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投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2011上半年回顾.ppt
中国创投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2011上半年回顾,中国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概述,1,2011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发展回顾,2,2011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回顾,3,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发展回顾,4,目录,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上市市场发展回顾,5,市场近期变化分析及清科观点,6,十年政策环境引领市场发展,2007:券商直投试点新合伙企业法施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创投税收优惠政策外商投资目录,2008:社保获准自主投资创业板草案沪深两市新规创投引导基金办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2006:“10号文”境内IPO重启,2005:外管局“11号文”、“29号文”、“75号文”创投管理暂行办法,2003:外资创投管理办法外管局“3”号文,2004:中小企业板外商投资目录境外投资/外商 投资监管风暴,1999及之前:1998民建中央“一号提案”投资基金法草案产业投资基金草案科技部等创投发展建议,2000:创业板9项规则外商境内投资暂行规定,2001:外资创投暂行规定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互联网泡沫,2002:外商投资电信 企业规定外商投资目录,2009:信托投资业务适度放宽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创业板开板券商直投门槛下调国税总局“87号文”,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0: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政策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十二五规划,基金管理公司队伍迅速壮大,VC/PE,发展阶段,IDG VC,1995,活跃机构10家,2000,达晨,联想投资,深圳创新投,活跃机构100家,赛富,建银国际,鼎晖,2005,活跃机构500家,红杉资本,金沙江,弘毅投资,国信弘盛,中比基金,中信产业基金,九鼎投资,深圳产学研,华北、华东、华南为主要分布地,中国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分布图,表2:本土管理机构管理资本量分布,表3:本土管理机构总部所在地,表1:本土外资机构比例,2001,2010,2001,2010,2004,2010,21,221,216,1180,1316,38790,CAGR:45.6%,CAGR:20.7%,CAGR:60.0%,单位:百万美元,募、投、退十分活跃,资金募集,投资案例个数,IPO退出案例个数,中国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概述,1,2011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发展回顾,2,2011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回顾,3,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发展回顾,4,目录,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上市市场发展回顾,5,市场近期变化分析及清科观点,6,2011H1 VC募资情况,关键发现,2011年上半年81亿美元涌入中国VC“资金池”,募集完成73支基金,同比下降11.0%募集金额8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上半年募集完成折合1亿美金及以上的基金共有20支,2011H1 VC募资情况,关键发现,人民币基金一路狂歌猛进 人民币基金募资蝉联冠军,大型本土创投机构加速成立人民币基金,2011年上半年达晨创投、同创伟业、东方富海、天图等领先本土创投机构均有较大规模人民币基金募集完成外资创投机构也加紧抢滩布局,纷纷设立人民币基金,KTB、戈壁、德同资本均成立人民币基金随着社保基金不断布局,政府引导基金全国开花结果,广大高净值个人兴趣正浓,保险资金蓄势待发,人民币基金LP市场正驶在扩容“快车道”,2011H1 VC投资情况,关键发现,创投投资案例数再攀新高 交易金额已超上年总量,投资案例605起,达2010年全年74.0%,同比增长56.3%披露金额60.67亿美元,已然超过2010年全年53.87亿美元的投资总量,同比增长282.3%在募资所带来的联动效应下,投资总量猛增亦为市场必然趋势,2011H1创投投资币种分布(按案例数,个),2011H1创投投资币种分布(按金额,US$M),2011年上半年人民币投资强势崛起,2011H1创投投资行业分布(按案例数,个),2011H1创投投资行业分布(按金额,US$M),2011年上半年互联网再造融资辉煌 机械制造备受关注,2011H1创投投资地域分布(按案例数,个),2011H1创投投资地域分布(按金额,US$M),北京案例数、金额仍位列第一,2011H1创投投资阶段分布,2011H1创投投资规模分布,扩张期投资占比超六成 千万规模投资近三成,退出交易十分活跃 大跨步增长成今年主旋律,2011H1创投退出行业分布:228笔,2011H1创投退出方式分布:228笔,中国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概述,1,2011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发展回顾,2,2011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回顾,3,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发展回顾,4,目录,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上市市场发展回顾,5,市场近期变化分析及清科观点,6,2011H1 PE募资情况,关键发现,2011年上半年PE募资再次发力外资PE机构加快设立人民币基金步伐,募集完成的55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数量同比及环比分别实现25.0%和44.7%的增长募集到位145.41亿美元,由于去年同期有超大规模外币PE基金募集到位,今年呈现同比下滑30.1%,但环比增长113.0%由本土PE机构募集完成的基金共有42支,募资金额61.07亿美元;外资PE机构募集基金12支,募集金额83.10亿美元;合资PE机构募集基金1支,基金规模1.24亿美元,2011H1 PE募资情况,关键发现,人民币基金募集热潮不减 外币基金募资金额仍占主导,上半年募集完成的基金中有人民币基金44支,募集到位63.12亿美元,单支平均规模1.43亿美元,较去年平均水平的1.55亿美元稍有下滑。结合机构性质分析,44支人民币中有3支为外资机构募集,募集金额5.01亿美元外币基金的募集工作较去年有所提速,今年上半年有11支基金募集到位,基金数量与去年全年水平持平。基金规模方面,11支基金共计募集82.29亿美元,当中不乏KKR和霸菱亚洲等机构旗下大型基金募集到位。外币基金募资金额为上半年总额的56.6%,2011H1 PE新募基金分布(按案例数,个),2011H1 PE新募基金分布(按金额,US$M),成长基金募资继续领跑 房地产基金数量快速增多,2011H1 PE投资情况,关键发现,2011年上半年PE投资加速 投资金额超越去年已成定局,投资交易188起,同比上升18.3%,环比微降7.8%;交易金额方面,披露金额的168起交易共计投资95.88亿美元,同比及环比分别上涨77.1%和93.0%,并且达到去年全年投资总额的92.4%,2011H1 PE投资币种分布(按案例数,个),2011H1 PE投资币种分布(按金额,US$M),2011年上半年人民币投资数量增多,但金额稍逊,2011H1 PE投资行业分布(按案例数,个),2011H1 PE投资行业分布(按金额,US$M),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交易数量及金额双夺冠教育与培训行业备受关注,2011H1 PE投资地域分布(按案例数,个),2011H1 PE投资地域分布(按金额,US$M),北京案例数位列第一 江苏金额数第一次位列第一,2011H1 PE投资策略分布(按案例数,个),2011H1 PE投资策略分布(按金额,US$M),成长资本依然居主流 PIPE投资十分活跃,食品饮料超过机械制造成为最活跃退出领域,2011H1 PE退出行业分布:63笔,2011H1 PE退出方式分布:63笔,中国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概述,1,2011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发展回顾,2,2011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回顾,3,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发展回顾,4,目录,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上市市场发展回顾,5,市场近期变化分析及清科观点,6,中国企业并购活跃 2011年上半年并购案例数再创新高,2011H1中国企业并购案例数量及金额,2011H1国内并购与跨国并购案例数量对比,2011H1中国企业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数量,2011H1中国企业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金额,国内并购案例数同比增长68.4%金额同比增长50.3%,房地产及能源及矿产并购金额持续占据前二位,与VC/PE相关的并购案例创十年新高 同比增长140%,2011H1 VC/PE支持企业并购情况(按数量,个),2011H1 VC/PE支持企业并购情况(按金额,US$M),同比:+140%,同比:+50%,VC/PE支持的企业在众多领域并购活跃,中国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概述,1,2011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发展回顾,2,2011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回顾,3,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发展回顾,4,目录,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上市市场发展回顾,5,市场近期变化分析及清科观点,6,全球共339家企业上市,中国企业上市数量遥遥领先,2011H1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及融资金额,2011H1境内与境外上市数量对比,海外上市数量与融资额同比稳中有升境内IPO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双双小幅回调,2011H1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2011H1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金额,境内同比:-4.6%境外同比:+8.1%,境内同比:-16.2%境外同比:+151.3%,201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地点持续集中,2011H1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交易所分布(按数量),2011H1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交易所分布(按融资额),201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行业分布分散,上半年中国企业境内上市数量创业板占比近半,2011H1中国企业境内上市交易所分布(按数量),2011H1中国企业境内上市交易所分布(按融资额),上半年中国企业境内上市行业分布相对集中,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总体依旧活跃,2011H1 VC/PE支持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及融资金额,2011H1 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对比,案例数同比:+13.3%融资额同比:+14.9%,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境内上市数量同比增长20%,2011H1 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2011H1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金额,各市场VC/PE支持上市中国企业平均投资回报差异大,2006-2011H1 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账面回报,2011H1 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账面回报,注: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统计剔除“华锐风电”,VC/PE投资案例数对比VC/PE 支持上市企业数量,中国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概述,1,2011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发展回顾,2,2011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回顾,3,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发展回顾,4,目录,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上市市场发展回顾,5,市场近期变化分析及清科观点,6,基金策略变化一:基金产业化,基金策略变化二:多点化,走中国特色,典型策略一联手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典型策略二与地方、园区建立合作,典型策略三自主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所谓政府引导基金,是指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从VC/PE机构角度来看,通过与政府合作设立引导基金,机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政府网络和政府的诚信优势,实现低成本的布点、扩张,形成准入门槛。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深创投”)是采取这一策略实现全国布局的典型机构之一。2006年至2010年间,深创投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重庆、苏州、西安、成都、武汉、中山、郑州、湘潭、南通、萍乡、淄博、威海、合肥、常州武进、湖州长兴、襄樊、潍坊、北京、常州、无锡、杭州、洛阳等地设立有分支机构或区域性引导基金逾40个,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布点。,基金募集策略变化一:LP类型多元化,基金募集加速,中国VC/PE市场发展之初,活跃于市场中的机构以外资为主,其中主流LP群体包括Fund of Funds(FOFs),公司养老金、政府养老金、捐赠基金、基金会等。随着近年来相关政策的逐步放开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中国本土机构投资人群体由初期的构成单一开始逐步扩军,全国社保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先后获准从事股权投资,潜在投入VC/PE基金资本量巨大;各地政府为加快地区VC/PE投资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纷纷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模式逐步成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民间资本对股权投资理解日益成熟,参与积极性渐高。清科研究中心注意到,随着LP市场格局的变化以及机构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部分机构的目标LP群体开始逐渐转变。例如,部分本土机构在成立之初由于缺少历史业绩以及本土机构投资者受政策限制等诸多制约因素,选择从设立人民币基金起步,投资者以国内民营企业及高净值个人为主。之后,机构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品牌沉淀,目标LP群体开始逐步扩大到政府财政及机构投资者。与此同时,另有一批机构由国有企业或政府部门参与设立,并在其基金中占有较大份额,随着机构逐步转向市场化运作,基金中开始更多的吸纳民间资本,从而淡化了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基金投资策略变化一:向自主开发倾斜,随着中国VC/PE市场的逐步发展成熟,市场中的众多机构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建立了广泛的项目投资渠道,其中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地区商会、高新技术园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业家朋友推荐等。此外,同业间的沟通交流也是机构获取项目信息的有效渠道之一,例如,部分专注中后期投资的机构也会与专注早期投资的机构或天使投资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掌握进入成长、成熟期企业的情况。,自主开发是指VC/PE通过对宏观经济、重点行业及其产业链进行深入研究,定位最具价值的环节,寻找其中龙头企业进行接洽而自行挖掘出的投资项目,接触潜力企业的方式包括直接联系和参加行业展会等。以自主开发的方式寻找投资项目的主要优势在于VC/PE机构可以在投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有助于机构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同时,通过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渠道成本;这一策略的劣势则在于,由于机构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行业研究等工作,人员和时间成本随之增加。,自主开发,渠道推荐,基金投资策略变化二:投资阶段双向移动,早期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中国市场中专注早期投资的典型机构包括联创策源、经纬创投、戈壁创投、金沙江创投、中经合、IDG资本、松禾资本以及力合创投等。此外,清科研究中心注意到,在部分专注早期投资的投资机构向中后期项目拓展的同时,另有部分机构将投资范畴向初创期企业延伸,以避开估值较高的中后期项目。中国市场中的VC/PE机构典型投资阶段策略转变之一,是投资阶段的后移。创业投资机构开始加大对成长及成熟期企业的关注和投资配比,例如,包括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IDG资本和红杉资本等机构在近几年均呈现出投资阶段后移的趋势。促使投资机构做出这一策略转型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机构管理资本量扩大,具备投资估值较高的成熟期项目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也在于此类项目投资风险较低,机构投资时间较短,资金周转快。,基金投资策略变化三:联合投资比例增加,联合投资的优势,风险分散的需要:VC/PE机构在投资过程中常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造成投资风险加剧,联合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个机构在项目评估和风险控制方面的局限性,有利于项目评估决策的优化,减少投资决策造成的风险。此外,VC/PE机构可以通过联合投资加强对被投企业的影响力,以便及时有效的参与企业管理。,弥补各自在资金规模方面的不足:部分项目由于投资金额较高,VC/PE机构旗下基金规模或基金投资限制导致其无法独立完成投资,通过联合投资形成规模,使机构有机会进入规模较大的投资交易。,弥补各自在增值服务方面的不足:除为被投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外,VC/PE投资的另一特点在于可以为企业带来管理、技术、市场和其他方面所需的辅助。通过联合投资,投资机构间可实现资源互补,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扶持与帮助。,部分专注早期投资的机构在参与了企业的最初几轮融资后,出于自身资金实力或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的考虑,将协助企业在后续的融资轮次中引进其他的投资者,自己在后期的轮次中领投或跟投,抑或不再跟进投资。此外,随着市场中项目竞争的加剧,为避免争抢项目推高估值,机构可通过联合投资方实现利益共沾。,基金投资策略变化四:投资节奏明显加快,结合自2006年以来市场中募资、投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是中国VC/PE市场发展的一个小高峰,当年共计募集完成基金167支,募集到位684.64亿美元。以多数基金“5+2”的存续期推算,其后的两三年应该迎来市场中的一波投资高峰。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投资机构纷纷持谨慎观望态度,当年投资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出现骤跌,同比分别下滑22.0%和17.8%。虽然2010年市场投资活跃度显著回升,年内完成的交易数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是从2009年和2010年的投资金额来看,清科研究中心相信,2008年成立的基金仍有大量资金尚未投出,这批基金和2009年及2010年成立的众多新基金一样,眼下均面临着严峻的投资压力。进入2011年,中国VC/PE市场中的募资热情不减,一季度共有54支VC/PE完成募集,募资总额122.82亿美元。由此判断,未来两、三年中国VC/PE投资市场将持续活跃,投资机构间的项目竞争将更加激烈,项目估值推高,更是有部分新兴机构开始盲目追求“投资速度为王”、“投资数量为王”,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基金投资策略变化五:行业分布趋势明显,基金退出变化:并购退出比例加重,项目退出方面,多数受访机构认为年内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中的退出活动仍将维持较高的活跃度。在调研问卷中,清科研究中心请受访机构罗列出2011年中机构投资项目的计划退出方式,调研结果显示,多数机构将采取多种退出方式并用的退出策略,其中IPO依旧是最受各机构青睐的退出方式,76.9%的投资机构表示计划年内通过被投企业上市的方式实现退出,紧随其后的是股权转让和并购,分别有69.2%和42.3%的机构表示将选择这两种从被投企业中实现退出。此外,我们发现,较少机构选择以管理层回购的方式从被投企业退出,显示这一退出策略的应用在中国VC/PE市场仍不普遍。,基金服务变化: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成为机构重要的核心竞争力,54,帮助企业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协助企业完成上市,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全方位增值服务,使得企业获得价值增值,最终实现长期共赢,全方位的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资金,解决企业中长期的融资问题,解决企业资金需求,多家机构成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或者咨询公司实施企业的诊断与提升:联想投资、弘毅、中信产业基金、达晨创投等,清科观点,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VC市场快速回暖,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表现出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具体表现在VC基金的募集个数和金额,投资个数和金额,退出个数和回报均创下中国创业投资领域十年来的新高。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PE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新募基金数量超2007高点,募资金额同比翻倍增长。成长基金募资继续领跑,并购基金规模快速扩大,房地产基金迎来新的募集高峰。PE投资案例个数创历史新高,但单笔交易规模尚未恢复。2011年人民币基金续写了2010年的崛起势头,随着境内资本市场退出渠道完善,募集和退出的双重利好使得中国市场人民币投资面临爆炸式发展。但人民币基金募资需要规范和监管,行业需要警惕非法集资,同时LP需要慎选投资机构。VC/PE投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互联网、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以及清洁科技最受青睐。总体而言,2011年行业投资已然体现出贴近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脉络的态势。但持续高涨的募资规模为后期投资竞争压力大埋下了伏笔。大量的投资机构越发重视投资策略、内部管理、风险控制,这也预示着中国VC/PE内部治理迈上了新的台阶,但同时反馈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高市盈率驱动下,更多VC/PE支持的企业愿意选择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将逐步成为VC/PE退出的主渠道,创业版上市的高潮在2011年得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