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广伦机械厂建设佛山市高明区杨和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821608
资源大小:3.17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广伦机械厂建设佛山市高明区杨和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广伦机械厂新建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广伦机械厂编制日期:2016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4三、环境质量状况12四、评价适用标准15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7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0七、环境影响分析21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25九、结论与建议26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广伦机械厂新建项目建设单位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广伦机械厂法人代表区丽玲联系人区丽玲通讯地址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和顺路168号联系电话13542550833传 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和顺路168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变更 搬迁行业类别及代码C3399其他未列明金属制品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3000经营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5环保投资(万元)0.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评价经费(万元)拟投产日期(一)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广伦机械厂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和顺路168号,所在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22°51'51",东经112°46'3",属于个人独资企业,主要从事机械配件生产,年产机械配件500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项目须执行环境影响审批制度,根据环境保护部2015年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I金属制品,53、金属制品加工制造”,不设喷漆、电镀工艺,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项目概况项目租用已建成的空置厂房,项目投资15万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1)项目组成表1-1 项目组成表工程类别工程内容规模主体工程生产厂房厂房一座,包括仓库、生产车间。公用工程办公室位于厂房北面辅助工程给水与配电配电系统一套,用电由市政电网供应。给排水系统一套,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供应。环保工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套表1-2 项目基本情况表类别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产品产量机械配件件/年500/主要原辅材料用量钢板吨/年5/圆钢吨/年15/焊条吨/年0.5/主要生产设备电焊机台2BX1-200A车床台3CT615A铣床台2XW62钻床台1Z3032滚齿机台1Y38主要能耗水立方米/年112/电万千瓦时/年0.2/ 3、劳动定员和生产天数 (1)工作制度:工作280天,每天一班,工作8小时。 (2)劳动定员:从业人数10人,不设宿舍和食堂。 4、公用工程 (1)给排水给水: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提供。排水:在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成前,由独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生活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经管网排入内河涌;在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至对川片区配套建设的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较严者后排入高明河(高明明城敬老院至高明三洲新桥段)。 (2)供电该项目用电由当地市政电网供应,年用电约0.2万千瓦时。 5、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及选址符合性项目属于金属制品加工制造,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11本)、关于印发佛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和淘汰类)的通知佛发改工交2010101号和关于印发佛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通知佛发改工交201049号,项目不在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之列,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第十三条规定,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和顺路168号,属于人和片沧江工业区,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符合土地功能规划要求。综上,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同时符合广东省以及佛山市产业政策的要求,也符合土地功能规划要求。(二)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和顺路168号,东侧是沿街商铺、厂房,南侧是空地、杨和中学,西侧是益嘉机械有限公司,北侧是高明大道,详见附图2。项目周围污染源主要来自附近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设备噪声等。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佛山市高明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隶属佛山市管辖。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º2234"112º5506",北纬22º3846"23 º0105"之间。高明区东北隔西江与南海区、三水区相望,南与鹤山市相邻,西南与新兴市相连,西北与高要市接壤。下辖一街三镇,分别为荷城街道办、明城镇、杨和镇和更合镇。全区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2、地貌与地质结构佛山市高明区域内西、南部和中、北部的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及台地,东部和东北部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形成西、南、北三面环山,西南向东北走向的狭长地形。明城镇位于高明区中部,镇内大部分属低山、丘陵及台地,属侵蚀地貌;镇中心区属冲积平原区,属堆积地貌。杨和镇的皂幕山是佛山市第一峰,主峰海拔805米,西北部更合镇的老香山海拔699米。3、气象、气候高明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湿润温和,无霜期长。冬季虽有低温,但时间短暂,寒潮过后,很快回暖。夏季虽热,但少酷暑。年平均日照为1385.1小时,2013年月平均气温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728.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5,发生在1980年7月10日;2013年月平均气温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12.615.1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发生在1961 年l月19日;年平均气温21.6;最大日温差为7.07.6。夏季主导风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为东北风,最大风速为24m/s,平均风速1.8m/s。春夏季多雨,历年平均年降雨量1702 毫米,最大降雨量为2000 毫米,最小降雨量为1404毫米,雨季一般在3月份开始,结束期在10月份,雨水长达半年之久,其中58 月雨量最多,占2013年降雨量的80%左右。最大降雨量为1973年8月的668 .7毫米。年蒸发量在14001600 毫米,潮湿系数大于1。4、水文高明境内河道纵横交错,境内水资源充足,沧江河及其15条支流横贯高明区东西,汇入流经高明区的西江。在高明境内流域总面积878.21平方公里。区内有港口、码头 20 多个,年货物吞吐量 40 多万吨,沿西江通航广州、肇庆、梧州、香港、澳门等地。沧江河(高明河)发源于境内西部更合镇的老香山托盘顶,全长82.4公里。干流流经更合镇、明城镇、杨和镇和荷城街道,于海口塔侧注入西江。流域面积达1033.5平方公里。其中高明区域878.21k,占全区面积91.5% 。秀丽河起源于官棠村海尾塘,属于沧江河支流,自北向南穿过中心城区,流经荷城街道、直通东水闸汇入沧江。全长10.65公里,宽约100米,河床平均宽度约70米,沿岸被规划为城区7条景观走廊之一。更楼河发源于更合镇鬼顶岗,全长17.84公里,流域面积114.16平方公里,于白石桥附近汇入沧江。杨梅河发源于杨和镇大水坑水库以及僚头村,拥有石水河和沙水河两条支流,流经100多条村乡,注入沧江。全长39.43公里,是高明区西部的一条重要河流。西安河起源于西江边,全长16公里,毗邻西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与西江相通。流经富湾,经西水闸汇入沧江。5、土壤、植被高明区人均土地0.348公顷(5.22亩),人均耕地0.058公顷(0.87亩),土地资源相对较丰富。山地土壤以赤红壤为主,耕地大多是水稻土。植物主要有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高明区 201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提升区域价值、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区战略目标,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谋改革、惠民生,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转型升级、民生福祉改善,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710.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8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561.39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31.86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为2.4:79.0:18.6。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4%,金融业增长8.7%,房地产业增长19.1%,其他服务业增长16.9%。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65.34亿元,同比增长21.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5453元,同比增长7.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29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53人;培训各类人员5721人;成功创业661人,带动就业330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6.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2%。其中:种植业产值11.07亿元,下降0.6%;林业产值0.97亿元,增长4.5%;畜牧业产值14.39亿元,增长4.8%;渔业产值8.26亿元,增长5.2%;农业服务业产值1.74亿元,增长5.2%。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7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6万亩,增长1.4%;水果种植面积1.86万亩,下降0.6%。 全年粮食产量8.20万吨;蔬菜产量24.07万吨,增长3.2%;水果产量1.13万吨,与上年持平。 全年肉类总产量5.86万吨,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3.54万吨,与上年持平。全年水产品产量6.43万吨,增长7.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41.07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71.90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4.80亿元,下降16.2%;集体企业13.49亿元,增长16.1%;股份制企业1682.40亿元,增长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02.31亿元,增长5.9%;其他经济类型67.02亿元,下降26.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1088.49亿元,增长1.7%;重工业1583.41亿元,增长9.6%。轻重工业之比为40.7:59.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5.09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利润260.47亿元,同比增长6.6%。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1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28亿元,比上年下降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2.18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投资3.33亿元,同比增长115.7。第二产业实现投资293.49亿元,同比增长14.5%;第三产业实现投资55.36亿元,同比增长15.9%。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7.86亿元,同比增长14.4%。商品房施工面积427.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3%;竣工面积57.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8%;商品房销售面积85.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0%;实现销售额46.34亿元,同比增长46.7%。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06亿元,同比增长10.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54元,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1.52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0.32亿元,同比增长10.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4.74亿元,同比增长8.7%。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7.5亿美元,同比增长9.1%。其中,出口总值22.4亿美元,增长3.9%;进口总值5.1亿美元,增长39.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7.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3亿美元。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83亿美元,同比下降14.8 %;实际利用外资0.07亿美元,同比下降95.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全社会旅客运输总量320万人,比上年下降8.3%;旅客周转量3803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9%;完成货运量1293万吨,比上年增长8.7%;货物周转量12873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0%。港口货物吞吐量1284万吨,比上年增长35.0%;旅客吞吐量3.60万人,比上年下降6.7%,其中:离境旅客1.84万人,下降6.1%。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706.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0.80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65875辆,同比增长19.0%,其中载客汽车59237辆,增长23.0%,载货汽车6426辆,下降7.5%。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60292辆,同比增长21.6%;年末公交运营车辆384辆,同比增长28.9%。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40亿元(201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20.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4亿元,增长41.7%;电信业务总量6.62亿元,增长15.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7.55万户,同比下降6.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66.31万户,同比增长6.8%,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1.95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31.19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用户15.44万户,同比增长6.3%,其中:光纤接入用户数6.33万户,增长38.9%。 全年接待游客481.10万人次,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20.68亿元,增长13.0%。 八、财政和金融 2015年全区实现财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增值税)82.21亿元,增长4.1%;区级财政收入45.18亿元,增长5.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84亿元,增长15.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33亿元,增长38.8%。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4.48亿元,比年初增长8.3%,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183.89亿元,比年初增长2.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5.37亿元,比年初增长6.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现有普通高中6所,招生1828人,在校学5397人;普通初中8所,招生3472人,在校学生9807人;小学22所,招生5437人,在校学生29639人;幼儿园37所,招生5823人,在园幼儿14876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3所,招生1642人,在校学生5272人。当年升大学3064人,参加普通高考被录取人数为2042人,其中本科1151人,大专891人;参加成人高考被录取893人,其中本科301人,大专592人;参加高职统考被录取人数为129人。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36家。建有各级工程中心135个,其中:省级工程中心25个,市级工程中心50个,区级工程中心60个。全年获各级科技进步奖33项,其中: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获佛山市科技进步奖7项,高明区科技进步奖25项。全年共申请各类专利2043件,比上年增长35.2%,其中:发明专利863件,实用新型专利914件,外观设计专利266件;共获专利授权1224件,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发明专利186件,实用新型专利785件,外观设计专利253件。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201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6件。年末实有专业技术人员21026人,其中:高级资格1001人,中级资格4734人,初级资格15291人;按学历划分,研究生以上340人,大学(本科、大专)16450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区级图书馆1个,乡村图书馆(室)108个,总藏书量达427千册;区级文化馆1个,乡村文化馆(室)72个;影剧院2个;名人故居、纪念馆12个;博物馆2个。全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420场次。有线电视用户数108123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3个,其中:医院10家,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3家,卫生防疫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卫生工作人员300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00人,乡村医生10人;注册护士1082人;医疗机构床位1715张,其中:医院床位1395张。 全区体育健儿在各类市以上体育竞赛中,共获奖牌217枚。获得国际级赛事奖牌2枚;获国家级赛事奖牌8枚;获省级赛事奖牌18枚,其中金牌5枚;获市级赛事奖牌189枚,其中金牌62枚。 十一、人口、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30463人,比上年末增加1922人,增长0.4%。其中:城镇人口比重88.9%。 按户籍人口统计,全区年末总户数85516户,总人口301226人。全年出生人口4519人,出生率为15.0;死亡人口1830人,死亡率为6.1;自然增长人口2143人,自然增长率8.9。 全年发生各类事故406起,与2014年相比,下降18.5%;死亡58人,下降6.5%;受伤518人,下降17.7%;直接经济损失461.20万元,下降24%。其中:火灾事故发生数11起,事故死亡1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99.50万元;道路交通事故393起,死亡共55人,受伤515人,直接经济损失48.70万元;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213万元。全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82,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率0.9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84。 2015年,全区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为297天;建成污水处理厂7座,污水日处理设计能力21.5万立方米,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7%;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76元,比上年增长10.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64元,比上年增长9.1%。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为148128人;参加城镇基本失业保险人数为125064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104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25289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25642人。 年末享受低保救济人数4017人,其中城镇362人,农村3655人。接收社会捐款680.27万元,受益2904人次。 全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690张,其中:敬老院510张,社会福利院180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收养人员244人,其中:敬老院138人,社会福利院106人杨和镇杨和镇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腹地,属高明区三大组团(中部组团)之一,地处广(州)海(安)中线与江(门)肇(庆)线的交汇处,超一级公路高明大道贯通全镇东西动脉,杨西大道和江肇高速公路纵贯全镇南北方向,杨西大道接驳广明高速后,也将是高明未来的产业轴线和物流轴线,境内交通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区位优势明显。下辖有3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105条自然村。面积246.27平方公里(四镇街排行第二),耕地面积3.5万亩,山林面积18万亩,户籍人口3.8万多人,外来人口4万多人。杨和镇成立于2005年5月27日,辖原来的杨梅、人和两镇。杨梅、人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着古老而文明的历史,在高明县“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抗日战争”的时代,两镇作为高明的一部分,贡献良多。明嘉靖年间,渐成集市,修通公路后,这里成为西江各地通往沙坪、江门、高要、肇庆的交通要道,商业兴盛繁荣。抗日战争时期,皂幕山是新高鹤游击队的根据地。因此,是重要的抗日战争革命老区,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 杨和镇“六山一水三分地”,具备佛山独有的“一山一水一寺一球会”(佛山第一峰皂幕山、腾龙峡漂流、观音寺、银海高尔夫会所)等生态景点。同时,发达的交通网络也造就了物流贸易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立镇、旅游旺镇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贸工游重镇框架日趋凸现。 根据相关规划,杨和镇规划建设3个污水处理厂,其中一个为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第一污水处理厂,另一个为区域污水处理厂,第三个为对川片区配套建设的区域污水处理厂。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第一污水处理厂位于高明区杨梅中小企业工业园,厂区面积约23亩,投资2300万元,厂外截污管网工程总投资5100万元,新建污水输送管道约7.3km,采用改良SBR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收集处理杨和镇杨梅片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规模为2万吨/日,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较严标准,尾水排入杨梅河,最后汇入高明河。该污水处理厂已于2009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杨和镇没有污水处理厂的历史,能有效削减排入杨梅片区的水污染物,改善杨梅河、高明河的水质状况。区域污水处理厂(总投资20000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2万吨,主要收集处理人和片区的污水,尾水排入下围村附近内河涌。该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能有效改善人和片区的地表水质状况。根据高明区相关规划,杨和镇计划在对川片区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本项目属于该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3、本项目拟选址环境功能属性表表2-1:本项目拟选址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功能区区划建设项目所属类别及执行标准1地表水功能区内河涌及高明河,内河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高明河(明城敬老院三洲新桥)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2大气环境功能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地下水功能区珠江三角洲佛山高明地下水水源涵养区,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4声环境功能区3类声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5基本农田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否7水源保护区否8城市污水集水范围属于正在规划建设的区域污水处理厂,但污水厂暂未建成9用地性质工业用地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佛山市高明区高明区杨和镇和顺路168号,根据佛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区划(2007 年12 月),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本项目所在地的现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本次环境空气现状引用佛山明威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于2014 年3月18日24日在对川村(位于项目西南面约2430m处)监测大气监测数据,其中PM2.5引用佛山市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中高明孔堂监测点2015年10月22日的数据,其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1。表3-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表名称SO2NO2PM10PM2.5日均值0.20.0570.0410.0720.0660.0850.63日均标准值0.150.080.150.075达标分析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的SO2、NO2、PM10、PM2.5指标均能达到GB3095-2012 中的二级标准,说明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 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生活污水在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成前,经独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经管网排入内河涌;在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较严者后再排入高明河(高明明城敬老院至高明三洲新桥段)。根据广东省地表水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高明明城敬老院至高明三洲新桥段规划水质目标为II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为了解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引用佛山明威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4年3月18、19日对高明河杨和段两个断面的监测数据,其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mg/L,pH无量纲监测断面W1W2类标准监测时间2014.3.18-2014.3.19监测因子平均值标准指数平均值标准指数水温21.221.5pH7.230.127.510.2669DO6.012.995.56CODcr140.93412.7315BOD53.551.1812.54.173NH3-N0.360.721.763.520.5悬浮物812-总磷0.444.40.484.80.1LAS0.05(L)0.05(L)0.2注:“L”为未检出由上表监测数据可见,高明河杨和段设置的2个监测断面中,W1断面的水质除了总磷以外,其它监测因子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W2断面的水质中溶解氧、CODCr、BOD5、氨氮、总磷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余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说明当地地表水环境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监测断面水质出现超标主要原因是由于附近管网建设未完善,居民生活污水未能完全截污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3. 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2013192043U)在项目所在地周界布设4个监测点,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进行现场实测,测点位置见附图4。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进行测量。本项目北面为高明大道,高明大道为城市主干道,两侧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4类功能区。根据转发市环保局佛山市公路、铁路(含轻轨)所经地段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试行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04235号)对城市主干道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相关规定:A: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将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划为4 类标准适用区域;B: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道路红外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确定方法如下:相邻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45±5m;相邻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30±5m;相邻区域为3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20±5m。根据转发市环保局佛山市公路、铁路(含轻轨)所经地段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试行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04235号),项目北面边界距离高明大道10m,则本环评确定本项目距离高明大道道路红线小于20m的区域属于4a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高明大道道路红线大于20m的区域属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结果如下所示:表3-3 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测点编号时段Leq标准备注1#(项目东侧)昼64.23类,65距离高明大道道路红线小于20m的区域属于4a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高明大道道路红线大于20m的区域属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夜50.73类,552#(项目南侧)昼64.33类,65夜45.53类,553#(项目西侧)昼64.33类,65夜50.83类,554#(项目北侧)昼65.64a类,70夜54.24a类,55从监测结果可知,项目东、南、西侧监测点昼、夜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北侧监测点昼间噪声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水资源200919号),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珠江三角洲佛山高明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水质保护级别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功能区划见图3-1。项目所在地图3-1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功能区划图根据粤水资源200919号文中对该区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该区地下水水质现状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I类。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建设区域周围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级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2、地表水环境:地表水保护目标为内河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高明河(高明明城敬老院至三洲新桥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3、地下水环境:属珠江三角洲佛山高明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水质保护级别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4、声环境:项目区域的声环境质量保护级别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4a类标准。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3-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名称方位最近距离保护类别1东纺村西南320米大气二级2大气环境-二级3声环境-2类、4a类4杨和中学南面305米大气二级、噪声2级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单位1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g/ m3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2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3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2、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高明河明城敬老院至三洲新桥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内河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类标准。表4-2 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地表水项目pHCODcrBOD5DO氨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值6915360.5类标准值6930631.5地下水项目pHCODMn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值6.58.53.0200.020.23、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评价区执行3类、4a类标准。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GS3096-2008)类 别昼 间(6:0022:00)夜 间(22:006:00)3类65dB(A)55dB(A)4a类70dB(A)55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生活污水在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成前,独立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在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至对川片配套建设的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