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大学语文教案授课老师:授课班级:临时班级63、54授课时间:3月2日-5月12日授课地点:1号楼213、212室中国文学部分第一章 散文的阅读与欣赏.文体概述教学目的: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及种类教学重点:散文的特点及分类教学过程:一、广义的散文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狭义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相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二、文体特点(1)题材广泛,尤以写细小、片段、零散的事物见长。无所不包,无事不言。(2)散文尚真忌伪,写真人、真事、真景、真物、真情。(3)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4)写法自由,不拘一格。(5)语言精美自然,别具韵味。语言优美清新明丽,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三、散文种类 1.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樱花赞。2.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3.哲理散文: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蒙田、兰姆、培根是这类散文的代表作家。4.小品文与随笔 “小品”指那些篇幅短小且富有抒情意味的小散文。随笔题材可大可小,讲究即兴而生,不求自得,信手拈来,借题生发。5.杂文 原属于议论文,后独立出来,具有政论的性质,是“诗”与“政论”的结合。6.传记和回忆录 传记是以一种艺术手法描叙历史真实与人物性格命运的叙事性散文。史记堪为典范。回忆录与传记的不同就在于,前者写人,后者记事。.中国散文发展史略教学目的:了解中国散文的发展史教学重点:中国散文的分类及其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一、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1.先秦散文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历史散文分为记言、记事两类,记言有:尚书国语;记事有:春秋左传战国策。2.两汉散文 主要有史传文学、政论文与赋,史传文学包括西汉的、东汉班固的汉书,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政论文的代表有贾谊、晁错等。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赋是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是介于诗文之间专事铺陈的用韵散文。形式特点:1.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汉赋四大家、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另说,司马相如,。3.唐宋散文 “古文运动”是唐朝韩、柳大力倡导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奠定了文以传道的散文传统。所谓“”,是对而言的。和的,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4.代散文 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前后七子”指明朝中叶的诗文流派。前七子指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而以李、何为首,活跃于弘治、正德间。后七子指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而以李、王为首,活跃于嘉靖、隆庆间。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模拟古人。5.清代散文 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派、桐城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均系省市人,故名。其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方苞提出“义法”主张,“义”指中心即正统的基本观点;“法”指表达中心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修辞等,即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倡语言“雅洁”,反对俚俗和繁芜,造清真雅谨朴质文体。刘大魁指出文字“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重视艺术体现。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以“词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使桐城派文论具有更完整的体系和周密的理论性。二、现代散文 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代表作品欣赏(一)孔子与论语教学目的:1.了解孔子及其儒家思想2.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孔子思想的具体内涵教学过程:一、孔子及其儒家思想1.孔子生平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时期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之上,即今日。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自幼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是的创始人。论语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足以概括孔子生平。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后裔。周灭后,周武王封王的庶兄,忠正的名臣于。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曾修、,定 、,序,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语录体散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2.孔子是儒家的鼻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式和孔子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道德思想。义利观。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尊老敬长的孝悌思想。二、长沮、桀溺耦而耕章讲析出自论语 微子,原文如下: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赞扬孔子)问於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礼崩乐坏纂位者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改革)之?(句谓谁能改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逃避迫害之人,指孔子)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既然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意:既然鸟曾不可相与,非人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注:辟世之士,隐者,天下已礼崩乐坏,何不避世乐耕。孔子不过是辟人之士,难以改变天下局势。(消积遁世)孔子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无道,故游学天下,宣扬儒道。(积极入世)【对照资料】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出自论语 微子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人物太危险了!”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使孔于没有能够和他谈。“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意即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者犹可追”就是抓住未来。(二)孟子与孟子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了解孟子的散文风格教学难点:孟子思想的具体内涵教学过程:一、孟子及其思想1.孟子生平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等故事,成为后世母教之典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战国时期家代表人物之一,有“”之称,与并称为“孔孟”。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南宋时将孟子与、合在一起称“”。2.主要思想:人性善;仁、义的主张 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讲析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hán)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jù)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sì)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yng)飧(sn)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zèng)爨(cuàn),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节选自孟子 滕文公上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文章主要驳斥农家“贤者与民并耕”的主张,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斥责陈相的背叛师道为不义之行为。1.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运用演绎与归纳结合的论证法,驳斥“君民并耕”的片面观点。作者采取步步紧逼、引君人彀的演绎论证方法。首先借陈相之口摆出农家学派的观点并不直接反驳,而是从打听许行的日常生活中设下一个大圈套,以一连串的问话,诱使陈相钻进圈套中:许行用粟交换陶器,用粟交换工具,与百工交易。陈相只得承认许行除了自耕自食外,并不能自陶自冶,一人尽百工之职。然后作者再用反法从陈相口中引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结论。至此,“贤者与民并耕”的片面观点不攻自破,从而自然而然地演绎出圣人治理天下同样不可耕且为的正面结论。并顺势得出“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的结论。逐层推论,破立结合。2.修辞手法 文章多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或使论点层次清晰,或使论证的论据充分,其作用是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雄辩气势。(2)文章大量运用了反诘手法,先列举大量论据进行充分论证,而后用简练的反这句收结。通常可以收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是不直接说出正面结论,令对方思而得之,更有启发诱导力量;二是反诘法语气更有逼人气势,使人难以招架。(三)庄子与南华经教学目的:1.了解老庄思想2.了解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老庄思想的具体内涵教学过程:一、老庄1.老庄指老子与庄子,道家创始人及代表。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宋明理学揉合道学思想发展而成。2.基本思想A.道法自然 B.辩证法和矛盾转化学说 C. 超然人格和崇尚自由的批判理性二、庄子(即南华经)1.庄子的寓言 庄子所指的寓言是把一个事实或道理,不直接地说出来,只是间接的寄寓在另一个类同的故事里。2.庄子内七篇 庄子的逍遥游,便是代表庄子道家思想,要求适性解脱的提纲,并且以此观念来看庄子内七篇,又是一套整体的学术思想:第一篇逍遥游,是讲人生最高,最究竟的境界。第二篇齐物论,是说明天地万物与人生在现象界中,本来就是不齐(不平等),如要得解脱逍遥的效果,必须先要齐物(平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与本体并存,才能有真正的平等。第三篇养生主,是从第一二篇的逍遥,齐物而来,如果真能物我齐一,才是懂得养生,真正懂得物吾一齐而养生适性,才可处于人间世而无闷无忧,善于用世而不被世用,而乐其天年。3.庄子的思想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却又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濠梁之辩)讲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sh)鱼(鱼名)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惠子(惠施,庄子好友,当时的名辩1思想家)是从认知规律上来讲,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有生命的物质,鱼不能有人的喜怒哀乐感情;庄周则从艺术规律上来讲,人乐鱼亦乐。人乐鱼亦乐,是典型的“移情”效用。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外物身上,好像感觉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惜别则蜡烛垂泪,兴到则青山点头。故事表现了庄子的齐物观。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2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的万物齐一观集中体现于齐物论一文中:“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是宇宙齐一的结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是彼此齐一的结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是非齐一的结论。在庄子看来,无论客观世界的实体,还是主观世界的实存,都是齐一的。“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苏轼濠州七绝 观鱼台)【注】1. 名辩,先秦思想家关于名实问题的论辩。孔子要求“正名”,正名分、责任;老子主张“无名”,不追求名声。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2. 肝胆楚越,肝胆:比喻亲近;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对立或疏远。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四)垓下之围教学目的:1.了解司马迁的史学精神2.了解史记的文学、史学价值教学重点:1.史记的文学、史学价值2.项羽性格的悲剧性教学过程:一、司马迁简介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6岁终。字子长,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是西汉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县名,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2.发愤著史记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在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3.史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二、课文垓下之围讲析(出自项羽本纪)1.项羽简介项籍(前232-前202),字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汉族,下相(今)人。名将之孙,中国古代领袖,著名、。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是力能举鼎,气压万夫的豪杰。号西楚霸王。不久,项羽在斩郡守后崛起,举兵反秦。率军入关中,以五灭暴,威震,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2.人物赏析(一个人物,三个场面)霸王别姬 项羽是个多情重义的本色英雄。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潸然泣下,唱垓下歌,凄凉动人。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则忠于项王。苏轼濠州七绝 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郑荣,楚王旧将,后归汉,因不愿称籍名讳,被刘邦弃用)。”垓下突围 正面描写了项羽的英勇善战。动作: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临战先声夺人,有排山倒海的气势)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神威凛凛,气势迫人)斩汉一将。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满身神力和超群武艺)语言: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着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豪气干云之人。乌江自刎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寥寥数句道尽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心声。临危之际,不是念念不忘自己在反秦战争中的功绩,而是引咎自责。面临一线生机,不是含羞忍耻地苟活于世,而选择了慨然赴死。显示了一个悲剧英雄的本色。项羽知耻而重义,是个英勇豪迈的失败英雄。 3.项羽选择了自刎,是否值得?历来众说纷纭。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亭(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毛泽东赋诗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4.作者塑造这样一个悲剧人物的目的何在?文末“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毫无疑问,作者对霸王是抱着肯定与欣赏的情感的。项羽是一个英雄,一个失败的英雄,他光明磊落,勇武豪壮,然而最终却兵败自刎,这是一个悲剧。司马迁将自己爱、怜、怨、恨,以至满腔的血全部的泪融注笔端,谱写出这一曲英雄悲歌。通过悲反衬出美,通过苦难显示出崇高,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 (五)张中丞传后叙(韩愈)教学目的、要求: 1.分析文中叙议结合的特色 2.概括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文中细节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 二、张中丞传后叙 是一篇现实针对性非常强的文章,体现了韩愈为人鲠直,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公元年十一月,安史之乱暴发,唐军节节败退;在此情况下,张巡和许远率万余兵士坚守睢阳孤城十余月,吸引了叛军近十万兵力,阻遏了敌人向前推进的速度;睢阳城破后,张巡、许远相继被害。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守城的英雄在战后却屡屡被诬,竟延续五十余年而不绝。先是一些文武官员为了替自己战时无耻的逃跑行径辩护,诋毁许远、张巡困守孤城的作法,并指责是张巡造成了睢阳城中人吃人的现象;针对这种议论,李翰撰张中丞传上呈肃宗,以为张巡辩诬,使事实得以澄清。然而十年后,又有人指称许远降贼,张巡的儿子张去疾也上书代宗皇帝请追削许远的官爵,但朝廷并未采纳他的意见。五十年后,唐朝藩镇割据的状态急需改变,而此时又有许多人借中伤许远、张巡来为自己谋利,面对此情此景, 韩愈写下了这篇张中丞传后叙,作者在为英雄辩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 “擅强兵坐而观者”、“弃城而图存者”的极大愤慨;特别是通过对贺兰进明丑恶嘴脸的揭露, 表明了作者不满藩镇割据、要求中央集权的政治态度。这一主张配合了唐宪宗的政治变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题解 本文是一篇后叙(即序),也就是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本文是韩愈读了李翰张巡传后,感到有所不足,用来对张巡等人的事迹作补充,因此名“后叙”。四、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与祉叙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赞美了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安史叛军以及畏敌怕死的将领和诬蔑英雄的小人。 五、人物性格分析 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 南霁云: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六、写作手法: 1、叙事与议论相结合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文章的前半部分为议论,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 但由于作者精心的编排,并没有给人以一种割裂感,而是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文章首先说明了写这篇“后叙”的原因,接着就直入正题,弥补李翰张中丞传的缺失为许远立传。在介绍许远事迹时,先对许远有一个总评:“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但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的写下去,而是逐一列举外界对许远的非议, 开始驳论,这使文章顿起波澜,令欲明就里的读者不忍释卷。 2、严格的逻辑说理 在驳论时作者选择了由浅入深的次序:对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城之陷自远始” 、张、许应“弃城”而“逆遁”等种种论调逐一驳斥。作者先是列举事实,说明许远并不怕死;接着以“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的浅显道理证明“城之陷自远始”的非议的“不达于理”;最后以“当二公之初守也,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的事理分析来证明张巡、许远的别无选择。 随着议论的层层深入,作者的感情也越发的激昂,由最初的较为平和发展到疾言厉色, 对非难者的品质概括也由“材智下”、“小人之好议论”发展到“自比于逆乱”:“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至此, 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已无处藏身,张、许二人的英雄本色也已跃然纸上。这几节文字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堪称“辞理俱到”。 3、细节描写 上述议论只是文章的“纲”,主要人物的性格尚未完全凸现。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非常巧妙地安排了一个过渡,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侧重议论发展到以叙事为主,这就是对南霁云的描写。由于上一段写到了“擅强兵坐而观者”,那么作者在这里写贺兰进明的坐观不救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一过渡非常自然,可谓神来之笔。由此,通过几个细节的描叙,使读者肃然起敬的主人公的形象不再停留在理性认识上,而变得丰满传神,妙趣横生。如用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两个细节就将南霁云刚烈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尽卷不错一字”、“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的描写则非常传神地刻划出了张巡博闻强记的一面。这些叙述的文字和议论部分相辅相成,既深化了议论,又弥补了人物塑造缺乏立体感的缺憾,可谓一举两得。 (六)春末闲谈讲析教学目的:1.了解现代散文产生的时代背景2.“闲谈”的创作特点教学重点:“闲谈”的“正说”意义教学过程:一、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针对这股反动逆流,鲁迅写了这篇批判奴化思想的战斗檄文。文题似小,旨意却大。名曰“闲谈”,好似信口而言,实则别具匠心,严密为文,读后令人叫绝不已。二、提示:本文是鲁迅“闲话风”散文的典范之作,正如季羡林指出的那样,“它们多半是结构谨严之作,决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优秀的散文家,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漫谈散文)与鲁迅那些实有所指激烈抨击的杂文相比,春末闲谈寓意深广,态度也更为洒脱从容。透视鲁迅“闲谈”之中“正说”的深刻含义,进而体悟鲁迅“闲话风”散文语言和结构的独特魅力.“闲谈”是鲁迅借以传递深邃思考的载体。既有“闲谈”,必有“正说”.一九二五年春末,鲁迅在北京的这一番“闲谈”,要表达什么思想,这正是探究“正说”的目的。在探究“正说”内涵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再创作的审美享受。 “闲谈”是鲁迅“对存在进行思考”的一种成熟的高级形式,坚持“韧”的战斗的有力武器。“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语)。 三、讲解1.笔墨趣味在“闲话” 文章开篇交代了一个特定的时空,“正是北京(一九二五年)春末”。作者由故乡盛夏细腰蜂捕捉青虫的“闲趣”铺开,闲谈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联想到“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尽力施行的“各种麻痹术”,再联系现实中“治人者”的“治之之道”,对旧时统治者精神控制术的手段及其失败,于闲话漫笔之中,作了辛辣的讽刺。“闲话”是作者借以表达思想的载体,直面“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鲁迅不作“寸鉄杀人,一刀见血”的激烈的抨击,而是“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任心闲谈”,首先是作家主观心态的闲适与从容。用鲁迅自己的话说“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这也正是文章的意趣所在。 全文8个自然节可分三段: (1)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2)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 (3)治人者“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因此,“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 2.思想是无法禁止的 鲁迅的文笔一向以辛辣尖锐著称,他曾说过他至死对一切黑暗势力“一个都不饶恕”。本文虽冠名以“闲话”,其实在洒脱从容的娓娓而谈之中,处处使人感到鲁迅思想的深邃和对治人者“精神文明”的控诉和鞭挞。正如作者在七天之后所写的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春末闲谈一文中所列举的“遗老的圣经贤传法,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还有“特殊知识阶级”的“特别发见”,其实就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繁琐的条款。鲁迅由细腰蜂的毒针闲谈开去,抽茧剥笋,揭露旧时统治者所谓的“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