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灌注桩冲击钻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

    • 资源ID:2804231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灌注桩冲击钻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

    灌注桩冲击钻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摘要:冲击钻锥钻孔施工工艺在工程桩基础施工中被广泛运用,但很难避免卡钻现象。本文结合钦北铁路6#桥钻孔施工出现的卡钻现象,简要介绍卡钻的原因及处理预防措施。 关键词:冲击钻灌注桩 卡钻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 冲击钻锥钻孔施工工艺具有适用地质广泛,包括黏性土、砂类土、砾石、卵石、漂石、岩石等,且施工安全,设备简单,在桩基础施工特别是针对岩石地质的钻孔中被广泛运用。但由于其钻具与钻机架为柔性连接,钻锥重量大,受操作人员施工经验影响大等因素,容易出现卡钻、掉钻等事故,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1 卡钻原因分析 1.1 钻孔形成梅花孔(或称十字孔),冲锥被狭窄部位卡住。所谓梅花孔即在冲击钻钻进时,冲成的孔不圆而形成梅花状。梅花孔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钻锥转向装置失灵,以致冲钻不转动,总在一个方向上下冲击;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过高,冲击转动阻力太大,钻头转动困难;操作时钢丝绳太松或冲程太小,冲锥刚提起又落下,钻头转动时间不充分或转动很小,改换不了冲击位置;有非匀质地层,如漂卵石层、堆积层等易出现探头石,造成局部孔壁凸进,成孔不圆。 1.2 未及时补焊冲锥,钻孔直径逐渐变小,产生缩孔。而补焊后的冲锥大了,又用高冲程猛击,极易发生卡钻。 1.3 伸入孔内不大的探头石未被击碎,卡住锥脚或锥顶。 1.4 孔口掉下石块或其他物件,卡住冲锥。 1.5 在粘土层中冲击的冲程太高,泥浆太稠,以致冲锥被吸住。 1.6 大绳松放太多,冲锥倾倒,顶住孔壁。 2卡钻处理方法 处理卡钻应先弄清情况,针对卡钻原因进行处理。宜待冲锥有松动后方可用力上提,不可盲动,以免造成越卡越紧。通常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当为梅花卡钻时,若锥头向下有活动余地,可使钻头向下活动并转动至孔径较大方向提起钻头。也可松一下钢丝绳,使钻锥转动一个角度,有可能将钻锥提出。 2.2 卡钻不宜强提以防坍孔、埋钻。宜用由下向上顶撞的办法,轻打卡点的石头,有时使钻头上下活动,也能脱离卡点或使掉入的石块落下。 2.3 用较粗的钢丝绳带打捞钩或打捞绳放进孔内,将冲锥勾住后,与大绳同时提动。或交替提动,并多次上下、左右摆动试探,有时能将冲锥提出。 2.4 在打捞过程中,要继续搅拌泥浆,防止沉淀埋钻。 2.5 用其他工具,如小的冲锥、小掏渣筒等下到孔内冲击,将卡锥的石块挤进孔壁,或把冲锥碰活动脱离卡点后,再将冲锥提出。但要稳住大绳以免冲锥突然下落。 2.6 用压缩空气管或高压水管下入孔内,对准卡锥一侧或吸锥处适当冲射一些时候,使点松动后强行提出。 2.7 使用专门加工的工具将顶住孔壁的钻头拔正。 2.8 用以上的方法提升卡锥无效时,可试用水下爆破提锥法。将防水炸药(少于1Kg)放于孔内,沿锥的滑槽放到锥底,而后引爆,震松卡锥,再用卷扬机和链滑车同时提拉,一般能将锥提出。 2.9 严重卡钻时,采取冰冻孔桩四周、人工下孔清阻等特殊方法。 3卡钻预防措施 3.1加强人员培训,熟悉施工工艺,按部就班,不能急于求成,从而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3.2 应经常检查转向装置的灵活性,即使修理或更换失灵的转向装置。 3.3 选用适当粘度和相对密度的泥浆,切不可太稠或太稀。既保证护壁安全,又要保证充分翻渣且不增加钻锥的旋转阻力,并适时掏渣。 3.4 用低冲程时,每冲击一段换用高一些的冲程冲击,交替冲击修正孔形。 3.5 出现梅花孔后,可用片石,卵石混合粘土回填钻孔,重新冲击。 3.6 经常检查孔的几何尺寸,一般用8号铁丝圈在钻锥底外侧,点焊固定,将钻锥放入孔中再提出泥浆液面,观察铁丝变形情况,变形过大则说明孔壁不圆,应该采取措施洗孔。 3.7 冲孔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钻锥吊绳的运动轨迹,下钻锥时钢绳有偏弹、移位现象,即是梅花孔形成的先兆,极容易卡钻。 3.8 为了防止缩孔应及时修补磨损钻头,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快转慢进,并复钻二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锥上下、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径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孔要求为止。 4 工程实例 钦北铁路6#桥位于广西省省钦州至北海客运铁路2标段,横跨钦北高速公路。主桥上部构造为10620010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箱梁,采用双薄壁空心墩型式。主桥16、17、18号墩的基础工程为20根240cm的群桩基础,端承桩桩深37m。原施工方案拟采用人工挖孔,试验开挖桩孔2根,桩挖至13m后,渗水大,导致施工速度缓慢,选用冲击钻钻孔。 地质情况:地表下(09)m为强风化灰岩,(9-21)m为中风化灰岩,抗压强度19Mpa,(2137)m为白云岩,抗压强度34Mpa。 设备准备:根据地质状况,选用冲击锥钻机成孔,其主卷扬机额定拉力10t;钻锥五瓣齿梅花形,钻锥顶之下0.5m处加绕钻一圈的打捞环;拉钻钢丝绳产地日本,直径28mm;钻机吊臂高9m;机架重量12T。 场地准备:施工前首先整平场地,控制地表高程为孔桩顶高程加1.2m。接着埋设护筒,护筒采用人工挖孔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护筒直径2.6m,护筒混凝土标号C30。钻机安装,场地表面铺0.3m石渣或碎石硬化,再支垫枕木安装钻机,确保钻机稳定不下沉、倾斜。开孔前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在护筒壁上埋设定位钢筋,定期检查大绳中心偏位。 在钻孔施工期间,出现多次卡钻现象,较为严重的有两次,处理过程如下: 4.1 第17-11号桩孔钻至17.5m深时,检查钻具完毕放钻下孔时卡钻。经过原因分析:钻机在钻进时,钻锥上提高度过高,每次都达到4m以上,造成冲进速度过快,孔壁探头石清洗不干净,形成梅花孔。现场采取了如下措施:卷扬机拉提:卷扬机重复提钻锥,并配以将钢丝绳左右拔移、旋转,没有效果;使用捞钩打捞:勾住钻锥周边的钢丝绳圈打捞环,再用卷扬机重复提钻锥,调用25t吊车近距离起吊,没有效果;使用小钻锥冲击:用1.5m直径的小冲击锥放入孔内,冲击卡住的钻锥,卡住的钻锥下移了10cm,但没有再动;用炸药爆炸振动:用上方法取钻锥共耗时两天,期间钢丝绳拉断两根,没能将钻锥提起来,后仔细分析了地质资料,在桩孔周围地表9m以下都是完整灰岩,决定使用小防水药包(3节)爆破方法松动钻锥。先用测绳准确测量钻锥的位置,沿锥的滑槽放到锥底,依靠爆炸的强大振力抖动钻锥挤压桩孔周围孔壁岩石,同时在炸药爆炸时用卷扬机拉紧钻锥,炸药引爆后,钻锥终于被提起来。 4.2 第17-5号桩孔钻至12.5m深时,钻锥在上提3m往下冲时,碰撞孔壁倾翻了90度,横卧于孔底的最深处,钻锥的锥齿和锤头分别卡在桩孔的两侧,在三天的时间内使用了各种方法,未能将钻锥取出。后查看施工记录:在钻进土层时,由于工人一味追求施工速度,在12小时内冲孔了8m,泥浆稀释速度慢,冲孔泥浆比重很高(查施工记录为1.45)。钻锥在冲进时基本没有旋转,钻锥的梅花齿将孔壁土拉出5道深槽,钻锥在冲进上提和下落时都以土槽为轨道上下运动,形成了严重的梅花孔。进入岩石层,钻锥在倾翻后,钻头和钻齿卡在两边突出的岩石下。 由于孔深不太深,经研究决定采取人工清除阻碍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下:焊接制作钢筋笼(钢筋笼直径238cm,长13m,28主筋间距10cm,螺旋钢筋间距10cm),用吊车将钢筋笼放入孔内支撑护壁,钢筋笼的底部与钻锥最高处接触。同时准备四台泥浆泵并制作了两池比重较高的泥浆(比重1.4),其中两台泥浆泵安装在泥浆池内(当抽干泥浆的桩孔有坍塌现象时及时回浆护壁),将泵管接至孔口;另两台泥浆泵从钢筋笼中放入孔底,开启孔中的泥浆泵将孔内的泥浆液面抽至钻锥以下。经过观察护壁稳定的情况下,由人工使用风镐凿掉阻挡的岩石,卷扬机拉提钻锥头,将钻锥取出。 为消除梅花孔,回填片石混合粘土至形成梅花孔的起点,重新冲孔,卡钻现象消除。 5 结语 冲击钻钻孔的卡钻现象在施工中很难避免的,但大多数都是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急于求成,一味追求进度,反而因此影响进度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施工工艺,坚持以“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 参考文献: 1成永裕,臧洪林,蔡绍忠等.公路施工手册桥涵分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1月. 2张之强等.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注意事项

    本文(灌注桩冲击钻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