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doc
唐山市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大学*学院江苏*211*)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良好环境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阐述了我的家乡唐山市的近年来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一些环境问题及解决策略。关键词:环境问题影响解决方式1.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骑自行车而改为开汽车,越来越少的人去挤公交,很多人都拥有了私家车。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逐渐普及。但是,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森林破坏、臭氧空洞、土地沙漠化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酸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的发生,引发人们不得不深思过去一两百年的所作所为。而唐山市作为中国的一个典型的迅速发展的城市,其存在的环境问题也是很典型的。认识到了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和政府的重视。政府不断的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例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对特殊地区采取特殊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新型工业等。2 过去二十年唐山市环境现状2.1 1999以来年唐山市环境问题的表现2.1.1 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煤为唐山市最主要的能源,大气污染主要为煤烟型污染。工业废气的排放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污染物大气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等超标排放,工业区的大气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全市平均值。2.1.2 地表水污染严重1999年唐山市工业用水量为29.5×108t,废水排放总量为1.89×108t,工业废水处理率为95.7%,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有62.9%,超标废水主要排入滦河、陡河和还乡河中。据1997年唐山市环保部门统计,滦河66.7%的河段水质为V类和劣V类,尤以滦河上游河段最为严重,主要是迁安造纸厂废水所致;流经市区的陡河平均污染指数高达1.40,80.6%的河段水质为V类和劣V类。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累计堆存量大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值仅在1986年超过了工业总产值的3%,其余年份均小于2.5%。全市历年累计堆存量3.65×108t,占地面积1400hm2,主要成分是煤矸石、尾矿、粉煤灰,长年露天堆放,不仅大面积占用土地,而且经过风化、降解、雨水冲刷,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烟尘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形成二次污染。2.1.3 采煤塌陷与矿山群采使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唐山市的煤炭经过百年开采,已形成6000hm2的采空区和21400hm2的采煤塌陷地,严重破坏了地表自然形态、建筑物和农田,现已形成总面积达1800hm2的积水坑53个,水深最深达20m左右。对丰富的铁矿、石灰石等资源的“群采”也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耕地减少、山洪爆发、植被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愈益突出。2.2 唐山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2.1 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是唐山市环境污染的直接诱因多年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工、造纸业作为唐山市经济发展的主体行业,产值贡献率大,同时均为资源消耗型行业,原材料消耗系数和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高、万元产值“三废”排放量大。不难看出,经济效益的取得伴随着资源的耗竭和“三废”的大量排放,上述种种环境问题,已导致唐山市环境安全水平的持续下降和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2.2.2 经营方式的低级重复和生产规模的简单扩张,导致环境污染源多而分散。震前,唐山市大型企业只有8个,占全部企业数目的0.67%,但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7.02%,1999年,特大型及大型企业共计57个,占全部企业数目的5.08%,工业总产值比重却降为37.79%,企业规模效益不够突出。小型企业自8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1999年小型企业数目和产值比重分别为66.6%、45.4%。其中,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95年高达67.2%,这些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分布分散,延用着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弃富采贫,不惜破坏资源和环境。据唐山市乡镇工业污染调查分析报告提供的数据,全市4987个有污染乡镇工业每年向农村环境排入含有8种主要污染物的废水达0.75×108t,每年有2.55t六价铬、1.6t氰化物和476.69t石油类等有毒物质进入农村生态环境,北部山区的232家乡镇选矿厂每年排出废水0.18×108t,直接污染农田,造成巨大的经济与生态损失。3 最近唐山市环境的改善情况3.1 大气环境2008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城市道路和建筑工地的二次扬尘以及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3.2 水环境2008年对本市境内陡河、滦河、黎河、淋河、还乡河、沙河6条主要河流进行了12次常规监测,共设监测断面13个,监测项目达30余项。3.3 固体废物2008年全市工业固体产生量为8581.53万吨,主要包括冶炼废渣、炉渣、粉煤灰、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53.24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6329.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73.27%。3.4 城市市区环境1986年唐山市区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设有供销社(商业区),雷达站(清洁区)、物资局(交通区),十二中(居民区),陶瓷公司(工业区)和小山(商业区)六个国控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主要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2008年唐山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值为0.082mg/Nm3、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0.066mg/Nm3、二氧化氮的年均值为0.031mg/Nm3,三项污染物较上年有所下降外,其中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1倍。按照API指数等级划分,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为328天(其中一级天数为49天),占总天数的89.6%,比上年增加20天;环境空气质量三级的天数为38天,占总天数的10.4%,比上年减少19天。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分布的月变化趋势看,唐山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和春季受取暖期和风沙的影响污染物浓度较高,空气质量较差;而夏季和秋季因气象因素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好。3.5 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2008年全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28.27万吨、8.56万吨,较上年净削减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1.97万吨、1.09万吨,较上年净削减率分别为6.51%、11.29%。4 解决方案唐山市二十年前的那种侧重与经济发展而对环境不够重视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唐山市政府的关注。为了实现经济环境两手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4.1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全国及唐山市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工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资源型产业的转换和演化问题。唐山市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实现最终要靠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的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向资源深加工与加工工业产品并重方向发展。冶金、机械、陶瓷、化工作为唐山市的传统支柱行业和优势产品,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原有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实现从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同时,结合国企改革中的资产重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大量消耗。4.2 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削减工业污染应贯穿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是在当前的工业活动中减缓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最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要鼓励对现有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减少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产品寿命周期的设计在于重新将废物作为可利用的有效资源,产品寿命周期的延长促成了闭合的物质循环,高效使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废物的排放。4.3 环境监察围绕120家国控、省控企业和155家减排工程,实施现场监察,并以监察结果作为评定监察系数的基础数据和材料。在实施现场监察方面,对120家国控、省控企业和155家减排工程做到了每月监察一次,组织现场检查达到3000余次(每个企业一个月至少一次),并要求监察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完善监察要素,较好完成了我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的统计、核算、上报和档案整理工作。4.4 生态建设唐山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已通过市人大批准实施,全市8个县(市)已全部完成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编制,并全部通过当地人大或政府批准实施,按照唐山市2008年生态市建设工作重点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分别制定实施了本县(市)区的生态县建设实施方案,各县生态县建设工作均已按本地规划目标顺利开展,成效显著。全市生态县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省级环境优美城镇和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同时,各县(市)区生态建设工作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遵化、玉田、迁西和唐海、丰润等县(市)区环保部门均设置了生态科等专职机构。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形成了“北部山区生态保护、中部平原生态恢复和南部沿海鸟类湿地保护”为主的生态特色。全市建成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遵化市清东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金银滩国家级森林公园、丰润区御带山和迁西县景忠山两处省级森林公园、遵化市鹫峰山县级森林公园、唐海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乐亭县石臼坨列岛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4.76%。4.5 环境监测积极组织站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年底完成了本站部分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制度,并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复查评审。加强了对重点实验室环境和原始记录等要素的检查力度,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规范意识,保障了监测数据的质量;圆满的完成了环境空气、水和噪声等环境要素的常规监测,完成了排污申报监测、换发排污许可证监测、污染纠纷监测、工程验收、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临时性的监测工作。完成了2008年度唐山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根据监测情况编写了“2008年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报告”;加大了水质常规监测频次;增加油气回收检测;特别是进京车辆尾气检测工作任务繁重,在工作之初,积极进行设备购置和技术培训,专门组织监测人员研究进京车辆的检测实施方案。从检测仪器购买、人员配置、到检测场地的选址,都进行了具体安排。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不怕苦和累,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参考文献:1于大中.今日唐山.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25.2史培军,等.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分析.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293-299.3朱会义,何书金,张明.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地理研究,2001,20(6):669-6784毛汉英,周国民.福建省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地理研究,2001,20(1):5-13.5唐山市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课题组.唐山市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03-205.6项君,陈子云.开滦荆各庄矿环保工作现状及对策.煤矿环境保护,2000,14(2):61-62.7BertBras.把环境问题纳入产品设计与实现.产业与环境,1998,20(1-2):7-13.8李文君.工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122-128.9袁雯,杨凯.上海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发展过程的数量分析.地理研究,2002,21(1):97-106.10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地学基础.地理科学,2000,20(6):487-493.11崔凤军.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66-169.12刘卫东.论环渤海地区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特点.地理研究,1995,14(2):83-90.13夏光.论环境治道变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20-23.4期李文君等:唐山市资源型产业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分析51714唐山市环境保护局,20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