耐火材料厂社区、下石节煤矿社区、陈家山煤矿社区)。总人口30万人(含新区),其中非农业人口10万。2、社会经济状况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耀州区委、区政府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农业大区、工业强区、中心城区、文化名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果业富民、文化兴耀”三大战略,突出重点抓关键,强化措施抓落实,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区呈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93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3亿元,增长22.8%;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亿元,增长39%;财政总收入16.5亿元,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3.7亿元,同口径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4亿元,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0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增长19.1%;人口自然增长率5.37;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 连续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实现进位,连续3年蝉联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25.9%,比预期目标高3.6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预计煤炭、水泥两大传统产业完成规模工业产值75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53%,同比增长30%。主要工业产品:原煤达到920万吨,水泥(含熟料)1140万吨。3、教育、卫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面扎实的做好了“两基”建设工作;1.5万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耀州中学2013年高考成绩再创全市新高;耀州教育网建成并投入运行,柳公权中学新校区已正式投入使用,各初级中学实验楼和学生宿舍楼已全面开工建设,规范化管理学校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区医院门诊楼、乡镇卫生院建设及设备仪器配套项目进入尾期;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参加合作医疗农民21.6万人,参合率达到95.79%,年报销药费395万元。计生工作开展顺利,全区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以内。4、文物古迹耀州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现存文物古迹200余处,其中著名的中国药王山、大香山、照金薛家寨,已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的热点。耀州区曾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芬,医药学家孙思邈及北宋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的故里。据现场调查,本工程评价区内无文物古迹,距离较近的药王山景区约4km。因此,本工程不会对当地人文景观造成影响。5、交通运输条件耀州区交通便捷,是连接陕西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北依铜川,南去西安及咸阳国际机场约70km,210国道、西铜一级公路、咸铜铁路、梅七铁路穿境而过,区内公路呈网状分布,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油)路目标,交通十分发达。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自然环境拟建的中广新能源耀州农业棚顶光伏送出工程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境内,工程主要位于崔仙村及铜川市耀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附近,线路所经区域主要为农田,海拔高程700m770m左右。2、声环境2015年7月9日,委托监测单位对相关变电站所在区域和线路经过地的声环境现状进行监测,监测点位布设见图5及表10,监测结果见表11,表中监测数据为等效连续A声级(Leq)。表11 本工程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序号监测地点环境噪声监测值单位:dB(A)备注昼间夜间1110kV崔仙变电站东侧围墙外47.842.1耀瑶路旁2110kV崔仙变电站北侧围墙外47.641.83110kV崔仙变电站西侧围墙外44.839.24110kV崔仙变电站南侧围墙外43.738.75崔仙村xx家50.042.3耀瑶路旁6崔仙村xx住户49.841.6耀瑶路旁7崔仙村养猪住户53.944.8耀瑶路旁8在建国道210与线路交叉处43.739.59拟建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耀州区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站址出线侧(南侧)50.143.3修路正在施工由监测结果可知,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110kV送出工程中110kV崔仙变电站厂界四周噪声昼间为43.747.8dB(A),夜间为38.742.1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 dB(A),夜间50 dB(A)。工程线路沿线环境敏感点及拟新建升压站站址出线侧噪声昼间为43.753.9dB(A),夜间为39.544.8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即昼间60 dB(A),夜间50dB(A)。3、电磁环境2015年7月9日,对本工程区域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12。表12 本工程电磁环境状况监测结果序号监测地点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mT)备注1110kV崔仙变电站东侧围墙外60.380.0622110kV崔仙变电站北侧围墙外273.40.151110kV出线端3110kV崔仙变电站西侧围墙外77.020.1034110kV崔仙变电站南侧围墙外17.610.2045崔仙村xx家73.810.0306崔仙村xx住户37.370.0357崔仙村养猪住户70.740.0258在建国道210与线路交叉处47.130.401附近线路较多9拟建中广新能源有限公司耀州区50兆瓦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升压站站址出线侧(南侧)459.20.057站址附近有330kV架空线路监测结果表明本工程所在区域工频电场强度范围在17.61459.2V/m间、工频磁感应强度范围在0.0250.401mT间,均低于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频率为50Hz下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以4000V/m作为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以100T作为工频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4、生态环境拟新建的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110kV送出工程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和崔仙村境内,该地区周围有在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站址周围为城镇半建成区,耀瑶路为主要交通道路,呈现城镇生态系统。根据现场调查站址区域评价范围内周围无工业污染源,线路途经区域较为空旷,植被多为农田,生态系统较稳定。5、监测质量保证5.1监测仪器1)工频电磁场测试仪器型 号: Narda EFA-300工频电磁场测试仪测量范围:电场0.01V/m100kV/m,磁场强度:1nT10mT频率范围:5Hz100kHz仪器编号:AP-0010/W-0010/Y-0003计量检定证书编号:XDdj2014-3474有 效 期:2014.10.232015.10.222)噪声测量仪型 号:2250型声级计测量范围:25135 dB(A)仪器编号:2661316计量检定证书编号:ZS20141106J有 效 期:2014.8.272015.8.265.2 监测质量保证1)监测单位:西北电力节能监测中心2)人员及数据保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数据及报告三级审核。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及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 87022014)以4kV/m作为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以10kV/m作为输电线路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的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以100T作为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3、施工废水综合利用,不外排。4、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和4类标准;建筑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无总量控制问题。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基础浇筑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施工噪声材料运输运输噪声交通扬尘植被破坏立塔挂线施工噪声植被破坏图8 工程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流程及环境影响示意图图9 工程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施工流程及环境影响示意图电缆沟、竖井开挖电缆隧道、顶管施工电缆沟道、隧道砌筑导线敷设弃土、弃渣临时占地,造成扬尘;运输施工噪声;影响城市景观运输施工噪声;影响城市景观机械牵引装置噪声;影响城市景观图10 电缆线路施工期工艺流程及环境影响示意图运行期:110kV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图11 工程110kV输电线路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示意图110kV电网350kV电网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设备噪声110kV配电装置350kV配电装置110kV主变压器主控楼生活废水、垃圾图12 工程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一、 施工期1、施工期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白灰、水泥、沙子、石方、砖等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输电线路施工时对地面扰动产生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2、施工期废水施工期废水污染源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铜川中广新能源耀州生态农业棚顶光伏电站110kV送出工程环评公众参与1609.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