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5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doc
-
资源ID:2819728
资源大小:128.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5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doc
枣庄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技术改造项目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5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企业中,建立健全环保机构,加强环保管理工作,开展厂内环境监测、监督,并把环保工作纳入生产管理,对于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回收,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重要意义。15.1环境管理15.1.1 拟建项目环保机构设置为加强环保工作的有序进行,枣庄市永进医疗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已设立安全环保处,主要负责全公司的环境管理工作。由主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分管安全环保工作,安环设备处内设环保科、安全科、设备科等部门,环保科10人(包括环保管理人员3人,环境监测人员7人)。为便于加强对各生产装置特别是环保设施的管理,各车间(工段)设立兼职环保员1人,负责相关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表15.1-1 环保机构设置情况一览表单位职务人数(人)公司级领导总经理1分管环保副总经理1安全环保处处领导处长1环保科科长1办公室环保管理人员2环保监测人员7各工段兼职环保员兼职环保人员515.1.2 环保机构和任务1、环保科(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2)负责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参加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审查、论证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3)负责获取、评价、更新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负责组织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对环境污染事故或紧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处理。(5)负责环境监测和统计上报工作。(6)负责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7)组织开展创建清洁工厂、清洁单位活动。(8)参与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技术咨询工作。(9)负责确定公司年度环境保护培训需求计划,配合其他部门进行环境保护培训教育。负责内部环境信息交流。2、监测站监测站隶属环保科,开展全厂例行环境监测工作及对车间排污的抽测工作。制定环保监测年度计划和规划,建立、健全本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完成监测计划中规定的各项监测任务,按有关规定编制报告表,及时报告监测中发现的问题。3、车间兼职环保员 (1)注意和了解生产排污和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2)负责车间内各工段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工作,随时了解掌握生产排污量是否正常,并及时汇报,同时协助环保监测人员实施监测任务。15.2 拟建项目环境监测计划15.2.1拟建项目常规因子、特征因子清单依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特征污染物监管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通知(鲁环评函2013138号),在“22项水环境、6项大气环境监测指标范围”内的常规因子,以及特征因子见表15.2-1。表15.2-1 拟建项目常规因子与特征因子清单序号项目内容1常规因子水污染因子COD、BOD、氨氮、石油类、氟化物、粪大肠菌群、汞、砷、铅、铬大气污染因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2特征因子水污染因子SS、余氯大气污染因子烟尘、氮氧化物、氯化氢、氟化氢、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锡及其化合物、锑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臭气浓度、二噁英15.2.2 项目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控计划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方面的重要基础资料。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及技术规范,拟建项目针对废水、废气、噪声等制订以下监测计划:拟建项目依托现有工程在烟道上已安装的烟气自动在线监测装置,监测烟气温度、烟气量、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浓度,这部分监测内容由企业自行监测。其他监测项目可委托当地的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拟建项目监测计划表15.2-1。表15.2-1拟建项目监测计划一览表分类监测位置点数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单位废气焚烧烟气在线监测烟道1烟气量、温度、含氧量、烟尘、CO、O2、NOx在线监测企业取样监测焚烧烟气烟道1烟气量、烟尘、汞、镉、砷、镍、铅、铬、锡、铜、锰及其化合物、SO2、NOX、CO、HCl、HF1次/季企业委外二噁英1次/年企业委外厂界4H2S、氨、臭气浓度、TSP1次/季企业委外废水取样监测排水口1pH、SS、CODcr、BOD5、NH3-N、氟化物、Hg、As、Pb、Cd、粪大肠菌群数、石油类1次/班企业噪声厂界周围4等效A声级 (Leq(A)1次/半年企业环境空气建国村、马洼村2SO2、NO2、TSP、PM10、PM2.5、CO、HCl、氟化物、铅、苯并芘、汞、镉、臭气浓度、H2S、NH32次/年企业委外厂区西侧村庄马洼村2二噁英1次/年企业委外地下水厂区下游尤洼村1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Hg、As、Pb、Cd、总硬度、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共15项,同时调查井深、埋深、水温。2次/年企业委外土壤马洼村1pH、Hg、Cd、As、Pb、Cr、Cu、Ni、Zn、阳离子交换量、二噁英1次/年企业委外齐村镇中学1pH、Hg、Cd、As、Pb、Cr、Cu、Ni、Zn、阳离子交换量固废飞灰浸出性试验1飞灰浸出性试验1次/月企业委外15.3其他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管理,减少各种污染事故风险,项目建设方还应积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过程中的操作规范、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范,各生产岗位责任制,及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程序、事故处置办法等。诸多规章制度中尤为重要的是应当建立严格的转移联单管理制度。15.3.1建立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15.3.1.1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的目的在于忠实纪录医疗废物从产生、运输到处理的全过程,在过程中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医疗废物交接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采用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进行记录和管理。登记资料至少保存5年。在医疗废物清运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转移联单与废物流向一致的原则,并且处置中心应在废物运输车辆进厂时严格检验,要求废物运输车上的废物来源、种类、数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流向如图15.3-1所示,有关承办人员应依照联单编号妥善保存。而卫生医疗单位与废物处置中心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转移联单报送主管机关。卫生医疗单位废物运输单位废物处置中心移出地环保局接受地环保局第一联副联第四联第三联第一联第二联第五联第二联副联医疗废物流向转移联单流向图15.3-1 医疗废物与转移联单流向示意图15.3.1.2医疗废物转移联单使用说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在转移医疗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医疗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医疗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一车(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每车(次)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每次医疗废物运输皆必须使用一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确实记录相关数据。医疗废物应现场交接,核对其数量、重量、种类、标识与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是否相符,及包装是否密封。若现场实物与医疗废物转移联单不相符,应及时向有关单位负责人汇报并通知医疗废物委托人进行核实。交接双方必须根据交接情况认真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并签字确认。医疗废物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医疗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同时将医疗废物数量、总量、种类等相关信息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医疗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将联单第四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医疗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5.3.2 其它为了使环境管理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建议项目建设方在项目投产后进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建立OHSAS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15.4环境管理与监测的建议15.4.1 强化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除了在厂内实行排污和环保经济考核外,还应建立环保设施巡回检查制度,内部考核各生产工段的“三废”排放、治理设施的效果。15.4.2 人员及监测仪器的补充为使环保管理工作日臻完善,确保各项环境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企业应加强监测站的建设,设置环保人员并配备必要的监测分析仪器,以确保公司监测工作按要求完成任务。1、监测人员拟建项目厂内需设置2名大气监测员、1名水质监测人员及1名噪声监测员。其主要工作是制定合理的大气、水及噪声监测计划,完成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汇报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监测仪器针对本工程的大气、废水及噪声污染的特点需增加以下设备,见表15.4-1。表15.4-1 监测仪器一览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可选型号数量(台套)备注1电子天平AL1042分析化验2电子天平TD1分析化验3实验室pH计pHS-2C1分析化验4可见分光光度计7211分析化验5可见分光光度计7222分析化验6可见分光光度计21001分析化验7一氧化碳红外分析仪1炉气检测8废气自动在线监测仪SCS-9008废气监测9粉尘监测仪1废气监测10声级计ND-101噪声监测11水质分析仪DR27001水质监测12流量计1水质监测13便携式水质分析实验室DREL28001应急废水监测14便携式多气体分析仪1应急废气监测15可燃气体监测仪RBK-60002可燃气体监测合计2515.5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环境、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通道。强化排污口的管理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区域环境管理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科学化、定量化的重要手段。15.5.1排污口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原则1、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口必须规范化;2、排污口应便于采样与计量检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15.5.2 排污口的技术要求1、排污口的设置必须合理确定,进行规范化管理;2、设置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速段。15.5.3排污口立标管理1、污染物排放口,应按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15562.1-1995)与GB15562.2-1995的规定,设置国家环保总局统一制作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排放口图形标志牌见图15.5-1。废气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排放源噪声排放源一般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污水排放口污水排放口图15.5-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的形状及颜色说明见表15.5-2。表15.5-2 标志的形状及颜色说明标志形状背景颜色图形颜色警告标志三角形边框黄色黑色提示标志正方形边框绿色白色2、污染物排放口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应设置在靠近采样点的醒目处,标志牌设置高度为其上缘距地面约2m。3、排污口与采样点设置技术要求按照山东省污水排放口信息公开技术规范(DB37/T 2463-2014)中的规定执行。15.5.4 排污口建档管理1、要求使用国家环保局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牌登记证,并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2、根据排污口管理档案内容要求,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应将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达标情况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于档案。拟建项目应当结合本次环评提出的环境监测与管理要求,在废气、噪声排放口(源)以及固体废物堆场设立专门排放口图形标志牌,按要求加强管理。15.6 环境监理本项目环境监理工作主要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的技术规范及设计文件等,工程环境监理包括生态保护、绿化、污染物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的所有方面。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应作为工程监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工程监理体系统筹考虑。15.6.1 环境监理的组织与实施1、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并经过环境保护专业培训的单位承担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工程环境监理单位和人员的资质按照交通部关于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执行。2、工程招标、合同等文件的管理建设单位依据本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设计等文件的有关要求,制定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计划,并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和监理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和目标任务。3、工程环境的原则要求环境监理的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项目的环境行动计划、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和环境质量标准等。环境监理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环保达标监理和环保工程监理。环保达标监理是使主体工程的施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达到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列出的标准;环保工程监理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等,同时包括烟气净化、绿化等在内的环保设施建设的监理。环境监理机构:建设项目的工程总监办负责对工程和环境实施统一监理工作。一般可在总监办设置一名工程环境监理的兼职或专职的副总监,重点负责工程的环境监理工作。驻地办可任命一定数量的工程环境监理工程师(工程监理工程师兼任),具体落实各项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理考核:工程监理考核内容中应包括工程环境监理的相应内容,并单独完成工程环境监理情况的总结报告,该总结报告作为环保单项验收的资料之一。环境保护单项工程考核和验收时,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环保工作的人员参加。15.6.2 拟建项目环境监理的具体工作内容1、对施工噪声,特别是夜间噪声进行监察管理。建议工程期间主要在土石方运输沿线居民区密集的地方设置监测站。考虑施工场界敏感受体分布,噪声监测站位一般与环境空气监测站位相同。2、对扬尘控制措施进行监察。施工场地内的抑尘措施包括:硬路面(或碎石路面)、洒水车、各施工场地的洗车设施等;对运输路线沿线监察路面的污染情况。3、对施工活动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置情况进行监察。15.7 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及竣工验收15.7.1验收监测内容根据“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环发2009150号,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应执行“三同时”管理制度,主体工程与环保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生产、同时验收。拟建项目完工后,公司应向山东省环保厅提出试生产申请,试生产申请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试生产。当自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有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申请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同时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通过后,建设单位方可正式投产运行。验收申请材料包括以下内容,具体验收时企业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报告,纸件2份;(二)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纸件2份,电子件1份;(三)由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材料,纸件1份,电子件1份;(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提交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纸件1份。15.7.2 验收时还必须统一考虑的有关内容 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环保投资单列台帐并得到了落实,无环保投诉或环保投诉得到了妥善解决。15-10山东省环境科学保护研究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