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设 计 毕业题目: 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学 生: 尹 悦 辉 指导教师: 卜 春 玲 专 业: 铁道工程技术 班 级: 09铁工14班 2012年4月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设 计开 题 报 告专 业 铁道工程技术 设计方向 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姓 名 尹 悦 辉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审查合格,同意存档。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因近几年扩大内需,铁路事业迅速发展,国家投资四万个亿进行铁路工程建设,对于一些中小城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因铁路规模的扩大和工期的紧迫,参建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病,其主要体现在施工组织不合理与施工方案的不全面,施组不仅要体现出施工工艺的适用性,还要注重施工安排部署的合理性,对于施工安排,也就是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性安排,利用施工网络图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更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环境不受影响,亦为文明施工,这就需要做好现场危险调查和应急预案。二、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编制依据及原则2工程概况3施工组织机构4施工总体部署5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6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7施工队伍组织8主要施工机械计划9工期及质量保证措施10安全保证措施11环境保证措施12文明施工13其它保证措施14施工现场潜在危险源及应急预案三、参考文献1 仲景冰,王红兵. 工程项目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 阎西康.土木工程施工.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3 夏明耀,曾进伦. 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手册, 1999.4 陈乃右. 建筑施工组织.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5 姜华. 施工项目安全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 申福庆. 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山西建筑, 2004.四、设计时间安排(1)确定题目:2011年2月至2011年3月(2)现场调研:2011年2月至2011年3月(3)查阅文献:2011年2月至2011年3月(4)资料整理分析: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5)编写设计、总结: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6)打印、提交、送审设计,准备答辩:2011年6月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设计题目 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指导教师 卜 春 玲 专 业 铁道工程技术 学 生 尹 悦 辉 2012年4月4日题目名称: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任务内容(包括内容、计划、时间安排、完成工作量与水平具体要求)1编制依据及原则2工程概况3施工组织机构4施工总体部署5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6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7施工队伍组织8主要施工机械计划9工期及质量保证措施10安全保证措施11环境保证措施12文明施工13其它保证措施14施工现场潜在危险源及应急预案其中: 参考文献篇数: 6 篇图 纸 张 数: 2 张 说明书字数: 75000 字 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年 月 日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摘 要本施组是根据云南当地特有的复杂的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编制,合理的选择施工工艺,确定工艺流程。对人员和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制订有效地应急预案和环保措施,保证人员安全和自然环境不受影响。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合格,保证工期。本方案有效的运用各种相关文献,根据国家及建设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以及现场施工图纸进行编制,理论切合实际,力求使方案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保证工程造价合理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合理的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对施工组织进行科学的设计安排。关键词: 水文地质;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切合实际 目 录摘要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1.1 编制依据111.2 编制原则111.3 编制范围11二、工程概况112.1 工程简况112.2 地形地貌、地质水文122.3气候及水文条件122.4 主要工程量122.5 工期和质量目标15三、施工组织机构153.1岗位人员配备情况153.2 施工组织机构16四、施工总体部署174.1 施工准备174.2 总体施工方案18五、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195.1 总工期计划.195.2 施工进度安排19六、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196.1 钻孔灌注桩基施工196.2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286.3 承台施工336.4 实体墩施工386.5 综合接地布置406.6 沉降观测点设置406.7 模板的安装406.8 混凝土浇筑416.9 顶帽及托盘436.10 支承垫石和锚栓孔436.11 模板拆除436.12 空心墩及T形空心桥台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446.13 钢筋安装的主要工艺456.14 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486.15 砌体、防护施工486.16 工程测量50七、施工队伍组织517.1 施工队伍组织机构517.2 施工队伍设置及任务划分517.3 劳动力配备及使用计划51八、主要施工机械计划528.1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原则528.2 施工机械设备、试验、测量、检测设备仪器保障措施53九、工期及质量保证措施539.1 工期保证措施539.2 质量目标539.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539.4 质量保证体系569.5 创优规划及创优保证措施589.6 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59十、安全保证措施6410.1 安全目标6410.2 安全职责6410.3 施工安全保证管理措施6610.4 安全保证体系图6610.5 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6710.6 施工应急措施6810.7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6810.8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6910.9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6910.10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7010.11 防洪渡汛安全措施7010.12 防风、防雷击措施7110.13 人工挖孔有害气体的检测及预防措施71十一、环境保证措施7211.1 环境目标7211.2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7211.3 环境保护技术措施7211.4 冲击桩的污水处理措施72十二、文明施工7312.1 文明施工措施73十三、其它保证措施7313.1 保护地下管线及周围构筑物措施7413.2 文物保护措施7413.3 消防措施7413.4 治安措施74十四、施工现场潜在危险源及应急预案7414.1 火灾7414.2 触电7514.3 高空坠落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7514.4 基坑坍塌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7614.5 物体打击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7614.6 机械伤害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76参考文献致谢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昆阳至玉溪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纸、设计资料与说明书等。(2)国家及建设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新建铁路测量规范(TB10101-2009)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 (3)现场踏勘、施工调查所得资料。(4)本单位的施工能力、机械设备、管理体系、施工管理水平。1.2 编制原则(1)在总体布置上,本着少占临时用地的原则,节约资源,重视和保护环境。(2)本着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加强工序控制,并以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确保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建成该工程。(3)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科研先行”的原则,以“高、精、尖”为要求,选择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关键特殊工序遵循先试验、后实施,做到安全可靠。(4)合理利用人力、物力等资源,达到生产过程资源均衡、安全可控,质量创优、工期合理。1.3 编制范围本次施工组织编制范围:昆阳至玉溪扩能改造工程DK21+301.00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范围内所有钻孔桩、承台及墩台身。二、工程概况2.1 工程简况本桥位于玉溪郊区,跨越西河二水库,地势复杂,沟壑众多,地表植被发育旺盛,平缓地带均已垦为耕地,其余地面多为荒地。交通较为便利。双线跨区无缝线路路桥,桥梁主跨位于R=3500的曲线及直线上,起讫里程为D2K20+568.42DK22+9.37中心里程:DK21+301,桥长1440.95m。孔跨布置:21×24+43×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双线巨型空心桥台、圆端形桥墩,基础采用1.00、1.25m、1.5m、钻(挖)孔桩。河道及地表水丰富地区采用编织袋围堰进行施工。简支梁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墩与圆端形空心墩相结合,桥台采用矩形空心台,本桥0号桥台基础按柱桩设计,其余按摩擦桩设计。该桥最高墩高46m,桩基设计为8-12根桩,0#桥台设计为10根桩、44#桥台设计为8根桩,桩长最长50.0米、最短22.0米,共计477根(计17936延米)。桥墩左右侧对称设置避车台。桥墩顶帽部分预留电化支架锚栓孔。接触网支架周围设围栏。本桥按时速200km/h进行设计,环境等级评价:氯化环境条件为L2,化学侵蚀环境条件为H2。2.2 地形地貌、地质水文2.2.1 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线路经过玉溪山区,均为第四系松散土层覆盖,为软土、膨胀土、板岩等为主。(2)地质构造区域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川滇菱形块体、华南块体和临沧一思茅块体的结合部位。随青藏高原进一步隆升和向东南方向的挤出,在早更新世末至今,川滇菱形块体处在整体向东南滑动并伴随地壳强烈抬升,块体东缘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以强烈左旋走滑为特征,而块体西南的红河断裂则以右旋走滑为特征。(3)特殊岩土段内不良地质为砂土液化、岩溶,特殊岩土为松软土和泥炭,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物理力学指标低,压缩性高,工程性能差。2.3气候及水文条件2.3.1气候条件基本特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空气湿度显著增加,温度日夜变幅减少,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增加,使温度相应降低;冬季:湿度和温度显著减少,温度日夜变幅加大,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减少,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干季末(春季)2.3.2地表水低山丘陵区和水库水为主,地表水较为丰富,积水潭较多。2.3.3地下水区域内断裂构造规模大,变质作用普遍,岩层节理裂隙发育,为地下水赋存及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断裂带水及岩溶水。2.4 主要工程量昆玉线二标桥涵主要工程数量表一部位工程项目单位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挖基挖基挖土(0至3m)有水m323103挖土(3至6m)有水m38462挖土(0至3m)带挡有水m382挖土(3至6m)有水m3598挖石(3至6m)有水m368挖土(0至3m)m328398挖土(3至6m)m38731挖土6m以上m3899挖土(0至3m)带挡 m3310挖土(3至6m)带挡m31077挖石(0至3m)m3359挖石(3至6m)m32162挖石(6m以上)m31826基坑抽水 (中)m332313回填回填土方m340966回填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m3291.3回填C15片石混凝土m3683.6回填M10浆砌片石m3242.1钻孔桩基础(1.00m)钻土(硬塑土)m751.7钻石(软石)m716.3C30钢筋混凝土承台m3670.4承台钢筋HRB335kg36542.1C35钢筋混凝土桩身m1352桩身钢筋HPB235kg72866.8钢护筒(2m一个)个48钻孔桩基础(1.25m)钻土(软塑土)m204.9钻土(硬塑土)m3142钻石(软石)m2136.5钻石(次坚石)m78.6C30钢筋混凝土承台m33740.5承台钢筋HRB335kg173720.7C30钢筋混凝土桩身m5075桩身钢筋HPB235kg315936钢护筒(2m一个)个165钻孔桩基础(1.5m)钻土(软塑土)m2110.9钻土(可塑土)m168钻土(硬塑土)m9951.5钻石(软石)m441.3C30钢筋混凝土垫块m31943垫块钢筋HRB335kg110239.5C30钢筋混凝承台m310629承台钢筋HPB235kg451265.3C30钢筋混凝桩身m11545.5桩身钢筋HPB235kg768386钢护筒(2m一个)个262大体积混凝土散热钢管kg71209桩基检测瞬态激振时域频域分析法检测基桩根222D57*3检测管kg144580.8D70*6套管kg33040.2D76*10钢板kg303.6桥台C30混凝土m3217.8护面钢筋HPB235kg1008.8护面钢筋HRB335kg1932.1实体墩C30混凝土m31733.7实体墩护面钢筋HPB235kg23493实体墩护面钢筋HRB335kg78539.7空心墩台C35混凝土m322066.1空心墩台钢筋HPB235kg670736.5空心墩台钢筋HRB335kg2104280台顶C35混凝土m361.2台顶钢筋HPB235kg998.6台顶钢筋HRB335kg2983.6台后挡板C35钢筋混凝土m314.4台后挡板钢筋HRB335kg1367.4防水层TQF-m287.2保护层C40纤维混凝土m35.2顶帽C35混凝土m31359顶帽钢筋HPB235kg15303.2顶帽钢筋HRB335kg117510.6托盘C30混凝土m32422.2支承垫石C50混凝土m3168.5桥台锥体渗水土m3370.2M10浆砌片石m3126.6干砌片石m348.4碎石垫层m334.4M10浆砌片石检查台阶m315.2台后侧沟M10浆砌片石m351防落梁措施防止地震落梁措施孔88综合接地综合接地/接地端子处/个45/90桥梁用地桥梁用地亩38.6环保工程弃碴方量m382512弃碴用地亩41.3弃碴挡墙m35775.8弃碴运距km2施工围堰编织袋围堰m310252.5承台包护M10浆砌片石m3642.5恢复道路土方回填m3240碎石垫层(厚50cm)m397.6泥结碎石路面(厚20cm)m2150挡墙C30片石混凝土m3934.720钢筋钎钉kg67.8边坡防护M10浆砌片石截水骨架m3162.6植草m22529C10混凝土骨架m38.6土钉25HRB335钢筋kg5429.18HPB235钢筋kg1069.2C20砼m337.8M20水泥砂浆m32.7M30水泥砂浆m312螺丝端杆锚具套255拉槽开挖挖土方m339832.5 工期和质量目标本工程工期472天,主体工程结构必须坚固、稳定、耐久、安全。工程质量必须内实外美,精益求精。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确保创部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三、施工组织机构为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在项目管理上将更加突出技术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更加明晰的目标。3.1岗位人员配备情况3.1.1人员配置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现场施工由第一架子队管理。架子队设管理人员8名,其中架子队长1名,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人员4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领工员2名。(见下页)施 工 组 织 机 构项目经理:周文冠、书记:徐汇川 中铁六局昆玉铁路工程项目部项目副经理:蔡帅项目总工:杨晓工程技术部姜枫检测试验室肖凤龙安质环保部幸守刚计划财务部高建昆物资设备部王贵州综合办公室赵承志第一架子队架子队长 架子队技术负责人架子队领工员架子队安全员架子队质检员架子队材料员架子队试验员工班长 钢筋班架子班模板班木工班混凝土班 3.2 施工组织机构3.2.1 架子队长架子队长是本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第一负责人,负责贯彻及落实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调整资源配置,确保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和工期目标的实现。3.2.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图纸,编制优化、细化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作业指导书;负责本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进行技术总结、技术交底等工作。3.2.3 技术员计算墩中心坐标,复核桥控制网,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做好施工测量记录,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检验试验工作及隐蔽工程检查、内业资料整理等技术工作。3.2.4 领工员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及施工劳务输出及物资管理,负责安全质量监督及检查。3.2.5 安全员负责工程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3.2.6 质检员负责工程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做好质量检查记录。四、施工总体部署根据西河二水库双线特大桥工程量及其分布区段,以及考虑沿线地形地貌,既有道路交通、电力及水资源状况,总工期要求及施工队伍构成,在平面布置上,本着节约用地,减少交通干扰和环境污染的原则,充分考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安排临时工程项目。4.1 施工准备4.1.1 临时驻地、施工场地布置本工程所在现场地势复杂,耕地用推土机处理后即可施工,山地使用挖掘机将便道及施工平台施工完毕后方可施工。管理人员生活区设在多依树村,现场施工人员生活区于工点附近就近设置,租用民房或搭建临时房屋。4.1.2 施工便道本段临时施工道路连通既有道公路。临时道路标准为:(1)路面路基宽度设置:引入汽车运输便道行车路面按照5.5米设计,路基宽度按照6.5米设计;贯通便道与引入便道相同。,泥结碎石路面,通过沟渠的地方采用铺设混凝土盖板通过。(2)错车道设置:引入便道结合地形条件,按照平均1km的距离控制,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贯通便道适当密集布置错车道,按照平均200m控制。设置错车道段的路基宽度按6m控制;为了便于错车车辆的驶入,在错车道的两端设10m过渡段;错车道段有效长度按20m控制。错车道示意图见下:20m错车道10m(3)纵坡坡度山区段最大纵坡按10%控制;(4)利用既有便道整修便道按照尽量不拓宽,设置错车道,整修路面设计。山区内部分村道满足不了机动车通行,需要拓宽到贯通或引入便道标准。(5)路面结构型式泥结碎石路面厚15cm。贯通主干道:双车道,泥结碎石路面12cm,路面宽5.5m,路基宽6.5m。土石方量按平均填挖高0.3m计算,边坡1:1.5计,特殊地段根据现场情况调整。道路两侧设排水沟:底宽0.4m,深0.6m。4.1.3 施工用水生活用水采用就近村庄自来水,施工用水可从就近村庄取水,施工用水需由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使用之前内筑一蓄水池,沿线路纵向铺通直径5cm的塑料管供水,并每隔两个墩设小阀门供各工点使用.4.1.4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要严格遵守三相五线制, 从业人员要求是专业的电工,并从事该行业5年以上。工地用电从临近的高压线路接入,位于攒坝塘村钢筋加工厂计划安装315kvA变压器1台,44号台右侧12m处安装315变压器一台,配备150kw发电机1台。4.2 总体施工方案(1)施工前须探明地下各类型管线位置并与管线产权单位签订相关协议后方可动工,施工场地确保三通一平。(2)钻孔灌注桩采用旋挖钻机及反循环钻机成孔,钢护筒与泥浆护壁,钻进过程加入膨润土保护壁厚度防止塌孔,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水下砼采用自密防腐高性能混凝土。(3)承台采用机械开挖,人工刷坡清底,遇地下水时,基坑采用水泵排水,现浇混凝土施工;桥台台身、台帽及耳、背墙采用组合竹胶板模板,两次立模,两次浇筑完成混凝土;(4)桥墩,墩身、托盘、顶帽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现浇混凝土施工;墩身高于10m分多次浇注确保模板无移位现象。(5)钢筋采用机械加工制作,现场人工绑扎。(6)混凝土采用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搅拌站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机械捣实,混凝土按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基础混凝土有抗侵蚀要求时采用抗侵蚀混凝土。五、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5.1 总工期计划总工期为487天,2011年1月20日开工,2012年6月1日完工。5.2 施工进度安排5.2.1 总体施工顺序安排施工准备: 2011年1月20日2011年1月30日。钻孔桩施工:2011年1月31日2011年8月30日。承台施工: 2011年 3月1日2012年1月30日。墩台身施工:2011年 5月1日2012年6月1日。 六、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6.1 钻孔灌注桩基施工6.1.1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拔除护筒凿除桩头,质量检验平整场地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钢筋笼制做检查下道工序泥浆沉淀池孔内造泥浆钻进钻机就位埋护筒钻机位钻进浆沉淀池就位混凝土灌注钢筋笼检查泥浆备料泥浆池下钢筋笼清孔安装导管再次检查沉渣厚度及泥浆指标,必要时二次清孔终孔质量检查混凝土制备及输送检查混凝土质量及顶面标高、制作试件拼装检查导管 钻孔桩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6.1.2施工准备(1)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制定施工方案、平整场地、测量定位放样;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夯填密实;钢护筒陆地上埋设、钻机就位、泥浆制备等。现场备足钻孔用水、粘土、碎石、片石等材料,确保意外情况发生时所需材料齐备,满足处理需要。(2)本桥钻孔桩采用旋挖钻钻孔施工,采用人工挖孔做钢护筒护壁伸入粘土层1.0m间或附近设置,泥浆池开挖尺寸为5m×3m×2.5m。沉淀池开挖尺寸为3m× 2m×3m, 沉淀池的泥浆选用封闭的翻斗车运至业主及环保部门所规定的排放位置。(3)泥浆池设置在两个墩台后再进行钻孔,护筒采用5mm厚钢板加工,长为2.0m,(根据地质情况不同改变护筒高度)为保证其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护筒内径大于设计桩径20cm。护筒埋设时,其轴线对准测量所标出的桩位中心,护筒周围和护筒底接触紧密,保证其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四周填粘土分层夯实,陆上护筒顶面高出地面20cm,并确保牢固、紧密、不渗漏、经久耐用,挖好泥浆池制备泥浆。(4)泥浆的制作造浆拟选用优质粘土,并在钻进至软土层和液化砂土层时,在泥浆中掺入16%的膨润土、0.15%的CMC羟基纤维素、0.4%硝基腐植酸钠盐及少量的生石灰粉等制成优质泥浆加强护壁以防渗、防坍孔。制浆前,先把粘土打碎,使其在搅拌中容易成浆,缩短成浆时间,提高泥浆质量。制浆时,可将打碎的粘土直接投入护筒内,使用冲击锥冲击制浆,待粘土已冲搅成泥浆时,即可进行钻孔。多余的泥浆用泥浆泵导入钻孔外泥浆池贮存,以便随时补充孔内泥浆。(5)钻机就位埋设好护筒后,即可进行钻机就位,本桥使用的钻机为冲击钻。就位时,只要使钻锥中心对准测量放样时所测设的桩位即可,其对中误差不得大于5cm。6.1.3 开孔(1)开钻前应注意的事项开钻前,应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选用适宜的泥浆比重、泥浆粘度及不同的钻进速度。如在砂层中钻孔时,应加大泥浆稠度,选用较好的造浆材料,提高泥浆的粘度以加强护壁,并适当降低进尺速度。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经常对钻孔泥浆性能指标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改正。(2)钻机安装处事先整平夯实,以免在钻孔过程中钻机发生倾斜和下陷而影响成孔的质量。钻机必须固定牢固,严禁在钻孔过程中钻机移位。孔内泥浆水平面须高出护筒底至少0.5m以上,以免泥浆面荡漾损坏护筒底孔壁,泥浆顶面不得高于出浆口,防止泥浆溢出;冲击过程中勤抽碴,勤检查钻头的磨损情况,预防卡钻、缩孔等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6.1.4 钻孔(1)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土层变化,每进尺2m或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进行比对。当进入桩头嵌入岩层,每0.2m取碴留样一次。随时保持孔内有一定的水头高度,并严格控制泥浆比重。钻孔一次连续成孔,不得中途停顿。当钻头尺寸磨损至小于设计桩径或刃脚磨钝时,及时补焊或更换。(2)每小时测量泥浆比重一次,控制钻孔过程中泥浆比重在1.151.20左右防止由于泥浆比重低造成塌孔现象。如果发现有塌孔应及时增大泥浆比重放慢进尺速度,在泥浆中掺入膨润土、CMC羟基纤维素、硝基腐植酸钠盐及少量的生石灰粉等制成优质泥浆加强护壁。(3)钻机操作人员要做好钻孔记录表,并做好地质取样登记。(4)废泥浆的处理泥浆池积满后,为防止浆液四处外溢、泥浆直接排入河流中,在施工现场附近征用一些闲置的空地,汇集起来集中处理。6.1.5 抽碴每钻进1.01.5m后,将孔底钻渣抽出来,并及时向孔内补入无碴泥浆,如此循环操作,随着钻进深度不断增加,排渣管在副卷扬机操作下也随之及时下落,始终与孔底保持1020cm距离。抽碴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及时向孔内补浆或补水,如向孔内投放粘土自行造浆,在抽碴后随着冲击投放粘土,不宜一次倒进很多,防止粘结。(2)抽碴筒放到孔底后,要在孔底上、下提放几次,使其多进些钻碴,然后提出。(3)钻头刃口在钻井中不断磨损,直径磨耗不得超过1.5cm,每班开钻前检查钻头直径、及时补焊,不宜中途修补,以免卡钻。准备备用钻头,轮换使用和修补。(4)留料要求:进入嵌岩地层前,每工作班次取样4次;进入嵌岩地层后,每0.2m记录一次。碴样标明日期、时间和标高,用透明塑料袋盛装,按顺序摆放待查。6.1.6 清孔 钻孔达到设计标高,经终孔检查合格后,采用换浆法清孔。同时检测孔内泥浆比重,测量沉碴厚度,直至泥浆比重控制在1.08左右。6.1.7 终孔检查 钻孔完成后,用电子孔斜仪或检孔器进行检孔。孔径、孔型、孔垂直度、孔深检查合格后,再拆卸钻头进行清孔工作,否则重新进行扫孔。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孔。用同等规格钢筋和钻孔桩钢筋布置图制作6m长的钢筋探笼检孔器,检查孔径、孔形、垂直度;用测绳配测锤检查孔深和孔底沉碴厚度。终孔检查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即可开始下一道工序施工。6.1.8 钻孔注意事项(1)要求采用整套冲击钻机设备,避免使用双筒卷扬机组成的简易钻具。钻机安装处事先整平夯实,以免在钻孔过程中钻机发生倾斜和下陷而影响成孔的质量。(2)冲击过程中勤抽碴,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的磨损情况,预防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3)钻头刃口在钻井中不断磨损,直径磨耗不得超过1.5cm,每班开钻前检查钻头直径、及时补焊,不宜中途修补,以免卡钻。准备备用钻头,轮换使用和修补。(4)钻进时,起、落钻头速度宜均匀,不得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因故停钻时,孔口应加护盖。有钻杆的钻机,应将钻头提离孔底5m以上,其他钻机钻头提出孔外。6.1.9 钢筋笼制作、安装(1)钢筋笼的制作制作钢筋笼时,对钢筋的调直、除锈、截断、弯折与焊接均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笼的主筋尽量为整根,需要对接时,宜采用双面焊,搭接的长度不小于5d。成品钢筋笼保证其顺直、尺寸准确,其主筋间距施工误差为±0.5d、箍筋间距及加强箍筋间距施工误差为±20mm。钢筋接头须错开,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不大于50%。(2)钢筋笼的安装为保证钢筋笼外砼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在其上下端及中间每隔2m在一横截面上设置四个钢筋“耳环”。钢筋笼吊装之前,先对钻孔进行检测。检测使用的探孔器直径和钻孔直径相符,主要检测钻孔内有无坍塌、垂直度有无超出允许误差,钻孔有无缩径,以确保钢筋笼的安装。用吊车吊放钢筋笼,在孔口焊接接长,钢筋笼焊接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为5d8d。钢筋笼吊装时对准孔位,尽量竖直轻放、慢放,遇障碍物可慢起慢落和正反旋转使之下落,无效时,立即停止下落,查明原因后再安装。不允许高起猛落,强行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入孔后牢固定位,容许偏差不大于5cm,并使钢筋笼处于悬吊状态。钢筋骨架上端焊拉钩和横撑固定于孔口,当桩身混凝土初凝后,解除固结设施。6.1.10 浇注安装导管,进行二次清孔,测量沉渣厚度,柱桩100mm,300mm时在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钻孔桩砼灌注采用导管法灌注,导管接头采用丝口连接,灌注前要对导管进行气密性试验,试压的压力宜等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试验无误后方可使用。导管上设置封底漏斗,漏斗容积(即首批砼方量)应满足封底时导管埋深大于1m。漏斗与导管间用自制砼球做隔水栓,封底时采用浮球法。吊放导管要顺直、居中,防止提升导管时卡挂钢筋笼。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方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塌落度控制在180220之间。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数量不小于2m3。混凝土灌注开始后,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并且每斗砼灌注间隔时间尽量缩短,拆除导管所耗时间严格控制,不能超过15min,不能中途停工;在灌注砼过程中,随时探测砼高度,及时拆除或提升导管,注意保持适当的埋深,导管埋深一般保持在26m,导管内径为26cm,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不小于2.0m。(2)水下灌注砼的实际桩顶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11.5m。(3)严禁导管漏水或导管底口进水(即封不住底)而造成断桩事故,保证施工质量。(4)当砼灌注完毕后,待桩上部砼开始初凝,解除对钢筋笼固定措施,保证钢筋笼随着砼的收缩而收缩,避免粘结力的损失。6.1.11 清理桩头等桩头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25%时,立即拆除护筒并凿除桩头多余砼。达到桩顶设计标高,凿除桩头砼采用人工手工凿除,不采用爆破或其它影响桩身质量的方法进行。 6.1.12 质量检测根据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安装时预埋声测管,成桩后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钻孔桩全部采用小应变检测。对质量有问题的桩,钻取桩身混凝土鉴定检验。表1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2孔深摩擦桩不小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