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玉华煤矿后沟风井工业广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

    • 资源ID:2813566       资源大小:1.91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玉华煤矿后沟风井工业广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玉华煤矿 后沟风井工业广场 建设单位(盖章):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四年九月铜川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写。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玉华煤矿后沟风井工业广场建设单位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蓬联系人李砀生通讯地址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11号联系电话13992959406传真邮政编码727000建设地点铜川市印台区玉华镇玉华矿井工业场地西侧5km处立项审批部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陕煤化司发(2012)653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工矿工程建筑E4840占地面积(平方米)23581绿化面积(平方米)1400总投资(万元)9974.0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0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随着玉华煤矿矿井规模的扩大,矿井通风阻力也进一步增大,煤层自燃发火的影响将变得更为复杂和严重,矿井通风阻力的增大除了对回采工作面防灭火不利以外,对系统巷道、老采空区防灭火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若考虑后期三、四、五盘区开采,通风距离需进一步加长,矿井现有通风系统必然不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故需要考虑新建风井解决玉华煤矿矿井面临的通风问题。结合玉华煤矿矿井原设计规划后期风井的具体位置及服务范围,经研究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决定对玉华煤矿矿井现有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玉华矿井目前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和对角混合式,即主立井、副立井,主斜井、北进风井和南进风井进风,南回风井和北回风井回风的“五进二回”抽出式通风方式。随着玉华煤矿矿井规模的扩大,矿井现有通风系统,主要存在2个问题:一是通风路线长导致通风阻力大,二是巷道断面小、风速高限制巷道过风风量增加。经过多次讨论、协商,建设单位对矿井现有通风系统进行以下2个方面的调整:第一,将现有的南回风斜井改造为进风井,封闭北回风斜井;通过改变矿井通风路线,避开断面小、风量受限的巷道。第二,在后沟场地新增一条回风立井;使得矿井通风线路大大缩短,通风阻力显著降低。改造后矿井共有七条井筒,即主斜井、副立井、中央进风立井、北副斜井、南一号进风斜井(原南进风斜井)、南二号进风斜井(原南回风斜井)和后沟回风立井,形成六进一回的通风格局。通风系统改造后,七条井筒各自功能如下:主斜井:煤炭提升、进风、安全出口;副立井:材料及人员提升、进风、安全出口;中央进风立井(原主立井):进风;北副斜井:支架及长材运输、进风、安全出口;南一号进风斜井(原南进风斜井):进风、安全出口;南二号进风斜井(原南回风斜井):进风、安全出口;后沟回风立井:回风、安全出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的委托,由铜川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本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在对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玉华煤矿后沟风井工业广场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铜川市印台区玉华镇境内,玉华矿井工业场地西侧5km处、水海子村西北方向约3km山体沟头处,风井工业场地东北方向约1.35km处为省道S305线,标高为+1642.00右,西南侧为山体沟心,沟头标高为+1570.00m,自然地形东北高西南低,项目竖向布置采用半填半挖式布置,现状项目区四周均为林地。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四邻关系见附图2。2、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增风井工业场地、新增一条回风立井,在回风立井井口配备新风机、在风井工业场地设一座10kV变电所、日用消防水池、值班室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1。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新建回风立井一座,井口中心坐标(X=3910644.443,Y=36579126.757),高程+1591.70m,井底标高为+896.70m,净直径为6m,深度为695m,净断面积为28.3m2辅助工程进场道路公路全长0.793km,路基宽4.5m,总占地0.29hm2场内道路场内道路长度242.00m,宽度为4.5m通风机房位于项目区北侧,总占地约为630m2风门间位于项目区中部,总占地约为253m210KV变电所位于项目区西南角,总占地约为880m2值班室位于项目区东南角,总占地约为24m2消防泵房及水池泵房总占地63m2,半地下式;水池总容积300m3,地下式临时石料场、弃渣场临时石料场、弃渣场占地均为200m2,用地为永久性占地公用工程给排水系统工作人员饮用水源为桶装饮用水,生活污水经过收集池沉淀后回用于绿化,雨水设置排水沟供电系统由玉华矿井工业场地35kV变电站提供,线路导线为LGJ-240铜芯铝绞线,线路全长约5km环保工程废水处理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收集池沉淀之后回用于绿化工作人员粪便经旱厕收集后,外拉至周围林地施肥;雨水采用道路边沟排水噪声处理采用低噪声设备,同时采用消音、隔声、基础减振等措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汽车定期拉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存放地面硬化及绿化绿化率为15%,绿化面积1400m2生态治理项目区设置截水沟、护坡、挡土墙项目主要设备如下表所示:表2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消防泵XBD4.0/20-15-HY台2一备一用潜污泵50WQ10-10-0.75台1用于排除泵房内地面积水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FBCDZ29/500×2(B)台2一备一用风机专用隔爆变频电动机YBF-630M2-8台4两备两用变压器SC11-160/10、10/0.4kV、160kVA台2一备一用表3 风井场地占地面积及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项目总占地面积hm22.3581/其中风井场地占地面积hm22.07/进场道路总占地面积hm20.2881/2围墙内占地面积hm20.90/3风井建构筑物占地面积hm20.34/4道路及专用场地占地面积hm20.21/5场地绿化面积hm20.14/6场地建筑系数%37.68/7场地利用系数%61.11/8场地绿化系数%15.00/3、公用工程3.1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风井场地工作人员饮用水采用桶装纯净水作为水源,工作人员其他生活用水水源由汽车从煤矿生活区拉自工业广场。 生产用水生产用水主要为消防用水来源于煤矿生活区。3.2排水系统根据可研资料项目建设期不穿过涌水层,施工面地下涌水量较小,由掘进废料带出。工业场地雨水排放采用道路散排与排水沟相结合的方式,雨水由西北排向东南方向。排水沟采用断面尺寸为0.6m×0.4m的矩形明沟,砌体M10砂浆,Mu30片石砌厚0.3m,排水沟长度为315.60m。生活污水经过污水收集池沉淀之后回用于项目区绿化,粪便经旱厕收集后,外拉至周围林地施肥。3.3供电后沟风井场建一座10/0.4kV变电站,电源引自玉华矿井工业场地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线路导线选择为LGJ-240铜芯铝绞线,线路全长约5km。4、总平面布置根据场地的自然地形、地面排水方向及外部公路条件,合理的确定回风立井井口及场地标高,尽量减少场地土方工程量。后沟回风立井场地受地形及场外道路标高等因素的制约,采用一字型布置,建构筑物沿等高线布置,自北向南依次为通风机房及风门间、回风立井井筒、日用消防水泵房、10kV变电站。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5、劳动定员矿井年工作日330天,采用“三·八”工作制,劳动定员为15人,每班5人,其中通风机房2人,10KV配电室2人,消防泵房1人。6、施工进度指标及预计工期项目回风立井施工方式采用普通钻爆法,根据施工中拟采用的机械设备,结合邻近矿井施工的实际水平,根据设计井筒平均成巷指标如下:表土段:60m/月;基岩段:80m/月;后沟回风立井施工准备期4个月,施工期9.6个月,总工期13.6个月,项目施工期预计从2015年8月开始,2016年10月进入预投产期。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后沟工业场地作为玉华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工程,项目位于玉华矿井工业场地西侧5km处,项目区四周现状均为林地,因此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玉华镇位于铜川市印台区西北34公里的凤凰山麓下,镇区距区政府所在地约为35公里,东临宜君,西接旬邑,北依黄陵,南与耀州区相连,全镇东西宽9.7公里,南北长9.8公里,总面积47.0平方公里,是印台区北部的边陲重镇。玉华煤矿矿井处于铜川市和宜君、黄陵、旬邑三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为108°4845108°5730,北纬35°1835°2230。本项目位于玉华煤矿矿井工业场地西侧5km处、水海子村西北方向约3km的山体沟头处,省道S305线西南侧约1.35km处,风井井底位于三、四盘区交界处,毗邻井田中部无煤带,周边均为未开采区。根据该地区交通条件及地理位置,风井公路设计起点从工业场地东南侧省道S305相接,公路全长0.793km。项目区交通便利。二、地形地貌-玉华煤矿矿井田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因受长期风化剥蚀,基岩裸露、沟谷纵横,在断崖峭壁,碧翠苍松的衬托下,山岳地形绮丽壮观。井田内以泾河、洛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凤凰山最高,海拔+1683.12m,以洛河水系的玉华川最低,海拔+1275m,高差达408.12m。三、地质特征1、区域地层与构造区域地层区划隶属鄂尔多斯地层分区延河地层小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由一套灰色含煤碎屑岩系构成,一般厚度在85m左右。煤系基底为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灰绿色碎屑岩系,其上局部分布有厚015m的侏罗系下统富县组紫杂色碎屑岩系。焦坪区内侏罗系及其上下地层,均呈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延安组底面的标高,从矿区东南缘的1400m,向西北方向降低至700m以下;浅部地层倾角较大,可达20°以上,深部则减缓至10°以下。总观其构造形态为一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其上发育了一系列的北东和北西-北西西向的褶皱构造,二者相互交织,并具有明显的长期性与继承性发育特点,区域地层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2、井田地层与构造井田位于黄陇煤田东段,依据地表出露和钻孔以及井下生产揭露资料,井田范围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上三叠统延长群(T3y),下侏罗统富县组(J1f),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下白垩统(K1z),第四系(Q)。受区域构造所控制,玉华井田主体构造为一轴向北东的向斜构造,在向斜翼部发育了一系列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次级褶曲,断层较少,且以小、中型为主。玉华井田以褶皱构造为特征,褶曲的规模与强度大小不一,相差悬殊。大者延展长度可达10km以上,宽度逾5km,幅度达400m以上,小者宽度不足20m,幅度仅0.5m。表4 区域地层分布表地 层 时 代岩 性厚度(m)主要分布范围下白垩统华池环河组(K1h)紫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大于350洛河组(K1l)橘红、砖红色中粒砂岩东部夹厚层砾岩150350宜君组(K1y)暗紫色砾岩2540上侏罗统芬芳河组(J1f)暗紫色砾岩、具砾岩厚层状,含砾长石砂岩1701200千阳草碧沟芬芳沟安定组(J1a)灰紫色泥岩,灰色泥灰岩,含鱼类化石47130黄陵店头以北中侏罗统直罗组(J2z)黄绿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暗紫红色泥岩,局部有冲刷现象82141中侏罗统延安组(J2y)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煤、灰白色中-细粒砂岩0150下侏罗统富县组(J1f)紫红、暗紫、含铁质鲕粒,团块状泥岩015店头、沮水以北较厚往南焦坪至陇县均较薄上三叠统延长群(T3y)灰绿色泥岩,中-厚层状砂岩、薄煤,油页岩不详四、水文地质1、地表水玉华井田地表无较大的河流,主要河流为玉华川和前河,前河流量不大,经北坑水库流入玉华川,现在基本为季节性河流,旱季上游可干涸。玉华煤矿目前属于开采初期,尚未发现沉降形成的裂隙,地表静止水体主要为北坑水库和庙沟水库。这些地表水体与潜水含水层存在较为密切的水力联系,仅在层间含水层裸露区段通过侧向渗流与承压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2、地下水l 含水层据地质勘探资料,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含水层的性质,玉华井田可划分出六个含水层(表5)。(1)第四系含泥质砂卵石潜水含水层(Q)主要分布于玉华川及前河河谷地带,系洪冲积层,含水层为含泥的砂卵石层。玉华川水源区平均含水厚度8.19m,单位涌水量为4.366L/s·m,属强含水层,地下水矿化度0.382g/L。(2)白垩系下统华池环河组砂岩裂隙潜水含水层(K1h)华池环河组地层井田内出露不全,多分布于山脊缓坡处,东北部较薄,西部向井田深部增厚,所见最大厚度为312.57m。玉华0715号钻抽水试验得知,Q=193.45m3/d,q0.0187L/s·m,K0.05885m/d,富水性弱。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和HCO3-K+Na、Ca型,矿化度为0.316mg/l,属重碳酸钙镁型淡水。(3)白垩系下统洛河组上段砂岩裂隙含水层(K1l2)该段原称凤凰山砾岩段,分布于山脊及井田深部,由顶层砾岩、中部砂岩及底部砾岩三大层组成;含水层为中部厚层砂岩。顶部厚层巨砾岩,泥钙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厚度4.18511.11m,一般厚度33m,为上覆含水层底部的相对隔水层。中部砖红、棕黄色厚层中细粒砂岩,钙泥质胶结,松散易碎,具有大型斜交层理及少量切层、顺层裂隙,井田东北局部夹厚层砾岩一层。厚度17.7594.16m,一般为55m。底部厚层巨砾岩,泥钙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厚度2.3241.00m,一般厚度13m,上覆含水层底部的相对隔水层。(4)白垩系下统洛河组下段砂岩裂隙含水层(K1l1)该段原称洛河砂岩段,分布普遍,厚度133.39196.44m,一般厚度174m。该含水层井田内分布广,距下伏主要可采煤层近,系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其底部宜君组厚层巨砾岩,泥钙质胶结,裂隙不发育,为其底部相对隔水层;厚度5.1458.47m,一般厚度28m。据水1号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埋深52.02m,单位涌水量Q0.0636L/s·m,渗透系数K0.0477m/d,富水性较弱。经4号民井抽水试验得知,Q=695.26m3/d,q2.569L/s·m,K27.463m/d,矿化度为0.663mg/l,水化学类型为HCO3K、Na、Mg型。(5)侏罗系中、中下统直罗延安组砂岩4-2煤层裂隙含水层(J2z-J12y)直罗组、延安组为煤系地层,遍布全井田。直罗组为河流相的中细碎屑沉积,厚度27.5792.42m,一般厚度62m。延安组厚度6.26136.75m,一般厚度75m。含水层主要为3、4号煤层之间的厚层灰白色具裂隙的中粗粒砂岩及4-2小街砂岩层厚045.75m,一般厚度14m。(6)三叠系上统延长群砂岩裂隙含水层(T3y)三叠系地层为玉华煤矿侏罗纪煤系地层基底,井田内未见穿透,所见为黄绿、灰绿、深灰色中细粒砂岩夹粉砂岩泥岩层。井田外东南部三叠系地层出露地段砂岩底部见有裂隙泉水数处,其流量一般小于0.05L/s。表5 玉华煤矿含水层划分表序号含 水 层 名 称厚度(m)最大最小平均1第四系含泥质砂卵石潜水含水层(Q)17.2508.192白垩系下统华池环河组砂岩裂隙含水层(K1h)312.57046.933白垩系下统洛河组上段砂岩裂隙含水层(K1l2)186.2724.251014白垩系下统洛河组下段砂岩裂隙含水层(K1l1)133.39196.441745侏罗系中、下统直罗延安组砂岩及4-2煤层裂隙水含水层(J2z-J1-2y)301.1133.381596三叠系上统延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T3y)不明不明不明l 隔水层玉华煤矿井田内的隔水层由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和煤层构成。主要为煤系地层中厚度较大、分布稳定的泥岩、粉砂岩和砂泥岩组成的互层岩。根据岩石的组合特征及其与主采煤层的空间关系,将井田内主采煤层围岩划分为2个隔水层。表6 玉华煤矿隔水层划分表序号隔 水 层 名 称厚度(m)最大最小平均14-2煤层直接顶板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夹泥岩相对隔水层49.810.27.1724-2煤以下根土岩、砂质泥岩、泥岩及花斑泥岩隔水层34.02024四、气候、气象玉华矿井属大陆性半干燥气候,四季特征明显,多季候风,降雨量少,雨雪均不丰沛,在干旱季节矿区吃水困难,年降水量为520.1892.6mm,一次集中最大降雨量为298.8mm。雨季多在68月。年最大蒸发量1665.4mm。全年降雪期150天左右(11月次年4月初),霜期150天左右(10月底次年4月初),冰冻期4个月(11月中次年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730mm,年平均温度513.5,日极端最高37.1,日极端最低-19,最大风速20m/s,风向以北东为主。五、自然资源铜川市印台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向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跨两个地貌单元,兼有南北自然条件的综合特征。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各种资源十分丰富。煤炭、水泥、石灰岩、陶瓷、粘土、铝矾土等工业原料储量大、品质高、易开采。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18.6亿吨,水泥石灰岩储量14亿吨,耐火粘坩土储量3439.5万吨,金属铝土矿储量1.69万吨。未开采油页岩储量4.86亿吨,含油率5.8-12%。尚未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还有硫铁矿、腐殖酸肥料、石油、煤气等。全区有耕地17.5万亩,宜牧草地19.4万亩,林地面积26万亩,水域面积近万亩,木材蓄积量为41万立方米。区内气候温和,土层深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春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油料、烟草、药材、花椒等,是陕西“一线两带”建设重要的能源、建材、铝业、陶瓷、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六、土壤及植被(1) 土壤区域土壤包括发育性差的黄绵土、黑垆土、淤土和硬黄土。以黄绵土为主,土层较厚,广布于梁峁、山川、塬面,其结构疏松,渗水性强,抗蚀能力极差,容易产生流失;黑垆土呈零星片状分布在梁峁顶部、塬面、沟掌及山脚下的川台地上。淤土主要分布在北沟、洛河及各支流沟口两旁的川滩地上,由细砂和各类土壤淤积而成,质地中壤,疏松绵软,耕性良好,保肥保水性强。硬黄土又称黄胶土,分布在陡坡、阳洼地上,质地中壤,透水性弱,保水力差。(2) 植被区域属黄土塬沟谷落叶阔叶林区,林种群落较完整多样,保存有辽东栎林、山杨林、白桦林、油松林、侧柏林和松栎林。大面积分布的是稀树灌木草丛,灌木主要有虎榛子、杭子稍、荆条、酸枣、黄刺玫、狼牙刺、文冠果、连翘、二色胡枝子、丁香、绣线菊、酸刺、胡颓子等;草本半灌木的优势种有白羊草、四季青、黄背草、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大油芒、针茅等。散生的乔木有杜梨、山杨、山杏、榆、侧柏、辽东栎、栾树、柳、槭等。沟谷中除人工营造的刺槐林、小叶杨林、柳林等外,尚可见到零星分布的白桦、漆树、青椴、细裂槭、黄榆等。荒山荒坡稀树灌木草丛,是森林破坏后所形成的次生植被类型。经济林果主要是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桃生等。区域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糜谷、署类、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考烟、油菜、瓜类、药材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玉华镇辖2个行政村,3个社区,14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4万人,农村人口0.46万人。二、社会经济概况辖区内有省、市、区属企业单位30余家,自然资源丰富,煤层资源储量大、品质高、易开采,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重工业区。区内矿务局玉华煤矿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煤炭建设项目。该矿井田地质储量37738万吨,可采储量26280万吨。该矿从业人员750名,年实现原煤生产240万吨,连续3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单位,曾先后被国家煤炭工业协会命为国家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全国煤炭工作“双十佳矿井”。三、文化教育镇区内有学校4所,中小学2所,镇办幼儿园1所。现有镇卫生院和矿医院两家医疗机构,医务从业人员90余人,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床位50余张。另有玉华煤矿,枫华木业有限公司,铜川玉龙商贸公司等多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四、人文历史印台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定居和开发的地区之一,早在5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印台这块土地上就有原始人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相传轩辕黄帝置印于此,化为印台山,因而得名印台区。自北周设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自然环境独特,历史文化厚重,工农业资源富集,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境内有唐玉华宫遗址、有“东方陶瓷古镇活化石”之称的陈炉古镇、金锁古雄关、千年古迹孟姜女祠等众多名胜古迹,诞生孕育了明、清代清官寇慎、崔乃镛,民主革命先驱井勿幕,智取华山的一级战斗英雄路德才,著名气象学家雷雨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郭秀明等仁人志士。以盛产风味绝佳的“九州龙”苹果和延续耀瓷烧造而著称,素有“果乡瓷都”之美誉。五、自然风景名胜区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3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批准、陕西省环保局陕环函2004113号文件批复建立的省级生态系统类森林类型中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子午岭山系余脉,总面积25872公顷,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该保护区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拯救濒危物种,保存优良基因,保持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优异性,保证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本项目位于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西南侧,项目用地不在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详见附图4-1及附图4-2。玉华宫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景区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景区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瀑飞溪绕,景色旖旎,有翠峰28座,岩障26处,洞龛4列,森林覆盖率为95.6%,年平均气温8.4,海拔高度为1240米至1671米,属典型的的暖温带半湿润区。2001年玉华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被陕西省旅游局授予优秀旅游景区;2010年被评为省级“平安景区”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本项目位于玉华宫风景名胜区西侧,项目用地不在玉华宫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详见附图5。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由铜川市耀州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8月11日8月18日期间进行监测。监测点位于项目区,共设1个监测点。监测指标为SO2、NO2、PM10因子。监测位点布置见附图6。根据耀环监测字(2014年)第41号监测报告,监测结果见表7。表7环境空气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g/m3侧位点项目小时浓度范围小时标准占标率(%)日均浓度范围日均标准占标率(%)项目区SO28365001.67.28181505.312NO25L1620003813801016.3PM10/7613115050.787.3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环境空气中SO2与NO2小时浓度值、日均值浓度值及PM10日均浓度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说明项目所在地,空气质量良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评价范围无地表水分布,运营期废水为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过沉淀之后用于厂区绿化,项目区设防渗旱厕工作人员粪便定期拉至周围林地施肥,不与地表水发生直接水力联系,对外环境影响较小。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玉华煤矿矿井一盘区(高程925m)地下水质量检验数据,检验单位为陕西省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时间为2014年3月18日至3月26日。根据检验报告(报告批号:2014GCS93),玉华煤矿矿井地下水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8地下水检验结果一览表 点位监测因子矿井水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监测值单位pH值8.2/6.5-8.5硝酸盐(以N计)11.6mg/L20砷0.0012mg/L0.05镉0.00022mg/L0.01铅<0.002mg/L0.05汞0.00004mg/L0.001六价铬<0.01mg/L0.05氟化物4.8mg/L1.0氰化物0.002mg/L0.05总大肠杆菌未检出(个/L)3.0溶解性总固体1518mg/L1000总硬度(以CaCO3,计)26mg/L450由上表检验结果可知,项目区地下水中除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相关要求。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超标原因跟当地地层构造有关。四、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由铜川市耀州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8月13日进行监测,分昼间与夜间进行监测,监测点位布置于项目拟建地四周,共设4个监测点,监测点位分布图见附图6,根据耀环监测字(2014年)第41号监测报告,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9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监测地点2014年8月13日昼间夜间4# 北厂界51.3431# 东厂界56.244.52# 南厂界54.643.13# 西厂界49.540.9标准3类: 昼间:65 夜间:55根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厂界昼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49.556.2dB(A),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40.944.5dB(A),项目东、南、西、北面厂界的昼、夜声环境质量现状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说明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质量良好。五、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玉华矿井工业场地西侧5公里处,项目用地为焦平林场国有防护林(项目用地已获得陕西省林业厅及铜川市国土局的用地批复,详见附件)。本区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类型丰富,植被质量整体较好,植被覆盖度较高,除沟谷以外的地区普遍植被覆盖度高于75%,属高覆盖地区,植被类型主要为森林植被,林下为灌丛,植被茂密。土壤侵蚀强度小,以微度侵蚀为主,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项目区生态如下图所示:图1 项目区植被现状图六、项目区生物量现状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总量,通常用kg/m2或t/ha表示,森林群落生物量包括乔木层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我国林下草地植被生物量约为森林生物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根据现场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项目区建设范围内单位面积生物量约为5.35kg/m2,草地植被单位生物量约为1.78kg/m2。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判定一、评价工作等级1、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项目运营期仅存在少量瓦斯气体,源强较小,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2、地表水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项目运营期废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确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低于三级。3、地下水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本项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48m3/d。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有关规定,本项目为类建设项目,类建设项目应分别按类和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进行划分。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表10 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评价级别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类建设项目三级评价标准判据弱不易不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中易不敏感小简单中不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易较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强易较敏感小简单不敏感大简单中中等-简单小复杂-简单中较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不易较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不敏感大-小复杂-简单本项目中中不敏感小简单评价等级三级评价评价级别建设项目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所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大小类项目三级评价判据小-中小-中较敏感-不敏感弱-中本项目小小不敏感弱评价等级三级评价4、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该地区所在功能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功能区,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水泵、风机等,且项目周边无敏感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将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级别确定为三级。表11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依据判别依据声环境功能区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受噪声影响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备注一级评价标准判据0类及以上5dB(A)显着增多1、判断项目建设后声级增高的具体地点为距该项目声源最近的敏感目标处。2、符合两个以上的划分原则时,按较高级别执行。二级评价标准判据1类、2类35dB(A)增加较多三级评价标准判据3类、4类

    注意事项

    本文(玉华煤矿后沟风井工业广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