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南西海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 资源ID:2807960       资源大小:530.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南西海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中南·西海岸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建设单位:儋州中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三年四月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11.2工程概况11.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4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62.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6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63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及效果73.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73.2环境保护目标83.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03.4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123.5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173.6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174 公众参与184.1 公众参与目的184.2公众参与的范围与对象184.3公众参与的方式与内容184.4 公众参与反馈意见234.5 公众参与结论24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56、联系方式261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儋州滨海新区位于海南岛西海岸线的儋州市白马井镇,与洋浦保税港区隔海相望。滨海新区委托国际设计机构进行概念规划,是目前海南岛发展MICE商务会奖旅游唯一的国际性规划。园区规划总面积2910公顷,拥有工业、商业、商住、旅游、科技教育、体育、医疗等功能区,具备旅游、房地产大开发的优良条件。中南·西海岸二期属儋州滨海新区第二组团,位于白马井镇滨海新区第二组团控制详细规划B-02-03地块内。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250489m2,总建筑面积为471177m2。规划入住8310户,入住总人数16620人。本项目分五期建设,实行分期建设分期入住。1.2工程概况1.2.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中南·西海岸二期;(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类别:房地产开发;(4)建设单位:儋州中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建设地点:儋州市白马井镇滨海新区第二组团控制详细规划B-02-03地块;(6)项目总投资:303786.7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22.5万元;(7)建设规模: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247988m2,总建筑面积为47117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08485.41m2,地下建筑面积为62692.49m2,分五期开发建设。1.2.2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247988m2,总建筑面积为47117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08485.41m2,地下建筑面积为62692.49m2,分五期开发建设。本项目主要建设33栋建筑物及配套设施,其中27栋为住宅楼(19栋28层,4栋25层,2栋23层,1栋21层,1栋16层)、6栋为商业楼(2栋2层,2栋5层,2栋6层)。总户数为8310户,规划入住总人数为16620人。(1)一期共建设6栋住宅楼(4栋28层,2栋25层),总建筑面积125013.12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07251.74m2,商业建筑面积2899.16m2,地下室建筑面积14862.22m2,建设2044户。(2)二期共建设9栋住宅楼(4栋28层,1栋25层,2栋23层,1栋21层,1栋16层),总建筑面积121101.99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04002.39m2,地下室建筑面积17099.6m2,建设2247户。(3)三期共建设8栋住宅楼,(全部为28层),总建筑面积121244.76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04375.8m2,地下室建筑面积16868.97m2,建设2526户。(4)四期共建设3栋住宅楼(3栋28层),总建筑面积59464.53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1490.33m2,地下室建筑面积7974.2m2,建设1103户。(5)五期共建设7栋商住楼(2栋2层,2栋5层,2栋6层,一栋25层)总建筑面积44352m2,其中,商业建筑面积25402m2,住宅建筑面积13063 m2,地下室建筑面积5887m2,建设390户。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设计指标1项目总占地面积m2247988(371.982亩)2总建筑面积m24711773建筑占地面积m21048154绿地占地面积m21043785建筑密度%406容积率1.97绿化率%42.098停车位个31838.1地上停车位个3258.2地下室停车位个28589居住户户83101.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这标志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以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为主体的休闲产业,正在成为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发展的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点。该项目为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之列。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的规定,凡未列入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范围的,为允许类。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是相容的。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保持旅游房地产平稳发展,积极引导和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旅游房地产业,充分利用好滨海、滨河、滨湖等优质土地资源,开发高质量、高水平及多层次的旅游商务房地产,满足多样消费需求;并积极发展酒店、度假村等经营性房地产”。根据儋州市滨海新区详细规划理念,该规划实施将按照生态战略、多元化战略和标志性战略,打造运动休闲、养生保健、文化娱乐、长居短憩为主要功能的国际综合休闲社区。本项目定位为旅游度假居住类,是提升儋州市综合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其开发目标与儋州市旅游发展目标是相协调的。符合海南省的产业政策。1.3.2 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儋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中该用地属于旅游房地产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本项目作为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与儋州市土地利用总体是相符的。本项目位于儋州市滨海新区,根据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滨海新区第二组团(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详见图7.1-3,本项目2.5期所在地为商业居住混合用地,2.1期2.4期所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本项目2.12.4期设计为住宅,2.5期设计为6栋商业楼,1栋住宅楼,所以与规划相符。1.3.3 总图布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发电机房、水泵等高噪设备均置于地下室,经过隔声之后噪声对外界的影响较小。由于本项目分期建设,分期入住,所以本环评建议垃圾暂存点及污水处理站分期建设。根据项目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以及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建议2.12.4期的垃圾暂存点分别布置于各期占地的西南侧,2.5期布置于占地的南侧(详见图2.5-4),这样不仅能减少恶臭对居民的影响,而且垃圾暂存点靠近道路,有利于垃圾运输。为减少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污水站对周围景观环境的影响,根据儋州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项目区地形北高南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滨海新区第二组团(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污水工程规划图中污水流向(详见图2.5-5)以及项目的总平面布置,景观等多方面考虑,建议项目的污水处理站分别布设在项目垃圾暂存点的地下(详见图2.5-4),污水处理站建设成地埋式,既不妨碍景观又可降低臭味对项目的影响。本项目四面临路,项目区北面的为滨海大道,对项目区有一定的影响,本项目临滨海大道一侧主要为商业区,有效减缓了滨海大道对项目区住户的影响。综上所述,项目区平面布置的较为合理。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1)海水环境质量现状距离项目北侧235m处的北部湾海水水质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白马河水环境质量现状白马河(位于项目东侧215m)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3)环境空气根据海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月报2012年9月份,儋州市白马井镇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值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4)声环境根据监测结果,拟建项目监测点5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均未超标,评价项目厂界昼间、夜间声级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评价环境现状调查及影响预测评价范围见表2。表2 环境现状调查及影响预测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备注环境空气资料收集项目区域附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东风影响预测海水环境资料收集项目区北部湾海域/环境噪声现状监测项目区四周/影响预测项目区域附近/社会环境现状调查儋州市白马井镇、低地村/影响分析儋州市白马井镇、低地村/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项目区域附近/影响分析项目区域附近/ 3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及效果3.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3.1.1污染物类型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类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1、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频繁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设备以及临时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这些车辆及设备的运行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2以及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HC等,同时产生扬尘污染大气环境。扬尘污染造成大气中TSP值增高,根据类比资料,施工扬尘的起尘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影响起尘量的因素包括:基础开挖起尘量、施工渣土堆场起尘量、进出车辆夹带泥砂量、水泥搬运量、弃土外运装载起尘量以及起尘高度、采用的防护措施、空气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2)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项目废气主要污染源为汽车尾气、发电机废气、厨房油烟,污染物排放总量为:NOx:1.4024t/a;SO2:0.16t/a;CO:11.08t/a;HC:1.4t/a;烟尘:0.02856t/a;油烟废气排放量为1.55t/a 2、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日常生活过程中排放的生活污水。(2)运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拟建项目的污水主要为住宅区居民、工作人员等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为2842.73m3/d,全部回用。3、噪声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噪声污染排放情况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土石方阶段噪声源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为移动式声源,无明显指向性;打桩阶段噪声主要有各种打桩机、移动式空压机和风钻等,属固定声源,具有明显指向性;结构阶段使用设备较多,是噪声重点控制阶段,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种运输设备、振捣机、吊车等,多属于撞击噪声,无明显指向性。(2)运营期噪声排放情况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水泵、地下停车场机动车、柴油发电机和风机噪声等,噪声强度为55-85dB(A)。4、固废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土方开挖产生的弃土、装修物料,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主要成份为废弃的沙土石、水泥、木屑、碎木块、弃砖、水泥袋、纤维、塑料泡沫、碎玻璃、废金属、废瓷砖。装修阶段的废弃油漆涂料及其包装属于危险废物。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残剩食物、塑料、废纸、各种玻璃瓶、动物骨刺皮壳等。(2)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项目在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住宅区、厨房、商业等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矿泉水瓶、鸡蛋皮、果皮、木筷、塑料袋、烂菜叶、果皮、碎玻璃或玻璃瓶、塑料制品、废纸、饮料罐、破布、废纤维、废金属等。项目运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591.9t/a,污泥产生量为58.5t/a。3.2环境保护目标建设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3。表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环境空气中南·黄金海岸项目N40540户/1080人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一级标准中南西海岸一期1.2区项目E451266户/2532人项目区内前期运营项目项目区内-海水环境北部湾NW235-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一类地表水白马河E215-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声环境中南·黄金海岸项目N40540户/1080人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中南西海岸一期1.2区项目E451266户/2532人项目区内前期运营项目项目区内-注:低地村为项目规划区域范围内,项目初期低地村村民进行集体搬迁;本项目为分期施工分期入住,所以将项目区内前期运营的项目设为保护目标图2 项目与周边关系图规三规65m28m74m28m划西河亚路路规24m划路凤凰路3.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3.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施工阶段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土石方扬尘,运输建筑材料的扬尘,运输车辆的汽车尾气,以及内外装修时产生的油漆废气等。本项目施工中废气排放量不大,影响范围有限,对环境影响不大。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为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为了控制施工噪声对场界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中应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具和先进的工艺,同时必须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尤其是夜间严禁打桩机等强噪声机械进行施工,同时对不同施工阶段,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以减少这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车辆来往较多,有一定的交通噪声,但影响程度不大,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也随之结束。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施工期的水污染源强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期排放生活污水约为2640m3/a,施工单位建设三级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装置,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用车外运作为周边农户农肥;施工现场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对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建筑垃圾为主,伴有少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有主体工程以及其他辅助、配套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砖瓦、商品混凝土、废弃的堆土、废弃的塑料、水泥装、泡沫等。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71177m2,其建筑垃圾以0.05t/m2计,则建筑垃圾产生量为23558.85t。项目区域低地村建筑面积为7750.62m2,为瓦房、平房、楼房等建筑物,按每平米产生0.125t建筑垃圾计算,将产生968.83t建筑垃圾。这些垃圾一方面要占用很多土地面积,影响正常施工空间,另一方面是造成扬尘和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如若堆放在工地外的公共用地上,一方面将影响周围景观,另一方面也将影响道路交通。对于这些废物,应集中处理,分类收集并尽量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利用的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施工期生活垃圾每天产生36.5t/a,包括剩饭、剩菜,如不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任其在施工场地随意排堆放,则对于海南这样的气温气候,很容易变质腐烂,滋生蚊蝇鼠虫,散发臭气,影响景观和局部大气环境。严重时可诱发各种传染病,从而影响工程施工,因此生活垃圾必须集中收集,及时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环境空气评价结论餐饮产生的含油烟废气通过专用烟道引出至屋顶高空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由专用内置烟井引至楼顶高处排放,由于使用的柴油含硫量低(含硫量0.5%),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浓度较低,可达标排放,加之使用频率较低,属间断排放,其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生活垃圾站的臭气可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区内停车场为地面停车场,汽车尾气排放量不大,对环境影响轻微。2、声环境评价结论本项目运行期主要噪声源主要为小区内机械设备运行及区内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对于上述机械设备,其经采取吸声、消声措施后,其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项目用地界内环境和外周围声环境影响很小;只要区内车辆限速行驶或禁止鸣笛,且道路两旁加上植被绿化的减噪,其对项目用地界内环境和外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较小。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四面临路,北侧滨海大道为城市主干路级,其他道路为城市支路,所以本环评主要分析滨海大道对本项目的影响。滨海大道道路红线宽度为35m,双向四车道。滨海大道现已运营,待项目建成时,滨海大道的交通噪声将会对本项目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滨海大道对本项目的最大噪声贡献值昼间为59.66 dB(A)、夜间为57.68dB(A),昼间噪声值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值,夜间噪声值超过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值。为了减轻交通噪声对项目区住户休息影响,本环评建议建设方采取如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对项目内部各个地块进行合理布局,把商铺布设于道路两侧,住宅楼房布设于商铺后方,以减小临路交通噪声对住户的影响。(2)本项目距离滨海大道最近的住宅与路的距离为60m,经预测,道路对其的噪声贡献值为56.46 dB(A)、54.44 dB(A),夜间噪声值超过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值。所以应并对住宅进行合理布局,可以把卫生间、餐厅等设置在临路一侧,同时,在临路一侧种植高大乔木。(3)在2.5期住宅楼临路房间窗户安装通风隔声窗,通过降噪措施,减少交通噪声对其产生的影响,以保证住户有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因此,经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将交通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降到最小。3、水环境评价结论拟建项目的污水主要为住宅区居民、工作人员等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因此污水产生量为2842.73m3/d。本项目所在区域污水处理厂尚未规划和建设,所以本项目运营期近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项目区内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后994.47 m3/d回用于本项目景观水体、冲厕、绿化等,剩余的1848.26 m3/d用于白马井市政用水。远期项目区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进白马井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经以上处理,项目产生的污水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不大。4、固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住宅楼居民、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6591.9t/a。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为58.5t/a。产生的垃圾包括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同时还有一部分塑料、废纸、金属、玻璃和织物等。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做日产日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置,避免造成垃圾二次污染。防止冬季由于风力较大而形成垃圾飞散,夏季由于气候炎热而容易腐质变坏,滋生蚊蝇。拟建的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外运作农肥。由于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废水全部为生活污水,水处理污泥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污泥中不含有重金属,符合国家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建设项目的各类固废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4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3.4.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建设施工期2年,扬尘是建设期的重要污染因素。施工期应特别注意扬尘的防治问题,制定必要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采取配置工地滞尘防护网、设置围档,优先建好进场道路,采取道路硬化措施,并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危害,必要时采用水雾喷淋以降低和防治二次扬尘。在土方挖掘、平整阶段,运输车辆必须做到净车进出场,最大限度减少渣土撒落造成扬尘污染。在运输、装卸建筑材料时,尤其是泥砂等物质,应采用封闭车辆运输。据经验调查,露天堆场产生的扬尘量与风速和尘粒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也是抑制扬尘的有效手段。具体措施如下:施工前做好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及部分用地的硬化工作,基层夯实,面层坚固平整,便于清扫防止大风扬尘污染。土方堆放应整齐,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密封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表面用苫布覆盖,防止刮风时造成尘土飞扬。施工现场每天派专人进行洒水降尘,确保施工道路、作业场等处无浮尘。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现场建筑垃圾随时洒水清理,装袋后在地面指定区域时集中码放,然后统一外运至垃圾处理场。现场外运土方及垃圾的车辆,一律采用苫布进严密覆盖,保证物料、渣土、垃圾不露出,避免尘土飞扬。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砂浆搅拌站周围采用防尘密目网封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洒抑尘剂,定期喷水压尘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施工工地内及工地出口至市政道路间的车行道路,应保持清洁,可采取铺设钢板、铺设混凝土路面方式,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防止机动车扬尘。工地裸地防尘要做到: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植被绿化、天晴勤洒水、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密目防尘网或防尘布。工地内若需从建筑上层将具有粉尘逸散性的物料、渣土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可从电梯孔道、内部管道输送,或者打包搬运,不得凌空抛撒。施工时使用乙炔等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储装罐必须严密,严禁泄漏。施工现场所有可燃垃圾,特别是有毒的塑料制品垃圾,必须由专门的单位回收处理。严禁在现场焚烧产生废气污染环境。2、水污染保护措施(1)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2)施工现场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大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他施工废水需经处理后回用做施工用水,砂浆和石灰浆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废一起处置。(3)沙、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工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4)在工地内重复利用积存的雨水和施工废水。例如,设置水池,即可以在施工期间加以利用,以后又可以成为场地永久的景观。(5)盥洗室、淋浴间等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外运作农肥利用,不外排。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由于项目在施工期间将产生大量生活垃圾、施工弃土及装修产生少量废油漆,若不妥善处理,将会影响周围环境,为减缓这些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有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2)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土方要及时回填清运处理、工程的基础开挖应安排在非雨季进行,注意挖方与填方的平衡利用,开挖产生的土方应选择适当的地方相对集中堆放,并修筑必要的挡土墙和拦渣设施,防止泥渣下泄造成水土流失。回填后的余土应采取密封容器如编织袋进行运输,以免在运输途中散落造成流失。回填后的基础及周围区域应及时进行碾压硬化,同时采取植树种草等覆盖措施。(3)对于工程量较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余土应尽量加以利用或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堆放,设置挡土墙以防措施水土流失。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并及时进行恢复和补植。(4)装修过程未使用完的废油漆,收集后由销售厂家回收利用。4、噪声环保措施(1)早7:00以前,晚21:00以后禁止施工;在高噪声设备周围适当设置屏障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2)缩短施工周期,避免施工噪声的长时间影响。(3)加强施工管理,做到文明施工,不仅要保质保期完成拟建项目的建设,而且应注重施工期的声环境保护工作。(4)精心安排,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但除施工工艺需要连续作业的(如钻孔灌注桩机钻孔、清孔和灌注砼,土石方阶段挖基坑,地下室浇砼和屋面浇砼等)外,禁止夜间施工。对因生产工艺要求和其它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关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5)施工中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的现象产生。(6)夜间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3.4.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1、声环境保护措施该项目应积极采取必要的隔声措施,以尽量降低噪声源对周围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影响。噪声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对地下停车库车辆的进出管理,尽量缩短汽车的急速停留时间,禁止车辆鸣笛,同时在地下车库出入口及地面停车场附近设绿化隔离带,尽量缩短汽车出入口停留时间以减少汽车噪声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影响。为了减少车库出入口噪声的影响,车库出入口斜坡正上方应封顶,出入口侧墙及顶部应作吸声处理,减少车库出入口汽车噪声辐射。抽风机进风口应加装消声百页窗,安装消声材料及消声器,以此减少噪声影响。(2)水泵、发电机组等设备运转噪声向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空气和固体传声。由于位于地上室内,经采取减震、隔声、降噪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3)项目区内临滨海大道最近的为2.5期的住宅,经预测,滨海大道对其的夜间噪声影响在325层均超标,所以项目建设时需对该住宅325层住户临路一侧的窗户安装通风隔声窗,经采取措施后可以有效减小交通噪声对住户产生的影响。(4)临道路的一侧,建议采取隔声措施,如项目与道路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可按树高划分为高树、中树、矮树和草地。绿化不能仅考虑美化环境,应同时可考虑采用高、中、矮常绿树种的混植,以起到较好的吸声、隔声的效果。2、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1)小区规划统一使用管道天然气,即以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2)居民厨房油烟废气经抽油烟机收集后通过内置公共烟道引至顶楼排放。商业、会所单位油烟排放浓度及油烟去除率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3)由于使用含硫量低的轻质柴油,在加强运行操作管理的情况下,燃烧较为完全,发电机燃油尾气经水喷淋处理后通过内置专用烟道引至在建筑物天面,排放口高于天面3m处排放,排放烟色林格曼黑度1级。发电机尾气喷淋废水循环使用。(4)提高小区内植被覆盖率,尽可能多地栽种植物,进行良好的生态配置。并在绿化过程中考虑选择对污染物具有较强吸收力、较强的滞尘能力、杀菌作用明显的植物。道路两侧设防护林带,既能美化环境,又可净化和缓冲大气污染,保持充足的氧气。(5)小区内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加强卫生清扫、洒水、以减少扬尘。(6)垃圾收集点的恶臭主要来自有机物的腐败分解,因此应及时清运垃圾,特别是夏季气温高,瓜皮果壳等有机成分较多时,更应科学安排垃圾收集和运出时间,必须做到垃圾当天收集,当天运出。3、水环境保护措施拟建项目的污水主要为住宅区居民、工作人员等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为2842.73m3/d。本项目运营期近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项目区内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后994.47 m3/d回用于本项目景观水体、冲厕、绿化等,剩余的1848.26 m3/d用于白马井市政用水。远期项目区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进白马井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项目自身消纳和用于市政用水后,不向外环境排放,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不大。4、固废环境保护措施建设项目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本项目居民的生活垃圾收集入垃圾箱后再集中转至垃圾收集站,最后由环卫部门统一送填埋场作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站水处理污泥定期外运作农肥。由于中水处理站处理的废水全部为生活污水,水处理污泥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较低,经脱水消毒处理后可用于制作农肥原料,建设方应委托环境监测部门对污泥进行监测,处理后的污泥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各标指标要求后,方可外运作农肥。综上所述,小建设项目产生的各类固废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措施是可行的。3.5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项目采用环保措施后,污染物均达标排放,本项目建设投资总估算为303786.78万元,环保投资为1122.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37%。项目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均针对房建项目的行业特征和产污特征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出的,各项措施简单实用,技术成熟,投入成本低,效果好,能够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在经济技术上是可行的。3.6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项目工程效益主要表现在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噪声大的设备进行隔声、消声及吸声等处理,使区域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取值,大大降低了噪声的污染程度,对废气采取污染防治等措施,使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对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将大大削减水环境污染物。总之,项目对各类污染物均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三废”的排放量,降低污染对项目本身及对周围环境保护有积极的作用,其体现出的环境效益也是相当明显的。另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做好项目占地范围及其周边范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区域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4 公众参与4.1 公众参与目的建设项目往往涉及和影响项目建设地区各单位及公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甚至自身经济利益,对地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项目建设的前期,进行公众参与活动,让公众就项目的建设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公众参与过程的信息交流,了解公众对建设项目的认识和态度,听取受影响地区公众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公众参与调查资料的统计,将公众对建设项目的主要意见反馈到项目决策及设计部门,便于政府管理部门决策科学化和项目规划设计更趋完善、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4.2公众参与的范围与对象调查项目所在区域附近低地村、南庄和滨海新区的各界人士,包括当地的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等。4.3公众参与的方式与内容4.3.1发布公示信息本项目在进行公众参与调查表之前,在项目所在地以公示的形式将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向公众展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内容、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污染治理措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要点、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等。(1)张贴公告发布信息(第一次公示)发布时间:2012年1月16日1月27日;发布形式:在低地村、滨海新区管委会等地方张贴项目信息公告以及在环评爱好者上公示;公示内容如下:中南西海岸二期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为让公众充分了解和支持本项目的建设,促使建设单位充分考虑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做出满意的决策,现就本项目主要的环境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告,具体如下:一、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中南西海岸二期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儋州中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占地面积:247988m2项目总投资:303786.78万元。建设地点:儋州市白马井镇滨海新区第二组团控制详细规划B-02-03地块(儋州市白马井镇低地村附近)。建设规模: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247988m2,总建筑面积为47117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08485.41m2,地下建筑面积为62692.49m2,分五期开发建设。本项目主要建设33栋建筑物(其中27栋为住宅楼,6栋为商业楼)及配套设施组成,总户数为6740户,规划入住总人数为16620人。二、环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1)工作程序:启动环评工作(工程、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料收集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公众调查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报告书内部审核修改报告书评审报告书修改、报批。(2)主要工作内容:环境现状资料和水文资料收集以及监测调查、监测结果等资料分析、工程分析、各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预测计算、报告书编写等。(3)报告书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项目概况、2.项目工程分析、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6.选址合理性分析、7.公众参与、8.总量控制、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11.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三、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及注意事项 1、为了了解居民的环保意识,请你们从长期居住在本地区对环境质量的直观感觉出发,对本工程的利弊作出判断,提出对本工程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决策提供依据。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附近村庄的居民、单位职工或团体、组织和管理部门。四、公众意见参与的形式、时间1、采取公告、随机调查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2、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2012年3月15日3月28日。期间以公开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公众可以在环评信息公开后,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评单位反馈意见。五、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儋州中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系人:李先生联系电话:18289546366E-mail:95305839环评单位名称: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联系人:李先生联系电话:0898-65320049E-mail:147005643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特此公告。 低地村公示 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公示图3 第一次公示照片二、第二次项目简本公示发布时间:2012年4月26日5月9日;发布形式:在环评爱好者网站上(图4 第二次公示照片4.3.2发放公众调查表为使本次调查能够如实地反应出公众对整个拟建项目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并且使调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于2012年3月对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可能受影响的群众及政府部门等发放了50份调查表,共收回有效表格50份,回收率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南西海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