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介绍.ppt.ppt
,苗族,基本介绍,苗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有894.5万人,为中国第五大民族,大部分分布在中国西南与中南省份。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接下来将以民服,饮食,建筑,婚葬,民乐,节目,禁忌等方面进行介绍。,民服,女装: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女子服饰式样最多,有130余种。百褶裙,长短不一,有的到脚面,有的超过小腿肚,有的过膝,有的仅30厘米左右,但以裙到小腿肚最为普遍。颜色为青、蓝、白,裙面有绣花、挑花、镶花,也有蜡染或素净的。上衣有大襟的,也有大领的。每逢节日妇女们走亲访友,头部、颈部、手腕都佩戴样式繁多的银饰。,男装:男子服装式样比较简单。男子一般上身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短衣(也有穿右大襟短衣的),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小腿部裹绑腿。或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羊毛毡。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银饰对苗族的重要性,苗族银饰,也堪称中国民族文化之一绝。苗家善制银器,能设计制造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饰物。苗家女子装,必然佩有银饰头戴银簪、银梳、三五束银桐花、数朵垫头巾的银花牌、两朵银花鬓夹以及银耳环。此外,还须有银项圈、银手镯、银披肩、银戒指。种种银饰多达六十多种。一套完整的苗族银饰,需纯银四至五斤。女子行走间。银花颤动。有如风中游花,叮当作响,令人倾倒。银饰传统流布于所有苗族人中。即使在最僻远的地区,女子在出嫁时也能戴一套银饰。这种美丽而纯洁的形象,编结出她们在这个世间活着时最向往的梦。,饮食,苗族多以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食。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 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时事评论家,西江苗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村寨之一!西江有震撼世人心灵的苗族文化,有世代相袭的民间鼓藏头和活路头;有层层壮观的人文梯田、四季景色各异、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农耕文化;有叹为观止的苗族民居建筑群“吊脚楼”;有美丽绝伦的苗族美女们身上的华丽盛装。在西江,让人享受到和谐相处的淳朴民风和热情好客的友好情谊。,婚葬,族行一夫一妻制。男子继承财产,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权力。有父子连名制度,无姓氏,后来有些地区通用汉姓名。苗族婚姻缔结要经过三个过程:一是择配阶段,二是订婚与结婚仪式,三是从“不落夫家”到“坐家。苗族的殡葬方式,不视死者生前地位的高低,而是由其死亡原因决定的。老年人的寿终,青、壮年病殁,即正常死亡,一般要举行比较隆重的葬礼。凶死、暴死、难产死、上吊死,都认为是不吉利,不举行葬礼,实行火葬或二次葬,且不能葬入集体墓地。苗族的葬礼分为:历史上的岩洞葬、木棺土葬、火葬等。,民乐,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古代在所有苗族中都很盛行。近代以来,除湘鄂川黔四省边区苗族已完全失传外,其余各地苗族仍普遍使用。芦笙曲调也是苗族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曲调,且往往因地而异。传统曲调有舞曲、代歌曲、问讯曲、祭祀曲等几种,每种又有若干曲牌。舞曲的节奏较轻快,给人以明显的抑扬顿挫之感。代歌曲曲调柔和婉转,带有尾声。问讯曲曲调缓款,节奏明朗。,苗人两千年来的迁徙跋涉,忠实地伴随着一件信物的东西,它传承在一代代苗族人的生命里,成为一种不朽的民族象征。它就是芦笙。当芦笙在后来的历史里成为南方百越民族普遍挚爱的乐器时,苗族人对于它仍然怀着一种独特的情愫。苗族老人说:很久以前,当祖先长途跋涉在陡峭的山岭与遮天蔽日的森林中时,这一队人马与下一队人马之间是用芦笙来传递讯息的;走在前面的人吹芦笙告诉后面的人有无野兽,有无险情,什么时候渡河,什么时候集合。,节日,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踩山节: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第一天上午,要举行立竿仪式,是在山坡中央竖起一根系着松柏枝条和鲜花彩旗的花杆,作为采花山的标志。花杆竖好后,年长者向人们敬酒祝福,同时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芦笙悠扬,男女老少跳起蹬脚舞,耍狮灯,一片欢腾。晚上,篝火雄雄,人们围坐在篝火旁饮酒对歌,通宵达旦。苗族同胞吹芦笙、跳舞、对歌、尽情欢笑,聚亲会友,共庆新春。砍火星节:苗族传统节日,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禁忌,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著名人物,时事评论家李敖苗族反清英雄李洪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滕代远 中国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军事家:朱早观 政治活动家:欧百川 政治活动家、学者:梁聚五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领导人之一:王宪章 中国现代杰出的慈善家、政治家、教育家:熊希龄 中国近代抗击外国侵略斗争英雄:项从周 中国近代著名的苗族起义领袖:陶新春 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石三保 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石柳邓 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吴八月,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的传统舞蹈神秘奇特、热情奔放、震撼人心,有名的有芦笙舞、反排木鼓舞、锦鸡舞、滚山珠舞等;苗族的歌婉转动听,养人心、熏人志。苗族的歌舞养育着苗家人,在浓郁、丰厚、神奇的歌舞文化熏陶下,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苗族歌舞人才。特别是苗族女歌手,象一只只百灵鸟,歌声委婉动听,令世人感慨倾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工作者中众人周知的有宋祖英和新生代的侯艳琴。,结束语,希望大家通过这次讲解,能对苗族有一次比较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