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样板.doc
余 家 头 水 厂 扩 建 工 程施工组织设计武 汉 天 创 市 政 建 设 工 程 有 限 公 司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51.1 工程概况51.2 工程地质51.3水文情况5第二章 编制说明62.1 编制依据6第三章 施工计划及人员、设备安排63.1计划工期63.2人员组织机构73.3机械设备配置7第四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84.1.施工准备84.1.1现场清表84.1.2临时便道84.1.3其他临时设施94.2泵站主体施工94.2.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泵房剖面布置图94.2.2采用分节制作或一次制作,分节下沉或一次下沉的措施104.2.3沉井制作的地基处理要求及施工方法104.2.3.1 基坑开挖104.2.4刃脚的承垫及抽除的设计114.2.5沉井制作的模板设计124.2.5.1模板124.2.5.2脚手架154.2.5.3 相关计算174.2.6沉井制作的混凝土施工设计204.2.6.1 沉井井壁混凝土施工204.2.6.2 沉井封底混凝土施工204.2.7分阶段计算下沉系数,制订减阻、加荷、防止突沉和超沉措施214.2.7.1排水法下沉214.2.7.2不排水下沉214.2.7.3 减阻、加荷、防止突沉和超沉措施224.2.8排水下沉或不排水下沉的措施234.2.9沉井下沉遇到障碍物的处理措施244.2.10沉井下沉中的纠偏措施254.2.11挖土、出土、运输、堆土的方法及其机械设备的选用254.2.12封底方法及控制质量的措施274.2.13安全措施(详见第七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294.3泵房上部结构施工294.3.1模板工程294.3.2砌体工程314.3.3脚手架324.4.泵房装饰装修施工334.5.顶管施工394.5.1顶进工艺选择414.5.2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原理图504.5.3顶进机头等设备及设备数量选择514.5.4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514.5.5总推力估算524.5.6顶管进出洞方案与措施524.5.6.1顶管出洞措施524.5.6.2顶管进洞措施544.5.6.3进出洞施工风险与防范544.5.7顶管顶进554.5.7.1设备现场安装554.5.7.2出土方案574.5.7.3泥水系统控制584.5.7.4管道内通风、供电系统584.5.7.5管道内通讯系统594.5.7.6顶管机旋转604.5.7.7水下取顶管机头604.5.7.8 管道抗浮措施604.5.7.9管道连接及防腐604.5.8 顶管测量614.5.8.1顶管测量614.5.8.2顶管纠偏634.5.9顶管机头吊装、就位、稳固、管道封堵、机头拆除方案654.5.9.1顶管机吊装前准备工作654.5.9.2顶管机水下切割、吊装、管道封堵方案654.6.取水头部施工654.6.1顶管机就位、管道封堵及机头拆除措施654.6.2取水管承台支座开挖654.6.3 钢筋混凝土桩施工654.6.4取水头安装及连接664.6.4.1取水头制作664.6.4.2蘑菇罩安装664.6.4.3取水头部、桩基起重重量66第五章 监测监控665.1测内容和监测重点675.2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675.3监测频率685.4测量监控技术指标及技术措施685.5控制标准与险情预报695.6测量监控数据整理分析70第六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706.1 质量管理目标706.2 质量管理体系706.3 质量保证措施706.3.1 明确质量管理职责706.3.2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706.3.3 施工中计量管理制度716.4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716.5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716.6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726.7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726.7.1 沉井施工72第七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737.1 安全生产体系737.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737.2.1安全责任制度737.2.2 安全技术措施制度747.2.3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747.2.4 安全检查制度747.2.5 安全教育制度747.2.6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747.3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747.4交通安全措施757.5 安全防护措施757.6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757.6.1 线路架设757.6.2配电箱、开关箱757.6.3现场照明767.7 施工机具安全措施767.7.1 操作规章或规程767.7.2 用电设备漏电保护767.7.3 安全防护767.8 消防措施777.8.1 消防设施777.8.2 明火管理制度777.9 施工现场注意事项777.9.1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777.9.2 机电设备使用注意事项777.9.3 吊装注意事项777.9.4 电焊工安全注意事项787.9.5 施工电线注意事项787.10材料设备垂直运输安全措施787.10.1吊装前准备工作787.10.2吊装工艺流程787.10.3安全技术措施807.11上下梯道及临边防护措施847.12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85第八章 应急救援预案及人员、物质保障措施918.1目的918.2成立应急小组918.3应急救援物资准备918.4边坡坍塌事故应急措施928.5 触电事故应急措施928.6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措施938.7 突发性停电的应急措施938.8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938.9 防汛期间的应急措施94第九章 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安排969.1 工程施工总体安排969.2 每个阶段具体施工安排96第十章 工程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计划安排9710.1 劳动力计划安排9710.2 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计划9710.3 工程投入的主要材料及进场计划97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武青堤外长江边,现有余家头水厂取水泵房下游60m处,新建取水泵房采用圆形河床式干井泵房取水。泵房内径为21.0m,外径为23.4m,±0.000(相当于高程29.97m)以上13.89m,±0.000以下25.8m。泵房±0.000以下为钢筋砼结构,±0.000以上为框架结构。取水泵房井筒采用沉井,筏板基础。泵房沉井高30m分三次制作,二次下沉,即:第一节沉井制作高度15m,下沉高度14.5m,第二节沉井制作高度10m,下沉高度10m,第三节井筒制作高度5m和上部结构一起浇筑。1.2 工程地质沉井范围的地质从上至下分布为:(1)冲填土,土层厚1.04.6m,松散。(2-1)淤泥质粉质粘土,土层厚4.411.4m,流塑。(2-2)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土层厚1.36.9m,软塑。(3-1)粉细砂夹粉质粘土、粉砂,土层厚1.07.3m,松散-稍密。(3-2)粉细砂,土层厚1.26.0m,中密。(3-3)粉细砂,土层厚3.57.2m,中密-密实。1.3水文情况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长江水控制,并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随距离江边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长江丰水期,江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江水。在13月地下水位较低,枯水期(2月)地下水位高程一般为11.615.0m;79月份地下水位较高,丰水期(8月)地下水位一般为20.422.8m。地下水的径流相应表现为每年丰水期地下水由长江向阶地内侧流动,反之地下水由阶地向长江流动,在长江平水期地下水的径流速度极为缓慢。往年月平均长江水位情况见“表1.3-1 2002年2012年月平均水位”。表1.3-1 2002年2012年月平均水位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水位(m)12.512.614.215.117.619.521.520.520.817.415.713.1第二章 编制说明2.1 编制依据(1)余家头水厂扩建取水工程取水工程设计图(2)地质勘查报告(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第三章 施工计划及人员、设备安排3.1计划工期计划开完工日期为:2013年9月15日2014年5月15日。具体施工计划安排见“表3.1-1施工计划安排表”。序号施工项目施工时间附注工期(d)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一施工准备302013/9/162013/10/151便道施工152013/9/162013-9-312大临建设202013/9/162013/10/53泥浆池、沉淀池建设152013/10/12013/10/15二地基加固处理82013/10/162013/10/231基坑开挖12013/10/162013/10/192砂垫层施工22013/10/202013/10/213砼垫层施工12013/10/222013/10/23三泵房沉井施工1202013/10/242014/2/101第一节沉井制作202013/10/242014/2/103第一次沉井下沉152013/11/232013/12/74第二节沉井制作152013/12/82013/12/225第二次沉井下沉302013/12/232014/1/216沉井水下封底102014/1/222014/1/317沉井底板102014/2/12014/2/10四顶管施工492014/2/112014/3/311后座墙、后靠背施工52014/2/112014/2/152顶管操作平台、基坑导轨52014/2/152014/2/203顶管机下井调试、其他设备安装调试52014/2/212014/2/254第一段顶管顶进102014/2/262014/3/75第一段顶管机调出水面浮运至现场12014/3/82014/3/86第二段顶管机下井调试、其他设备安装调试82014/3/92014/3/167第二段顶管顶进102014/3/172014/3/268第二段顶管机调出水面浮运至码头12014/3/272014/3/279顶管设备拆除42014/3/282014/3/31五取水头部施工452014/2/152014/3/311水下桩施工22014/2/152014/2/162水下桁架施工52014/2/172014/2/213取水头部安装42014/3/282014/3/31六泵房上部结构土建施工302014/3/292014/4/271第三次沉井制作及上部层板施工102014/3/292014/4/72结构柱、梁施工52014/4/82014/4/123墙体施工62014/4/132014/4/184钢屋架、轨道梁施工32014/4/192014/4/215门窗安装32014/4/222014/4/246上部结构装修32014/4/252014/4/27七电器设备安装182014/4/282014/5/153.2人员组织机构 为保证泵房沉井施工的顺利进行,特成立泵房沉井施工生产小组: 项目 经理 :方红新 负责全面施工和安全 技术负责人:蔡 明 提供施工技术保证 质量负责人:徐 坤 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监察 安全负责人:李华军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 施工负责人:张汉民 负责施工组织协调 监测负责人:熊中杰 负责施工中的测量工作及工程监测3.3机械设备配置根据泵房沉井施工计划安排,结合施工具体情况,计划投入的机械设备见“表3.3-1机械设备统计表”表3.3-1 机械设备统计表序号施工项目设备配备附注施工机具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地基处理施工挖掘机1m3台1开挖土方自卸车8m3台4运输土方2泵房预制汽车吊16t台1吊装材料设备塔吊80t.m台1吊装材料设备混凝土运输车8m3台6运输混凝土汽车泵SY80-45台2泵送混凝土挖机1m3台1基坑开挖自卸车8m3台4运输弃土泥浆泵150台4井内排水3不排水吸泥下沉空压机20m3/min台4空气吸泥机供气空气吸泥机300台4吸泥高压泵50m3/h台4高压射水射水喷嘴15mm台4高压射水泥浆泵150台4井内补水挖掘机1m3台1出渣自卸车8m3台4出渣4封底砼料斗10m3个2浇筑混凝土导管300×10钢管m60浇筑混凝土汽车吊25T台1吊装材料设备混凝土运输车8m3台4运输混凝土汽车泵SY80-45台1泵送混凝土5顶管顶管机泥水平衡DN1420台1主顶泵站台1千斤顶300T台4注浆泵台26取水头部打桩船艘17浮吊50T艘18方驳100T艘1第四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4.1.施工准备4.1.1现场清表施工前按设计要求进行用地测量放线,对施工及临时设施用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砍伐或者移栽,并清除树根和地表耕植土,清表后的地基土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4.1.2临时便道由于施工现场所处位置为长江干堤,堤顶设有防汛通道,交通较为便利,仅需要设置一条便道自堤顶至堤外平台,以便相关施工车辆及机械进入施工区域便于施工。4.1.3其他临时设施本工程中其他临时设施如加工车间,临时码头,材料堆场等将在施工平面布置章节中详细说明,不再在此赘述。4.2泵站主体施工4.2.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泵房剖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泵房剖面布置图4.2.2采用分节制作或一次制作,分节下沉或一次下沉的措施 泵房内径为21.0m,外径为23.4m,±0.000(相当于高程29.97m)以上13.89m,±0.000以下25.8m。泵房±0.000以下为钢筋砼结构,±0.000以上为框架结构。取水泵房井筒采用沉井,筏板基础。泵房沉井高30m分三次制作,二次下沉,即:第一节沉井制作高度15m,下沉高度14.5m,第二节沉井制作高度10m,下沉高度8.13m,第三节井筒制作高度5m和上部结构一起浇筑。根据地勘报告,竖井下沉需穿越的土层主要是: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由于此土层在受到扰动时极易液化失稳,从而引起涌土、塌方,故本工程不采用挖机或抓斗取土,取土采用高压水枪配合泥浆泵取土,由高压水枪将土体液化后由泥浆泵吸至排土场,对井四周土体扰动很小。沉井下沉将分两个阶段进行:排水取土下沉,即沉井首先采用排水水力冲吸泥方法下沉10m左右, 第一次下沉到标高;发现井内土层地下水变丰富,土体失稳、有涌土先兆时,必须迅速转入不排水法下沉。即采用不排水空气吸泥潜水员配合下沉5m左右到终标高-30.00(-0.30)m,沉井到位。然后进行水下清底,井壁、底梁封底部位冲刷清洗,泥浆(浮泥)沉淀置换,水下素砼封底。封底结束,完成施工工作。4.2.3沉井制作的地基处理要求及施工方法 4.2.3.1 基坑开挖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显示的施工区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和地表下各土层的承载能力,初步确定基坑的坑底标高为19.6m (施工时根据地下水情况调整),上口平面尺寸为直径33.4m,下口平面尺寸27.4m,开挖即在沉井外包尺寸基础上每边各加约5.0m,基坑边坡控制在1: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基坑开挖深度3m,采用挖掘机开挖,在接近基坑底标高0.3m时采用人工清底和理坡(理坡结束后,边坡采用彩条布或塑料薄膜进行防护,防止施工期间雨水侵蚀造成边坡塌方)。弃土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不得就近堆放,以减少堆土对基坑边坡的稳定影响。4.2.4刃脚的承垫及抽除的设计 根据地质报告基坑所在土层较好,在砂垫层施工前做好排水,以便保证井体制作时土体的稳定。本工程砂垫层厚度3米。1、按照要求在沉井井壁刃脚处的砂垫层处开挖沟槽,开槽后及时回填中粗砂,防止沟壁坍塌,基坑开挖坡比1:1。2、砂垫层施工采用中粗砂、分段分层振实,待垫层槽内水基本抽干后马上回填中粗砂,每回填25cm厚砂振实一次,用平板振捣器拖振,振捣时要求重叠区域为1/3,并可适当洒水,使得砂层含水量达到20左右,密实度达到92左右。现场砂垫层密实度可用土工法普查,即用长196cm,16mm圆钢,在距砂面约50cm的垂直高度上自由下落,钢钎头部沉入砂面层深度7cm者为合格。砼垫层厚度0.15米,计算如下:(1)、砼垫层厚度计算与确定素混凝土垫层厚度及强度按下式进行计算:混凝土抗剪强度G/2hc=450/0.3=1500kpa=1.5Mpa式中:G沉井沿单位长度的重量,G=1.2*15*25=450kN/mhc砼垫层高度,取0.15mC20混凝土抗剪强度=2.0 Mpa用上知,采用15cm厚C20素混凝土垫层可以满足要求。(2)、砂垫层厚度计算与确定砂垫层厚度经下式计算得:G/(L+2hstga)Phs(G/P-L)/2tga式中:G沉井沿单位长度的重量,G=1.2*15*25=450kN/mP土体的允许承载力,=100kN/m2L砼垫层宽度,=2.0mhc砼垫层高度,=0.15ma砂垫层压力扩散角,tga=0.5所以:砂垫层高度hs(450/100-2.0)/1=2.50m为保证安全施工时取砂垫层厚度取3m。3、混凝土垫层拆除拆除前应根据沉井重心位置及沉井结构、沉井沉降等因素对素混凝土垫层、砖模进行分组编号,按先底梁、后刃脚,先短边后长边的原则拆除,施工时严格按图操作,力求分段、对称、依次、同步,以利沉井稳定,同时加强观测,密切注意下沉是否均匀。井内素混凝土垫层用风镐破碎,装入开底渣筐,利用汽吊吊出井外,手推车运至弃渣场地。4.2.5沉井制作的模板设计4.2.5.1模板沉井刃脚底模沉井刃脚内侧斜面采用砖胎模成形,沿井壁轴线进行放线,内外各超出井壁边缘20cm宽(总宽度1.6m),然后沿放样边线进行立模并浇筑C2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200mm。混凝土垫层浇筑后强度达到C15强度后,在混凝土面上砌筑砖模。砖模采用标准砖,M5.0水泥砂浆砌筑和粉刷,并在斜面上铺一毡两油作为隔离层,砌筑时,间隔0.80.9m预留20-30mm垂直缝或预埋20mmPVC管,便于立模时的对拉螺栓安装和日后砖模的拆除。井壁模板(1)模板安装模板背楞采用2*48mm*3.5mm的双拼脚手管做为横背楞,间距700mm。100mm*100mm杉方木做为纵背楞,间距600mm。见图3。模板在地面拼装好后,由吊车吊装。模板拼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固定横档,再用斜撑固定。连接竹胶板的钉子长度应为竹胶板厚度的1.5-2.5倍,每块竹胶板与木楞相叠处至少钉2个钉子,第二块板的钉子要转向第一块模板方向斜钉,使拼缝严密,底部及拼装接头部位加海绵密封条。大块侧模组拼时,上下竖向拼缝要互相错开,先立两端,后立中间部分。模板安装时,为了保证墙体的厚度正确,在两侧模板之间可用小方木撑头,小方木要随着浇筑混凝土逐个取出。(2)模板拆除a、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b、侧模板拆除时,以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即可拆除。c、底模板拆除时间待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达100后方可拆模。d、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钢模板配件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以防丢失。 图4 5、预留孔支摸 浇筑含有预留孔结构物时,在变截面处预留一处模板,钢钉连接,待混凝土浇筑将达到变截面处时,连接两处模板,底部用脚手架支撑,如图6所示。 图5、模板接高第二节沉井制作井内采用悬挑脚手架。第一节模板制作时,在距浇筑面下50cm处,设横向间距为1.5m的预埋钢板,见下图所示。当第一节浇筑完毕脱模后,清理预埋钢板表面的砼,在钢板上满焊两块长1.5m10号工字钢,作为第二节浇筑模板支撑物,见图所示。图:第二节沉井内壁悬挑脚手架施工侧面图图:第二节沉井内壁悬挑脚手架施工预埋件立面图、悬挑架计算荷载:组合钢模板+背肋重量取60kg/m2,每次模板浇筑高度取6m。模板重量为360kg/m。15m高双排脚手架长度方向重量取340kg/m施工荷载取2KN/ m2 横向工10工字钢验算: 工10工字钢抗剪验算:q=1.2(q1+q2)+1.4q3=11.76 KN/ m 剪力v= q×l=11.76×1.5=17.64 KN工10截面积S=14.3 cm2剪应力=v/S=12.3MPa<=200 MPa,满足使用要求。工10工字钢抗弯验算:F1模板重量作用于工字钢根部,对工字钢产生的弯矩忽略不计。F2=(1.2q2+1.4q3)*1.5=10.32 KNM= 0.1875F2×L=0.1875×10.32×1.5=2.9 KNm工10 w=49 cm3弯曲应力=M/w=59.2MPa<=200 MPa,满足使用要求。斜向槽10槽钢验算:槽10端部反力RA=0.3125 F2=3.225 KN 剪力vA= RA=3.225 KN轴向压力N=1.414 RA=4.56 KN剪应力=v/S=3.225/12.7=2.5MPa<=200 MPa,满足使用要求。压应力=N/S=4.56/12.7=3.59MPa<=200 MPa,满足使用要求。预埋件验算:工字钢端部剪力v= q×l=11.76×1.5=17.64 KN4根20钢筋截面积S=12.56 cm2剪应力=v/S=14MPa<=200 MPa,满足使用要求。、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强度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通知后,方可拆模。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井壁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模板。 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钢模板配件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以防丢失。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5、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4.2.5.2脚手架1、施工准备(1)、根据施工方案,提取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等各种长度的钢管及一字扣件、十字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脚手板、跳板安全网的数量。(2)、清理需搭设外架部分的地基,并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尺寸弹出外架的尺寸线。(3)、脚手架搭设前应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脚手管采用内径48mm,壁厚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钢板扣件。外脚手架钢管应采用同一种颜色,以免与其它钢管混淆。2、脚手架(1)、脚手架搭设: 外脚手架采用三排钢管脚手架搭设10m,其余6m采用两排脚手架,双排剪刀撑,选用48×3.5钢管,钢管架立杆纵距为1.0m,内外立杆间距为2*0.7m(局部根据实际结构情况调整)内立杆距离建筑物边为0.60m,横杆步距1.0m。内脚手架均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单排剪刀撑,选用48×3.5钢管,钢管架立杆纵距为1.0m,内外立杆间距为1.0m(局部根据实际结构情况调整)内立杆距离建筑物边为0.60m,横杆步距1.0m。内脚手架之间用连接杆连接,连接杆采用48×3.5钢管,连接杆按步距3m,跨距3m设置。(如布置图所示)(a)、脚手架下顺铺20mm厚、200mm宽木板。脚手架的操作面满铺脚手板,脚手板搭设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探头用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撑杆件上。(b)、脚手板下层兜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上栏杆高度为1.2m,中栏杆居中放置,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立挂密目安全网,下口封闭。(c)、脚手架通过与拉杆连接的连墙件与主体结构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拉接点垂直距离3m,水平距离3m,上下错开,成菱形布置,连墙件尽可能设置在立杆与大、小横杆的连接处,与脚手架架体垂直。(d)、脚手架在外侧和内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跨越横杆的根数为8根,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为6根。(e)、立杆接高时,同一水平面扣件不大于50%,立杆采用对接扣连接。4.2.5.3 相关计算(一)、脚手架计算(1).承重架计算式为:脚手管自重为:607.2/(25.6*1.2)=20KN/砼自重:1.2*6*27.6*2.55*9.8=4966KN/q=4966/(27.6*1.2)=150Kn/, q=170kN/脚手架采用0.6m*0.6m*0.6m型式 每区格面积:0.6*0.6=0.18每立杆承受菏载:0.18*170=30.6kN 脚手管采用48*3.5,A=489钢管回转半径为:i=15.77支杆受压应力为:=N/A=30600/489=62.6N/长细比:=L/i=600/15.77=38.05 按查表得=0.946=N/(A)=30600/(0.946*489)=66.1n/考虑3倍安全系数58.4*3=198.3 n/<215 n/ (2).脚手架计算. a.立杆横距为0.7m,纵距为1.0米,步距为1.0米,连墙件布置为H=3米,L=3米,QK =3.0kn/.h=1.0m,连墙件布置为三步三跨,b=0.7米,查表得=1.63.L0=h=1.63*1=1.63m,=1630/15.8=103.2,由=103.2查表得=0.483,A=489,f=205n/.查表可知,NQK=8.4KN/,因两个操作层,所以NQK=8.4KN/2=4.2 KN/.所以gk=0.1489, NG2K=2.36KN,K=0.725。考虑风荷载时,=1。77,=0.443,w=0.55kn/.Wk= w=1.77*0.443*0.55=0.302kn/. MK =0.0302,立杆采用单根钢管:HS=137米.最大允许搭设高度为H=本工程最大搭设高度为20米,有四倍安全系数,满足施工要求。b.立杆横距为1m,纵距为1.0米,步距为1.0米,连墙件布置为H=3米,L=3米,QK =3.0kn/.h=1.0m,连墙件布置为三步三跨,b=1米,查表得=1.70. 考虑风荷载时,=1。77,=0.443,w=0.55kn/.Wk= w=1.77*0.443*0.55=0.302kn/. MK =0.0302,L0=h=1.70*1=1.70m,=1700/15.8=107.6由=107.6查表得=0.496,A=489,f=205n/.查表可知,NQK=8.4KN/,gk=0.1581, NG2K=2.36KN,K=0.725立杆采用单根钢管:HS=139米最大允许搭设高度为H=本工程最大搭设高度为20米,有四倍安全系数,满足施工要求。(二)、模板施工计算模板参数相关计算(1)、模板侧压力计算:(按浇筑速度70m3/h)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式计算:F=0.22rcto12V1/2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r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t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V1/2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塌落度160mm-200mm),取1.15F=0.22rcto12V1/2=0.22*25*12*1.2*1.15*=37.18KN/泵送砼出料口的冲击力计算Fmax=Q(Q/D2 +2)*10=0.02(0.02/0.1252 +2)*10=0.82KN Q-单位时间内平均泵送砼量(m3/s)D-泵车输送管的内径(mm)h-混凝土输送管出料口距模板面的垂直高度振捣混凝土时对侧面模板的压力取值4.0KN/所以F取42KN/(2)、模板拉杆计算:模板拉杆用下式计算:P=F A 式中: P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F混凝土侧压力(N/mm2);A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A=a*b; a模板拉杆的横向间距(m)b模板拉杆的纵向间距(m)选用M16螺杆,容许拉力为24.5KN 拉杆横向间距为a=0.6m,纵向间距为b=0. 7m P=F*A=42*0.7*0.8=23.52KN<24.5KN满足施工要求。(3)、支承楞计算:横楞采用双拼48*3.5钢管,竖楞采用双拼8槽钢按抗弯强度计算支撑楞跨度用下式计算:max = Mmax /W=Fab2/10W<f Mmax=qb2/10 q =Fa式中 :max内楞承受的最大应力(N/mm2);Mmax内楞承受的最大弯距(N.mm); W内楞截面最钢小抵抗矩(mm3); F混凝土侧压力(N/mm2);a纵肋间距(mm); b横肋间距(mm);q均布荷载(N/mm); l外楞间距(mm);f抗拉、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选用双拼槽钢8做纵向支撑楞,容许应力f=215N/2 取竖楞间距为700,横楞间距为600。竖楞间距计算:max = Mmax /W=40.34*10*700*4002/(2*10*10.04*103)=22.5N/2<215N/2经过验算竖楞间距700满足强度要求。经过验算双拼横楞间距b=400mm满足强度要求。(4)、模板刚度计算: =<w=L/400=1 符合刚度要求。4.2.6沉井制作的混凝土施工设计 4.2.6.1 沉井井壁混凝土施工1、井壁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由于井壁厚度较大,上升速度较慢,井壁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平铺法施工。下料前先在浇筑仓内铺3-5cm同标号砂浆,然后再用混凝土泵输送至各下料点,各处摊铺厚度控制在30-50cm,当下料高度超过2.0m时,采用串筒进行下料。为避免井壁出现浇筑冷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井壁周边浇筑面应保持同步均匀上升,并密切观测沉降。若发生不均匀沉降,应及时采取措施,严防井壁产生裂缝。入仓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不得漏振和过振,对刃脚等钢筋密集处,可采取模板预留孔等措施确保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根据环境气温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2、施工缝每节沉井混凝土浇至预定标高时,沿井壁中心轴线将止水钢板按设计要求安装固定,在未达到70设计强度前避免碰撞或松动。接高前,用风镐凿除接缝表面的浮浆和松动碎石,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在浇筑面无积水的情况下,摊铺3-5cm厚同标号砂浆后再进行接高混凝土浇筑。4.2.6.2 沉井封底混凝土施工沉井下沉达到设计标高(预留一定的终沉高度,一般为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