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三级)11111111.doc
-
资源ID:2804555
资源大小:41.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三级)11111111.doc
工程技术交底书(三级技术交底)单位名称: 主送单位编号交底名称特大桥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日期交底内容如下:一、概况:本连续梁采用二向预应力体系,钢筋、管道密集。张拉条件为砼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100%,且必须保证砼龄期不小于10天。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张拉时,两端应保持对称张拉,最大不平衡束不能超过1束,张拉顺序先腹板,后顶板,再底板,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同一施工节段的预应力按纵向 横向的顺序张拉,并及时压浆。预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二、施工交底:纵向、横向预应力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15.24mm,具体内容如下:2.1、纵向预应力索张拉控制纵向预应力索均为两端张拉。预应力张拉时,采用张拉力为主、张拉力与钢束伸长量双控,计算伸长量时采用的孔道偏差系数k=0.0025、摩擦系数u=0.23,锚口及喇叭口损失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张拉时实际伸长量允许±6%的误差。在正式测量钢索伸长量前应先将钢束张拉应力张拉到10%0,再正式张拉和测量伸长量。要求张拉完一批钢束,及时抽真空压浆一批,且待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方可张拉下一批钢束或进行下一工序施工。纵向索管道用定位钢筋网准确定位,当管道位于直线上时,定位网片间距不得大于50cm,当管道位于曲线上时,定位网片间距不大于15cm。2.2、横向预应力索横向预应力索规格4-S15.20mm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内径70mm×19mm金属波纹管制孔,真空辅助压浆。要求一端固定、一端张拉,张拉端和锚固端在主梁两侧交错布置。预应力张拉时,采用张拉力为主、张拉力与钢束伸长值双控,计算伸长量时采用的系数k=0.0025=0.23。横向索管道用定位钢筋网准确定位,当管道位于直线上时,定位网片间距不得大于50cm,当管道位于曲线上时,定位网片间距不大于15cm。2.3、材料的存放钢绞线应存放在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工地存放时,应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要求,并及时进行覆盖。锚具设专人保管。贮存、运输均应妥善保护,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临时性的防护措施应不影响安装操作的效果和永久性防锈措施的实施。作好标识,防止混用。2.4、张拉设备配置及要求本连续梁纵向张拉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张拉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张拉油压表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不低于0.4级,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张拉次数小于等于300次,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校正。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还必须重新进行校正:已张拉作业达300次;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千斤顶经过拆修之后。千斤顶与已校正过的油压表配套编号。油表检验与千斤顶视为一个单元进行检验,千斤顶在张拉作业前必须与油表配套校正。2.5、施工工艺2.5.1 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工序流程波纹管制孔养护清孔穿束调顺拆除底板障碍物清理锚垫板安装工作锚及夹片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千斤顶顶进油张拉伸长值校核持荷顶压卸荷锚固记录2.5.2 张拉程序纵向:0初应力(0.1con)(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20%con(持续分钟、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50%con(持续分钟、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con(持续分钟、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锚固回油到0(测总回缩量、测工作锚夹片外露)。con为钢绞线控制应力;横向:0初始应力(0.1con,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控制应力(持荷5分钟)张拉端卸压自锚卸工具锚和千斤顶;2.6 预应力施工2.6.1 预应力成孔预应力成孔采用波纹管。在中间接头,接头两端先用金属波纹管套住(波纹管长度300mm),再用密封胶带封裹。横向预应力筋设计为单端张拉,在施工时波纹管、套管与预应力筋同时安装就位,且横向预应力索张拉端应交错布置;同时,横竖向波纹管道均应在固定端接好通气孔;纵向预应力筋两端同时张拉,为便于施工和防止管道漏浆造成堵管,施工时采取先行预埋波纹管或套管成孔,混凝土浇注完,张拉前穿钢绞线的方法。波纹管的安装定位:波纹管的安装,事先按设计图中预应力筋的曲线坐标,在梁体钢筋上定出具体位置。波纹管的固定定位采用定位网钢筋。定位网钢筋必须焊接绑扎牢固。相邻两片定位网钢筋间距不大于500mm,在管道转折点处定位网加密间距为150mm。若预应力管道与普通钢筋发生冲突时允许进行局部调整,调整原则是先普通钢筋,后横向预应力筋,保持纵向预应力管道不动;钢筋若遇预应力张拉槽,截断后应预留搭接长度临时弯折,封槽时再复位焊接形成整体;锚后加强钢筋网采用10HPB225;波纹管接长时,先将端头的折角、毛刺等处理掉,再用较其大一号的波纹管充当套管,其套接长度按30cm计,并用胶带包裹严密,保证不渗水、不漏浆;为防止波纹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压扁、破损等造成穿钢绞线困难,在施工时可以内穿较其小一号的硬塑料胶管,待混凝土终凝后,张拉前拔出后再穿钢绞线;在施工的过程中谨防管道移位、变形和破损。2.6.2 钢绞线的制作和穿束下料与编束:钢绞线下料场地平坦,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领取钢绞线按试验报告单逐盘对号领料,钢绞线应在特制的放盘框中进行,防止弹伤人和钢绞线打绞,放盘过程中的钢绞线需细致检查外观,发现劈裂重皮、小刺、折弯、油污等需进行处理,钢绞线下料用砂轮锯切割,严禁用电弧,切割口两侧各30mm处先用铁丝绑扎,同一编号的钢绞线束可集中下料,对于两端同时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束,钢绞线下料长度可按每个孔道的实际长度+油顶高度×2+工具锚厚度×2+限位板的有效高度×2+200mm之和下料,其误差为±30mm;钢绞线束外面用1mm铁线缠绑扎紧,其缠绕铁线间距为1.5m,使编扎成束顺直不扭转;根据每束钢绞线的长度,对钢绞线束进行编号标识,分别存放。编号时应在两端系上铁皮小牌,注明编号,以免混杂;钢绞线束存放及移运时,保持顺直,不受损伤,不得污染;存放时,须垫方木,方木间距以钢绞线不着地为度;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 严禁钢绞线受高温、接触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钢绞线存放地点干燥、清洁,钢绞线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0cm,并加覆盖防止雨水和油污浸蚀。开盘用卷扬机牵引,用钢尺丈量下料。下料可采用砂轮机切割,严禁钢绞线受拉部位受到火花灼伤,钢绞线端部应熔合在一起,避免散股。每束钢束,尽量采用同一盘上的钢绞线,以求力学性能一样,防止因弹性模量互不相等而产生应力不均的现象。编束后的钢绞线按编号分类存放,钢绞线束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m。穿束方法:短束采用人工穿束,长束采用5t卷扬机牵引穿束。采用卷扬机穿束时,将卷扬机钢丝绳套在钢绞线束前端,人工将钢绞线端头抬高并放入管道口内,开动卷扬机,使钢束缓缓进入孔道内。卷扬机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约10m之内,电动机功率为1.52.0KW。钢束的前端应装特制的牵引头。2.7、箱梁终拉完成后,在48h内进行管道压浆。管道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灌浆材料为高性能无收缩防腐灌浆剂。2.7.1、工艺流程清除管道内杂物及积水用水泥砂浆密封锚具 清理锚垫板上的灌浆孔确定抽真空端及灌浆端,安装引出管、堵阀和接头搅拌水泥浆抽真空灌浆泵灌浆出浆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相同时,关闭抽真空端所有的阀灌浆泵保压 关闭灌浆泵及灌浆端阀门拆卸外接管路、灌浆泵浆体初凝后拆卸并清洗出浆端堵阀。2.7.2、压浆工艺 确定抽吸真空端及压浆端,在两端锚座上安装压浆罩、压浆管、堵阀和快换接头。必须检查并确保所安装阀门能安全开启及关闭。 在安装完盖帽及设备后拧开排水口,利用高压风将管道可能存在的水份吹出;将接驳在真空泵负压容器上的三向阀的上端出口用透明喉管连接到抽真空端的快换接头上。用真空泵吸真空,启动真空泵,开启出浆端接在接驳管上的阀门。关闭入浆端的阀门。抽吸真空度要求达到-0.06-0.1MPa 并保持稳定,停泵1min,若压力表能保持不变即可认为孔道能达到并维持真空。 启动电机使搅拌机运转,然后加水,再缓慢均匀地加入灌浆剂(不得整袋一下倒入,更不能将灌浆剂袋掉入搅拌筒内)。拌合时间不少于2min,然后将调好的灌浆剂放入下层压浆罐,下层压浆罐灌浆剂进口处设过滤网,滤去杂物以防止堵塞管道,过滤网孔格不大于2.5mm×2.5mm。 启动灌浆泵,开始灌浆。灌浆时按先下后上的顺序压浆(真空泵仍保持连续作业),即由一端压入灌浆剂,待抽真空端的透明网纹管中有浆体经过时,关闭空气滤清器前端的阀门,稍候打开排气阀直至水泥浆顺畅流出。当另一端溢出的稀浆变浓(与灌入的浆体相同时)之后,封闭出浆口,继续压浆使压力达到0.50.6MPa,持压2min且无漏浆情况时,关闭进浆阀门卸下输浆胶管。 浆体初凝后(约5h,具体时间根据气温由试验确定),拆卸并清理安装在压浆端及出浆端的球阀,彻底冲洗压浆设备及工具。三、质量交底1、穿束时避免钢束扭曲,如发生个别钢绞线顶弯,将其更换后再穿束。钢绞线束顺直,不得有死弯,不得沾有油渍。钢绞线伸出梁体两端长度相同。2、当梁体预留孔道无法穿过钢绞线束时,确定孔道堵塞位置,进行凿洞清孔处理后再穿束。3、穿束后,在凿洞清孔处用1mm厚铁皮裹盖钢绞线束,保证孔道畅通,然后用支座灌浆料修补孔道外梁体混凝土。4、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死弯,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m。向孔内穿束的方法可采用人力推送的方法,在穿束困难时,穿束前对孔道用通孔器全程通过一遍,以保证钢束能顺利通过,并核对孔道与钢束的编号。穿束时拖拉方向和钢束穿入方向要与锚具垫板垂直。5、 预应力张拉条件及控制原则预应力分阶段两次张拉完成,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90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梁体混凝土龄期大于5天。张拉中实施张拉应力、应变、时间“三控”:即张拉时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值作校核,在k作用下持荷5min。纵向预应力筋应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横向预应力筋采用单侧交错张拉, 自中横隔梁段中心向两端对称进行,以梁中线两侧对称进行;靠近梁段外端的1束待下一梁段浇注后再张拉。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要换钢绞线重新张拉a、后期张拉时发现早期张拉的锚具当中夹片断裂者;b、锚具内夹片错牙在4mm以上者;c、锚具内夹片断裂在两片以上者(含有错牙的两片断裂);d、锚环裂纹损坏者;e、切割钢绞线或者压浆时发生滑丝者。6、 滑丝与断丝处理在整个张拉过程中,严密注意钢绞线及锚具滑丝情况。a、当全梁断丝、滑丝总数超过钢丝总数的0.5%,且一束内断丝超过一丝时均须进行处理。b、处理方法:当一束出现少量滑丝时,可用单根张拉油顶进行补拉。当一束内出现多根钢绞线滑丝时,须放松钢绞线束并重新装夹片整束补拉。7 、有关规定a、张拉钢绞线之前,对梁体应作全面检查,如有缺陷,须事先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要求。b、油表必须经过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校验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c、千斤顶必须经过校正合格后方允许使用。校正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8、张拉注意事项1) 张拉前检查锚具及夹片,如有裂纹或破损,应及时更换;2) 检查油泵及千斤顶油路应无泄露,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3) 千斤顶不准超载,不准超出规定的行程;转移油泵时必须将油压表拆卸下来另行携带转移。4) 张拉时,油压升降应缓慢、均匀,两端伸长应基本保持一致,严禁一端张拉。5)在整个张拉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有无滑丝、断丝现象。6)滑丝、断丝现象如果发生在锚固前,立即停止张拉,处理后再重新张拉。7)如果发生在割丝后,可用砂轮缓慢切割一端锚环,然后换束重新张拉。8)张拉完成后,在锚圈口处的钢束做上记号,24h后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方可割束,切断处距夹片尾34cm。钢束切割采用砂轮角磨机作业,严禁使用氧焰切割。8、预应力张拉质量要求(1)每片梁断丝及滑丝数量不得超过预应力钢绞线总丝数的0.5%,并不得位于梁体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否则,放松换束或更换锚具。(2)因处理滑丝断丝而引起钢束重复张拉时,同一束钢绞线束次数不得超过3次,若钢绞线与锚具因滑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应予更换。(3)锚固后夹片外露量不小于3mm,且平齐,夹片不得错牙。并在夹片与锚圈、夹片与钢绞线啮合处划线标记,24h后检查有无夹片跟进或钢绞线内缩。(4)钢绞线回缩量控制在6mm以内。箱梁终张后应实测梁体上拱度,实测值不得大于30mm。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按设计或工艺要求计算确定。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检验方法除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 (mm)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1钢丝与设计或计算长度差±10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根(束)。尺量束中各根钢丝长度差不大于钢丝长度的1/5 000,且不大于52钢绞线与设计或计算长度差±10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53热轧带肋钢筋±50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限值和检验方法序 号锚 具 类 别内缩量限值(mm)检验方法检验数量1支承式锚具(镦头锚具等)螺帽缝隙1尺量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根(束)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12锥塞式锚具53夹片式锚具有顶压5无顶压68四、安全交底1) 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事先制作一个简易的铁笼。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装在铁笼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较为安全。2)千斤顶不准超载,不准超出规定的行程;转移油泵时必须将油压表拆下来专人护送。3) 作业中,操作要平稳、均匀,张拉时两端不得站人。在测量伸长量时,应先停止拉伸,操作人员站在侧面进行操作。4) 张拉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周围要设置明显警示牌。5) 钢绞线顶锚后发现断、滑丝及伸长值超标问题,需要卸荷重张时,要有专人巡视,在张拉作业区域内,防止其它人员靠近。6)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7)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并禁止酒后高空作业。五、后附张拉油表读数和理论伸长值,严格按照张拉顺序进行张拉。交底人 复核被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