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梅州市粤强新型建材亿块环保机制砖生梅州市粤强新型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823213
资源大小:9.74M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梅州市粤强新型建材亿块环保机制砖生梅州市粤强新型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年产1.2亿块环保机制砖生产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梅州市粤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6年2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1.2亿块环保机制砖生产项目申请单位梅州市粤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严冬梅联系人赖学昌通讯地址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黄洞村联系电话13970726348传真邮编514000建设地点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黄洞村建设性质新建Ö行业类别及代码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 C3031占地面积(平方米)30015绿化面积(平方米)2000总投资(万元)5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投产日期2016年3月1、项目由来梅州市粤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建设 “年产1.2亿块环保机制砖生产项目”(下称本项目)。本项目位于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黄洞村(地理坐标:北纬24.1229°,东经116.0738°),项目占地面积30015m2,建筑面积15000m2,主要包括: 1栋破碎车间、1栋储坯车间、1栋窑棚车间(含3条生产线)及1栋办公楼、1栋仓库,劳动定员80人(其中20人内宿、其余60人外宿),年生产1.2亿块环保机制砖。本项目使用原黄洞红砖厂已建成厂房、办公楼等建筑,仅对红砖厂原有旧厂房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拟于2016年3月建成投产,现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和要求,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受“梅州市粤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委托,河南鑫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工程内容与规模2.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年产1.2亿块环保机制砖生产项目建设单位:梅州市粤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黄洞村建设规模:1栋破碎车间、1栋储坯车间、1栋窑棚车间(含3条生产线)及1栋办公楼、1栋仓库,劳动定员80人,年生产1.2亿块环保机制砖。2.2 建筑内容与生产规模(1)建筑内容1栋破碎车间、1栋储坯车间、1栋窑棚车间(含3条生产线)及1栋办公楼、1栋仓库,总建筑面积15000m2。表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数量1占地面积30015m22建筑面积15000m2序号功能区建筑面积1综合办公楼(1栋,两层)1000m22仓库(1栋,单层)3750m23生产车间破碎车间(单层)2400m2储坯车间(单层)3200m2窑棚车间(单层)4650m25员工80人6总投资5000万元(2)生产规模本项目生产规模如下表:表2 项目生产情况名 称数量(单位)产品环保机制砖1.2亿块/年原辅材料煤灰渣12万t/a建筑废土30万t/a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砖机1搅拌机2码坯机1粉碎机SLE13001破碎机FMP15001流动筛XS60×181烧成隧道窑115×3.7米3风机2布袋除尘系统32.3项目能耗本项目用电由市政电网专线供给,主要用于办公生活系统、生产系统。能耗见下表。表3 项目能耗情况能源类型电能水原煤年消耗量180万kW·h32160t/a1500t/a本项目采用的煤为山西优质煤,其含硫率为0.5%,含氮量为0.5%,灰分含量10%。2.4 项目给排水情况生活用水、排水:项目劳动定员80人,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表5相关规定,农村居民(其他地区)按每人140L/d计,则员工生活用水量约11.2t/d、3360t/a(全年按300天计),产污系数按0.9计,则员工生活污水量约10.08t/d、3024t/a,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至农灌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和附近林灌、农灌。生产用水、排水:项目在原料加水搅拌、砖烧制过程中和烧制后,需要成型用水和设备冷却水,参照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表3中机制红砖相关系数,按2.4m3/万块(产品)计,生产用水量约28800t/a,该部分水在砖坯烧制和设备冷却过程中均汽化蒸发,无废水排放。2.5 人员规模及工作制度项目员工80人,其中20人内宿、其余60人外宿。全年工作300天,16小时/天。2.6 项目四至情况项目四至:项目位于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黄洞村,北面为其他砖厂,东面、西面为农田、山林,南面为山林。项目具体位置图见附图1。3.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3.1 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为新建性质,使用原黄洞红砖厂已建成厂房、办公楼等建筑,原黄洞红砖厂已关停,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3.2 区域主要环境问题经调查,项目所在地属一般农村范围,无重污染工业企业,区域内大气、水、声环境均为良好,无制约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因素。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1、地理位置梅江区地处粤东山区,位于北纬24度,东经116度附近,是在1988年1月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时,将原梅县市(县级)的市区5个街道和市郊5个镇组建而成的市直辖县级区,于1988年3月正式成立。2、地形地貌梅江区属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区,土壤主要属赤红壤土。梅江区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总面积298.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30.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1%;耕地面积36812亩,其中水旱田29154亩,农村人均耕地0.526亩。3、气候、气象梅江区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且近太平洋,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具有多春雨而秋旱,夏炎热而冬寒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21.2,极端最高气温为39.5,极端最低气温为-7.3,多年平均降雨量1472毫米,多集中于49月份,多年平均风速0.9m/s,全年以静风频率最高,冬半年以偏北风为主导风向,夏半年则以偏南风为主导风向。4、水文项目附近地表水为梅江。梅江区河流属韩江水系。主干流梅江穿越市区,注入大埔县三河坝衔接韩江。梅江发源于广东省陆丰县与紫金县交界的乌突山七星峒,全长307km(含上游琴江),流域面积为13929km2;汀江发源于宁化赖家山,全长323km,流域面积11802km2;梅潭河发源于福建葛竹山,全长137公里,流域面积1603km2。梅江、汀江和梅潭河在大埔县三河镇汇合后称韩江,韩江全长470km,流域面积30112km2,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流经大埔县、丰顺县、潮州市、汕头市后进入南海。5、植被项目所在地主要为低矮的丘陵山地,平坦地为耕地,低处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地主要种花生、黄豆、木薯及各种水果等;丘陵山地主要是森林,主要植物物种有松树、杉树、荷树、山乌桕、山苍子、盐肤木、继木、车轮梅、鸡屎藤、葛藤、菝葜、山银花、桃金娘、芒萁、芒草、乌毛蕨、凤尾蕨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管辖与人口分布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 23°23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总面积15876.06平方公里。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47%,死亡率为7.17%,自然增长率为6.30%。全市年末户籍人口为521.3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4.4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14.49万人。2、社会经济结构2013年,梅州市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800.01亿元、69.35亿元和280.5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1%、23.2%和27.5%,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生产总值实现480.65亿元,增长12.2%;全市工业增加值241.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2亿元,均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18亿元、增长11.7%;外贸进出口总额17.63亿美元,增长17.3%。【实体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13年,梅州市制订实施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系列扶持企业、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暖企”行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全市骨干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88.74亿元,增长12.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5%。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74.55亿元,增长10.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9.3%。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547.53亿元,比年初增长20.6%。33家企业在广州或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国家水泥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南方稀土产品交易中心落户我市。新增省工业类名牌产品11个。全市专利授权量1257件,增长38.3%。23家电商企业入驻梅州家乐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园区建设面积扩展到36平方公里。各县(市、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2013世界客商大会。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有效推进,全市引进合同项目268个,实际投资总额215.23亿元。【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13年梅州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分别达275.09亿元和164.71亿元,增长5.4%和5.6%。实施31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新增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2.4万亩,建成国家、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6个。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林业龙头企业8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10个、家庭农场96家、省级名牌产品9个。创建了“社区直供”新模式,梅州绿色健康农产品以专柜形式直供珠三角地区。“客都汇”农特产品电商信息网络平台正式上线。兴宁熙和湾、丰顺马山、大埔瑞山等20家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西岩乌龙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认证。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通过省级计量认证。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进展顺利,实施帮扶项目4161个,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4250元。蕉岭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效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全面提高。 全市高中阶段毛 入学率93.63%。高考取得较好成绩。市120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正式运行。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新增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个省级非遗项目。松口古街区被评为第五届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我市被评为中国体育(足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城市。承办国际铁人三项、中国全地形车等大型赛事。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扎实推进。“平安梅州”创建工作考评总分居全省第一。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我市成为广东唯一全域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发挥侨乡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优势,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步。监察、审计、法制工作有新成效,民族宗教、人事编制、妇女儿童、统计、物价、供销、气象、残联、打私、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大力扶持发展社会组织,积极稳妥向社会转移职能。全面推进民情志愿服务工作,全市注册志愿者12.5万人。社会自律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考核全省第二。依法成立广东雁洋公益基金会,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支持社会组织举办首届客家文博会和客家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三、环境质量状况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1.1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5表5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 号项 目类 别1水环境功能区梅江,水质目标为类,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于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属于2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水源保护区否5基本农田保护区否1.2 大气环境现状广东恒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项目所在地布设了1个环境空气监测点,监测时间为2016年2月22日,监测数据如下表:表6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单位:mg/m3项目PM10SO2NO2监测日期2016年2月22日日均值0.1460.0140.022二级标准限值0.150.150.08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1.3 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附近地表水为梅江,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水质情况,本报告引用广东恒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2月22日对梅江项目附近断面的监测结果,其结果如下:表7地表水水质监测统计数据一览表 单位:mg/L(pH值除外)污染因子PH CODcrBOD5NH3-N DO2016年2月22日现状值6.89111.40.2586.94类标准值6-91530.56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监测结果表明,该断面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无超标现象。1.4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区标准。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引用兴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6年2月22日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如下:表8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点位序号监测点2016年2月22日GB3096-2008中2类标准超达标情况昼间夜间1项目东面56.446.4昼间60 dB(A)夜间50 dB(A)达标2项目西面57.846.63项目南面59.048.24项目北面55.745.6根据上表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地昼夜间等效声级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保护梅江水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保护该区空气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保护该区声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是:表9 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距离方位规模保护级别水环境梅江300m西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附近地表水为梅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表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值除外)项目DOCODcrBOD5氨氮总磷类标准限值61530.50.12、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 mg/Nm3污染物取值时间PM10NO2SO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限值0.150.080.153、声环境质量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12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限值昼 间夜 间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至农灌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和附近林灌、农灌,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表13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l,pH除外项目pHC0DCrBOD5SS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6-92001001002、废气:粉尘、氮氧化物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烟尘、SO2执行国家标准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表14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m3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有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二级监控点浓度颗粒物(粉尘)120mg/m315m2.9kg/h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氮氧化物120mg/m315m0.8kg/h0.12mg/m3表15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m3生产过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颗粒物(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原料燃料破碎及制备成型30人工干燥及焙烧30400(其他)33、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表1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限值昼间夜间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6050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至农灌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和附近林灌、农灌,窑炉废气经碱液喷淋脱硫除尘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因此,根据项目污染物达标排放限值要求,建议总量控制指标为:CODcr:0t/a,氨氮:0t/aSO2:17.8t/a,氮氧化物:11.9t/a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G:废气,W:废水,N:噪声,S:固体废物建筑弃土煤灰渣粗破配料混合细破过筛陈化储料箱加水搅拌制砖切坯码坯烘干烧结出窑余热G,N,SG,N,SG,SG,N,SG,N,SN1、生产工艺简述(1)生产方法采用砖坯内燃烧一次码烧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制备、陈化、成型、干燥和焙烧工段。项目采用节能型隧道窑,窑内壁砌筑耐火砖和保温材料,减少窑体热损失,达到最高效节约能源。(2)生产工艺简述原料制备将外购的煤灰渣运输进厂后储存在堆场内,由破碎机破碎,然后再由皮带输送机均匀分配给滚筒筛进行筛分, 筛上料返回到破碎机破碎, 筛下料进入箱式给料机送入搅拌机与其他材料一起加水搅拌,完成原料制备,原料的配比及含水量按比例完成。原料陈化处理搅拌后的原料送入陈化库进行陈化处理,由皮带输送机按均匀化要求,将原料均匀地分布在陈化库中。经陈化后,粉料的塑性和成型性能将得到很大改善,经三天以上充分陈化后,由皮带输送机均匀输出。成型本设计根据粉料塑性特点,选用硬挤出工艺。陈化后的粉料,经搅拌挤出机加水搅拌出碾炼。粉料进入双级真空挤砖机挤出成型,挤出泥条经自动切条机、自动切坯机切割成要求尺寸的砖坯,经分坯、编组由码坯机码上窑车,以备干燥。干燥、焙烧干燥与焙烧采用一次码烧工艺。干燥室采用隧道窑干燥方式。干燥热源利用节能隧道窑的余热,正压排潮,底送热风形式,通过调节系统自动调节送风温度及风量大小,确保砖坯干燥质量。采用内燃焙烧工艺,引燃阶段使用少量煤加热,随后通过砖坯内燃料自身发热提供热源,焙烧温度控制在 950左右,焙烧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换出,用于砖坯干燥。节能隧道窑设有循环系统、余热系统、测控温系统。节能隧道窑产量高、断面温差小、保温性能好,焙烧热工参数稳定,易保证烧结质量。成品检验与堆放焙烧后的产品由窑车运转系统送至卸车位,由人工将成品从窑车卸下,按制品外观质量分等码放到成品堆场。空窑车经清扫、保养通过回车线送至码坯位置,进入下一个循环。不合格品经收集破碎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烟气系统隧道窑设有排烟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干燥窑供热、热交换器换热系统)、燃烧系统、冷却系统、车底冷却压力平衡系统和窑车运转系统。该窑断面温差较小,保温性能良好。干燥窑热源是利用隧道窑冷却带的余热和车底空气换热,由管道汇总后用离心风机抽送到干燥窑内。热气流在干燥室内逆流运动,设置送风系统、排潮系统和调节系统。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 本项目使用原黄洞红砖厂已建成厂房、办公楼等建筑,仅对红砖厂原有旧厂房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因此,不作施工期污染分析。二、运营期1、废气本项目废气包括原料堆场扬尘、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窑炉废气、皮带运输粉尘。(1)原料堆场扬尘主要包括煤灰渣、建筑弃土在堆放时随风引起的扬尘和在装卸时的扬尘。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堆场起尘:装卸扬尘:式中:Q1堆场起尘量,mg/s; Q2装卸扬尘,g/次; U风速,m/s;本项目取常年风速2.4m/s; S堆场表面积,m2;本项目为5000m2; -空气相对湿度,%;本项目取年平均数57%; W-物料湿度,%;本项目为30%; M-车辆吨位,t;本项目为20t,H-装卸高度,m,本项目为5m经计算,物料堆场粉尘产生量约5.6t/a。为了减少粉尘产生量,建设单位现采取以下措施:建设原料棚,且两边建设不低于原料堆放最高高度的围墙,并且上面加设顶盖,物料从前门出后门进,定期洒水降尘。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抑尘70%,堆场的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1.68t/a。(2)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煤灰渣在混合前破碎、筛分也将产生粉尘污染,本工程需进行粉碎的煤灰渣总量约12万t/a,粉尘产生量按物料量的0.02%计,则产尘量约24t/a。本项目煤灰渣在破碎阶段破碎机、粉碎机以及流动筛机各设置一台引风机收集粉尘,通过管道引向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收集的粉尘全部回用于生产,不外排。表17 破碎、过筛工序颗粒物产生与排放情况污染物排放高度废气量(Nm3/h)产生情况排放情况去除率产生浓度速率(kg/h产生量排放浓度速率排放量颗粒物152000×3833.33.3248.330.030.2499%单位:浓度mg/m3,速率kg/h,产生与排放量t/a。年工作300天,每天16小时。经布袋除尘后,粉尘排放量、排放浓度分别为0.24t/a、8.33mg/m3。可满足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时段二级标准的要求。(3)窑炉废气本项目利用煤灰渣、建筑弃土作为制砖原料,其中煤灰渣的残余发热量作为烧砖工艺的燃料。根据热耗平衡分析,为了补足每烧一块砖所需的热量,本项目需要添加少量外投煤,煤用量为1500t/a。窑炉废气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氮氧化物。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粉煤灰类烧结砖(6000万块标砖/年)相关系数,烟气量按4.298万立方米/万块标砖、烟尘产生量按4.728千克/万块标砖、SO2产生量按14.837千克/万块标砖、氮氧化物产生量按1.657千克/万块标砖,则烟尘、SO2、氮氧化物产生量详见下表。表18 烧结烟气污染物产生量汇总污染因子SO2NOX烟尘产生量178t/a19.9t/a51.6t/a37.1kg/h4.14kg/h10.75kg/h(4)皮带运输粉尘本项目煤灰渣经破碎筛分后至陈化库,以及混合料由陈化至成型过程中均由皮带输送,在有落差的地方会产生粉尘,但混合料湿度较大,且陈化至成型过程全处于封闭厂房内,因此皮带输送粉尘主要为原料经破碎筛分后至陈化库的过程。本项目原料处理车间紧邻陈化库,皮带输送距离很短,经类比“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三兴环保砖厂年产5000万块页岩、煤矸石环保机制砖项目”,粉尘产生量为19.2t/a。环评要求从原料处理车间至陈化库输送皮带封闭,可抑尘80%,采取措施后,皮带输送的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3.84t/a。2、废水生产用水:项目在原料加水搅拌、砖烧制过程中和烧制后,需要成型用水和设备冷却水,参照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表3中机制红砖相关系数,按2.4m3/万块(产品)计,生产用水量约28800t/a,该部分水在砖坯烧制和设备冷却过程中均汽化蒸发,无废水排放。生活污水:项目劳动定员80人,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表5相关规定,农村居民(其他地区)按每人140L/d计,则员工生活用水量约11.2t/d、3360t/a(全年按300天计),产污系数按0.9计,则员工生活污水量约10.08t/d、3024t/a。主要污染物及产生浓度为CODcr 300mg/L、BOD5 150mg/L、SS 180mg/L、NH3-N 20mg/L。3、噪声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是场内设备噪声等,噪声源强见表19。表19 建设项目噪声源强 单位:dB(A)序号污染源运行规律治理前噪声1粉碎机间歇运行952破碎机间歇运行883流动筛机间歇运行854搅拌机间歇运行805双轴真空挤出砖机间歇运行806码坯机间歇运行807风机连续运行804、固废项目固废主要为不合格产品、点火燃煤废渣、除尘器收集粉尘、生活垃圾。(1)一般工业固废:不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约占原料总量的0.1%,则不合格产品产生量为420t/a;点火燃煤废渣:本项目点火耗煤量为1500t/a,产渣量按耗煤量20%计,则项目燃煤废渣为300t/a;除尘器收集粉尘:本项目除尘器收集粉尘包括两部分:布袋除尘器的除尘灰为23.76t/a,碱液喷淋脱硫除尘器收集粉尘为46.44t/a,则除尘器收集粉尘共计70.2t/a。(2)生活垃圾:项目员工80人,其中20人内宿,其余外宿,生活垃圾按每人内宿1kg/d、外宿0.5kg/d计,则项目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50kg/d、15t/a。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运营期原料堆场颗粒物(无组织)5.6t/a厂界5mg/m31.68t/a破碎机、筛分机颗粒物(有组织)833.3mg/m324t/a8.33mg/m30.24t/a输送皮带颗粒物(无组织)19.2t/a厂界5mg/m33.84t/a隧道窑烟尘215mg/m351.6t/a21.5mg/m35.16t/aSO2741.7mg/m3178t/a74.17mg/m317.8t/aNOx82.9mg/m319.9t/a49.74mg/m311.9t/a水污染物运营期生活污水3024t/aCODcr300mg/L,0.9072t/a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至农灌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和附近林灌、农灌BOD5150mg/L,0.4536t/aSS180mg/L,0.5443t/a氨 氮20mg/L,0.0605t/a固体废物运营期员工生活、办公生活垃圾15t/a15t/a一般工业固废不合格产品420t/a420t/a点火燃煤废渣300t/a300t/a除尘器收集粉尘70.2t/a70.2t/a噪声运营期生产设备机械噪声8095 dB(A)昼间60dB(A)夜间50dB(A)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滞留吸附粉尘、杀菌、净化水质、减噪以及检测大气污染程度等。绿化环境对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小气候,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搞好绿化是企业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努力抓生产同时也应当加大对绿化工作的投入。为了使绿化工作有序地开展,使厂区的绿化逐步达到国家要求,结合本工程对厂区绿化提出如下措施建议:(1)厂区要留有足够的绿化带位置,以确保今后的绿化工作开展。(2)绿化布置要综合考虑,全面规划,按照不同的功能区选择不同的绿化树种。(3)对产生粉尘厂房周围,宜选择适宜当地生长具有滞尘、抗毒性较强的树种。(4)在成型厂房等噪声源四周应选用树冠低矮、分枝低、树叶茂密的常绿乔、灌木搭配种植,形成一定宽度的吸声林带。(5)加强对绿化工作重要性认识,配备专职人员对绿化工作负责管理。七、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1)生产废水项目在原料加水搅拌、砖烧制过程中和烧制后,需要成型用水和设备冷却水,该部分水在砖坯烧制和设备冷却过程中均汽化蒸发,无废水排放。(2)生活污水项目员工80人,根据工程分析,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0.08t/d、3024t/a。由于项目不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同时项目生活污水水量较小。因此,建议建设单位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至农灌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和附近林灌、农灌,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小。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废气主要是原料堆场扬尘、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窑炉废气、皮带运输粉尘。原料堆场扬尘:主要包括在煤灰渣、建筑弃土在堆放时随风引起的扬尘和在装卸时的扬尘,通过建设原料棚,且两边建设不低于原料堆放最高高度的围墙,并且上面加设顶盖,物料从前门出后门进,定期洒水降尘等措施后,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煤灰渣在混合前破碎、筛分产生的粉尘,通过在破碎阶段对破碎机、粉碎机以及流动筛机各设置一台引风机收集粉尘,通过管道引向布袋除尘器处理后,可满足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时段二级标准的要求,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窑炉废气:本项目设计将隧道窑余热由风机引入干燥窑进行再利用,隧道窑上安装风机将余热烟气抽到干燥窑两边的烟墙中,然后由安装在干燥窑进砖口一端窑顶上的风机抽出,隧道窑废气通过抽风机统一收集送入湿式双碱法Na2CO3+Ca(OH)2脱硫除尘器进行处理。根据设计资料,隧道窑窑顶上的风机提供的动力能够克服砖坯对烟气的阻力,将烟气全部抽到干燥窑中,用于烘干砖坯。干燥窑进砖口一端窑顶上方配1台风机,其动力能够克服烟气在干燥窑中受到的阻力,烟气能够全部进入脱硫除尘器进行处理。因此,本项目收集烟气的方式可行。干燥窑烟气采用湿式双碱法Na2CO3+Ca(OH)2脱硫除尘器处理后,由风机(风量为5万m3/h)引入15m高的烟囟排放。干燥窑内的烟气进入脱硫除尘器内,烟气与脱硫液中的碱性脱硫剂在雾化区内充分接触反应,完成烟气的脱硫和除尘,经处理后的烟气通过塔顶除雾装置除去水雾后由引风机引入烟囱排放,反应后的脱硫液进入沉淀再生池,在此将除下的飞灰沉淀下来,脱硫液与Ca(OH)2溶液充分混合再生,再生好的浆液经澄清除渣装置分离,除渣分离后的清液流入循环池循环利用。该工艺设计脱硫效率可达到90%以上,脱氮效率40%以上,除尘效率90%以上。因此,经湿式双碱法脱硫除尘器处理后的烧结烟气其产生及排放情况见下表。表20 烧结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污染工序污染物排放类型风量m3/h产生源强治理措施排放源强产生量t/a产生浓度mg/m3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m3烧结工序SO2有组织50000178741.7湿式双碱法脱硫除尘器,脱硫效率90%、脱氮效率40%、除尘效率90% 17.874.17NOX19.982.911.949.74烟尘51.62155.1621.5由上表可知,经湿式双碱法Na2CO3+Ca(OH)2脱硫除尘器处理的烧结烟气中NOX、SO2和烟尘排放浓度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和国家标准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相关要求。皮带运输粉尘:本项目页岩经破碎筛分后至陈化库,以及混合料由陈化至成型过程中均由皮带输送,在有落差的地方会产生粉尘,但混合料湿度较大,且陈化至成型过程全处于封闭厂房内,因此皮带输送粉尘主要为原料经破碎筛分后至陈化库的过程,经采取封闭原料处理车间至陈化库输送皮带等措施后,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有破碎机、粉碎机、流动筛、搅拌机等。建设单位通过采取以下的噪声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