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码头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修编)简本.doc
-
资源ID:2813111
资源大小:1.50M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码头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修编)简本.doc
国环评证甲字第3001号EIA【2012HK -10】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码头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修编)(简 本)委托单位: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二年十月·海口目 录第1章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地点11.2相关背景11.3主要建设内容21.4生产工艺41.4.1水域布置41.4.2陆域布置51.4.3水工建筑物51.4.4水工结构型式61.4.5陆域形成及道路、货物装卸作业区61.5生产规模71.6建设周期及投资81.7与法律法规、规划等的相符性91.7.1规划符合性分析91.7.2环保政策符合性10第2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1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1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22.2.1水域评价范围122.2.2陆域评价范围12第3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43.1工程污染源分析143.1.1水环境污染物源强143.1.2大气污染物源强223.1.3噪声污染源强243.1.4固体废物源强253.1.5生态环境影响源强263.1.6环境敏感目标273.2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3.2.1水动力环境影响分析283.2.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93.2.3施工期水质和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93.2.4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303.2.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03.2.6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3.3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3.3.1营运期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3.3.2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3.3.3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23.3.4营运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23.4施工期环保对策与措施323.4.1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323.4.2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333.4.3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333.4.4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343.4.5施工期环保措施小结343.5营运期环保对策与措施353.5.1营运期水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353.5.2营运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353.5.3营运期声环境保护措施353.5.4营运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353.5.5营运期环保措施小结363.6环境风险分析评价373.6.1预测结果373.6.2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方法与对策分析38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423.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果433.9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433.9.1施工期监测计划443.9.2营运期监测计划463.9.3施工期环境监理47第4章公众参与504.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504.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53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57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584.4.1个人意见分析584.4.2相关单位意见调查594.4.3公众意见回应594.4.4相关单位意见回应594.5公众参与调查结论62第5章结论63第6章联系方式64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地点项目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港神头港区神尖角以南的岸线后方,紧邻海南炼化成品油码头。洋浦港陆路至海口约137km,至八所港124km,至儋州(那大)60km,水路至湛江港162 n mile,至广州港377 n mile,至海口港87 n mile,至八所港54 n mile,至香港350 n mile,至越南的海防港151 n mile,至新加坡1329n mile。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1。海南金海浆有限公司码头扩建项目地理位置图1.2 相关背景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是金光集团APP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的第13家特大型制浆造纸企业,地处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占地8000亩,目前已完成一、二工程的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于2005年3月28日正式投产,二期工程于2007年3月29日正式开工,2010年陆续投产。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委托了中国海洋大学开展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码头三期、四期及五期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获得了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批复。因工期建设进度问题,本项目建设内容有所变更,故此次环评工作是对原报告进行修编。1.3 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88892万元。项目是在原金海浆纸业专用码头一二期工程基础上进行扩建,采用F形布置,向西侧外海延伸。分三期工程和四期工程2个阶段。项目部分公用工程依托一二期工程。四期工程岸线长度为623m,建设1个3.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1个5万吨级木片泊位(13#14#泊位),以及9#泊位延长段长63m,水工结构均按5万吨级考虑,考虑木片输送廊道及通道的布置需要,将原有引堤加宽20m;三期工程(10#12#泊位)岸线长度为459.1m,建设3个5000吨级杂货泊位;扩建工程年设计吞吐量525万t。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专用码头总平面布置见下图。拟建工程总平面布置图1.4 生产工艺1.4.1 水域布置本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已建成,本次工程是在现状基础上的扩建,平面布局受到的限制较大,因此可研没有进行平面布置方案比选。(1)泊位布置本工程共布置生产性泊位5个,并分二个阶段实施。其中四期工程建设1个3.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1个5万吨级木片泊位,三期工程建设3个5千吨级散杂货泊位。四期工程位于原综合码头与木片码头之间,泊位岸线长560m,布置13#、14#泊位,分别是3.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5万吨级木片泊位。泊位岸线距原引堤的边缘47.0m,码头面高程6.33m,前沿底高程目前在-12.0m以上,需疏浚至设计底标高-13.3m。四期工程实施后,原6#、7#泊位的岸线长度变为408.1m,仍满足同时靠泊1艘2万吨级散货船和1艘2万吨级杂货船的要求。另外,拟将原木片码头9#泊位的岸线延长63m,再将门机轨道及皮带机相应延长,使得8#、9#泊位成为2个5万吨级泊位,具备同时靠泊2艘5万吨级船舶的能力。三期工程布置于引堤根部南侧,自南向北依次布置10#、11#、12#共3个5000吨级散杂货泊位,岸线长度459.1m。码头面高程6.33m,前沿停泊水域底高程-7.8m。三期工程与原综合码头的1#5#泊位共用港池及回旋水域,港池宽度310m,回旋水域回旋圆直径250m,底高程-7.8m。三期工程主要装卸货种为木片、原木、纸浆、干粉、纸成品、煤炭、石灰石、工业盐及其他原料。(2)引堤布置本扩建四期工程拟对现有引堤进行拓宽,满足木片输送皮带机及车辆交通的宽度要求。根据实际需要,拟沿现引堤的堤肩向外侧拓宽20m。拓宽的引堤起点位于老引堤堤根,终点位于原综合码头引堤北端,总长度550.7m。引堤为斜坡式结构,外侧设置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按基本不越浪计算为11.33m,防浪墙内侧路面高程6.33m。(3)回旋水域布置船舶回旋水域布置在泊位正前方。5万吨级泊位回旋圆直径为446m,底高程与航道一致取为-13.0m。5千吨级泊位船舶回旋圆直径为250m,底高程取为-7.8m。(4)航道布置目前,金海浆纸专用码头进出港船舶与南侧的海南炼化成品油码头共用一条进港航道。航道有效宽度300m,长度约1832m,设计底高程-13.0m,走向为53°1523233°1523。本扩建工程可利用现有航道。1.4.2 陆域布置本扩建工程陆域主要分为三期、四期工程两个区域。四期工程陆域后方作为木片临时装卸作业区及汽车通道。5万吨级泊位门机下布置皮带机输送系统,木片通过TZ1、TZ2转运站输送至后方场区。新建引堤在原引堤挡浪墙外扩建20m宽,主要布置皮带机廊道及车辆通道。皮带机廊道占地宽度5m,位于新建引堤的南侧,车辆通道宽15m。三期工程陆域总面积8.13万m2,后方主要布置有前沿作业地带、货物装卸作业区、道路,以及现场办公区、水加压泵房、水池、2#变电所、机修区、流机库等辅助建筑物。由于拟建工程集疏运通道狭窄,为保证装卸货物能及时疏运出去,堆场道路环形布置,设计进出本工程区域车辆按逆时针方向进出。1.4.3 水工建筑物本项目水工建筑物包括四期工程13#14#散货码头(含9#泊位延长段)及北护岸加宽段、三期工程10#12#件杂货码头。10#12#泊位水工结构为5000吨级泊位,13#14#泊位及9#泊位延长段水工结构为5万吨级泊位。码头、护岸结构等级均为级建筑物。根据平面布置,水工建筑物主要尺度见下表。水工建筑物主要尺度表建筑物种类岸线长度(m)顶标高(m)前沿底标高(m)10#12#泊位459.16.33-7.813#14#泊位5606.33-13.39#泊位延长段636.33-13.3北护岸加宽段550.76.33南护岸98.11.4.4 水工结构型式可研根据钻探资料及项目情况,选取重力式沉箱码头做为工程结构方案。引堤考虑工艺布置的需要,在原来的引堤基础上往北侧拓宽20m,拟采用陆上推进堤心石方式,外侧护面块体可利用原北护岸的部分护面块体。1.4.5 陆域形成及道路、货物装卸作业区1.4.5.1 陆域形成方案本工程分二期实施,即三期工程和四期工程。根据总平面布置,四期13#14#泊位主要为码头水工结构区,陆域形成的范围主要是三期工程。三期工程范围内现状大部分为陆域,需在本次施工中先进行陆域整平,再进行回填。其中除去码头结构区等,需形成的陆域约8.1万m2。确定推荐方案利用港池疏浚土吹填造陆方案。利用开挖港池的疏浚土吹填造陆,采用绞吸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生产效率高、吹程长、挖深大、经济性好、可直接通过吹泥管进行吹填。1.4.5.2 地基处理方案本区域是吹填港池疏浚土形成陆域,疏浚土为砂质性土,主要处理土层为吹填形成陆域的砂质性土层,厚度约为28m。工程中可采用75kW的振冲器对砂土层进行振密,振密点间距为2.53.0m,三角形布置,应通过现场试验验证施工工艺等参数。地基加固后由于表层1m左右范围内无压力,振冲效果不好,需进行再次处理,故表面进行激振力200kN振动碾压密实整平处理。13#、14#泊位是回填开山土石形成陆域,主要处理土层为回填的开山土石层,厚度约为914m。拟采用强夯进行处理,强夯点夯能量5000kJ,要求夯印搭接,其搭接的部分不小于夯锤底面积的1/4,夯击不少于2遍点夯后布置一遍满夯,满夯完成后表面进行激振力200kN振动碾压密实整平处理。1.4.5.3 道路1、 两轨之间本区域道路主要承受机械的轮压作用,推荐铺面结构形式为:45厚C35混凝土面层;30厚水泥稳定石屑基层;20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港内道路港内道路与港外道路平顺衔接,根据总平面设计及工艺要求布置,采用循环系统,在货物装卸作业区和建筑物四周设置道路,以便交通运输、机械操作和消防。道路区域均是流动机械频繁作业的区域,推荐铺面结构形式为:30厚C35混凝土面层;25厚水泥稳定石屑基层;20厚级配碎石底基层。1.4.5.4 货物装卸作业区货物装卸作业区推荐铺面结构形式为:10厚C50砼预制联锁块面层;3厚中粗砂垫层;60厚水泥石屑基层;20厚级配碎石底基层。1.5 生产规模现有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见下表。现有工程组成情况一览表工程类别项目内容备注主体工程7个泊位1个50000DWT和1个20000DWT木片专用泊位,1个35000DWT散货泊位,1个20000DWT和3个5000DWT通用泊位码头岸线2359.3m防波堤和引堤1795.4m疏港公路28km进港航道与海南炼化成品油码头共用,53°1523233°1523走向,宽300m,长约2000m,设计底高程-13.0m锚地洋浦2锚地,直径约为5km,水深在-14.0m-19.0m之间公用工程供水(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排水排至后方厂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海供电由市政电网供给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依托后方厂区污水处理厂辅助生产与生活工程现场办公区等本次工程主要项目组成见下表。拟建工程主要项目组成工程类别项目内容规模或能力备注主体工程新建生产泊位岸线1082.1m三期工程459.1m,四期工程623m(含9#泊位延长段63m)生产泊位5个,515万t/a10#14#泊位,四期:1个3.5万吨级,1个3.5万吨三期:3个5000吨级新建引堤550.7m四期工程南护岸98.1m三期工程水域挖方72.61万m2不含码头基槽挖泥,三期工程70.81万m3配套工程货物装卸作业区4.88万m2三期工程陆域填方32.26万m3,四期工程陆域填方31.2万m3道路3.22万m2三期工程2.12万m2,四期工程1.1万m2建筑8180m2三期工程7302m2,四期工程878 m2绿化0.6万m2公用工程供水(给水)872m3/d为最大日用水量,由后方陆域供给排水1.实施雨污分流;2.污水排入浆线污水处理厂处理消防设置消防消火栓箱以及室外地上(下)式消火栓供电kWh/a新建4座变电所,电源引自浆纸厂35kV变电站环保工程污水处理3.6×104m3/a依托浆线污水处理厂处理沉淀池及洒水抑尘系统471m3/d码头、道路冲洗水,经处理后回用生活设施不设置生活设施,依托现有工程1.6 建设周期及投资根据工程建设的内容及工序安排,本工程建设期按24月计算,其中四期为10个月,三期为14个月。项目总投资88892万元。1.7 与法律法规、规划等的相符性1.7.1 规划符合性分析1.7.1.1 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性根据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和儋州市海洋功能区划中洋浦一带海域海洋功能区的分布、海洋功能区类型结构以及海洋产业布局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基于该海域的优势海洋资源来看,此岸段海域的主导功能是临港工业工程用海和港口用海。本项目所在区域海洋功能区划为港口航运区。而项目用海类型为其他工业用海,用海性质为港口用海。项目用海充分利用该海域优势的海洋资源,因此,本码头扩建工程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功能定位和规划要求。1.7.1.2 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拟建工程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中的洋浦港区(HN098D),该区域主导功能为港口,执行类海水水质标准。项目建设符合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功能区划。1.7.1.3 与洋浦港总体规划(修编)(2012)的符合性本工程属于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专用码头,服务于临海工业,工程位于神头港区内,符合洋浦港神头港区的功能定位,因此,项目建设符合洋浦港总体规划(修编)(2012)。1.7.1.4 与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的符合性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年3月编制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洋浦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商业储备基地、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面向东南亚、连接北部湾、背靠华南腹地的区域性物流和航运中心。其中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是以现有100万吨木浆、160万吨造纸为基础,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形成拥有225万吨浆、200万吨纸、200万吨纸制品以及印刷包装业的产业群,包括制浆、造纸、纸制品加工和包装印刷业。本工程的建设,保障了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未来生产扩建后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需求,对于促进洋浦经济开发区林浆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1.7.1.5 与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符合性根据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规定的沿海城市发展目标中,港口建设、海洋运输、仓储物流、临海重化工业、水产品深加工、海洋医药等产业,主要布局在海口和其他沿海城市,以及环岛公路发展轴上,形成“点-轴”系统。为进一步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体系建设,为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灾害防治、海洋渔业管理、海岸带管理等提供保障,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港口作业能力和口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切实提高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1.7.2 环保政策符合性现有工程和拟建工程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港神头港区神尖角以南的岸线后方,对周边环境保护敏感区无影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洋浦港总体规划、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要求;符合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项目选址、选线不在“禁批”和“限批”的范围之内;建设单位原有项目已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环保制度,扩建工程也将严格按照环评和“三同时”环保制度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建设。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 海水水质环境现状2012年3月的海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海域各监测项目中,生化需氧量、汞、挥发酚、苯胺、硝基苯、氯乙烯、丙烯晴、苯、二甲苯、对二甲苯、六六六、滴滴涕、氰化物的监测结果低于检出限,均为未检出。pH、DO、COD、非离子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硫化物、砷、铅、镉、铜、锌,均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其相应标准值,该区域海水水质良好。(2) 海洋沉积物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除新英湾测点的有机碳略超一类标准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达到相应海域功能要求的沉积物标准要求,评价海域沉积物质量现状良好。(3) 海洋生物环境现状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10年6月10日(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林浆纸一体化制浆项目增资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调查)及2012年3月4日在洋浦近岸海域进行叶绿素、浮游及底栖生物、生物残毒样品的现场取样调查,2012年2月29日3月2日进行潮间带生物的现场取样调查,海南省水产研究所2011年8月和2012年2月进行渔业资源调查。(4)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处的SO2、NO2、TSP、PM10、CO、O3、氟化物及苯并a芘的日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一级标准,PM2.5日均浓度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TVOCs日均浓度值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的标准限值要求;各监测点处SO21小时平均浓度值未检出,NO2、CO、氟化物的1小时平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一级标准,SO21小时平均浓度值未检出,H2S 、N H3、苯、二甲苯的1小时平均浓度值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限值要求,甲苯和乙苯的1小时平均浓度值均满足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1小时平均浓度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中确定的2mg/m3标准值要求;HCl、酚、甲醇、苯乙烯、Cl2及丙烯腈等在各个监测点均未检出。各监测点处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中的新扩改建一级标准要求。(5) 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评价范围内,除工业大道旁昼夜噪声超标外,其余各点均达标。总体来说,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2.1 水域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水文动力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调查和评价范围。(1) 水文动力环境根据1级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确定水文动力环境的评价范围。垂向距离:即垂直于海岸线向海5km;纵向距离:8km。(2) 水质环境以拟建项目为中心,向北、向南各4km,向西6km的海域。(3) 沉积物环境同海水水质评价范围。(4) 生态环境同海水水质评价范围。2.2.2 陆域评价范围(1) 大气环境以拟建项目为中心,周围2.5km的陆域。(2) 声环境以拟建项目陆域边界外200m。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示意图第3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工程污染源分析3.1.1 水环境污染物源强3.1.1.1 施工期施工期对水环境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防波堤施工、港池疏浚和陆域吹填及回填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作业产生的生产废水。(1) 堤心石抛填、基槽开挖以及疏浚工程和吹填工程等施工内容均会使得泥沙悬浮,造成水体混浊水质下降,对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堤心石抛填悬浮泥沙源强北护岸的引堤改造拓宽拟采用陆上推进施工工艺进行,原引堤待护面块体拆除后进行基槽挖泥,然后进行堤心石抛填,逐段形成后外侧必须随后抛设护面块体,形成防风浪断面。该工程推填土石方量为5000m3/d,悬浮泥沙发生量按推填土石方量(5000m3/d)的1.5%计,悬浮泥沙入海量为75m3/d,泥沙密度为2.6kg/L,每天工作时间按10h计,则悬浮泥沙发生速率为5416.67g/s。基槽开挖以及疏浚工程施工悬浮泥沙源强疏浚范围现状港池一、二,根据本项目建设方提供的施工资料,码头前沿和港池回转水域远期疏浚至-14.7m。疏浚工程拟采用1艘时效为1600m3的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吸泥管中充泥系数为0.2,悬浮物发生量30kg/m3。疏浚产生的悬浮泥沙发生速率为2666.67g/s。 吹填溢流口悬浮泥沙源强拟建三期工程以西的港池疏浚施工中产生的泥沙用来对三期工程进行吹填作业,吹填过程中,围堰溢流口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与溢流口、排泥管口处的距离及其他防污措施有关。吹填溢流口出水中悬浮物浓度应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标准限值(SS:70mg/L)的要求。溢流口出水量按1600m3/h计,悬浮泥沙入海速率为31.11g/s。(2) 生活污水施工期按平均每日施工人员300人,每人每天的生活用水量按80L估算,则施工队伍新鲜水用量为24m3/d,污水转化率按85%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0.4m3/d。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SS、COD、氨氮、BOD5和油脂,类比调查污染物浓度分别为350mg/L、450mg/L、30mg/L、250mg/L和20mg/L,每日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7.14kg、9.18kg、0.61kg、5.10kg和0.41kg。施工期间,利用一二期工程现场办公区内厕所,生活污水由后方厂区浆线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SS:70mg/L、COD:100mg/L、氨氮:15mg/L、BOD5:20mg/L、石油类:5mg/L)后排放到码头海域,则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1.43kg/d、2.04kg/d、0.31kg/d、0.41kg/d和0.10kg/d。(3) 生产废水 机修油污水拟建工程施工期间机修油污水产生量约为1.0m3/周,全年按52周计,则机修油污水产生量约为52.0m3/a,石油类浓度按5000mg/L计算,则石油类总排放量约为0.26t/a。 船舶油污水船舶油污水来自施工船舶产生的机舱油污水,根据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49-1-2007),油污水产生量按0.1t/(d艘)计,本工程施工期船舶主要为5艘运输船,每天油污水产生量为0.5t,施工期间油污水产生量约为182.5t/a。取废水含油量为2000mg/L,油类总排放量约0.37t/a。 砼构件作业养护废水施工现场砼构件作业养护废水较少,约为2.0m3/d,排入沉淀池内,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砼构件养护。含油污水经污水沟收集,经除油设备处理后排至后方厂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废油经收集后送至有资质单位处理。施工期主要水污染物的产生情况见下表。施工期主要水污染物产生情况污染物种类产生环节产生量主要污染物及产生量排放量处理措施悬浮泥沙疏浚工程2666.67g/sSS2666.67g/s悬浮泥沙吹填工程SS31.11g/s在溢流口加设拦沙网生活污水施工人员20.4m3/dSS:7.14kg/d1.43kg/d经污水管道收集,排入后方厂区污水处理厂COD:9.18kg/d2.04kg/d氨氮:0.61kg/d0.31kg/dBOD5:5.10kg/d0.41kg/d油脂:0.41kg/d0.10kg/d生产废水机修油污水52.0m3/a石油类:0.26t/a0含油污水收集后送至有资质单位处理船舶油污水182.5t/a油类:0.37t/a0砼构件养护废水2.0m3/d排入沉淀池后回用3.1.1.2 营运期营运期污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个部分,均排入浆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待处理达标后排放。 (1) 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码头、装卸作业面及道路喷洒和冲洗用水,初期雨污水,机修油污水和流动机械冲洗水,船舶含油废水。 码头、装卸作业面及道路喷洒和冲洗用水码头、装卸作业面及道路喷洒和冲洗用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悬浮物)。装卸作业完毕后,在港区道路上可能洒落有少量粉尘,清扫后及时对码头面和装卸作业面道路进行冲洗。根据项目可研,码头、装卸作业面及道路喷洒和冲洗用水最大日用水量为27m3,冲洗废水产生量约为24.3m3/d,全年污水产生量约8019m3/a。由排水沟收集至沉淀池中,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地面冲洗。 初期雨污水货场地面径流雨水产生量按下式计算:V=*H*F式中:V径流雨水量(m3); 径流系数,装卸作业面取0.15,道路取0.4; H降雨深(m),雨污水取3mm; F汇水面积(m2)。装卸作业面面积为4.88万m2,道路面积为3.22万m2,收集前3mm的雨污水,雨污水量约为60.6m3/次。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煤、石灰石、木片等散货码头区受污染的初期雨污水利用设在码头面的排水明沟收集,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地面冲洗,后期未被污染的雨水利用三通阀门进行切换直接排入海中。机修油污水和流动机械冲洗水本项目扩建后营运期机修油污水产生量约为2.0m3/周,年营运天数按330天(47周)计,则机修油污水年产生量为94.0m3/a,石油类浓度按5000mg/L计,则石油类物质总排放量为0.47t/a。流动机械冲洗用水为含油污水,最大用量约为34m3/d,污水转化率按90%计,则流动机械冲洗废水产生量约为30.6m3/d,石油类浓度按50mg/L计,则石油类排放量为1.53kg/d,全年石油类排放量约为0.51t。机修、冲洗产生的含油污水经污水沟收集,经除油设备处理后排至后方厂区进行处理,废油经收集后送至有资质单位处理。扩建前机修油污水产生量约为1.0m3/周,则机修油污水年产生量为47.0m3/a、石油类物质总排放量为0.24t/a。扩建前流动机械冲洗废水产生量约为15.3m3/d,石油类排放量为0.76kg/d,全年石油类排放量约为0.25t。船舶含油污水拟建项目营运期到港船舶运载货物主要为木片、煤炭、石灰石和成品纸等,本项目到港船舶基本为5000DWT以上吨位,根据73/78国际防污染公约MARPOL和我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的有关管理条例的规定,船舶本身都安装油水分离器,并保证其正常运转,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港监部门指定的区域,不再纳入本项目的污水处理系统。压舱水船舶压舱废水船舶压舱水的年水量,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Ys=VcNSK式中:Ys年压舱水量(t);Vc无专用压载水舱设计船型载重吨(t/艘);N无专用压载水舱的船舶年到港艘数;S压舱水占设计船型载重吨的百分比(),可取2530;K船舶压载水实载率()。根据可研,预测码头改造完成后到港5万吨级船舶量为约50艘、3万吨级船舶量约为100艘、5000t吨级船舶量约为250艘,计算得到港卸货远洋船舶压舱水年用水量为198万t/a、日用水量为6004m3/d(抽取港区海水)。本项目船型及进出口情况货种船型进出口情况木片东南亚等外贸航线以0.31万吨级散货船为主,澳大利亚、南非等外贸航线以24万吨级木片专用船为主东南亚、澳大利亚、南非进口原木东南亚、俄罗斯等外贸航线以0.31万吨级杂货船为主;华南等内贸航线以1000吨级船为主东南亚、俄罗斯进口、华南内贸纸浆、成品纸0.51万吨级杂货船出口广东、广西及东部沿海城市石灰石0.52万吨级散货船国外进口工业盐以12万吨级散货船为主澳大利亚进口根据可研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从码头运出的货品主要销往内地,运货出港船只不出远海,只在内海航行,没有压舱水在本项目港区排放,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外排,应依托洋浦港,由洋浦港统一接卸压舱水。故本报告不考虑压舱水在本港区排放的影响。(2) 生活污水本项目码头扩建后定员610人,按每人日均用水量100L,年工作日330天计,新鲜水用量为61m3/d(2.01×104m3/a),污水转化率按85%计,生活污水产生量为51.85m3/d(1.71×104m3/a)。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SS、COD、氨氮、BOD5和石油类,类比调查污染物浓度分别为350mg/L、450mg/L、30mg/L、250mg/L和20mg/L,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5.99t/a、7.70t/a、0.51t/a、4.28t/a和0.34t/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入污水提升井,用潜污泵提升到后方厂区浆线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海。浆线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SS:70mg/L、COD:100mg/L、氨氮:15mg/L、BOD5:20mg/L、石油类:5mg/L)后,排放到码头海域,则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1.20t/a、1.71t/a、0.26t/a、0.34t/a和0.09t/a。原码头定员290人,计算得扩建前生活污水污染物SS、COD、氨氮、BOD5和石油类的排放量分别为0.57t/a、0.81t/a、0.12t/a、0.16t/a和0.04t/a。(3)废水接纳浆线污水处理厂建于2003年7月,于2004年11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8.8万m2,处理能力为73000m3/d,处理工艺见图3.2-3,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3.2-3。项目营运期污水产生总量为2.7万m3/a,每年按330个工作日进行计算,则污水日产生量约为82.78 m3。该污水处理厂现阶段只接纳金海纸业化学浆项目的浆废水62392m3/d,剩余容量为10608m3/d,故可以满足本项目污水处理的需求。浆线污水处理厂水量平衡图如下:图3.2-2 浆线污水处理厂一期及二期在建拟建项目水量平衡图(单位: m3/d)建设调节池收集港区初期雨污水以及装卸作业面、道路、码头冲洗水。建设事故水池收集港区消防污水。消防水量约为1188m3/次,港区初期雨污水量约60.6m3/次,装卸作业面、道路抑尘、地面冲洗用水最大排放量约为124.2m3/次。新建事故水池容积定为1500m3;新建沉淀池容积定为300m3。拟建工程消防水量和初期雨污水量共计约1249m3/次,新建的事故水池可全部容纳。浆线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口水质情况指标进水水质出水水质PH值4.09.069COD2500mg/l100mg/lBOD58001200mg/l30mg/lTSS850mg/l70mg/l水温6538色度1000Pt-Co50times营运期主要水污染物产生情况见下表:营运期主要水污染物产生情况污染物种类产生环节产生量主要污染物及产生量排放量处理措施生产废水码头、道路喷洒及冲洗废水8019m3/a0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地面冲洗装卸作业面初期雨污水60.6m3/次排入金海木浆厂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接入深海排放管排放船舶含油污水较少石油类0经除油设备处理后排至浆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废油送至有资质单位处理机修油污水94.0m3/a石油类:0.47t/a0流动机械冲洗水1.01×104m3/a石油类:0.51t/a0生活污水工作人员1.71×104m3/aSS:5.99t/a1.20t/a排入金海木浆厂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接入深海排放管排放COD:7.70t/a1.71t/a氨氮:0.51t/a0.26t/aBOD5:4.28t/a0.34t/a石油类:0.34t/a0.09t/a3.1.2 大气污染物源强3.1.2.1 施工期拟建工程陆域施工属土建工程,对大气环境主要影响因素是粉尘,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悬浮颗粒物(TSP)。主要污染环节是: 沙石料堆存过程中的风蚀起尘; 卡车卸料时产生的粉尘污染; 道路二次扬尘; 水泥拆包的粉尘污染; 汽车运输沙石对运输线路的粉尘污染。(1) 施工现场污染源强估算类比同类项目的建设,在沙石料堆存过程中的风蚀起尘、卡车卸料时产生的粉尘污染、道路二次扬尘、水泥拆包的粉尘污染、场地扬尘等共同作用下,未采取环保措施时,施工现场面源污染源强为539g/s。采取环保措施时,施工现场面源污染源强为140g/s。(2) 汽车运输沙石对运输线路的粉尘污染源强估算参照国内港口道路扬尘的实验研究成果,汽车道路场尘量可按下式计算: Q= 式中:Q汽车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