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苏州太湖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手册.doc

    • 资源ID:2825907       资源大小:6.75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州太湖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手册.doc

    呵护“母亲湖”太湖苏州太湖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手册苏州市环境科学学会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苏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目 录1太湖的形成与现状11.1太湖形成11.2历史沿革31.3地理概况61.4水文概况72太湖的价值与魅力82.1文明价值82.2资源价值112.3生态价值112.4经济价值122.5文化价值143太湖的忧患与期待163.1水体富营养化163.2饮用水安全173.3沼泽化威胁173.4物种锐减203.5岸线开发隐患203.6植被破坏214太湖的保护与修复224.1积极践行224.2主要对策314.3共同呵护42前言“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曲太湖美,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太湖的旖旎风光,还有清粼粼的太湖水。太湖的“乳汁”,哺育了环太湖四千万居民。太湖,是我们的“母亲湖”!呵护太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太湖的形成与现状1.1太湖形成太湖,传说是天上掉下来的王母娘娘的银盆,“天”字上面一横掉下来为一点,也成为“太湖”名称的由来。当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在学术界,对太湖的形成一直以来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争议,主要有构造成湖论、泻湖成因说、陨石冲击坑说等。构造成湖论: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不断被沉积物所填充,演化成现在的湖泊。泻湖成因说: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在全新世(11500年前至现在)中期高海面时,曾受到广泛的海侵,以后随海水退却形成封闭的湖泊。陨石冲击坑说: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侧方向撞击地面,造成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千米的陨石坑,即现在的太湖。至2009年,南京大学的学者找到了太湖陨石冲击坑溅射物,判定太湖系陨石冲击形成。但关于太湖的成因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考证。陨石冲击坑形成太湖说示意图1.2历史沿革1.2.1称谓的变化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尚书·禹贡中有禹治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因其水泛滥震荡难定,故称“震泽”。山海经上有“浮玉之山,北望具区”的记载。五湖之称,史记正义、吴地记的解释为“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商代末期(约公元前11世纪),西岐的周族首领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亦作“太伯”)和仲雍,从中原出逃至江南,建立了“勾吴”小国,并在今无锡梅里一带建造小城,名“太伯邑”。因“太伯邑”临湖而筑,太湖即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太湖”之名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苏州泰伯庙重修效果图1.2.2行政隶属的变化太湖在春秋时期属吴,战国时期先属越后属楚。后因各朝行政隶属称谓不同有所变化,直至清代属江苏、浙江两省。清至民国,江苏和浙江省在太湖中的分界线是:北起长兴县父子岭,经太湖中的大雷山、小雷山、泽山南至湖州市郊的湖溇。此线之南为浙江省管辖,面积约300平方千米左右,俗称“南太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统一太湖地区的剿匪,华东军政委员会于1949年7月设立苏南太湖剿匪指挥部和太湖行政特派员办事处(简称太湖办事处)。1950年11月2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核准,由华东军政委员下令,将浙江省所辖的南太湖区域划归苏南太湖办事处。1952年12月,内务部同意新建太湖区,后改区为县,称震泽县。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震泽县,原区域并入吴县,太湖划归江苏管辖,但就南太湖所属权的争议一直较多。200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发文确定,江苏、浙江两省太湖段行政区域界限的具体走向为从湖州市长兴县父子岭起,沿浙江段环湖大堤迎水坡脚向湖内垂直延伸70米到吴兴区胡溇止,并对大、小雷山以南300平方千米的水面,湖州享有开发利用的权益。1.3地理概况太湖,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横跨苏州、无锡、常州,分别由三市管辖。其中76%左右的水域位于苏州市,22%左右的水域位于无锡市,不到2%的水域位于常州市。太湖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湖岸形态,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从湖底地形可见湖盆的地势是由东向西倾斜,湖盆形态呈浅碟形。太湖湖区号称有51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之美,素有“太湖天下秀”之称。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太湖及周边区域行政区划图1.4水文概况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环湖岸线长291.0千米,南北长68.0千米,平均宽35.7千米。以湖岸线计算的湖泊面积为2427.8平方千米,去掉岛屿为2338.1平方千米。太湖正常水位下容积为44.3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9米,多年平均年吞吐水量52.0亿立方米,水量交换系数1.2,换水周期约为300天。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分为70多条溇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等为主。太湖遥测立体湖盆图2太湖的价值与魅力2.1文明价值太湖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上溯一万年,太湖三山岛的古人类留下的石器加工场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太湖地区留下的唯一遗痕。上古三山岛人的生活场景模拟图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说明了在太湖流域同样存在着和黄河流域一样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后期演变为崧泽文化)则表明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则被考古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苏州唯亭陵南草鞋山遗址(发掘出迭压的良渚、崧泽和马家浜文化层)太湖流域一向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其实所谓鱼米之乡,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饭稻羹鱼”的延伸。从饭稻羹鱼到鱼米之乡是经过了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才形成的。“稻”,通过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稻田的开发,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鱼”除捕捞的效率提高之外,更发展出大规模的人工饲养;“饭稻羹鱼”的农业慢慢地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孕育出愈来愈灿烂的吴越文化。因此,太湖文明是以“水”为特质的农耕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以“稻”、“鱼”、“丝”、“茶”为表现形式构成了吴越文明的精髓。“稻”、“鱼”、“丝”、“茶”的农耕文明2.2资源价值“鱼米之乡”的太湖,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产与生物资源;厚重的文化与秀丽的湖光山色,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太湖在自我净化水体的同时,为流域的工农业与市政提供了宝贵水资源;太湖独特的地质地貌结构,具有调节蓄水和抵御洪水功能;四通八达的太湖水系,带来了水上航运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这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珍贵的淡水湖资源更需要我们的珍视。繁忙的太湖水上航运2.3生态价值太湖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生态价值。她拥有的湿地作为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保持水土、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苏州太湖湿地公园2.4经济价值太湖物产富饶,水产品中,有常见鱼、虾、贝类多达60多种,其中,银鱼、白虾、白鱼是著名的“太湖三白”;水生植物众多,有誉为“水八仙”的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角,还有席草、芦苇等。经济林木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茶树和果树,如洞庭碧螺春、虞山绿茶、杨梅、枇杷、柑桔、银杏等。农田作物中,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是四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洞庭西山还出产一种多孔而玲珑剔透的石灰岩,被称为“太湖石”,是园林造景的艺术材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太湖哺育了环太湖城市群,形成了长三角地区“核心腹地”环太湖经济圈。环太湖经济圈占据了长三角27%的土地,但从主要经济指标所占比重来看,环太湖经济圈基本达到长三角的30%以上,利用外资方面更是超过40%,反映出“环太湖经济圈”在长三角地区中的核心地位。环太湖经济圈“五市”地理位置图2.5文化价值太湖的山川秀气,造就了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灿烂的古老文明和一代代的名人雅士,从刺绣、雕刻、缂丝、建筑工艺、青铜铸造、古琴制作、书画装裱等匠心独具的精巧技艺到吴门画派、苏帮工艺、“香山帮”建筑;从“兵圣”孙武、“塑圣”杨惠之、“草圣”张旭、“绣圣”沈寿、北京天安门和故宫的设计者蒯祥到文坛贤杰范仲淹、王鏊、范成大、陆龟蒙、冯梦龙、叶圣陶等等,这里到处都弥漫、渗透着一股空灵飘逸、浓郁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苏州古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仍基本保持着建城时“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小桥流水”的市井民风“粉墙黛瓦”的苏州建筑苏州园林甲天下之“古迹名园”3太湖的忧患与期待3.1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20世纪5080年代,太湖水质优异,水体以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为主。近几十年来,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的城镇污水大量入湖,以及农田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太湖水污染状况日趋严重。太湖的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中度富营养化面积2005年比1998年增加近1600平方千米。近几年来蓝藻水华的暴发只是富营养化的表征之一,从长期来看,富营养化问题将是加剧湖泊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太湖部分区域蓝藻聚集图3.2饮用水安全太湖是苏州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地,苏州城区和吴江在这里建了五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口,防范饮用水安全隐患十分重要。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系会议第五次会议材料反映的2011年太湖水质状况:湖体总氮指标尚未达到太湖水质目标值;藻型生境条件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太湖仍有可能发生一定规模的蓝藻聚集。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导致局部地区饮水危机的教训十分深刻。太湖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地理位置示意图3.3沼泽化威胁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湖泊亦不例外。湖泊形成之后,在汇集流域来水的同时,也汇纳了一定数量的泥沙。天长日久,大量泥沙沉积于湖底,使原来湖岸陡峭、烟波浩瀚的大湖逐渐向小型化演变,岸坡渐趋平缓,洲滩逐渐发育,水域不断缩小,湖盆日渐浅平。大型水生植物由沿岸向湖心迅速蔓延,不仅加速了泥沙的淤积,而且水生植物和其它生物残体的不断堆积,使湖泊向沼泽化发展,走向自己的消亡阶段。这对于浅水型的太湖是更易发生的。以东太湖为例(洞庭东山以东的太湖),有研究资料表明,1916年东太湖面积为265平方千米,到1984年已缩小为163平方千米,现有面积仅剩130平方千米。东太湖面积的缩小,除了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还有人类活动对它的侵蚀(如围湖造田等)。东太湖从沼泽化到陆地演替的进程在不断加剧,由于东山半岛南端的砂嘴,在太湖环流作用下,不断向吴江陆地靠拢,使东太湖面临趋于封合的威胁。湖泊沼泽化演替示意图3.4物种锐减任何一个物种的非正常灭绝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研究表明,每消灭一种植物,就会有1030种依附于它的其它植物、昆虫和高等动物随后覆灭。上世纪60年代,太湖有鱼类106种,现存鱼类仅6070种,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底栖动物中螺、蚌等大型软体动物减少,浮游动物中大型的枝角类、桡足类种群数量减少;太湖水生高等植物分布面积已经减少了126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大幅度缩减,群落组成趋于简单,沿湖岸大型挺水植物逐渐消失。国家重点保护一级野生植物莼菜3.5岸线开发隐患太湖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由来已久,自20世纪5070年代,环太湖地区就兴起了大规模的围湖垦殖,太湖共被围垦水面约160平方千米。随着太湖周边城市建设规模扩大、交通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以及开发旅游等,部分建设项目的类型也由原来的道路、生态整治(湿地、生态防护带)等公益型工程为主,拓展到建跨(穿)湖公路、游艇码头、市政景观和宾馆房产等。建设项目对太湖水域和岸线的占用,减少了太湖洪水调蓄面积,削弱了太湖防洪安全和水资源有效配置能力;开发利用建设项目与防洪安全、岸堤稳定的矛盾日益突出;围垦养殖、旅游度假等人类活动的增加,产生的废污水的排放,加剧了太湖湖区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城市建设对太湖岸线保护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加,如何解决开发建设不当和保护不够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苏州东山环山公路3.6植被破坏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太湖周围的自然山体受到过开发性建设的影响,山体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一个个开山采石形成的宕口,像一块块伤疤刻在秀丽的山体上,不但自然景观遭到破坏,而且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部分山体由于开挖时间过长,长时间暴露在外,已引起部分水土流失,风沙泥石流入湖中,直接影响到湖泊寿命的长短。目前这些裸露山体虽然多数已经复垦、复绿,但要完全恢复原生态环境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苏州吴中区藏书花岗石料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4太湖的保护与修复4.1积极践行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保护太湖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设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200965号),设立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简称省太湖办),为省政府派出机构,正厅级建制,经省政府授权,统一履行全省范围内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综合监管职责。苏州市人民政府2010年4月12日设立了苏州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太湖办”成为有效的流域管理机构,增强了跨地区多部门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有效的解决了市县交界处的水污染防治边缘化问题。省太湖办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信息管理平台”1996年6月14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同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2010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2012年1月12日第二十六次会议修改,新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在太湖治理上突出了理念的创新、标准的提高和监管的严厉,走在了全国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制建设的前列,堪称“史上最严”的太湖保护法律。江苏省宣传贯彻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座谈会201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开创了我国流域性综合立法的先河。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创新建立了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以及区域间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从水资源调度、取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防汛抗旱、水域岸线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和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以及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标志着太湖流域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通过立法加强太湖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并获得国务院批复。总体方案强调要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标准,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建立严格的水环境治理领导问责制。同年,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制定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苏州市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并先后获得省、市政府的批准实施。2010年,江苏省环保厅组织制定了江苏省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国家、省、市一系列治太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明确了治太工作目标,加强了治太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确保了治太工作的投入,提升了治太工作的水平。“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专家审查会近年来,为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治太决策部署,加强太湖环境监管,打击不法排污行为,江苏省环保厅组织省环境监察局、苏南环保督查中心多次开展太湖安全度夏环保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检查区域覆盖环太湖及上游地区,对检查中发现的未接管点源设施正常运转率不高、畜禽养殖排污严重影响水质等突出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江苏省环保厅开展太湖安全度夏环保专项执法检查(检查污水处理厂)为呵护好太湖这个城市“大水缸”,全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干净水”,苏州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其管辖范围内的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源涵养林建设、天然湿地保护以及污染治理等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近五年间,苏州市环保局、水利局、气象局联合建立太湖蓝藻预警信息平台,对太湖主要饮用水源地实施天地一体化的监测监控预警,每年蓝藻防控安全度夏的7个月中,对太湖苏州水域开展蓝藻、湖泛巡测,实时监测饮用水源水质,不断提升饮用水制水工艺,实现饮用水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双源供水,确保了苏州市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蓝藻巡测艇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苏州全面开展环太湖出入湖河道整治,推进城乡河道、湖泊整治。积极实施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对东太湖部分区域实行生态修复,增加湖区面积、湖泊有效蓄洪容积及东太湖泄洪流量。实施围网拆除、退垦环湖、生态清淤及行洪通道工程。1998年,苏州开始启动太湖“零点”行动,控制网围面积。从2007年至2009年,东太湖整个网围整治投入了9亿多元专项资金,可以说是在太湖科学发展进程中画上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笔。东太湖拆除围网行动自2002年1月起太湖正式开始实施引江济太调水,调水促进了太湖水体的流动置换,增加了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太湖水质和流域河网地区水环境得到改善,保障了流域供水安全,提高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引江济太调水示意图2009年,以“美丽太湖、生态太湖、和谐太湖”为主题的第一届太湖放鱼节在苏州启动。放鱼节历时5天,共集中投放花鲢、白鲢、草鱼、鲌鱼等各类鱼种1000万尾、120多万斤,投放经费达740万元。苏州自愿捐资放流的企业家、热心太湖环保和生态的摄影家、太湖边土生土长的渔民,以及关心太湖、远道而来的普通市民等,或提着水桶、或拿着网兜,把一条条活泼好动的鱼苗送入太湖。苏州市吴中区太湖旅游度假区的第一届太湖放鱼节4.2主要对策2012年,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仍然任重道远。在今后的五到十年内,政府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1)继续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一是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巩固水源水质达标率。督促指导各地全面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审批工作,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年度评估工作,定期开展水质全分析;结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推进会二是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管理。推行和贯彻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切实抓好“事前预防、预测预警、应急准备、事中应对、事后管理”的饮用水水源地全过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针对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完善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体系。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现场会(2)推动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任务一是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环保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综合性检查,进一步落实“十二五”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各项要求,对太湖流域两省一市的污染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落实奖惩措施。二是全力落实各项减排措施。针对污染减排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通过召开全国污染减排工作会议、专项检查和总量核查等,指导太湖流域两省一市分门别类编制减排计划并监督实施,深入推进各项减排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完善污染减排的政策机制。修订完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制定新改扩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办法;提高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健全排污收费制度,研究污泥处置费用纳入污水处理成本政策;研究提出畜禽养殖减排税收、财政、价格政策。华东六省一市“十二五”污染减排规划座谈会(3)继续实施省、市治太方案坚持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坚持应急防范与长效治理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全面落实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突出抓好应急防控、结构调整、控源截污等重点工作,奋力实现“两个确保,一个基本实现”的年度治太目标,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基本实现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近期目标。围绕“两个确保,一个基本实现”的年度治太目标,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着力抓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坚决保障供水安全,全面开展监测预警;二是全力推进结构调整;三是继续加大控源截污力度,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李学勇省长答记者关于治太工作的落实和治太成效的巩固(4)加强监督考核与执法监管做好环太湖流域环境污染纠纷跨界协调工作,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印染、危险废物处置污染企业行为予以坚决整治。监督指导太湖流域内重金属污染防治,推进电镀企业的园区管理、集中治污,加大铅蓄电池企业环境监管,规范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加大重点区域、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不断促进太湖流域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江苏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会议(5)提高风险应急能力一是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对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涉及饮用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危险化学品污染的事件,要迅速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程度地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环境安全。苏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二是推动流域区域联动。加强太湖流域两省一市的应急联动,从事件预警、信息共享、事件通报等方面加强合作,进一步建立完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应急保障联动机制,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环境安全。苏浙沪签订区域环保合作协议三是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重点加强预案管理和环境风险管理。以苏州为试点,开展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建立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动态管理制度,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估试点,制定重点区域和行业环境风险控制计划。江苏省举办全省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应急管理人员培训班(6)继续加强水质和蓝藻监测预警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太湖流域水质例行监测、自动监测与蓝藻水华预警监测工作,完善太湖流域两省一市跨界水质监测断面布局,建立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为太湖治理提供支撑。为做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中期评估,环境保护部将联合水利部共同开展水质联合监测与评估。太湖流域水资源监控与保护预警系统项目讨论会(7)推广应用水专项太湖项目成果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治污工程结合,总结凝练一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技术和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结合地方政府有关规划,推广“水专项”成果。水专项“环太湖”项目苏州甪直研发基地污废水协同处理与优化运行中试系统单体(8)继续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作用落实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落实总量控制制度,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污染物排放限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布局。研究生态补偿办法,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和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苏州市东山镇三山岛村成为首批获得生态补偿的村庄4.3共同呵护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哎嗨唷,太湖美呀,太湖美。一曲太湖美让吴地儿女为之心醉!太湖美水中鱼虾喜红菱,波上白帆行太湖是苏州人心目中的“天使”,是苏州人的骄傲,是苏州人的母亲湖。苏州这一福地离不开美丽的太湖,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敬畏她、珍惜她、爱护她,像父母呵护婴儿、像儿女体贴父母。与文明同行,为城市添彩公益广告呵护我们的母亲湖呵护我们的母亲湖,请你与我和他、你们与我们和他们,共同携起手来!l 遵守保护太湖的相关法规l 人人参与,提高全民保护湖泊意识l 做环保志愿者,拯救太湖,匹夫有责l 杜绝个人不文明行为,制止他人违法和不文明行为l 积极参与、宣传和募捐太湖放流活动l 节水为荣,我们每天喝的和用的水大多取自太湖l 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健康l 选无磷洗衣粉,给太湖减负l 买环保电池,回收废电池l 绿色出行,多乘公共交通l 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l 保护太湖生物资源,减少捕捞和伤害l 参与太湖堤岸的公益林种植,做绿林卫士附录:太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2004年8月28日二次修正;(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国务院颁布,1979年2月10日起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颁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6)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国务院颁布,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7)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八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江苏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十六次会议修改;(8) 苏州市河道管理条例,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05年1月1日起施行;(9) 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12年2月2日起施行;(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农牧渔业部发布,1987年10月20日起施行;(11) 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结语】为配合我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增进公众对太湖环境保护的了解,我们利用现有资料,在较短的时间里,编制了这本手册。不足之处,敬请指正。编审:袁鸿柏 杨积德 张仁泉 陈建宁编辑:徐恒省 翁建中 李继影 刘孟宇 王敏超 王亚超

    注意事项

    本文(苏州太湖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手册.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