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财政局弱电工程深化设计方案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
-
资源ID:2801666
资源大小:13.90MB
全文页数:16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某财政局弱电工程深化设计方案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
XX市财政局办公楼弱电工程深化设计技术方案 上海XX网络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证书编号:建设部甲级设计总负责人:目 录第一章 智能化总体概述10一、总体要求11二、建设目标12三、设计原则14四、设计依据15第二章 分系统概述17一、综合布线系171、概述172、系统总体要求172.1用户需求分析172.2设计概述192.3设计原则202.4设计目标213、系统结构说明223.1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243.2水平干线子系统(HORIZONTAL)263.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273.4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RISER)293.5设备房子系统(EQUIPMENT)304、管线设计建议304.1水平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案304.2干线的垂直部分324.3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334.4设备电源管线方案334.5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345、系统性能355.1近端串扰 (NEXT)355.2衰减(ATTENUATION)365.3衰减串扰比 (ACR)365.4等级远端串扰 (ELFEXT)和等级远端串扰总和(Power Sum ELFEXT)375.5综合串扰总和(Power Sum Next)375.6回波损耗375.7结构返回损耗375.8传输时延差375.9均衡性385.10主干线缆(光缆)的性能386、综合布线系统测试386.1测试原因386.2测试模型396.3测试标准397、系统认证41二、 计算机网络系统421.项目概述421.1 系统建设总体目标421.2 系统建设总体设计原则432.系统总体设计472.1 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472.2 分层次的设计482.3 层次性网络设计的指导原则482.4 网络拓扑结构492.5 网络安全设计502.6 网络管理设计513.设备选型533.1 核心主交换机533.2 汇聚交换机593.3 Quidway SecPath 1000F 防火墙67三、安全防范系统81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812、防盗报警系统843、巡更系统87四、电子会议系统901、概述902、客户需求和设计规范922.1用户需求分析922.2系统设计原则922.3系统设计原则943、方案的设计说明953.1音频扩音系统功能953.3投影显示系统1063.4ITRON集中控制系统1084系统维护和售后服务112五、建筑设备监控(BA)系统1131、 中央监控系统相关介绍1131.1、中央监控系统原理1131.2、系统设计总则1131.3、系统功能特点介绍1141.4、自动化监控系统(MACS)具体规划1181.5、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1191.6、此规划系统具体能实现功能1191.7、子系统具体规划介绍1202、JC-MACS系统产品介绍1292.1、JC-MACS系统软件1292.2 MACS控制处理器(JC-102)1332.3 通讯界面转换器 JC-S485B21342.4 数字输出模块 JC-0008SN1352.5 数字输入模块 JC-0800S1352.6电梯楼层显示控制模块1362.7 数位输入输出模块 JC-0808S1362.8 8点模拟输入模块1372.9 PMAC9900E 综合电力监控仪138六、公共广播及背景音响系统1411、设计思想1412、技术说明文件1423、公共/消防广播设计指标1424、公共广播系统选型原则1435、系统特点1446、公共广播分区1457、广播功放配置原则1468、系统维护和售后服务154七、大屏幕显示系统1551、系统需求分析1552、系统概述1553、系统组成1564、系统原理框图1565、系统功能特点1576、屏体的散热处理1577、亮度、均匀度控制1588、技术参数158八、有线电视系统1601、前端1602、干线传输系统1613、用户分配系统161九、智能集成管理系统1621、概述1622、总体功能设计1632.1系统基础功能与结构1632.1.1系统总体功能1632.1.2系统流程与数据逻辑关系1632.1.3动态数据采集与交换1652.1.4业务服务器1652.2系统集成基本功能1662.2.1 用户服务层集成功能1662.2.2分层次集成功能1662.2.3互操作功能1672.2.4集成平台技术要求1672.3 接口设计1682.3.1用户接口1682.3.2外部接口1692.3.3内部接口1693、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架构1693.1智能监控网络结构1693.2系统逻辑结构1703.3数字建筑与数据库1713.4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1713.4.1系统主控模块1713.4.2 视频监控子系统1733.4.3 安全防盗报警1743.4.4 周界防范系统1753.4.5 公共设备自动化系统1753.4.6 消防报警系统1763.4.7 系统管理与设置1774、系统运行环境1784.1网络1784.2服务器1784.3客户机178十、机房工程1791、机房装潢1802、机房照明1823、空调系统1834、机房供配电系统1845、接地系统1856、防雷1857、UPS系统187十一、门禁系统1891、项目需求描述1892、门禁系统简介1893、总体设计1904、系统应用1935、产品性能介绍2006、系统特点2077、布线要求2108、系统图211十二、材料清单和图纸212第一章 智能化总体概述1984年1月,由美国UTBS公司建成的CONNECITCUT州CITY PALACE 大厦的宣传词中,首次出现了“智能建筑”的概念,随后智能建筑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据有关统计,美国的智能建筑已超过万座,日本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建的大楼中约60%为智能建筑。中国的智能建筑事业也在进入90年代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智能大厦势必成为21世纪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智能建筑是集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集合。正在兴起的智能建筑建设热潮,反映了国际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成为21世纪的新型建筑。智能化建筑出现是房地产业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逐步应用,智能建筑市场在技术上日趋完善。智能化建筑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最新技术,将自然生态环境、建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与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度综合复杂系统,它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适、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开放的商务办公、娱乐休闲环境、实现建筑基础物业管理、安防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高度自动化,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保护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等目标。智能化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更是一种手段,一种应用现代智能科技让每一位用户感受智能化网络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的手段,真正体现设计者(开发商、智能化设计者)的现实关爱。智能建筑通过对建筑群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安全的商住办公环境。本方案就是基于上海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趋势,既考虑到智能建筑的现行建设和长远的发展,也充分考虑了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市场适应性和经济性,是一个全面而完整,反映当前国内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建筑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化系统工程成功建设的关键有四大基本要素:“正确的认识、合理的需求定位、优化的设计和规范的实施”。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思想应以人为本,并遵循以下要求:适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实施的可行性、标准化、开放性、可扩充性、数据安全性、易操作性,这样才能达到合理定位和最优设计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建设正蓬勃发展,贵公司在智能化的建设理念和实践上具有超前的意识,我公司对该项目的智能化规划设计将成为贵公司在项目整体设计中的一大亮点。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们公司融汇多年来智能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智慧,紧紧把握智能化发展之趋势,集成国内外先进的监测、控制和布线产品设备,融合多年来的工程建设经验,推出适合项目具体情况和特点的设计方案。在本次优化设计中,我们经过多次对施工现场勘察研究,并且对客户的需求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对原设计方案做了适当的修改和优化。一、总体要求 XX市财政局办公楼弱电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计算机管理的特点和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建设一套完整的、先进的、可扩展的、完全开放的体系结构。系统的建设不仅要求能够满足当前的金融业务办公、管理和行政办公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未来系统建设中可拓展的要求,最终达到监控信息网、计算机网、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等系统的合成。将XX市财政局办公楼建成真正的数字化办公大楼。我司建议在弱电设计中对各子系统的设计采取了相对独立,又能进行系统的互联和集成的设计方案。设计考虑弱电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各子系统:² 综合布线系统 ² 计算机网络系统 ² 安保监控系统² 智能会议系统² 楼宇自控系统² 公共广播及背景音响系统² 大屏幕显示系统² 有线电视系统² 智能集成管理系统² 机房工程系统² 门禁系统二、建设目标1、方案特色我公司具备多年的系统集成经验和智能化建设经验,我们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从硬件平台、软件应用以及综合服务等方面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建设方案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协调性。我们承诺:将严格按照业主要求、行业标准及国家和地方规范,以精心的设计、优良的售后服务完成 XX市财政局办公楼弱电工程的建设。2、总体目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控制技术、IC卡技术以及物业管理技术,采用整体化系统集成的方法,建立一个沟通内部用户与用户、用户与管理中心、用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商务及旅游生活环境,实现以智能化为主,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又具有二十一世纪风范的智能化项目。在整个设计思想中,我们始终突出设计的整体性。倡导整体解决的理念,根据大量的工程设计、实施以及工程管理经验,形成独特的系列全面解决方案。我们始终把握智能化技术发展态势,熟练掌握智能化产品的性能,对智能化全线产品和应用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方案的整体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撑。硬件平台建设-我们与市场主流产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对目前市场主流产品都有深刻了解和认识,方案的整体优化具有可靠的保证。硬件平台建设充分考虑项目智能化的需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成熟的智能化产品,采用最新的、成熟的智能化技术,保障智能化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先进性。但也注意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进步,新的应用不断推出,因而在方案设计中充分结合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以二十一世纪宽带多媒体信息交互的要求为目标,充分考虑可扩充性,突出方案的前瞻性,同时保证智能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因此,我们以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为特色,以全面解决方案为整体优化的可靠保证,系统建成后可具备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信息服务系统,集中的安全防范体系,综合的信息通信系统和宽带网络。3、指导思想我们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既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又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同时坚持面向应用,注重实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注重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保护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从而有效保护业主的初期投资,突出方案的经济性。坚持高起点,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成熟的智能化技术,保证系统在今后一定时期的先进性;坚持“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适应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以求最佳效果。三、设计原则XX市财政局办公楼弱电系统建设强调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节能”和“环境优先”的原则以及“快乐入住”的新文化理念。从建设方需求出发,提高智能设备的实用性,建筑智能化对人们的商务及生活以“舒适、安全、方便”为目标;建筑智能化对物业管理以“高效、周到、系统”为目标,最终服务于用户。使智能化和建筑设计的初衷融为一体,达到统一。本智能化系统设计中着重贯彻了以下主要原则:可扩展性:智能化系统均与管理中心联网运行,对系统的可扩展性要求较高,所以考虑选用易扩展的系统。经济实用性:系统的经济性指的是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以降低运营成本和维修费用。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求系统具有长时间稳定工作的性能,对系统有安全保护设施,做到可靠、实用和方便。安全性:主要是指系统的防破坏能力。如在安防系统中采用防剪线破坏的技术,考虑本方案智能化系统的线缆选用优质防水型的线缆。易用性:本系统尽量采用用户易掌握、操作简单的设备。灵活性:如防盗报警系统既能适应防区、防范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又能任意增加探测器数量或改变探测器的位置。独立性:智能化系统肩负着保护用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也肩负着运行管理的职责,所以智能化系统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四、设计依据1招标文件要求 (1)XX财政局办公楼智能化系统设计任务书及其它相关文件、图纸;2、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颁发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32181-1998(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7)中国室内给水排水热水供应设计规范 GBJ19-87(8)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9)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1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11)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GB/T106-92(12)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87(13)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和技术要求 GB12323-90(14)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GB14948-94(15)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15381-94(1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CECS72-97(1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总规范 YD/T926.1-97(18)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 YD/T1097-2001(19)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 YD/T1099-2001(20)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GB/T7427-(21)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8A(22)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23)通信系统机房设计 GBKJ-90(2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1版)(2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2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27)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J84-85(28)国家其它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及规定3、以上相关标准和规范中,应采用最新更新版本;内容如有不一致处,则按如下优先级别顺序使用:(1)国家标准、规范(2)国际标准、规范(3)部颁标准、规范(4)行业标准、规范(5)地方标准、规范(6)制造商使用的标准、规范第二章 分系统概述一、 综合布线系1、概述根据XX市财政局弱电系统对智能化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初步设想,我公司对XX市财政局综合布线系统进行了设计,综合布线子系统是整个XX市财政局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规划时将以“统一考虑、分别实施、物尽其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分类实施。本公司在投标书中选用的是世界著名厂商NEXANS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2、系统总体要求2.1用户需求分析根据XX市财政局的技术要求:将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以对整幢建筑物中的电话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统一布线;为以上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先进的和可扩展的线路基础。以光缆和大对数双绞线配备一套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系统采用星型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结 构 化 布 线 系 统XX市财政局作为现代化的建筑,必须有高速主干网支撑它的多媒体信号的传输,综合布线系统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设施,就必须为主干网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综合布线系统也要为整幢建筑内模拟和数字语音系统,高速及低速的数字传输,传真机和图形终端机以及绘图设备的资料传送或实景图像传输,办公室电视会议与安保系统的监控信号,建筑物中的各种楼宇自控的信号等信息的传输提供支撑,即支持全部的媒体类型,互连方案和建筑环境,并应用于任何网络结构配置,并提供极其灵活的特性来适应未来应用的变化。综合上述XX市财政局综合布线系统应覆盖以下各部分:1 涉及计算机网络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类计算机外部设备(包括数字化投影系统设备等)。2 涉及传统电话通信系统(包括电话、传真、电话会议、无线分机的控制站点设备等)。3 为整幢建筑其它智能化子系统提供基础。同时XX市财政局综合布线系统要求达到包括:1 计算机网络系统将覆盖整幢建筑物。同时,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通过路由器接入INTERNET;2 大楼标准层主干满足甲级智能楼宇要求;3 主干网采用支持万兆网的6芯多模光缆(50/125u)及三类25对大对数语音电缆,系统主干可以适应FDDI,快速以太网,千/万兆以太网,ATM网等,水平采用六类非屏蔽电缆;4 语音与数据信息点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功能再定义;5 局域网可以根据具体用途配置各种级别的网络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非常灵活的更新和移动,同时可以适应网络设备的扩充和调整。2.2设计概述1 采用一套独立的综合布线系统,并以光缆和大对数电缆作为主要线路。2 系统数据主干均采用6芯(50/125uu)多模光缆分别连接地下一层电话总机房(D.MDF)、总配线架(D.MDF)和各楼层管理子系统的分配线架(D.IDF)。3 系统语音主干采用3类50对/25对大对数电缆分别连接地下一层电话机房总配线架(T.MDF)、总配线架(T.MDF)和各楼层管理子系统的分配线架(T.IDF)。4 水平系统涉及大楼内部管理、商务中心、办公层。5 采用符合六类布线标准的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作为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连线连接到各功能房/区的信息点。6 采用符合六类标准的结构化、模块化部件的各种配线架组成整幢建筑的总配线架(MDF)和各楼层、各区域的分配线架(IDF)。7 采用结构化、模块化RJ-45插座组成各功能房/区的信息插座。8 系统主干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单点故障问题,主干有效的进行线缆数量及容量备份,同时不浪费线缆资源。9 系统设计不留盲点。10 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均符合ISO/IEC 11801用户楼宇通用布线标准中对各子系统的规定。2.3设计原则本技术设计方案的设计依据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安装、施工、工艺、测试等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在XX市财政局综合布线系统中所使用的规范标准如有不一致之处,其使用的优先顺序如下:Ø 国际标准及技术规范;Ø 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Ø 部委标准及技术规范;Ø 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Ø 地方标准及技术规范;Ø 制造商使用的标准及技术规范。参考设计依据与技术规范1 ISO/IEC 11801 用户楼宇通用布线标准2 TIA/EIA-568B 商用建筑通讯布线标准3 TIA/EIA-569 商用建筑通讯路径与空间标准4 TIA/EIA-606 商用建筑通讯布线管理标准5 TIA/EIA-607 商用建筑通讯布线接地标准6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7 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规范8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9 GBJ79-85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10 YD/T926-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规范2.4设计目标Ø 先进性在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规划和设计时,应能适应XX市财政局在目前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使用要求,并在系统的总体性能上达到当前国内外的先进水平。Ø 实用性实施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能适应XX市财政局应用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图形图像、话音、视频信号等一体化的多媒体传输要求,同时满足国际、国内的技术标准和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完善的管理功能,方便地使用环境。也能使用户自己容易地、标准地排除故障。Ø 灵活性综合布线系统应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使用高性能的线缆来满足XX市财政局的联网需求。即任一信息点可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数控设备、电话/传真机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及中心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程控交换机、多媒体主机等)任意实现语音或数据的功能。并能与众多厂家产品兼容,使各个厂家的设备都能插入到这组通用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去。通过中心设备的升级灵活的升级系统的整体性能。Ø 模块化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尽量减少现场施工量,提高可靠性,方便管理和使用。因此基于物理星型拓扑结构的综合布线系统能提供一种结构化模块化系统管理方法,使用户的需求体现在每组结构化的信息管理点上。Ø 可扩充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支持系统的可扩充功能适应各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以便系统今后有更大的增涨要求和发展时对信息点的扩展能力得以满足,能很容易将当前的和未来的语音及数据设备,互联设备,网络管理设备等方便地扩展进去。Ø 可靠性和高性能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部分都采用高可靠的材料、部件和设备并采用标准接插式模块,确保高带宽传输质量。同时通过系统设计有效避免单点故障。Ø 经济性综合布线系统支持各种系统和设备的集成,如可将语音、数据、图象、监控等设备设计在一起工作,从而在硬件,软件、培训方面具有投资保护性。同时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提供系统的性价比。3、系统结构说明本设计方案是依据弱电系统技术要求说明,结合设计目标、设计技术规范,注重满足XX市财政局当前和未来的各类信息传输的要求,使之成为XX市财政局智能化系统的有力支撑。整个XX市财政局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为“统一考虑、分别实施、物尽其用、经济合理”。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系统中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应对智能化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选出需要与综合布线系统通盘考虑的各项布线内容,纳入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统一设计,真正做到综合布线的类别与计算机网络或信息通讯系统相适应,综合布线的防护措施与干扰环境相适应,充分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质量可靠。财政局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与财政局的建筑弱电系统设计同步进行,要满足财政局综合管理、业务经营等多方面的需求。这次方案设计时对垂直主干子系统的设计将充分考虑对水平干线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同时要考虑今后整幢建筑发展和升级换代等扩展需要,对财政局综合布线系统作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规划,满足财政局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设计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将满足高带宽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联,包括采用适应FDDI,快速以太网,ATM网,支持千兆以太网及将来更高速率的万兆以太网数据信息交换的主干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也将支持信息系统对外界的信息交换,包括与其他业务单位,与国内外同行的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以及对外交流活动期间的通信及网络互联(包括Internet网互联)等。这些信息的交换将包含大量采用多媒体信息的视频、音频、图形图像信号,这需要内外网络系统的紧密结合。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是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互联的基础。综合上述,在整个综合布线系统中,端到端系统工程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某一元器件的性能作了提升但整个系统的性能却并未提升。系统中的所有器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设计整个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整个布线系统而言,将系统中的各种器件作为单独的个体来设计是不可行的。端到端的设计方式将确保整个系统发挥最高性能。采用结构化的、模块化的、标准化的和灵活性极高的开放式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它能为计算机系统的信息传送与共享提供较高的带宽,满足今后的综合业务需求,如数据、话音、图象和视频信号的多媒体传输。同时也方便用户日后的维护及扩充升级。综合布线系统将为财政局智能化系统提供:Ø 超凡的非屏蔽双绞线技术和传输介质的集成能力Ø 高效,可靠的主干系统Ø 高速及宽带的传输能力Ø 灵活的,基于开放结构的子系统Ø 高效、便捷的管理性Ø 具有发展性,以适应未来应用的需求根据ISO/IEC 11801-2002用户楼宇通用布线标准,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 Subsystem)、水平干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Room Subsystem)、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Riser Subsystem)、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六个子系统组成。3.1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通过插座既以引出电话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或其它传感器及弱电设备。信息插座采用模块化产品,并为用户提供标准的RJ45(计算机终端设备和电话终端设备)的墙面单孔/双孔信息插座(主要用于语音/数据信息点),Nexans公司的系列插座(原阿尔卡特产品)具有性能高、尺寸小、安装简便等特点。适合于大数据流工作的使用,其输入、输出线的线规都符合ANSI/EIA/TIA-568B标准。所有的水平区,选用的面板都考虑到防尘要求,以提高维护的便利性。信息点产品型号的选型:本项目采用六类模块插座Ø 设计方案中采用六类插座接口。Ø 设计方案的信息插座连线采用六类跳线,提供了超强的性能,并通过了所有室外测试,而且比标准跳线的性能更稳定,Nexans的六类跳线利用线缆的交接增强了线缆伸展性,并能达到和确保系统的性能要求。所有的跳线都有标记,并标有序号,有助线缆管理。地面出口由于信息点具体数量基本确定,为配合工程施工,可先进行信息点预设置,并安排好桥架及管道的安装。信息点预设置可分为墙面安装、柱头安装和地面安装三种。前二种可在墙面或柱头内预埋管道和接线盒(包括过渡盒)。而对地面安装,建议先在地板下预埋金属线槽,线槽从弱电井(管理子系统的设备房)引出,沿走廊引至各向,到达设有信息区时,再由支线槽引入各信息点出口。强电线路可同弱电线路平行铺设,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线槽中,两线槽间距应大于等于30mm。这样可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 、话音、UPS及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做到一个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地面预埋线槽3.2水平干线子系统(HORIZONTAL)水平子干线系统的作用是将主干子系统的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数据、图形图像等电子信息交换服务和话音传输服务将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布线。六类(CAT.6 UTP) 线能支持每线对最高250Mhz的高带宽以太网传输及1.2/2.4Gbps的ATM应用,能保证现有的百兆桌面应用及满足将来千兆位信息传输系统的升级。本次设计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线从配线架至最远端工作区端口的距离不超过90米(因为配线架跳线和终端设备接线扣去10米)。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是目前性能价格比较好的高品质传输介质。其性能指标完全符合ANSI/EIA/TIA-568B标准和六类的标准,能确保在100米范围内传输介质频宽达到:250MHz。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还可以传输各种72V以下直流电压和相应频率以内的弱电信号,包括电话、计算机、楼宇自控设备的控制广播信号、视频监视信号和各种弱电传感信号等等。考虑到可预见将来的高速率应用,以及现代化大楼对于防火的要求,本次设计方案中选用了Nexans的六类四对UTP线缆,四对线之间是环绕的、非平直的,而且具有外表皮易剥的特点。3.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管理子系统涉及各楼层的电脑/电话的配线管理,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财政局今后综合业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子系统(含弱电井道)设有垂直主干的光纤配线架和电话的110线架;以及所有连接水平信息点的快接式配线架,从而达到使数据、语音信息点灵活互换的功能。其中:语音配架间的跳线方便的实现语音/数据点的互换功能。所有接插设备均选用了标准化的,具通用性及操作维护便利的特点。本设计方案采用的跳线式管理方式是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结构化、模块化和使用的灵活性、可调整性的充分体现。当设备布置出现变化时,不必大动干戈,仅需将相关跳线作出改动即可。也能对其它系统的构成、连接进行任意的调整和分配。由于管理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为使计算机网络建成后能正常运行、扩展灵活、维护方便、因此我们在布线设计中考虑:Ø 选型F.IDF(光纤配线架)管理:多模光纤配线架选用体积小、安装简便、便于维护的机架式配线架。同时考虑到综合布线系统建成后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并满足用户招标书的要求配线架中采用ST光纤耦合器,设计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机架式配线架和ST光纤适配器。T.IDF、C.IDF(电话/电脑配线架)管理:由于电话、传真的电讯通信要求的传输带宽低,但充分考虑用户今后的发展以及电话/电脑的互换,因此电脑、电话统一选用24口高密度配线架,便于日后的维护及管理,语音点由24口快配架连接到水平110系列配线架模块式压接配线架,与主干110架连接。电话主干设计采用了的110系列配线架模块式压接配线架,本方案将采用100对的110系列机架式配线架,以方便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及美观。Ø 配线间(设备房)的环境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适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设备间的设置应该满足以下要求:设备间的位置应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对外网络接口室温应保持在1030度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20%80%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防尘措施设备间应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放设备,面积最低不应小于10平方米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地板载重量不小于300kg/m2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应小于300W。Ø 配线管理配线架的配线管理采用电子表格对应方式,根据大楼各信息点的层次、单元/区域,记录下布线的通路、线缆终结的位置、所用部件或材料的说明,并对布线通路、信息插座、接地电缆等加上永久性标志,以方便维护人员识别和管理。3.4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RISER)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ABX)、控制中心的设备子系统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常用介质是大对数双绞线电缆、光缆。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提供建筑物中主配线架(MDF)与各管理子系统中分配线架(IDF)连接的路由,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物理星型的设计原则,并考虑到系统中数据、图形图像、语音和视频信号的电子信息交换的需求和话音通信服务需求,在垂直子系统的井道中对话音服务系统采用2根3类50对/25对大对数电缆将电话机房的电话总配线架(T.MDF)与相应楼各楼层各区域的管理子系统的分配线架T.IDF连接,而对电脑系统的网络互联,则从服务器机房的光纤配线总架(F.MDF)通过2根6芯多模(50/125u)光缆连接到各楼层各区域的管理子系统上。在选择电缆对数/芯数时,充分考虑到系统主干的可靠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