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晋江市城北组团河道整治工程环评报告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762819       资源大小:18.20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晋江市城北组团河道整治工程环评报告环评报告.doc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晋江市城北组团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单位山美水库晋江市灌区管理处建设地点晋江市池店镇建设依据主管部门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N7610防洪除涝设施管理总投资7143万元环保投资69万元建设规模整治南低干渠段(世纪大道至泉安北路),整治长度1135.80m,设计河道底宽20.0m;整治池店镇排洪沟段(古福村至东山村),整治长度1471.61m,河道设计底宽8.0m;整治御辇村引水渠段(世纪大道至南低干渠),整治长度517.12m,设计河道底宽15.0m。二、当地环境、社会及经济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本项目晋江市城北组团河道整治工程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本次工程范围包括整治南低干渠段(世纪大道至泉安北路),整治长度1135.80m,设计河道底宽20.0m;整治池店镇排洪沟段(古福村至东山村),整治长度1471.61m,河道设计底宽8.0m;整治御辇村引水渠段(世纪大道至南低干渠),整治长度517.12m,设计河道底宽15.0m。河道周边主要为居民住宅楼以及农田,共涉及御辇村、东山村、古福村三个村庄。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项目环境周边示意图详见附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3;项目相关照片详见附图4。2.1.2 地形地质地貌本工程处在晋江下游冲洪积海积地貌单元上,地形较平坦、开阔、局部为孤山残丘。主要地层岩性有:冲洪积堆积粘性土、砂土;海相沉积(淤泥、淤泥质土等;残积堆积的砂质粘性土;基岩岩性为燕山晚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区域地质构造属于闽东南沿海大陆地缘拗陷带长乐南澳断裂带的西北侧,区内地质构造线方向以北北东向为主,工程区位于闽东南沿海间歇性上升区。测区内第四系地层发育,未见明显活动性构造迹象,区域性断裂构造对工程影响不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90s(软弱场地),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工程区主要的地层有:第四系松散地层的人工堆积的杂填土;海积堆积的粉质粘土、淤泥、淤泥夹砂、淤泥夹砂;冲洪积堆积的中砂、细中砂;下部为残积砂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主要为燕山期侵入的混合二长花岗岩(m52(3)。场地地下水具有分解类一般酸性型弱腐蚀。工程区内饱和中砂、细中砂层,在VII度地震作用可能产生轻微液化;淤泥、淤泥夹砂在VII度地震区可能产生震陷。2.1.3 气象气候项目所处区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暖热湿润,季风显著,台风活动频繁。经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20.7,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0;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为69.6;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4.4;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390mm;多年平均绝对湿度为20hPa;最高绝对湿度为39.1hPa;最小绝对湿度为20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最小相对湿度为8%;多年平均风速为3.5m/s;最大风速为24m/s,最长连续大风日为9天;大于八级以上的大风日年最多天数为122天,最少天数为8天;多年平均雷暴52天;多年平均雾11天,霜6天。项目所处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9501400mm左右,年降水变差系数为0.240.28。雨量多集中49月,占全年的76%80,1012月仅占6%10,13月约占13%16。降水地区分布不均,总的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方向递增,最大年降雨量2128.5mm(磁灶站1983年),最小年降雨量591.5mm(金井站1988年)。本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350m;多年平均径流深650mm。49月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75%,其中57月占全年的60%。2.1.4 水文状况项目所处区域受地质结构的控制,境内没有大的河流发育,且地下水资源贫乏,过境的河流主要有晋江、九十九溪、普照溪以及南渠。源于境内低丘、台地或湖泊,独流入海的溪流都死时令溪流,约有19条。另外,境内有湖泊、水库等。南渠于1973年扩建。是泉州山美灌区的骨干工程之一,位于大泉州规划区的西南郊。南渠引水自晋江金鸡拦河闸南岸,自树兜起经鲤城区江南新区、泉州经济开发区清濛园区、再经晋江市池店镇、陈埭镇流入九十九溪,共分三个渠段:总干渠、高干渠、低干渠。总干渠:改造后的总干渠自金鸡南高干渠渠首暗涵进口至树兜高低干渠分水枢纽,长度3.685km。分两个流量段,渠首至西山,长1.41km,设计流量30 m3/s;西山至树兜,设计流量38.5m3/s。南高干渠:改造后的高干渠自树兜高低干渠分水枢纽至高干渠与九十九溪加沙汇合口,长度11.415km,分两个流量段,树兜至清濛福厦公路桥,设计流量26.5m3/s,清濛福厦公路桥至加沙汇合口,设计流量25.5m3/s。南低干渠:自树兜高低渠分水枢纽至石狮市蚶江电灌站,长30.035km,分武断。其中,树兜至陈埭溜滨,设计流量12m3/s。2.1.5 土壤 项目所在区域土壤分为水稻土、砖红壤性土壤、潮土、风沙土和盐土等五类,其中砖红壤性土壤分布最广。从垂直分布看,海拔50m以下为赤土、水稻土、潮土、风沙土和盐土。从地域性来分,丘陵为红壤、赤红壤;台地为赤红壤和部分渗育型水稻土;冲积海平原为风沙土和盐土。2.1.6 动植物与生态受人为活动影响,项目所处区域内原生植被已基本不存在,项目所在区域植被总体可分为乔木林、灌草丛和滨潍沼生植被三大类型,植物种类一般生态习性为适应干热、风大的气候和贫瘠等环境特点,具亚热带地带特点的种类。其中不少具耐污和净化大气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植物,如黄花夹竹桃、石榴、木麻黄、大叶欢等。本区主要作物有水稻、番薯、大麦、大豆、花生等;果树主要有龙眼、芒果、香蕉等;此外还有蔬菜及观赏花草等。区域内野生动物较少,主要为鸟纲雀形目及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等小型动物。九十九溪水中以水浮莲为主。鱼类等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已减少或不存在,仅有水质恶化指示生物,如藻类、鱼虫及一些腐生生物。项目沿线周围无受保护的珍惜或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名木古树。2.2 社会环境概况2.2.1 晋江市社会环境概况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河口南岸,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之间。东北紧靠泉州湾,东南濒临台湾海峡,西南与金门隔海相望,东与石狮市相连,西、西北与南安市接壤,北与鲤城区毗邻,全市陆地面积642km2,现辖13镇、6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03.1万人。晋江市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和海交文化优势,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和运行机制。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2.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999.0亿元,增长9.7%,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942.4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75.3亿元,增长10.1%,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7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年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98.02亿元,增长8.33%。2.2.2 池店镇社会环境概况池店镇位于晋江下游南岸,晋江市北部。约有人口103959人。辖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浯潭。324国道、306省道、福厦高速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溜石塔、御赐桥。由于临近“海上丝绸之路”池店镇早期就有相当多人口居住,并曾在该地区发现南朝隋唐青瓷,对于晋江地区来说是比较独特的。池店的主要支柱产业以制鞋业、家具制造业、陶瓷建材业为;有知名品牌寰球,宝峰等。2013年,池店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2.51亿元,比降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56392万元,比增45.5%。2.2.3 项目区防洪排涝现状晋江城北片区规划占地大部分位于池店,池店片区地处九十九溪浦沟以北至泉州大桥之间晋江南岸沿江狭长区域,为泉州中心城区与晋江城区之间连接枢纽地带,南低干渠由北至南贯穿全区。受特殊地形、水系条件及行政区划制约及影响,池店片区形成了以南低干渠与华洲渠、溪头水闸与华洲水闸,以及泵站为龙头的独立排水系统,汇流面积11.17km2。目前片区内已建主要水利设施有金鸡拦河闸南低干渠与华洲渠(含水闸、涵洞等附属设施)、华洲水闸与溪头水闸、排涝穿堤管等,另外在溜石村附近还设有节制闸。池店片区由于地处泉州主城区与晋江城区之间枢纽地带,近年来各类大量基建活动使池店片区城镇化水平迅猛提高,河网沟渠束穿、阻塞、截断,甚至填埋消失现象比较突出,加之区内地形主要为平原、台地,地势低洼,河网纵横交错,且紧靠晋江下游河口,受外海潮汐与区间涝水共同影响,涝水排泄条件不理想,洪水行洪不畅,洪涝灾害频发,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2.3 环境功能区划、执行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2.3.1 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2.3.1.1 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根据泉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方案修编及编制说明(泉州市人民政府2005年3月),南低干渠功能为一般工业、景观和农业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类别为类,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其部分指标见表2.3-1。表2.3-1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单位类标准限值1pH无量纲692溶解氧(DO)mg/L33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64化学需氧量(COD)mg/L305氨氮(NH3-N)mg/L1.52.3.1.2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根据晋江市市域环境规划修编说明(晋江市人民政府,1999.8),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区划功能类别为二类功能区,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具体标准见表2.3-2。表2.3-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分指标序号污染物名称平均时间浓度限值(二级标准)g/m31SO2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2NO2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3总悬浮颗粒物(TSP)24小时平均3004可吸入颗粒物(PM10)24小时平均1502.3.1.3 声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根据晋江市市域环境规划修编说明(晋江市人民政府,1999.8),项目所处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类别为2类功能区。项目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具体标准见表2.3-3。表2.3-3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适用区域昼间dB(A)夜间dB(A)2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502.3.2 污染物排放标准2.3.2.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施工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施工用水,不外排;施工人员租住在周围社区或者附近村落,生活污水纳入周围村落或社区污水排放系统,不计入本项目。则项目无废水排放。2.3.2.2废气排放标准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来自施工期场地无组织排放的扬尘和河道清淤过程产生的底泥恶臭。施工期场地无组织排放的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表2.3-4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标准污染物名称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浓度(mg/m3)监控点位颗粒物1.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施工期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表2.3-5 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1标准控制项目单位二级新扩改建臭气浓度无量纲202.3.2.3 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2.4 环境质量现状评述2.4.1 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13 年晋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晋江市环保局2014),2013年晋江市地表水水体监测点位断面是加沙、乌边港和杏坂,所属水体名称九十九溪和南低渠,功能类别为、类,分别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全年监测频次各6次。本年度,监测频次共18次,监测达标频次18次,全年水质达标率100%。因此,南低干渠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水质标准。2.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2014年泉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泉州市环保局2015年6月),晋江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因此,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4.3 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域内没有大的噪声污染源,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区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2.4.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陆生生物现状植被分布现状项目用地处于晋江市池店镇。据现场踏勘,工程河道两岸大多为民房、农田。因人类活动影响,主要分布有灌丛、沼生湿地植被以及人工栽培植被。人工植被种类繁多,粮食作物有甘薯等;水果作物有龙眼、香蕉、芒果等。动物分布现状项目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动物栖息。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大型野生动物己基本绝迹。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的动物,主要是一些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伴人动物或生态上特殊适应居民区生活环境的类型。发现最多的是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等,鸟类主要有燕子、喜鹊等。(2)水生生物现状项目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栖息。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大型水生生物己基本绝迹。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发现最多的是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如藻类等、浮游动物如软体动物等。三、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目标3.1 主要环境问题3.1.2 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1)施工期间,项目河道边坡开挖扰动水体产生的悬浮物、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产生的的冲洗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放对周边水体水质的污染影响。(2)施工期间,施工扬尘(河道边坡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弃方堆放、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对清除的杂草和垃圾、弃方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走行车道引起的扬尘)、施工设备废气排放以及施工边坡开挖过程中底泥产生的恶臭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3)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4)施工期间,固废处理不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施工期间,河道边坡开挖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施工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3.1.2 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整治南低干渠段(世纪大道至泉安北路),整治长度1135.80m,设计河道底宽20.0m;整治池店镇排洪沟段(古福村至东山村),整治长度1471.61m,河道设计底宽8.0m;整治御辇村引水渠段(世纪大道至南低干渠),整治长度517.12m,设计河道底宽15.0m。因此项目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机动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路面行驶的机动车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行人通行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噪声;行人及过往车辆随手丢弃垃圾和车辆运送散装货物时洒落的物料等。3.2 环境保护目标本次河道整治范围包括南低干渠段(世纪大道至泉安北路);池店镇排洪沟段(古福村至东山村);整治御辇村引水渠段(世纪大道至南低干渠)。项目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沿线共涉及到御辇村、东山村、古福村等村庄。生态保护目标为项目范围内陆生、水生生物,项目需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不因项目建设产生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御辇古桥为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古桥为梁式古桥,东西走向。现存长22米、宽3.85米船形墩5座,每间架大石板4条,净跨4.2米,两侧筑护栏。御辇古桥控制保护范围为10m。御辇古桥的位置详见附图3。项目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具体见下表。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1。表3.2-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与项目最小距离(m)保护级别水环境南低干渠施工期废水不得排入,水质保护级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空气环境御辇村居民住宅区右侧8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东山村居民住宅区右侧5m古福村居民住宅区右侧8m声环境御辇村居民住宅区右侧8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东山村居民住宅区右侧5m古福村居民住宅区右侧8m生态环境项目200m范围内陆生、水生生物社会环境御辇古桥(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低干渠整治段起点处施工不涉及古桥,对其进行保护四、工程分析4.1工程建设必要性(1)缓解内涝灾害的需要本河道整治项目位于池店片区,池店片区总体地势平坦低洼,现状地面高程大部分为25m。由于地势低洼,区内沟渠纵横交错,台风期间常遇天文大潮,加上地处晋江河口,受晋江洪水及海潮水双重影响,涝水排泄出口受外江水位顶托,降低水闸排泄能力,沟渠排水不畅,内河水位抬高,立即泛滥成灾,灾害频繁。本片区由于紧靠泉州与晋江市城区,是两城区连接的枢纽地带,社会经济发达,人口相对密集、产业集中,洪涝灾害对社会及国民经济造成损失是比较严重的。且晋江城北片区作为未来泉州与晋江的城市形象展示区和综合功能区,其严峻的防洪排涝形式是城市规划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次河道整治后,将使片区涝水得到有效的排放,缓解内涝灾害。(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本项目所在地晋江城北片区作为泉州中心城区与晋江城区之间连接枢纽地带,当前已呈现出比较高的城镇化水平。随着城北片区的改造建设,未来晋江市城区可实现与泉州市主城区的自然融合,适应泉州市主城区东扩南进、扩将发展的大泉州规划战略需要。因此本片区无论作为大泉州城区发展需要,还是作为晋江市未来重要综合功能区,都需要一个安全、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为区域发展建设保驾护航。因此完善晋江城北片区防洪排涝体系,是晋江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也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保障社会稳定鱼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本河道整治项目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3)协调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由于现状河道蜿蜒曲折、走势极不规则,不仅难以疏通管理,亦不利于区域建设规划,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作为未来泉州市与晋江市的重要枢纽地带及综合功能区,土地资源尤为宝贵,包含河道整治的防洪排涝规划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还与市政建设相协调,满足路网要求,为市政交通即商务等规划布局创造良好条件。(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本项目拟整治河道不仅担负着片区内防洪排涝的重要任务,还需发挥美化城市的重要功能。目前,晋江城北片区已规划为重要的城市形象展示区和综合功能区,而片区内渠道由于久未治理,部分渠段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与周围日益繁荣兴旺的现代化景象格格不入。本河道整治项目建成后,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防洪排涝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周围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景观,提供城市品味。4.2项目由来本项目工程规模为:整治南低干渠段(世纪大道至泉安北路),整治长度1135.80m,设计河道底宽20.0m。整治池店镇排洪沟段(古福村至东山村),整治长度1471.61m,河道设计底宽8.0m。整治御辇村引水渠段(世纪大道至南低干渠),整治长度517.12m,设计河道底宽15.0m。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国务院令第253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项目应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属于“A水利4、防洪治涝工程”类别。根据晋江市城北组团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晋江市城北组团河道整治工程为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属于小型规模工程。因此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山美水库晋江市灌区管理处委托本环评单位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详见附件:委托书)。本单位接受委托后,派技术人员踏勘现场和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成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4.3建设项目基本概况(1)项目名称:晋江市城北组团河道整治工程。(2)建设地点:晋江市池店镇。(3)建设单位:山美水库晋江市灌区管理处。(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内容:整治南低干渠段(世纪大道至泉安北路),整治长度1135.80m,设计河道底宽20.0m。整治池店镇排洪沟段(古福村至东山村),整治长度1471.61m,河道设计底宽8.0m。整治御辇村引水渠段(世纪大道至南低干渠),整治长度517.12m,设计河道底宽15.0m。(6)施工周期:项目于2016年1月开工,2017年1月完工,施工总工期12个月。(7)项目总投资:7143万元。4.4工程设计4.4.1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4.4.1.1工程总体布置根据现状河道的纵横断面、水力要素、河流特性、基础地质、冲淤变化特点及周边现状环境,结合城北片区规划及经济发展要求,本着安全、经济、合理、综合利用土地为原则,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关系,对本次城北组团内的对本次城北组团内三段河道(即:南低干渠(世纪大道泉安北路段);晋江市池店镇排洪沟(古福村东山村段);御辇村引水渠(世纪大道南低干渠段)进行防洪排涝工程总体布置。本次城北组团3段河道工程布置分述如下:(1)南低干渠(世纪大道泉安北路段)本段河道整治范围为规划世纪大道至泉安北路上游侧,整治河道总长1135.80m,河道设计底宽20.0m。(2)晋江市池店镇排洪沟(古福村东山村段)本段河道整治范围为池店镇古福村至东山村,整治河道总长1471.61m,河道设计底宽8.0m。(3)御辇村引水渠(世纪大道南低干渠段)本段河道整治范围为规划世纪大道至南低干渠(改道后),整治河道总长517.12m,河道设计底宽15.0m。4.4.1.2主要建筑物设计(一)护岸工程设计本工程设计护岸结构型式采用衡重式砌石挡墙结构,挡墙顶宽0.8m,迎水面坡度为1:0.05,背水面坡度在墙顶至卸载平台范围内为1:0.3,中间设置卸载平台,宽1.5(1.2)m,而后按1:0.2倒坡至挡墙底高程;挡墙埋深0.5m,基础采用C25钢筋砼结构,厚0.4m,墙踵宽0.3m,墙趾宽0.5m,基础底设0.1m厚C15素砼垫层及0.3m厚砂碎石垫层。墙体采用M7.5浆砌块石结构,迎水墙面在4.0m高程以上采用M7.5浆砌条石饰面,厚0.3m,墙顶铺设0.1m厚C20砼压顶,并设置条石栏杆防护,墙后回填砂性土。墙体布设75PVC排水管,间排距2m×2m,呈梅花形布置。另外挡墙每隔15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0.02m,缝内填塞沥青杉板。(二)河道护底设计设计采用镀锌覆塑雷诺护垫护底,雷诺护垫厚0.23m,下铺聚酯长纤无纺布。雷诺护垫是由特殊防腐处理的低碳钢丝经机器编织成的六边形双胶合钢丝网制作成符合要求的工程构建。雷诺护垫均采用镀锌覆塑防腐处理,网面抗拉强度30KN/m,符合EN10223-3标准。其填石材料可采用块石或卵石,要求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不易水解,抗风化硬质岩石,填充空隙率不大于30%。块石粒径以70150mm为宜,抗冲流速为3.6m/s4.5m/s。聚酯长纤无纺布型号为PET10-4.5200,标称断裂强度10KN/m。(三)基础处理设计设计护岸挡墙基础、箱涵基础均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直径D=600mm搅拌桩梅花形布置。(四)排洪箱涵及交通桥涵设计(1)新增排洪箱涵设计本次设计保留晋江市池店镇排洪沟(古福村东山村段)桩号CD1+112.29CD1+294.58段现状排洪箱涵。本次设计顺着该现状排洪箱涵右侧增设一孔排洪箱涵,新增排洪箱涵尺寸为(宽×高):3.0m×3.0m。设计新增排洪箱涵为一孔涵,箱涵总长182.29m,净宽3.0m,净高3.0m。箱涵采用C30钢筋砼结构,顶板厚0.55m,两边侧墙厚0.5m,底板厚0.65m,底板下部设0.1m厚C15素砼垫层及0.5m厚砂碎石垫层。箱涵每隔15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0.02m,缝内填塞沥青杉板。设计排洪箱涵汽车荷载等级为城-B级,经计算要求箱涵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20Kpa,箱涵基础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直径D=600mm,间距1.1m×1.1m,搅拌桩梅花形布置。(2)河道改暗涵设计桩号SQ0+920.0SQ1+135.80段改建为暗涵,设计箱涵为4孔矩形箱涵,设计尺寸为5.0m×4.0m(宽×高)。箱涵采用C30钢筋砼结构,顶板厚0.5m,两边侧墙厚0.5m,中墙厚0.5m,底板厚0.5m,箱涵总宽度22.5m,长度为7.0m;箱涵底部设0.1m厚C15素砼垫层及0.3m厚砂碎石垫层,两侧夯填砂性土,箱涵顶部覆土0.5m。桥涵车辆荷载按公路-级设计,经计算要求箱涵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10Kpa,箱涵基础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直径D=600mm,间距1.5m×1.5m,搅拌桩梅花形布置。桩号CD0+000.0CD0+691.50段河道由明渠改为暗涵,设计箱涵为2孔矩形箱涵,设计尺寸为设计尺寸为4.0m×2.5m(宽×高),箱涵采用C30钢筋砼结构,顶板厚0.5m,两边侧墙厚0.5m,中墙厚0.5m,底板厚0.5m,箱涵总宽度9.5m,箱涵底部设0.1m厚C15素砼垫层及0.3m厚砂碎石垫层,两侧夯填砂性土。晋江市池店镇排洪沟(古福村东山村段)规划馨芳路至凤池路段(桩号:CD0+691.50CD0+899.46)改建为暗涵,设计箱涵为2孔矩形箱涵,暗涵起点与规划馨芳路箱涵连接,暗涵首部29.22m范围为过渡段,每孔净宽由5.0m渐变至4.0m,箱涵净高由2.59m渐变至3.15m;过度段后接等宽段,等宽段每孔净宽4m,箱涵净高3.15m。箱涵采用C30钢筋砼结构,顶板厚0.5m,两边侧墙厚0.5m,中墙厚0.4m,底板厚0.5m,箱涵总宽度16m,长度为7.0m;箱涵底部设0.1m厚C15素砼垫层及0.3m厚砂碎石垫层,两侧夯填砂性土,箱涵顶部铺设0.1m厚C40钢筋砼铺装层。桥涵车辆荷载按公路-级设计,经计算要求箱涵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10Kpa,箱涵基础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直径D=600mm,间距1.25m×1.25m,搅拌桩梅花形布置。(3)交通桥涵设计本次设计拟对御辇村引水渠桩号SN0+232.0交通桥进行拆除改造,考虑近远期与周边地块平顺衔接,设计结构形式均采用箱涵形式。设计该桥涵孔数为3孔,每孔净宽5.0m,净高4.5m;箱涵采用C30钢筋砼结构,顶板厚0.5m,两边侧墙厚0.5m,中墙厚0.4m,底板厚0.5m,箱涵总宽度16m,长度为7.0m;箱涵底部设0.1m厚C15素砼垫层及0.3m厚砂碎石垫层,两侧夯填砂性土,箱涵顶部铺设0.1m厚C40钢筋砼铺装层。桥涵车辆荷载按公路-级设计,经计算要求箱涵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08Kpa,箱涵基础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直径D=600mm,间距1.2m×1.2m,搅拌桩梅花形布置。桥涵上下游侧设置条石栏杆进行防护。4.4.2主要工程量表4.4-1 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边坡挖运m350118.52机械土方挖运m3135765.93夯填砂性土m375082.24M7.5浆砌块石墙体m315635.85M7.5浆砌条石饰面m3968.96C25钢筋砼基础m34684.57C15素砼垫层m31581.028C30箱涵砼m315607.69镀锌覆塑雷诺护垫m33050.910砂碎石垫层m36341.3211D600深层水泥搅拌桩桩体m167812.612条石栏杆m6915.913钢筋制安t1598.64.5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5.1施工导截流本工程为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规定,本工程导流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通过对施工洪水资料的分析,10月份洪峰流量较大,3月份洪峰流量较小,结合施工进度安排,项目基础施工期约为5个月,故本工程施工导流时段选择为11月3月。施工导流方式需要根据各河道断面情况及分项工程情况制定不同的导流方案。(1)池店镇排洪沟池店镇排洪沟设计底宽仅8m,断面狭小,不适合采用分期导流方案。考虑到导流时段内洪量较小,设计河道采用分段施工,在施工河段上下游直接修筑横向围堰,形成基坑干地施工条件,上游来水通过埋设在河床及围堰底部的PE管或钢管排向下游,而河段基坑内区间来水及渗水通过移动式潜水泵抽排至下游。(2)南低干渠及御辇村引水渠南低干渠设及御辇村引水渠设计底宽分别为20m和15m,断面较宽,可采取分期导流方案。在设计河道断面的中部设置纵向围堰,将河道分为左右岸两大部分,按照先后分期施工的顺序,在单侧修筑横向围堰并与纵向围堰组合,形成单侧河道基坑内的干地施工条件,在单侧河道工程施工完成后,拆除此侧横向围堰,修筑另一侧河道工程的横向围堰,与纵向围堰组合形成干地施工条件进行施工。单侧河道工程施工时,河道内来水通过设计河道的另一侧束窄河床过流,实现堤防工程的施工导流。单侧河段基坑内区间来水及渗水通过移动式潜水泵抽排至下游。(3)桥涵工程桥涵工程建筑物规模相对较小,若采取分期导流的方式将使建筑物中部区域出现施工缝,容易造成质量缺陷。考虑到导流时段内洪量较小,设计导流方式选择在枯水期内水工建筑物工程区域上下游修筑横向围堰形成干地施工的条件,上游来水通过埋设在河床及围堰底部的PE管或钢管排向下游,而基坑内区间来水及渗水通过移动式潜水泵抽排至下游。4.5.2主体工程施工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土方开挖及回填、基础深层水泥搅拌桩、砂碎石垫层、砌石工程、钢筋工程和砼工程等。(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主要采用1m3反铲挖掘机开挖,局部采用人工挖修,开挖时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开挖边坡按设计要求。开挖部分土方就近临时堆放,用于基础回填及围堰填筑,不适合用于回填的淤泥、杂填土等用5t自卸汽车运到指定地点堆放。(2)土方填筑填筑土方部分利用开挖的有用土料,不足部分由市场购买。填筑土方由1.0m3挖掘机挖填,74KW 推土机辅助,蛙式打夯机夯实,应分层铺填,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填筑时应使均衡上升。另外填筑前,先清理底部积水、杂物,填筑土料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土料,其施工最优含水量通过土工试验确定。(3)深层水泥搅拌桩深层水泥搅拌桩机选用DJB-14D型桩机,采用双序施工法,即同一排孔按单双序孔进行,施工工序为:桩机定位、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重复上下搅拌、清洗、移位。水泥搅拌桩固化剂选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选用0.50,水泥掺入量为75Kg/m,钻进速度为1m/min,提升速度为0.45m/min。施工前需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工艺性成桩实验确定施工工艺。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4)砂碎石垫层砂碎石材料应石质坚硬、新鲜,无风化;碎石粒径小于等于10cm,其中4cm10cm的应占总数的60%,允许超径至15cm,但应小于总量的10%,大于15cm的必须捡出;最小粒径大于等于1cm。含泥量(包括石粉)小于5%,超过的必须用水冲洗,达到要求后进行铺填。砂碎石材料由市场购买,车运至各施工点堆放,双胶轮车运至工作面,人工铺填。铺填区域应完整,不得漏填;尽量做到边沿整齐;顶部尽量保持平整;垫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5)砌石工程砌筑砂浆由0.4m3 砂浆搅拌机现场拌制,双胶车运输,条块石材料从市场采购,车运至各砌筑点堆放,场内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挑抬运送,人工砌筑。浆砌石采用坐浆砌筑的方法,要求块石粒径不小于25cm,块石表面干净无杂物。砌筑时应保证坐浆饱满,填捣密实,表面平整。工程完工后,须经常洒水养护,在砌体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砌体前后不得回填土料。(6)钢筋工程钢筋材料质量要符合规范规定,采用的热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钢筋材料进场应进行验收,并按规范要求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钢筋的制作应认真阅读设计图,并根据施工程序和要求,分解制定钢筋加工下料表,确定加工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并严格按下料表下料加工,钢筋的切割、弯曲、焊接应符合规范要求,各结构的加工偏差应满足技术要求。钢筋安装、配置的根数、直径和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砼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分段设小型拌和站。各拌和站由一台0.4m3 混凝土拌和机、水泥库、砂石料堆场组成。水泥、砂石料车运至各拌和站,采用混凝土拌和机拌制,汽车运输配合人工推双胶车运至各浇筑点,插入式振捣器振实。4.5.3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4.5.3.1施工交通(1)场外交通本工程项目所在地晋江城北片区位于泉州与晋江的交通要道上,目前有泉安北路、凤池路、池峰路与泉州和晋江市区连接,场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十分便利;(2)场内交通根据本次城北组团的河道所处位置场地条件,南低干渠段河道沿线现状交通较差,需设置临时便道,以方便施工机械进场和材料运输。本次设计沿南低干渠左岸修建简易施工临时道路,路面宽为5m,总长度为1.45km,采用泥结石路面。4.5.3.2施工用水、用电施工用水可直接取用河道水;生活用水可直接引用市政自来水;施工及生活用电可直接由沿线就近市政电网架设引用。4.5.3.3施工临时场地设施(1)砼系统设施本工程混凝土用量主要为河道沿线护岸挡墙基础及压顶混凝土、排洪箱涵混凝土及交通桥涵混凝土等,强度低,供应点分散,因此除在施工生产区设置集中的混凝土系统,距离生产区较远小型建筑物,在其周边场地就近布置0.4m3可移动式拌和机,以满足混凝土浇筑的需要。(2)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厂本工程就位于晋江市池店镇城区内,地区社会力量可满足设备维修要求,故仅需设置设备保养厂以解决设备维护问题,设置综合加工厂以进行少量的钢筋和木材加工。(3)本河道整治工程线路较长,施工总布置按照沿线布置且相对集中的原则考虑。工程共沿线布置3个施工临时场地,总面积为0.5公顷。分别位于SN0+300.00、CD0+200.00、CD1+350.00,占地类型分别为草地、草地以及空地。项目施工临时场地布置图详见附图3。4.6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源强分析4.6.1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源强分析4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晋江市城北组团河道整治工程环评报告环评报告.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