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维修改建仓储用房建设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824819
资源大小:12.76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维修改建仓储用房建设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维修改建仓储用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 斌联系人赵建军通讯地址山西省高平市 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联系电话15234604320传真邮政编码048400建设地点高平市区长平东街北侧,规划精卫路东侧立项审批部门高平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高发改函201513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G59 仓储业 占地面积(m2)6014.753绿化面积(m2)553总 投 资(万元)1704.5环保投资(万元)3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7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及评价任务由来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是山西高平科兴新庄煤业有限公司对原高平市种子公司改制重组后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0年5月,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小型农机具、酒店餐饮用具以及建材产品等仓储及销售;公司位于长平东街北侧,规划精卫路东侧,目前由于规划精卫路道路施工,公司仓储用房占地影响了道路施工,需进行部分拆除,由于拆除后仓储用房已不能满足公司仓储需求,因此公司决定对现有仓储用房进行维修改建。2015年4月,高平市发展和改革局以“高发改函201513号”下发了关于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维修改建仓储用房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在开工建设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维修改建仓储用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占地现状及项目所在区域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踏勘和收集资料,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完成本报告。现场勘查,由于规划精卫路施工已对本公司部分仓储房进行了拆除,本项目未施工。二、原有工程概况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0年,位于高平市区长平东街北侧,规划精卫路东侧,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小型农机具、酒店餐饮用具(餐盘、刀叉等厨房用具)以及建材产品(矸石砖)等仓储及销售;场区总占地面积约5087m2,建设内容包括1栋3491.18m2办公用房(5-6F)和约1150m2仓储用房(1F),拥有职工约30余人。目前由于规划精卫路建设,对场区部分仓储用房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约450m2;本项目主要针对仓储用房进行改扩建,现有办公房不进行改动。二、改扩建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维修改建仓储用房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改扩建3、建设单位:高平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4、项目场址:本次改扩建在现有场地内进行,扩建后总用地面积6015m2,其中净用地面积3954m2;场区临近长平东街和规划精卫路,区域交通便利。5、仓储规模及内容本项目新增仓储面积约3368m2,仓储物品主要为小型农机具、酒店餐饮用具(餐盘、刀叉等厨房用具)以及建材产品(矸石砖)等,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仓储。6、改扩建内容本次改扩建是将原有仓储用房拆除后进行重建,新增仓储建筑面积3367.86m2,建成一栋地上3层,地下1层的仓储用房。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表1:表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备 注主体工程仓储用房(3F)地下1层,地上3层,总建筑面积3367.86m2,主要用于小型农机具、酒店餐饮用具及建材产品等仓储(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仓储)。新 建行政福利工程办公用房(5-6F)砖混结构,地上5层至6层,总建筑面积3491.18m2,主要用于人员办公。利用原有不改造公 用工 程供 电利用现有供电线路和变压设施,不新增变压器。利用现有供 水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利用现有供 暖利用区域现有换热站供暖,本项目新增供热面积3368m2。供热面积增加环 保工 程废气治理场区内叉车采用环保型电力车;物料运输尽量采用小排量货车,减少尾气排放;禁止尾气不达标车辆进入场区。新增要求废水治理密闭管道收集,后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高平市污水处理厂。利用现有固废治理仓储区产生的废弃包装物和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废包装物优先作为废品出售,无法作为废品出售的与生活垃圾一同清运至区域规划的垃圾收集点,由市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利用现有噪声治理小型叉车采用环保型电力车;货物装卸时要轻装慢卸,避免碰撞产生噪声;进出货物应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加强对进出车辆的管理,场区及区域路段要采取限速、禁鸣等降噪措施。新增要求依托工程高平市污水处理厂高平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万t/d,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5万t/d,处理工艺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已于2008年2月投入试运行,2013年进行了深度处理改造;通过调查了解,高平市污水处理厂现实际处理规模约1万t/d,尚有约0.5万t/d处理能力,可满足项目建设排污需求。市政排水、供热本项目运营期全部采用市政集中供排水和供热。项目场址靠近规划精卫路,目前相关市政配套管线已铺设至相关区域,现有能力可满足项目建设需求,项目施工后期可进行对接。7、总平面布置根据企业提供的场区总平面示意图,本项目总用地面积6014.753m2,场区南部为公司现有办公楼(现有建筑,不改造),北部为拟建仓储用房(3F),仓储用房沿西、北规划道路呈“”型布置,场区中部设计为小片绿地,进出大门位于仓储用房西南角,靠近规划精卫路一侧。详见项目平面布置图1。8、工程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约1704.5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9、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通过调查了解,本项目办公区现有职工约30余人,本次仓储用房改建需新增劳动定员约20人(合计50人),主要从事进出物料检验、搬运和管理工作。工作制度:8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约300天。10、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表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值一项目占地m26014.753净用地面积m23953.79市政道路面积m22060.963二地上总建筑面积m26859.04其中已有建筑面积m23491.18新建建筑面积m23367.86三绿地率%9.2四建筑密度%44.7五容积率1.73六总投资万元1704.5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次改扩建在现有场地内进行,主要针对仓储用房进行扩建(现有办公楼不改造)。通过调查了解,本项目原工程中仓储货物主要以小型农机具、酒店餐饮用具以及建材产品等为主,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仓储;现场勘查,目前由于规划精卫路施工已对场区部分仓储用房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约450m2),剩余仓储用房也已全部废弃等待拆除,无遗留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35°39-35°59,东经112°42-113°09。东自铁佛岭与陵川县接壤,西至老马岭与沁水县毗连,南至界牌岭与泽州县交界,西北至丹朱岭与长子县为邻,东北自金泉山与长治县相接,基本呈正方形轮廓,全市总面积989km2。本项目位于高平市区长平东街北侧,规划精卫路东侧。具体位置详见交通位置图2。二、地形、地貌高平市东、西、北三面环山,诸峰海拔均在1200m以上。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全市山河相间,地貌较破碎,大致可分为平川、丘陵、山区三个类型。中、南部大部分为黄土丘陵区,山川相间,海拔8001391m,相对高差591m,其中山区分布在高平市的四周,是地表缓慢上升的产物,以古生代各系基岩裸露为主,零星地分布着第四系沉淀物,面积占39.6%;其次丘陵分布在山区两侧,黄土以坡洪积、坡积为主,残积次之,风积少见,黄土地貌形态,海拔8001050m,面积占36.2%;河谷平川区分布在丹河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似不规律的带状,沿河上下游坡度不大,河两岸逐级抬高,与丘陵山区相连,形成许多垂直或斜交的沟壑,面积占24.2%。项目场址位于高平市平川区,区域海拔高度在840米左右。三、气候、地震烈度高平市属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据高平市气象局1958年2000年的观测资料表明,多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24.0;最大冻土深0.56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32.5h,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7.1mm,年平均蒸发量1792.6 mm,最大年降水量827.2mm,最小年降水量426.2mm。由于受地形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丰枯悬殊。春季多偏南风,秋季多偏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6米/秒。全年最多风向为北风,频率为14.94%,其次为南风,频率为11.91%,出现的最大风速为28米/秒,年平均大风天数为8.13天。平川和丘陵区的无霜期一般为183天。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1990年山西省抗震设防烈度图,晋城市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表分组第三组。四、地表水系本区域内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丹河支流,丹河是沁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高平市赵庄镇丹株岭,河流曲折呈东南方向,经泽州县鲁村乡河底村附近折向南流,于泽州县之西谷坨附近出境,与河南沁阳县的北金村口入沁河。沿途流经高平市的赵庄、寺庄、永禄、高平市区、米山、河西,泽州县的北义城、高都、金村、柳树口、南河西以及大箕等乡镇。其纵贯晋城市的东部,其流域范围介于北纬35°1635°58,东经112°42113°25之间。主要支流包括永禄河、许河、东仓河、巴公河、北石店河和白水河。现场勘查,本项目场区西距丹河约600米。详见项目区域地表水系图3。五、水文地质项目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为三姑泉域,三姑泉域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辖高平市、晋城市城区及泽州县大部和陵川县中西部,泉域总面积2814km2。三姑泉域境内主要河流为丹河,泉域岩溶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中统及寒武系中统,前者为上下马家沟组,下部富水性最强,后者在郭壁泉上游富水性弱,其下为主要含水层。岩溶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此外有水库、河流地表水渗漏及上覆岩层地下水越流补给,地下水向南或西南方向运动,在任庄水库和巴公一带沿丹河、白水河补给郭壁泉、三姑泉,东部东丹河补给白洋泉及丹河排泄带部分散泉。三姑泉出露于泽州县河西乡孔庄村东5km的丹河河谷西岸三姑村,泉水呈股状集中涌出,流量4.70m3/s(1956-1979),出露高程302.3m。现已被河南省青天河水库淹没。三姑泉域共划分四个重点保护区,即郭壁泉重点保护区、三姑泉重点保护区、高平丹河渗漏段重点保护区和白水河灰岩渗漏段重点保护。高平丹河渗漏段重点保护区:北起北王庄,南至韩庄,西至铁路以西300m,东至丹河现代河道东500米,总面积约12km2。在高平市区保护区则局限于丹河现代河道。根据三姑泉域保护护区划定规定,“高平市区保护区仅局限于丹河现代河道”,本项目用地红线西距最近丹河河道约600米,不在重点保护区内。六、自然生态环境1、生态功能和生态经济区划根据高平市生态功能区划图,本项目位于D“高平市区河谷平原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根据高平市生态经济区划图,本项目位于A“高平市中部优化开发区”中A -2“高平市区综合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区”。本项目为仓储类建设项目,仓储物品主要为小型农机具、酒店餐饮用具以及建材产品等(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仓储),运营期采用市政集中供/排水和供热,所排污染物主要为一般生活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符合高平市生态功能区划和经济区划要求。2、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所在地位于高平市区东北部,区域生态系统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主,结构简单;现场勘查,项目场区内大部分已硬化,有小片草坪,场区周边植被主要为道路两侧人工种植的绿化树木和草坪;区域动物以小型啮齿动物和鸟类为主,无大型野生动物和需保护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人口及行政区划高平市现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692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人口48.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383人,占全县人口的11.9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98人。本项目场址位于高平市北城办事处,北城办事处辖15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1个自然村,80个村民小组,13306户,39918口人,耕地面积12642亩。二、工农业情况2013年,高平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6.1%;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5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7亿元,增长3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883元、9771元,增长12%、13%。三、交通运输高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南距郑州机场150公里,北距长治机场55公里。太焦电气化铁路、长晋高速公路、207国道联接南北,坪曲线和在建的高新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形成了“三纵两横”的主干道公路网络。项目所在区位于高平市区东北部,区域临近长平东街和规划精卫路,交通便利。四、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高平市全市共有幼儿园97所,小学372所,中学42所,学生9419人,教职工1806人。卫生机构27个,床位710个,医生及护士979人,并建有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药品检验所各1个,各医院医疗设备及员工素质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对一般常见病具有较完善的医疗条件,文化事业健康有序。五、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文物等敏感目标本项目占地及周边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敏感区。六、集中水源规划高平市城区目前有两处集中供水水源,分别位于城区北部的城北水源地和位于城区东南部的川起水源地。其中城北水源地为主供水源,川起水源地为后备补充水源。城北水源地有5眼井,井深400-420m,地下水类型为峰林平原强径流带型岩溶水。川起水源地现有3眼水源井由自来水公司管理,仅供给川起村、庞村等附件村庄及城南部分居民的用水需要。另据晋城市水务局 晋市水2014418号“晋城市水务局关于高平市水源井置换的批复”可知,同意对城北水源地自来水公司4#、5#两眼深井实施彻底关闭,为保证自来水公司封闭上述两眼井后居民的生活用水,同意暂由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未关闭的水源井补充,实现水源置换;待张峰东延工程实现向自来水公司2#水厂供水后,关闭高平市自来水公司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岩溶深井及川起水源地全部岩溶深井。本项目位于高平市区东北部,项目场址西距城北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约1.7公里;距川起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和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水源井较远(大于4公里)。七、高平市总体发展规划高平市以中心主城区为界,城区北部分布有:寺庄镇、神农镇、三甲镇、陈区镇四镇,南部分布有野川镇、马村镇、河西镇、米山镇和北诗镇五个城镇,其中河西镇、马村镇已分别被列为国家建设部和山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根据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2009-2030),高平市城市规划区包括高平中心城区行政管辖范围的3个街道办事处及米山镇、河西镇、永禄乡部分区域,规划区总面积约168km2;规划高平市中心城区的性质为晋东南地区经济次中心,以能源、化工、制造和商贸旅游为主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城市主要职能为服务于晋东南地区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制造业基地;高品质的生活居住中心;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中心。规划形成“一城聚五带八,辐轴联动双圈”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根据高平市城市总体规(2010-2030)图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高平市规划的主城区内,本项目占地规划为商住用地,而本项目用地手续为仓储用地,目前高平市城乡规划服务中心已对本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进行了情况说明,项目建设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详见图4高平市城市总体规(2010-2030)。八、环境敏感因数分析通过对本项目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调查,结合本项目污染特征,环境敏感因素分析如下:大气环境: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期扬尘污染,项目场址为高平市区东北部,区域居民区较多,大气环境较敏感。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施工期废水综合利用不外排;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办公区生活污水,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地表水环境不敏感。地下水环境:项目区域供水均由市自来水公司供给,场址距集中供水水源井(大于1公里)和丹河渗漏段重点保护区边界(约600米)较远,地下水环境不敏感。声环境:项目场区周边200米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包括天怡园小区、高平市第五中学(教学楼)和小北庄居民区,声环境较敏感。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区属城市生态系统,无珍稀及保护动植物分布,区域生态系统简单,生态环境不敏感。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高平市区东北部,评价引用2014年高平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监测数据,2014年高平市二级以上天数达318天,其中有36个一级天,282个二级天,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数据显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场址西距丹河约600米,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丹河赵庄至刘庄段水环境功能为一般景观水保护,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另据2014年晋城市地表水水质年报,丹河-高平河西段监测为劣类水,超标原因主要是由于高平市区及周围村庄部分生活污水排入造成的。三、声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现场勘查,项目周边无大型工业企业,区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长平东街和规划精卫路交通噪声,声环境质量一般。四、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所在地位于高平市区东北部,区域生态系统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主,结构简单;现场勘查,项目场区内有小片草坪,周边植被主要为道路两侧人工种植的绿化树木和草坪;区域动物以小型啮齿动物和鸟类为主,无大型野生动物和需保护动植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通过对场址周围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的详细调查了解,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及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见表3、表4和环境保护目标图5:表3 施工期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米)保 护 级 别大气环境天怡园小区N8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小北庄WS130高平市第五中学(教学楼)S120施工区周边及运输道路两侧居民区及高平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丹河W6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地下水环境区域浅层地下水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项目场址西距三姑泉域高平丹河渗漏段重点保护区(丹河现河道)约600米。声环境天怡园小区N8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小北庄WS130高平市第五中学(教学楼)S120运输道路两侧居民区生态环境土壤、植被、水土流失、景观等施工场区及周边环境尽量降低施工场区内生态影响,对场区外生态环境不产生明显影响。 表4 营运期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影响要素保 护 级 别大气环境天怡园小区机动车尾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天怡园小区机动车辆产生的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小北庄高平市第五中学(教学楼)地表水丹 河办公区生活污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地下水区域浅层地下水和高平丹河渗漏段重点保护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 (µg/m3)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PM2.5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75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T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2、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CODcr:40mg/l BOD5:10mg/l 氨氮:2.0mg/l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4、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污染物名称PH总硬度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浓度限值(mg/L)6.58.54500.023.01.0污染物名称硝酸盐氮氨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硫酸盐浓度限值(mg/L)200.21003.0250污染物名称氰化物氯化物HgAs浓度限值(mg/L)0.052500.0010.05*:细菌总数单位:个/mL,总大肠菌群单位:个/L。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制:1.0mg/m32、废水执行(1)施工期: 废水综合利用,不外排。(2)运营期: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 CODcr:500mg/L 悬浮物:400 mg/L BOD5:300 mg/L 氨氮:45 mg/L(参考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3、噪声执行(1)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GB 12523-2011) 昼间70dB(A) 夜间55dB(A)(2) 运营期: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 夜间:50dB(A)4、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修改版)中有关规定;总 量控 制本项目为仓储项目,运营期采用市政集中供热和供/排水,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高平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总量由污水处理厂统一核实。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仓储流程- 仓储流程图 -流程简述:本项目为仓储建设项目,仓储物品主要为小型农机具、酒店餐饮用具(餐盘、刀叉等厨房用具)以及建材产品(矸石砖)等,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仓储;场区内仓储流程主要是货物流线。首先货物由运输车辆拉运进场,然后由人工对物品进行清点登记,后由叉车卸运至库房堆存;出货时首先由人工进行清点和登记,然后由叉车送出库房,装车外运。二、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污染源主要是场地清理、土地开挖及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建筑垃圾、土石方、噪声及施工废水等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运营期(1)废气:机动车排放的尾气(CO、HC、NOx);(2)污水:办公区排放的生活污水(CODcr、BOD5、SS、氨氮);(3)噪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场内叉车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声级在70-80dB(A);(4)固体废物:仓储区产生的废包装物和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垃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 容类 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机动车CO、HC、NOx无组织排放,无定量大气稀释后影响很小水 污染 物办公区生活污水CODcr BOD5SS氨氮300mg/L, 0.04t/a180mg/L, 0.02t/a250mg/L, 0.03t/a25mg/L, 微量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进入高平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固 体废 物仓储区办公区废包装物生活垃圾1t/a2t/a废品出售或垃圾场填埋处理高平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噪声机动车噪 声75-80dB(A)噪声达标排放主要生态影响: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表现为工程占地破坏地表植被和改变土壤结构、水土流失及景观等方面。因施工开挖扰动地表,降低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和边坡的稳定,造成一定程度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土壤开挖、堆置将会使场地显得凌乱,对景观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建设内容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场地清理平整、仓储用房建设以及场地硬化、绿化和美化。 现场勘查,目前由于规划精卫路施工已对场区部分仓储用房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约450m2),剩余仓储用房也已全部废弃等待拆除,本项目未施工。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由于场地清理平整(包括建筑拆除)、地基开挖、建筑施工、物料运输等人为活动产生的扬尘、废气、废水、噪声以及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将不可避免地对施工区域及运输道路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为减轻施工期对区域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本评价将分别对施工期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固废影响、生态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可行的防范和治理措施。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扬尘污染施工期扬尘污染主要来自土方挖填、裸露地面、建材堆存、道路运输等施工活动,主要表现为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大,尤其在天气干燥、风速较大时影响范围大,影响更显著。按起尘原因可分为风力扬尘和动力扬尘。A、风力扬尘及其防治措施风力扬尘主要是指露天堆放的建材及裸露的施工地表层浮土,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扬尘的产生量与天气、温度、风速、施工队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为无组织排放,其排放量一般难以定量估算。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5:表5 不同粒径的沉降速度粒径(微米)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0.040.0750.1080.147粒径(微米)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微米)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上表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大于250微米时,一般主要影响施工场地周围200m范围内区域,当粉尘粒径小于250微米时,主要影响扬尘点200m外下风向区域;通过调查了解,项目场区位于高平市区东北部,施工扬尘易对周边居民社区及高平市区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参考有关资料,施工现场扬尘的监测结果见表6(监测时风速为2.4 m/s)。表6 洒水路面扬尘监测结果距路边距离(m)02050100200TSP 浓度mg/m3不洒水11.032.891.150.860.56洒 水2.111.400.680.600.29衰减率80.2%51.6%41.7%0.2%48.2%从上表可以看出,施工场地下风向50 m 处TSP 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的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施工现场的扬尘强弱与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方式、施工设备及施工季节、气象条件及建设地区土质等诸多因素有关。通过调查统计,近几年,施工扬尘是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因子,因此,项目施工期必须制定严格的防尘措施,使扬尘得到有效控制,将对施工区域大气环境影响降到最小。评价要求采取的降尘措施:施工场区四周应设置连续、封闭硬质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施工场地配备移动洒水装置,对裸露地面进行洒水抑尘;施工场地内的积尘,要及时进行清理和清扫,减少起尘量;散装建材避免露天堆放,若施工必须堆存的要采用篷布进行遮盖;挖出的土方及时平整、回填或清运,减少堆存产尘;主体工程施工中必须使用成品水泥制品和商品砼,减少现场搅拌产生的环境污染。B、动力起尘及其防治措施动力起尘主要是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及拆迁扬尘。车辆行驶扬尘贯穿整个施工期,由于路线、路况不同粉尘产生量较大,约占总扬尘的60以上;本项目拆迁内容主要为剩余仓储用房,拆迁面积约700m2,拆迁过程中易产生二次扬尘。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运输扬尘源强的大小与运输距离、道路路面、行驶速度等有关,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车辆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垂直于道路两侧50m范围内,由于运输过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持续进行,运输扬尘污染时间长,范围广,因此,控制运输扬尘显得尤为重要。评价要求采取的降尘措施:建筑物拆除要避开大风天气,并同步进行洒水减少扬尘产生;施工场地出入口须采用钢板、混凝土、礁渣或细石等进行路面硬化,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加强保洁清扫,出入口内侧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施工车辆要按交警部门规划的时间和路线行驶,不得违规;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要低速行驶,驶出工地时要清除轮胎携带的粘土,以免对运输道路造成污染;途径居民区等敏感目标时要限速行驶;散装建材和土方采用封闭车辆运输,装卸时要轻装慢卸;施工区附近的运输道路要经常洒水、清扫,保持路面清洁。C、扬尘治理管理措施评价要求采取的管理措施:强化工地扬尘环境监管,开工前必须制定扬尘控制方案,明确扬尘控制的机构、职责、目标、重点和防尘措施;建筑工地施工必须实现工地裸露沙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化、进出工地车辆冲洗车轮、暂不开发处绿化,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DBJ04-253-2007)、高平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和晋城市环境质量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文明施工;施工道路要采取定时洒水、重点区域围挡、机械化作业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2)施工作业车辆尾气施工期间使用的推土机、挖掘机、运输车辆等,燃料多为柴油,主要污染物为烃类、SO2、NOX、CO等,对作业点周围和运输路线两侧局部范围会产生一定影响,为间歇性流动污染源。评价要求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作业车辆/机械应选用先进环保的设备,禁止尾气不达标车辆/机械进入施工场地;工地用油料要选用优质轻柴油和高标号汽油;合理布置施工车辆行驶路线,保证行驶速度,减少怠速时间,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尾气经大气扩散稀释后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很小。综上所述,施工期采取以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及影响范围,但由于施工场区周边居民社区较多,施工期扬尘不可避免对居民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文明施工。2、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废水、大气降水形成的径流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A、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来设备冲洗以及降尘洒水等过程中产生的溢流水,间歇排放,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SS)和油类,尤其是悬浮物,浓度最高可达5000mg/L,如得不到妥善处置任意流淌,会造成局部的水土流失,并对区域土壤和地表水体造成污染。评价要求采取的施工废水处置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的管理,在保证用水效果的前提下节约用水,减少废水产生;设备冲洗固定地点,并在低洼处建临时废水收集沉淀池对冲洗废水进行收集,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区洒水,严禁废水任意流淌;施工结束后将沉淀池覆土掩埋,并根据附近环境进行绿化。B、大气降水形成的径流水施工期对地表扰动造成土质疏松,另外大量的土方和散装建材堆存,受大气降水影响(特别是强降雨),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和地表水污染。评价要求采取的防治措施:施工地面及时硬化或绿化,多余土方及时外运,散装建材尽量避免露天堆存,必须堆存的要做好防雨准备,降雨前要采用防雨布进行覆盖;施工场地四周设置雨水沟,雨水经雨水沟收集后引入区域市政雨水井(最终入丹河-高平段下游),为防止雨水沟阻塞,要定期进行清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C、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是洗涮和食堂排水,生活污水按20kg/d人计,施工高峰期按50个工人计,生活污水日产生量1m3/d。评价要求采取的生活污水处置措施:施工营地优先选择已有营地或在附近居民区内租用场地,可利用现有排水设施;如需场区内新建施工营地,营地用排水利用本项目办公楼现有供排水设施(进入市政污水管网),严禁污水直接排放。(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开挖土方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以及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A、土方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地覆盖底层为第四系地层,本项目施工期土方开挖一般不会挖到第四系含水层,对第四系含水层影响较小。B、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为防止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下渗造成地下浅层水体的污染,评价要求:施工废水收集池必须采取防渗处理,施工后期进行清理和填埋。C、对三姑泉域重点保护区的影响本项目场区西距丹河渗漏段重点保护区边界约600米;为防止施工期废水及垃圾对保护区造成的不利影响,评价要求:施工期加强污废水和垃圾管理,严格按环评要求执行,严禁任何污废水和垃圾排入丹河。D、对区域居民饮用水源影响通过调查了解,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