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榆树台镇董家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榆树台镇董家村二社榆树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827583
资源大小:1.30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榆树台镇董家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榆树台镇董家村二社榆树环评报告.doc
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国环评证甲字第1607号)二一五年六月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卫生院法人代表赵立群联 系 人赵立群通信地址吉林省 梨树县联系电话13844419004传 真邮 政 编码136500建设地点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村二社立项审批 部 门批 准 文 号建设性质新 建 扩 建 技 改行业类别代码占地面积(平方米)2411绿化面积(平方米)总 投 资(万元)245.44环保投资(万元)3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 日 期2016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卫生院位于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村二社,四乾公路(梨树至榆树台)东侧,场区占地面积为2190,原建筑面积365,设开放床位9张,现有在职职工16人,全部为初级职称。院内下设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科及相关的辅助检查职能科室。服务面积总共12个行政村, 全乡1.7万人囗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根据梨树县城市总体规划和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卫生院现实及未来工作发展需要,拟在原址新建医疗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200。梨树县环保局2012年9月24日对该项目的环评报告进行了批复(梨环建字【2012】140号)。但由于2014交通规划将原舍开公路(卫生院门前的公路)变为国道,原审批董家卫生院地块无法实施项目建设,经梨树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建设地址变更为榆树台镇董家窝堡村村民委员会地块,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总投资均不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环评需要重新报批。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吉林大学承担了该项目地址变更后的环评工作。医院搬迁后,原址不再作为医院使用。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院区平面布置见图2。本项目拟建规模见表1。表1 本项目新建规模一览表楼层用房名称房间数量每间使用面积总使用面积一层抢救室13535X光室13535心电室12828B超室13030医生办公室12525护士办公室12525病房24080收款室13535药房23060注射室22550二层财会室23060合作医疗室250100电诊室16060保健室18080防保室1100100三层院长办公室24080会议室480320合计1200项目总投资为245.4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5.44万元。卫生院共有员工16人,年工作日365天,实行三班工作制度,每班8小时。公用工程: 1、给水、排水卫生院供水利用井水,院区现有水井出水量可以满足供水需求;本项目排水主要是新增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的生活、医疗用水,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运至梨树县污水处理厂,最终通过梨树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招苏台河。2、采暖本项目冬季供暖利用0.2t/h生物质锅炉,年燃烧生物质燃料30t;3、供电项目电源由榆树台镇董家村二社农业用电接入,可以满足项目用电需求。手术室设置应急电源。工程进度:为尽快发挥工程效益,结合城市发展和实际情况,本工程在2016年11月完成,建设进度初步安排如下:(1)2011年3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审批。(2)2015年3月4月,初步设计及审批、场地勘测;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3)2015年6月11月,土建施工。(4)2015年12月2016年3月,设备安装工程。(5)2016年5月10月,装饰工程。(6)2012年11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卫生院原有建筑面积为365,院内开设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科及相关的辅助检查职能科室。污染物分析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1、废水卫生院现有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废水的产生量为3t/d,未设污水处理站,废水直接排入渗水井。2、废气现有废气污染源主要为锅炉烟气。卫生院现有1台0.2t/h散煤锅炉,燃煤量为30t/a,用于卫生院冬季取暖,锅炉无除尘器,锅炉烟气经15m烟囱排放。根据理论计算,锅炉采暖期排放烟气30万m3,SO2 0.192t/a(煤的含硫量按0.4%计算)、NOx0.088 t/a。3、噪声卫生院无产生噪声设施,主要医疗设备均安装在房间内,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性影响。4、固体废物医院现有固体废物主要有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产生量约为1t/a,主要为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有机污染废弃物,定期焚烧处理。院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t/a,由市政环卫部门定时清运送往城市垃圾场统一处理。现存主要环境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医院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医疗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锅炉烟气无除尘设施,排气筒高度不达标。医疗废物处置不符合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梨树县位于长白山区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土地肥沃平坦,素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之美称,土地面积4209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5120°53、北纬42°4943°46。南与辽宁省西丰、开原两县及四平市接壤,北与辽河农垦管理区相邻,北、西隔东辽河与公主岭市、双辽市相望,西毗辽宁省昌图县。全县辖15个镇、6个乡,县城所在地梨树镇地势平坦,东南略高、西北略低,地面自然坡度为1.5,镇北2km有招苏台河流过。本项目位于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村二社,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2、地形地貌梨树县位于我国东北松辽平原中部,海拔高度在100240m之间,平均海拔高度200m,南部丘陵地带为古生界中侏罗系陆相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及侵入不同时期的火成岩。镇区平原地带为中生界白垩系泉头组陆相沉积碎屑岩和新生界第四纪冲洪积层,工程地质剖面结构较一致,黄色粉质壤土土层厚4.25.6m,含壤土、碎石的黄色粗砂层厚为2.23.2m,白垩纪紫红色泥岩层0.30.5以下是硬塑干硬状态,持力层为黄色粉质壤土,允许承载力15t/m3,最大最载力为22t。土壤类型有山地石质土、黑土、淡黑钙土及草甸土等。最大冻土深度1.481.51m。3、气候特征评价区域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干燥晴朗,早晚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5.7。最高气温36.1,最低气温-35.2,年平均降雨量560mm,常年主导风向西南,年平均风速2.8m/s,无霜期120-150天,雪压35kg/,风压55kg/,年日照2657.8h。该评价区内,采暖期F类稳定度发生频率较高,为31%,其次为中性D类稳定度为27%;非采暖期以中性D类稳定度为主,占35%,其次为F类稳定度占19%,年平均发生频率仍以中性D类稳定度为主,达31%,其次为F类稳定度占25%。逆温特征见表2。表2 逆温特征表类 型平均厚度(米)平均强度(/100米)频率(%)贴地逆温1780.9237.5低层逆温2030.9237.5合 计1910.92754、区域地表水概况区域内地表水主要有招苏台河。招苏台河是东辽河上游一个较大支流,发源于三家子土门岭西北折西河,经十家堡、梨树白山、大房身、四棵树、喇嘛甸乡,在喇嘛甸镇张家桥出境,入辽宁省昌图县界。招苏台河在梨树县境内流长为85.7km,平均水深0.5m,县内流域面积为1136.2k,占全县总面积29.4%。平均坡降2.3,弯曲系数1.45,1960-1980年平均年径流量8738万m3,最大洪峰流量120m3/s,枯水期流量1m3/s。招苏台河水文条件季节性变化很大,旱季水位降低,河水极少,有断流现象,雨季河水充沛,水位上涨,出现数次洪峰。冬季结冰封冻,从11月中旬开始结冻,冰封期大约110天。招苏台河流量及变化规律与大气降水有直接关系,一般7-8月雨量最大,雨季随着雨量增加,河水流量随之增加,丰水期平均流量为19.8m3/s;平水期平均流量为3.95m3/s;枯水期平均流量0.70m3/s;经统计分析招苏台河多年平均流速为0.6m/s。水位的变化与降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是招苏台河的主要来源,除夏季降水外,冬季的积雪,春讯桃花水下山,也是河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其比例较小。降水量决定了枯水期的最低水位和枯水期长短,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时使招苏台河产生断流现象。上三台河中游建有水库一座(上三台河水库),招苏台河主干中下游区建有八一水库一座。5、植被本地区地处东部长白山区和西部松辽平原的过渡带,加上地形复杂、条件差异而形成种类繁多的植物群落,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植被属于长白植物区系。本区林地以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森林覆盖率为19.1%,区域内植被类型以两种阔叶-针阔混交林和森林草原类型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招苏台河上游区300400米高的丘陵上,后者主要分布在混交林以西地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行政隶属四平市,幅员4,209km2。梨树县地处东辽河下游,东、北、西北为东辽河所环绕。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系长白山支脉大黑山余脉,山山相接,岭岭相连,岗峦起伏,绵延不断。最高的大砬子山主峰海拔537m。中部为波状平原,北部系低洼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辽阔的米粮川,为吉林省黄金玉米带的主要地段之一。全县土地使用面积63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51万亩,占55.6%,林地129万亩,占20.4%,草地38.7万亩,占6.1%,水域42.7万亩,占6.8%,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平原县份。 截至2006年1月,梨树县辖21个乡镇,其中6个乡、15个镇:梨树镇、喇嘛甸镇、郭家店镇、蔡家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小城子镇、东河镇、万发镇、榆树台镇、小宽镇、沈洋镇、林海镇、刘家馆子镇、石岭子镇、白山乡、双河乡、金山乡、泉眼岭乡、胜利乡、四棵树乡。共有33个社区(其中城镇社区99个)、313个行政村 (注:按吉民行批20057号,梨树县的石岭镇已经划入四平市的铁东区,但没有操作,仍统计在梨树县内。) 。全县总人口86万人,农业人口64万人。土地面积大,类型多,土质肥沃,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农业具有较大优势。 从南向北集资分布着灰棕壤、棕壤、黑土、黑钙土。高肥高适应性土壤和中肥中适应性土壤达167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47.6%。这种多样化土壤种类和肥沃的土质条件,使梨树县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建立了以种植业为主,兼营林、牧、副、鱼的产业结构,并逐步形成了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的构成特点,成为全国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的优势使牧畜业发展具有优越条件。以食粮动物猪、牛、羊、禽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势头大,饲养量逐年增加。年饲养生猪193.7万头,牛36.2万头,羊17万只,禽2147万只,猪的三元杂交率达到60%,黄牛改良达100%。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吉林省鹅业生产基地与黄牛改良基地。 粮食优势,也使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具有雄厚原料基础。目前,以玉米为原料的无水酒精、淀粉生产和以大豆为原料的植物油生产已成为梨树工业的支柱和带头产业。梨树生产的酒精、淀粉和植物油,产量大,质量好,饮誉全国。 矿藏资源丰富,开掘利用潜力大,特别建材工业前途较大,现已初具规模。 梨树县南部半山区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金、银、铜、铅、锌、陶石、石灰石、硅灰石等百余种,现已开掘利用的有煤、铜、陶石、硅灰石等23种。北部砂碱地带有储量较丰富的油气资源,已开发利用为四平、梨树提供优质天然气。现已探明硅灰石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居全国之首,列为全国非金属矿生产基地。全县境内现有水泥厂5座,产品销往东北各地,全县现有各类建材企业121个,建材行业同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行业作为支撑梨树工业的两大支柱,对于振兴和繁荣梨树经济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野生经济植物较多,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全县有各类野生植物面积1796万亩,占总土地的28%,人均占有2.9亩。野生植物品种较多,兼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和西部草原区的植物种群,有些特产品种全省稀有。食用类植物71种,饲料、饲草植物53种,药用植物364种,观赏绿化类植物65种,工业原料类植物187种,其中,储量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细辛、蕨菜、毛榛、山里红、山葡萄等数十种山珍食品。特别是山楂和葡萄,家植时间长,品种优良,栽培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大,有较大开发潜力。 梨树县交通四通八达。“京哈”、“四梅”、“哈大”铁路,“长大”高速 公路、102国道从境内通过。境内有火车站6处,年吞吐货物量在300万吨以上。县城距东北交通枢纽四平市仅10公里,距省城长春100公里,距大连港560公里。邮电通讯设备先进。万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公众传真、特快传递广泛应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水利设施齐全,境内有二龙湖水库及东辽河等多条河流,水资源充足。电力资源丰富,设施配套,保证供给。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状况,本评价采用2014梨树县空气环境质量报告中的3月份(采暖期)、9月份(非采暖期)监测数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位置详见表3。监测项目选择TSP、SO2、NO2 3项。表3 大气监测结果 单位:mg/m3测点名称功能区代码日期二氧化硫日平均值氮氧化物日平均值TSP日平均值党校对照点1号2014、3、50.0220.0180.1922014、3、60.0230.0100.1702014、3、70.0290.0130.1992014、3、80.0230.0090.1922014、3、90.0260.0140.173总平均值0.0250.0130.185最大值0.0290.0180.199最小值0.0220.0090.170燃料公司2号2014、3、50.0240.0170.1982014、3、60.0250.0170.2002014、3、70.0260.0160.1892014、3、80.0300.0140.1982014、3、90.0280.0160.191总平均值0.0260.0160.196最大值0.0300.0170.200最小值0.0240.0140.189建委3号2014、3、50.0250.0170.1942014、3、60.0220.0210.2102014、3、70.0190.0170.1952014、3、80.0270.0150.2062014、3、90.0320.0110.200总平均值0.0250.0170.201最大值0.0320.0210.210最小值0.0190.0140.194市政4号2014、3、50.0230.0170.1972014、3、60.0250.0160.1982014、3、70.0230.0070.1902014、3、80.0290.0130.1982014、3、90.0260.0160.210总平均值0.0250.0140.198最大值0.0290.0170.210最小值0.0230.0070.190党校对照点1号2014、9、50.0100.0090.0612014、9、60.0110.0100.0592014、9、70.0080.0120.0832014、9、80.0100.0120.0732014、9、90.0090.0110.093总平均值0.0090.0110.074最大值0.0110.0120.093最小值0.0080.0090.059燃料公司2号2014、9、50.0110.0120.0852014、9、60.0110.0130.0992014、9、70.0130.0120.0902014、9、80.0120.0090.0982014、9、90.0140.0120.084总平均值0.0120.0120.091最大值0.0140.0130.099最小值0.0110.0090.084建委3号2014、9、50.0120.0120.0812014、9、60.0130.0120.0872014、9、70.0110.0150.0922014、9、80.0130.0130.0872014、9、90.0110.0120.090总平均值0.0120.0130.087最大值0.0130.0150.092最小值0.0110.0120.081市政4号2014、9、50.0110.0130.0842014、9、60.0120.0130.0952014、9、70.0110.0130.0892014、9、80.0130.0130.0852014、9、90.0110.0110.089总平均值0.0110.0130.088最大值0.0130.0130.095最小值0.0110.0110.084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同时计算污染物日均值超标率。数学表达式如下: Ii=Ci/C0 式中:Ii第i种污染物环境质量指数; Ci第i种污染物平均浓度,mg/Nm3; C0 第i种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mg/Nm3。评价标准选用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45。表4 评价区3月份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表序号监测项目日浓度范围(mg/m3)五日均值(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标准指数1#SO20.0220.0290.02500.17NO20.0090.0180.01300.11TSP0.1700.1990.18500.62.2#SO20.0240.0300.02600.17NO20.0140.0170.01600.13TSP0.1890.2000.19600.653#SO20.0190.0320.02500.17NO20.0140.0210.01700.14TSP0.1940.2100.20100.674#SO20.0230.0290.02500.17NO20.0070.0170.01400.12TSP0.1900.2100.19800.66表5 评价区9月份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序号监测项目日浓度范围(mg/m3)五日均值(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标准指数1#SO20.0080.0110.00900.06NO20.0090.0120.01100.09TSP0.0590.0930.07400.25.2#SO20.0110.0140.01200.08NO20.0090.0130.01200.10TSP0.0840.0990.09100.303#SO20.0110.0130.01200.08NO20.0120.0150.01300.11TSP0.0810.0920.08700.294#SO20.0110.0130.01100.07NO20.0110.0130.01300.11TSP0.0840.0950.08800.29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内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各点日均值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说明当地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并且有一定的环境容量。非采暖期空气环境质量优于采暖期。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本评价采用2014年4月昭苏太河监测数据。监测断面具体布设情况详见表6及图3。表6 评价区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断面序号河流断 面 位 置1#昭苏太河四台子2#新立屯3#六家子监测项目选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NH3-N、挥发酚、铅、总磷、铜、锌、氟化物、砷、镉、六价铬、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共18项指标。监测时间:2014年4月14日。监测结果见表7。表7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pH除外)监测项目1#2#3#pH7.687.537.63溶解氧7.125.686.93高锰酸盐指数3.4917.876.25COD29.953.938.9BOD52.7716.005.15NH3-N 0.3077.2051.918挥发酚0.002L0.002L0.002L铅0.01L0.01L0.01L总磷0.0140.0610.046铜0.001L0.001L0.001L锌0.05L0.05L0.05L氟化物0.6740.6050.652砷0.007L0.007L0.007L镉0.001L0.001L0.001L六价铬0.004L0.004L0.004L氰化物0.004L0.004L0.004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L0.2050.05L硫化物0.0640.1600.160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其数学模式如下: Sij=Cij/C0 式中:Sij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第i种污染物监测结果,mg/L; C0 第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mg/L。pH的标准指数计算式: SpH,j= pHj7.0 SpH,j= pHj>7.0式中:SpH,jpH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pHjj点的pH值; 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若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昭苏太河水质目标为类,评价标准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评价结果见表8。表8 地表水评价结果一览表监测项目1#2#3#pH0.340.270.32溶解氧0.520.650.53高锰酸盐指数0.221.120.39COD0.751.350.97BOD50.281.600.52NH3-N 0.153.600.96挥发酚000铅000总磷0.0350.150.12铜000锌000氟化物0.450.400.43砷000镉000六价铬000氰化物00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680硫化物0.0640.160.16由表8可以看出,2#断面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超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要求,超标倍数分别为:0.12倍、0.35倍、0.6倍、2.6倍;2#断面其他监测项目和1#、3#断面监测项目均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要求。3 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状况, 本次在卫生院周围东、南、西、北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为Leq。监测时间为2015年5月13日,昼间及夜间各测一次。监测结果见表9。其中:式中:Leq监测点的等效声压级,dB(A);Li第i个现状监测值,dB(A);n取样个数。表9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Leq dB(A)点位昼间标准值是否合格夜间标准值是否合格1#40.555合格38.345合格2#41.3合格37.6合格3#54.6合格43.5合格4#41.8合格39.7合格由表9可以看出,本项目所在区域噪声值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4、地下水环境为了解评价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状况,在卫生院区内水井布设1个监测点位,监测时间:2012年9月20日。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共3项。监测频率一天一次。地下水监测结果见表10。表10 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表 单位:(PH无量纲)mg/L监测点位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井深(m)1#7.411.850.16217现状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模型为:式中:Si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Ci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Co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pH值污染指数按下式计算:当CpH7.5时,分母第一项取8.5;当CpH7.5时,分母第一项取6.5。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按表11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2。表11 地下水污染程度划分表污染指数<11335510>10污染程度未污染轻污染中等污染重污染极重污染表12 地下水现状评价结果表 监测点位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1#0.090.620.81由表12可以看出,监测井水各项监测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地下水环境未受到污染。5、生态环境区域内地势平坦,适宜耕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有玉米、大豆、白菜、大头菜、马铃薯、罗卜、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芹菜、韭菜等,随着农业先进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近年来无病虫害发生,说明土地施用化肥、农药量较大。区域内主要陆生动物种类有哺乳类、鸟类等脊椎动物及昆虫纲、蛛行纲的无脊椎动物。主要脊椎动物有小家鼠、褐家鼠、大仓鼠等鼠类动物;麻雀、金腰燕、喜鹊、灰沙燕、秀鼻乌鸦等动物;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村二社,榆树台镇董家窝堡村村民委员会院内。院区南侧为吉视传媒董家维修站;西侧为四乾公路(梨树至榆树台),北侧为四平润丰牧业有限公司,东侧为农田。因此,确定的保护目标如下:保护当地环境空气质量,使之符合(GB30951996)二级标准保护招苏台河水水质,使之符合(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保护当地声环境质量,使之符合(GB30962008)1类标准保护当地地下水质量,使之符合(GB/T14848-93)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见表13。表1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污染物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浓度单位TSP年平均日平均0.200.30mg/m3SO2年平均日平均 一小时平均0.060.150.50mg/m3NO2年平均日平均 一小时平均0.080.120.24mg/m3根据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的规定,招苏台河评价河段为类水体,故评价标准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体标准,详见表14。 表14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摘录)污染物单位类pH无量纲69CODmg/L40BOD5mg/L10氨氮mg/L2.0挥发酚mg/L0.1溶解氧mg/L2高锰酸盐指数mg/L16铅mg/L0.1总磷mg/L0.4铜mg/L1.0锌mg/L2.0氟化物mg/L1.5砷mg/L0.1镉mg/L0.01六价铬mg/L0.1氰化物mg/L0.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0.3硫化物mg/L1.0根据地下水质量分类的原则,地下水评价采用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见表15。表15 地下水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L类别项目类类类类类pH(无量纲)6.58.56.58.56.58.55.56.58.595.5,9高锰酸钾指数1.02.03.01010氨氮0.020.020.20.50.5细菌总数10010010010001000总大肠菌群3.03.03.0100100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见表16。表16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等效声级Leq(dB(A)类 别昼 间夜 间050401554526050365554a7055b7060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废水执行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预处理标准。其污染物排放标准详见表17。表17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序号控制项目排放标准预处理标准1粪大肠菌群数/(MPN/L)50050002化学需氧量(COD)浓度/(mg/L)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d)60602502503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mg/L)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d)20201001004氨氮/(mg/L)155悬浮物(SS)浓度/(mg/L)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d)202060606总余氯/(mg/L)0.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见表18。表18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摘录)项目烟尘SO2NOx烟囱高度标准(mg/m3)5030030020m(容量1t/h)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详见表19;运营期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标准,见表20。表1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等效声级Leq(dB(A)昼 间夜 间7055表2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等效声级Leq(dB(A)类 别昼 间夜 间0504015545260503655547055医院固体废物执行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