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密云新城南山路(水源路-高速南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2809786       资源大小:10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密云新城南山路(水源路-高速南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密云新城南山路(水源路-高速南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商务开发中心2013年10月1 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密云生态商务区坐落在密云新城南端,水源路以南,南山以北。生态商务园利用滨临潮河与潮河总干渠的景观特色,营造合理的水网,并且把水网和城市绿地系统、公共开敞空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空间,建成北京惟一一个由水系贯通的商务园区。南山路建成后,作为商务园区南北向跨越潮河五条道路中的一条,将起到集散交通和服务功能,为道路沿线企业和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1.2 建设地点及周边关系建设地点:北京市密云县密云镇,为东西走向,起点位于水源路,终点位于高速南路,道路现状:南山路北侧为密云县城区,城市建设时间早,基础设施较完善,用地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市政工程用地;南山路南侧为密云县城南区,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基础设施待进一步完善,用地以公共绿地、水域用地和生态防护绿地为主。1.3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次南山路设计北起水源路,南至高速南路,项目全长1175.635米。项目规划为城市次干道,规划红线宽40米,设计车速40km/h。该道路与潮河相交处设置桥梁一座,既有跨河桥加固利用基础上,于旧桥两侧各新建一幅桥梁。道路横断面形式如下:(1)水源路至潮河北路段:采用三幅路形式,具体由西向东布置为:5米(人行道)+3米(非机动车道)+2米(两侧分隔带)+22米(机动车道)+2米(两侧分隔带)+3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40米。机动车道设置双向六车道。(2)潮河北路至高速南路段:采用三幅路形式,具体布置为:4米(人行道)+3.0米(非机动车道)+2米(两侧分隔带)+22米(机动车道)+2米(两侧分隔带)+3.0米(非机动车道)+4米(人行道)=40米。机动车道设置双向六车道。本工程与沿线各相交道路均采用平交路口的交通组织形式。工程内容包括新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给水工程、中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1.4 总投资及实施进度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为9808.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8237.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44.75万元,预备费726.56万元。项目计划建设期为8个月,2014年3月开工,计划2014年10月完工。1.5 污染源统计根据本项目工程特征及施工行为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各阶段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见下表1。表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主要工程内容影响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施工期间运营期间施工期间运营期间整体工程总1175.635m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扬尘、噪声、废水、固废、土地占用、扰动地表、水土流失汽车尾气、噪声、土地占用、环境风险储运系统施工便道、料场等临时占地环境空气、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扬尘、噪声、废水、固废、景观破坏、土地占用-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下表2。表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一览表工程阶段环境要素评价因子施工期(含设计期)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植被、景观、土壤的影响环境空气扬尘(TSP)声环境等效连续声级LeqdB(A)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水环境SS、CODCr、BOD5、NH3-N、石油类等运营期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旅游等水环境SS、CODCr、石油类等环境空气CO、NOX声环境等效连续声级LeqdB(A)固体废物道路垃圾生态环境景观、植被1.6 规划符合性分析(1)符合北京市总体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综合交通体系中针对交通发展策略指出“道路建设的重点逐步由中心城向中心城以外的地区转移,促进和引导新城的发展。中心城道路建设的重点由快速路、主干路逐步向次干路、支路转移,提高道路网整体能力和应变能力。道路建设要为公共交通、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条件。交通设施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保障交通弱势群体应有的交通权利。”本项目规划为城市次干路,是连通密云生态商务园东西向的主要通道之一,该路向西连接滨河路,向东连接新东路,是区域内集散交通的重要通道。道路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无障碍设计,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2)符合密云新城规划密云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中综合交通体系中指出交通发展目标为:“建设与新城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绿色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交通发展策略为:“优化完善路网结构,合理分配交通资源,优先构建安全、舒适、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本项目是沿线土地开发及招商引资的重要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建设为沿线居民出行及农产品对外运输提供了交通条件,为东西片区之间的车辆通行提供了条件。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完善区域基础路网、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促进旅游业、区域经济发展、美化城市居住环境,符合密云新城规划的要求。1.7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 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则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本项目属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鼓励类“十九、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3、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北京市产业政策要求。因此,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产业政策来看,拟建项目不仅可以从当地政府得到产业政策上的支持,也可以得到国家在产业政策上的支持。2 环境质量现状2.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年)中密云县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统计值可知,项目所在地除PM10的年均浓度值超标外,其余指标SO2和NO2的年均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降尘量低于2011年北京市清洁对照点降尘量。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密云县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建筑施工地块较多,在大风天气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另根据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截至2011年12月31日,密云县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比例达81.6%,说明该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1.2 地表水环境现状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地表水体为潮河下段,根据北京市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中的划分,确定潮河下段为类功能水体。潮河下段常年干涸无水,因此,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地表水环境不作评价。2.1.3 地下水环境现状根据2010年6月1日北京清华大学环境质量检测中心对项目西南侧约2km的北京奥德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下水的监测数据,该地区地下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类标准限值,地下水水质较好。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目前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的要求。2.2 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2.2.1 评价范围2.2.1.1 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的范围。2.2.1.2 地表水评价范围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施工期污水排入点到密云县污水处理厂之间的距离。2.2.1.3 地下水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类建设项目二级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2050平方公里的范围。2.2.1.4 声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米范围内。2.2.2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无珍贵动植物和风景名胜,本项目的主要保护目标为项目附近的居民、学校、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详见下表3。表3 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表序号名称方位与本项目最近距离保护目标情况保护级别1潮河下段跨越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地下水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污染源统计本项目主要污染发生在施工期,故本报告书将对施工期污染做详细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以做出客观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1)拆迁工程:由于本项目规划线位上有少量平房及临时建筑,将产生部分拆迁。由拆迁引起的各种建筑固体废物、灰尘和噪声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2)土石方工程:挖填方路段,会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破坏原有地表,增加水土流失量,污染水质,将引起暂时性的景观破坏和水土流失等不利影响。(3)路基工程:在进行路基工程相关作业时,一旦经雨水冲淋,会引起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在天气干旱时,又容易引起扬尘,污染大气环境,影响施工作业。(4)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如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等在作业中产生噪声,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其环境影响因子是施工噪声;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道路扬尘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其主要影响因子是TSP。(5)施工场地:施工过程将占用原有交通路线或其它土地资源,造成交通不便。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附近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运营期污染源情况如下:(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成后,随着交通量的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中所含多种污染物,如CO、NOX和烃类物质等会污染环境空气、土壤、沿线居住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农副业产品和自然植被;若因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导致有毒、有害危险品泄漏挥发,会对沿线居民、牲畜的健康造成影响。上述污染物一旦随降水径流进入水体,对水环境的水质也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对水环境的影响:路面径流可能对水环境产生污染;可能引起沿线地下水质的污染或对相关植被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人群健康。(3)对声环境的影响:随着交通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对沿线的居民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大。(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局部工程防护需要稳固,植被恢复均需时间,水土流失依然存在。(5)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将对改善地区基础设施、保障交通畅通、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密云新城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要解决好征地和拆迁问题,杜绝其负面影响。3.2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3.2.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道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中挖填土方和砂石料、平整土地、材料运输、装卸物料、铺浇路面等环节都有扬尘发生,其中最主要的是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和施工作业扬尘。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周围空气中TSP的浓度超标。影响最大的施工过程是路基挖填和拉运、卸载土石方、水泥料,影响较小的施工过程是路面铺设。为控制扬尘的污染,工程中将采取洒水措施,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并合理确定施工场所。采取上述措施后,扬尘影响和污染程度会明显减轻。由于施工期是暂时的,影响也是短暂的,随着道路的竣工运营,施工期影响随之消失。3.2.2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为减小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包括:(1)应制定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2)建筑工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挡,围挡设置高度不低于1.8m;所有土堆、料堆必须全部覆盖;要采取袋装、密闭、洒水或喷洒覆盖剂等防尘措施;工地道路要全部硬化,每天都要进行清扫和洒水压尘;严禁在车行道上堆放施工弃土。(3)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或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工地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轮的设备,确保出入工地车轮不带泥;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应遮盖或封闭,防止遗撒。(4)运送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要用蓬布苫盖,以防物料飞扬。对运送砂石料的车辆应限制超载,不得沿途洒漏。粉状材料应罐装或袋装,土、水泥、石灰等材料运输禁止超载,并盖篷布。(5)遇有4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拆迁及土石方施工,并做好遮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6)清理施工垃圾,必须分类定点收集,严禁随意抛撒。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垃圾站用于存放施工垃圾。施工垃圾应当按照环卫部门指定地点清运。(7)施工现场管理必须符合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现场检查标准实施细则中的各项规定,采取有效防尘措施,不得扰民。(8)严禁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毛毡、废油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加强对易散失、易挥发物的管理,避免裸露堆放。3.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3.3.1 水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来源于路面施工作业场地混凝土的保养水、冷却水和施工机械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悬浮物(SS),机械清洗废水含有少量的油污。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简易防渗沉淀池、隔油池,SS、石油类经沉淀、隔油处理后的上清液可循环使用,剩余部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就近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沉淀下的泥浆或固体废弃物,应与建筑垃圾一起处置,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中。本项目施工营地设置在场地外,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NH3-N、SS等。由于废水排放量较少,浓度较低,建议在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污水暂存池,生活污水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就近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由于拟建项目位于北京市水源八厂地下水源补给区内,若施工期间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施工场地简易沉淀池、隔油池发生渗漏或泄漏,废弃渣土、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未及时清运,渗漏或泄漏的污水和渗滤液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3.3.2 水污染影响控制措施为避免施工废水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防渗沉淀池、隔油池、污水暂存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或利用成型的商用处理设备,对施工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不得随意漫流。砂浆和石灰浆等废液及沉淀池的泥沙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建筑固体废物一起处置。(2)水泥、黄沙、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造成面源污染。(3)管道铺设前需做好地下水防渗措施;做好接驳管道的设计、施工工作,对于管道接驳过程中的污水溢流要做好疏导引流工作,避免污水下渗对地下水的污染。(4)为保护该地区地下水,禁止利用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回填沟、坑等,对现场垃圾堆放做好防渗处理,避免因雨淋或渗滤液渗漏引起地下水污染。(5)对于施工车辆和设备,必须严格管理,防止发生漏油等污染事故。3.4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3.4.1 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内施工设备作业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是影响周围声环境的主要因素,其具有分贝高、无规律的特点。经预测计算可知,施工机械虽然本身作业噪声较高,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其不断衰减。在无外在声源影响的条件下,施工地点一定距离(昼间35m、夜间335m)外,声级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的要求。施工机械噪声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施工结束而消失。3.4.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及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合理科学地布局施工现场是减少施工噪声的主要途径,尽量将施工现场的固定振动源相对集中,以减少影响的范围;如对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发电机)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房屋内设隔音板,降低噪声。(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临近檀城东区、白檀小区等环境敏感点午休时间尽量安排低噪声作业流程且须把排放噪声强度大的施工过程安排在白天。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时,施工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并采取利用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措施。(3)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和行走时间施工运输车辆,尤其是大型运输车辆,应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确定合理运输路线和时间,运输车辆要绕避沿线各敏感点。(4)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振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并带有消声和隔音的附属设备;避免多台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在同一场地和同一时间使用;对排放高强度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场地,应在靠近敏感点一侧设置隔声挡板或吸声屏障,减少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5)保护施工人员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轮流操作辐射高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对距辐射高强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保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外,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6)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由于技术条件、施工现场客观环境限制,即使采用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和措施,施工噪声、振动仍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要向沿线受影响的居民和有关单位做好宣传工作,以提高人们对不利影响的心理承受力;加强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尽量降低人为因素造成施工噪声的加重。(7)加强环境管理,接受环保部门环境监督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噪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除落实有关的控制措施外,还必须加强环境管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主动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承包时,应将有关施工噪声控制纳入承包内容,并在施工和工程监理过程中设专人负责,以确保控制施工噪声措施的实施。(8)施工单位需贯彻落实各项施工管理制度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有关国家和地方的规定。3.5 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及控制措施3.5.1 固体废物污染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施工活动和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两个方面。道路施工场地的建筑垃圾主要是指剩余的筑路材料,包括石料、砂、石灰、水泥、钢材、木料、预制构件等。此类固体废物的大量堆放不仅侵占大量的土地,使地貌和植被遭到破坏,经雨水冲刷后还可能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遇大风天气扬尘对局部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并影响施工区域的景观美感等影响。施工期间弃土弃石尽量回填到道路建筑中,剩余可用于临时占地的场地平整。建筑垃圾清运至指定的渣土消纳场作进一步处置。施工人员所产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外运作进一步处置。3.5.2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为降低和消除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按计划和施工操作规程,使筑路用料计划到位,尽量减少余料,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物排弃。严禁将筑路余料随意堆置,应妥善保管,也可结合地方的建设要求,供乡村道路修建或其他建筑之用。(2)弃土弃石尽量回填到道路建筑中,剩余可用于临时占地的场地平整。建筑垃圾清运至指定的渣土消纳场作进一步处置。(3)施工期间须设置垃圾收集设备(如垃圾筒、垃圾筐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外运作进一步处置。垃圾收集设备须严格管理,防止垃圾渗滤液下渗引发地下水污染事故。(4)施工期间严格执行北京市人民政府2001年5月1日发布的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72号)中所作的规定。3.6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3.6.1 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永久占地包括主体工程建设区,临时占地包括临时施工生产生活区和临时堆土场区。目前,评价区域内尚未发现珍稀植物物种,道路建设造成植被面积损失对植物物种的影响主要是数量上的减少,并不会导致物种的消失,不会对区域内植被资源和植物物种多样性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亦不会对植被种类及其分布造成大的不利影响。工程临时占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生物量的损失,改变了所占土地的生态使用功能,但是临时占地时间较短,只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土地及植被恢复的措施,做好施工后的植被恢复措施,其环境影响是轻微的、可以接受的。3.6.2 生态环境影响控制措施道路属非污染生态类建设项目,其施工阶段是环境影响和污染发生较为严重的阶段,因而这一期间的环保工作任务最为繁重,工作性质也最为重要。针对拟建工程施工期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提出以下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1)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开工前,对施工范围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不多占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施工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严格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便道,防止施工车辆在有植被的地段任意行驶。严禁将工程弃土弃渣随意置于道路两侧,更不允许随挖随倒。严禁将“三废”直接排入周边沟壑、林地或绿地等。(2)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工程临时占地主要是指用于预制场、料场、施工便道及施工营地等设施场所的用地。工程临时占地改变了土地使用功能,减弱了土地的生态利用功能,破坏了地表植被;因此应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营地应尽可能地租用当地平房或公共房屋,或布设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避免过多破坏地表植被;大规模的土石方工程应尽量避开多雨季节。本项目道路工程需移植沿线树木时,应征得当地市政管理部门或林业部门的同意,将树木移到指定的位置,尽量保护根系,提高成活率。施工结束时,要对破坏的地表及时进行生态恢复。路面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绿化工作,按设计要求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的各项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在主体工程完工后,及时采取种植草皮、绿化等措施,恢复裸露地面的植被覆盖,科学合理地实行花草类与灌木、乔木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格局,以达到防止地表裸露、保护路基、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尽早进行土地平整和植被、林木等的恢复工作。施工便道也应及时进行土地恢复工作。3.7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控制措施该项目沿线均不设置服务区和车站,不存在集中式排放源,因此,该项目在运营期不存在服务区和车站的大气环境影响问题。本项目营运过程中,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NO2、TSP等。根据近几年已建成公路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综合结果,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其中TSP扬尘主要源于环境本底,路面起尘贡献值极小;NO2也不存在超标现象。随着我国执行单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轻微。因此,本评价不做运营期的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影响的预测评价。3.8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道路交通对沿线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行车辆所泄漏的石油类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沿线河流。路面径流是运营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水,根据调查,影响道路地面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因素较多,包括降雨量、车流量、两场降雨之间的时间隔等,其水质变化幅度很大。降雨初期,路面径流所挟带的污染物成份主要为悬浮物,还有遗洒在道路上的少量石油类,这些物质经过运行车辆轮胎的挤压,随轮胎带走一部分,其余部分物质量较小。只有在大雨季节才有可能随路面径流经过边沟到达水体中,污染物通过降水稀释、边坡对污染物的吸附等作用后浓度变得更低,对水体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3.9 声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3.9.1 声环境影响分析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位于1类声功能区,远期夜间距离道路红线50m可达到1类功能区的标准限值。本项目现状两侧无声环境敏感点,根据北京密云新城生态商务区规划,本项目两侧规划有二类居住用地,为避免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在道路两侧种植防护林,降低交通噪声对规划居住区的不利影响。3.9.2 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根据本项目噪声预测结果,交通噪声管理应予以加强,建设单位需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1)强化道路红线内的绿化带建设,在道路绿化设计允许范围内,绿化带内尽量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的多层绿化,以达到理想的吸声、降噪的效果。(2)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3)加强对汽车鸣笛的管理,在沿线敏感点附近设置禁鸣标志。特别是本项目沿线的居民区密集,应对沿线机动车辆加强交通管理。(4)建设单位应积极与道路沿线居民沟通与协商,将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道路两侧种植防护林,在居民集中区且道路距离居民较近时,可设置隔声墙,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5)对道路路面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并定期跟踪监测敏感点噪声,若出现超标情况应继续完善隔声措施。(6)若在道路两侧新建建筑物,建议规划部门充分考虑交通噪声的影响,从降低噪声影响角度出发,周边式建筑群布局优于平行式布局,平行式布局优于垂直式布局;在噪声污染防护距离范围内,首排不宜设为行政办公楼会议室、居住小区卧室等对声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功能用房,宜设为行政办公楼资料室、居住小区配套商业用房和社区服务站等对声环境质量要求不高的功能用房;若必须设为对声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功能用房,其建设单位应自行解决建筑物防噪问题。综上,本项目道路建成后,其交通噪声对沿线环境敏感点的噪声贡献值超标量均在可控制范围内,建设单位对环境敏感点采取一系列的隔声、降噪措施后,可将其影响降至最低。3.10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与控制措施道路建成通车后,当地交通更为便捷,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交通垃圾,如纸屑、果皮、塑料用具等废弃物也对沿线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即增加了道路养护的负担,又破坏了路域景观的观赏性。建设单位应强化道路沿线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的监督工作,除向司乘人员和行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外,道路沿线的固体废弃物应按路段承包,每天进行清扫,清扫的固体废物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外运作进一步处置。4 环境风险评价本项目施工期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于道路施工环境风险和绿化施工的生态风险;运营期风险主要有危险品运输环境风险。施工期施工队伍必须有紧急事故处理组织和设备,一旦发现事故预兆或事故,应当迅速采取缓解和赔偿等善后措施,控制事故危害范围和程度。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地表植被、林木、施工临时用地的恢复工作,以防止进一步水土流失和生态损害事故的进一步发生。运营期道路管理部门应做好应急计划,通过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将污染影响降到最低。5 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为了保护本工程沿线环境,确保工程的各种不良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本工程在实施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建设前期的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施工设计及施工承包工作中的环境管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组成包括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在内的三级管理体制,同时要求设计单位做好配合和服务,环保、交通、环卫等部门是工程施工环境监督的主体。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交由密云县政府各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其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模式、监督体系按区政府的规定执行。同时,在各个阶段,建设单位都应在密云县环保主管部门监督下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计划进行监测,项目建设期间,每个月出月报,并上报至工程管理处及区环保局。根据该项目的工程特征,按照施工期和运营期制定分期的环境监测方案见表4。表4 环境监测方案表监测要素阶 段监测(检查)点测验参数监测方法监测(检查)频率执行标准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生态环境施工期道路沿线地区生态系统植被及景观破坏情况监控为主随机监控受密云县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委托的机构;环境监理部门密云县环保主管部门运营期生态系统、植被及景观恢复情况环境噪声施工期着重于敏感目标等效连续A声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次/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运营期等效连续A声级2次/年空气质量运营期道路两侧NOX、CO1次/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水环境施工期施工人员CODCr、BOD5、PH、SS、氨氮、石油类4次/年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人员垃圾处置现场检查4次/年6 公众参与按照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由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环评单位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公示,同时对附近村庄及有关单位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公众参与调查对象的范围尽可能的包括项目所在地范围内公众的各个阶层,以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和公正性。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具体内容为:调查评价范围内不同类型人员对该项目的态度和具体意见,特别是对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员进行重点调查,并分析其主客观原因。由调查结果可知:(1)本项目公众参与共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网上公示两次,现场公众调查一次。每次公参均为10个工作日。(2)项目公众调查共收到调查问卷50份,其中100%的被调查者赞成本项目的开发建设,本项目公众参与未收到反对意见。(3)该项目周边的群众都能认识到本项目建成后对区域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噪声和废气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表示关注。(4)根据本报告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各项污染物排放能满足国家和北京市排放标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5)建议建设单位应对各项环保措施予以落实,并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管理规定实施,使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7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上所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城市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虽然在项目施工期将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可使影响降至最小程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并能为环境所接受。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工程建设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角度评价,在落实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密云新城南山路(水源路高速南路)道路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8 联系方式(1)建设单位单位名称: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商务开发中心地址: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商务开发中心管委会联系人:徐丽丽电话:13901136191电子邮件:32450680;(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环评资质:国环评证乙字第1054号单位名称:北京神州瑞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9号办公楼3层联 系 人:王晓婵联系电话:010-62135229电子邮箱:szrlhpzl

    注意事项

    本文(密云新城南山路(水源路-高速南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