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二期环境影响评价.doc
-
资源ID:2808158
资源大小:387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二期环境影响评价.doc
国环评证 甲字 第3611号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9年)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执行办公室评价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西安目 录1 总 论21.1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21.2编制目的21.3 评价技术路线32 规划方案概述52.1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概况52.2 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或协调性分析103 环境现状133.1 自然环境概括133. 2 乌鲁木齐市环境质量现状154 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194.1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94.2地下水环境影响204.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214.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214.5声环境影响评价224.6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224.7轨道交通规划景观影响235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245.1 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245.2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建议245.3 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245.4 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建议276 执行总结281 总 论1.1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9年)二期(2015年12月)。2011年,乌鲁木齐市政府正式批复了乌鲁木齐市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11月,经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以及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等部委的评估和审查,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6)最终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建设规模为47.9km。其中包括轨道交通1号线(三屯碑-机场)和2号线一期(边防局-棉麻)工程。在已批项目1号线全线开工,2号线具备开工条件的情况下,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适时安排部署启动建设规划修编研究工作,适当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储备。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执行办公室委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一院”)主编完成了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9年)二期,根据建设规划,近期将实施建设3号线一期及4号线一期工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执行办公室委托铁一院对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随即组成评价工作组,对有关资料进行了收集、分析,对规划线路沿线进行了现场调查,并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以及规划环评导则,于2015年12月编制完成了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9年)二期 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1.2编制目的 1、通过本次评价工作,分析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国家政策的符合性,与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以及与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各专项规划的协调性。2、分析轨道交通规划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规划实施的环境制约因素,对规划的总体布局,建设规模、实施方案进行环境合理性分析,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3、识别本规划可能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规划调整建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今后规划实施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为规划部门提供依据。4、明确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规划实施阶段的项目环评提供技术指南,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1.3 评价技术路线 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2 规划方案概述2.1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概况2.1.1规划范围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9年)二期包含3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本次建设项目建设长度41.80km,至规划期末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总长度达到89.70km。 2.1.2规划年限根据国家发改委201549号文中“建设规划期限为5-6年”的要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目标,在分析2020年轨道交通目标线网的基础上,确定本次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9年)二期的规划编制年限为2016-2021年。2.1.3 建设规划概况本规划包括3号线一期工程及4号线一期工程两条线路组成,线路总长为41.8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35座。车辆段2座,停车场2座、主变电站2座。2.1.4 规划主要内容1、线路(1)3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一期线路南起仓房沟,沿仓房沟路向北敷设,在青峰路与仓房沟路交口设十二中站;线路出十二中站后沿仓房沟路向北敷设至雅山北路与仓房沟路交口北侧设雅山路站;线路出雅山路站后沿仓房沟路向北敷设至珠江路与仓房沟路口设珠江路站;线路出珠江路站后向东北方向下穿新疆商贸城及西外环立交,在钱塘江路与长江路交口设火车站站;线路出火车站站后沿长江路向北敷设,至扬子江路与黑龙江路交叉口设碾子沟站与2号线T型换乘。线路出碾子沟站,沿扬子江路向北敷设至友好南路与扬子江路路口向西转向至友好南路向西至西虹路与友好南路路口设外贸公司站与规划7号线T字换乘,线路出外贸公司站继续沿友好南路向北敷设,至新医路与友好南路交叉口设八楼站与在建轨道交通1号线换乘。线路出八楼站后,沿鲤鱼山路向北敷设,穿越鲤鱼山公园,沿长春南路向北敷设,至河南东路与长春南路交叉口设加气厂站,与规划4号线换乘。线路出加气厂站后沿长春中路向北敷设,至咯什东路与长春中路交叉口,设粮校站与规划5号线换乘。线路出粮校站后沿长春北路向北敷设至宁波街与长春北路交叉口设三工北站与规划6号线换乘,三工北站是百园路停车车辆段出入线的接轨站;亦是一期工程终点站。乌鲁木齐3号线一期工程仓房沟至三工北站,一期总长22.10公里,设站19座,其中换乘车站6座,碾子沟站、外贸公司站、八楼站、加气厂站、粮校站、三工北站分别与2、7、1、4、5、6号线换乘。全线平均站间距1.227km。最大站间距为2.008km,仓房沟至十二中站区间。最小站间距为0.756km,为碾子沟站至邮政局站区间。乌鲁木齐3号线一期工程全为地下线敷设。3号线一期工程设一段一场,百园路车辆段和仓房沟停车场。(2)4号线一期工程4号线一期工程起点站为金湖路站,该站位于紫阳湖南路与九华山东街交叉口东侧,出站后沿九华山东街敷设,在融合路与井冈山山西街交叉口处设站奶牛场站,该站为奶牛场车辆段的接轨站。出站后沿井冈山西街北侧跨越乌奎高速公路的高架桥后设置烟厂站。之后折向凤凰山街,设置二宫西站,线路由二宫西站引出,沿北二路前行一段后,左转下穿兰新第二双线客运站设高铁站,该站为2、4号线换乘站。出站后线路沿卫星路北行,在黄山街与卫星路口设置棉纺仓库站,出站后线路右转下穿西环路和建材批发市场后进入河南西路,随后线路沿河南西路、河南东路、七道湾西街前行,并分别在建材批发市场设木材厂站、太原路口设铁路医院站、在北京路口设铁路局站(1、4号线换乘站)、在天津路口设天然司站(3、4号线换乘站)、在鲤鱼山路口设汽车城站、在规划路口设八家户站(4、7号线换乘站)、在会展中心广场前设会展中心站,至线路终点七道湾北路路口东侧设七道湾站,该站为4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站,同时也是七道湾停车场接轨站。4号线一期工程金湖路至七道湾段,线路全长19.7km,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6座,其中换乘车站4座,乌鲁木齐站、铁路局站、加气厂站、八家户站分别与2、1、3、7号线换乘。全线平均站间距1.2km,最大站间距1.954km,最小站间距806m。一期工程设车辆段(位于九华山东街以南,金湖路以西地块内)、停车场各一座(七道湾停车场)。设主变电站两座,分别位于高铁站(与2号线合建)附近和加气厂站(与3号线合建)附近。2、车站建设规划车站及换乘枢纽站布置见下表。3号线一期工程规划车站一览表 表2.1-1序号车站名称中心里程右线车站形式备注站间距1起点YAK0+000.000 121.2382仓房沟站YAK0+121.238地下2层岛式停车场接轨站2008.7623十二中站YAK2+130.000地下3层岛式11404雅山路YAK3+270.000地下3层岛式11305珠江路站YAK4+400.000地下3层岛式13006火车站YAK5+700.000地下3层岛式1345.2517碾子沟站YAK7+045.251地下3层岛式与在建2号线换乘754.7498邮政局站YAK7+800.000地下2层岛式9959外贸公司站YAK8+795.000地下2层岛式与规划7号线换乘80510明园站YAK9+600.000地下2层岛式96011友好站YAK10+560.000地下2层岛式1017.01612八楼站YAK11+577.016地下2层岛式与在建1号线换乘812.98413医学院站YAK12+390.000地下2层岛式96014鲤鱼山站YAK13+350.000地下2层岛式195015物流园站YAK15+300.000地下2层岛式105016加气厂站YAK16+350.000地下2层岛式与规划4号线换乘117017团结小区YAK17+520.000地下2层岛式165518粮校站YAK19+175.000地下2层岛式与规划5号线换乘144519三工南YAK20+620.000地下2层岛式112020三工北YAK21+740.000地下2层岛式与规划6号线换乘,车辆基地接轨站21一期工程终点YAK22+1004号线一期工程车站表 表2.1-2序号车站名称中心里程右线车站形式备注站间距1起点AK5+100.000 1652金湖路AK5+265.00015.200(岛式)16753奶牛场AK6+940.00015.200(岛式)奶牛场车辆段接轨站19104烟厂AK8+850.00015.200(岛式)17075二宫西AK10+557.00015.2(岛式)1440.1796乌鲁木齐站AK11+997.17917.2(岛式)与2号线换乘936.8217北广场AK12+934.00016.200(岛式)12428棉纺仓库AK14+176.00015.200(岛式)13249木材厂AK15+500.00015.200(岛式)102110铁路医院AK16+521.00015.200(岛式)1167.70311铁路局AK17+688.70317.200(岛式)与1号线换乘986.29712天然司AK18+675.00015.200(岛式)80613加气厂AK19+481.00017.200(岛式)与规划3号线换乘84014汽车城AK20+321.00015.200(岛式)105015八家户AK21+371.00015.200(岛式)与规划7号线换乘113516会展中心AK22+506.00015.200(岛式)195417七道湾AK24+46015.200(岛式)停车场接轨站34018一期终点AK24+8002.2 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或协调性分析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或协调性分析汇总见下表。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或协调性分析表 表2.2-1规划类型规划名称规划相关内容符合性及协调性分析分析结论国家相关政策国家发展轨道交通政策人口:轻轨15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轻轨6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轻轨60亿元乌鲁木齐市城区人口规模353万人;GDP为251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2.97亿元,完全符合国家发展轨道交通的基本要求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将“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放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首位,并提出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醇类燃油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等清洁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轨道交通采取电力牵引,且单位能耗远低于常规公交汽车,乌鲁木齐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及建设部相关政策的要求。符合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优先发展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和经济的出行方式。符合乌鲁木齐市相关规划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采用“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布局结构,依托周边山体和都市农业景观带,结合楔形绿带的设置,形成“一轴双心,两区七组团”的用地布局形态。本规划涉及的3号线一期工程西起八钢组团,东至会展组团;4号线一期工程南起城南区,北至城北区。建设规划修编2条线的线路走向完全符合城市形态特点及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方向。本规划在充分发挥其大运量和快捷等自身特点,解决乌鲁木齐城市,尤其是主城区的客运交通压力时,兼顾到沿线的土地开发利用,符合乌鲁木齐市总体结构布局。符合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规划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用地发展主要方向为正北方向,空间发展策略为“南控、北扩、西延、东进”。本次建设规划修编涉及的2条线均采用地下线,除车站出入口、风亭口等少数建筑外,均不占用城市规划用地,节约了土地资源,与用地规划的相容性较好。本次建设规划修编中各停车场、车辆基地、主变电站占地类型与城市总规中土地利用规划不符,需要协调用地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拟通过编制相关控制性规划,将停车场、车辆基地及主变电站等大宗用地规划为轨道交通建设用地,并上报乌鲁木齐市规划局审批。 从线路敷设方式和场站占地类型分析,上述用地性质需根据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进行调整,征得规划部门同意后,本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规划可协调。调整后可协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促进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和各类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本规划的线路走向基本与城市交通中的主客流方向一致,线路基本沿城市干道布设,轨道交通3号线经过乌鲁木齐南站、碾子沟客运站,轨道交通4号线经过乌鲁木齐高铁站、二宫客运站。本规划与城市对外公交客运系统衔接紧密,重点突出,换乘方便。本规划的实施,形成覆盖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与各片区的交通网络,提升居民出行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更好地实现网络整体效益。轨道交通建设规划3号线一期工程及4号线一期工程已纳入本次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中,因此本次轨道交通规划的实施将促进乌鲁木齐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迅速发展。协调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供水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最高日市政综合供水量160万立方米。排水规划:根据乌鲁木齐市排水工程规划,市政污水排水量113.1万立方米/日。划定污水排放系统,建成污水处理厂13座。根据预测,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总需水量仅占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现有供水设施供水能力的0.17%,乌鲁木齐市水资源可以支持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水资源需求量。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总排水量仅占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0.15%,处理能力可以支持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排水量。本规划与乌鲁木齐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中的各相关规划都有较好的协调性。协调环境保护规划全市城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空气质量级别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到255天;2020年空气质量级别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的比例保持在70;细颗粒物浓度和重污染天气比率削减1/3。轨道交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以电力资源为动力的地铁作为城市骨干交通,具有污染小、快捷、安全、舒适、方便等特点,是改善城市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控制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城市的基础。协调乌鲁木齐市环境功能区划水源保护规划乌鲁木齐市目前共有16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中12处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4处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本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不涉及乌鲁木齐市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轨道交通的建设与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相协调。协调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声功能区本次建设规划修编全部为地下线,地下线不存在轨道运行噪声问题,避免了对沿线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其敷设方式与沿线的声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协调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环境空气功能区本规划实施对改善乌鲁木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本规划的进一步实施,远景年客运量的增大,这种正面影响就越明显。因此,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是“以人为本”对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相协调。协调3 环境现状3.1 自然环境概括3.1.1 地理位置乌鲁木齐市位于东西天山交界处的北坡,东南为托克逊县和吐鲁番市,南面为和静县、和硕县,西北侧为昌吉市,东北面为米泉市和阜康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驻地五家渠位于正北面。市域地理位置为北纬42°4532.4 44°0800,东经86°3733.3 88°5824.4。3.1.2 地形地貌乌鲁木齐市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主城区基本位于市域北部,分布在乌鲁木齐河(现已改造为河滩快速路、河水引入和平渠)两岸的山间凹地,南邻柴窝堡凹地,北接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均为山区,东南为博格达中高山区,西侧为低中主城区南部为的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为崎岖,相对高差40100m;主城区北部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地形平坦、地势开阔,相对高差2050m。整体地势由南东向北西倾斜,海拔高程由1250m下降到550m。3.1.3 气象特征乌鲁木齐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干旱少雨、蒸发剧烈。年平均气温7.3,极端最高气温42.1,极端最低气温-41.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7,最大月平均日较差20.8;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降水量271.4mm,年最大降水量419.2mm,日最大降水量57.7mm,年平均蒸发量2164.2mm;夏季风向以东南风为主,秋冬季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定时最大风速34.9ms,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7天;一般情况十月开始降雪,十一月至来年二月为积雪期,三月开始融雪,降雪初终期为10月13日至4月24日,最大积雪厚度48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62cm;大雾多在冬季出现于主城区北部,平均雾天日数26.4天。3.1.4 地质构造乌鲁木齐市位于北天山褶皱带中段,博格达复背斜与乌鲁木齐山前坳陷的结合部位,由华力西构造层和阿尔卑斯构造层组成,经历了由地槽至地台发展的完整过程。构造形迹以近东西向断裂和开阔形褶皱为特征,总的构造线略呈向南凸出的弧形以头屯河附近为转折地带,规律性比较明显。第四纪以来本区仍处于构造活跃期,以断裂复活、地壳抬升、地震活动为主要表现的新构造运动使区域内构造复杂化。本区构造运动主要经历了华力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玛拉雅期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其中华力西晚期形成了北天山褶皱带的主构造,以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特别是喜玛拉雅构造运动表现强烈,第四纪以来北天山隆起。使河谷阶地发生继承性的拱曲运动。造成更新世以来松散沉积物的倾斜、断裂构造的发生和频繁的地震。乌鲁木齐市以及周边的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走向以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为主。区域内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主要反映在断裂活动比较强烈。多条活动断裂穿过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另外分布于主城区的活动断裂还有王家沟断层组、九家湾断层组等,可见乌鲁木齐市主城区白第四纪以来地壳仍处于活动状态,其活动断裂及其可能产生的地震对工程有一定影响,应予以重视。3.1.5 工程地质乌鲁木齐市区域内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的全新统和更新统、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地层。主城区南部丘陵地带基岩裸露,出露有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的泥岩、页岩、砂岩、砾岩;主城区北部冲洪积平原地表为第四系圆砾土或卵石土,局部上覆风积沙,河漫滩地带为粘砂土或砂类土,个别低洼地段地表为砂粘土。第四系全新统地基土层具多种成因,岩性变化复杂,特别是细粒土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指标横向和竖向变化较大。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碎石类土广泛分布,其表层多覆有厚薄不等的粉土、砂土或呈夹层、透镜体,大部分地段地基土可以做持力层;下伏基岩面起伏较大,岩层风化层厚度15m,变化较大。总体来看,区内地表除局部有薄层粘土、砂土覆盖外,多为基岩、圆砾土或卵石土出露,各类工程建筑总体上不乏良好的地基持力层,工程相对简易,除个别地段存在不良地质问题外,工程地质条件良好。3.1.6 水文地质 地表水乌鲁木齐市位于准噶尔内流区,主要河流为乌鲁木齐河,源于北天山北坡,补给来源主要为天山雪水及大气降水。 地下水乌鲁木齐市的地下水类型按照赋存条件主要有三叠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二叠系基岩裂隙水、侏罗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等。3.1.7 不良地质特征与特殊岩土 不良地质特征乌鲁木齐市的不良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人防地道、地下通道、渗水井、地下管沟和煤矿采空区。 特殊岩土乌鲁木齐市区域内的特殊岩土丰要为湿陷性砂质黄土、杂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饱和液化砂土等。湿陷性黄土层地区土层分布及厚度变化较大,并且湿陷等级各处变化也较大,工程性质较差:杂填土区域堆填无规划,分布规模及厚度无规律。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含水量高,为高压缩性土,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由于河沟滩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加之位于八度地震烈度区,故地下水位线以下20m深度范围内部分饱和粉、细、中砂为地震可液化地层。3.1.8 地震安全评价乌鲁木齐市位于新疆中部地震区,北天山地震带的中部,历史上地震频繁,破坏性地震时有发生,经常遭受地震灾害的袭击,造成度到度的破坏。自1863年以来,区域内共发生M4.7级以上地震3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次,6.06.9级地震3次,5.05.9级地震25次,4.74.9级地震10次。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2001年)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年),乌鲁木齐市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g=9.8ms2):按照l: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3. 2 乌鲁木齐市环境质量现状3.2.1 乌鲁木齐市水环境质量现状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2014年,地下饮用水源第一水厂、第六水厂、第七水厂、西山水源地水质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全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地表饮用水源第五、八水厂、米东区二水厂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2、主要河流水系水质状况乌鲁木齐市国控、区控的主要河流为乌鲁木齐河和水磨河。乌鲁木齐河设红五月桥、英雄桥、青年渠、供电公司桥和高家户桥等五个断面,除供电公司桥和高家户桥因断流全年无法监测外,其余三个国控断面每月进行一次水质监测。2014年监测结果为:红五月桥、英雄桥和青年渠断面的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达到饮用水源保护功能区的水质要求。水磨河设搪瓷厂泉、七纺桥、联丰桥、米泉桥等四个省控断面,每月进行一次水质监测。2014年监测结果为:搪瓷厂泉断面的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达到饮用水源保护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七纺桥断面的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达到农灌用水的水质要求;联丰桥断面的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达到农灌用水的水质要求;米泉桥断面无河流来水,无法开展河流水质监测。3、主要湖泊、水库水质乌鲁木齐市确定环境功能的湖泊、水库有柴窝堡湖、红雁池水库和乌拉泊水库。2014年柴窝堡湖因水位下降严重,全年无法进行监测,其余水库在平水期、丰水期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2次。乌拉泊水库水质状况良好,监测结果为,乌拉泊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满足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质功能要求。水质的营养化程度为中营养。红雁池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可满足一般工业用水的水质功能要求。水库营养化程度为中营养。3.2.2 乌鲁木齐市声环境质量现状1、区域环境噪声2014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3.2分贝(dB(A)),与2013年同期同比下降了1.6分贝(dB(A)),属“较好”水平。2、交通干线噪声2014年乌鲁木齐市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全市平均等效声级为66.4 分贝(dB(A)),比上年下降了1.1分贝(dB(A)),属于“好”等级。3、功能区噪声2014年对各类噪声功能区监测结果显示1类功能区(居住、文教区)昼间、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均达标;2类功能区(居住、商业混杂区)昼间、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均达标;3类功能区(工业区)昼间、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均达标;4类功能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间噪声等效声级达标,夜间噪声等效声级超标。其中:1类(居住、文教区)昼间等效声级年平均值为48.8dB(A),夜间等效声级年平均值为41.9dB(A);2类(居住、商业混杂区)昼间等效声级年平均值为52.7dB(A),夜间等效声级年平均值为45.2dB(A);3类(工业区)昼间等效声级年平均值为52.4dB(A),夜间等效声级年平均值为45.0 dB(A);4类(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间等效声级年平均值为69.7dB(A),夜间64.8 dB(A)。3.2.3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AQI指数评价,2014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09天,达标率为57.3%,与2013年相比达标天数增加25天。六项污染物浓度与2013年相比,除PM10年均浓度持平外,其余五项污染物浓度均下降。其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25mg/m3,与上年相比下降13.8%; 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0.056mg/m3,与上年相比下降8.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0.146mg/m3,与上年持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0.061mg/m3,与上年相比下降30.7%;一氧化碳平均浓度为1.384mg/m3,与上年相比下降30.7%;臭氧平均浓度为0.059mg/m3,与上年相比下降6.3%。乌鲁木齐市2005、2010、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年均浓度见表3.2-1所示。单位:mg/m3 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年际浓度比较 表3.2-1项目200520102014SO20.1170.0890.025NO20.0560.0670.056PM100.1150.1330.146由表3.2-1可以看出,2005、2010、2014年乌鲁木齐市SO2浓度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要求,但总体上浓度值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乌鲁木齐市对燃煤锅炉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大了锅炉烟气的治理力度,使SO2浓度逐年降低;2005、2010、2014年乌鲁木齐市PM10浓度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地区所致。4 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4.1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振动影响轨道交通振动是由于列车运行时轮轨之间的相互撞击而产生的,然后经轨枕、道床后向线路两侧扩散传播。根据国内建成轨道交通的实验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车辆条件、轮轨条件、轨道结构、隧道结构、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物类型、距离等。通过对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既有轨道线路振动影响的现场测试统计,地铁地下线和地面线振动影响范围较大;而高架线路振动影响范围较小。2、振动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城市规划中的振动防护根据振动达标距离预测,对于规划线路沿线的未建成区,应尽量避免出现新的振动敏感点,在振动达标距离以内,不新建住宅区、学校、医院、科研等建筑,避免振动影响。(2)设计选线中的振动防护建议在下一阶段轨道线路的研究选线工作中,应根据沿线区域振动敏感建筑的分布情况,线路应尽量避免下穿敏感建筑(住宅区、学校、医院、科研单位),且距振动敏感建筑的距离应尽量大于达标距离。在工程可行的情况下,隧道的埋深应尽量加深。(3)振动防治措施类型的选择随着轨道交通减振技术的不断进步,振动环境影响已经能够通过采取减振措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要求,振动环境影响不再是轨道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内外轨道交通工程中采用的减振措施种类繁多,按照减振效果大致可分为中等减振、高等减振、特殊减振等几个等级,部分典型减振工艺及实施条件见表4-1。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供选择的减振措施也越来越多,在今后的乌鲁木齐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可根据减振需求和产品的经济、技术指标择优选取。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措施比较 表4-1减振等级中等减振高等减振特殊减振典型工艺措施减振器/Lord扣件轨道Vanguard扣件轨道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可施工性精度易控制、进度快轨道定位和施工精度要求高,但已解决精度易控制,进度较快施工精度要求高,进度较慢可调整性可维修性结构稳定性实践性减振性能68dB16dB12dB25dB应用实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广州、西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轨道减振器和Lord扣件工艺先进、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能较好适应高架环境,易于铺设、在中等减振要求路段采用;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具有施工工艺成熟、精度容易控制、养护维修较方便和减振效果,一般用于高等减振路段,在国内外地铁均成功铺设,运营使用情况良好;浮置板轨道由于施工和维修困难,只在减振要求很高的特殊地段才选用。4.2地下水环境影响根据乌鲁木齐市的水文地质条件,轨道交通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有:车站基坑施工时需要疏干排水,会造成工地周边地下水水位降低,减少地下水量;工程建成后,车站及隧道结构留在地下,由于自身的严密性,无需再疏干排水,但可能引发地下水流场局部壅高现象。同时,施工期及运营期均有生活污水排放,可能会影响浅层地下水水质。针对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规划区内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特提出以下的保护措施和建议。1、规划区在地下线(隧道)工程建设中,应设置排水管道,将施工生产废水和营地生活污水经初步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2、本次轨道交通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应限制强排水开挖基坑或大量抽取地下水,防止涌砂、涌水及软土地质灾害的发生。 3、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大量涌水事故,应立即停工,并采取有效截堵措施对地下水进行截堵,达到限制地下水排放的目的。4、在基坑开挖和隧道掘进中保证施工机械的清洁,并严格文明、规范施工,避免油脂、油污等跑冒滴漏进而污染地下水。做好施工、建筑、装修材料的存放、使用管理,避免受到雨水、洪水的冲刷而进入地下水环境。5、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管理,统一处置,以免废液渗入地下污染水质。规划各车站、停车场及车辆段的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确保不污染地下水。6、轨道交通建成后,尤其是地下隧道建成和轨道交通运营后,在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下,可能产生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为此,建议在隧道中设置水准监测点,进行长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地形变的可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7、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应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并制定事故抢险预案。8、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工程降水往往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流失,建议抽排水时尽量减少出水量,并将疏排地下水充分利用于其他工序及施工期间各个需水环节,尽量将抽排出地下水循环利用。4.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线路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车站、停车场以及车辆段污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类。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尽量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生产废水中含有石油类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沉淀、隔油等预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三级排放标准后,尽量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4.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于采用电力牵引,基本实现大气污染的零排放。地铁风亭在运营初期排气有轻微异味,使风亭近距离人群感到不舒适。车辆段(基地)等检修设施一般不建锅炉,内燃调车机为流动源,废气排放少,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轨道交通运输客运量大,代替部分地面交通(公交、出租车、私人小汽车等交通方式)运输功能后,可相应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利。4.5声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噪声包括车辆行驶的轮轨噪声、车站设备噪声和车辆段、停车场噪声等。根据声源形式可分为点源和线源,点源包括地下车站的风亭、冷却塔、区间风亭,车辆段的空压机、风机、检修设备等;线源则是行驶于高架和地面线路上的列车,本次规划全部为地下线,因此不涉及线源。1、风亭、冷却塔声环境影响轨道交通地下段环控设备噪声中排风亭和冷却塔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新风亭由于源强值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活塞/机械风亭源强值高,但运营时间短,在昼间正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