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州核电施工临时用水工程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823726
资源大小:251.5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漳州核电施工临时用水工程环评报告.doc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 表(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项 目 名 称漳州核电施工临时用水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法 人 代 表吴文群(盖章或签字)联 系 人曾先生联 系 电 话13656093252邮 政 编 码363399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制一、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漳州核电施工临时用水工程建设单位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地点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及列屿镇建设依据主管部门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D4610自来水生产和供应建设规模铺设9.5km供水管道,400m3调节池一座,无负压自动增压设备一套,供水总规模为5000m3/d总规模铺设9.5km供水管道,400m3调节池一座,无负压自动增压设备一套,供水总规模为5000m3/d总投资720万元环保投资17万元资源类型及年开发量供水工程,日供水量5000m3二、项目由来漳州核电项目位于福建省云霄县峛屿镇刺仔尾,是福建省第一个在项目起始阶段就按照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论证的成熟沿海厂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保障漳州核电现场施工临时用水的需要,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出了该项目的建设。项目自来水管道从福建云霄常山经济开发区七星水厂接引,经加压泵房提升,沿疏港公路北侧铺设,再沿应急道路至核电厂。拟铺设一条口径315mm,长9.5km的供水管道;新建400m3调节池一座,项目起点加压泵站已建成,本次施工增设无负压自动增压设备一套,供水总规模为5000m3/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01月0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04号令,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和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修订)的相关规定,该项目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管理。因此建设单位委托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见附件1项目委托书)。环评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派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和收集有关资料,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规定编写成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和作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的依据。三、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概述3.1 地理位置项目位于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及列屿镇,自来水管道从福建云霄常山经济开发区七星水厂接引,经加压泵房提升,沿疏港公路北侧铺设,再沿应急道路至核电厂。云霄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处“闽南金三角”南端。地理坐标为117°7117°23,北纬23°4524°14之间。东南与东山县隔海相望,西与平和县接壤,南与诏安县交界,北与漳浦县毗邻,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特区之间,区位优势十分明显。324线国道贯穿全境,漳诏高速公路北连漳州港、厦门港,南通东山港、汕头港,在境内设有2个出口,农村水泥路建设基本完成,全县路网密集,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周边环境位置关系图见附图2,现场踏勘图片见附图3。3.2 自然环境概况3.2.1 地形地貌云霄县三面环山,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梯降。境内以中生界火山岩和花岗岩所构成的低山、丘陵,屏障于边境,最高峰乌山西山源海拔1117m,中部漳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有冲积平原与台地,为主要农业区;海岸曲折,具有沙泥滩的回升侵蚀斗型低丘、台地岩岸;岛屿3个。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3.2.2 气候特征云霄县年平均风速2.1m/s;年平均降水量1856.0毫米,无霜期347.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5.2小时;年平均气温21.3。全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划分以县城为准。春季:35月,气温16.323.9之间。天气多变,晴雨无常,一遇冷空气影响即降雨,俗有“春寒雨落”之说。因整个季节多雨,亦称春水梅雨。夏季:69月,气温26.528.2之间,以7月份为最高。整个季节白天至上半夜炎热,凌晨至清早有微弱西北风,凉爽宜人。由于闷热,经常在午后发生雷阵雨,并时有台风暴雨袭击。秋季:1011月,气温23.219.5之间。初秋白天仍时有雷阵雨天气出现,晚秋则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12次年2月,气温15.413.4之间,以1月份为最低。整个季节干燥少雨,但遇有南风出现时便会降雨,俗有“十二月南风现报(马上降雨)”之说。3.2.3 水文特征云霄境内河流是由东、北、西部河流全部汇入漳江注入漳江湾内海;东南部沿海河流分别注入东山湾内海;唯有西南部官洋溪流入诏安县境。境内主要河流有漳江、官洋溪、竹港溪等13条溪流。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内主要河流有山美溪。山美溪是漳江主要支流之一。山美溪发源尖峰山,自西南向东经大埔、益宝山、上坑、山美入漳江南江。长16km,流域面积106.3km2,区内多年平均流量0.41m3/s,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1293m3,径流总量8770万m3,坡降38.7,落差164m。 云霄县列屿镇位于云霄县东南部,河流注入东山湾内海。东山湾位于台湾海峡南口的西岸,海域总面积247.8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55.5平方公里,是闽南最大的海湾。该湾三面为山丘环抱,呈不规则的梨形伸入陆地,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湾顶有漳江入海。湾口朝南,口门狭窄,宽仅5公里,其间还有塔屿等大小岛屿屏障,是个半封闭型的海湾。3.3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云霄县地处福建沿海东南部,隶属漳州市,辖9个乡镇(场)和1个工业开发区,有186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166平方公里,人口42万。是著名的“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温泉之乡”、“ 开漳圣地”、“光电之都”,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和省级“双拥模范县”、“ 省级生态县”、“福建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2014年云霄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51亿元,增长12.4%;农业总产值39.92亿元,增长5.1%;规模工业总产值150.03亿元,增长22.4%;规模工业增加值42.73亿元,增长22.1%;实际利用外资5808万美元,增长5%;出口总值1.72亿美元,增长32.7%;固定资产投资120.66亿元,增长30.2%;公共财政总收入6.75亿元,增长16.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0亿元,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8亿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6元,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5元,增长10.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1.9%;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8.83 。3.4 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排放标准3.4.1水环境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纳污水体为东山湾,根据漳州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域及编制说明,东山湾北起青径,南到龟头角近岸海域主导功能为一般工业用水、港口,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标准。详见表3-1。项目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实现零排放,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村庄设施处理后排放,本项目为供水工程,正常运营不存在废水排放。3.4.2大气环境该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为二类功能区,项目所在区域2016年1月1日前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后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见表3-1。项目正常运营期不存在废气排放,主要大气环境污染来自施工期的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和施工粉尘,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见表3-1。3.4.3声环境项目沿线为村庄工业混杂区,且疏港公路为三级公路,因此项目沿线及周边村庄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见表3-1。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项目加压泵站运营期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见表3-1。表3-1 本项目评价标准一览表类别标准名称评价对象类别标准限值参数名称浓度限值质量标准水环境(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东山湾第二类pH7.88.5(无量纲)溶解氧5 mg/LCODCr3 mg/L石油类£0.05 mg/L活性磷酸盐£0.030 mg/L无机氮£0.30 mg/L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二级SO2日平均 0.15mg/m31小时平均0.50mg/m3NO2日平均 0.15mg/m31小时平均0.50mg/m3PM10年平均 0.10mg/m3日平均 0.15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O224小时平均 50g/m31小时平均 150g/m3NO224小时平均 80g/m31小时平均 200g/m3颗粒物(粒径10um)年平均 40g/m324小时平均 50g/m3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项目区域范围2类等效连续声级Leq昼间夜间60dB(A)50dB(A)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6297-1996)施工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二氧化硫0.4mg/m3氮氧化物0.12mg/m3颗粒物1.0mg/m3噪声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噪声昼间dB(A)夜间dB(A)705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加压泵站噪声昼间dB(A)夜间dB(A)6050方法标准环评导则HJ/T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3.5 环境质量现状3.5.1 水环境根据2013年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报告中监测数据,东山湾内海水水质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标准。3.5.2 大气环境根据云霄县环境监测站2013年常规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为:SO2日均浓度值介于0.0040.009mg/m3之间,NO2日均浓度值介于0.0480.071mg/m3之间,PM10日均浓度值介于0.0440.054mg/m3之间,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3.5.3 声环境为了解项目区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于 2015年11月3日对项目的起点、终点及沿线几个村庄进行噪声现状监测,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0.657.2dB(A),夜间为43.345.5dB(A),区域噪声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的功能区标准。现场监测数据见表3-2。表3-2 噪声现场监测数据一览表序号敏感目标昼间夜间是否超标执行标准1下径村55.344.1达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2列屿镇56.944.9达标3项目起点57.245.5达标4项目终点50.643.3达标四、主要环境保护目标4.1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建设所在区域规划二类区,控制本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评价区域的大气质量不受本项目影响,使其2016年1月1日前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后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4.2 水环境保护目标确保东山湾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标准。4.3 噪声保护目标保证项目沿线村庄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4.4敏感目标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周边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如下表4-1。表4-1 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敏感目标环境要素方位距离(m)受影响规模保护目标1下径村声环境大气环境北侧17090户,约290人(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2016年1月1日前:(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二级、2016年1月1日后:(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2列屿镇南侧150600户,约1920人3高山楼大气环境南侧90030户,约100人4半山村北侧45080户,约260人5东山湾水环境西侧200/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二类五、工程分析5.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漳州核电施工临时用水工程建设单位: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及列屿镇总 投 资:720万元供水能力:5000m3/d建设期限:6个月,2015年11月2016年4月建设规模:本项目铺设9.5km供水管道(其中PVC管长7.5km,球墨铸铁管长2km);新建400m3调节池一座,新增无负压自动增压设备一套,供水总规模为5000m3/d。管网走向:项目自来水管道从云霄常山经济开发区七星水厂接引,经加压泵房提升,沿疏港公路北侧铺设,再沿应急道路至核电厂。具体见附图4。5.2工程特性表表5-1 工程特性表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一 工程规模 1 供水规模 万吨/d 0.52 本次项目实施供水规模 万吨/d 0.5二 管网工程 1 DN300PVC管km 7.5 2 DN300球墨铸铁管 km2三 经济指标 1 工程总概算 万元 7205.3 工程内容5.3.1建设目标项目主要供应漳州核电工程施工的临时用水。5.3.2水压及水源的确定(1)水压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的水压标准为中心城市供水水压,管网最不利的供水水压为28m。(2)供水保证率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1998),选用地表水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城市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根据城市性质和规模确定,可采用90%97%。结合项目供水情况,本工程供水保证率95%。(3)水力项目管道压力等级为1.0MPa,水压试验压力为1.6 MPa。5.3.3工程设计方案5.3.3.1工程布置方案(1)管线布置原则按照区域规划布局平面布置管网,应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需有充分发展的余地。干管一般按道路规划布置,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应急道路或重要道路下敷设。力求以最短的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应能保证供水不间断,尽量使土方工程量最小,少占或不占农田。(2)管道平面布置给水管道布置在疏港公路沿线北侧。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一侧,有利于管道的运行和维护。(3)调节池及加压设备布置项目管线起点处已设有泵站,本次增设一台无负压自动增压设备, 400m3调节池一座设于泵站前。5.3.3.2工程施工方案(1)管道铺设管道采用明挖铺设,管道顶埋置深度应大于0.8m,管道周围.m范围内应回填砂再回填细土;跨越公路处管段采用钢管或加砌涵管保护。管线转角大于50°时,均设置砼支墩,支墩弯管采用钢管。(2)拆除与恢复对于原来是混凝土路面的,基槽开挖后应尽快进行管基施工,并对破坏的路面进行维护复原。(3)附件设置排气阀:为排除因压力变化,水中液解的气体析出并聚集在管网的最高点,从而减少过水断面,增大水头损失的不良现象,在管网的隆起点和较长平直段设置排气阀。泄水阀:为排除管道中沉积物和检修放水的需要,管网的低凹处应设置泄水阀。检修阀:为了提高管道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维护方便,管道沿线每隔0.81.0km设检修阀门。消防栓:每隔120m设置一个室外地上式消防栓,室外地上式消防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在管道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检查井,最大间距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为30m60m,在管线转弯角度较大处、断面变化处、支管接入处等,均按规范要要求设置检查井。管径d600均采用1250mm砖砌圆形给水检查井,检查井盖采用超强钢纤维砼井盖,机动车道、人行道及绿化带均选用B级钢纤维砼井盖,其性能要求为承载力210KN,抗压强度60Mpa,井盖面层应标注“给水”字样作为标示。5.3.4 施工条件(1)建筑材料来源本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均可就地取材。当地的优质廉价材料可通过便捷的公路网运输。钢材、水泥和主要给水管材以外购为主,可利用公路运输。(3)交通运输项目区内道路网较发达,并且各管道施工点均有路到达,能满足工程施工机械和大宗物资的运输要求。对外交通也较方便。(4)水电通讯施工用水可直接从周边沟渠中提取。云陵工业开发区供电公司11万伏直供,110KV双回路供电,开发区外有省电网220KV一座和110KV的变电站两座,可作为引接的电源,总变电容量达10.45万KVA。项目用电有保障。开发区已实现电话程控化、电信传输数字化、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各乡镇均设模块局,可与国内外各大中城市直通电话;开通了数据通信、图文图像、特快专递等业务。5.3.5项目施工工艺及工艺简介施工期工艺流程:项目施工区建设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工程建设(挖方工程、材料运输、管道铺设、填方工程、附属工程、绿化工程)组成。施工准备挖方工程管道铺设填方工程材料运输附属工程、绿化工程噪声、扬尘噪声、扬尘、废气噪声、固废扬尘、噪声图5-1 施工工艺流程图废水、扬尘、噪声、固废主要施工工艺及产污环节说明:施工准备:主要是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的准备工作,此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较小。挖方工程:项目主要沿现有道路施工,挖方工程主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仅限于少量不适宜机械施工的情况。在地面开挖过程中将产生噪声、扬尘、弃土及固废。材料运输:施工期所需的材料通过运输工具运输,在此过程有扬尘、废气、噪声产生。管网铺设:管道的施工方法主要为结合道路工程采用明挖施工,在此过程有噪声和固废等产生。填方工程:在土石方回填过程中将产生扬尘、噪声。附属工程、绿化工程:主要为附属的管道闸阀、球阀、排水阀、泄水阀、消防栓及水表的建设及种植施工期破坏的草、树木等,在此过程有废水、扬尘、噪声和固废等产生。5.3.6项目运营期主要产污环节由于营运期污水管道已埋于地下,正常使用过程中无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排放,因此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加压泵产生噪声,污水管网渗漏、破裂产生的污染风险。5.4项目污染源强分析5.4.1 施工期污染源(1)水环境污染源该项目施工期水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生产废水施工生产废水包括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灌浆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土石方填筑和混凝土养护废水、砼搅拌系统冲洗废水、机械维修油污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等,主要含SS、石油类等。根据类比调查,废水中SS值可达300-4000mg/L。生活污水项目施工人员均不在工地食宿,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洗涤污水和粪便污水等,根据同类项目情况,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数约为20人,用水量按100L/人·天计算,污水排放系数按0.9计算,则排放量约为1.8t/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SS、动植物油等,参考给水排水常用数据手册,典型生活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值为:CODCr 300-500mg/L,BOD5 200-300mg/L,SS 300-400mg/L,NH3-N 30-40mg/L,动植物油100-150mg/L。(2)大气环境污染源该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以及施工车辆、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少量的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其中施工扬尘是本工程施工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扬尘排放方式主要为无组织间歇性排放,其产生量受风向、风速和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管道管沟开挖、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填方扬尘;建设材料的堆放、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造成的道路扬尘。(3)声环境污染源施工期间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所产生的噪声和出入施工场地车辆(主要是建筑材料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都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参照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常见施工设备振动产生的噪声声压级介于70110dB(A)之间,而且随距离的衰减较快,其影响范围较小。本工程主要产生噪声设备如下。 表5-2 项目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 单位:dB(A)施工设备名称距声源5 m距声源10 m液压挖掘机82-9078-86商砼搅拌车85-9082-84轮式装载机90-9585-91混凝土振捣器80-8875-84(4)固体废弃物污染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项目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和生活垃圾,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土方开挖与弃渣:根据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时开挖2.3万m3土石方,回填0.96m3土石方,外购回填砂0.62 万m3,不可用弃方1.34万m3运往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建筑废物:工程建设过程会产生少量的建筑边角料等建筑垃圾。主要是施工中建筑模板、建筑材料下脚料、废钢料、废管材、废包装物以及建筑碎片、水泥块、砂石子、废木板等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约20人,按施工人员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0.5kg/人·d计,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kg/d。(5)生态环境及其他影响该项目施工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来源主要有供水管道对陆地的不可逆占用;管道铺设与配套设施施工时,地表植被将被移除,场地平整和开挖等活动将会使场地植被破坏、地表土松散,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而发生水土流失;施工产生的弃土处置不当也可能发生水土流失。5.4.2 运营期污染源由于营运期污水管道已埋于地下,正常使用过程中无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源。噪声来源于加压泵,设备噪声65-80dB(A)之间。该项目竣工以后,及时覆土,进行路面、植被修复,并做好水土防护工作,生态环境可恢复原状,影响不大。可见该项目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发生在施工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5.5项目管道选线可行性分析项目输水管道具有以下特点:(1)项目输水管道直接铺设至核电厂建设地块,保证了核电施工的临时用水。(2)管网供水压力基本满足核电厂用水要求。(3)管道力求沿最短距离铺设,起伏变化不大,尽量减少特殊工程和开挖量,不占农田耕地。(4)管道走向,延疏港公路及应急道路路边铺设,管线走向较直,便以施工降低造价。项目选址于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及列屿镇,项目建设符合云霄县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限制和禁止用地范围内,本项目选线可行。因此,其选线基本合理。5.6产业政策合理性项目为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2013年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 9、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六、环境影响分析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1.1 施工废水影响分析拟建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是机械维修、清洗外排污水,含有SS、COD、一般无机盐类和石油类等污染物,如果随意排放,会危害土壤、妨碍水体自净。根据调查,施工期生产废水中SS值可达3004000mg/L,若防范不当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虽然这些不利影响是短暂的,这种影响会随着施工的完成而结束,但仍然要采取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施工现场应设立隔油池和沉淀池,施工废水均通过排水沟流入到沉淀池当中,经隔油池在沉淀后将上清液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即可减少新鲜水的用量,可降低成本,同时杜绝对当地土壤和地下水体的影响。本项目施工人员约20人,均不在工地内食宿,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NH3-N和SS,污水产生量为1.8t/d,施工期为6个月。施工人员均租住在附近的村庄,少量的生活污水经附近居民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6.1.2 施工扬尘影响分析该项目施工期扬尘主要产生于装载车行驶时产生的路面扬尘以及施工场地内装卸土方、泥沙时产生的扬尘。这些扬尘排放源均为无组织排放的面源,其源强与扬尘颗粒物的粒径大小、比重以及环境风速、湿度等因素有关,风速越大、颗粒越小、沙土的含水率越小,扬尘的产生量就越大。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强度除了与风速、湿度等因素有关,还与路面状况有关,从现有的道路分析,施工区域的主要运输道路为疏港公路及应急道路,逢施工阶段路面浮土较多,在汽车经过时由于粉尘颗料的重力沉降作用,其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随着距离不同有差异,根据类比分析,在扬尘点下风向050米为较重污染带,50100米为污染带,100200米为轻污染带,200米以外对大气影响较小。项目沿线200m范围内敏感点主要为下径村及列屿镇,本项目施工场地扬尘对周边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上施工扬尘遇风、行驶车辆作业的影响,将再次扩散,产生二次扬尘,影响周边近距离居民的生活。由于本项目是线性工程,施工是逐步推进,扬尘只是影响施工地点周边的居民,随着施工的结束,粉尘污染也会随之消失,本项目施工期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6.1.3 施工噪声影响分析预测模型的选择在施工噪声的预测计算中,施工机械除各种运输车辆外,一般均为固定声源。其中的挖掘机、装载机因位移不大,也视为固定源。本次评价将施工机械噪声作点声源处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附录A的A.1.2“单个室外的点生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计算基本公式如下:式中: Lw倍频带声功率级,dB; Dc指向性校正,dB;对辐射到自由空间的全向点声源,Dc=0dB;A 倍频带衰减,dB; 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gr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本次评价仅考虑点声援的几何发散衰减,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施工机械噪声预测模式如下:式中:Lp(r)距离声源r处的倍频带声压级(dB);Lp(r0)参考位置r0处的倍频带声压级(dB);r0参考位置距离声源的距离(m);r 预测点距离声源的距离(m);20lg(r/r0)几何发散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多个机械同时作业的总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公式为:式中,Leqi第i个声源对某预测点的等效声级。预测结果根据以上预测方法,按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机械组合作业情况,在未采取任何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得出不同施工阶段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将施工中使用较频繁的几种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分别代入前述预测模式进行计算,预测单台机械设备的噪声值。现场施工时具体投入多少台机械设备很难预测,本次评价假设昼间有4台设备同时使用,将所产生的噪声叠加后预测对某个距离的总声压级。施工期单台机械设备噪声预测值具体预测值见表6-1。表6-1 单台机械设备的噪声预测值 (dB(A)机械类型噪声预测值5m10m20m40m60m100m150m200m300m400m液压挖掘机9084.078.071.968.464.060.558.053.451.9商砼搅拌车9084.078.071.968.464.060.558.053.451.9轮式装载机9589.083.076.973.469.065.563.059.456.9混凝土振捣器8882.076.069.966.462.058.556.052.449.9施工期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噪声预测值根据上述预测公式,不计空气等影响,噪声预测结果见表6-2。表6-2 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的噪声预测值 (dB(A)距离(m)51020306080100150200300400昼间噪声预测值97.691.685.682.076.073.571.668.165.662.059.5施工主要都在昼间进行,由上面的噪声衰减计算可知,经过400米的衰减,施工噪声基本衰减接近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区标准。各敏感点的噪声值预测结果如下表:表6-3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敏感点背景值距离施工机械影响值预测值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下径村北侧55.344.117068.168.368.16050列屿镇南侧56.944.915067.067.467.06050由表6-3可知项目施工期各敏感点昼夜噪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施工期的噪声将对沿线两侧及配套设施周边的敏感点产生一定的影响,距离铺设管线和配套设施施工点越近受到的影响越大。故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噪声的治理,以降低对敏感目标的影响。为减小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做好防护措施,应避开休息时间进行施工。6.1.4 施工固废影响分析项目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均租住在附近的租赁房中,其产生的生活垃圾均有租赁房所在地的环卫部门清运处理。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土石方、施工建筑垃圾。管沟开挖时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和废弃管道、阀门等建筑垃圾。土石方项目在新管网开挖及附属设施设施建设等需要进行挖填土作业,其中管网和配套设施建设时预计开挖2.3万m3土石方,回填0.96m3土石方,外购回填砂0.62 万m3,不可用弃方1.34万m3运往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建筑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影响视觉,还会产生二次扬尘。雨水经建筑垃圾后流入附近水体或渗入地下水,会给水体造成污染。施工中应严格建筑垃圾的管理,尽量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散落的砂浆、混凝土,可采用冲洗法或化学法回收;凝固的砂浆、混凝土还可以作为再生骨料回收利用;废混凝土块经破碎后也可作为碎石直接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垫层等;碎砖块可以作为粗骨料拌制混凝土,也可以作为地基处理、地坪垫层等的材料。其它废弃管道、水泥包装纸等,可收集集中后出售给废品收购商。生活垃圾拟建项目有施工人员20人,每人每天排放生活垃圾按0.5kg计算,则生活垃圾每天产生量为10kg。项目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均租住在附近的租赁房中,其产生的生活垃圾均由租赁房所在地的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通过以上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均可以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和处置,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6.1.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 植被生态影响分析项目工程管线及附属设施建设为临时占地,管线施工时尽量沿现有道路铺设,工程管线及污水处理设施铺设好后,进行地表恢复。项目损坏的植被主要是景观草木,工程用地范围及周围尚未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动植物,也没有古树名木,不会对陆域生态产生大的影响。2、对两栖爬行类动物的影响本项目沿线两栖爬行类动物主要栖息于附近的草丛。在输水管道施工工程中,道路一侧上述生境将受到破坏,迫使项目占地区及工程影响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迁往它处,但对整个区域种类数量都不会构成大的影响。工程结束后,项目周边两栖爬行类动物数量将得到恢复。3、对鸟类的影响根据调查,项目用地及周边评价有部分鸟类,项目建成后不会改变现有林地环境从而导致鸟类栖息环境改变至迁徏。施工期间人为活动的增加以及管道的开挖,施工机械噪音均会惊扰区域内的鸟类。不过,影响区内的鸟类会通过迁移主动躲避工程施工对其栖息和觅食的影响。鉴于噪声会影响鸟类的繁殖率,因此在输水管道施工中应采取一定的降噪、减震措施。4、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该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的是附属设施施工和管线施工场挖填土方路段。在施工开挖过程中,由于开挖出的堆放在管沟边的土壤松散和地面裸露,在雨季容易遭受雨滴溅击和地表径流冲刷而将以面蚀和沟蚀的方式产生明显的水土流失;场内开挖土因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暴雨的天气下施工,造成水土流失将会更加严重。根据施工作业特点和当地气候、地形特征,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将以土壤水力侵蚀和土壤风力侵蚀为主。 土壤风力侵蚀及其危害 据研究,在干燥状态下,一般当风速大于4m/s时,就可能发生沙粒移动流失。该项目区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干湿季节明显,气温较高,风速较大,大风较多(受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年蒸发量高于年降雨量(干旱指数1.0),旱季气候较为干燥,因而为施工场地上土壤风力侵蚀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地土壤粉砂粒及以下细粒含量较高,土质较为松脆,因而在干旱季节容易产生土壤风力侵蚀。该项目土方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壤松散和裸露,加上推土机、铲土机的挖土作业和工程汽车的运土作业,一些尘土在干旱季节将会随风飞扬到空气中,并以飘移和滚动的方式带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