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
资源ID:2807709
资源大小:89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评价单位: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O一三年四月项目名称: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等级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005号单位法人代表:王春宽项目负责人:施小平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工程概况11.2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2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2.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3沿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2.4项目用地及周边环境敏感点4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用的主要措施效果8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83.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3.3环境保护措施103.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33.5环境管理144 公众参与164.1公众参与方法164.2调查结果分析164.3公众参与结论18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96、联系方式201、建设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1.1.1项目名称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1.4项目建设地点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位于新三亚火车站东侧,起点接现有育秀路,终点接现有沁园路,沿线无交叉路口。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1.1.5建设内容及规模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全长为364.86m,起点接现育秀路,终点接现有沁园路,道路红线宽30m,双向四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级,设计车速40km/h。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电讯工程及绿化工程。1.1.6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道路等级级城市次干路级2设计车速km/h403车道数道双向4车道4路线总长m364.865路基宽度m306永久占地112507临时占地08路面结构型式沥青混凝土9最大纵坡及坡长%/m 0.606/195.410最小纵坡及坡长%/m0.3/351.2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1.2.1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列。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是相容的。1.2.2道路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路线起点接育秀路,终点接沁园路。根据三亚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见图9-1),项目永久占地面积为11250,项目土地利用现状为城市。根据现场踏勘,目前用地现状主要为房地产施工临时住房、厂房、荒草地等,项目用地现状与三亚市土地利用现状相符合。根据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1年修改局部图,道路沿线用地规划为城镇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见图9-2),属建设用地,项目土地利用符合规划。根据权属示意图9-3,项目土地权属主要为三亚市建材厂、三亚海润珠宝有限公司、三亚佳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三亚市工业区开发建设管理居委会等,土地权属明确不存在争议。1.2.3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见图9-4,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作为三亚地区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其中之一,对火车站周边用地的发展起到了连通的作用,同时三亚市规划局下发了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三规选201156号)同意该项目的选址,因此,项目建设与三亚市的总体规划是相符合的。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2011年三亚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均值为25(级空气质量API范围:050)。市区二氧化硫(SO2)日平均浓度测值范围为0.0030.023mg/m³,年平均值为0.011 mg/m³;二氧化氮(NO2)日平均浓度测值范围为0.0030.039 mg/m³,年平均值为0.015 mg/m³;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测值范围为0.0090.059 mg/m³,年平均值为0.025 mg/m³。SO2、NO2、PM10年平均值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根据以上资料显示,项目所处地区空气质量状况良好。2.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监测结果,拟建道路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海润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散户昼夜间的现状噪声监测值达到2类标准。由于海润桃花岛小区正在建设,本次监测分为两个时段的监测,施工时其昼间现状噪声监测值超过2类标准,夜间现状噪声监测值满足2类标准;未施工时昼夜间现状噪声监测值均满足2类标准;道路地点终点现状噪声监测值均满足4a类标准。2.3沿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由于受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和人类生产活动的长期影响,评价区范围内分布的植被类型较为简单。依据现场调查结果,道路占地沿线主要植被为零星分布的荒草地。用地范围内无省级或国家级保护物种。2.4项目用地及周边环境敏感点通过对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的敏感点进行实地调查,本项目全线评价范围内主要的敏感点详见表2-1,项目周边关系图见图1-1。序号敏感点名称桩号方位执行标准评价范围内临路第一排户数首排距红线(m)环境特征敏感点现状照片1散户K0+20南侧2类3户民居,约16人28现状噪声主要为育秀路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2海润桃花岛住宅小区K0+210K0+450南侧2类在建12现状噪声主要为施工噪声及海润路交通噪声3海南海润股份有限公司K0+320K0+370北侧2类办公人数约46人18现状噪声主要为海润桃花岛住宅施工噪声及海润路交通噪声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用的主要措施效果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3.1.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11250,均为道路永久用地。项目用地现状主要为厂房、临时建筑用房,以及零星分布的荒草地,通过计算可知:本项目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水土流失量为36.8t/a,采取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量为5.5t/a。因此,施工期应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期间,特别是雨季,应采用必要的遮盖,围护等方式,做到施工区“先围挡,后施工”,并设置临时截洪沟,防止临时取土点和堆土点水土流失,以防止临时砂土料堆场被水泥、建筑及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将得到缓解。3.1.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预测表明:道路施工机械噪声较高,昼间施工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情况出现在距声源40m范围内,夜间施工噪声超标情况出现在距声源120m范围内。根据现状调查,评价区内的声环境敏感点有海润桃花岛住宅小区、海南海润股份有限公司、及道路周边散户等,项目施工对敏感点的影响程度见表3-1。表3-1 项目施工对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序号环境敏感点性质桩号与道路红线距离(m)影响程度1海润桃花岛住宅小区(在建)住宅K0+210K0+45015影响一般2海南海润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K0+320K0+37018影响较重3散户住宅K0+2020影响较重因此,在敏感点附近的施工场地的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声环境影响较大。施工活动必须注意机械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不要施工,在居民点附近不设置施工场地,同时避开多种机械同时作业,加强施工机械的监督管理。3.1.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项目建设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运输建设材料过程中车辆的尾气、运输路上携带起的扬尘及粉末状建设材料、沥青烟气等。其中施工扬尘影响最为突出,但影响周期短,随施工结束而消失。经分析,施工期TSP污染严重,土方在装卸、运输、施工中及石料运输中,距现场100m处环境空气中TSP浓度高达11.7mg/m3,150m处环境空气中TSP浓度仍达5.0mg/m3,但影响周期短,随施工结束而消失。本项目受扬尘影响较大的主要为海润桃花岛住宅小区、海南海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周边散户等。若不采取防尘措施,产生的粉尘将对道路沿线两侧居民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污染,施工车辆在路面行驶时,将卷起大量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此外,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行驶时也会产生大量扬尘。为控制扬尘的污染,工程中将采取洒水措施,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并合理确定施工场所。采取上述措施后,粉尘影响和污染程度会明显减轻。3.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在D类稳定度条件下,随着评价年道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其CO和NO2的地面浓度贡献值逐渐增大,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评价年2014年、2020年和2028年CO和NO2的叠加浓度没有超标现象,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要求,项目建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2.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该道路营运期两侧的敏感点海润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第一排建筑物临路一侧、海润桃花岛小区第一排建筑物临路一侧、散户第一排建筑物临路一侧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较小。虽然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在运营近期、中期、远期噪声预测值都未超标,但是项目运营后也要做好绿化降噪措施,避免交通噪声影响道路两侧居民。根据图7-1图7-3,在预测年限2014年、2020年、2028年,该项目道路红线外达2类区昼间达标距离均在道路红线边界范围,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0m、2m、10m,项目道路红线外达4a类区昼夜间距离均在道路红线边界范围。3.2.3 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道路在营运期由于路面雨水排放对沿线的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污染物因子有pH、SS、COD和石油类等。该项目沿线铺设雨水管网,雨季地面径流通过本道路设计的雨水管道经道路泄水道口排入清澜港中,雨水中污染物浓度极小,对港区水环境影响较小。3.3环境保护措施3.3.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使其排放的废气达到有关标准,保持车身清洁,防止运输过程中泥土脱落。(2)粉状建材运输应压实,填装高度不应超过车斗防护栏,避免洒落并采取加盖蓬布等遮挡措施,防止风吹起尘。(3)汽车运送物料和建筑垃圾时,车体上要用苫布盖好,以减少扬尘污染。同时在施工道路清基时要经常喷洒水。 (4)水泥、石灰等容易飞散的物料采取盖棚等防风遮挡措施,并不得裸露堆放;尽量减少施工材料的堆存时间和堆存量,加快物料的周转速度,并且要进行遮盖或采取洒水措施,防止风吹扬尘污染附近的空气环境。(5)土方、水泥等散装物料临时存放,应设置在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向200m 以外。2.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管理,禁止在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0600进行施工作业。(2)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期,精心组织施工,以缩短道路的施工周期,减少对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3)道路施工除线路施工外,应合理安排材料堆放场等施工场地的位置,尽可能远离海润珍珠股份有限公司、海润桃花岛小区等敏感点,以降低材料运输和装卸时噪声对其产生的影响;夜间禁止运输建筑材料、渣土和建筑垃圾等。(4)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合理设置高噪声设备的地点,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3.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在初建和施工中应完善边沟、排截污水等排水工程,保持排水畅通。(2)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好开挖的土石方和废弃物的堆放,保证水土保持措施(如临时挡护等)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3)道路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密封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材料的实用阶段,防止材料运输和贮存不当对周边居住环境造成污染。沥青、油料的运输要特别注意。4.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1)施工产生的筑路垃圾、施工废料应通过相关单位运往指定的处置场或垃圾场堆放。(2)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教育,禁止随意丢弃垃圾。(3)施工中的建筑垃圾和弃土方及时清运往指定地点堆放。5.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1)场地平整时,土石方应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于后期回填利用或及时清运。(2)做好挖填土方的合理调配工作,临时弃土堆放点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在降雨期间挖填土方,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污染水体、堵塞排水管道。(3)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道路建设应在红线范围进行。(4)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占用土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撤出占用场地,恢复原有道路及绿化。6.水土保持措施(1)施工期应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水土流失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2)各种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应与工程施工同步实施,以防止雨季路面径流直接冲刷坡面而造成水土流失。若遇下雨,可用沙袋压住坡面进行暂时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3)工程区内原土地开挖后土方将回填,在临时堆渣场进行临时存放。堆放场周围设2排,堆高1.2m装土编织袋挡护,雨季用塑料薄膜遮盖。(4)路基施工结束后或临时搁置的开挖作业面,遇汛期可采用塑料薄膜进行临时遮盖,以防止降水或径流直接对施工区域冲刷,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3.3.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工程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在道路两侧密植乔灌结合绿化,加强对交通噪声的阻隔、吸收作用,以减小交通噪声对海润珍珠股份有限公司、海润桃花岛小区等敏感点的影响。通过绿化降噪措施后,交通噪声降噪效果约为13dB。 (2)在敏感路段严格限制行车速度,特别是夜间的超速行驶;在经过海润珍珠股份有限公司、海润桃花岛小区等处还应设置注意行人的警示标志和禁止鸣号的禁令标志,以保证交通安全并降低交通噪声。 (3)应考虑交通噪声对其造成的影响,根据本项目交通噪声预测结果,在今后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道路营运期达标距离内的住宅及商业开发项目,建议退让道路红线距离最好保持10m。2. 运营期环境空气保护措施(1)加强两侧的绿化,特别是植树绿化对改善大气污染具有一定作用,同时绿化可以美化周围地区的景色,改善路线景观。(2)加强交通的管理提高公路利用效率,减少因拥挤塞车造成的大气污染。3.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1)在设计、建造和运行中,加强管理,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制定紧急事故预案,防止问题出现时造成不良后果。(2)运营期应加强对污水管线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管线的渗漏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污水管网的渗漏造成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3)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定期进行排水系统的清淤,以确保降水畅通排泄。4.运营期生态环境(1) “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生态适宜性原则,以乡土树(草)种为主, 栽植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护坡效果好的草本或灌木,避免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或者潜在负面影响。3.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4.1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主要是指道路工程带来宏观上的效益有: (1)项目建设带动三亚市区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完善三亚市路网结构,为三亚市及该区域居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改善三亚市区的交通及投资环境。(2)道路建设有利于推动三亚市区的建设与发展,由此可以提供安排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3)项目建设有利于三亚市区的发展,同时可为三亚市的旅游业、商业、房地产业、物流运输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与交通运输环境。3.4.2环境方面主要环境效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项目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给排水工程以及绿化景观工程建设,为三亚市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建设水平,改善区域环境状况。(2)有利于三亚市区的交通状况,道路等级的提高可降低由于频繁停车、起动引起的尾气污染,道路绿化带可吸尘阻尘降噪,因而有利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3)道路的绿化美化,种植花草,乔木、灌木、草地多层次,增加三亚市火车站区域的景观环境的层次感与立体感,优化美化城市的道路的景观生态。(4)道路的保洁可减少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的污染,改善三亚市区的卫生环境状况。道路的植草种树,减少水土流失,道路的雨污分流,可减少水环境污染,降低污水处理负荷。3.4.3负面效益(1)本工程建设不论是施工期或营运期都可能给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永久性占用土地,使可使植被面积减少,毁坏当地原有的植被生态。(2)施工产生扬尘,污水废水以及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道路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随着道路的建成,车流量的增加,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排放量会明显加重。(3)交通量增加,车速增速,交通道路沿线的交通噪声会有所增加,会对道路沿线小区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4)本道路清除开挖表土层,道路挖填,道路工程废料弃渣,如不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会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在雨季期间,增加水土流失的程度。要求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切实做好防护与减缓措施。(5)道路建设,工程永久占地、施工期充填和挖掘、各种沙石土方的堆置存放、等工程行为以及水土流失,会给当地的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尽管本工程施工后期和营运期将采取的防护措施,可防止工程施工所破坏的自然植被和水土流失减少到最小,因此需要加强道路施工过程的防护与水土流失防护,尽可能减少影响或破坏当地植被所作出一定的补偿。3.5环境管理建设单位建立环保指挥部,具体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首先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工程措施落实在设计中,建设单位和环保管理机构应对有关环保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在招投标阶段,承包商在标书中应有环境保护内容,中标后合同中应有实施环保措施特别是有关水土流失防治的条款,并应明确违约责任。建设单位在施工开始后应配2名以上的专职人员,负责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督,重点是防治水土流失、施工期噪声等。各个施工队伍中应配一名环保员,监督环保措施的实施。运营期间的环保管理与监测必须由专门的部门实施。环境监测内容可参照表3-2。表3-2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实施阶段监测内容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地点监测项目建设期大气1次/年,每次3天和视特殊需要加测施工繁忙地段及沿线敏感点TSP营运期大气1次/年海润珍珠股份有限公司、海润桃花岛小区、沿线散户NO2、TSP、CO噪声1次/年海润珍珠股份有限公司、海润桃花岛小区、沿线散户噪声4 公众参与4.1公众参与方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拟建项目进行了项目公示和公众参与调查。公众参与形式采取在项目区域粘贴公示和网络媒体公告两种形式,向公众提供了以下信息:建设项目名称、概要,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及环评工作程序及主要内容等。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在进行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采用如下方式:1.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40份(见表12-3),收回38份,回收率95,以数字统计,反映人民意见2.以民意测验的方式了解人民群众的反映,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3.以抽样访问方式,了解群众意愿4.调查对象本次公众意见调查要求兼顾各种文化程度、职业、年龄,调查对象与项目影响直接相关的附近居民。4.2调查结果分析4-1公众参与征询意见表参与人员信息统计结果序号基本情况统计结果(占总数的百分率)1性别男女68322年龄结构18303140415050以上303622123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及以上122048304职业工人干部个体其他4233020表4-2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表内 容指 标结果人数比例(%)1. 您对本项目的建设是否赞成?支持 38100反对00无所谓002. 您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 38100不利00不知道003. 本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群众生活影响程度大吗?较大2771较小1029无所谓004. 本项目建设对您影响较大的污染问题是那些?噪声1950汽车尾气38扬尘16425. 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对您生活影响程度有多大?严重影响616一般1231无影响10536.您对本项目建设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占地拆迁问题1231拆迁补偿问题923其它17467、您对该项目的建设有何具体意见建议环境问题;征地补偿问题。4.2.1调查结果分析表4-1显示,年龄在1830、3140、4150三个年龄阶段的人分别占30%、36%、22%,三者合计占88%,这三个年龄阶段的人是对自己和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考虑得较多的群体,他们的意见有社会代表性;大专及以上和高中或中专学历的人分别占30%和48%,两者合计78%,说明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人具有正确理解调查内容,正确表述自己观点所需要的文化。以上两点说明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对象是合理的。综合现场访问和问卷调查结合,归纳结论如下:100%的人赞成项目建设;100%的人认为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71%的人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群众生活影响程度大;50%的人认为项目建设影响较大的污染问题是噪声;56%的人认为项目建设影响较大的污染问题是扬尘;31%的人认为项目建设对生活影响程度一般;道路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噪声、生态、扬尘和汽车尾气,大多数人认为,施工期影响都较大,营运期影响相对较小。噪声、生态、扬尘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噪声和汽车尾气主要表现在营运期。对道路建设最为关心的是征地补偿问题,占地拆迁问题为31%、占地补偿问题为23%。4.3公众参与结论网上公示开展至今,尚未收到公众意见。由44张调查表反映出, 公众对环境问题是很关心的,而且,大多数被调查者的意见和建议与其职业及其利益有关,比如拆迁户最关心的是赔偿及安置问题,沿线公众最关心的是环境问题。本项目周围受影响人群基本支持本项目的建设,认为本项目建设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现有交通状况,但施工期和营运期不可避免的对区域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要求本项目必须进行环境治理,将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他们针对本项目建设提出的减轻对环境影响的看法和建议如下:1)道路建设后交通噪音会比原来增大,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及活动,希望有关单位在建设期间作好噪声防治工作;2)项目建成后车流量的加大会对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及带来不安全感;3)建议尽量少占用居住房民,路两侧植树以减少噪声污染;4)担心赔偿及安置问题,要求赔偿合理;评价单位已将上述调查结果及时的反馈给道路建设单位,希望建设单位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解决被调查群众对本项目建设所提出的意见和看法。对于三亚市育秀路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大多数人态度是赞成的,认为完善了三亚市的路网建设,对三亚地区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也促进了三亚旅游行业的发展,提升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整体形象,工程带来的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良好,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经济技术可行,项目建成运行后,不改变现有环境质量级别和使用功能。对当地社会经济有定有利影响。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只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以及本报告的要求,认真落实项目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三亚市育秀路延伸段工程项目是可行的。6、联系方式建设单位: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系人:王工联系电话:13976286969邮编:57200环评机构: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005号联系人:吴工 0898-68596319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