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公示简本环评公众参与756.doc
-
资源ID:2811946
资源大小:1,009.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公示简本环评公众参与756.doc
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五年五月1 总论1.1 项目背景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目前郑州市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郑州市的GDP 总量、财政收入、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增加。郑州交通通讯发达,处于我国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已经成为一个铁路、公路、航空、邮电通信兼具的综合性重要交通通讯枢纽。郑州市已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稳步增长,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国家开发中西部的历史性决策,更为郑州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随着郑汴新区总体框架的搭建形成,郑州城市辐射力将进一步扩大,郑州城市的空间布局将由原有的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趋势发展。为支撑这一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在现有的单中心环形加放射状道路网基础上,强化路网的东西延伸,南北放射,形成“八横七纵”的快速通道布局,最终形成棋盘式路网布局。2012 年,郑州市发布畅通郑州白皮书(20122014),提出实施轨道交通建设、三环快速化、京广快速路二期、陇海路高架快速路等畅通郑州十大工程。其中三环快速化工程近期以中州大道(远期以107 辅道)作为东三环。107 辅道快速化工程是在改善郑州南北向交通状况,提升快速路通行能力、建造快速通道系统、缓解分流主城区交通压力的背景下提出的。107辅道是郑州市南北向客运大通道,同时也是郑州东站向东进行南北疏散最重要的通道,郑州东站通车以来,107 辅道承担的交通量迅速增长,同时107 辅道也将逐步承担城市客运三环线的功能,将107 辅道提升为快速路标准势在必行。提高107 辅道的通行能力,对完善城市路网、分流郑州东站交通、缓解交通压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规划为南北向城市快速通道,全线北起北四环以南,南至南四环,全长约20km。目前,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已经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郑发改审批2015244号文进行批复。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正)(国家发改委第9号令),本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项目,为鼓励类项目。符合产业政策。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中的规定,本项目属于“城市交通设施”里的“新建、扩建快速路”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建设单位委托,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 项目概况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全线北起北四环,南至南四环,全长约20km。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地道工程、电气工程、绿化工程及附属工程等。107 辅道规划高架主线为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80km/h,地面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50km/h。工程共设置6座互通立交,分别为:北四环互通立交、新龙路互通立交、北三环互通立交、陇海路互通立交、南三环互通立交、南四环互通立交。其中北四环为现状立交,陇海路、南三环立交已实施,北三环立交另作环评,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设置1座高速出口立交,为107辅道连接连霍高速收费立交(已实施);设置9对上下桥匝道,满足高架层与地面层车流转换需求,分别为金城大道北、金城大道南、杨金路南、育翔路、祭城路、金水东路北、金水东路南、商都路、航海路;设置5处东西向下穿隧道,分别与金水东路、七里河南路、莲湖路、商都路和航海路相交,系相交道路下穿107辅道;上跨铁路1处(上跨现状陇海铁路);下穿铁路5处(分别为下穿郑徐客专、下穿郑开城际、下穿石武客专、下穿郑西客专、下穿机场城际);跨河桥梁5处,分别为贾鲁河、魏河、魏河改线、东风渠、七里河。1.3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为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根据现场勘察,项目沿线敏感点分布情况见表1。表1 项目工程敏感点分布情况一览表序号敏感点名称方位1#郑州航院E 208m2#惠民小区W 130m3#郑州电大郑东新区分校E 152m4#龙岗新城E 130m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住宅楼(在建)E 100m6#恒兴嘉苑E 150m7#青龙山庄W 55m8#晶诚花园(在建)W 111m9#曹古寺村E 157m2 工程内容本次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地道工程、电气工程、绿化工程及附属工程等。2.1 工程总体方案郑州市107辅道快速通道工程规划为南北向城市快速通道,全线北起北四环以南,南至南四环,全长约20km。图1 线路总体走向图107辅道规划高架主线为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80km/h,地面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50km/h。2.2道路工程2.2.1横断面设计1、高架双向8车道标准横断面(无匝道)高架:0.5m(防撞墙)+0.25m(安全带)+0.5m(路缘带)+3.5×4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25m(安全带)+0.5m(中央隔离带)+0.25m(安全带)+0.5m(路缘带)+3.5×4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25m(安全带)+0.5m(防撞墙)=32.5m地面道路:4.0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12.5m(机非分隔带)+15m(机动车道)+10.0m(中央分隔带)+15.0m(机动车道)+12.5m(机非分隔带)+3.5m(非机动车道)+4.0m(人行道)=80m图2 107辅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图2、设置上下平行匝道标准横断面高架:0.5m(防撞墙)+0.25m(安全带)+0.5m(路缘带)+3.5m×4(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25m(安全带)+0.5m(中央隔离带)+0.25m(安全带)+0.5m(路缘带)+3.5 m×4(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25m(安全带)+0.5m(防撞墙)=32.5m(规划红线)地面道路:4.0m(人行道)+7.5m(地面辅道)+8.5m(侧分带)+15m(机动车道)+10.0m(中央分隔带)+15.0m(机动车道)+8.5m(分隔带)+7.5m(地面辅道)+4.0m(人行道)=80m其中匝道为单车道:0.5m(防撞墙)+1.0m(路缘带)+3.5m(机动车道)+2.5m(紧急停车带)+0.5m(防撞墙)=8m图3 107辅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图3、匝道标准横断面匝道为双车道:0.5m(防撞墙)+0.5m(路缘带)+3.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5m(防撞墙)=9m图4 107辅道匝道标准横断面图2.2.2路基工程道路路基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宜选用有一定级配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特别是路床部分;粘性土等细粒土次之,当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时,应掺入石灰等固化材料处理后使用;粉性土和耕植土、淤泥、杂填土等不能用于填筑路基。2.2.3平面交叉口设计城市平面交叉口进口车道的宽度应取3.03.5m,出口车道的宽度应取3.253.50m,进口道展宽段和渐变段长度各交叉口长度可根据条件选取。2.3 桥梁工程本项目桥梁工程的主要内容为107辅道主线高架、6对平行匝道、新龙路立交、北三环立交、南四环立交以及贾鲁河桥、魏河(改线)桥、龙尾河桥和东风渠桥等4座地面改建桥梁。2.3.1桥梁总体布置本工程主线标准段、平行匝道采用简支小箱梁结构型式,立交匝道大多采用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型式。1、107辅道主线高架标准横断面主线标准桥梁宽度32.5m,双向八车道:0.5m(防撞墙护栏)+15.5m(车行道)+0.5(防撞墙护栏)+15.5m(车行道)+0.5(防撞墙护栏)=32.5m。遇见匝道桥梁相应加宽。图5 107辅道主线高架标准横断面2、平行匝道平行匝道标准桥梁宽度8m,为单车道设计。图6 平行匝道桥梁标准断面3、立交匝道立交匝道大多采用混凝土连续箱梁。图7 立交匝道桥梁标准断面 2.3.2 桥梁结构设计1、上部结构设计(1)主线标准段主线高架桥梁标准段主要采用30m跨径的简支预支小箱梁结构,对于跨路口等节点进行单独设计。32.5m桥宽共布置10片小箱梁,梁高1.6m;梁间距为3.245m,湿接缝长度0.85m。图8 主线高架标准横断面图(2)平行匝道平行匝道桥梁主要采用与主线相同的预制小箱梁结构,跨度与该处主线匹配,保证桥墩排列整齐。8.0m桥宽共布置3片小箱梁,梁高1.6m;梁间距为2.875m,湿接缝长度0.475m。图9 平行匝道标准断面图(3)立交匝道B=9.0m箱梁横断面本标段4条匝道桥标准桥宽均为9.0m,标准跨为30m左右的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以平面200m半径为分界线。当平面半径小于200m时采用跨径25m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结构形式,梁高1.6m;其余采用30m左右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结构形式,梁高采用1.8m。图10 立交匝道B=9m预应力箱梁横断面图2、下部结构设计根据道路总体设计方案和高架桥横断面布置形式,采用合适的下部桥墩型式:主线、匝道的下部构造细尺寸见下图:(1)主线标准段图11 主线高架32.5m桥宽下部构造图采用T型盖梁,宽32.5m,高3.7m,厚3.4m。中腹板厚1.4m,与预制梁外形保持一致。桥墩为2.0×1.6m(单柱)的双柱花瓶墩,顶部展开至2.6×1.6m,立柱间距6.8m,承台平面尺寸为11.4×5.4m,承台结构高度为2.0m。基础采用8根直径1.2m钻孔灌注桩。(2)平行匝道图12 平行匝道下部构造图采用T型盖梁,宽8m,高3.15m,厚3.2m。中腹板厚1.2m,与预制梁外形保持一致。桥墩为2.0×1.4m独立式墩,承台平面尺寸为4.8×4.8m,承台结构高度为2.2m。基础采用2根直径1.5m钻孔灌注桩。(3)立交匝道图13 立交匝道B=9.0m桥墩断面图B=9.0m立交匝道连续梁下部结构为单柱形式,柱顶横向略向外倾斜,和上部结构匹配。立柱柱底标准截面尺寸为2.3×1.5m,中墩、边墩柱顶均放大至3.6×2.2m。柱底设钢筋砼承台,承台尺寸5.5×2×2.5m。3、重要节点方案设计(1)跨越贾鲁河节点贾鲁河节点推荐采用预制小箱梁正交布置方案,跨径布置为3×30m+3×30m+3×30m+3×30m=360m,贾鲁河北侧设置有两条平行匝道,连通金城大道与高架桥。新建高架桥位于地面桥上层,高架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小箱梁断面,桥宽40.5m,下部桥墩采用直径3.5m 独柱式倒T 型盖梁,盖梁宽40.5m,高3.7m,厚4m,中腹板厚1.8m,与预制梁外形保持一致。基础采用8 根直径1.5m 的钻孔灌注桩。小箱梁标准跨径为30m,小箱梁横断面图基本与交通部通用图一致,中梁宽度为2.4m,边梁为2.75m,梁高1.6m,2 片边梁,10 片中梁。横断面布置为:0.5m(防撞墙)+19.5m(车行道)+0.5m(中央防撞墙)+19.5m(车行道)+0.5m(防撞墙)=40.5m。规划的地面桥横断面布置为:3m(人行道)+8m(非机动车道)+0.5m(防撞墙)+8m(侧分带)+0.5m(防撞墙)+16m(车行道)+0.5m(防撞墙)+7m(中央分隔带)+0.5m(防撞墙)+16m(车行道)+0.5m(防撞墙)+8m(侧分带)+0.5m(防撞墙)+8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80m。(2)跨连霍高速公路节点桥梁上部结构推荐大跨钢箱梁,施工方法采用顶推施工。主梁采用分离式边箱正交异性板扁平钢箱梁,主梁中心高2.4m,支座采用大吨位防腐球形钢支座,桥面板采用带U 型加劲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3)东风渠桥梁节点上部结构为预制小箱梁,下部结构为门式框架墩。2.3排水工程2.3.1雨水工程本工程雨水按河道流域范围,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就近自流排入河道,高架道路雨水通过立管,进入地面道路雨水排放系统,一并排放,下穿通道经泵站提升后单独设置排放管至河道排放。2.3.2污水工程东风渠以北(新龙路东风渠)属于陈三桥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沿线污水分段汇集至姚桥路和祭城路污水管道,向东排入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东风渠以南(东风渠金水东路)属于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沿线污水分段汇集至七里河北路污水管道,向东排入王新庄污水处理厂。3 工程污染因素分析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1.1 施工期噪声施工期产生的主要噪声源为:挖掘机、铲运机、平地机、推土机、压路机、拌和机等施工机械运行以及运送土石方的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钻孔灌注桩工作时产生的噪声;沥青混凝土铺路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等。为了尽可能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尽量将施工现场设置在远离敏感点的地方。(2)施工场地内安置的搅拌机等设备应设置临时隔声板等降噪措施。(3)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对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严禁进入施工场地内作业。(4)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机器进行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5)声环境敏感点周围300m范围内,在夜间22:00次日6:00之间应停止施工,并严禁夜间进行打桩作业。(6)工程施工机械、车辆在经过敏感点时,应该减速缓行、禁止鸣笛。(7)在施工现场设置公告牌,列出施工活动进度安排,和周边群众保持联系,通过各种途径接受群众的投诉和建议。施工期,由于工程建设施工工作量大,而且机械化程度高,由此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区域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离工程施工场地较近的区域,但建设期的施工噪声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因此受噪声影响相对不大。3.1.2 环境废气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路基开挖、土地平整及路基填筑等施工过程,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2)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如运输、装卸存方式不当,产生扬尘污染;(3)灰土拌和、加工产生、临时堆场扬尘和粉尘;(4)物料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运行过程中产生尘土。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1)对各类堆场加强管理,在四周设置挡风墙,合理安排垛堆位置,必要时在垛堆表面采用蓬布覆盖,尽可能的减少扬尘的产生。(2)水泥、砂和石灰等易洒落的散装物在装卸、使用、运输、转运、和临时堆存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3)配备洒水车,对施工场地和进出堆场的道路以及主要物料运输道路进行洒水,每天洒水频次不得少于两次,在干燥大风易起尘的天气,适当增加洒水频次,以减少由于车辆经过和风吹引起的道路扬尘。(4)工程使用沥青需要在专业加工拌合站进行订购,避免现场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沥青烟影响。(5)直接订购混凝土,避免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拌和产生扬尘的影响。(6)运输车辆减速慢行,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加盖蓬布。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扬尘和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会明显减轻。3.1.3 施工期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送往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填埋,外运时应采用带盖的渣土车封装,避免建筑垃圾在运输途中沿途洒落,尽量减少施工垃圾对环境和城市市容的不利影响。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经上述措施处理后不会造成污染问题。3.1.4 施工期废水施工过程中生产废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合产生的拌合废水。评价建议工程设置临时沉淀池将废水处理后用于灰土搅拌以及场地泼洒,可有效减轻对水体的影响。施工人员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排放的生活污水水质成分简单,评价建议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3.1.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因工程占用土地将使立交节点周围部分绿化景观遭到破坏,使地区植被造成一定损失。通过实施道路绿化工程、植被恢复措施、种植环保绿化林带等可补偿、恢复地区原有植被。项目建设用地对周边的土地利用格局不会有明显影响,工程永久占地总体上对生物量的影响不大,对地区生态环境的类型、特征不会有太大影响。3.1.6 水土流失及防止对策分析施工期间由于路基开挖、填筑、堆料、机械碾压等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地貌和植被,改变了土体结构,致使土壤抗蚀能力降低,侵蚀加剧;同时,施工过程中剥离的表土层临时堆放及生活垃圾,在水力作用下也会直接流失。评价建议:对临时的土方和料渣等固体物要及时清理和运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堆放时间过长的要给予布棚进行覆盖防护,修建一定高度的围堰和排水沟,防止漫流,减少水土流失量;临时堆场设置排水沟以减少水土流失。综上所述,工程的施工应执行当地政府关于工程建筑施工时间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噪声、废气、固废、废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短暂的,施工期完成后,噪声、扬尘、固废、废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的影响也随之消失,不会形成环境污染问题。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3.2.1 声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车辆行驶过程中将会引起噪声污染。项目应严格执行环评提出的降噪措施,通过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增设限制鸣笛标志牌及限速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2.2 汽车尾气污染汽车尾气污染主要是指柴油、汽油等机动车燃料因含有添加剂和杂质,在不完全燃烧时,所排出的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的污染和破坏。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等,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巨大危害。评价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道路的交通管理,限制尾气超标车辆上路;(2)加强全线交通巡察,减少堵车和塞车现象;(3)加强道路养护及交通标志维修,使道路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对项目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产生长久的影响,项目内部绿化和景观设施的建设将大大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3.2.3 运营期固废影响分析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路人随手丢弃的垃圾及过往车辆散落的杂物,由环卫部门定期负责清扫收集后,运至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填埋。3.2.4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位于郑东新区,作为规划的东三环,是郑州市完整快速路系统的收尾之笔,该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改善郑州南北向交通状况,提升快速路通行能力,缓解分流主城区交通压力。该工程实现城市布局多中心发展目标的有效保障,是完善都市区规划路网,实现都市区发展定位的交通纽带;是实现郑州市三环快速路贯通的重要保证;是完善区域路网,促进沿线地块开发的有效举措。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3采取的环保措施工程施工期及营运期所采取的环保措施见表1和表2。表1 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场地布置1.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尽量将施工现场设置在远离居敏感点的地方。2.施工场地内安置的搅拌机等设备应设置临时隔声板等降噪措施。施工机械1.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对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严禁进入施工场地内作业。2.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机器进行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敏感点1.声环境敏感点周围300m范围内,在夜间22:00次日6:00之间应停止施工,并严禁夜间进行打桩作业。2.工程施工机械、车辆在经过敏感点时,应该减速缓行、禁止鸣笛。3.在施工现场设置公告牌,列出施工活动进度安排,和周边群众保持联系,通过各种途径接受群众的投诉和建议。施工人员按照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劳动时间,并采取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护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场地对各类堆场加强管理,在四周设置挡风墙,合理安排垛堆位置,必要时在垛堆表面采用蓬布覆盖,尽可能的减少扬尘的产生。物料运输及施工道路1.水泥、砂和石灰等易洒落的散装物在装卸、使用、运输、转运、和临时堆存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2.配备洒水车,对施工场地和进出堆场的道路以及主要物料运输道路进行洒水,每天洒水频次不得少于两次,在干燥大风易起尘的天气,适当增加洒水频次,以减少由于车辆经过和风吹引起的道路扬尘。沥青烟和扬尘1.工程使用沥青需要在专业加工拌合站进行订购,避免现场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沥青烟影响。2.直接订购混凝土,避免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拌和产生扬尘的影响。3.运输车辆减速慢行,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加盖蓬布。施工人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文明施工。水污染治理措施施工场地1.施工场地、料场等应尽量远离原有道路污水管网下水道,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建筑材料。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严禁随意倾倒,应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运走。3.施工中的废油、废沥青严禁在路边随意堆放。施工机械施工机械车辆加强养护,避免漏油现象的发生,同时机械车辆检修必须到专业修理站检修。桥梁工程施工1.在桥梁桥墩开挖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性沉淀池,开挖泥浆必须经过沉淀,使泥沙沉淀后排放或利用,工程施工结束后应推平沉淀池。2.施工时产生的淤泥禁止随意堆放,可在道路沿线指定地点设置围堰堆填,并在施工结束前清运至郑州市垃圾处理场处理。3.桥梁工程施工机械必须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露现象的发生。固废处置措施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保持整洁,及时清扫,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并与郑州市环卫部门协商,由郑州市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处理。施工道路1.施工中清理出来的弃土弃渣应在指定地点临时堆存并及时清运至郑州市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2.工程竣工后,应及时清理杂物,并尽量恢复到占用前的状态。可回收废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钢筋、废铁料、废钢管等可回收材料应回收处理,减少资源流失。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施工占地植被修复1.划定施工范围,将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施工范围内,避免施工范围外的土壤和植被遭到破坏。2.尽量保护规划范围内的树木、可移栽的树木一定要移栽,尽量不砍或少砍,加强管理,不得砍伐规划以外的树木,尽量减少对作业区周围草地、灌木等植被的损坏。3.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恢复植被,可采取边绿化边建设的方式。4.开挖土方及时回填,未能利用的弃土及时清运。社会影响减缓措施1.采取分段、单侧施工的方式,保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路段仍有一定的通行能力,并设置施工标识牌和通行指示牌,指导从施工路段经过的车辆从其它道路绕行,交通量大的路段应加快施工进度,较少施工影响时间。2.通过媒体公布施工进度信息,提出建议的绕行方案,协调各部门疏导交通。3.工程施工前应在合适位置预留出行通道,以便于居民日常出行。4.工程施工期在居民出行高峰期应停止施工或停止大型机械施工,减少出行居民的安全隐患。表2 工程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序号项目防治对策或保护措施1交通噪声绿化加强该路段两侧绿地的绿化工作,多种植高大乔木。车辆1. 低速行驶,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2. 在距离敏感点较近路段禁止鸣笛。路面1.保证路面质量,及时对残破路面进行修补。2.采用低噪声路面,减少路面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路面1.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降尘、在干燥易起尘的天气应适当增加洒水频次,减轻行驶车辆带来的扬尘影响。2.保持路面清洁,减少路面灰尘等产生扬尘影响。行驶车辆1.上路行驶车辆排放尾气必须达标,禁止不达标车辆上路。2.加强对装载易散失物资车辆的管理,运输这类物品时需加盖蓬布或采取其他封闭防散落措施。其他加强公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加强对汽车排放尾气的吸收。3水污染防治措施桥梁设计1.在高架桥两侧设置必要的地表径流收集系统,在必要地点设置集液池,用于收集风险事故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2.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有关桥梁养护的相关要求,加强桥梁工程安全检查、监控、确保安全。运输车辆装载易散落、易起尘的散货车辆,必须加高蓬布后,才能上路行驶,防止散落材料经雨水冲刷后造成污染。4生态恢复和景观绿化措施1. 工程施工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2. 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后,应立即开展道路沿线的绿化工作,绿化与景观相结合,按照绿化工程设计进行。4 评价结论和建议4.1 评价结论(1)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施工期噪声通过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场所等措施可明显降低。建设期的施工噪声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3)空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尾气。通过运输车辆统一调度、场地定期洒水、覆盖防护、加强管理等措施可将施工期产生的空气污染控制在标准范围内。(4)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送往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填埋,外运时应采用带盖的渣土车封装,尽量减少施工垃圾对环境和城市市容的不利影响。(5)施工过程中生产废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合产生的拌合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灰土搅拌以及场地泼洒。施工人员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排放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6)施工期带来的局部地区植被损失将通过实施道路绿化工程、植被恢复措施、种植环保绿化林带等可补偿、恢复地区原有植被。项目建设用地对周边的土地利用格局不会有明显影响,工程永久占地总体上对生物量的影响不大,对地区生态环境的类型、特征不会有太大影响。(7)施工期的少量水土流失在施工时严格管理,重点做好弃土、弃石、弃渣等可能引起的直接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及植被恢复措施后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8)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交通噪声。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相应的限制鸣笛和限速的标志以及加装隔声设施等各项降噪措施后,可将噪声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综上所述,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污染影响在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能满足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因此,该项目从环保角度分析可行。4.2 建议(1)运输土方和建筑材料的车辆必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垃圾运输时也要采取遮盖措施。(2)施工期间,遇大风天气或空气干燥天气条件时,应采用覆盖和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3)施工运输车辆要统一调度,保证车辆畅通,减少尾气排放。(4)施工临时的土方和料渣等固体物,要及时清理和运送,减少水土流失量;不能及时清理的要集中堆放,并覆盖以防止降雨或大风天气造成的流失和扬尘。(5)营运期道路两侧垃圾箱收集的生活垃圾必须及时清运。(6)建议工程实施过程中与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部门密切合作,在相关部门统一协调下,同期进行建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7)项目竣工后,应及时提请环保部门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