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美——中国历代佛造像欣赏(石窟寺部分).ppt
无我之美,中国历代佛造像欣赏,导言,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Siddhrtha,P.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Gautama,P.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自原始佛教至部派佛教时期,由于戒律中(沙弥十戒)有远离观听歌舞之明文规定,故未能建立艺术发展之基础,而仅限于佛足、金刚座、菩提树等之雕画,以为佛陀之象征。约至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之时,雕刻、建筑、绘画、工艺等艺术活动始随印度都市工商业与部分进步派僧侣之革新精神而兴起,打破以往小乘时代不敢模拟佛像之观念,而普遍塑造佛像供养礼拜,佛教艺术乃藉造像而大兴。,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佛教艺术也朝着地方化、多样化的方向演变,以适应各国的需要。往北,它通过中亚,渗入东亚形成了佛教艺术北部的分支;往东,它一直扩张到东南亚而形成了佛教艺术南部的分支。在印度,繁荣的佛教艺术对印度教艺术发展的影响持续到10世纪,但随着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迅猛扩展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佛教在印度几乎消声匿迹。,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这几乎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也为我国历史教科书所采用。,佛教艺术当中以佛像最广为流传。早期的寺院和石雕都是印度西域风格,面相丰盈,肢体肥壮,表现庄严。自东晋以来,中国式的佛像才出现雏形。到了南北朝初期,得到了魏孝文帝支持,中国造像到了隆盛时期。佛像风格渐转向“秀骨清像”的风格,充满飘逸高迈的艺术效果。隋唐时期,佛像变得雄健饱满,雍容华丽。在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过程中,探索现实人的形象,从超凡脱俗走向慈祥关怀。五代两宋佛像更走向人间化、世俗化,比唐代更为写实逼真。元明清时期,佛像艺术进一步走近生活,进入了装饰工艺与民间戏曲之中。,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建了多少庙宇,塑了多少佛像,实在难以计数。今天从审美角度看佛教艺术美,可以说是时光流逝之美,是造化之美,是祥和之美,是崇高之美,但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具有无我精神的工匠劳动之美。历朝历代的佛壁画究竟是谁画的,佛造像是谁做的,绝大多数都没有留下姓名。这同佛教主张的无我教义一脉相承。因此我给这个专题起名为“无我之美”。,佛教艺术庞大繁多,我们这里介绍的是石窟艺术、壁画艺术和造像艺术。,壹 石窟寺艺术,石窟寺(grotto temples)是指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里面有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的壁画。从世界范围看,石窟寺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其前身为中王国时代各州显贵在尼罗河沿岸山崖开凿的岩窟墓。最有名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埃及南部开凿的阿布辛拜勒石窟寺,内部按埃及神庙规格布置,门面还依悬崖石面凿刻4尊高达23米的法老像,被公认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巨形石窟造像。古埃及石窟寺的建筑与艺术成就甚大,影响至亚洲。,阿布辛拜勒石窟寺外景,参观阿布辛拜勒石窟寺的游客,阿布辛拜勒石窟寺内部,到埃及新王国时代,由岩窟墓发展为石窟寺,仿照埃及神庙形制在山崖开凿规模宏大的石窟。公元前5前4世纪,波斯帝国诸王先后在其首都波斯波利斯附近山崖开凿岩窟墓。,古代印度的佛教寺院建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精舍式,一种是支提式。精舍式的寺院建筑,设有佛殿、佛塔、僧舍、园林等;支提式是指依山开凿的石窟,这支提式就是受波斯帝国文化影响的产物。现存最早的古印度佛教石窟是巴拉巴尔石窟群。约开凿于孔雀王朝时期,其地共存3窟,以洛马沙梨西窟较完整,为单穴一门形式,窟体椭圆,门拱仿木构刻出柱、梁、檩、椽,附有群象朝拜佛塔浮雕,是按当地木构庙堂形制开凿的。到笈多王朝时期,印度石窟寺的凿建渐臻完备,形制可分佛殿窟、僧房窟两大类,重要代表有巴查石窟、卡尔利石窟、纳西克石窟和阿旃陀石窟,除建筑规模宏伟外,还以丰富、精美的雕刻、壁画见称。这些石窟早期的属小乘佛教,笈多时期则属大乘佛教。随着佛教传至阿富汗、中亚及中国,石窟寺亦在这些地区广为传播。,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从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中国开凿石窟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可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区。形制除佛殿、僧房两大类外,又增窟内立中心塔柱或佛像的塔庙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寺的三大代表,属于世界上最优秀的石窟。,一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是什么意思?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依据文献,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一种说法是依据信奉佛法的人信仰: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高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莫高窟外景,莫高窟外景,莫高窟外景,莫高窟外景,莫高窟外景,莫高窟外景,莫高窟外景,莫高窟外景,莫高窟外景,1、莫高窟形制,莫高窟形制主要有3类:传自西域的印度僧房式禅窟,洞窟平面呈方形或甬道形,两侧排列24个小禅室,无画,是僧侣静坐禅修之处,主室有塑像和壁画供僧侣观想,如早期的第268、487、285等窟;,塔庙式中心柱窟,洞窟平面呈长方形,前厅有仿殿堂人字坡屋顶,靠后有中心方柱,四面开12龛,有的南北壁塑出阙形龛,是西域中心柱与中原殿堂建筑相结合的新形式,具有敦煌本土特色,如北魏第257、254、251、240、248诸窟。,覆斗顶殿堂窟,洞窟平面呈方形覆斗顶,正壁开龛或三面开龛,窟中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多为善男信女礼拜祈祷之所。这类洞窟为数极多,贯穿10个朝代,主要的有第272、296、220、217、139、156、61、55、465等窟。此外,还有大佛窟、涅磐窟等特殊形式,随着时代的演变洞窟形制不断地中国化。,进入洞窟之后,壁画映入眼帘。面对眼花缭乱、五彩缤纷的美妙图景,我们的视线大都经过这样一个路线,从窟檐到前室、甬道、主室、窟顶、佛龛或佛坛,到四壁,最后到窟门。洞窟中的这些部分,其实都是洞窟形制的一部分内容,也是莫高窟绘画的载体。,1窟檐 窟檐是洞窟前依岩建造的洞窟木构外檐,是防止风沙雨雪损坏洞窟的保护性措施。根据现存石窟外岩壁上遗留的大量梁椽孔洞遗迹来推测,莫高窟约有三百个洞窟曾建造过窟檐,故文献中有描述窟檐栈道相接、整体外观蔚为壮观的记载。现存五座唐宋时期的窟檐,即唐代的第196窟与宋初的第427、444、431、437窟外的木构窟檐,均为三开间四柱,柱下有木悬臂梁挑出形成的栈道,以解决上层洞窟间的交通问题,同时也丰富了洞窟的外观。第96窟前的九层楼与第16窟前的三层楼是木结构多层窟檐,为窟檐中的近代建筑。,莫高窟第427窟 窟檐外景 宋代,前室 前室是在主室之前的活动空间。榆林窟的洞窟在主室之前均有一个完整的前室。莫高窟从西魏的第285窟开始,除第371窟外,其余前室均只有南、西、北壁及向东斜上的前室顶,古代俗称窟厂。根据莫高窟五座唐宋木构窟檐和崖面上布满的大小梁孔、椽孔痕迹推测,很多前室可能是借助木构窟檐来达到完整前室的效果。,甬道 甬道是石窟前室与主室之间或石窟与石窟之间的内部通道,根据石窟开凿的规模而深浅不一,一般为2米左右,短者1米左右,长者则有8、9米深。初唐以前甬道开口较大,断面多为矩形。十六国及北魏时期的甬道残损严重,现在莫高窟所见的甬道多是晚唐、五代、西夏进行过改制的,呈盝形顶,断面缩小,古代俗称其为“门”。隋代与初、盛唐甬道由于被后代改制,所以原壁画内容题材不详,晚唐、五代甬道南北壁多画供养人像,甬道顶多画佛教史迹画和图案纹样。,61窟 女供养人像(五代),主室主室又称后室,是石窟造像及绘制壁画的主要场所,是石窟艺术表现最集中的部分。整体上为一封闭性空间,有窟门及甬道与前室相通。根据结构,一般分为窟顶、四壁、佛龛、中心柱、中心佛坛等部分。其形制主要有中心柱窟、禅窟、覆斗顶窟、殿堂窟、大佛窟、涅槃窟等。石窟后室的形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故而也成为鉴别石窟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中心柱窟是北魏时期的典型窟形;禅窟仅见于十六国晚期和西魏时期;覆斗顶窟则最早见于十六国晚期的第272窟及西魏的第249窟,发展到隋唐则成为主要的石窟形式;在覆斗顶这一基本形式下,因后室内佛龛形式的不同,又派生出几种形制:如双层龛的为隋代,梯形敞口龛的是初、盛唐,帐形龛是中晚唐时期,中心佛坛最早见于初唐,晚唐时发展成背屏式,并成为五代宋初的典型窟形。在莫高窟约一千年的开窟过程中,石窟形制的演变有着清晰的脉络。,窟顶 窟顶为石窟内部空间的顶部,因时代的不同,石窟平面的布局也不同,其顶部也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早期的中心柱窟,其前部为人字披顶,中心柱周围为平顶,上画平棋图案。二是覆斗顶式窟顶,此种窟顶上小下大形如覆斗,顶部中心突出一方井,绘成宝盖图案,又称藻井;覆斗的四披(即四个梯形坡面)绘有神灵鬼怪、经变故事、千佛、平棋图案等,形成石窟绚丽多彩的装饰中心。在莫高窟南区492个洞窟中,约有350个是覆斗顶窟。除上两种外,还有少量的盝顶,即截头四方锥体,因其形如宝盝,故名。盛唐第148窟、中唐第365窟则是仅有的横券顶。,莫高窟第431窟 前部人字披顶 北魏,佛龛与佛坛 佛龛是在窟壁上凿出的深入窟壁的小空间,内塑有佛、菩萨等塑像的龛室。按龛的平面和立面形状,可将其大致分为阙形龛、圆拱龛、双层龛、敞口龛和盝顶帐形龛等几种类型。早期洞窟的龛形多为前三种,中晚期石窟的龛则以后两种龛形居多。佛坛又称佛床、中心坛、须弥座,指洞窟中部或佛龛中塑像下的台座。其平面多为凹字形,形如马蹄,所以又常称其为马蹄形佛坛。最早见于莫高窟初唐第205窟,晚唐、五代、宋代大型洞窟中均有佛坛,中唐时帐形佛龛内也有佛坛。,莫高窟第254窟 南壁前部上层 阙形龛 北魏,莫高窟第275窟 北壁上层 圆拱龛 北凉,四壁和窟门 四壁一般指主室内的东、西、南、北四个壁面。在莫高窟,大多数洞窟都是坐西朝东的,因此西壁为正壁,多在西壁开龛塑主尊佛像,南、北两壁绘制大型壁画,东壁开窟门,于门上和门两旁绘画。,藏经洞,莫高窟今编第17窟,俗称“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右壁,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是晚唐释门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堂。平面近于方形,覆斗形窟顶,从地面至窟顶高约3米,正壁(北壁)贴壁建长方形禅床式低坛,坛上泥塑洪辩像,身后画菩提树,枝叶相连以示洪辩在菩提树下坐禅,左侧(东)画比丘尼,右侧(西)画近侍女,左壁(西壁)嵌大中五年洪辩告身敕牒碑一通。,洪辩像及告身碑莫高窟第17窟西壁,这尊洪辩彩塑像,高0.94米,身着田相袈裟,通肩裹体,结跏趺坐,作禅修状。头部颅顶丰隆,面部饱满,额角和颧骨轮廓豁朗,额部和眼角有皱纹,目光含蓄有神,眉头略蹙,若有所思。眉脊、眼角、鼻准、嘴角表现出中年高僧庄重矜持的神情和气派。造型写实,保存完好,是目前已知人物肖像彩塑留存至今时代最早的优秀作品。,近侍比丘尼和近侍女莫高窟第17窟北壁,附属洪辩像背景的壁画,绘菩提树和树枝上悬挂净水瓶、挎袋及树两侧执扇的比丘尼和执杖近侍女。比丘尼双手持团扇侍立于树下,身着袈裟,团扇饰双凤图案,树上飞着一对绶带鸟。近侍女又称优婆夷,是供奉高僧的女信徒,在家持五戒修行,敬奉三宝,供养高僧,照料僧统、寺主生活起居的女子。这身近侍女像,身着圆领缺胯长衫男装,头绾双髻,腰束带,左手执巾,右手持杖,眉清目秀,容貌端庄,但愁眉轻锁,表情木讷,塑造了一个谨行慎为,小心翼翼的都僧统婢女的形象。面部表情虽算不上生动,但显示画师的线描和设色技巧已达到极高的水平。衣褶的晕染,以及树叶正背面的不同颜色,使画面显得层次丰富,空间感较强,整体效果相当生动。是晚唐人物画的代表之作。,2、莫高窟壁画的内容,莫高窟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每一个洞窟都是由建筑、壁画和彩塑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其中,壁画是内容最为丰富、最具表现力的。莫高窟壁画绘制的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兼有中国古代的神话题材和社会生活的场景,是一部活的美术史,同时又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历史形象的资料宝库。莫高窟壁画按绘制的题材,可以大致归纳为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汉族神话题材图画、尊像画、说法图、飞天、供养画、山水画、建筑画、社会风俗画、服饰画、图案画等15类。,1本生故事画,本生故事画是表现释迦牟尼“前生累世”忍辱牺牲、救世救人、各种善行的故事。表现形式有四:(1)单幅式,只绘故事中的一两个重要情节,如第275窟月光王施头;(2)连环画式,横卷或多幅,表现全部故事内容,如第257窟鹿王本生;(3)组合画式,以故事中的核心情节为主,把其它情节画在四周,如第254窟舍身饲虎。莫高窟本生故事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延续时间长,为敦煌艺术精品之一。,第275窟月光王施头,月光王施头,古印度有个大国,其国王名叫月光,他是一个慈悲仁爱,乐善好施、爱民如子的国王。人民亲切地称他为月光王。这个国家国泰民安,人民丰衣足食。月光王不但博得了本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而且在众多邻国中也享有崇高威望。当时,月光王管辖境内有一小国,国王名叫毗摩斯那,他听到月光王美誉远扬,天下钦慕,便心怀嫉妒,想害死月光王;于是他悬赏招募,“谁能索取到月光王的头,就分一半国家让他治理,还把美丽的公主送他为妻。”但人们想到月光王救苦济贫,恩德好比亲生父母,谁也不愿干这件事情。最后,深山脚下一个名叫劳度叉的婆罗门外道,响应国王的招募,前去乞讨月光王的头。门神和天神知道此事后,阻挠劳度叉进王宫;劳度叉冲破种种阻力,向月光王乞头。大臣大月为保护月光王的头,愿用五百个七宝做的头,换月光王的头;但劳度叉不愿交换,坚持要月光王的头。,月光王不顾眷属臣民的苦苦劝阻,慷慨答应,七天之后将头施舍给劳度叉。七天到时,劳度叉又怕月光王反悔,而自己势单力薄,就让月光王将头发系在大树上。当劳度叉举刀砍向月光王时,树神使劳度叉脖子转向,手不能动,这时,月光王对树神说“我过去曾在这颗树下布施过九百九十九颗头,今天再施舍一头便满一千,功德圆满,以求得佛法,请不要再阻挠劳度叉砍我的头了。”树神听了月光王的话,放开劳度叉,于是劳度叉举刀砍下月光王的头,头正好落在月光王手中,月光王将头施舍给劳度叉,劳度叉拎头而去。毗摩斯那王听到劳度叉乞头成功,一时高兴,心裂身亡。劳度叉得知毗摩斯那王已死,大失所望,追悔莫及,也吐血而死。,北凉,月光王施头,敦煌莫高窟275窟左壁,纵80厘米,横71厘米。右为临摹本。,最早的连环画:九色鹿,鹿王本生 又称九色鹿,这是中国最早的连环画。这组故事壁画人物众多,构图紧凑独特,特别注重人物内心活动和面部表情刻画。该壁画通过描述古印度恒河边一只善良的九色鹿救一溺水人却被出卖的过程,讲释了迦牟尼前世“轮回”的故事,该连环画构图别具匠心,共有8个情节,画工却把故事高潮安排在中央,引导人们在读画时最大限度地关注情节。,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中段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画(局部)北魏,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中段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画(局部)北魏,有一人掉入恒河,美丽的九色鹿将他救上岸,溺水人因之许诺不将九色鹿之事向外泄露,并发誓若违背诺言,让他口吐白沫周身生疮。后来,这个国家的王后梦见九色鹿,她要求国王捕捉九色鹿,要用鹿皮做衣服。国王布告悬赏,溺水人见利忘义,到宫廷告密。并带领国王捕捉九色鹿,此时九色鹿正在山中入睡,一无所知。好朋友唤醒九色鹿时,溺水人带国王及大队人马已到面前,九色鹿毫无畏惧,向国王诉说了溺水人忘恩负义的经过。国王深受感动,放了九色鹿,并下令全国保护这只美丽的九色鹿。落水人因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口吐白沫、全身生疮而死。第257窟中的画面采用横卷连环画的表现形式,由九个情节组成,按两头开始、中间结束的特殊顺序布局绘制。,摩诃萨埵舍身饲虎全景,故事讲:古印度大车国的国王,有三个王子,最小的名叫摩诃萨埵,一天,他们弟兄三个骑着马到山中游玩,山林中景色优美,三个王子玩的特别高兴,在他们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山谷,看到一只老虎带着七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虎饥饿难忍,母虎因此欲将自己的小虎吃掉,七只小虎面临死亡的威胁,三个王子见此情景,都特别难受,但却想不出救助它们的办法,萨埵暗自决定要救活老虎,于是他谎言支走了两个哥哥,脱光衣服,躺在地上让老虎吃他,可是老虎太饥饿了连吃他的力气也没有,于是萨埵爬到山顶上,找了一根尖锐的竹刺,用竹刺刺破了自己的喉咙,纵身跳下山崖,摔死在老虎的面前,老虎舔了他身上流出的血后,恢复了力气,带着七只小虎把他吃了。萨埵的两个哥哥久等弟弟不来,感觉情况不妙,慌忙返回山中寻找,只看见一堆白骨,二人伤心欲绝,慌忙骑马回宫报信,国王和夫人赶到山林,抱尸痛哭。最后二王子收拾萨埵的遗骨,起塔供养。本故事有的是依据贤愚经所绘,有的是依据金光明经所绘,原文详见大正藏第3卷。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此故事共有18幅,其中单幅组合画第254(北魏)窟中艺术性最高。,2、佛传故事画,佛传,顾名思义,就是佛陀释迦牟尼的传记。佛传故事画就是绘制释迦牟尼从入胎、出生、成长、出家、苦修、悟道、降魔、成佛、说法到涅槃一生事迹的传记性连环画。,莫高窟第375窟 西壁北侧 乘象入胎(初唐)乘象入胎:敦煌佛传故事画之一。故事讲:能仁(亦称护明)菩萨乘白象,投入摩耶夫人的胎中,摩耶夫人亦梦见此情景。摩耶夫人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就是释迦牟尼。其代表性的画面为一位菩萨乘坐白象而行。,本生故事画:夜半逾城,释迦牟尼想离家远游却被父王阻挠不能出城,焦急之时四个天神从空中降落,托着马蹄带太子腾空飞越城池画中释迦牟尼头戴宝冠,乘马握缰,四天神托着马蹄飞奔于天空。四周的飞天上下舞动翻飞,吹奏各种乐器,渲染热烈祥和的气氛,画面优雅富丽,极具装饰意味。,本生故事画:说法,本生故事画:涅槃,释迦牟尼涅槃图,涅槃图是敦煌故事壁画的重要内容,涅槃指灭尽烦恼解脱生死。早期涅槃图用色简捷,笔触强烈,人物分布排列简单。隋以后,涅槃图形成规模较大的独立涅磐经变故事,强化叙事情节,突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整个画面趋于写实。,3因缘故事画,因缘故事画是表现释迦牟尼成佛后进行说法教化种种事迹的壁画。莫高窟的因缘故事画在形式上主要有主体式单幅画和顺序式连环画两种,所画题材有须摩提女因缘、沙弥守戒自杀缘品、度化跋提长者及姊、度恶牛缘、五百强盗成佛(得眼林故事)、微妙比丘尼现身说法、梵志夫妇摘花坠死、难陀出家缘等。,须摩提女因缘故事须摩提女笃信佛教,她的夫家却信外道。她的公公满财听说佛祖神通广大,让须摩提女请佛到家里“赴宴”。佛得知其中的意念,带弟子“赴宴”。佛弟子各显自己的神通,坐着各自变化的动物来到满财家,释迦牟尼和许多侍者最后到达。满财一家看到佛及弟子的种种神通,惊叹不已,最后都皈依了佛教。此图画面由14个情节组成:须摩提女焚香请佛;乾荼背负大釜而来;沙弥均头变五百花树飞来;周利般特乘五百青牛飞来;罗云乘五百孔雀飞来;迦匹那乘五百金翅鸟飞来;优毗迦叶乘五百龙飞来;须菩提乘五百琉璃山飞来;大迦旃延乘五百白鸽飞来;离越乘五百虎飞来;阿那律乘五百狮子飞来;大迦叶乘五百马飞来;目连乘五百六齿白象飞来;释迦在簇拥下出现。,须摩提女因缘局部,须摩提女因缘故事,出自须摩提女经,该故事画在敦煌石窟仅有一幅,绘于北魏第257窟西壁和北壁上。,须摩提女因缘局部,强盗成佛壁画则描绘了五百强盗作乱却最终皈依佛门的故事。此图采用中国传统的横卷式连环画构图,按情节先后顺序将故事组织在完整的空间环境中。画面构图严谨,结构紧凑,情节连贯,情景交融。图中作战与施刑场面气氛紧张,而皈依和参禅场景却相当宁静,对比鲜明。整组故事由建筑物和山石树木进行分隔和连接,使故事完整展现在自然之中。画面上部均有飞天舞动,与下部自然场景形成对比,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美感。,强盗成佛,强盗成佛,难陀出家因缘故事,该故事讲,释迦弟子难陀,因迷恋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孙陀利,不肯出家为僧。有一天,佛与弟子化缘到难陀家门,难陀出来作礼后,接食钵回屋盛饭,佛告知弟子不要接回食钵,难陀无奈,只好恋恋不舍的告别妻子,亲自把食钵送到佛的住所。佛劝难陀出家,难陀不肯,为了断其难舍爱妻之恋,佛决定亲自度化难陀,于是,便携难陀遍游天地人间。难陀来到天宫,见有美艳绝伦的500美女,各个胜过妻子孙陀利百倍,但奇怪的是这些美女都没有异性相伴,便问佛何故,佛此时许愿,如果难陀愿出家修行,功德圆满后,即可到天宫尽娶美女为妻,难陀听后大喜,表示愿出家修行,佛见难陀出家动机不纯,难成正果,又携难陀入地狱,难陀见有一口滚沸的大油锅空煮,不见有人受刑,又问这是为何,鬼卒们称此大油锅是专为“淫欲多情”的难陀准备的,难陀听后,大惊失色,痛悔前非,决定专心修佛,后成正果。,难陀出家,难陀出家因缘故事,出自普曜经、增一阿含经、佛本行经、杂宝藏经等,该故事画在敦煌石窟仅有一幅,绘于北魏第254窟中。,4佛教史迹画,佛教史迹画是表现佛教传说与传播历史的壁画,其取材多依据大唐西域记、西域传、法显传及有关各个高僧和圣迹的记载。按内容性质大体上可分为五类:(1)佛教历史画,表现佛教传播历史的画面。(2)感通故事画,以神异、灵变、感应的事迹宣传佛教,令信徒相信它的存在和真实。(3)瑞像图,表现天竺、中原、河西等地传说的“圣迹”、“灵异”;数量很多,多绘于中晚唐、五代、宋初窟内,位置在佛龛盝顶或窟甬道顶,形式多为单幅、单身的小型图像。(4)高僧事迹画,以某些事迹和“灵异”、“神变”,附会于某些高僧以宣扬佛法。(5)佛教图经,以佛教传播的地志为题材,绘制佛教圣地。,张骞出使西域图,佛教史迹画之一,也是初唐绘于莫高窟第323窟北壁的历史人物传记画,内容来源于魏书释老志,故事讲:汉武帝得到了匈奴的祭天金人,但不知道金人的名号,于是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大夏国以求金人的名号。全图以山峦分隔故事情节,右上为汉武帝在甘泉宫拜金像,底部是张骞辞别汉中宗,左上角是张骞所遣副使经过万水千山最终抵达大夏国。此图最大特点在于在敦煌壁画中首次采用了透视原理中的近大远小的方法。此外,遣张骞出使西域的为武帝而非中宗,目的是联合月氏通好西域而非求金人,故乃附会之作。,5经变画,经变画,又称经变、变或变相。广义上说,凡依据佛经绘制的画,均可称为“变”,也就是把佛经的文字内容“变”为图画的形式;但现在所说的经变,有别于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和单身尊像画,通常专指将一部或几部有关佛经的主要内容组织成有始有终、主次分明的大幅画。莫高窟现存经变画33种,有报恩经变、福田经变、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观无量寿经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贤愚经变、梵网经变、宝雨经变、涅槃经变、华严经变、劳度叉斗圣变、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弥勒经变等。,154窟 报恩经变 中唐,296窟 福田经变(局部)北周,观无量寿经变(局部)217窟北壁东侧,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变局部,弥勒经变 弥勒经讲:弥勒为佛弟子,先佛入灭,转生兜率天宫成为弥勒菩萨;56亿万年后,下生娑婆世界成佛。第329窟弥勒经变为敦煌弥勒经变的代表作之一,绘制于初唐,位于北壁。此图是敦煌石窟中最早将弥勒上生和下生经变绘在一幅画中的作品,其画面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的画面为:中间绘有兜率天宫,弥勒菩萨正倚坐于兜率天宫主殿之中进行说法,其侧有众位菩萨胁侍;宫外绘有诸天赴会的场面,空中天乐自鸣。中部的画面为:弥勒菩萨降生阎浮提,在龙华树下成佛,主体为以弥勒佛为中心的说法会。下部的画面为:中央设有香案,案上有供品,两侧绘有儴佉王和王妃臣众等人剃度出家的场面。此图的特点是:开上、下生经变绘于一图的先河,给以后同类经变题材提出了一个依循的模式;剃度图尚处于雏形阶段,未形成组画,王妃为初唐装束;整个画面由兜率天宫、主尊、香案组成的中轴线贯穿,对称布局,规模宏大。,莫高窟第329窟 北壁 弥勒经变 初唐,159窟 文殊变 中唐,217窟 西方净士变一角 盛唐,303窟 法华经变 隋,父母恩重经变相图,观音经变 45窟南壁西侧,观音经变,华严经变相七处九会,维摩诘经变问疾品文殊 276窟西壁南侧,西方净土变 莫高窟第320窟 盛唐,药师净土变(局部),6汉族神话题材图画,莫高窟早期洞窟中有不少汉族神话题材的图画,主要是一些道教神偶,如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开明、飞廉、雷神、电神、方士、羽人、虺龙九首等,莫高窟第249窟四披绘画最为典型。,285窟 伏羲女娲和诸神 西魏,249窟 窟顶西披 雷神 西魏,雷神 神话人物形象,司打雷之神,又名雷师。自古以来雷与鼓相连,秦汉时雷神就是以手持椎、叩击连鼓而发出隆隆的雷声。东汉王充论衡说:“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第249窟雷神人身,头部及手足为兽形,双翅,臂生绿毛。连鼓围作圆形,雷神以手脚同时敲鼓,腾空飞跃,使人感到隆隆之声不绝于耳。莫高窟雷公形象与王充的描绘完全相符。,7尊像画,凡宗教徒依其教义供奉的单体像或群体像,不论是塑是画是雕是刻,均可称为尊像。石窟中供奉的各种尊像,大致又可分为佛、菩萨、罗汉弟子、诸天神祗等四类。,供养菩萨 第272窟龛北,57窟 菩萨 初唐,8说法图,说法图是一个概称,指那些绘制以佛说法的内容为主,佛左右有胁侍菩萨、弟子等部众围绕佛听法,背景一般只有宝盖和树木的简单图画。从画面来看,无法确定何佛于何时何地、为谁说什么法,只能统称为说法图。莫高窟各时期都有这种题材。,莫高窟第251窟 北壁前部 说法图 北魏,9飞天画,在佛教中,飞天一般指八部护法中的乾达婆和紧那罗,她们仅仅凭借美丽的天衣和柔软的飘带,加上轻盈多姿的身态,便在天空中翱翔飞舞。据说她们本为佛国世界的香音、歌舞之神,每当佛说法时,她们便在天空中弹琴歌舞、喷香散花,用来庆祝佛所说之法均为至理真言。早在印度阿旃陀等石窟中已出现,传入中国后,成为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遍布所有石窟。仅敦煌莫高窟内,现共保存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历代所绘飞天六千余身,呈现出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和特点。飞天造型优美动人,极富韵律感,主要可分为三期:(1)西域式飞天与中原式飞天并存与融合时期,主要为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等北朝时期;(2)中国式飞天的极盛时期,主要指隋唐时期;(3)飞天形象固定程式化时期,即瓜沙曹氏画院的沉滞时期。,285窟 飞天 西魏,329窟 飞天莲花藻井 初唐,428窟 飞天 北周,10供养画,在莫高窟壁画中,供养画特指出资营造石窟的功德主,即窟主及其家族或结社合资造窟者的画像,有时还包括窟主的出行图。供养人画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集资造窟的供养人画像,出资者每人均有一像,并在像侧有题名,此类人多为下层官吏、僧尼佛众、乡里百姓、画工塑匠及奴婢,有的窟达数十人,甚至上千人;(2)结社合资造窟的供养人画像,出资者为“邑社”的社人,其成员多为下层僧侣官员、城乡士绅、普通百姓、下层劳动者,出资者每人一像,像侧有题名;(3)一人或一家出资独建洞窟,这类洞窟的供养人,将全家和与家族相关的人,上自祖父母,下至姊妹、兄弟、妯娌、连襟、女婿、儿孙以及仆人、奴婢尽皆列入绘画,其主要供养人画像多与真人等高或高于真人,并在像侧书写题名,而奴婢仆从皆小于主人,无题名。,莫高窟第156窟 张议潮出行图,第156窟 张议潮出行图局部,张议潮出行图 横卷式,全长八米余,绘于该窟主室南壁及东壁门南底层。构图由南壁西端起,最前部是军乐和歌舞为前导的仪仗队,旌旗招展、鼓乐喧天,其中军乐队为古代鼓吹铙歌之属,有八人鼓吹开路,四个画角,四个大鼓。军乐之后有一组歌舞表演,舞蹈为着吐蕃族服装的长袖女舞,旁有小型乐队站立伴奏;之后为捧持旌节象征权柄的军将;中部张议潮穿红袍、骑白马,已行至桥头,前后有将士护卫;小桥上方,有榜题“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张议潮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出行图”;后随子弟兵,有榜题“子弟军”;最后在东壁门南,为辎重和行猎部分,有驴、驼、马运输队,并胡人赶运,又有人骑马射猎。该出行图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反映历史人物真实生活的画卷。,莫高窟第156窟 北壁下方 宋国夫人出行图(局部)晚唐,宋国夫人出行图 供养画出行图,据题榜又称“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巨幅长卷,横卷式全长约八米,绘于莫高窟第156窟北壁及东壁门北底层,与“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相对。画面由北壁西端起,以歌舞百戏为前导。百戏有精彩的载竿表演,一力士顶竿,伸出两手平衡身体,竿上二童子演出惊险动作,四人婆娑起舞,乐队六人伴舞,舞乐上方榜题“音乐”二字。紧接是夫人及随从们的辇、肩舆、马车等,并骑马使者往来传讯,为古代邮驿形象。宋国夫人位于车队之后,前有引导,后有护卫;最后转入东壁门北,为大规模的辎重运输并狩猎场面。该出行图表现一位封建贵妇出游的奢华场面,展示当时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晚唐以后出现的“回鹘公主出行图”、“慕容夫人出行图”,基本上以此图为蓝本。,11、建筑画,中国式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只可惜保存至今的实物太少。保存下来的遗物中,唐代的木构建筑已是凤毛麟角,隋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尚未发现。莫高窟各时代壁画上大量的建筑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完整的中国古代社会建筑史的画卷,这无疑弥补了缺乏实物的遗憾。莫高窟建筑画不仅提供了中国建筑发展的高峰时期(即隋唐时期)的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还清晰地展现了建筑群体中的单体建筑,并几乎囊括了当时大部分的建筑类型,是十分珍贵的图像资料。此外,对于建筑各个组合部分的形象在壁画中也都有概括而简练的描绘,为古建筑艺术和技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为难得的是,与建筑绘画共存的家具、器皿也描绘得细致入微,实在是大小兼备。,第85窟 北壁 药师经变 晚唐,第61窟 五台山图(局部)五代,第245窟 团龙藻井 回鹘,第329窟 飞天莲花藻井 初唐,12、社会风俗画,莫高窟壁画中出现许多反映民俗风情的画面,包括经济生产、各行各业、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家庭男女及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内容。有佛经明确记载的,如维摩诘经记述维摩居士到妓院、赌场、酒肆、学校等地去化度俗人;有画家据经文结合现实创作的,如根据弥勒下生经讲的女子五百岁出嫁的情节,把生活中的婚庆场面搬上壁画;有当年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如众多的供养人画像等。风俗壁画大大丰富了壁画的内容,是佛教汉化和弘扬普及佛教的重要方式之一。,莫高窟第12窟 南壁 弥勒经变 婚嫁图 晚唐,第12窟婚嫁图 绘制于晚唐,位于南壁下方的屏风画中。婚礼的主要场所不是在宅第之内,而是在宅第门外设置帷帐。帷帐是大宴宾客时用的,古代民居一般都比较低矮,室内空间非常有限,所以举行婚礼这种参与人数较多的活动时就在屋外设帐,可以容纳更多的客人。帐内宾客对坐宴饮,帐前正在举行婚礼。新郎行五体投地跪拜的重礼,新娘盛装揖拜侧立。,这种“男拜女揖”的成礼方式,一般发生在男方到女家结婚成礼的婚礼中。这也是敦煌的一大特色,并非所有的婚礼都在男方家举行,在敦煌于女方家成礼的情况更多一些,而于女家成礼也不是入赘的形式,夫妇二人在女家生活一段时间后,最终仍要到婆家生活。男子行跪拜重礼、女子行揖手轻礼也是因为男子在女家面对的都是原来所不熟悉的外人,因此要行大礼,而对于女子来说父母宾客原来都是比较熟悉的自家人,所以只行轻礼就行了。婚礼上,除了可以看到新人外,还有正在宴饮的宾客,前来道贺的人,以及彩礼。,3、莫高窟彩塑的内容,彩塑是莫高窟艺术除壁画外的主体内容,现存上起东晋十六国晚期,中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下至西夏、元,历时一千余年间所造2000余身,其中基本完好和保存原貌者近半数。彩塑的制作方法及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圆塑、浮塑和影塑。莫高窟彩塑全面系统的反映了我国彩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部真实系统的彩塑史。,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法国汉学家,他利用流利的汉语和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1906-1908年曾活动于中国甘肃、新疆一带,对新疆的喀什地区和库车图木舒克的脱库孜萨来以及甘肃的敦煌石窟,进行了广泛的考察。,1908年2月24日到达敦煌(27岁)。从敦煌莫高窟劫走六千余种文书,此外还有二百多幅唐代绘画与幡幢、织物、木制品、木制活字印刷字模和其他法器。他将所劫文物全部运往巴黎,同时详细查看了所有洞窟,对每个洞窟作了描述,特别是详细记录了洞窟中的壁画题记。正是由于伯希和在敦煌的考查,他所拍摄的莫高窟的照片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此举使之声名大噪,对于奠定其在国际汉学界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伯希和到了敦煌后,通过与王道士唇枪舌剑,多次会谈,终于以500两银子成交,从而获得了6600卷精品,其中古藏文2700卷,非藏文卷子3900卷,被打包装车。与英国斯坦因相比,伯希和来到敦煌虽然晚了近一年,但他的收获却要丰富得多。他是一位汉学家,精通汉文、俄文、藏文、突厥文等多种语言。并曾在法国驻华使馆任职,对汉文尤熟悉。因此他窃去的敦煌遗书,虽不如斯坦因多,但却是精品,好多都是孤本,可说价值连城。,1909年,伯希和让手下携大量敦煌遗书运往巴黎,自已仅带一小部分到了武汉,经当时湖广总督端方介绍,来到北京,认识了王国维、柯劭忞。王国维对伯希和的学术赞不绝口,两人遂得相互论学往来。罗振玉等人看到这些古代写本,都啧啧称奇。当时缪荃孙上前说:“伯君,如此精品,世所罕见。这些宝卷随你回国,再也见不到了,可否将这些经卷拍成照片,赠送给我们一份。”做贼心虚的伯希和连忙答应,他劝中国学术界,敦煌石室中还有8000余卷遗书,应早日派人前往保护,以免被别人夺走。他告诫自己,再也不能到中国西北搜掠宝物了,此后,伯希和再未踏上西北一步。,伯希和是语言天才,精通13 种外语,而且博闻强记。他与中国学者交流,得力于汉语能力强和熟知中国学术。他是传教士以外,西方汉学界中罕有的能讲流利北京话的学者。伯希和的文章大多为考据性的,故文中常是旁征博引与细考详证,篇幅冗长。有人评价说:“伯希和不但是法国的第一流汉学家,而且也是所有西方的中国学专家的祖师爷。”是今日欧美公认的中国学领袖,其影响遍及欧美日本及中国。,伯希和本人曾写过一批敦煌学论文。他一生中始终注重于其著作中徵引敦煌文书。但他生前未出版过一部专著。自从他1945年逝世,到2000年的五十多年间,其弟子和其他学者们,共出版其遗作十卷。,1圆塑,彩塑艺术之一,用具有可塑性的泥土材料制作的适合从不同角度观看的立体造像。敦煌石窟的圆塑制作根据所塑形像的大小,方法可分为三种:(1)小型塑像,先用木料削制成造像的大体结构,再在表面敷以细质薄泥进行塑造。(2)中型塑像,大小与人等高,用圆木根据造像动态扎制骨架;部分人体构件,如手掌用木板制作,手指以铁条制成,手臂则以圆木削制成有榫的配件,上泥前用芨芨草或芦苇捆扎,然后表层敷泥塑制。(3)大像,与前两种不同,不用木质骨架,而是在开窟时,预留塑像石胎,在石胎上凿孔插桩,表层敷泥塑成。前两种方法制作的彩塑又称木骨泥塑,第三种通常称为石胎泥塑。此外,所用的泥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