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doc

    • 资源ID:2796545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doc

    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论 文 摘 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中国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环境治理工作,是环境治理领域崛起的新力量。但它们仅走过 15年短暂历程,在自身的建设管理、治理行动的实际运作和成长的外部环境上都有需要改善的地方。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发展较成熟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自1997年进入中国以来,积极介入环境治理工作,取得诸多成就和较大知名度,其环境治理行动对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具有激励和示范的双重作用。 学界对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成就、不足以及改进对策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用个案研究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成果略显不足,特别是对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运作情况的研究更加稀少。笔者将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手资料,在“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和“行动的执行运作”两个框架下比较绿色和平和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结合绿色和平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建议。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 1 章回顾学界对非政府组织、环境非政府组织、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和绿色和平四个对象的研究成果。第 2 章系统整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绿色和平(国际)和绿色和平中国分部的兴起和发展、价值观和环境治理成就,并阐述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情况,包括兴起和发展简史、分类和环境治理成就。第 3 章在“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和“行动的执行运作”两个比较框架下做比较,具体比较指标包括:组织的独立程度、团队影响力和名人效应、资金来源和筹资方法、行动议题的选择、行动对象的层次和行动方式的选择。第 4 章从三方面提出有助于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进步的建议,包括完善组织独立性和筹资方式、加强项目执行运作能力和外部环境。通过比较、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再依据中国基本国情,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是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快速成长的捷径。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功也走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所以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要依靠中国经济增长、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的大背景逐渐摸索。关键词: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绿色和平组织;非政府组织;民间外交 1 AbstractEnvironment Problems remain one of the urgent issues unsolved in China. Native Environment NGOs ENGOs conduct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ork, which making them a rising power in this area. However, native ENGOs need to be improved in organizational issues, the actual operation and the outside condition. The well-developed international ENGO Greenpeace, which began to work in Hong Kong since 1997, has contributed a lot in the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nd becomes well-known in China. The native ENGOs can learn the positive aspects from GreenpeaceThere are abundant research on the accomplishment, disadvantage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 of native ENGOs, but few of them has case study, comparative work or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 ENGOs' work in China. This paper will compare the Greenpeace China and native ENGOs in th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issues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workSuggestions will be made based on the positive experience of Greenpeace China and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here are four main parts in the paper. Part One i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NGOs, ENGOs, native ENGOs and Greenpeace.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Greenpeace and native ENGOs are in Part Two, including the basic information and contributionPart Three is the comparison in independency, team influence versus celebrities influence, financing, and the selection of item, counterpart and instrument of operation. Suggestions in Part Four are in three aspects: improve independency and financing, enhance operation competence and better the outside condition. It is beneficial for native ENGOs to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ENGOs. Greenpeace's success comesafter a long way of twists and turns.Native ENGOs are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so instead of being hasty, we should be very cautious to work hard based on the economy, politics and society condition of China Key words: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in China, Greenpeace, NGOs, civil diplomacy 2目 录 导论1 第1 章 关于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成果.5 1.1 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6 1.2.1 关于非政府组织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 6 1.2.2 关于绿色和平组织和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8 第2章 绿色和平组织与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情况和成就.14 2.1 绿色和平组织的基本情况和成就. 14 2.1.1 绿色和平组织的成立、价值观和成就 15 2.1.2 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的成立和战略 18 2.1.3 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的环境治理成就. 20 2.2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情况和成就 23 2.2.1 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24 2.2.2 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分类和特点. 25 2.2.3 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环境治理成就31 第3 章 绿色和平组织与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比较分析36 3.1 在“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框架下的比较分析 36 3.1.1 组织的独立程度:独立于政府 36 3.1.2 组织的独立程度:团队影响力和名人效应38 3.1.3 组织的资金筹措:资金来源和筹资方法. 39 3.2 在“项目的执行和运作”框架下的比较分析 40 3.2.1 行动议题的选择:关注范围和重点40 3.2.2 行动对象的层次之一:影响公众. 42 3.2.3 行动对象的层次之二:影响政府、企业. 45 3.2.4 区分行动方式:调查研究、监督游说、宣传引导46 1第4 章 对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未来发展的建议.49 4.1完善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和筹资渠道. 49 4.4.1 深化组织的独立程度49 4.1.2 拓展组织的筹资渠道50 4.2.加强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项目执行和运作能力50 4.2.1 做好行动议题的选择50 4.2.2 提升行动对象的层次51 4.2.3 强化行动的专业性. 52 4.3 改善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53 4.3.1 改善法律制度环境. 53 4.3.2 改善社会文化环境. 54 结 论:.54 参考文献56 附录:专访绿色和平中国分部项目总监施鹏翔先生64 后 记70 2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导 论社会经济虽然迅速发展,但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剧。环境非政府组织领导的环境治理,在对抗气候变暖、臭氧层损耗、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和海洋资源危机与过度开发、酸雨污染等方面1发挥着巨大作用,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进程。本文以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和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在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和项目的执行和运作这两个框架下比较二者的区别,找出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不足,依据绿色和平(中国)的经验,总结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改进方向,为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和促进中国环保事业的环境非政府组织提供建议。 0.1 本文的研究对象: 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领域崛起,它们昀 重要的工作领域之一便是环保。昀早出现的环境非政府组织是 1889 年英国的鸟类保护协会和 1892 年美国的山地俱乐部。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环境问题的治理,典型的事例是 1992年 400个非政府组织被接受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会议,还有数以千计的非政府组织参加了同时举行的全球论坛。随着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召开,环境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竞相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2002 年 8 月共有 3000多个不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积极参与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2绿色和平组织 Greenpeace是一个以非暴力的直接行动Non-violent direct action而闻名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该组织 1971年 9月 15日在加拿大成立,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在全球 4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拥有超过280万名支持者。在资金上全赖市民和独立基金会的捐助,从不接受政府、财团或政治团体的资助。在世界环境治理的工作领域主要包括: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促进新能源方案;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古森林;促进裁军,实现和平;防1为方便表述,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在下文均简称为:绿色和平(中国)。 2绿色和平组织(国际)/0>. 1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治毒性化学品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实现。 1绿色和平(中国) 建立于 1997年 2月14日,办事处位于香港,并在北京和广州设联络处。活动空间覆盖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与绿色和平在其它国家分部一样,绿色和平(中国)独立于政府,组织和个人的影响,不接受政府和公司的资助。它坚持在不侵犯个人和破坏产物的的原则下,和平而非暴力地推动中国环保,促进可持续发展。它的主要工作领域包括综合环境保护、防止气候变化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水质保护、森林保护、空气污染防治、消除有毒化学物质、食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代表性的成就有:免费转让环保冰箱技术、组织有毒淤泥倾倒、促使转基因水稻问题受到公众关注、对金光集团毁林事件追踪等。 2与绿色和平组织相比,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 起步较晚,规模和实力较弱,但是从发展状况和成就,尤其是它们参与的多起重大公众事件(如金沙江虎跳峡电站建设质疑、北京动物园搬迁事件)上看,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治理的一股新兴力量,在环保教育宣传、公共政策参与、环保监督和环境法律援助等方面成绩斐然。但同时,独立性差、资金缺乏、专业性低等问题也暴露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政策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造成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先天不足”的外部原因,所以在借鉴绿色和平(中国)的经验时,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才有助于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0.2 本文的选题意义 绿色和平和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工作都紧紧围绕环境治理问题,研究这两种环境非政府组织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在理论上,首先,环境是种典型的公共产品,人人有权享用,但是环境破坏和污染所造成的后果也是由全社会来承担。在对环境的管理上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情况经常存在。过度开采、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污染环境导致的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搭便车一样不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当然也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易的途径加以纠正, “看不见的手”?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环境的公共性和1绿色和平(中国):/. 2“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本文研究的是在中国大陆成长起来的本国的环境非政府组织。 2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正义问题,这是市场的“失灵” 。政府和市场一样并不是万能的。环境问题往往极其广泛、复杂,政府在进行环境管理时,不得不面临部门利益争议杂、成本太高、力量不足、信息不充分、技术不达标、决策不科学、责任不到位或效率不够好的问题。这是政府管理可能存在的“失灵” 。环境问题不能只依靠这政府和企业解决,而需要社会力量的监督、促进和配合,环境非政府组织能整合社会力量,充当着一个角色。其次,环境问题昀关键的部分是改变人们对环境的意识和态度,促进社会对环保的道德动力。环境非政府组织是昀令人瞩目的公众参与形式之一,要改变人们深层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市场机制和政府管理都需要一个环境非政府组织这样一个密切联系社会的据点。再次,研究非政府组织这种新兴的非国家行为体对于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全球问题和全球治理层次的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冲击了国家中心模式,推动1国际政治多元化和全球主义价值观,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的提升。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迫切要求一个统一、完整的世界政治框架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民族国家的不同的国家利益诉求和“政出多门”的低效性,往往导致“各自为政”的政策选择,严重降低了全球共同应对环境恶化挑战的行动效率。即使公共领域和环保领域的呼声再大,富有执行力的政治决定都有赖于政府政策支持。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就在于在各国政府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环保事业的稳健发展,监督和推进全球环保行动。 在实践上,中国的环保工作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导。政府既是环保工作的2主要规划者、促进者,又是主要监督者、仲裁者。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的成本和效率的消长,大众环保意识觉醒和国际环保力量渗透,中国环保工作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与社会合作的转变,这是未来中国环境治理的趋势,环境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环保事业的新力量。然而,在中国的环境治理中,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它们的规模和实力与中国人口、国家规模、环境问题的规模是不符合的。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在数量、规模、资金、影响力上仍然非常有限。而且,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面临筹资面狭窄、过度依赖倡导者的瓶颈,专业性不足、行动层次较为局限等缺点,如何克服不足,充分实践自己的环保理念是它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1徐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7月,第 131页。 2洪大用等,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5-7页。 3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从国际视角看,研究一个发展成熟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运作经验,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能力,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有利于塑造政府、企业、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新关系,更有利于推动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水平,在国际环境议题的民间外交层面,扩大中国环境民间力量,增加非政府组织力量的发言权,从而有助于维护和争取中国环境权益。 0.3 本文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研究非政府组织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文献非常丰富,涉及其功能、贡献和不足。对于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其功用和改进建议上,结合个案研究中国本土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的作品较少。具体针对绿色和平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的文本文献极少,且多是新闻或者通讯报道等非研究性材料。 本文采用个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首先对绿色和平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进行阐述。重点介绍其关注的主要议题、全球战略、在中国的战略和开展的环境治理活动。在两个框架下比较绿色和平和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分析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绿色和平组织的经验,提出建议。在资料来源上,本文从三个方面收集资料:一是现有文本文献,二是相关网站的介绍性资料,三是与绿色和平组织进行联系,获得第一手的访谈资料。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绿色和平组织在促进中国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梳理和较系统的介绍;二是将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方式和特点与绿色和平组织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三是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自己建议。 本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其一,本文侧重于操作实践层面,而在相关理论的运用上不足。其二,由于资源限制,未能取得有关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实地调研资料。这些都是今后完善本文的方向。 4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第 1 章 关于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成果在环境污染、武器扩散、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全球问题挑战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治理能力之际,非政府组织从社会力量的陌生地带和国际关系主体的边缘地带逐渐走入人们视线。在被联合国列为优先处理事项的环境治理领域,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为己任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针对这一新兴事务,学界对它展开了积极研究,在概念、属性、特别是兴起原因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解读。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入理解和分析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建设、发展、运作和成就有辅助作用,也有利于系统和有条理地提出改善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建议。 1.1 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非政府组织,是指“非官方的、非盈利的、与政府部门和商业组织保持一定距离的专业组织,它们通常围绕特定的领域或问题结成团体,有自己的利益和1主张,代表社会某些集团或阶层的愿望或要求” 。非政府组织也称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也有 NGO、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NPO、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等类似表述。这些不同表述其实各有侧重:“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组织”强调的是其和政府的关系,“非营利组织”强调的是其与市场主体如企业的区别,“第三部门”是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说明其在“公共部门”政府和“私人部门”市场之间的角色,公民社会则是在社会学和政治学上对非政府组织做的属性归属。 环境非政府组织则是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各种民间的非营利组织。它不隶属于任何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有自己的理念和主张”。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专家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M?Salmanon把非政府组织的特性归纳为五方面:组织性、私有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1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4月,第 599页。 5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1志愿性。 环境非政府组织除了具有以上共性外,昀重要的就是其以环境的公益为工作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化和国际化,它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本文选题,需要搜集的文献分为两大部分,主题包括非政府组织、环境非政府组织;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和绿色和平。概括地说,研究非政府组织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文献都非常丰富。对于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其发挥的作用和不足上,但结合个案研究中国本土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的作品很少。具体针对绿色和平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的文本文献极少,多是新闻或者通讯报道,只有从绿色和平组织网站、相关报道和访谈中搜集整理资料作为分析依据。1.2.1 关于非政府组织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 在国内层次中研究非政府组组织一般注重政府对组织的管理、政府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互动问题。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李建华的公共治理与公共伦理,该书分析了公共事务与公共伦理、非政府组织的伦理精神和社会的公共德性培育等与非政府组织理论相关的问题;马庆钰的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与管理,就非政府组织的本质属性、分类、发展动因、发展中的问题、管理创新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还独立成章分析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与管理现状;丽莎?乔丹和彼得?范?图埃尔主编的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一书主要研究了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性、承担责任,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应对某些利益群体的反对的对策是改革自身的问责机制,该书用独立章节研究了中国 NGO 在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方面的问题;范丽珠主编的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对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做了梳理,特别是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做了展望;徐莹的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独立成章地分析和阐述了中国政府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现状,以及在面临“非传统安全”威胁下,中国进一步1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 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 7月,第 3-4页。 6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发展同国际非政府组织之间关系的迫切性。 在国际层次上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侧重分析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作品包括:盛红生和贺兵主编的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第三者” ?非政府组织问题研究从探究非政府组织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入手,分析其宗旨原则、法律地位、职权范围等,归纳出非政府组织的本质特征、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对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施加影响的方式和结果。刘贞晔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非政府组织:一种互动关系的分析一书中说明了主权国家治理能力在全球性公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有限性与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作用。王杰、张海滨等主编的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则从全球治理角度入手,分析环境等不同的领域具体分析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与活动方式。 西蒙斯P. J. Simmons在“学会与 NGOs 共存”"Learning to Live with NGOs一文中对如何把非政府组织纳入到国内和国际体系当中,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1作用进行了讨论。 研究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文献侧重于勾勒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保领域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探讨它们在环保领域发挥的作用并就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提出改进2的建议。重要的成果包括王名、佟磊的“NGO在环保领域内的发展及作用”、3叶林顺的“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定位”等:这些文献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上探讨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进行弥补,对分散和无意识的民间力量加以整合,甚至充当压力集团抵抗国外危害本国环境利益的行为和政策等问题,另一方面又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非政府组织的运作,包括环保教育宣传、环保活动组织开展、环保科研推广、影响政府政策、援助环境受害者和环保国际交流。卡尔?罗斯迪阿拉Kal Raustiala的“国家、 NGOs 和国际环境机制” "States, NGO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s" 则讨论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国4际环境治理如召开国际环境会议和签订国际环境条约过程中的作为。中国学者还研究了国外环保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为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建言献策:褚松燕的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则从美英日印等1P. J. Simmons,"Learning to Live with NGOs" ,Foreign Policy, No. 112 Autumn, 1998, pp. 82-962王名、佟磊,“NGO在环保领域内的发展及作用”,环境保护,2003年第 5期,第 35-38页。 3叶林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定位”,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 1月第 1期,第 61-63页。 4Kal Raustiala,"States, NGO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1, No. 4 Dec., 1997, pp. 719-7407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1国家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出发探讨中国的对策;“日本的环境 NGO”从日本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成就入手探讨其表现出来的自助和互助,量力而行提供有偿服务等特点。“环境 NGO 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日本环境 NGO 的案2例分析” 一文同样以日本环保非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介绍其运作方式和成功经验,并从为草根型非政府组织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处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非营利宗旨与开展有偿服务的关系等做了分析,认为中国应当有意识地使环境非政府组织成为政府环保工作的必要补充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以英国环境非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的“试论英国的3环境非政府组织”一文 指出,在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中,环境非政府组织具有独特的运作模式和它与政府形成的特殊的相互依赖关系,并说明了英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积极影响环境政策制定。王宏娜和向佐群还分析了英美对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经验:英国成立的慈善委员会监督和审查非政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投资行为、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等,并具有处罚权;而美国政府在向环境4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和鼓励其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方面均有保障性的规定。 1.2.2 关于绿色和平组织和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 研究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文献成果,根据侧重点不同划分为三类,即侧重史实统计分析、侧重专题研究和侧重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不足与对策。第一类研究侧重于史实统计分析。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的两份调研报告比较系统和翔实地列举了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2006年“中国环保民5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 的主要内容有:1,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基本情况(包括: 类型、 数量、 地域分布、 注册登记、 资金筹措等 14 个项目) ;2,二、环保民间组织的成就(包括环保建言献策、推动绿色经济等五方面);3,中国环保民间组织面临的问题(包括募集经费、提升监督能力和国际交流等);4,促进1李冬,“日本的环境 NGO”,东北亚论坛,2002年 8月第 3期,第 81-86页。 2林家彬,“环境 NGO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日本环境 NGO的案例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 12卷第 2期,第 39-43页。 3李峰,“试论英国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学术论坛,2003年第 6期,第 47-50页。 4王宏娜,向佐群,“国外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对我国的借鉴”,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年 2 月第一期,第 1-3页,第 15页。 5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环境保护,2006年第 10期,第 61-64页。8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包括在思想观念、资源供给、管理和自1律等方面的改进)。2008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报告” 除了描述三年来环保民间组织基本情况的变化和成就外,更侧重于分析它们在组织管理和能力建设上暴露的问题(其中“环保组织的公共关系”被单独列出分析以显重视)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情况。 第二类是专题研究。代表性的如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自然之友”编撰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系列,即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和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这套环境绿皮书系列综合观察审视 2005 年度、2006年度和 2008年度重大热点的环境事件,阐述了在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转型下,中国民间环境组织的发展和典型专题或者案例。书中收录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中国民间环境组织的发展”,该文着力阐述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媒体学者民间化、环境非政府组织网络化、关注议题集中和综合2化、污染驱动型组织和新环境 GONGO 出现”这些新变化,并提出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鲜活多样的民间环境教育”,该文则从非政府组织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非政府组织对中国环境教育的贡献和项目的有效性三个角度来评析环保非政府组织的2005年环境教育工作和影响,认为非政府组织应建立广泛有效的外部联合和沟通机制,提升自我项目创新和专业性推进本土化个性化实践;“绿色汉江:民间推动解决跨界河流污染”一文则是用案例的方式讲述汉江支流唐白河污染事件中襄樊市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汉江”推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僵局,在宣传和发动群众、调研监测和政策建议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环保 NGO 的社会合法性调查”一文认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合法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合法性” ,认为环保非政府组织通过专业化、做实事、资源整合和与政府合作等途径赢得社会认同,提高社会合法性,即使没有法律合法性也能很好运作。 清华大学 NGO 研究专家王名主编的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中“草根组织的合作之道?绿色知音”一文则分析了河北绿色知音环保协会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动机、模式、成效和障碍等方面问题,指出这种合作中存在的政府实1报告详细内容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官网“2008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报告” 2010年 2 月 12日访问:/. 2该文作者解释:污染驱动型组织一般是由污染受害社区民众发起的集体行动转化而来,其目标是争取污染赔偿和维护自己健康权。 9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质支持少和企业功利色彩过多等消极因素,认为环保非政府组织要发挥与基层民众联系的优势,加强媒体纽带作用,吸引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动这种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文中还指出,绿色知音应提升与企业合作积极性,而不是一味与政府合作也是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中要改善的一个重大问题。乔纳森?舒华茨Jonathan Schwartz在“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角色和局限”"Environmental NGOs in China: Roles and Limits"一文中认为,在环境问题上中央政府给被经济利益驱动的地方政府的“放权”无益于环境保护,而对环保部门的大量投入也并不见效,所以大力促进环境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的合作,来在弥补中国中央政府环境管理空白、分担环境治理的负担并在吸引地方政府对1于环保的关注是中国环境治理的出路。第三类研究侧重分析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不足的成因和对策。陈文娴的“我2国环保 NGO 发展不充分的原因分析”一文从经济与环保关系、法律制度与准入门槛、社会文化与社会力量三个角度分析造成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缺陷的原因,可惜该文并没有从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自身运行上找问题且未提出对策。在“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7.8.1215?兰州)论文集中, “我国环保NGO发展的问题探析”一文分析了中国环境非政府在经济因素、政治体制、思想文化、自身水平、法律制度等方3面受到的制约,并提出相应对策。 叶林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定位”一文则重说明了环保非政府组织有别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以及中国环保非政府4组织与政府之间应建立一种有利于该组织健康发展的非对抗性的合作关系。李俊瑛在“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发展”一文中特别提出了环保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层次应该从目前的环境公众教育宣传层次向与政府协商环境决策层5次和对环境政策出台后的事实行为施加影响层次提升。刘逢、王锐兰等的文章“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生存现状及发展”,说明了民间环保组织发展过程中应注1Jonathan Schwartz, “Environmental NGOs in China: Roles and Limits,”Pacific Affairs,Vol?77 Issue 1Spring 2004,pp.28-492陈文娴,“我国环保 NGO发展不充分的原因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6?12下,第 55-60页。 3仇永胜、何浦, “我国环保 NGO发展的问题探析”,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2007 年,第 197-201页。 4叶林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定位”,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 1月第 1期,第 61-63页。 5李俊瑛,“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发展”,环境教育,2006 年 10期,第 47-50页。 10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 1意的保持自主性、改善地区均衡性和促进行为符合法律的问题 。在这一类研究中,学者们倾向于分析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在数量、规模、经费、影响力和知名度等指标上的落后现状,但是往往由于在篇幅限制下,很多分析浅尝辄止,专题讨论的深度和案例支撑不足。 对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徐凯的“近年来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研究:进展、2问题与前景” 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反思,该文针对环境非政府组

    注意事项

    本文(试析绿色和平组织在提高中国本土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治理能力中的作用.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