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doc

    • 资源ID:2759593       资源大小:557.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doc

    Xxxx课程设计说明书 能源与环境 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 专业设计题目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xx 班 级: xx 学 号: xxxx 起止日期:2011.12.262011.1.6 指导教师xxxxx 系 主 任: xxx 前言古人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勇往直前。但高中的时候,高考这块敲门砖就是你的指明灯。而进入大学,我一下子被什么协会、什么学生会、什么球队、学习上的难题冲昏了头脑,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些什么了。有时候更会发自内心的支持“读书无用论”,因为高中学的是基本知识,而大学学的是理论,因此,对学习的兴趣也就随着变淡了。但深知大学四年不能就这样孤独、寂寞、迷惘、恐惧地度过,所以,还一直端正自己的态度,努力地做好一切事。 而课程设计正好弥补大学这种纯理论学习的弊端,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式。高校是工程师的摇篮,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工程师,必须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正规会培训。课程设计是能源与环境学院给水排水专业必须参与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学会从泵的功能要求出发,合理选择泵的类型,制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泵的工作能力,确定其尺寸、形状、结构,并考虑使用、维护、经济、安全等问题,训练设计能力。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分析、计算、绘图等过程,学习正确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训练设计的基本技能。同时,把在理论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工程师基本培训的目的,使学生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虽然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对设计中任务要求做出正确的方案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做一次总结也很有必要。在这里,向在这次课程设计中给予过我鼓励、指导及帮助的每位同学表示我虔诚和衷心的感谢!当然,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企划书中难免有不当和欠妥之处,敬请老师不吝批评指正。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设计题目:11.2课程设计的技术参数(原始数据)11.3设计要求:11.4说明书内容:11.5设计任务:21.6设计目的2第二章 计算说明书32.1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的估算:32.2初选泵和电机42.3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72.4机组与管道布置72.5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水头损失的计算82.6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的高度计算112.7附属设备的选择112.8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122.9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12第三章 课设感想133.1课程设计总结133.2存在问题和建议 :15主要参考文献16致谢17第一章 绪论1.1设计题目:某市某给水泵站设计1.2课程设计的技术参数(原始数据)某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水量150000,要求远期发展到300000,采用固定是取水泵房(一级泵房),用两条直径为1200的钢制自流管从江中取水。自流管全长160。水源洪水位标高为30.50(1%频率),枯水位标高18.60(97%频率),常水位标高为25.10。净化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47.30,泵站切换井至净化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输水干管全长为1800,吸水间的动水位标高以17.50计,现状地面标高按24.50考虑。1.3设计要求:泵站的设计按矩形泵站设计1.4说明书内容:(1)原始资料(2)机组的选择(3)机组的基础尺寸(4)机组和管路的确定(5)机组的轴线标高的确定(6)辅助设施的选择及其布置(7)泵房尺寸的确定:长、宽、高尺寸(8)精选水泵、水泵扬程的校核1.5设计任务:针对水泵站,要求对主要水泵站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水泵站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1.6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泵与泵站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培养同学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第二章 计算说明书2.1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的估算: (1)设计流量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厂本身的自用水,取自用系数,则近期设计流量为 远期设计流量为(2)设计扬程泵所需的静扬程通过取水部分的计算已知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通过75%的设计流量时:从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全长160m,管径DN1200,有给排水手册查的, v取=2.414m/s,1000i=4.919,则从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全长的全部水头损失:则吸水间的最高水面标高为,最低水面标高为。所以泵所需的净扬程为:洪水位时, 枯水位时, 输水干管中的水头损失设采用两条钢管并联作为原水输水干管,当一条输水干管检修时,另一条输水管应通过75%的设计流量(按远期考虑),即:,查水力计算表得管内中的流速,所以(式中1.1系数包括局部损失而加大的系数)。(3)泵站内管路中的水头损失粗估为2m则泵设计扬程为:枯水位时,洪水位时,2.2初选泵和电机根据对扬程的估计,查设计手册知选用800S48单级双吸式离心泵,近期三台800S48型,泵,二台工作,一台备用。远期增加一台同型号的泵,三台工作,一台备用。根据型泵的要求,选用型异步电动机(1000KW,10KV,IP44水冷式)(1) 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LL2L3BAW5860m1850m1445m1600m1120m135315N(2) 根据泵的尺寸和泵基础的设计要求,本次选用混凝土式基座,因此尺寸的确定如下:基础长:L=水泵地脚螺钉间距(长度方向)+(400500)基础宽:B=水泵地脚螺钉间距(宽度方向)+(400500)L=B+L2+L3+405=5300mmB=A+480=1600mm机组的总重量基础深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基础长度, 基础宽度, 基础所用材料的容重,对于混凝土故 实际深度连同泵房底板在内,应为3.5m2.3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每台泵有单独的吸水管与压水管(1) 吸水管已知 根据吸水管的设计要求:管径小于250mm时,V取1.01.2m/s管径大于或等于250mm时,V取1.21.6m/s采用钢管,则,(2) 压水管根据吸水管的设计要求:管径小于250mm时,V取1.52.0m/s管径大于或等于250mm时,V取2.02.5m/s采用钢管,则,2.4机组与管道布置为了布置及凑,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泵房内的面积,将四台机组交错并列成两排,两台为正常转向,两台为反向转向,在订货时应予以说明。每台泵有单独的吸水管、压水管引出泵房后两两连接起来。泵出水管设有液控蝶阀(HDZs41X-10)和手动蝶阀(D2241X-10),吸水管上设手动闸板闸阀(Z545T-6)。为了减少泵房建筑面积,闸阀切换井设在泵房外面,两条DN1200输水干管用DN1200蝶阀(GD371Xp-1)连接起来,每条输水管上各设切换用的蝶阀(GD371Xp-1)一个。由于管径较大,相应的连接配件(如三通、大小头等)没有全国通用的标准系列产品,本设计中变采用了一些自制的配件,在其他设计中,以选用全国通用标准产品为宜。2.5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水头损失的计算取一条最不利的线路,从吸水口到输水干管上切换闸阀止为计算线路图(1) 吸水管路中水头损失D1=1000mm,D2=800mm式中 吸水管进口局部阻力系数, 闸阀局部阻力系数,按开启度考虑,偏心渐缩管,则 故 (2)压水管路水头损失式中 渐放管, 钢制弯头,液控蝶阀,伸缩头,手动蝶阀,钢制弯头,渐放管,钢制斜三通,钢制正三通,蝶阀, 故 从泵吸水口到输水干管上切换闸阀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因此,泵的实际扬程为:设计枯水位时,设计洪水位时,由此可见,初选泵机组符合要求。吸压水管路水头损失计算线路图2.6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的高度计算为了便于用沉井法施工,将泵房机器间底板放在与吸水间底板同一标高,因而泵为自灌式工作,所以泵的安装高度小于其允许席上高度,无需计算。已知吸水间最低动水位标高为17.5m,为保证吸水管的正常吸水,取吸水管的中心标高为15.7m,(吸水管上缘的淹没深度为17.5-15.7-(D/2)=1.3m)。取吸水管下缘距吸水间底板为0.75m,则吸水间的底板标高为15.7-(D/2+0.75)=14.45m。洪水位标高为30.50m,考虑1.0m的浪高,则操作台的标高为30.50+1.0=31.50m。故泵房筒体高度为:2.7附属设备的选择(1)起重设备最大起重量为型电机重量,最大起吊高度为17.04+2.0=19.04m(其中2.0是考虑操作台上汽车的高度)。为此,选用环形吊车(起重量10t,双梁,跨度22.5m,电动葫芦,起吊高度24m)。(2)引水设备泵为自灌式工作,不需饮水设备。(3)排水设备由于泵房较深,故采用电动泵排水。沿泵房内壁设排水沟,水沟宽设为55mm将水汇集到集水坑内,然后用泵抽回到吸水间。取水泵房的排水量一般按考虑,排水泵的净扬程按17.5m计,水头损失大约5m,故总扬程在17.5+5=22.5m左右,可选用型离心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为。(4)通风设备由于与泵配套的电机为水冷式,无需专用通风设备进行空空冷却,但由于泵房筒体较深,仍选用风机进行换气通风。选用两台型轴流风机(叶轮直径700mm,转速960r/min,叶片角度,风量10127,风压90,配套电机)。(5)计量设备在净化厂的送水泵站内安装电磁流量计统一计量,故本泵站内不再设计量设备。2.8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泵房通体高度已知为17.05m,操作平台以上的建筑高度,根据起重设备及起吊高度、电梯井机房的高度、采光及通风的要求,吊车梁底板到操作平台楼板的距离为8.80m,从平台楼板到房顶底板的净高度为11.30m。2.9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根据泵机组、吸水与压水管道的布置条件以及排水泵机组和通风机等附属设备的设置情况,从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查出有关设备和管道配件的尺寸,通过计算,求得泵房宽为20m,长为24.5m。第三章 课设感想3.1课程设计总结我们进行了将近两周的课程设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 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人与人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整个学习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设计虽然安排在一周多中进行,但并不具有绝对独立的意义。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成果。运用学习成果,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设计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设计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学习成果,看一看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学习计划,改变学习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对我们给排水专业的人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这也是一次预演和准备毕业设计工作。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找出自身状况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回顾起此次泵站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拿到老师给我们的题目,然后老师简单的阐述我们该做些什么,该完成些什么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课程设计是很有挑战的,因为我知道平时自己学的知识不是很牢固,这些做起来肯定很棘手。事实验证了我的想法。在课程设计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由于对相关知识所学甚少,可以说做起设计来是一片茫然。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但是最后还是我们组其他成员帮助了我。在他们做的差不多的情况下,我自己行进摸索和研究,在这期间我也弄懂了不少问题和知识。由于自己并没多少知识,别人可以说是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而我呢,只能说是从这次课程设计中重新审视了自己,终于发现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严重不足,这也给我提了个醒,没知识终究将是一事无成。不过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明白了很多事理。它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课程设计达到了专业学习的预期目的。在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之后,我们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汇编语言重大功能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懂得怎么样去制定计划,怎么样去实现这个计划,并掌握了在执行过程中怎么样去克服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因此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一定会把课程设计的精神带到生活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3.2存在问题和建议 :本次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是:(1)设计分析能力不足;(2)设计方法不够系统:(3)空间设计形式缺乏创意;(4)设计表达不充分。这些问题,近期直接影响课程设计的质量,以后影响学生在设计工作中发展。因此在本次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中,针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做了一些尝试。主要参考文献1水泵及水泵站,蒋乃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五版)2水泵及水泵站,张景成,张立秋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基础资料(第1册)第二版,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3册)第二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设备(第11册)第二版,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致谢经历了接近两周的努力,我学会好多课堂上没有的东西,找到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并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通过查阅各种有关泵与泵站的资料,按时完成了课程设计的任务。通过这次课设,我了解和熟悉了许多关于给水排水的知识,也学会了许多设计方面的常识,更增加了我对学习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我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课设的机会,提高了我们CAD制图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泵与泵站课程设计.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