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碧桂园天麓山花园三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 资源ID:2825613       资源大小:1.98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碧桂园天麓山花园三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天麓山花园三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东莞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深圳鹏达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7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建设地点及建设背景11.2 项目概况11.3 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相符性2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2.1 环境现状32.2 评价范围43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措施与效果63.1 工程分析63.2 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9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及措施93.4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123.5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13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43.7 工程环境监理与环境管理154 公众参与17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96 联系方式20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地点及建设背景项目名称:天麓山花园三期建设单位:东莞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东莞市塘厦镇石潭埔社区,项目地理位置图见1-1。项目用地处经纬度为:北纬23°48'385'',东经114°6'575''。建设性质:新建1.2 项目概况建设内容:本项目为房地产建设项目,拟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12栋高层建筑物、2栋商业裙楼及地下室。项目居住总户数900户,其中项目提供90 m2以下住宅占总住宅套数的74.583%。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4151.489m2,总建筑面积109199.730m2。本项目商业主要为一般性商业,不引入餐饮业、洗车、KTV等污染性商业。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单体校核值1规划总用地m244151.4892总建筑面积m2109199.7303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286879.6864办公建筑面积m20.0005商业建筑面积m21414.3056配套公建面积m20.0007其它面积m220905.7388地上建筑面积m291632.9339地下建筑面积m217566.79710计容建筑面积m287711.74911其中计容住宅面积m286297.44412计容办公面积m20.00013计容商业面积m21414.30514不计容建筑面积m221487.98015其中地下不计容面积m216152.49216公共开放空间m24753.24717其它不计容面积m2582.24218首层建筑占地面积m26758.61219容积率1.98720建筑密度%15.30821塔楼建筑密度%0.00022总绿地面积m232146.10023其中公共绿地计算面积m26822.87924屋顶绿地面积m20.00025其它绿地面积m225323.22126绿地率%72.809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2.35428机动车总泊位辆60829室内泊车位辆50830室外泊车位辆10031总户数户90032居住人口人28983390平方以下住宅套型面积m258036.9513490平方以上住宅套型面积m219778.0253590平方以下住宅所占比例%74.58336最大层数层2437最高建筑总高度m76.200施工工期:项目目前处于设计阶段尚未制定详细施工组织方案且未确定施工单位。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8864万元,环保投资约为760万元,占总投资的1.96%1.3 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相符性本项目建设内容符合国家、广东省及东莞市市相关产业政策;位于声环境2类功能区,大气二类环境功能区,不位于东莞市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符合项目所在片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要求。本项目若能加强环境管理,落实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则项目在正常运营状况下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大的污染影响。因此,本项目选址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定,在环境方面是合理的。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现状(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由现状监测结果可知,3个监测断面中CODCr、BOD5、NH3-N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V类标准要求,但石油类均超标,最大超标倍数2.9倍。监测结果表明,石马河的水质一般,可能是受到部分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污染所致。(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选址区内ZK6、ZK24、ZK42、ZK68、ZK78五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的Cl-、SO42-、pH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总体上,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次评价各监测点位的监测因子SO2、NO2、CO、PM10、TSP、TVOC和三苯的监测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的相应浓度限值要求。项目选址区内及周边现状大气环境质量均能达到所属功能区的标准要求。(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选址东北侧场界外1米处、项目选址西北侧场界外1米处、项目选址西侧场界外1米处、项目选址东侧场界外1米处4个噪声现状监测点位的监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项目选址南侧场界外1米处和项目选址东南侧场界外1米处的噪声现状夜间监测均值能达标,而昼间监测值却未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标准要求,超标原因是该两处测点白天会受南面天麓山二期施工的影响。(5)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本次监测2个电磁辐射现状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电场强度均能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标准限值要求。2.2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主要依据项目影响环境的特点及环境功能要求等确定。(1)地表水环境:项目污水经市政管网进东莞市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评价范围为东莞市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在石马河的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1000m范围内。(2)地下水环境:根据项目特点和评价等级,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潜水含水层及与其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3)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施工期及运营期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红线外200m区域范围内。(4)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的规定,评价范围以项目地块为中心,边长5km的矩形范围。(5)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规定,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因此,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占地及边界向外延伸200m范围内。评价范围图见图2-1。建设项目项目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0马石河图2-1 项目环境评价范围图3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工程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与运营期的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汇总见表分别见表3-1。表3-1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表工期污染类型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期大气环境施工扬尘扬尘1798.3t/施工期724.8t/施工期围挡封闭,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洒水湿法抑尘;加强地面清扫施工机械废气CO、NOx、SO2等少量少量使用环保装修材料装修废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甲醛、氨气等少量少量厨房油烟油烟0.148t/a0.037t/a安装油烟净化系统固体废物工程弃土(含建筑垃圾)弃土弃土内部平衡生活垃圾矿泉水瓶、塑料袋、纸张、一次性饭盒、剩余食品等33t/a33t/a定点设专用容器(如垃圾箱)收集,环卫部门每天清运水环境施工废水石油类和SS少量少量 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等生活污水排水总量22680m3/施工期22680m3/施工期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排放COD5.67t/施工期3.97t/施工期BOD53.40 t/施工期2.38 t/施工期SS4.99 t/施工期3.49 t/施工期氨氮0.68 t/施工期0.48 t/施工期运营期水环境水量267888.1m3/a267888.1m3/a预处理后进二期污水处理站进行后续处理;可纳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预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CODcr107.0t/a91.0t/aBOD553.4t/a37.4t/a氨氮6.7t/a6.6t/aSS58.7t/a53.3t/a大气环境厨房油烟少量少量设置专用公共烟道地上停车场汽车尾气CO、 NO2、 HC少量少量加强小区绿化地下车库汽车尾气CO 0.00748kg/h0.00748kg/h地下车库分别设排风井,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排风口设在对行人没有影响的位置NO20.00015 kg/h0.00015 kg/hTHC0.00104 kg/h0.00104 kg/h发电机燃油废气SO222.25 kg/a8.9 kg/a安装烟气净化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NOX 80.67 kg/a48.40 kg/a烟尘22.70kg/a6.81kg/a垃圾房臭气主要污染物为H2S和NH3,此外还有甲硫醇、甲胺、甲基硫等有机气体少量少量要求采用密闭式垃圾存储器,及时清运垃圾,保持垃圾房的卫生环境,定期清洗,设立独立的排风设施,排风口高于地面3m以上。固体废物住户、商业等生活垃圾1.5t/d(547.1 t/a)1.5t/d(547.1 t/a)环卫部门定期清理3.2 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本项目周围敏感点主要为居民住宅和学校等。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具体情况如图3-1所示。图3-1 项目周围敏感点分布情况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及措施3.3.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1)地表水环境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中水污染物主要为CODCr、BOD5和NH3-N,废水若直接排放将对地表水体产生不良影响。施工期间,本项目拟设置化粪池、隔油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并接入市政污水管道后排入东莞市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废水经沉淀、隔油等处理后回用。项目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经上述处置后对地表水环境无明显影响。(2)地下水环境项目基础开挖基本不会造成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位降低。同时,项目在地下室开挖过程中采用适合的基坑支护措施,及时排出地下涌水,基本不会对地下水水质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另外,项目对施工营地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隔油沉淀池等)进行防渗处理,废水中污染物基本不会渗入地下,不会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3)环境空气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项目周边的最近环境敏感点主要是碧桂园天麓山花园一、二期、万科朗润园及大径村,距本项目距离均低于100m,位于较重污染带,因此项目施工场地扬尘对其有一定影响,项目应采取有效防尘措施,以减轻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为避免施工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建设单位必须采取措施,例如采取洒水措施后可降低排放源强 70%80%,扬尘影响可得到相当程度的减轻。同时,应确保项目施工区的泥土不污染周边市政道路路面,减轻路面扬尘污染。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排放量不大,且表现为间歇特征,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声环境项目周边声环境敏感点主要是碧桂园天麓山花园一、二期、万科朗润园及大径村,距离项目施工厂界距离分别为80m、50m、90m及100m,根据噪声的预测结果,在选用静压桩机的情况下,结构阶段产生的施工噪声对周边影响最大,碧桂园天麓山花园一期、万科朗润园及大径村昼间超标量分别为12.8dB(A)、10.3 dB(A)、10.3dB(A)、9.2dB(A)、8.3dB(A)。因此,项目施工期必须采取声环境治理措施,防治施工噪声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 (5)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均回填,不涉及外运。另外,本项目装修过程中产生少量的废油漆、废涂料等属于危险废物,需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收集处理。及时采取上述措施后,工程弃土、废油漆、废涂料等对环境的影响很小。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应设立垃圾集中收集点,确保生活垃圾及时进入城区垃圾清运系统。本项目采取以上措施后生活垃圾的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 (6)水土流失若不采取任何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进行防治,将会产生水土流失总量约为770.3t。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将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降低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土壤肥力;影响自然景观;影响社会环境等。(7)生态环境项目不在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内,用地范围属生态一般区域,且未发生盐渍化、石漠化等生态问题,因此,项目评价区生态一般。根据地块规划,项目建成后将恢复绿化面积,随着配套绿化工程的实施,植物观赏性得到增强,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3.3.2运营期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1)地表水环境项目营运期各类废(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沉淀池等预处理后进入东莞市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地表水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2)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区域内在落实好防渗、防污措施后,本项目污染物能得到有效处理,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不会产生其他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3)环境空气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发电机废气、油烟废气和垃圾房臭气。在采取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发电机废气、油烟废气和垃圾房臭气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产生明显影响。(4)声环境项目运营期的噪声影响主要是项目内部噪声源如停车场及设备运转噪声、低频噪声、商业噪声对周围环境及项目本身的影响。项目运营期间,应加强对进出车库的车辆的管理,合理规划交通、限制车速、禁止鸣笛等;发电机、水泵等放置于地下室设备房内,采取减振措施以及利用建筑物的阻挡消声后,不会对项目内部及周边的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固体废物本项目运营期间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住户、商业等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固体废物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4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项目东面及西面有规划城市道路,西北面有大径一路,东北面是大径路,均为城市支路,计车流量和车辆通过的平均车速均不大,主要为区域内行车辆通道,建成后基本没有大型车辆通行,总体而言,项目附近道路的交通噪声影响不大。建设方可加强项目区的绿化,种植高大乔木,利用绿化进一步降噪。项目周边主要有电子厂、纸品厂、皮具厂、塑胶厂等工业污染源分布,项目周边工业污染源不会对本项目产生明显影响,且随着项目附近地块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建设,外环境工业污染源对本项目的影响将进一步降低。 项目西北及东北边界均与高压线水平临近,由现状监测结果可知,2个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及工频磁场均远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标准限值。同时,本项目建筑物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外,符合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要求。3.5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据估算,本项目环境保护投资总额7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38864万元的1.96%,所占比例投资比例非常小,且该环保投资可建立较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减少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等废物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时有效防治外环境污染源对本项目的影响。因此,本次评价所提的环保措施体系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表3-2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单位:万元)时段环保措施预期效果预计投资施工期水土流失施工场地绿化、建设沉沙池、集水井、排水沟等等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堵塞下水道275水污染隔油池、沉砂池施工场地废水隔油沉淀处理及回用15化粪池、隔油池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排放15大气污染施工扬尘控制(硬化路面、洒水等)控制扬尘影响在50m以内15防护网、围挡等15噪声设置临时隔声屏、减震降噪等减少施工噪声扰民10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不新增污染源5建筑垃圾、余泥渣土处理20其他施工期环境监理/50运营期水污染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排放80雨水、污水管道20大气污染发电机烟气防治达标排放15汽车尾气防治15垃圾房臭气防治5噪声发电机、水泵等噪声治理达标排放30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及时清运,不新增污染源15其他绿化项目区绿地率达72.81%30环境管理/50环保工程竣工验收监测/10环保工程竣工验收20环保预留费用/50合 计/760项目总投资/3886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96%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天麓山花园三期项目” 的开发、建设,与周围城市景观相协调,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东莞市宝贵的土地资源,即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又美化了环境(2)“天麓山花园三期项目”,可以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有良好的社会效益。(3)“天麓山花园三期项目”,由于规模大、投资大、工期长等,可能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需要在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努力,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建筑质量,进一步降低风险。(4)项目环保投资760万元,占总投资的1.96%,环保投资基本合理。3.7 工程环境监理与环境管理3.7.1施工期环境监理 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见表3-3。表3-3 施工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防治对象防治措施环境管理环境监理施工扬尘施工场地硬化,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单位环保措施上墙,落实到人,做好施工场地环境管理和保洁工作。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如违反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应进行处罚并整改。建筑垃圾及多余弃土及时清运;施工场地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及沉淀设施;对工地及进出口定期洒水抑尘、清扫,保持工地整齐干净;禁止焚烧熔化沥青;对回填土方进行压实或喷覆盖剂处理;建筑工地按有关规定进行围挡。施工噪声将投标方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技术作为中标内容;环保监理部门对夜间施工噪声进行监督检查,违反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应进行处罚并整改。施工单位开工15日前,携带施工资料等到当地环保部门申报建设施工环保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施工;作业时间严格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十四时至二十时;因施工浇筑需要连续作业的施工前3天内,由施工单位报环保部门审批。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应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避免在雨季进行基础开挖施工。建筑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及时清运,不能长期堆存,作到日产日清,车辆用毡布遮盖,防止沿途散落。渣土回填。3.7.2环保措施“三同时”验收表3-4 环保措施“三同时”验收汇总表类别污染物处理措施执行标准废水各类污水污水预处理后接至二期污水处理站处理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可纳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废气发电机尾气经碱液喷淋处理后高空达标排放,排气筒高80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第二时段二级标准机动车尾气地下车库设独立的通风设施,机动车尾气经排风机抽出室外,并经排风井引至地面排放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 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水泵、配电房、发电机房噪声设置于专用房内,并设隔声、吸声、减震装置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生态水土流失绿地率72.81%、水土保持措施符合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求4 公众参与(1)第一次公示在接受建设方的委托任务并初步了解工程概况后,采用现场张贴公告、网上公示两种形式公开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在项目建设点附近的敏感点石潭埔社区及其区内大迳村、天麓山花园一、二期、万科朗润园等地张贴公告,公告时间为2014年4月1日至4月15日。 在东莞阳光网站上进行了网上公示(2)第二次公示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编制完成后,为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采用现场张贴公告、网上公示两种形式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信息。在项目建设点附近的敏感点石潭埔社区及其区内大迳村、天麓山花园一、二期、万科朗润园等地张贴公告,公告时间为2014年4月21日起至2014年5月5日。 在东莞市阳光网站上进行了网上公示(3)第三阶段:公众调查在报告书简本公示(第二次公示)后,建设单位与环评单位采取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现场沟通及交流等方式开展公众参与工作。 公众调查的对象本次公众参与的对象涵盖了本项目影响区域内的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士,主要为石潭埔社区及其区内大迳村、天麓山花园一、二期、万科朗润园等地的居民、工作人员等。 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公众参与调查于2014年4月25日2013年5月8日由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组织展开。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 调查人数通过走访、随机访问等形式向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个人公众(居民、务工人员等)、团体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个人调查表60份、团体调查表3份。本项目公众参与主要以现场张贴建设项目环保公告、发放公众意见问卷调查表以及网上公布项目有关环境信息的形式进行。其中公众调查以石潭埔社区及其区内大迳村、石潭埔社区、天麓山花园一期、万科朗润园等地的居民、工作人员为主。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在对本项目建设是否支持的态度问题上,有95%的被访者支持或接受本项目的建设,无人持反对意见;相关单位则表示支持项目建设。总体而言,大部分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表示关心且支持。调查的公众普遍希望项目施工期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条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扬尘的不利影响,保证施工质量。为此,建设单位已做相应回复,科学规划、合理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将本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合本报告的环境现状监测、工程污染分析、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报告认为:碧桂园天麓山花园三期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广东省和东莞市有关规定,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时间相对较短,且随着施工活动结束而基本消失,但必须做好施工期的防尘、防噪、防止水土流失等工作;营运期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附近地块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建设,在此情况下,项目各类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能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项目在选定的地址建设是可行的。 6 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建设单位:东莞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地址:东莞市塘厦镇石潭埔社区联系人:王小姐 电话:15999849828 环评单位及联系方式环评单位:深圳鹏达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天安数码城3栋B座801联系人:吴工   电话:0755-89250668   传真:0755-89250629

    注意事项

    本文(碧桂园天麓山花园三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