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三叉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2740274       资源大小:2.38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三叉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四川省 阿坝州 小金县 三叉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四川小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四月目 录1 工程概况- 1 -1.1 流域水电规划- 1 -1.2 工程地理位置- 1 -1.3 工程任务、规模与工程运行方式- 1 -1.4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 -1.5 工程施工布置及进度- 3 -1.6 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4 -2 工程分析- 6 -2.1 流域规划环评工作简介- 6 -2.2 规划环评主要结论- 6 -2.3 工程方案合理性分析- 6 -2.4 工程环境影响源分析- 8 -3 环境现状- 10 -3.1 自然环境- 10 -3.2 生态环境- 10 -3.3 社会环境- 13 -3.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4 -3.5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4 -4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17 -4.1 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7 -4.2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9 -4.3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0 -4.4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21 -5 环境保护措施- 23 -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23 -5.2 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24 -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及防范- 26 -6.1 环境风险分析- 26 -6.2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计划- 26 -7 环保投资估算与经济损益分析- 27 -7.1 主要编制依据- 27 -7.2 费用构成- 27 -7.3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估算- 27 -7.4 经济损益分析- 27 -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8 -8.1 环境管理体系- 28 -8.2 环境管理制度- 28 -8.3 环境监测计划- 28 -9 公众参与- 29 -9.1 公众参与调查- 29 -9.2 公众意见分析及处理- 29 -10 结论- 30 -1 工程概况1.1 流域水电规划小金川为大渡河左岸的一级支流,上游分北、东两源。北源抚边河发源于阿坝州马尔康境内的梦笔山南麓,由北向南流,河长83.5km,平均比降38.6,集水面积1929km2;东源沃日河发源于邛崃山西南坡,河长70.5km,平均比降27,集水面积1759km2。三叉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境内小金川干流上,系小金川干流(小金段)梯级规划四级开发方案中自上而下的最下游一级电站,采用低闸引水式开发。1.2 工程地理位置三叉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境内小金川干流上,闸址位于沙冲沟上游约200m,经左岸引水至三叉沟沟口上游约880m处建地面厂房发电。三叉水电站闸厂之间的距离约15km,厂址距小金县城约20km,距成都市约288km,省道S303贯通工程区,对外交通方便。1.3 工程任务、规模与工程运行方式1.3.1 建设规模三叉水电站为III等中型工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1.3.2 工程运行方式(1) 水库运行方式汛期(6月10月):为减少水库泥沙淤积,长期保持调节库容,水库水位降至汛期排沙运行控制水位运行。当入库流量大于或等于400m3/s时,电站停机不发电,以避开沙峰。平水期、枯水期:电站进行日调节,水库水位在正常蓄水位2253.00m死水位2250.00m之间变化。(2) 电站运行方式三叉水电站具有日调节能力,在汛期除按系统要求进行弃水调峰外,主要承担系统基荷运行。平水期当入库流量大于电站引用流量时,承担系统基荷;当入库流量小于电站引用流量时进行日调节,承担系统腰荷或尖峰负荷。枯水期电站进行日调节,承担系统尖峰负荷。1.3.3 工程投资三叉水电站装机容量84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691亿kW·h(单独运行),根据投资估算,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19181.07元。1.4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三叉水电站主要工程项目组成见表1-1。三叉水电站工程项目组成表表1-1工程项目工程组成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运行期主体工程首部枢纽由左右岸挡水坝段、3孔泄洪闸、1孔冲沙闸、左岸取水口和生态放水管等组成产生弃渣、新增水土流失、损坏植被、改变地貌阻隔河道,改变水生生物生境引水系统由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室及压力管道等建筑物组成产生弃渣、新增水土流失引水后改变闸厂址间河道水文情势,形成长约15.0km减水河段厂区建筑物由主副厂房、GIS楼和尾水渠等组成产生弃渣、新增水土流失、损坏植被、改变地貌改变水文情势,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辅助工程施工导流导流明渠、上游围堰、下游围堰及纵向围堰新增水土流失,增加水体SS浓度施工辅助企业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合系统、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金属结构拼装场地等产生污废水、粉尘、噪声公用工程供风、供水、供电系统等新增水土流失、产生噪声施工道路省道S303作为施工主干道,场内布置施工道路8.50km(其中永久道路2.30km)和2座施工桥梁新增水土流失、损坏植被,交通噪声和道路扬尘料场和弃渣场2个砂石骨料场,4个弃渣场新增水土流失,改变地貌,损坏植被,可能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办公及生活设施3个生活区,高峰期施工人数为3300人,平均人数2200人生活污水和垃圾,影响人群健康淹没及工程占地本工程水库淹没占地17.57hm2,枢纽工程建设区占地总面积为43.80hm2,其中永久占地8.08hm2,临时占地面积35.72hm2。水库淹没损失,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土地资源损失环保下泄生态流量措施D=1.70m钢管,下泄8.95m3/s流量水环境主要保护措施沉淀池,成套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隔油池等扰动地表、新增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声环境主要保护措施隔声设备、防噪声植被、限速禁鸣等措施有效降低施工期噪声大气环境主要保护措施洒水车、尾气净化器、口罩、头盔等减少扬尘固体废物主要保护措施垃圾清运车、垃圾桶等各类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理生态环境主要保护措施警示牌、鱼类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宣传教育等使流域类的鱼类资源得到保护人群健康主要保护措施健康检查、卫生防疫、医疗设备和医疗药品等水土保持主要措施挡渣墙、排水沟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占压地表、损坏植被通过迹地恢复等措施使植被覆盖率得到改善1.5 工程施工布置及进度1.5.1 施工导流导流标准:永久性主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5级设计;导流方式:分期导流;导流建筑物:一期导流建筑物:一期导流明渠,上游围堰,下游围堰;二期导流建筑物:一期导流明渠,上游围堰,下游围堰,纵向围堰。1.5.2 下闸蓄水下闸蓄水安排在第三年12月份进行,水库水位蓄至死水位2250.00m历时较短,满足第一台机组于第四年12月底发电运行的要求。1.5.3 施工支洞布置引水隧洞施工共布置7条施工支洞,可开辟14个施工工作面。1.5.4 施工分区规划施工区域分为3个施工区:首部枢纽施工区、引水隧洞施工区、厂区枢纽施工区。1.5.5 施工工厂本工程施工工厂由2个混凝土骨料砂石料加工厂、11个混凝土拌合站、供风设施、供水、供电系统、施工通讯设施,首部及厂区机械修配系统(包括机械修配站、汽车保养站)和综合加工系统(包括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和金属结构及机电拼装场)组成。1.5.6 弃渣场规划本工程土石方开挖共206.79万m3(松方),工程土石方回填用渣量3.08万m3(松方),经平衡后工程弃渣约203.71万m3(松方)。施工渣场规划特性详见表1-2。施工渣场规划特性表表1-2渣场编号位置最终堆存量(万m3)渣场面积(hm2)渣料来源1#渣场首部下游右岸62.507.70首部,1#、2#支洞全部及3#支洞部分2#渣场3#支洞下游左岸15.002.603#支洞部分3#渣场6#支洞下游右岸112.018.904#、5#、6#、7#、8#支洞、及厂房4#渣场新格乡下游左岸14.204.00调压井、压力管道合计203.7123.201.5.7 施工人数及进度本工程高峰月施工劳动力人数为3300人,平均劳动力人数为2200人。本工程总工期为37个月,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为36个月,完建工期1个月。1.6 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1.6.1 水库淹没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253.00m时,水库水面面积为17.57hm2,淹没实物指标中耕地5.72hm2,林地0.92 hm2(有林地0.03hm2,灌木林地0.89hm2),工矿企业用地0.14 hm2,宅基地0.28 hm2,交通运输用地0.23 hm2,水域水利设施用地10.28 hm2,涉及搬迁安置人口81人。1.6.2 工程占地(1)永久占地:枢纽工程永久征地涉及小金县美兴镇、新桥乡、宅龙乡、新格乡。永久征收各类土地面积8.08hm2,其中耕地3.18hm2 (全部为旱地),林地1.91hm2 (全部为灌木林地),工矿企业用地0.82 hm2,宅基地0.05 hm2,交通运输地0.58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4hm2(河流水面1.47hm2,内陆滩涂0.07hm2),裸地1.15hm2。(2)临时占地工程临时用地区涉及小金县美兴镇、宅垄乡、新格乡和新桥乡。临时征用各类土地面积35.72hm2,耕地17.15hm2,林地15.40hm2,草地0.31 hm2,工矿企业用地2.27 hm2,农村宅基地0.10 hm2,交通运输地0.19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31hm2。2 工程分析2.1 流域规划环评工作简介,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11月编制完成了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川干流(小金川)及支流抚边河、沃日河流域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以“川环函2006837号”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2.2 规划环评主要结论(1) 本次水电规划对小金县和阿坝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划方案实施将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 三条河流的规划推荐方案均选择经济指标较优、无重大地质问题、便于施工、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方案,其中小金川干流推荐方案一(四级开发)。(3) 流域开发影响相对较大的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闸坝阻隔、河道脱水对水文情势、鱼类的影响,水库淹没带来的移民安置影响,其中长期性、积累性的影响是对水文情势和鱼类的影响,其余影响经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或补救措施后,方案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因此,流域的开发基本不存在重大制约性环境影响。(4) 规划方案的实施会增加道路车流量、加重区域道路交通压力,应将工程道路建设规划与区域路网建设规划相结合,以缓解梯级电站施工对区域道路交通的影响。2.3 工程方案合理性分析(1) 与水电流域规划的符合性三叉水电站是小金川干流(小金段)最后一级开发方案,电站装机容量84MW。电站在开发位置、开发规模、开发任务、开发时序等方面均符合小金川干流水电规划。(2) 工程选址环境合理性分析根据调查,三叉水电站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不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珍稀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等环境敏感区,不涉及小金县各类现有和规划开发的旅游景点,工程占地和水库淹没范围内尚未发现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具有可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分布。三叉水电站评价区,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岷江柏,主要分布海拔高度为21002800 m之间的峡谷地段。三叉水电站主体工程区与淹没区,未发现有其分布,但部分施工支洞口,可能产生一定影响。若施工中发现有分布,应当避让,并加以保护。(3) 闸址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分析上、下闸址出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床覆盖层厚度和主要的结构特征、以及物理地质现象等工程地质条件基本一致,仅在河谷宽度和河床覆盖层的均一程度方面略有差异,上闸址河谷较下闸址宽约16m,上闸址左岸分布有厚约9m13m的崩坡积块碎石土,下闸址河床左侧分布有厚约22m的含卵砂砾石透镜体,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因此,两闸址各有优劣,但均具备建闸的地形地质条件。从水土保持上看,上闸址方案占地面积和植被破坏面积较大,水土流失量相对较大。因此,就水土保持而言,下闸址方案较优。从环境敏感对象分布情况上看,除了拆迁安置的居民点外,闸址区居民点与上、下闸的距离均在500m以外,闸址区不涉及其它各类环境敏感点,上、下闸址方案均不存在制约性环境敏感因素。基于闸坝安全运行、动能经济、环境保护等综合考虑,主体工程推荐的下闸址方案是合理的。(4) 引水线路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本阶段引水线路拟定了左、右岸两个引水线路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上看,左、右岸引水方案均有部分居民点分别,对居民点的影响基本相当。右岸引水线路较长,工程开挖量较大,施工过程中对土地的扰动及植被的影响较大。左岸引水线路较右岸短,工程开挖量相对较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工程选择左岸引水方案。(5) 厂址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本阶段在三叉沟上游约1000m范围的河床两岸拟选了左岸上厂址、左岸下厂址及右岸厂址进行比较,左岸上、下厂址相距约670m。三个厂址均位于小金川两岸漫滩上,地形平坦开阔,后坡均基岩裸露。左岸上厂址位于松基滑坡上游200m,距三叉泥石流沟约880m;左岸下厂址位于松基滑坡下游180,距三叉泥石流沟约210m;右岸厂房位于松基滑坡斜对面,距三叉泥石流沟390m。左岸上厂址基本不受松基滑坡和三叉沟泥石流的影响,右岸厂址离三叉沟较近,可能受三叉沟泥石流影响,左岸下厂址受影响程度最大。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左岸上厂址方案不涉及各类环境敏感点,施工区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分布,左岸下厂址及右岸厂房施工区500m范围内均有居民点分布,对环境敏感点影响相对较大。因此,结合引水线路方案总体分析,工程推荐左岸上厂址地面厂房是合理的。(6) 渣场的环境合理性分析现阶段工程所设置的弃渣场数量、容量和位置选择可满足主体工程弃渣要求,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渣场选择基本合理。2.4 工程环境影响源分析2.4.1 工程施工期(1) 水污染源 生产废水:主要包括砂石料加工废水、混凝土拌合站冲洗废水、机械维修和车辆保养冲洗废水、隧洞和基坑排水等。其中砂石料加工废水中SS约30000mg/L;混凝土拌合站冲洗废水pH一般大于10,并含有较高悬浮物浓度,一般为40005000mg/L左右。 生活污水:施工期平均人数2200人,高峰人数3300人;生活污水平均产生量约176m3/d,高峰期约246m3/d。污染物以有机物为主,BOD5和COD浓度分别约200mg/L和400mg/L。(2) 大气污染源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油机械排放尾气、炸药爆破废气、粉尘和扬尘等,主要污染物有CO、SO2、NO2及粉尘等。(3) 噪声污染源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开挖、钻孔、爆破、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合、浇筑、辅助企业的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活动。(4) 生活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种类较少,以厨余垃圾为主,伴有少量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废弃物。(5) 土地占用三叉水电站工程总占地面积为43.80hm2,占用类型主要为耕园地、灌木林地、河流水面等,占用方式分为永久占用和临时占用。2.4.2 工程运行期(1) 水污染源运行期的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电站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电厂生活区和枢纽厂房区,平均排放量约为6.0m3/d,主要污染物为BOD5和COD等。(2) 噪声污染源三叉水电站运行期间,噪声主要由发电厂房内的发电机组运行产生,受影响人员主要为电厂工作人员。(3) 生活垃圾本工程电站工作人员75人,日产垃圾量约60.0kg,年产生活垃圾量约21.6t。(4) 生态影响源三叉水电站拦河闸建成后,电站所在的工程河段将形成阻隔,对原生存于该河段的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将造成一定影响。电站运行期,闸、厂址间将形成长约15.0km的减水河段,改变了河流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情势,对该河段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将产生较大的影响。(5) 社会环境三叉水电站主要任务为发电,兼顾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年平均发电量3.691/3.739亿kW·h(单独/联合运行),电站建成后可为四川电网输送一定的电量,改善区域电网结构,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电站闸厂址区间河段除部分园地间歇(春耕3、4月)从干流取水进行灌溉外,工程河段无其他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均取自支沟水和山溪水。3 环境现状3.1 自然环境3.1.1 流域概况小金川流域位于川西高原南缘的高山峡谷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河谷形态以“U”型为主。流域内主要地貌为高山地貌,其次是河谷地貌和极高山地貌。库区所在河段河道较为顺直,河床纵坡降上缓下陡,平均坡降5,级、级阶地局部残留,为基座阶地。库区发育水卡子沟、沙龙沟。下闸址位于沙冲沟沟口上游约200m,该段河道平面上呈“S”型,闸址下游200m发育沙冲沟,沟口发育洪积扇。左岸上厂址位于三叉沟上游约880m,为地面厂房。左岸上厂址远离三叉沟泥石流,并且避开了松基滑坡,且地基不存在软弱下卧层。3.1.2 地质、地震根据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三叉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3.1.3 气象据本流域内小金县气象站19611990年气象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1.9,极端最高气温35.9(1967年5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11.7(1961年1月16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6.8mm,多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39天,最大一日降雨量为37.1mm(1984年8月6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0%,多年平均蒸发量2125.4mm,多年平均风速2.1m/s,历年最大风速18.0m/s,相应风向WSW。3.1.4 水文、泥沙小金川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其次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三叉水电站闸址以上集水面积4513km2,多年平均流量为89.5m3/s。电站闸址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53.9万t,含沙量191g/m3,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为10.8万t。3.1.5 水土流失根据小金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报告,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两种,另外有少量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3.2 生态环境3.2.1 陆生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现状(1) 植物多样性 植物与植物区系A 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组成特征三叉水电站工程区河段共有维管植物98科,280属,425种。B植物区系组成特征三叉水电站评价区内有蕨类植物有10科,13属,24种,裸子植物仅有3科4属共6种,被子植物有87科,263属,395种。C 珍稀、濒危和保护植物三叉水电站评价区内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种,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国家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海拔高度为21002800 m之间的峡谷地段,一般呈疏林状。D 重要野生资源植物三叉水电站工程施工及其影响区内有一定的野生资源植物,其中主要分为药用植物资源、用场树种资源、野生观赏和野生果树等类型。 植被及其分布三叉水电站工程及其影响区主要植被为山地灌丛和干热河谷有树灌丛,其次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针叶林。(2) 动物多样性三叉电站工程影响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近111种,以鸟类和兽类为主,其中两栖类5种,爬行类6种,鸟类70种,兽类30种;无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2种,其中鸟类5种,兽类7种。工程影响区涉及的珍稀、濒危、保护动物有: 国家级保护鸟类5种鸢、雀鹰、普通鵟、雀鹰、红隼、红腹角雉; 国家级保护兽类7种猕猴、藏酋猴、小熊猫、黑熊、豺、黄喉貂和水獭。四川省级保护动物有伶鼬和豹猫;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伶鼬、鼬獾、獾、果子狸、豹猫、野猪、复齿鼯鼠、隐纹花松鼠和红颊长吻松鼠等9种。3.2.2 水生生物(1) 浮游藻类电站工程评价区河段共有水生藻类植物4门13目16科23属39种。(2) 浮游动物规划河段浮游动物共9种,主要由原生动物和轮虫组成。(3) 鱼类 鱼类组成调查河段内共分布有9种鱼类,分属2目4科7属。详见表3-1。调查河段鱼类种类名录表3-1目种拉 丁 名省级保护鱼类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采集种鲤形目山鳅Oreias dabryi+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细尾高原鳅T. orientalis斯氏高原鳅T. stoliczkae+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长须裂腹鱼S. longbarbus大渡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chengi+鲇形目青石爬鮡Euchiloglanis davidi+黄石爬鮡Ekishinouyei 渔业资源概况调查河段无专业的渔民,现有的渔业方式主要有拦网、手网和钩钓等。A 珍稀保护鱼类调查河段无国家I、级重点保护鱼类。青石爬鮡1种被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B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调查河段中,属于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特有鱼类有山鳅、长须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大渡软刺裸裂尻鱼、青石爬鮡等5种。C 主要经济鱼类大渡软刺裸裂尻鱼、齐口裂腹鱼、青石爬鮡和黄石爬鮡等都是是调查区的经济鱼类。D 小型鱼类个体小,肉质差,种群数量有的大。小型鱼类有东山鳅和其他几种高原鳅等,利用率不高。3.3 社会环境3.3.1 水资源利用现状三叉水电站地处中高山区,区内支沟发育,水源条件较好,耕地和人口多分布在半山缓坡地带,生活用水引用当地山溪水、山泉水;减水河段仅在宅垄乡和新格乡靠近河边有少量的耕地、园地(面积约81.9亩),春耕期间(3、4月份)间歇从小金川干流取水浇灌;在电站工程区范围内亦未规划有用水量较大的工矿企业及灌区,主要用水对象是生态环境用水和电站发电用水。3.3.2 政区划和人口小金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2010年末小金县全县共辖2个镇,19个乡,131个村委会,总人口8.0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5.23,其中农业人口6.88万人,占总人口的85.57%,从民族比例上来看,藏、汉族和回族分别占总人口的63.07%、32.0%和3.63%。三叉水电站工程区主要涉及小金县美兴镇、新桥乡、宅垄乡及新格乡。据资料统计,美兴镇幅员面积5550hm2,其中耕地面积474hm2,2010年末总人口14285人,其中农业人口5327人。新桥乡幅员面积12600hm2,其中耕地面积687hm2,2010年末总人口5023人,其中农业人口4812人。宅垄乡幅员面积13500hm2,其中耕地面积507hm2,2010年末总人口2910人,其中农业人口2825人。新格乡幅员面积9000hm2,其中耕地面积447hm2,2010年末总人口2745人,其中农业人口2608人。3.3.3 社会经济小金县是以藏、汉族和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受自然条件制约,全县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无支柱性工业企业。工程区涉及的美兴镇、新桥乡、宅垄乡及新格乡经济以农、牧业为主。3.3.4 土地资源和利用三叉水电站工程涉及美兴镇、新桥乡、宅垄乡及新格乡,耕地所占土地总面积比例较少,且主要分布在小金川两岸的半山区,少量分布在河谷两岸台地上。3.3.5 交通通讯小金县主要有三条干线公路,分别是小金马尔康、小金映秀、小金汗牛公路,县境内长约218km。三叉水电站工程区有省道S303通过,交通条件较好。近年来,小金县除汗牛区外18个乡镇均实现程控电话通讯,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的无线通信网络已覆盖城关、日隆、达维等地区。三叉水电站工程区可由固定电话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讯。3.3.6 矿产资源据调查,三叉水电站工程区无可开发的矿产资源分布。3.3.7 旅游资源根据调查,三叉水电站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各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点,对其没有影响。3.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 环境质量现状据阿坝州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7月对工程河段进行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三叉水电站工程河段水质各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要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区域昼夜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评价区内物种丰富,植被群落稳定,有较好的恢复能力,评价区生态质量现状良好。(2) 工程区主要环境质量问题工程区域地处山区,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多年来对植被资源的无序开采,区域生态系统已受到一定程度影响。3.5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三叉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表3-2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水环境地表水:三叉水电站水库回水末端(水库回水长度约为2.13km)至三叉沟沟口之间长约18.13km的小金川河干流河段及闸厂址区间支流。地下水:库区浸没线以内、引水隧洞两侧500m范围。2环境空气以首部工区和厂房工区为中心周围500m的河谷地区,以及施工道路两侧200m、施工支洞口周围200m范围内区域。3声环境各施工作业区、加工厂和场内施工道路周围200m范围内区域。4生态环境陆生生态:水库回水末端至厂址区间沿河两岸海拔2500m以下范围,总面积约19.5km2。水生生态:三叉水电站水库回水末端(水库回水长度约为2.13km)至三叉沟沟口之间长约18.13km的小金川河干流河段及工程所在河段支流。5社会环境小金县美兴镇、新桥乡、宅龙乡及新格乡。4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4.1 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环境保护目标与污染控制目标一览表表4-1环境要素保护对象与工程的关系保护对象概况保护与控制要求水环境水库回水末端至厂址下游小金川干流河段修筑拦河闸形成水库,通过隧洞引水至下游厂房发电闸址处多年平均流量89.5m3/s,闸厂址区间河道长约15.0km污废水达标排放;小金川干流河段水质达到类水标准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宅垄乡鸡心村一组、鸡心村二组、四农村五组、马尔村四组、新格乡元营村一组及元营村二组居民点1#4#渣场、2#施工支洞、5#施工支洞、6#施工支洞和2#砂石料加工厂1#弃渣场SW方分布有5户居民点(最近距离100m)、2#渣场正南方分布有3户居民(高差50m,最近距离50m,距3#施工支洞口最近距离160m)、3#渣场正西方有7户居民点(最近距离90m)、4#渣场SE方有10户居民点(最近距离100m,距7#施工支洞口最近距离100m,位于钢筋木材加工厂SW方),2#施工支洞口附近有一处居民点(最近距离110m),5#施工支洞口附近有一处居民点(最近距离80m),6#施工支洞口附近有一处居民点(最近距离110m), 2#砂石料加工厂SE侧一处居民点(最近距离190m)。大气污染物排放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施工区场界满足限值要求,同时使受保护区域的环境空气符合二级标准;环境噪声达到2类标准生态环境陆生动植物:工程建设区及影响区的植物和动物,主要保护植物有岷江柏,主要保护动物有:兽类猕猴、藏酋猴、小熊猫、黑熊、豺、黄喉貂、水獭、伶鼬和豹猫,以及鸟类鸢、普通鵟、雀鹰、红隼、红腹角雉。河道生态:三叉水电站库区及闸厂址区间形成的15.0km减水河段的鱼类及生物多样性,主要为四川省级保护鱼类青石爬鮡,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有山鳅、长须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大渡软刺裸裂尻鱼、青石爬鮡等。保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证河流具备鱼类的适生环境。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减小工程建设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使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8%以上,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以上,施工活动结束后,全面恢复工程区水土保持设施,使土壤侵蚀强度恢复到500t/km2·a。社会环境控制施工活动,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保护藏区的民俗、民风。4.2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2.1 对水环境的影响三叉水电站工程河段执行类水质标准,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尽量回用或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不会对工程河段河流水质造成影响。4.2.2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工程活动产生的粉尘、NOx和扬尘等污染物,据测定计算,工程区附近环境敏感点粉尘浓度满足环境空气二级标准。4.2.3 对声环境的影响(1) 点声源影响预测根据工程平面布置图及现场调查, 3#生活区施工人员受影响程度最大;各居民点受施工噪声的综合影响较小,夜间略有超标现象。(2) 交通噪声影响预测三叉水电站施工交通车辆以工程物资运输车辆、砂石骨料以及混凝土拌合站所用自卸汽车为主。由于宅垄乡及新格乡居民点均沿原有对外交通道路分布,距离道路约为5080m,仅一处居民点分布于厂区场内新建道路旁距离约为80m。声环境预测值在某些路段夜间偶有超标现象,总体上基本满足声环境质量2类标准的要求,需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段,以降低沿线居民点所受流动噪声的影响。4.2.4 固体废弃物的影响预测本工程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弃渣和建筑垃圾,大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进入,产生大量生活垃圾,运行期也将产生少量生活垃圾,对这些固体废弃物要及时进行妥善处置,否则会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生活环境造成影响。4.2.5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建设工程中,将为当地企业提供较大的需求市场,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利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工程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对开发当地资源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电站建成后,每年将向四川电网提供3.691/3.739亿kW·h(单独/联合运行)的电量,可增加地方财政税收收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站施工期间,应注意外来人员带入新传染病的风险和地方性疾病的防治,施工人员应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避免引起冲突。4.3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3.1 对水温的影响三叉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2253.0m时,库容77.2万m3,具有日调节能力,电站正常运行时水库水体交换频繁,交换周期为0.1h。据计算,水库的值为3459,属典型混合型水库,水库表层水温和下层水温与上下游河道内水温基本一致。4.3.2 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三叉水电站为引水式开发,电站建成后,将形成长约15.0km的减水河段,减水河段内水量由区间支沟来水、闸址处弃水和下泄的生态流量三部分组成,减水河段流量与建设前相比将大幅度减少,水位降低。4.3.3 对水质的影响(1) 水库水质小金川上游除立业电子厂外,无其他工业污染源分布,基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农业污染轻微,美兴镇居民点分布较为集中,城镇生活污水经原有管网收集后进入已建污水处理厂,污水不直接排入河道。根据小金县污水管网规划,在新建管网建成后,美兴镇生活污水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处理,更有利于小金川河流干流的水质环境。目前小金川干流河流水质现状良好,基本处于天然状态。(2) 减水河段水质经调查,减水河段区间无工业企业分布,区间内居民生活污水多采用就地泼洒渗入地下,减水河段沿岸无新的工业发展计划,预计三叉水电站运行后工程减水河段水质变化不大。4.3.4 固体废物影响电站运行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电站生产和管理人员的生活垃圾,产量较少,妥善处理后不会对电站生产管理人员及附近居民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4.3.5 区域稳定性分析区内构造较复杂,断层、褶皱发育,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该工程场地属于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区。4.3.6 社会环境影响三叉水电站占用耕地26.05 hm2(永久占用8.90hm2,临时占用17.15hm2),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将采取复垦、后期扶持等相应的措施后;永久占用耕地将进行补偿。至规划年,工程建设征地涉及生产安置人口55人,均为小金县农业人口,采取有土安置(种植业、组内调剂耕地及开发土地安置)及无土安置(养老保障和自谋职业)两种安置方式进行安置。至规划年,涉及搬迁安置人口82人,均规划本村组分散或原地建房安置。本阶段对立业电子公司的排污口一期工程排污口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改造处理,规划对该公司二期扩建场地采取垫高防护等工程措施。建设征地区涉及等级公路省道S303约0.56km,涉及机耕道路2.39km。省道S303线及机耕道为当地主要通道,该公路及道路复建完成后,即可恢复其原有功能,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利。输电线路和通讯光缆复建过程中将影响少数居民用电或电话通讯等,但输电线路和通讯光缆复建工期较短,占用地面积小,所以对当地居民影响较小。4.4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4.4.1 对陆生植物影响(1) 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本工程建成后,评价区内自然景观体系的生物量及生产力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相应措施,在一定时间后,能够从工程造成的干扰中恢复至生态系统的正常状况。(2) 对珍稀保护物种的影响三叉水电站评价区,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岷江柏。三叉水电站主体工程区与淹没区,未发现有其分布,但部分施工支洞口,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工程建设不会给珍稀保护物种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4.4.2 对陆生动物影响(1) 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影响电站建设过程中和建成运行后都会对影响范围内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将使动物的生存空间有所缩小,迫使这些动物向周围迁徒,在两栖、爬行动物繁殖期,施工活动对这些动物产生干扰,但由于电站施工期影响范围有限,且多数为临时影响,因此对区域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群数量、区系成份和群落结构等不会造成大的影响。(2) 对兽类的影响工程评价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猕猴、藏酋猴、小熊猫、黑熊、豺、黄喉貂和水獭。小熊猫主要生活在20003000m的亚高山林区或竹林内;藏酋猴偶见于河流左岸的山崖处;黄喉貂主要生活在沟谷林区中;猕猴、黑熊、豺会在农耕区、河谷区活动、觅食。由于这些兽类活动范围大,迁徙能力较强,迁徙的途径较多,不会造成对它们种群的危害。水獭栖息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三叉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