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浅谈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2747965       资源大小:48.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浅谈毕业论文.doc

    毕业论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浅谈院 系:建工系专 业:建筑工程管理班 级:建筑工程管理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2010年5月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浅谈年级/系/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填报日期2010年5月1、 选题目的和意义施工技术对施工单位很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论述总结及分析了施工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一下分析。2、 研究内容(1)道路施工的措施;(2)施工缝的设置原则;(3)伸缩缝、防震缝、沉降缝、抗震缝设置原则;(4)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设置和施工技术浅析施工技术中的注意事项摘要随着市政工程、高层建筑向体量大型化和结构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简要介绍了市政道路、建筑后浇带、施工缝、沉降缝等的合理设置及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最终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录一、道路施工的措施二、施工缝的设置原则三、伸缩缝、防震缝、沉降缝、抗震缝设置原则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设置和施工技术一、道路施工的几项措施:道路检查井周围路面沉降、裂缝和破损历来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顽症,其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行驶安全,也极大地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病害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井、管基础的施工违反施工程序;基础施工带水作业;砌筑砂浆不饱满;井内壁粉刷不到底,框盖安放座浆不实;井周回填土压实不良;井周砼圈强度不足等七个环节。解决上列病害的根本办法是在车行道上不设管道,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克服施工管理薄弱环节,杜绝不良施工行为,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为此,根据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给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特制订如下操作规程。(一)、 施工排水1、在检查井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不间断排水,严禁带水操作。2、沟槽开挖采用明沟排水施工时,应在开挖的沟槽范围以外布置排水井,排水井规格:600×H(H-有效深度40cm),其间距不宜大于150m。3、检查井施工时,应在检查井基础10cm以外布置排水井。(二)、基础施工1、井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扰动。井底地基土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遇有松软地基、流砂等特殊地质变化时,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2、井的砼基础之强度和厚度的规定:井基础的砼强度和厚度等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最低砼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素砼井基础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15cm。3、检查井基础施工:不落底的检查井: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有落底的检查井:应先施工井基础,然后砌井壁达管道基础底标高,再浇筑管道基础。应按施工规范进行砼浇筑。浇筑完后,要给砼一定时间的养护期。只有当砼基础强度达1.2MPa时,方能进行下道工序安装管道或砌井壁的施工。严禁留出井位、先施工管道,再施工检查井或先砌井壁后浇筑砼底板的错误作业法。4、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采用预制砼底板(设计单位提供图纸)。因赶工期,不能按上列规程进行现浇砼底板施工及养护的。因基底土质及排水条件不良,从而造成砼的浇灌和养护不能确保工程质量的。5、凡施工作业面能允许吊装机具进场操作的施工段,要推广和采用预制砼底板。(三)、井体砌筑1、施工前,应将砖或原砌体浇水湿润。2、每层砖砌体的砌筑水泥砂浆必须填充饱满,水泥砂浆标号不得低于M7.5号。3、井壁的砌筑一般一次性砌到二灰碎石基层的底部标高为宜,井壁的二次接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的程序进行。4、检查井内的流槽应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5、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与井壁间空隙应封堵严密,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应砌砖圈加固。6、井内外壁粉刷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内外壁粉刷必须在回填土之前进行,且在排干井筒内积水后一次粉刷到底。(四)、检查井周的回填土。1、现浇砼或砌体水泥砂浆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方允许回填。严禁与砌井体同步回填。2、井周40cm宽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均应采用6%石灰土。对于雨水口砌体外的回填,因其回填空间实际上无法达到40cm宽(一般只有515cm宽)致使施工机械无法入内操作的,要采用合理级配砂石料回填充实。3、压实机具:按规范配置的压路机具。特别要配置小型机械如蛙式打夯机和立式冲击夯等。在施工中,优先采用立式冲击夯。4、压实工艺: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井室周围的回填与管道沟槽的回填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当沟槽内每一层回填土压实成型后,用人工将井室周围40cm范围内的松土挖去,换填预先拌制好的6%石灰土,并在保持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用冲击夯夯实直至成型。要使石灰土压实后与井壁紧贴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在进入道路结构层施工时,除采用压路机碾压外,还应采用蛙式打夯机或立式冲击夯逐层对井周60公分范围内进行补夯,以清除碾压死角。(五)、井框(盖)安装施工    1、对井周进行加固:在路基结构层二灰碎石施工完成后,要对井周进行加固。具体做法是:沿井周将二灰碎石挖除(挖至12灰土顶面),放加固钢筋箍;放置预制钢筋砼井圈,注意要将预制砼井圈平面位置及标高调整好(井圈顶至设计路面标高之间的厚度为路面厚,井圈与砖砌井室平面位置一致);井周浇筑C30砼进行加固(浇筑砼时必需严格采用机械振捣);用临时盖板将井口盖好。2、对检查井井盖标高的调整   井盖标高的调整是在粗粒式沥青摊铺后进行的,具体做法是:将井周沥青砼挖除,露出预制钢筋砼井圈;根据相邻平石上的标高以及摊铺机实际摊铺横坡放线,确定检查井的井盖标高;将检查井盖放置在预制钢筋砼井圈上,井盖底沿井周用46个铁制楔型塞,将井盖顶面调至放线标高位置;井盖底与预制钢筋砼井圈间用高标号砂浆进行填充;每调好一座井后,用围护进行隔离,直至砂浆达到强度后方可撤去围护;井周用细石沥青砼进行补填,并用冲击夯具进行夯实,标高控制比粗粒式沥青砼高510mm。(六)、检查井施工的质量监控1、检查井施工质量应作为道路施工重点质量监控对象,检查井的砼底板浇筑及井周回填土,应作为监理旁站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2、当检查井基坑挖好后,基底土质和状态要作为一项必检的隐蔽工程项目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3、检查井底板砼浇筑后在砌井壁前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4、井周每一层回填土压实成型后,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方可进行上一层回填土。5、井盖框的安装底用46个铁制楔型塞来调整井盖标高这一工序,也要作为一项必检的隐蔽工程项目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井盖框的标高应由监理工程师逐一复核。6、其他未尽的施工要求,按有关规范和规定执行。二、施工缝的设置原则:现浇板施工缝留置不当会有一定的结构危害性,因此,提出设计一种施工缝: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现浇板结构计算力学假定,确保结构安全;其次,方便施工。现浇楼板施工缝的设置,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处理。如果其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就会改变原设计的受力假设,从而引起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建筑物的寿命;重则存在结构隐患,危及结构安全,直接影响使用。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 施工缝设置的时间界定      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是分段考虑流水施工,不能连续地将每层楼上的现浇板整体浇筑完成,当间歇时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二)、 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探讨      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楼层现浇板大多数是双向板,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从调查情况来看,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大多数图纸并没有单独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留置方法:      1.第一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虽然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即不能完全保证楼板的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贯通缝,将地板砖拉裂,既影响美观,又会渗水,引起钢筋锈蚀。重者影响结构安全,影响楼房使用寿命。       这种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实质上是因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引起的)。当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在现浇板的施工缝处产生裂缝,因为这个截面上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差,结合不牢固。这种非自由收缩不象框架结构楼房楼层现浇板那样自由,因为框架柱相对于砖墙来说柔性较大,刚度较小。由同一种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柱、梁、板构成的框架结构。楼房整体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因此,框架结构基本楼房现浇板的施工缝即使留设在跨中1/3范围内,只要按规范规定处理。一般情况不会出现裂缝。      这种留置现浇板施工缝的方法,比较难施工。施工缝的处理需按规范要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不小于1.2MPa而且需要剔凿掉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然后用压力水冲洗干净,而且要求充分湿润保潮,不小于24h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2.第二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留置在承重横墙上中线处,这种留置施工缝的方法符合规范规定在剪力较小处,能消除因施工缝在跨中1/3范围内处理不好引起的裂缝。具体做法是:       先在承重横墙上中线设置通常垫木或钢管,一是作为现浇板负筋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侧面模板。       浇筑混凝土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1.2MP时。将中心线处多余浇筑的混凝土剔凿掉。        剔凿至中心线处的密实混凝土时,需要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且要求保持湿润24小时以上,残留在混凝土表面上的积水应清除。       铺设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二次浇筑现浇板混凝土。      众所周知,如果通过建筑施工能完全达到设计效果、符合结构设计时的力学假定,那么说明能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反之,通过建筑施工,即使水平再高的建筑技术队伍去施工,也保证不了(或者很难施工、很难保证)原设计效果的话,就应该改变原设计计算力学模型的假定,况且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缝要按设计要求留置。(三)、 楼层现浇板设计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这种处理施工缝的方法,是在总结上述施工缝处理方法的优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出来的,供各位同行参考:      楼层现浇板设计施工缝的具体做法:      1、改变预留施工缝的支座支承情况,改为简支支座,断开负筋,调整此处板底筋(配筋量增大)和负筋(配筋量减小)。这样,改变了楼板受力状态,应重新设计计算,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2、降低标高(降低一个现浇板厚度标高),此调整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很小,因为楼房水平方向靠圈梁拉结,竖向靠构造柱拉结。      3、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可先浇筑圈梁混凝土,后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直接在截面处设置现浇板的垂直侧模,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4、设计施工缝设置的间距确定:大面积楼层结构设计时,应该沿纵向每隔20米左右设置一条施工缝。这样做既能保证原设计力学假定,又能消除现浇板收缩裂缝,同时也能解决由于屋面现浇板热胀引起的顶层窗洞口处出现八字缝。      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与措施基本上可以克服由于施工缝留的部位不当引起的裂缝等质量事故。三、伸缩缝、防震缝、沉降缝、抗震缝设置原则: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03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设置和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技术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1 后浇带的主要功能1.1 后浇带可有效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为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将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注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为整体。设计时,应考虑基础在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为整体后的计算,应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另外,还可以同时采取以下调整措施: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将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二者的沉降差,使二者最后实际标高相一致。1.2 后浇带可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化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12个月内完成,而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2 后浇带的设置要求2.1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2.2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2.3 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 1000mm为宜。2.4 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不许断开。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2.5 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该位置虽弯矩大,但剪力很小。2.6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注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应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3 后浇带的施工技术3.1 模板支设 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3.2 结构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t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3.3 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水应呈雾状),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用水和空气)清理表面。3.4 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对于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 0cm 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510cm挡水带,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可采用砌砖保护。3.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人早强减水剂,且应认真配制,精心振捣。4 质量控制措施4.1 模板支撑 对地下室较厚底板、大梁等属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支撑以防止混凝土漏浆而使后浇带断不开,对地下室有防水抗渗要求的还应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后浇带处渗水。后浇带保留的支撑,应保留至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逐层拆除。4.2 后浇带浇筑前的技术措施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会产生干缩变形导致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对此采取下列措施以防止后浇带产生裂缝。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钢丝网或堵头板作侧模,堵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后浇带的形式按设计要求,若设计无明确要求时采用何种形式视具体隋况定。其中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并安装钢板止水带,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混凝土表面凿毛。若采用快易收口网或钢丝网,网不拆除不需凿毛,清理混凝土表面杂物,并用压力水冲洗。5 结束语对于建筑物后浇带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规范及工程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施工后浇带位置。同时应从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混凝土浇注、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的保护、后浇带浇注施工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以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浅谈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