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信息技术初一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ppt
初一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新旧课程的对比(综合实践课程),改革的思考:A.改变原来基于原子论、机械论的视野下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B原课程体系以谙熟学科知识和训练技能为宗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C原课程体系过多倚重了接受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D原课程体系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改革后的内容:A.强调世界的整体性,科学、艺术与道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B.强调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C.强调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注重终生发展D.强调所学知识与社会的联系,强调过程和能力培养,初一下教学进度,本学期共21周,除去清明、劳动节等假期、期中、期末考试各一周以及英语口语考试、中考等其它因素,实际教学按16周次计算,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可以与WORD表格对比引入EXCEL,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班级记分册来引入EXCEL。区分WORD表格的文本功能与EXCEL的表格的数据统计功能。课前可以准备一张出错提示对照表,放在共享文件夹中供学生参考。按照数据处理完整的工作流程来看,个人觉得,其实也可以将规划和数据收集放在引入部分来上。,数据统计与分析-引入,数据统计与分析-第1课时,教学内容:第1节 数据的收集与录入教材这一节的内容突出了数据的收集过程,利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因此,这节的内容用了2个课时。第1课时的重点是介绍EXCEL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EXCEL,能识记各部分名称,掌握基本操作方法。,教学建议:1、教材中通过WORD表格引入,教师应对比两个软件的功能,体现EXCEL的数据统计功能。之后使用了“通讯录”为例介绍了行、列、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个人建议使用区别于WORD表格的,数据统计功能更强的例子来呈现,往往某个软件初次接触时的范例,给学生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应当把握这个契机,强化EXCEL的特点。2、需要明确单元格与活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与单元格内容、删除与清除等概念的区别。,数据统计与分析-第1课时,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课时,教学内容:第1节 数据的收集与录入-设计问卷调查 涉及知识点:数据收集:数据来源方式、设计调查问卷流程等。,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课时,教学建议:1、问卷调查设计任务在课堂实现基本不太可能,可作为课外作业来完成,并引导树立学生从问卷中获取真实数据的科学态度。2、本节中可加入填充柄(填充命令)的相关内容。3、教学用时充裕的学校还可以补充选择性粘贴、WORD表格与EXCEL表格数据转换等方面的内容。4、教学用时较紧的学校,也可将问卷调查部分内容压缩,调整第节的内容为1课时。,第1节的改动:,1、多哈亚运会-广州亚运会。2、增加了每张工作表的具体行、列数。3、增添了单元格格式的数据类型的知识。,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课时,教学内容:第2节 表格规划与修饰 涉及知识点:数据表的规划(确定表头)、字段/记录的概念、数据类型的概念及应用、删除/移动/重命名工作表、单元格格式设置、行高/列宽设置、页面设置(打印页码和表头)。,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课时,教学建议:1、字段、记录和二维表的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提得较少,这些概念的建立有利于以后数据库的学习。2、表格的规划在以住的教学中也容易忽视。应当通过对比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能举一反三,得到提升。3、数据类型的设置、表格修饰中的行/列设置、页眉/页脚设置等应当讲授清晰。4、强调工作表规划的完整性、易统计。,第2节的改动:,1、修改了一些细节性问题。(原来表中的商品条形码改成了商品编号)(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问题的提法)(原来在修饰工作表中的:比较两张表哪张更好的提法去掉,标示出了标题、表头、和记录)2、归纳了格式设置时会用到的格式工具栏、格式菜单栏、设置单元格格式、页面设置等。3、去掉了探究学习中的设计制作课程表的内容,反映出编者对本章更强烈的数据统计意识。,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课时,教学内容:第3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公式与函数)涉及知识点:数据区域、公式和函数的输入、简单函数的应用、公式的填充。,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课时,教学建议:1、比较输入算式、带等号算式、带等号公式几种计算方法,总结归纳出正确的公式输入方法。2、教材上将只介绍了SUM函数,如果课时允许,有必要深入介绍MAX、AVERAGE、RANK、COUNT等函数。3、填充公式时请学生务必注意所填公式的正确与否。4、为强化公式和函数中使用单元格地址的要求,可设计空表要求学生完成指定任务。,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课时,教学内容:第3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IF函数与引用)涉及知识点:IF函数的应用、公式的填充、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表间引用,以及综合应用。,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课时,教学建议:1、课本中用填充柄复制公式的内容是出现在地址引用知识点之后的,个人认为可以在讲简单公式时就介绍,在介绍引用知识点时就会有学生使用填充柄,然后会发现问题,顺而引入地址引用部分的内容。2、这部分内容相对难一点,在前面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设计成练习课,巩固之前的公式与函数。3、如有余力,IF函数个人觉得有必要补充进来,可结合流程图的方式进行讲解,比较直观。4、教师可通过对完成同一功能IF函数的不同变式(如条件从大于变为小于等于,另外两个计算公式要如何变化),来巩固知识点。5、应当设计包含前面知识点的综合应用题或改错类型的题目,以巩固和拓展知识点。,数据统计与分析-第6课时,教学内容:第3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查找、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涉及知识点:查找、记录单、关键字/多关键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统计与分析-第6课时,教学建议:1、记录单操作课本只简单提及,没有操作方法,教师需补充。2、排序和筛选等操作要讲清楚操作目的,要通过任务驱动、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比较体会及区分它们的作用。3、排序中提醒学生注意光标位置和数据区域的选择。4、分类汇总通常需要先排序再进行汇总。课本选用的数据表记录项比较少,且课本的范例中仅说明按什么分类后对哪个字段进行如何统计,并未说明该操作的现实作用,而这一点我们在教学应当避免。要从为什么这么做,可解决什么问题,设置了需求才有应用的实际意义。,第3节的改动:,1、增加了输入公式操作方法的图示,更方便学生使用教材。2、修改了探究学习的内容,个人感觉改得好,也反映出教学中示例选择的要求。3、公式部分地址、数据区域、公式(包含常数、运算符号、引用地址和函数)等概念呈现方式有变。4、函数一课中将MAX函数替换成了SUM函数。5、将“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小标题修改为“地址的引用”,变之前先介绍概念的方式为为何及如何应用地址的引用,体现了编者以操作应用带动概念理解的理念,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第3节的改动:,6、修改了选用的例题,使得分类汇总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但由于每条记录的分类字段的值都一样,所以个人认为设计例题时还需修改。,7、“探究过程中”专门增加了1题分类汇总题,用于巩固复习。,数据统计与分析-第7课时,教学内容:第4节 数据图表与分析 涉及知识点:图表类型与适用范围、制作图表的步骤、图表与数据表的关系。,数据统计与分析-第7课时,教学建议:1、学生数学课有涉及图表知识,教师可先做了解。2、本课难点是图表类型的选择、数据区域的选择、数据产生于行还是列,教学中应当加以注意。3、图表的二次加工与修改比较实用,也可纳入教学内容。,第4节的改动:,1、没有大的变动,个别表述修改。2、改原先金牌榜的折线图为柱状图。3、增加了一个主题活动。,数字统计与分析-第8课时,综合应用(单元测试):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也让学生在综合应用中内化知识与技能。最好在设计中使用一个情景,将所有知识点纳入其中,由易至难,逐层提升。,原来的第5单元 体验多媒体技术已本册中已删除,第5单元 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教学内容(课时)1、获取图片的多种方法(重点)2、图片的类型和格式(难点)3、了解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 4、掌握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教学建议:1、不怕麻烦、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获取图片的多种方法,如网上下载、数码相机获取、扫描仪、截屏等方式。2、对于图片的分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它们的主要区别。3、对于图片的格式,只要学生了解常见的图片格式,以及它们的特点。4、图片的处理在初二会有PS专门的介绍,此处可以简单软件的简单处理来进行教学。提前准备好有问题的照片。5、屏幕截图也可加入诸如Q Q截图等方式。,第5单元 图片的获取与加工,第5单元的改动:,1、奥运宣传海报被替换。2、实践学习中下载图片记录要求,增加了文件的大小、尺寸和格式。3、图片的获取增加了一个实践学习,内容是更改图片的尺寸、格式和大小,更注重实用性。4、图片的处理增加了ACDSee的图片处理功能的简介。5、图片的旋转将原先雕塑的图片更换。6、图片的合成将原先奥运素材更换。7、增加了图片的“抠取”内容,用的是PS8、增加了一个主题活动。,第6章 音视频获取与编辑,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音视频文件的获取途径与方法,初步掌握音视频文件的格式及编辑方法,通过开展著作权教育,培养版权意识,并提高对音视频信息的判断能力,学会抵制无效信息。同时,可以将图片、音频、视频三部分整合成一个大任务,制作一个包括三部分成果的完整作品。学生将很有成就感。(初一生活、爱心传递、科技创新),第6章 音视频获取与编辑,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1、音、视频文件的获取途径与方法 2、音、视频文件的格式 3、掌握音、视频文件的播放与文件格式转换的方法。4、音、视频的编辑,第6章 音视频获取与编辑,教学建议:1、如果需要制作完整的作品,可能需要增加课时量,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2、需要提前备好大量素材(军训、春秋游、学校志愿者活动等照片和视频)3、学生制作中需要的视频要求学生拷至本地使用,否则非常影响服务器共享的速度。生成发布视频需要一定时间,提醒学生与下课时间比需要有提前量。4、在课本视频格式的基础的增加流媒体的介绍。5、会声会影的“覆叠轨”、各种滤镜和动态效果,可以作为拓展知识介绍,均能产生不错的视觉效果。6、QQ影音可以方便地实现简单截取和拼合,有时间也可介绍。,第6单元的改动:,1、音频文件格式RA/RM替换成了APE。探究学习中和其后多个的探究过程中也加入了这个格式。2、将采样定律的介绍变化为采样速率的介绍。3、声音的编辑探究过程中加入了测试鼠标连击的噪声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机器。4、增加了视频的格式:FLV、ASF、3GP。5、增加了视频转换软件格式工厂、暴风转码等。6、实践学习中的演示版本由会声会影7变成了会声会影X2。7、增加了作品分享内容。8、增加了一个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