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 风险评价.doc
-
资源ID:2819721
资源大小:18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1 风险评价.doc
山西绿海农药科技有限公司高效低毒除草剂草除灵扩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1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11.1风险评价工作程序环境风险的工作程序见图11.1-1。图11.1-1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图11.2风险识别内容11.2.1危险物品危害等级根据表11.2-1作为识别标准,对全场主要化学品进行危险性识别,确定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表11.2-1 物质危险性标准LD50(大鼠经口)/(mg/kg)LD50(大鼠经皮)/(mg/kg)LC50(小鼠吸入,4h)/(mg/l)有毒物质1510.0125LD502510LD50500.1LC500.5325LD5020050LD504000.5LC502易燃物质1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2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3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磨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根据工程分析章节可知,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原辅料及产品的理化性质分析如下:(1)草除灵乙酯化学名称:4-氯-2-氧代苯骈噻唑磷基-3-乙酸乙酯分子式:C11H10CINO3S;分子量:271.7草除灵乙酯外观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有特殊气味,熔点79.2,草除灵乙酯在30以下稳定,在酸性及中性介质中稳定。草除灵乙酯属低毒类农药,使用安全,急性经口LD50:小鼠600mg/kg,大鼠4000mg/kg,经皮LD50:大鼠2100mg/kg。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草除灵乙酯不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为低毒物质。(2)邻氯苯胺分子式:C6H6ClN分子量:127.57琥珀色液体,有氨臭。熔点:-2.3,沸点:209,闪点:97,密度:1.21g/cm3,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用作染料中间体、溶剂、防霉剂及试剂。邻氯苯胺小鼠经口LD50为256mg/kg体重, 中等毒性,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有害。能经无损的皮肤吸收。不易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较易引起肾脏、肝脏损伤。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邻氯苯胺不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为低毒物质。(3)硫氰酸胺分子式:NH4SCN分子量:76.12硫氰酸铵是一种由铵离子和硫氰酸根组成的无机铵盐,在空气中易潮解,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170时分解为氨、二硫化碳和硫化氢,可用于除草剂。硫氰酸铵为无色单斜晶系片状或柱状结晶,有光泽,相对密度1.306,熔点约149,易溶于水、乙醇、甲醇、吡啶和丙酮,难溶于氯仿,乙酸乙酯,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该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硫氰酸胺不属于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4)盐酸无色液体,有腐蚀性,有刺激性气味。与水混溶,浓盐酸溶于水有热量放出。溶于碱液并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能与乙醇任意混溶,氯化氢能溶于苯。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熔点:-114.2,沸点:-85,密度:1.19g/cm3,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化学试剂,用于医药、食品、电镀、焊接、搪瓷、等工业。(5)二氯乙烷分子式: C2H4Cl2 分子量: 98.97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愉快的气味,味甜,易挥发,质重,能与乙醇、氯仿和乙醚混溶。相对密度1.2569,凝固点-40,沸点8384,闪点13。易燃。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670mg/kg。有致癌可能性。蒸气对呼吸道有刺激性。主要用于制造氯乙烯、乙二酸和乙二胺,还可作溶剂、谷物熏蒸剂、洗涤剂、萃取剂、金属脱油剂等;用作溶剂;用作有机溶剂和油脂的萃取剂,也用于有机合成。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二氯乙烷属于易燃液体。(6)乙醇分子式:CH3CH2OH分子量: 46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密度0.78945 g/cm3,熔点:-114.3,沸点78.4,闪点12。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乙醇属于易燃物质。(7)溴素红棕色发烟液体。相对密度3.119(20)。熔点-7.2,沸点58.78。急性毒性:LC50750ppm,9分钟(小鼠吸入),低温(-20)时为带金属光泽的暗红色针状结晶。常温下蒸发很快,其蒸气有窒息性刺激味,呈红棕色。微溶于水,溶解度为3.58g/100ml水(20);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煤油及二硫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也溶于盐酸、氢溴酸和溴化合物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强烈反应。腐蚀性极强。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溴素属于有毒物质。(7)氢溴酸无色或浅黄色液体。为溴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有刺激性酸味。微发烟。见光、露置空气或久贮逐渐变黄成棕色。有强还原性。能与甲基作用生成溴甲烷,与碱生成溴化物,与胺生成氢溴酸盐。能与水和乙醇混溶。相对密度1.49(47%)、1.38(40%)。熔点-87(无水)。沸点-67(无水)、126(47.5%),闪点40。折光率(n20D)1.438。有很强烈腐蚀性。LD50:76mg/kg(大鼠静脉)LC50:9460mg/m3(大鼠吸入,1h);2694mg/m3(小鼠吸入,1h)(8)乙酸丁酯无色透明液体,有果香,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溶于大多数烃类化合物,25时溶于约120份水。相对密度:0.8826。凝固点-77。沸点125126。折光率1.3951。闪点 22。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4%8.0%(体积),有刺激性,高浓度时有麻醉性。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乙酸丁酯属于可燃液体。(9)氯乙酸乙酯无色透明液体。有辛辣的刺激性臭味。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无色透明液体。有辛辣的刺激性臭味。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用作制药、香料的原料,也用作溶剂。熔点():-26,沸点():143146.,闪点():64,相对密度(水=1):1.16。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235mg/kg;小鼠经口LD50:350mg/kg;小鼠皮下LD50:250mg/kg;兔子皮肤接触LD50:230mg/kg。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氯乙酸乙酯不属于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11.2.2重大危险源识别根据建设项目所用化学品情况,划分各功能单元。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对照风险导则附录A.1中的危险物名称及临界量情况,根据拟建项目所涉及的危险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情况,确定本项目的危险物质为溴素、二氯乙烷、乙醇、乙酸丁酯。表11.2-2 危险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名称最大储存量(t)临界量(t)q/Q溴素12.4200.62二氯乙烷48.7510000.0488乙醇54.755000.1095乙酸丁酯5.8510000.0059合计0.7842综上所述,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有毒物质或易燃物质的规定,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原辅料及产品中,二氯乙烷为可燃液体、乙醇属于易燃物质、溴素属于有毒物质、乙酸丁酯属于可燃液体,但各物质储量均少量。本项目原料库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判定公式:q1/Q1+q2/Q2+qn/Qn1(1)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根据计算,q二氯乙烷/Q二氯乙烷+q乙醇/Q乙醇+ q溴素/Q溴素+q甲醇/Q甲醇<1,因此,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11.3本次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及评价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规定,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划分原则见表11.2-1,物质危险性标准见表11.2-2。表11.2-1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因此,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等级确定为二级评价。评价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最大可信事故及源项、风险管理及减缓风险措施等。11.4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11.4.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等;本工程主要是包括生产工序的生产装置和相连的工艺管道等。表11.4-1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表系统第一子系统第二子系统装置单元生产系统生产运行系统合成车间配液罐、贮存罐、反应釜贮存运输系统原料库原料储罐、灌装产品分析表11.4-1各生产设施分析可得:本项目潜在危害的功能系统有生产运行系统和贮存运输系统两个系统。11.3.2物质风险识别1、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本项目生产所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的使用量及贮运方式见表11.3-2。表11.3-2 生产原材料消耗量及运输方式分析序号生产原料原料规格年用量(t/a)备注1邻氯苯胺99%189外购 桶装 250kg/桶2硫氰酸铵99%105外购 袋装3浓盐酸30%2071外购 灌装(30m3、10m3)4溴素99%248外购 陶瓷坛 30kg5亚硝酸钠99%200外购 袋装6冰醋酸99%375外购 桶装 200kg/桶7二氯乙烷99%975外购 桶装 250kg/桶8乙醇95%1095外购 灌装(30m3)9碳酸钾99%138外购 袋装10碘化钾99%12外购 袋装11氯乙酸乙酯99%117外购 桶装 200kg/桶12醋酸丁酯99%975外购 桶装 200kg/桶产品本项目产品的产生量及贮运方式见表11.3-3。表11.3-3 产品产生量及贮运方式分析名称单位数量贮运方式草除灵原药吨/年300汽运生产过程排放“三废”污染物本项目排放废水主要为生产工艺反应生成水、循环系统外排水,生产工艺产生的氢溴酸液作为副产品回收;固体废物主要是主要有锅炉炉渣、脱硫除尘设备除尘灰、脱硫渣、废原料桶、预处理固废(农药废物)、污泥。2、危险性物质的筛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表1进行物质危险性判定,具体内容见表11.2-1。根据表11.2-1物质危险性标准判断:原材料及产品中有毒物质为草除灵乙酯、邻氯苯胺、溴素。易燃性物质为:二氯乙烷、乙醇、乙酸丁酯。其物理、化学性质及有关危险性分析见本章节11.2中描述。11.4源项分析11.4.1 潜在事故的风险特征11.4.1.1生产运行系统的风险特征 生产运行系统风险特征见表11.4-1。表11.4-1 生产运行系统风险特征风险类型装置单元原因简析泄漏原料输送管道管道破裂;开错阀门或因阀门故障无法关闭;反应釜破裂及阀门泄漏;设备密封不严;违章作业;操作失误;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反应釜冷凝器11.4.1.2贮存运输的风险特征 贮存运输系统的风险特征见表11.4-2。表11.4-2 储存方式的风险特征风险类型风险源原因简析泄漏原料储罐储罐阀门密封不严;储罐破裂; 设备密封不严;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造成泄漏;外单位车辆不符合运输规定进库作业;未执行轻拿、轻放,稳步慢行规定,野蛮装卸;储罐装加不稳,发生坠落。原料运输车辆11.4.2 潜在事故风险分析11.4.2.1生产运行系统潜在事故风险分析生产运行过程潜在事故主要为原料管道破裂,反应釜、冷凝器破裂、违章操作、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和阀门密封不严等的引起泄漏。在这些事故中,反应釜破裂的原因主要为使用过期反应釜、其内残留其它物质;阀门泄漏的原因主要为运行中阀门碰坏等;管道破裂的主要原因为管道设计不合理、材质与制造质量低劣,安装、检修、维护不当,操作失误等。以上阀门泄漏和管道泄漏引起的事故占了较大比例,其它事故在加强管理和定期检查的情况下基本可消除,因此,生产运行系统中主要潜在事故为设备阀门和管道泄漏事故。11.4.2.2贮运系统潜在事故风险分析(1)贮存系统原料邻氯苯胺、溴素、冰醋酸、二氯乙烷、乙醇、氯乙酸乙酯、醋酸丁酯、浓盐酸桶装储存,储存于原料库。贮存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主要为泄漏产生的污染。本工程罐体发生泄漏气体包括乙醇、HCl等,罐体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将罐内物料转移至备用罐内,外泄物料用蒸汽吹扫至事故池。(2)运输系统本工程所用原料购于本地、产品本地出售,由槽车或汽车运送。运输事故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泄漏和发生交通事故使物料受到磨擦、撞击而引起泄漏导致爆炸或有毒物质泄漏。由于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的几率较小,且运输汽车均采用专用汽车,根据国内同类运输情况的调查,物料泄漏引起的爆炸和发生交通事故引起的爆炸此类事故发生率极低。11.4.3最大可信事故发生的概率 从化工行业的工艺特点来看,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由于静电聚集、设备故障、工艺设计不合理、操作失误、管材缺陷、明火及自然灾害等引起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随着化学品生产装置规模的日益增大,化工生产过程的危险性越来越大,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人员及财产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据资料统计,化工事故死亡人数居前的事故依次为火灾、爆炸(20.3%)、中毒窒息(11.99%)、高处坠落(11.03%),说明中毒、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较高。 根据前面对危险物质的识别、重大危险源和潜在危险因素的汇总分析以及化工行业特点分析,确定本工程生产的最大可信事故为二氯乙烷、乙醇、甲醇罐发生泄漏事故,引发火灾、爆炸,据国内不完全统计,设备容器破裂泄漏的事故概率在8.7×10-5/a左右。 11.4.2事故后果分析泄漏事故影响分析乙醇液体极易挥发,短时间虽然不会着火或爆炸,但由于乙醇蒸汽在水和液体中溶解度极高,故吸收后可迅速分布在人体内,造成损害,视觉损害可迅速发展至失明。中毒较重者可出现心动过缓、抽搐、休克等症状。且乙醇着火快,温度极高,火力强,不易被扑灭,一旦着火就有可能烧伤人员,烧毁电气仪表及设备,厂房等设施。爆炸大量乙醇泄漏,如得不到及时控制,乙醇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静电火花或碰撞火花均可发生重大爆炸。其车间厂房,设备、管道必毁,人员如未及时撤离,必有生命危险,后果非常严重。火灾爆炸事故影响分析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乙醇为易燃化学物品,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装置火灾爆炸中,有时先发生物理爆炸,容器内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冲出后而引起化学性爆炸,有时是物理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交织进行。发生火灾时,火场的温度很高,辐射热强烈,且火灾蔓延速度快。如抢救不及时,累积其它装置着火并伴随容器爆炸,易燃液体沸溢、喷溅、流散,极易造成大面积火灾。火灾、爆炸事故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后果。此外,火灾燃烧过程产生的烟雾及有害气体可造成较大范围环境污染。根据估算,一般在距爆炸源80 米范围内,火灾的热辐射较大,在此范围内有机物会燃烧;150 米范围内,木质结构将会燃烧;150 米范围外,一般木质结构不会燃烧;200 米以外为安全范围。本项目西侧为制衣公司,东侧、南侧、北侧为空地,周围无居民,因此发生爆炸后对周围的影响相对较小。水环境影响分析液体物料泄漏处置过程中水的使用必不可少,但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水的使用不是作为灭火剂(灭火剂均为: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等),而是作为控制事故现场温度、防止燃烧爆炸、保护抢险人员的必要措施。因此,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泄漏物料进入事故处置水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此,事故处置水潜在的外泄途径就是本项目废水风险事故的潜在影响途径。在有隔水围堰、环型水沟、消防水收集池、污水处理站并进行场地防渗条件下,事故处置水可以得到有序控制,一般不会对外部环境产生风险影响;反之,如果无围堰、或者围堰残缺破损;无环型水沟或者环型水沟填塞;无消防水收集池或者消防水收集池过小等,均可能造成事故处置水直接进入外排水系统、或以漫流方式向低处流淌、或通过渗漏方式进入地下水,均可能对外部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项目一旦出现原料等易燃液体泄漏进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应急小组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泄漏与未泄漏的容器隔离或分开。将泄漏的物料及消防水全部收集进入应事故水池临时储存,确保事故废水不会通过雨水管网直接进入周围水体。待事故排除后再将收集的废水回用或者每次少量通入污水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外排。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实施后,考虑储运和生产过程可能发生泄漏事故,但因各种原料的使用量均较小,其泄漏量也就很小。在假设故障排除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其环境影响是局部的,影响范围仅局限在厂区内。因此建设单位应考虑对各类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不出现事故排放。另外,由于各种泄漏物燃烧后主要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即使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对环境影响很小。11.5 风险管理措施11.5.1风险防范措施11.5.1.1贮存过程风险防范措施(1)对装置区的地面进行硬化处理,避免液体泄漏时候经渗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2)在装置区储罐应装设有效的防雷、防静电设施;配置自动喷淋系统,给储罐热天降温;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及消防砂池;根据储罐体积设防火堤。(3)乙醇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11.5.1.2生产过程风险防范措施(1)本装置生产设备、电气仪表采用密闭防爆型设备。(2)合理进行设备布置。本装置与厂区内其他装置之间,以及装置内各建、构筑物间留有足够的安全及消防间距,在装置周围设置环形道路,装置区内设置消防安全通道,以利于事故状态下人员的紧急疏散和消防车通行。(3)整个装置采用通风设计,以防止可燃、有害气体积聚。各建构筑物建材的选用、楼梯、门窗的设置将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4)装置内各物料密闭运行,有效防止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可燃气体外泄。主要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从工艺及安全的角度,选用可靠的材料以防腐蚀、防泄漏,做到设备本质安全。(5)按照装置区的防爆等级,选用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和仪表,并按规范配线。各建构筑物和相关设备设置防雷接地,所有管道和设备均设置防静电接地,并保持设备、管道的电气连续性。(6)对新增的、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J65)的要求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在各危险地点和危险设各处设立护栏,静电放电柱、在各相关地点设立安全标志,对相关设备涂刷相应的安全色。(7)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采用自动化集散控制系统,在中央控制室即可通过计算机实现对现场自动调节阀的开度调节。通过对各装置操作单元的流量、压力、液位和温度的控制,同时对关键生产控制点采用联锁控制系统,进一步增强安全系数。11.5.1.3其它风险防范措施(1)在平面布置中各生产区域的装置及建构筑物间考虑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布置相应的消防通道。(2)在生产工艺系统中,设备尽可能露天布置,厂房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对各密封点经常检查,发现泄露及时消除。(3)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防止气体积累。(4)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选择隔爆电气设备,防爆厂房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考虑,设置避雷带或避雷针,对凡能产生静电并产生危害的设备、装置及管道都进行可靠的接地,全厂低压电气设备均采用保护接零系统,对于电气检修回路均加漏电保护装置。(5)在消防给水设计中,根据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的消防管道、储水池、消火栓、灭火器、高压水炮等。(6)对于转动设备加设防护罩或栏杆,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7)对于高温设备和管道都要采取保温、防烫等措施。(8)有危害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栏杆、网、罩、盖板等防护设施,并设置必要的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及事故照明设施。11.5.2应急预案根据国家环保部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的要求,通过对本工程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公司应制定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工作计划,消除事故隐患的实施及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力法等。拟建项目的应急管理应该纳入到全公司的环境风险管理中去。11.5.2.1应急计划区根据不同的目标区可能发生的不同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级别的预案,并开启同级别的相应程序,应急计划区也将随之有所变化。根据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区位特点,应急计划区由小到大依次为:装置区、厂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11.5.2.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1)公司应急响应救援组织为了避免各种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对周边环境和水体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对公司员工造成伤害和公司财产的损失,保证以上各项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公司成立事故应急与响应救援组织,其组成成员如下:总 指 挥:公司总经理。副 指 挥:工程与环安经理、生产经理。组 员:技术、行政和人事经理、生产工程师、安全环保工程师、仪电维修工程师等专业和技术人员。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设分别设置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和现场指挥部。(2)公司应急响应救援组织各成员的职责a.制定、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实施、训练和演习,并检查各项工作实施情况;c.发布和解除在应急救援行动中的命令;d.负责向上级报告和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e.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处理事故及总结经验教训;总指挥:负责指挥协调全公司的应急救援;下达各种应急处理指令;在公司处于应急处理状态下,组织协调公司的各种对外联系。副指挥:具体负责抢险、抢修、医疗、抢救物质、供应、运输及事故通报、安置工作的指挥,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代理总指挥的工作。技术经理:负责事故的分析、事故处置工作的技术问题的解决。行政与人事经理:为现场的应急措施和伤员的救治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和交通车辆的保证,出现重大事故时,负责对外包括周边单位的协调和沟通,在公司总经理的授权下,负责对外发布有关的信息。生产工程师: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物料的处置和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的指导。安全环保工程师: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扩散区域监测工作的指挥,负责灭火、警戒、疏散工作的指挥。仪电维修工程师:负责落实指导抢修队应急抢修工作,确保生产系统开停车的仪电设备支持。应急救援队的组成和分工抢险队:由事故发生所属部门人员组成,所属部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当班人员、就近区域人员控制事故蔓延;消防队:由公司消防队组成,负责灭火方案的确定、灭火人员的组织、火势控制直到火灾完全被扑灭以及抢救任务,以及协助公安局消防队的灭火工作;抢修队:由工程部经理负责,带领工程部、生产部机械维修人员担负抢修任务;医疗救护队:地方医院组成,担负抢救中毒、受伤人员责任。联络人为生产值班主任。11.5.2.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根据公司区域内事故(火灾、爆炸、泄漏及事故排放)发生的级别不同采取的应急响应级别不同,应确定相应级别的现场负责人,进行指挥应急救援和人员疏散安置等工作。各应急响应等级可能会由于现场形势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指挥部具体需根据事故态势变化及时预测与调整。(1)泄漏当项目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必须及时做好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疏散方向及距离与事故时气象条件、周边地形等多重因素关联。A、少量泄漏:当少量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且容易引起火灾的隐患状况时,由事故区域组织应变措施,无需向全单位发布警报,但必须上报事故应急指挥部;B、较大泄漏:当发生较大量易燃液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时,或已发生的较大范围火灾,须向单位发布警报,由事故应急指挥部立即召集指挥部成员确定应变对策,确定启动厂区相应应急预案;C、严重泄漏:厂内利用自有力量无法控制事故泄漏,大面积危及员工及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可能需要员工及周围群众撤离,必须紧急停车停产。并向社会发出紧急救援(2)火灾当发生局部区域因物料泄漏着火,班组员工可自行通过消防设施控制,无需报警;而发生物料泄漏或爆管造成大面积着火,班组预计无法自行控制时,及时向上级报告。11.5.2.4应急救援保障项目应根据不同的事故准备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目标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11.5.2.5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由企业或委托专门机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1)物料泄漏造成大气污染情况:针对因火灾爆炸或其它原因产生的物料泄漏现象,考虑在发生事故的装置下风向厂界及周边居民点各设置若干个大气环境监测点。(2)出现物料泄漏入废水或生产设施异常情况:在出现物料泄漏等造成废水水质发生变化的事故时,考虑在废水接管口和排污口分别设一个监测点。(3)根据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可增加或减少事故环境监测因子和频率。11.5.2.6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针对物料泄漏、火灾等事故易发生部位,用提前准备好消防等设施,进行拦截、扑救等措施,启动相应的水泵,围栏,并对雨水沟和污水沟进行相应的切换,以防止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采取相应的回收、吸附等措施清除污染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重点保护污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一旦物料泄漏,将物料切入事故池,以防污水站受到冲击,造成超标排放。另外项目准备备用防护服、面罩、应急灯等相关的救生装置若干,以应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需要。11.5.2.7人员紧急撤离、疏散根据事故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的疏散计划,同时针对泄漏毒物的毒性,确定适当的救护、医疗方法,确保公众健康。11.5.2.8应急培训计划1、生产区操作人员针对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系统培训厂区操作人员,发生各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报警、紧急处置、逃生、个体防护、急救、紧急疏散等程序的基本要求。2、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对厂区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队员进行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内容主要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完成的抢险、救援、灭火、防护、抢救伤员等。3、应急指挥机构邀请国内外应急救援专家,就厂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指挥、决策、各部门配合等内容进行培训。4、周边群众的宣传针对疏散、个体防护等内容,向周边群众进行宣传,使事故波及到的区域都能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应该采取的措施等内容有全面了解。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