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测量技术交底,施工放样技术.doc

    • 资源ID:2806466       资源大小:6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量技术交底,施工放样技术.doc

    测量技术交底,施工放样技术 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线下工程测量,它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资料,熟悉图纸,制定施测方案,编制技术措施。 2、对原有控制网复核测量。 3、标定本标段域内的线路走向,中线桩测定。 4、施工临时用地的标定。 5、标定线路两侧征地红线,包括进入线路区域内的施工便道。 6、居民住宅区域的征迁边线。 7、配合有关人员进行地表物的清点登记工作。 8、施工控制网CP加密。 9、对线路路基区段原始地貌测绘。 10、主体工程建筑物施工测量。 11、路基、隧道、墩台的沉降变形与桥梁的徐变观测。 12、底座版与轨道版的施工测量。综合上述,测量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后有十二项测量工作要做,当然,上述各项工作不是同步进行,也不可能一下全部展开,他贯穿于整个施工期间的过程中。上述列出顺序基本概括了施工测量的过程顺序。往往由于施工期的紧迫,当施工单位一旦中标进场后,会要求测量人员随即开展相关工作,不可能在等控制网复核测量,加密网建立完成后,再开始施工。这就要求测量工作人员的组织者,要有组织才能和统筹兼顾的思维与工作方法,不能顾此失彼。对原有控制网的复测是必须的,控制网CP的加密也是不可缺少的,应对非主体工程施工放样也是需要的。上述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测量任务,排列顺序仅是一个大概,不是绝对的,有些工作是相互穿插进行的,这里仅概略的提出以供参考。下面分步讨论:一、收集资料: 1、进场后首先要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联系,索取本标段域内的控制网资料,包括对控制点的现场核对,资料与实地控制点是否一一对应。 2、仔细阅读图纸,特别是本标路段总平面布置图。根据图纸整理线路线性设计元数,查阅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以能够满足线路中桩定线需要为原则,需要计算时当计算之(一般情况下线路中桩坐标设计会给出的)。 3、实地踏勘,了解本标路段地理现状,根据图纸设计的线路工程结构、分布状况、控制网技术资料,制定本标段施测方案,方案中应包括人员配备,资质结构,人员数量,仪器选型,配套设备,材料计划。 4、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编制施工测量技术措施,措施中应明确依照的技术标准和有关规范以及使用仪器型号、规格,质量保证措施,各项技术指标,计算软件,仪器合格证件。 二、对原有控制网的复核测量:测量工作人员在经过对控制网资料包括实地一一核对,确认无误后,要对本标段域内的控制网点包括高程控制网点进行复核测量,复核测量精度应不低于原控制网标准。复核测量采用什么方法,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力制宜。三、标定本标段域内的线路走向,中线桩测定:中线桩的测定工作在工程开工初期尤其重要,线路走向不能标定,征地红线,房屋拆迁范围等一切工作将无所适从。线路中线的测定是为施工人员指定了线路方向及位置,便于他们布设场地,施工措施的决策,给征拆人员提供拆迁范围依据。四、控制网CP加密: 1、我们已经知道设计布置的线路首级控制网CP,CP点间距最短在8001000米,控制点密度显然不能满足施工放样需要,特别是在桥涵路段,需要在CPCP,CPCP点之间进行加密布点。控制网加密,宜采用导线的形式沿线路的一侧或两侧布设,导线等级应不低于四等。加密点距线路中线距离应控制在50100m为宜。近了受施工干扰,容易被破坏掉,远了对放样不便。2、高程控制网加密:高程控制网点(以下简称工作基点)宜与平面控制网点共用,工作基点的布设间距不大于100m为宜。距线路中线控制在5080m,在确保工作基点能够稳定的情况下,距线路越近越好。便于建筑物施工标高测定,减少迁站误差的影响。工作基点埋设深度应在冻土层以下30cm,在冻土层较浅的地区其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m。由于工作基点不但肩负着路堑,路堤,桥梁在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数据的起源,在工程竣工后仍担负着此项工作的重任。故埋设要力求最大稳定性。 线下测量工作流程 五、桩基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GPS RTK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3cm×3cm,在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2)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3)每次桩位放样不得少于4个桩位,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见图2 ;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桩基放样允许偏差20mm。 图2 桩位放样示意图4)桩基础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或GPS RTK检查桩位偏差,水准仪测量高程,检查方法见表1。表1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六、承台(扩大基础)施工1)桩基施工完毕后,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控制点以指导基坑开挖深度。2)开挖基坑后,及时进行基坑标高及基坑尺寸检查。3)基坑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全战仪极坐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见图3。4)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5)承台模板立模后,及时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承台放样允许偏差15mm。 图3 承台放样示意图 4)承台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检查,检查方法见表2。表2 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七、墩/台身施工墩/台身放样采用全战仪极坐标方法放样。1)先计算出各墩台桥梁工作线的交点的坐标,用置镜点坐标,再进行坐标反算求得置镜点至各墩台工作线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在承台上测设墩台桥梁工作线,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墩台身放样允许偏差10mm。2)墩台模板立模后,测放墩台模板十字中心线及高程标志应准确、坚固、稳妥可靠,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进行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允许偏差: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10mm。顶帽模板尺寸误差不得大于10mm,高程精度符合四等水测量要求。3)灌注顶帽混凝土至顶部时,应在墩顶桥梁中线上埋设中心标1一2个,并在墩顶上、下游异侧各埋设水准标1个,见图4。在桥墩建成后,测定中心标里程及水准标高程。 图4 墩顶示意图墩中心十字线测定:桥中线方向应在无风、视线清晰、呈像稳定时直接测定;测定前,应检校仪器的水准器、十字丝、垂球或光学对点器等;后视点与前视点同向时,正倒镜不符值不得大于3 mm,取中值;后视点与前视点异向时,按正、倒、倒、正镜观测,其不符值不得大于4mm,取中值。墩顶水准标高程测定:精度与二等水准精度相同,取位至0.1 mm;在墩跨较大时,宜用DS05或DS1型水准仪按跨河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并用不同方法复核。4)墩台身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检查,水准高程精度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检查方法见表3。表3 墩台身施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5)支座垫石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测量。桥梁上部构造的静荷载是通过支座垫石传递到下部构造及基础中的,是受力最集中的部位。故而支座的安装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如果在施工中支座垫石水平及位置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支座不均匀受力或脱空现象,从而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首先控制好支座垫石的平面位置: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并用人工挂线拉尺来控制,以确定支座垫石的平面位置。用全站仪把支座垫石的纵向和横向中心线放样出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座垫石的钢筋预埋,定位好垫石的预埋钢筋,再用水准仪控制好垫石钢筋的高程, 用点焊把垫石钢筋与墩帽钢筋焊接在一起,使垫石钢筋牢固不动。待墩帽混凝土浇灌完毕凝结之后再用全站仪定出垫石的中心线,用钢尺按照设计图纸量出支座垫石的平面尺寸,然后用墨线弹出,这样就确定了每个支座垫石的平面位置。再者就是控制好支座垫石的高程。根据确定好的支座垫石平面位置来安装模板,用水准仪控制好模板的顶面高程。第一次用水准仪按照设计高程定出模板的标高后,即可浇筑垫石混凝土。由于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较难一次性就能抹平垫石表面的混凝土,所经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反复抹平垫石顶面,用水平尺反复检测整个垫石顶面是否达到水平,并用水准仪进行跟踪测量标高,使垫石顶面高程符合设计要求而且保证垫石整个顶面达到水平。为了保证同一墩上相邻两个支座的水平面,必须采用水平直尺来检测。这样就做到了二次水准测量来控制及二次互检,使垫石水平达到了要求,能保证支座不偏斜。检查方法见表4。 表4 垫石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八、 连续梁等特殊结构上部施工放样上部结构采用极坐标方法放样,计算出梁体中心线和轮廓线控制点位坐标,利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测设。精密电子水准仪测量计算点位标高,根据设计计算出的标高控制梁体线形,拉线尺量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梁体放样允许偏差5mm。模板立好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检查,检查方法见表5和表6。表5 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6 连续梁梁体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九、桥梁竣工测量桥梁竣工测量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桥梁墩台施工完毕、梁部架设以前,此时应对全线桥梁墩台的纵、横向中心线、支承垫石顶高程、跨度进行贯通测量,并标出各墩台纵、横向中心线、支座中心线、梁端线及锚栓孔十字线;其位置偏差应满足表7的要求。墩台中心里程必须精密测定,里程的平差值与设计值比较,其不符值超过10mm时,应作适当的调整。 表7 桥梁墩台允许偏差 第二阶段是在梁部架设完成后,此时应对全桥中线贯通测量并在梁面标出桥梁工作线位置。其位置偏差应满足表8的要求。 表8 梁部允许偏差 1、CRTS无砟轨道测量工作流程 2、测量工序防撞墙施工完成后,安装CPII和CPIII预埋件,无砟轨道控制网CPIII建网,待CPIII网评估通过后,开始底座板施工测量及施工;利用CPIII网自由设站,放样GRP、定位锥和轨道板粗铺线,然后埋设GRP钉和定位锥。底座板施工完成后,开始CPIII的第一次复测,复测评估通过后,进行GRP平面建网。GRP平面网合格后,进行轨道板粗铺,粗铺完成后进行GRP高程测设。轨道板精调、灌浆及平顺性检测。轨道板铺设完成后,开始CPIII第二次复测,复测评估后,进行钢轨精调,轨道精调完成后,进入联调联试。2.1底座板施工测量放样板式无砟轨道系统中,混凝土底座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它是板式轨道的支撑结构,其主要功能是修正在无砟轨道施工前下部基础的变形与施工偏差以及实现曲线地段板式轨道的超高设置。混凝土底座施工测量重点是保证底座混凝土模板安装的平顺性及高程控制的准确性,保证整个板式无砟轨道系统中砂浆的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底座混凝土浇灌成型后,按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对底座混凝土顶面高程进行检测,每5m一个断面,从中线向左右两侧各1.1m处进行检查,对于混凝土底座顶面高程不能满足CA砂桨灌注厚度的提前进行处理。底座混凝土顶面允许偏差:高程±5mm,平整度4mm/7m,宽度0+15mm,中线位置10mm,厚度±10%的设计厚度。2.2 CP平面网测量2.2.1 CP平面控制点布设CP控制网的测量标志选择立式基座预埋件及配套棱镜杆与水准测量杆件(见图5.1.1)。 立式基座预埋件 水准测量杆件 平面测量棱镜杆件图5.1.1 CP预埋件及配套棱镜杆与水准测量杆件(2) CP控制点埋设CP控制点的布设兼顾到施工及运营维护,CP控制点均布设在简支梁固定端距梁端0.5m的位置,布置间距约为64 m左右一对,布设高度与轨道面保持一致的高度间距。点位布置在防撞墙顶端(埋设立式基座),见图5.1.2: 图5.1.2 CP点布设位置示意图在防撞墙顶端成对开凿铅垂方向的安装孔(孔径30-50mm,孔深110mm),然后使用锚固剂埋设立式基座预埋件,基座预埋件埋设完成后,基座预埋件外露部分为高出防撞墙顶面2 毫米为宜。(3) CP控制点编号采用7位编号形式(0000300),具体要求如下:为避免长短链地段编号重复的问题,前4位采用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5位正线部分为“3”,第6,7位为流水号,0199号数循环。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上行线轨道左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奇数,处于上行线轨道右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偶数。CP布点时要对点位进行详细描述,主要描述的内容包括位于线路里程(里程要准确,精确至米)、线路的左、右侧、外移距离、桩类型、具体设置位置和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点位描述可附在成果表里。丢失或破坏后补埋点,新点号一般可通过修改原点号中的第5位得到。CP点编号路基地段宜标绘于接触网杆(或其内侧临时基础);桥梁地段宜标绘于挡砟墙,标志正下方0.2m;隧道地段宜标绘于标志正上方1.2m。2.2.2 CP平面网观测(1)外业数据采集使用仪器及设备CP平面网测量使用的仪器为TCRP1201+型全站仪,方向观测中误差±1.0,测距中误差±(1mm +2ppm),配套设备有CP测量专用测量杆、sining棱镜、脚架、通风干湿温度计和高原空盒气压计等,仪器设备均在鉴定有效期CP自由测站网形图每次测量前均对仪器的温度和气压进行改正,温度量测精度为0.5,气压量测精度为5hpa,并认真填写自由测站记录表。同一方向的水平方向观测各项限差严格控制限差 方向测量法水平角测量精度表同一方向盘左、盘右距离观测较差和测回间的较差均控制在1mm。2.2.3 CP平面网数据处理CP点的平面数据处理软件采用铁道部评审通过的TSDI_HRSADJ软件进行。平差计算以前,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外业观测的限差重新进行检核。平差方法如下:首先通过整网的三角高程计算出整网的测站高程,利用TSDI_HRSADJ软件系统中的数据预处理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查、处理,在输出TSDI_HRSADJ软件所利用的平差文件以前应对数据进行边长的高程改化;然后进行平差计算工作,平差计算时需对平差文件中的边长观测值进行高斯投影距离改化,以保证CP控制网能够与CP、CP控制网系统保持一致性,平差成果均使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方法通过逐次平差确定两类观测量(边、角)合理的权阵进行计算而得。通过对CP平面测量外业和CP高程网测量 2.2.4.1 CP高程控制点布设CP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共桩。要得到棱镜中心的高程,可直接在CP预埋件中插入CP水准杆件,在杆件顶端立水准尺进行观测。因为标志杆件的结构决定了,水准杆顶端与棱镜中心的高程之差都是一定值,该定值为水准杆顶端球头的半径(10.0mm),通过该差值即可通过水准杆顶高程计算出棱镜中心的精确高程,即H棱镜中心=H水准杆顶高程-0.01米。2.2.4.2CP高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CP控制点的高程测量起闭于该段范围内在桥上和路基上加密布设的二等水准点。CP高程网精密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标准应符合表6.2-1规定。表6.2-1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应符合表6.2-2的规定。1、K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L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 Ri为检测测段长度,K、L、Ri单位为km,n为测段水准测量站数;2、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 倍。 精密水准测量测站主要技术标准应符合表6.2-3规定。2.2.4.3外业数据采集使用仪器及设备CP高程测量采用1台Trimble DiNi03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0.3/km)及其配套的铟钢条码水准标尺、尺垫(5kg)进行观测,仪器设备均在鉴定有效期CP高程往测示意图2.2.4.5 CP控制点高程数据处理在每一个闭合环或附和水准线路测量结束,首先对线路闭合差进行检查计算,对超限的线路及时进行重测。测段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按环线闭合差计算Mw。M和Mw均符合表暂规中精密水准测量精度的要求。M和Mw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D=1DD 4nLMW=1WW NL式中: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 测段长(km);n 测段数;W 经过各项修正后的水准环线闭合差(mm);N 水准环数。根据要求,本次高程进行了两次独立测量,以下为两次测量的精度统计情况: 约束加密CPII点精密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为:MW=±1W×W NL约束加密CPII和已知CPIII精密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为:MW=±1W×W NL两次独立的精密水准测量所观测的闭合差与附和线路较差均应满足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精密水准测量附和线路或环线闭合差小于±8K限差的要求,所测测段观测高差满足精密水准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小于±4mm限差的要求,可以进行高程网的平差计算。通过对CP精密水准测量外业和6 位编号形式(800000)。其中第一位左线 为“8”,右线为“9”;后五位为大里程方向的轨道板编号。对于 DK800+000 至 DK1000+000 之间CP点编号和轨道基准点编号冲突的情况,可通过 CP点编号首位修改为“3”来解决。2.3.3坐标计算轨道基准点和轨道板定位点埋设之前,首先需要利用线路设计参数、 轨道板设计参数和轨道基准点的设计里程,计算直线段、圆曲线段和缓 和曲线段上轨道基准点的设计坐标。计算时应考虑圆曲线段和缓和曲线 段的线路超高对轨道基准点设计位置的影响,以保证后续轨道基准点放 样和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轨道基准点和轨道板定位点的坐标利用布板 软件计算。2.3.4轨道基准点放样2.3.4.1 一般规定混凝土底座板或支承层施工完成后,依据轨道控制点(CP),采 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极坐标法测设轨道板定位点和轨道基准点。2.3.4.2测设要求轨道板定位点和轨道基准点应埋设于混凝土底座板或支承层上,轨 道板定位点与轨道基准点连线应垂直于轨道中线,并分别向左和向右偏 离轨道中线 0.10m。轨道板定位点的位置应以轨道中线为基准,垂直于钢 轨顶面连线,投影到混凝土底座板或支承层表面上。曲线地段轨道基准点应分设于轨道中线的内侧,轨道板定位点设于 轨道中线的外侧。直线地段应将轨道板定位点与轨道基准点分设于线路 中线两侧,一般应位于线路中线的同一侧。当直线段前后的轨道基准点 不在同一侧时,应在直线段予以变换调整,不得在曲线段上,轨道板定位点应满足下列要求:(1) 轨道板定位点的放样距离不应大于 100m。(2) 轨道板定位点平面定位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5mm。(3)轨道基准点平面定位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5mm。2.3.5轨道基准点测量2.3.5.1平面测量轨道基准点的平面测量左右线路分别进行测量,在底座板张拉连接并锁定后,粗铺轨道板之前进行,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极坐标法进行观测,直接测量各点的坐标,外业采用自动记录方式,特别注意点号输入 的正确性。自由设站点应尽量靠近左线或右线中线。(1) 自由设站要求自由设站测量采用局部独立坐标系。自由设站观测的CP点不应少于4对,位于所联测 CP点的中间。CP点应采用与CP网测量时一致的CP标志。全站仪设在线路中线附近,更换测站后,相邻测站重叠观测的 CP点不应少于2对。自由设站点精度一般应符合下表1要求,连续桥、特殊孔跨桥自由设站点精度可放宽至 1.0mm。 完成自由设站后,CP点的坐标不符值应满足表2的要求。当CP点坐标不符值X、Y大于表2的规定时,该CP点不应参与平差计算。 每一测站参与平差计算的CP点不应少于6个。 外业观测要求:同一测站 CP点和轨道基准点均采用全站仪盘左进行观测,进行多 个半测回观测。每个半测回过程如下:1)顺次观测所有 CP点;2)顺 次观测所有轨道基准点;3)按照同样的流程进行下一个半测站测量;4)各个半测回结束时,再顺次观测所有 CP点。轨道基准点观测不应少于 3 次。CP点观测不应少于4次。此为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一个测站 结束后搬至下一站后按同样的程序进行测量。每站观测距离约70m,至少观测 11 个轨道基准点,重复观测上一测站的 CP点不应少于2对,重复观测上一测站观测的轨道基准点35个。本站观测的所有轨道基准点(包含重复观测上一站的轨道基准点)都必须位于测站的同一侧。每站轨道基准点测量时,采用同一组棱镜三脚座和精密棱镜。在观测轨道基准点时,应由远及近完成全部轨道基准点测量。每次安置棱镜三脚座时,要精确整平棱镜三脚座,在棱镜三脚座移动过程中,棱镜应始终面对全站仪。对于CP棱镜组件和棱镜三脚座上棱镜不一致的,需要检查仪器中输入的棱镜常熟是否正确。精度要求:数据处理应采用布板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复核。测量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相邻点平面相对精度不大于 0.2mm;2)轨道基准点各半测回测量的坐标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4mm。3)重迭轨道基准点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横向0.3mm,纵向0.4mm。2.3.6高程测量2.3.6.1总体要求高程测量应该在轨道板摆放或粗铺之后进行,采用几何水准方法,按照附合水准方法和中视水准测量方法相结合进行施测,轨道基准点一般 作为中视点,除首末CP点外,其余CP点作为附合水准线路的转点。左右线路的轨道基准点的高程可同时施测。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起闭于 CP点,附合水准线路长度 约为 300m。在轨道基准点上立尺时,水准尺须使用水准尺适配器,在 CP点立尺时,不使用水准尺适配器,须使用与 CP网测量时一致的水准测量杆。 水准尺适配器常数需准确测定,同时保证水准尺适配器与轨道基准点测 钉的匹配。在同一站内的所有轨道基准点高程测量时应采用同一把水准 尺及其配套水准尺适配器。水准尺适配器常数在外业不输入的,在内业 数据处理中进行修正。2.3.6.2测量过程在两个CP点中部安置水准仪,后视一个 CP点(如 CP1), 前视另一个 CP点(如 CP2)或轨道基准点,采用中视法测量该区间 所有的轨道基准点(可以包括左右 2 条线路的轨道基准点),然后搬站 至CP2 和CP3 之间,重复上一个测站过程。相邻两站之间应该至少重叠 1 个轨道基准点。相邻测段之间应重叠 3 5 个轨道基准点。 2.3.6.3精度指标1)单程水准测量起闭于 CP点的闭合差限差应满足下式要求: 2)轨道基准点往返测高程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不应大于 0.3mm;3)重叠区CP点和各轨道基准点坐标的均值 (独立坐标)作为观测值,根据本站联测 CP点的已知坐标,采用最小 二乘平差的方法求解两套坐标的转换参数,然后根据转换参数对各轨道 基准点的独立坐标均值进行转换,从而获得各轨道基准点点的工程独立 坐标系坐标。根据求得的转换参数,对各 CP点的坐标均值进行转换,如转换后 的 CP点的坐标与原 CP坐标的差值在 2mm 以X、Y 方向较差均应小于 0.4mm。高程数据处理是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一站CPIII 之 间高差是否超限,再计算各点往测与返测高程平均值,并计算与平均值 之差。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计算本站观测的各轨道基准点高程。对于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相邻测站间重复观测的轨道基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采用余弦函数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平滑搭接。非搭接区域及已完成搭接的搭接区域的轨道基准点成果可供轨道精 调系统使用。2.4 CRTSII型轨道板精调2.4.1作业准备2.4.1.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技术规范,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4.1.2外业技术准备1、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整理、统计。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配齐施工用各种施工机具,满足施工所需。2、精调前提条件(1)轨道板已经粗铺完毕,粗铺精度满足规范要求。(2)轨道基准点测设完毕,精度满足要求。(3)轨道基准点平面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相邻点平面相对精度不大于0.2mm。轨道基准点各半测回测量的坐标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4mm。重叠轨道基准点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横向0.3mm;纵向0.4mm。(4)基准点高程测量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单程水准测量起闭于CP点的闭合差限差应满足下式要求:fh=0.5+2*S式中:S单程水准测量线路长度(km)。轨道基准点往返测高程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3mm。重叠区内轨道基准点高程较差0.3mm。相邻轨道基准点间的相对精度0.1mm(5)精调所需文件FFC、FFD、轨道基准网的dpu格式的数据备齐,并满足要求。2.4.2 技术要求2.4.2.1相关技术标准与文件(1)高速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2)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4)设计施工图纸2.4.2.2试验先行,样板引路在大面积施工前,在试铺场地内进行现场相关的模拟试验,确定精调顺序、工效、设备配置等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2.4.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图4 精调工艺流程图2.4.3.1施工准备(1)每工作段配2套精调测量系统。调整器、测量调整人员配置齐全。(2)数据准备精调所需4类数据文件齐备,具体包括:轨道板的板坐标文件“.FFC”;棱镜配位文件“.FFD”(前期通过布板软件计算得出);轨道板打磨偏差文件“.FFS”;现场测量并经过平差计算后的轨道基准点三维坐标,形成dpu格式。2.4.3.2安装轨道板定位调整器精调调节装置(定位调整器)使用前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润滑,在待调板前、中、后部位左右两侧共安装6个精调定位调整器。其中,前、后两端4个定位调整器为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双向调节的定位调整器,中间2个为仅具高程调节能力千斤顶。双向调节千斤顶在安装前将横向轴杆居中,使之能前后伸缩大约有10mm 的余量,以避免调节能力不足需倒顶而影响调节施工。双向定位调整器应与轨道板预埋的定位块对应相扣。见图6。 图6 精调定位调整(双向、单向)2.4.3.3测量系统的布置和安放精调测量系统的布置如下图: 图11 测量系统布置图 1、测量标架的放置(1)测量标架I安置在第一个轨枕上(从全站仪看待铺设轨道板方向)(轨道板自由端)。据轨道板铺设方案,或是承轨台1、3,或是承轨台28、30。(2)测量标架II安置在轴线为13、15的轨枕上。(大里程方向时的第五个轨枕或小里程方向的第六个轨枕)(3)测量标架III安置在待铺设轨道板的轴线1、3处,或轴线28、30处。(靠已铺设好轨道板处的最后一个轨枕)(4)测量标架IV安置在已铺设好的轨道板的最后一个轨枕处。该标架是用来定向和控制轨道板过渡的。为放置的测量标架。(见图11、12)注意:测量标架必须仔细安置,确保接触到支点。对标架的触端和支点的目视检查是最为可靠的办法。特别是在有超高的线路段,须采用弹拉机关将测量标架绷紧在轨道固定件上。图12 承轨台及棱镜编号 2、全站仪的架设(1)在轨道基准点上使用特殊三角架架设全站仪。(2)与需要调整的轨道板之间的距离:视天气和精度要求而定。(3)三脚架适当配重(以防转动!)(4)调平全站仪。每个工作日都须对电子气泡进行一次校正,因为,在仪器受震动时,原校正很可能会失效。(5)全站仪对准目标点(定向点-轨道基准点)。具体见图7、8。 图7、图8 全站仪(6)注意:三脚架的三个支脚要确保始终是固紧的,不可晃动。在全站仪整平之前,轻转三脚架,检查仪器下的对中杆是否在轨道基准点上。整平之后小心晃动三脚架,以确定在转动调整螺栓时,轨道板与螺栓之间没有强制力,在测量时全站仪不会因强制力的释放而发生平面位置的变化(转动)。特殊三脚架的调整螺栓要始终旋紧!(晃动)无论在调整全站仪时还是在精调时,架设全站仪的轨道板(GTP)都不可踩踏。在使用之前,应以常规方法对三脚架的支脚进行高度检查。考虑到使用中造成的磨损,建议每月进行一次检查。 图9 全站仪不可踩踏轨道板!避免阳光侧射全站仪!3、定向棱镜的架设将强制对中的棱镜安置在三脚架上、固定并将三脚架架在过渡连接点之上,它在待铺设轨道板之后的已铺设好的轨道板远端连接缝处。架镜时,对它的要求和和架设全站仪时是一样的。此外,棱镜应相当精确地对向全站仪,侧向固定螺栓不应顶紧。注意:¡ 三脚架的三个支脚要确保始终是固紧的,不可晃动。¡ 在棱镜支架整平之前,轻转三脚架,检查支脚是否在测点标志钉内。¡ 整平之后,小心晃动三脚架,以确定在旋转螺栓时,螺栓和轨道板之间不存在由于转动调整螺杆而产生的张力,这可能在测量其间使棱镜发生平面位置的变化。¡ 特殊三脚架的调整螺栓要始终旋紧!¡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校对气泡,以确保架设棱镜的垂直性。¡ 在使用之前,应以常规方法对三脚架的支脚应进行高度检查!(见图10) 图10 定向棱镜4、调整量显示器安装1#显示器对应标架1#棱镜,2#显示器对应标架2#棱镜,3#显示器对应标架3#棱镜,4#显示器对应标架6#棱镜,5#显示器对应标架7#棱镜,6#显示器对应标架8#棱镜。显示器具体见图13。 图13 显示器2.4.3.4轨道板精调工艺1、精调系统参数配置轨道板精调前首先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主要是配置通信协议、各接口参数、棱镜常数,对各设备进行初始化,输入原始数据等工作。2、标架检校由于温度、长途运输等因素对测量标架的精度和实际几何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变化,故在每班工作前和精调发生异常时,需要对测量标架进行检校。先把已经与标准轨枕几何位置经过校核的标准标架放在轨道板的一对承轨台上(离全站仪约6.5m处),利用全站仪对安装在上面的两组棱镜进行坐标值测量,然后取走标准标架,将其它四根标架分别放上去进行棱镜的坐标值测量,测出的其它四根标架上安装的棱镜的坐标值与标架5的棱镜坐标值之间必定存在差值,这个值经过计算后将代入到数学模型中,在对精调作业中进行数据的自动修正。3、精调步骤(1)测量棱镜1:计算棱镜1与设计值得偏差,同时读取倾斜传感器1的角度。通过软件的计算出棱镜8与理论值的偏差,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2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2)测量棱镜8:计算棱镜8与设计值得偏差,同时读取倾斜传感器1的角度。通过软件的计算出棱镜1与理论值的偏差,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2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3)测量棱镜2和棱镜7:通过软件的计算得出与理论值的偏差,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2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调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4) 测量棱镜3和棱镜6:通过软件的计算得出与理论值的偏差,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2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5)四角测量:全站仪对轨道板四角所在棱镜1、3、6、8自动照准测量,完成测量后。经过软件的计算,轨道板的偏差值就会显示在软件上,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4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此步有可能通过前面的调整工作后轨道调整精度就已经满足要求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再操作此步。)。(6)完全测量:全站仪对轨道板上的棱镜1、2、3、6、7、8完成测量后,经过软件的计算,轨道板的偏差值就会显示在软件上,并将调整信息发送到各自对应的6个显示器上,施工人员根据调整量显示器上显示的调整量对轨道板进行调节。反复调整直到达标。(7)数据存储。轨道板调整完毕、误差满足要求后,需对轨道板实际安放位置的数据进行存储,分别为TXT、FFE文件。(8)数据备份完毕将轨道板精密调整系统精调作业2.4.3.5 精调控制要点(1)板端调整和过渡处的精调精调的第一步是轨道板过渡处和自由端的调节。轨道板近端的调整建议采用跟踪测量和精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全站仪将1号棱镜对准并进行跟踪测量。借助1号标架的倾斜感应器同时测算8号棱镜的高程。根据测量数据将轨道板活动端在精调爪上调到其应在的位置。一般先调高度再调平面位置!为了达到一定的精度,通过单个测量(精确测量)测定1号和8号棱镜。得到改正值后通过在轨道板精调爪的调节来进行修正和复测。同时,在与已调好的轨道板的过渡处(3号和6号棱镜),借助辅助标尺对轨道板进行初步调整,以便实现搭接处近于平顺过渡。余下的偏差再使用全站仪改正。测完3号和6号棱镜后,再次检测轨道板的四个角点的位置和高度是否准确(即四角测量),根据组长对测量的评估可以修正超出允许范围的误差并进行单个复测。有时必须调整一两个棱镜。在轨道板四角调整前,应确保轨道板中间的精调器处于未受力状态,四角调整完成后,再进行轨道板中部调整。(2)轨道板中部调整首先在跟踪模式下通过全站仪测量2号棱镜并经由倾斜感应器传递其高度给7号棱镜。2、7号棱镜的测量采用系统跟踪测量模式。板中调整时,应两侧同时调整。如果一侧调整量比另一侧大,则可能产生以下影响: 轨道板被扭曲à浇注时滑落轨道板尾端移动à需要再次调整角点在超高区,可能导致轨道板从精调器上滑落(非常少见)轨道板中部调整完成后,应对轨道板进行整体检测。2.4.3.6 精调结果文件的记录精调完成后,在日志目录下,软件会生成不同的文件,分别是.TXT和.FFE文件,每班结束后及时下载备份,打印结果报监理审批。(

    注意事项

    本文(测量技术交底,施工放样技术.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