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目 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1.3编制范围22工程概况22.1线路情况22.2主要技术标准3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32.4工程特点62.5工程难点及控制工程63工程项目所在地区情况73.1自然特征73.2交通运输条件93.3沿线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情况103.4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104 施工组织114.1施工总体目标114.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134.3总体施工方案和主要阶段工期164.4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及施工配合措施174.5 施工测试204.6内业资料214.7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225大临工程225.1施工便道设置225.2搅拌站225.3泥浆池设置225.4施工用电225.5施工用水235.6顾家#特大桥弃土236控制工程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案236.1控制工程施工方案236.2难点工程施工方案257施工方案307.1施工准备307.2桩基础施工317.3承台施工377.4挖井基础施工417.5墩、台身施工437.6连续梁施工517.7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927.8桥梁工程测量方案977.9 桥梁工程检测、试验方案1028工程材料设备、施工装备、劳动力及资金施工计划1068.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1068.2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1088.3劳动力使用计划1088.4资金使用计划1089管理措施1099.1标准化管理1099.2质量保证措施1239.3安全保证措施1379.4工期保证措施1479.5成本控制措施1519.6环境保护措施1529.7水土保持措施1579.8文物保护措施1599.9文明施工措施1599.10节约用地措施1639.11冬季施工措施1639.12夏季施工措施1729.13雨季施工措施1759.14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1809.15危险源辨识和应急预案1909.16信息化管理19410施工组织图表19610.1附表196施表-1:编制依据文件清单196施表-2:主要工程数量表196施表-3:顾家#特大桥大临设施工程数量表196施表-4:分年、季度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196施表-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196施表-6:主要试验仪器配置表196施表-7:主要测量仪器配置表196施表-8:分年、季度劳动力使用计划表196施表-9: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196施表-10: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19610.2附图196施图-1:顾家#特大桥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196施图-2: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196施图-3:施工进度横道图196施图-4:施工进度网络图196顾家#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6)、铁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7)、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8)、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10)、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11)、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12)、顾家#特大桥施工图(沈丹客专施桥25);13)、无碴轨道预应力连续梁通用图(沈丹客专桥通01);14)、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圆端形实体桥墩(2009)4201;15)、沈丹客专桥通0116)、沈丹客专桥通0117)、沈丹客专桥通0218)、现场勘测、调查资料的相关资料;19)、京沈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20)、#总公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1)、其他相关依据见后附施表-1。1.2编制原则(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矿产保护、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符合性原则。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做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准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1.3编制范围新建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TJ-3标段二工区顾家#特大桥基础、承台、墩台及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桥梁全长3105.49m,起讫里程DK164+454.05DK167+559.54(铁三院设计)。2工程概况2.1线路情况沈丹客运专线TJ-3标段顾家#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166+006.8,孔跨布置为86孔32米双线简支箱梁、7孔24米双线简支箱梁和1联(32m+48m+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长3.11公里。在DK164+878.53处采用1联(32m+48m+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越既有草大公路,主墩基础为钻孔桩基础,桩径1.0m,桥墩为圆端型实体墩。 (1)线路纵断面(见下表2-1)表2-1 纵断面数据变坡点里程轨面高程(m)竖曲线半径(m)坡度()DK163+20091.881725000-11DK165+15070.427125000DK166+80067.127130000(2)线路平面(见下表2-2)表2-2 曲线要素表左右线ZH点里程HZ点里程总偏角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偏向左线DK164+206.536DK167+425.5821。3302.5”8000210左偏右线DK164+206.537DK167+425.5821。3302.5”8004.6210右偏2.2主要技术标准(1)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线路级别:正线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采用250km/h,线间距4.6m。(3)轨道标准:铺设无缝线路,钢轨60kg/m。(4)轨道类型及轨道高度:本桥采用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顶至梁顶0.687m。(5)设计荷载:ZK活载。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1)主要工程内容下部结构基础除95#墩为挖井基础外,其余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桩径采用1.0m和1.25m两种,除318、2162、6471、8094墩及丹东台采用钻孔灌注柱桩,其余均为摩擦桩。承台为矩形,分单层和双层两种结构型式。桥墩采用圆端形桥墩,墩身尺寸为2.00×5.8m,墩帽高度为3.0m;高于11米以上的墩身按45:1设置坡度墩,全部为实体墩结构形式;连续梁墩身尺寸各不相同,其中12#墩墩身尺寸为2.50×6.0m,高度为10m,墩帽高度为3.45m;13#墩墩身尺寸3.22×8.02m,高度为9.5m,墩身坡度为50:1,墩帽高度为1.00m;14#墩墩身尺寸为2.80×7.6m,高度为8m,墩帽高度为1.00m;15#墩墩身尺寸为2.00×6.0m,高度为7m,墩帽高度为3.00m;桥台采用一字型桥台,台顶平置。本桥7、10、12、1517、26、29、30、85、87#桥墩为不等跨桥墩,施工时应注意纵向偏心,简支梁墩身偏向大跨度侧,连续梁边墩墩身偏向连续梁侧。 桥型方案、孔跨布置桥址处线位与草大公路斜交约27度,布孔时除跨草大公路时采用(32+48+32)m连续梁,其余均为简支梁通过,采用双线简支箱梁,32m为主导梁型,24m在局部调跨时采用。孔跨式样为7-32+3-24+2-32+ 32+48+32)+1-32+1-24+12-32+1-24+55-32+2-24+9-32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箱梁,共计724m、8632m及1(32+48+32)m双线连续箱梁。顾家#特大桥基础表2-3 顾家#特大桥基础布置形式表墩号基础形式备注沈阳台及丹东台1.0m钻孔桩基础12根111#墩1.0m钻孔桩基础10根12#墩1.0m钻孔桩基础12根1314#墩1.25m钻孔桩基础12根15#墩1.0m钻孔桩基础12根1694#墩1.0m钻孔桩基础8根95#墩4.0×7.8×5.5m (长×宽×高)挖井基础钻孔清底要求: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黏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孔底沉渣应清除干净,满足客运专线铁路相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文件提出的沉降要求。每墩(台)桩顶设承台,承台为矩形截面,高度为2米或 2.5米(根据墩身高度不同而定 ,详见设计图)。1315墩跨现有凤大沥青路,采用钻孔桩对公路进行防护,2425及6162#墩跨现有李范线沥青路采用钢板桩防护,7980墩跨越一条乡村土路及一条光纤(埋深1米)、8081#墩跨越丹东农科院自来水管(直径40cm,埋深2.4米)、8788#墩跨越一条乡村砂石路,承台施工采用钢板桩防护。顾家#特大桥桥台:表2-4 顾家#特大桥桥台墩号桥台形式标准跨径沈阳台一字型桥台32m丹东台一字型桥台32m支座设置本桥的简支梁全部斜置,采用球型钢支座;112#孔梁、1696孔梁固定支座设于每孔梁的丹东方向盘本桥的连续梁采用LXQZ球型钢支座,14#墩为连续固定墩,设置固定支座。吊篮本桥1-95#墩、96#台设置吊篮。(2)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详见后附施表-2“顾家#特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表”。2.4工程特点施工安全本桥的连续梁跨越即有草大公路,与草大公路斜交角为27度,角度小,离公路近。临公路边的13#、14#墩承台开挖时须采用钻孔桩防护,拟保证即有公路行车安全。连续梁采用现浇,因草大公路车流量小,因此设一处4.0m宽过车过人的门洞。施工时受干扰大,施工安全风险较大。本桥简支梁全部斜置,采用球型钢支座;112孔梁及1696孔梁固定支座设于每孔简支梁的丹东方;本桥的连续梁采用LXQZ球型钢支座,14号墩为连续梁固定墩,设置固定支座。62#80#墩跨丹东农科院,院内种苗、温室大棚多,且有3处为农科院生产厂房及仓库,征拆难度大。2.5工程难点及控制工程(1) 工程重点桥址范围内主要跨越山东沟河和数条灌溉水渠,水中栈桥、桩基、承台施工为本桥的重点。 本桥有一联(32+48+32)m连续梁,采用满堂支架灌注施工,该连续梁跨越草大公路,车流量较大,施工中安全要求高;做好线性控制和施工安全为本桥的施工重点。(2) 工程难点桥址区大部分为河滩地,多为含泥量较少的粉砂、砂砾,基础施工时容易造成塌孔,防止塌孔是本桥的施工难点;本桥部分桥墩与墩帽混凝土标号不一致,如何在施工中保证混凝土外观是本桥的施工难点;紧张的工期是本连续梁最主要的难点,应增加机械、设备、人员投入,制定工期保证措施确保工期;(3)控制工程本桥的控制工程为32+48+32一联连续梁的施工。(4)重难点分析及对策具体见表2-5(见下页)。3工程项目所在地区情况3.1自然特征3.1.1地形地貌顾家#特大桥沿线主要为丘陵缓坡及冲洪积平原地段,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地表植被发育。3.1.2工程地质桥址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杂填土,素填土及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ml+pl)的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细砂、中砂、粗砂、砂砾、细圆砾土、粗圆砾土、卵石土、下覆震旦纪侵入岩(22)花岗岩、风化等级W4的花岗岩,地基承载力为350kPa; 风化等级W3的花岗岩,地基承载力为600kPa; 风化等级W2的花岗岩,地基承载力为1200kPa。3.1.3水文地质特征桥址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0.04.5m(高程54.0969.03m),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季节变幅24m,经取样化验,地下水对普通混凝土不具侵蚀性。3.1.4地震动参数及最大冻深本桥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映普特征周期Tg=0.35,场地类别为类;最大冻深为1.38m。表2-5 重难点分析及对策表序号重难点重难点分析主要对策1安全桥位处跨草大公路,安全要求高。1、积极与公路部门联系,签订相关施工协议;2、制定确保交通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报交通、监理、建设等单位批准后实施。3、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标志;4、指派专人进行现场交通指挥;2支架安全要求高,由于交通要求必须预留过车洞。1、进行支架体系设计;2、采用标准支架构件,禁止采用非标构件;3、对支架体系进行安全检算;4、支架搭设完毕后进行支架验收。3工期工期紧张。1、加大人力、设备投入;2、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争取早日开工;3、确保过程质量,杜绝返工现象;4、制定详细工期保证措施,严格按计划实施;5、超前制定材料计划,按工期进展确保材料进场;6、实行工期考核制度,实行工期奖励措施。4质量该连续梁一次性张拉,工艺要求高,质量要求高。1、对参与员工进行技术培训;2、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实行质量负责制度;3、进行工序技术交底;4、严格按相关监理程序、自检程序组织施工;5、采用合格原材料,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3.1.5气象条件区气候属暖温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短促温暖,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春秋多风。按铁路工程分区为寒冷地区。主要气象要素见如下表3-1。表3-1 凤城地区主要气象要素项 目凤城历年极端最高气温(°C)37.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C)-31.4累年平均气温(°C)8.2累年最冷月平均气温(°C)-9.8累年平均降水量(mm)998.1日最大降水量(mm)及发生日期累年最大积雪深度(cm)33累年平均蒸发量(mm)1261.4累年平均相对湿度(%)68累年平均雷暴日数(日)累年平均雾日数(日)累年平均风速(m/s)2.2累年最大风速(m/s)及其风向18.0北北西最大风向及出现频率北20累年大风日数16.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m)1.383.2交通运输条件铁路:本管段线路基本与既有沈丹铁路并行,铁路运输条件方便,工程施工时可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的运输能力,将主要材料运至既有车站,再转运至工地。公路:线路所经地区公路发达,除沈丹高速公路外,还有凤大公路、李范路及县级、乡级等地方公路,公路运输较为方便。3.3沿线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情况3.3.1施工用水本管段内草河常年流水,河水流量受季节影响明显,夏秋季河水暴涨,冬春季水量较小。水深一般在12m之间。桥梁施工用水可就近从地表径流取水,基本能满足施工要求。3.3.2施工用电线路所经区域基本为山区,供电均为10kv农用电,不能满足施工需求。为满足施工用电需要,需沿线架设施工主干用电线路,主干用电线路可就近从城市引入,就近城市电量充足,能满足施工需要。3.3.3施工用燃料线路所经区域大部分均有石油加油点或石油公司,能满足施工需求。但随着日益紧张的油料供应形势,需做好相关储备或其他应急措施。3.3.4通信区域内通讯信号覆盖良好。施工时可就近接设有线通信设施和利用当地无线通信网络。3.4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3.4.1 石料本管段碎石较为紧张,需从石材厂购买,沿G309、凤大公路、施工便道运至各施工工点。3.4.2 砂由草河沿河砂场供应,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各施工工点。3.4.3 粉煤灰本溪市、丹东市均有大型火电厂分布,所产粉煤灰数量、质量满足要求,施工时可就近招标采购。3.4.4 钢材沿线本溪市、丹东市均分布有国有大型钢铁厂,所产普通钢筋、梁体预应力筋、钢材等质量符合工程施工需要,可就近招标采购。所用钢材均可通过公路网或铁路网运输至材料厂,再通过施工便道运输至各施工工点。3.4.5 水泥沿线或附近的本溪、大连、辽阳等地均有水泥厂分布,水泥产量、质量能满足施工需求,可就近招标购买。3.4.6 石灰、砖沿线石灰厂、砖厂均有分布,可就近购买用于施工生产。3.4.7 台背填料台背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3.4.8当地材料调查表3-2(见下页)4 施工组织4.1施工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全面提升本项目建设水平,确保本项目又快又好的建设。4.1.1 质量目标(1) 在合理使用及正常维护条件下,顾家#特大桥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满足不少于10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无砟轨道结构的施工质量,满足不少于6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开通验收速度不低于1.1倍列车设计速度目标值; 按照验收标准要求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 100%;表3-2 当地料调查一览表序号砂石场名称砂石场地点供应范围供应比例(%)道砟歪头山铁路道砟场沈丹线DK32+000右侧5km全线100碎石通远堡白灰矿场DK127右侧1kDK159+948DK167+560100片石梨树采石场DK177右侧14kmDK159+948DK167+56050日发采石场DK177左侧17kmDK159+948DK167+56050砂场闫家村砂场DK167左侧9kmDK159+948DK167+56050梨树沟砂场DK187左侧15kmDK159+948DK167+56050 (4)按照验收规范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4.1.2安全生产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质量重大及以上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4.1.3工期目标顾家#特大桥开工日期2010年7月1日,桥面系完工日期2011年11月10日。总工期16.3个月。4.1.4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有效控制,土地利用节约资源,节能、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工程绿化一次达标,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铁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4.1.5成本控制目标在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下,控制施工成本,实现最佳施工企业经济效益。4.1.6 技术创新目标积极开展客运专线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在各专业工程施工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将技术创新成果纳入实施细则、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中,指导现场施工,不断提高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4.1.7 文明施工目标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创省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4.1.8 职业健康目标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保障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4.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4.2.1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本管区工程特点及工程分布情况,成立“#股份沈丹客专二工区”,工区本级设工区经理1名、工区副经理1名、工区总工程师1名,下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财部、物设部、综合部、工区试验小组。工区下设3个施工队,分别为路基架子队、桥涵架子队、搅拌站。详见如下施工组织机构图。#股份沈丹客专项目部二工区工区经理沈丹客专湖南段项目部二工区副经理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财部综合部工区试验小组路基架子队物设部拌和站桥涵架子队顾家#特大桥由桥涵架子队负责施工,具体施工组织人员配备如下表4-1 顾家#特大桥管理人员名单。表4-1 顾家#特大桥管理人员名单序号姓名性别职务学历专业职称专业年限备注1李树军男工区经理本科土木工程高工222杜清泉男总工本科采矿工程高工133孙少杰男书记大专行政管理政工师224王铁山男副经理专科铁道工程工程师125李海东男安全总监本科工民建工程师116许耀东男计财部部长专科计划统济工程师117刘海滨男工程部部长本科土木工程工程师88朱颖女物设部部长硕士草地微生物多样性助工29刘善伦男试验室负责人专科道桥工程师3010崔建峰男测量主管本科测绘工程高工1111张继祥男桥梁架子队负责人专科铁路工程工程师2512李书和男技术负责人本科工程管理工程师813李广亮男安全员本科公共管理助工414于凤波男质量员专科道路桥梁工程技术115李志东男技术员本科采矿工程助工716李德中男技术员专科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助工317霍贵森男技术员本科测绘工程助工218金创业男技术员本科测绘工程助工419周峰宇男技术员专科道路桥梁工程技术120丁锋男技术员本科道桥施工技术121赵洋男技术员专科道路桥梁工程技术122刘开阳男技术员专科道路桥梁工程技术14.2.2施工队伍安排根据本标段总体安排以及本桥桥墩的施工特点,本桥施工队任务划分及劳力配置见表4-2“桥梁施工组织及任务安排表”。表4-2 桥梁施工组织及任务安排表序号施工区域班组名称主要施工设备人数1桩基础010#墩桩基1班冲击钻机7台371139#墩桩基2班冲击钻机11台464068#墩桩基3班冲击钻机11台466996#墩桩基4班冲击钻机11台462墩台身030#墩台结构1班墩台身模板3套,吊车2台793196#墩台结构2班墩台身模板4套,吊车2台1033桥面系桥面系班组模板10套1404连续梁连续梁班组墩台身模板4套,支架1套1204.3总体施工方案和主要阶段工期4.3.1施工顺序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现场核对编制开工报告工程实施自检报签试验检测质量评定验收土地复耕工程保修。4.3.2主要阶段工期(1)桥梁线下工程进场日期:2010年5月10日;(2)施工准备:2010年5月10日2010年6月30日;(3)桩基础:2010年7月1日2010年11月30日;(4)承台:2010年8月14日2011年5月30日;(5)墩台身:2010年7月30日2011年7月10日;(6)连续梁:2010年10月1日2011年7月20日;(7)桥面系:2011年10月1日2011年11月30日;(8)竣工验收:2011年12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顾家#特大桥施工进度见后附施图-3施工进度横道图、施图-4施工进度网络图。4.3.3完成工程数量计划顾家#特大桥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见后附施表-9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4.4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及施工配合措施4.4.1施工准备根据就近、方便施工、便于管理、少占用铁路永久用地以外土地的原则,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顾家#特大桥共分四个工作班组,桩基础施工为为第一个工作班,负责全桥的桩基础施工;墩台身施工为第二工作班组,负责全桥除连续梁外的全部墩台身施工;连续梁施工为第三工作班组,负责连续梁墩身及梁体施工;桥面系施工为第四工作台班组,由桥面系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施工场地根据上述工作班组按三处进行布置,第一处位于DK168+000左侧草河乡大街,管辖范围为全桥桩基础施工 ,第二处位于DK165+700左侧,管辖范围为墩台身施工;第三处位于DK164+750线路右侧拌合站附近,管辖范围为连续梁施工;第四处位于DK164+750线路右侧拌合站附近,管辖范围为全桥桥面系施工;每处施工场地占地面积4000 m2,总占地面积12000m2,生活、办公区临时房屋及生产区严格按京沈公司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建设。钢筋加工场集中布置在DK164+630线路右侧,工地试验室设在拌合站内,负责相应区段内的材料(含混凝土)取样工作。场地布置详见后附施图-1“顾家#特大桥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4.4.2征地拆迁二工区安排书记及2位征拆员组成征地拆迁与关系协调小组,专门负责二工区管段内的征地拆迁及与周边关系协调工作。4.4.3施工配合措施(1)施工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措施成立施工现场协调小组,工区常务副经理任组长,副经理、工区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相应的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为组员单位。协调小组负责标段施工过程中需要协调配合的问题。协调小组要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有关规范,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标段各种专业接口的具体情况。施工界面指定专人负责接口施工协调,熟悉施工接口界面的部位、主要内容和特点,做好上下沟通工作,制定界面接口预案,防止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所谓接口界面包括相邻标段的施工接口、后续工程的施工接口,如测量控制网互用,预埋件(或预留孔洞)位置和尺寸的控制,施工信息共用、控制桩点贯通测量、水准点闭合等。(2)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措施为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施工期间,积极与地方政府、村镇及有关治安、交通安全、质量监督等部门联系,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法规,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处理好路地关系,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 与业主的配合措施严格执行业主有关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程建设的管理规定。按照批准的施工现场平面图进行场地建设;按时向业主报送有关报表;准时参加业主组织的会议;积极相应业主施工管理有关要求。严格履行业主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协作中施工单位的义务,积极为相关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支持他们在本管段开展工作。相邻段出现紧急情况时,我们将积极协助。(4)与监理的配合措施在工程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向监理工程师报送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原材料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测量放线等资料。配合监理单位做好过程质量控制。根据沈丹客运专线的特点,做好工艺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和试验,严格上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在“三检”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和验收,尊重监理工程师,按要求进行整改。做好工程控制记录。按时报送工程质量报表。配合监理做好投资控制工作。工程的计量支付、工程变更、费用索赔等工作积极与监理协商沟通。积极配合监理控制工程进度。做好工程开工审批、编制项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重点工程进度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配合监理实施项目安全管理。施组中要编制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重点工程要单独编制安全施工方案。识别现场重大危险源,制定危险源预案,储备必要资源,进行演练。(5)与设计、咨询的配合措施工区总工程师组织各作业队技术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着重审核图纸中的“差、漏、错、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复核,及时与设计、咨询单位沟通。做好施工方案优化和设计变更工作。施工过程中,尊重设计,主动与设计方联系,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管理和现场资料的收集工作。(6)与相邻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积极主动与电力、通号等施工单位联系,统筹考虑施工场地、临时设施的利用,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作好施工配合,减少施工干扰。及时作好已完工程的技术资料整理工作,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场地布置、贯通测量、作业安排、施工便道使用及养护等工作与相邻标段加强配合、以保证布置合理,资源共享,节约费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7) 后续工程配合措施在现场施工协调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凡后续工程可能对上道工序产生损伤或污染的,施工前必须先采取保护措施。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提供必要的施工、技术条件,安排专人做好工序的衔接协调工作。上道工序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各作业队各专业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管理工作由常务副经理安排。标段与相邻单位的工作衔接时,由工区出面协调,各作业队必须服从大局,听从统一安排,积极配合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开展工作。4.5 施工测试4.5.1 已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工程交接桩与复测;各种工程材料料源的调查与比选;各种试验仪器、仪表及设备的测试检验,并办理了计量合格证书,进行了仪器状态标识。4.5.2 本工程由中心试验室进行原材料取样和混凝土试件制作后进行分析、试验,提出试验报告,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优化。施工过程中,在24#搅拌站设工地试验小组,配备试验仪器见后附施表-6,试验仪器与24#拌和站一同标定并验收。中心试验室对工地试验小组进行指导,对混凝土进行跟踪质量检测,并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配备的试验人员资质均满足施工要求,具体见表4-3试验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表4-3 试验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序号姓 名年龄性别所学专业及学历技术职称试验工作年限职 务证书编号1刘善纶50男道桥工程师11试验小组长质监中字第ZZ6JL-00-G20080072陈德明41男建筑工程工程师5技术负责人甘(公路)检员070273C3卢玉娟33女铁道桥梁与隧道助理工程师4试验员质监中字第ZZ6J-00-Y20080054李贝26男土木工程助理工程师2试验工4.5.3 设计院交桩后,本管区及时组织精干测量人员对各控制桩进行复测,复测范围扩大,连测至相邻管区内两个控制桩,按照测量规范对各桩橛的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平差结果若不符合规范要求,报请设计院重新测量交桩;符合规范要求,即加密控制桩,建立控制网,对各控制桩进行加固保护,同时编写复测报告,报监理审批。4.5.4 收集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4.6内业资料4.6.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编写审核报告,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相关专业施工规范、质量评定标准;认真熟悉、核对施工图纸,核对地形地质资料,研究和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临时工程施工设计,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编写本工点所需的各种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措施及施工作业指导书;根据建设单位管理办法,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4.6.2对重点工序制定施工安全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针对质量控制重点开展活动。4.6.3在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后,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员工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挂牌上岗。4.6.4成立技术管理小组,对本管段工程重难点施工技术和工艺提前进行专项研究,提出施工方案。4.6.5由资料员负责内业资料的管理、归档,以检验批为单元,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汇总。工程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编制完整的内业资料,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向有关部门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4.7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顾家#特大桥施工组织平面布置见后附施图-1。5大临工程5.1施工便道设置施工便路主要由既有公路和乡道接入施工现场,并与沿线前后施工便道连接,为便于跨河施工,沿线路左侧从DK164+400开始修筑一条6.5m宽施工便道,跨越主河道修筑一座20m长漫水桥,新建便道长3.3km,路面宽度6.5m,便道施工按施工便道修建标准执行,确保晴雨均能通行。大临便道工程数量见后附施表-3。5.2搅拌站本桥砼由24#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搅拌站配备两台120 m3/h搅拌机。搅拌站配8m3混凝土搅拌输送车8辆。5.3泥浆池设置为了施工需要,平均每两个墩共用一个泥浆池,供钻孔桩护壁使用,泥浆池长8米、宽5米、深2米,共48个。开挖时按照1:1放坡开挖。泥浆池位置设在相邻两个墩之间的中心位置,确保两个墩位泥浆循环均等。全桥共设置泥浆池48个。5.4施工用电顾家#特大桥分三个工作面平行作业,临时用电按每工作面1台630KVA变压器布设,各工作面内自备1台200KW发电机,以备停电时延续施工。施工前期,采用自发电解决现场施工用电。顾家#特大桥沿线施工,其桩基施工主要采用冲击钻成孔。其主要用电工作包括冲击钻孔、钢筋集中加工、墩位处钢筋焊接、沿线电灯照明、混凝土施工中的振捣和泵送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配电箱按每15个墩台1个,全桥共97个墩台,配电箱7个。变压器位置对应桩号见表5-1表5-1 变压器位置对应桩号表变压器台座编号对应里程台座所处位置功率(k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