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燃气管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
华润燃气四环路天然气管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编制:审核:批准: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1日项目质量保证措施1、项目质量保证体系1.1质量方针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打造精品工程;诚信服务,持续改进,追求顾客满意。1.2质量目标1.2.1 总体质量目标: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1.2.2 材料质量合格率100%。1.2.3 管道现场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6%以上。1.2.6 管道防腐补口补伤一次合格率98%。1.3质量控制机构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项目经理项目施工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质量经理项目安全经理项目设备材料部项目工程部项目质量部项目安全部施工队作业层作业层1.4质量责任1.4.1项目经理1.4.1.1负责项目工程质量方针、质量程序的批准和发布。1.4.1.2建立本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领导机构。1.4.1.3负责与上级部门和业主之间的协调工作,协调项目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运作。1.4.1.4保证为实现项目质量目标的资金投入。1.4.1.5指导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工作,推动质量体系的运转。1.4.1.6对工程重大质量事宜进行决策。1.4.2项目施工经理1.4.2.1在项目经理的授权下全面负责项目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1.4.2.2对工程质量工作组织进行计划、指导、监督和协调。1.4.2.3组织日常质量体系运转的管理工作,组织好项目内部质量审核工作。1.4.2.4组织处理日常质量事宜,组织进行质量奖罚工作。1.4.2.5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工作会议。1.4.2.6掌握工程质量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单位,不断改进工作确保工程质量。1.4.3项目总工程师1.4.3.1协助项目经理和项目施工经理做好分管业务内的质量管理工作。1.4.3.2对工程质量工作组织进行计划、指导、监督和协调。1.4.3.3组织日常质量体系运转的管理工作,组织好项目内部质量审核工作。1.4.3.4组织处理日常质量事宜,组织进行质量奖罚工作。1.4.3.5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工作会议。1.4.3.6掌握工程质量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单位,不断改进工作确保工程质量。1.4.4项目质量经理1.4.4.1具体负责项目日常质量管理工作。1.4.4.2编制、维护项目质量管理文件。1.4.4.3制定工程质量检验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定工作。1.4.4.4针对现场质量问题,编制质量纠正措施方案,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情况。1.4.4.5做好日常质量体系运行的推动和监视工作。1.4.4.6开展项目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1.4.4.7实施质量检查、审核、评比、奖罚工作。1.4.4.8参加分包商的资质审查和合同评审工作,做好分供方的评定工作。1.4.4.9审查质量改进活动方案。1.4.4.10负责现场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1.4.5 项目QC工程师1.4.5.1对现场质量检验员的资格进行认定。1.4.5.2依据工作量大小和专业的复杂程度配备质量检验员。1.4.5.3对计量检验器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复核、认定。1.4.5.4严格特殊工种的上岗检查。1.4.5.5参加质量控制点的检查验收和重点工序的认可。1.4.5.6核定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等级。1.4.5.7协助业主及监理做好材料或工程部位的理化试验工作。1.4.5.8根据焊接机组的无损检测申请及复探申请,对无损检测机组下达检测指令及复探指令。1.4.5.9最终审核并签字确认无损检测报告,并下达焊口返修指令。1.4.6作业员工1.4.6.1操作者应对各自的质量活动负直接责任,特殊工种持证上岗。1.4.6.2按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指导卡进行施工作业,杜绝野蛮操作。1.4.6.3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本道工序不合格不移交,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接收。1.4.6.4接受质量人员的监督检查,做好本工序的自检活动,认真记录检查结果。1.5质量检测和控制程序1.5.1总则1.5.1.1项目部将以系统的方式,借助文件化的质量控制程序,来贯彻项目质量要求并实施现场质量控制。1.5.1.2系统方式将通过质量审核和质量监督形式,验证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活动。1.5.1.3通过质量预防、定期检查和持续的质量改进活动,使不一致性减到最小,并使现场所有操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具体的项目质量要求。1.6质量控制要素1.6.1质量控制清单1.6.1.1测量放线1.6.1.2施工作业带清理与便道修筑1.6.1.3防腐管运输与保管1.6.1.4布管1.6.1.5管沟开挖1.6.1.6管口组对1.6.1.7焊接1.6.1.8无损检测1.6.1.9现场防腐补口、补伤1.6.1.10管道下沟与回填1.6.1.11管线穿越1.6.1.12清管、测径、试压、干燥1.6.1.13管道连头1.6.1.14附属工程(1) 阴极保护(2) 线路标志桩(3) 水工保护施工质量控制项目及控制要素序号控制项目控制要点1测量放线1、测量工具齐备完好,在校验有效期内。2、测量放线中对测量控制桩采取保护措施。3、测量标记正确,资料齐全。2施工作业带清理与便道修筑1、施工作业带与标志桩的路线完全一致。2、施工便道应平坦并具有足够的承压强度,宽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3防腐管运输与保管1、运管车性能良好,对钢管防腐层保护采取有效措施。2、管材运输过程中捆扎牢固。3、不同壁厚管子分类运输、堆放,标识清晰。4、管子安全防护措施得当。4布管1、钢管壁厚、防腐等级符合要求。2、布管方式、管子的稳定性符合规定要求。5管沟开挖1、坡比、宽度、挖深尺寸规范和设计要求。2、弃土堆放符合规定。6管道组对1、管内清扫无污物。2、管口清理和修口、两管口螺旋焊道、直焊道间距、对口间隙符合要求。3、钢管短节长度符合规范要求。7焊接1、预热方式正确,预热温度满足规定。2、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3、焊条、焊丝、保护气体保管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4、管口和焊道表面无飞溅、裂纹、焊疤、气孔和夹渣。8无损检测1、现场操作应严格按检测工艺卡进行作业。2、底片评定应确保底片合格,不合格底片不能进行评定,认真进行复审。3、检测报告应及时、准确,经过检测责任师审核签字后报送项目质量部门。9防腐补口、补伤1、除锈等级达Sa2.5级。2、预热温度符合要求。3、收缩带的轴向和周向搭接宽度、补口厚度,符合规定。4、无气泡、皱折、烧焦和炭化等缺陷。10下沟、回填1、复验管沟深度,沟内无损坏防腐层异物。2、石方、戈壁管沟采用垫细土或填装细土袋保护钢管防腐层。3、起吊高度应以1m为宜,起吊点距离直焊道超过2m。4、下沟前进行电火花检漏。11管道穿越1、作业坑中心线及基底面高程误差控制符合规范要求。2、绝缘支撑安装牢固,套管两端密封良好。3、管线埋深符合图纸要求。4、地貌恢复符合设计要求。12清管、测径、试压1、保证4次通球清管,开口端不再排出杂物。2、测径铝板无变形、褶皱。3、强度试压和严密性稳压时间和压降符合规范规定。4、所用压力天平等计量器具校验合格,试压材质等级合格。13管线连头1、钢管、弯管等材质、壁厚、防腐层符合设计要求。2、不得强力组对。3、防腐层有效保护,管线埋深符合要求。14阴极保护1、材料符合技术条件要求,无机械损伤。2、铝热焊接方法应正确。,焊接处防腐等级符合设计要求。3、回填材料颗粒大小、密实度符合要求。4、阴极保护测试导线与管线焊接不得虚焊15线路标志桩1、水泥、砂浆标号符合设计要求,有强度试验报告。2、标志桩的标识、文字要防水、防腐蚀破坏,固定要牢固,字迹要清晰正规。3、埋设位置和深度符合要求。16水工保护1、水泥、砂浆标号符合设计要求,有强度试验报告。2、水工保护构筑物的位置、形状、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基础开挖符合要求。1.6.2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1.6.2.1测量放线a测量放线应由参加接桩的测量技术人员主持。b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各种测量工具齐备完好,并经授权的计量部门校验合格且在有效使用期内。c对线路定测资料、线路平面图和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和现场核对。d根据设计测定的管道中心线并按图纸的要求,设置纵向变坡桩、变壁桩、转角桩、穿越标志桩,确保全部标记正确。e对于测量资料及平、断面图已标明的地下构筑物和施工测量中发现的构筑物,应进行调查、勘测,并在线路与障碍物交叉范围两端设置标志。在标志上应注明构筑物类型、埋深和尺寸等。f测量放线中应对测量控制桩进行全过程保护。g质量检查人员应控制并确保施工作业带范围符合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1.6.2.2施工作业带清理及便道修筑a应确保施工作业带与标桩的路线完全一致。b施工作业带通过灌溉、排水渠、河流时应采用预埋涵管等过水设施,不妨碍农业生产。c施工作业带与公路连通的施工便道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报监理批准后实施。d施工便道应平坦并具有足够的承压强度,宽度一般为6m,特殊地段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准。e施工作业带清理之后要恢复管道中心线标志桩,并注明变壁厚管的位置、转角的角度、防腐层变化、特殊地段的起止点等。1.6.2.3防腐管运输与保管a在防腐管运输前应编制防腐管及设备和管件运输方案,报监理批准后实施。b在中转站应进行防腐管的验收和交接,验收应遵照有关规定进行。对有损伤的管子做出记录并加以标识,决不允许不合格管材进入施工现场。c应保证运管车具有足够的长度、载重吨位和良好的越野性能,以满足防腐管的拉运。防腐管运输时,应采用如下保护防腐层的措施:在拉管车底部和车帮处加垫橡胶板。每根防腐管两端及中间分别包敷橡胶圈。在捆绑绳与管子的接触处加垫橡胶板。在冷弯管、弯头的运输中,要采取与弧度相适应的管托,捆绑牢固,保护防腐层不受损伤。d防腐管装卸时使用专用吊具,吊具与管子的接触面应设有保护橡胶板等软质保护层。e管子吊装过程中要平稳,轻起轻放,以防止损伤管子或防腐层。f在崎岖路段行车时,司机应放慢车速,以减少垂直振动可能带来的对管子的损伤。g堆管场地应平整、压实,管子不允许与地面接触,管子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50mm。干线防腐管堆放层数不宜超过规范要求,在堆放时应把同一规格、型号、防腐等级的管子放在一起。h管垛支撑应以管子的中部对称布置,管端距端部支撑的距离为1.21.8m,管垛支撑4道,管垛支撑采用砂袋或填充软质物的编织袋。任何形式的支撑物与管子的接触宽度不应小于0.5m。管子在堆放时,管层之间应用草袋隔开,以确保防腐层不受损坏。1.6.2.4冷弯管弯制及运输a冷弯管制作参数应经试验确定,外观尺寸、无损检测、力学性能试验经检测合格方能组织生产。冷弯管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b对冷弯管的防腐层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应平滑、无暗泡、麻点、皱折、裂纹和可见漏点。使用电火花检漏仪逐根进行针孔检查,无漏点为合格。c每根冷弯管均进行标记,其标记的格式和位置应符合有关的规定。d冷弯管坡口应用管帽予以保护,运输中不得脱落。e冷弯管出厂应带有冷弯管的生产报告及产品检验报告。生产报告及产品检验报告等资料应注意妥善保存。f冷弯管弯制及运输应制定严格的防腐层保护措施,防止防腐层受到损伤。1.6.2.5布管a布管前检查防腐层质量、管子的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有关要求。不合格的管子应标记隔离并报上级部门进一步证实。b布管时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应准确区分各种管子的规格类型、壁厚、防腐层类型等。不同壁厚、防腐等级的分界点与设计图纸要求的分界点不应超过12m。c布管应在施工作业带组装一侧进行。管底加软支撑,管底距地面高度0.50.7m,管子距沟边的距离应大于1.0m,土质为潮湿软土距离应大于1.5m。d布管时,相邻两管口应以锯齿形摆放,布管间距应与管长基本一致,每1520根管核对一次距离,过疏或过密时应注意及时调整。e在坡地布管,应确保管子的稳定性,支撑墩厚度应加大,管子应摆放平整,坡度大于10°时,应停止布管,待组装时随用随布。f布管过程中,应轻起轻放,注意保护管口和防腐层不受损坏。防腐管不得在地上拖、拉。吊运过程不得碰撞起吊设备及周围物体。1.6.2.6管沟开挖a测量并标出管道的走向,确保标高符合图纸要求。b开挖前对地下设施进行勘测,确保开挖时不损坏地下设施。c在管沟开挖前,应按规范和设计图纸以及现场的土质情况确定管沟的边坡比。d管沟开挖时,专职质量检查员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管沟(如坡比、挖深等)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e在管沟开挖时,应确保挖出的土石方放在施工便道的另一侧,距沟边不小于1m,严禁将弃土堆在施工作业带上。f管沟的沟壁应没有外露的石头或其它有可能对管子防腐层有损伤的东西。曲线段管沟应保证圆滑过渡、无凹凸和折线。g管沟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沟底应平整,沟内无塌方、石头、硬质土块和其它杂物。h如遇硬质土层,管沟沟底应超挖0.2m,以满足细土回填的深度。沟壁残留的尖锐棱角应人工拆除。i遇有地下障碍物时,障碍物两侧3m以内应人工开挖。重要设施应征得其管理部门的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开挖管沟。1.6.2.7管口组对a沟下管道组对前应根据测量角度准备好弯头、弯管,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进行安装。b对口前用自制海绵清管器将管内石块、土块等杂物清除干净。c管口内外表面应被清理干净露出母材本色,清理宽度符合规范要求。d应对管口的椭圆度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应采用业主允许的方法进行矫正。e检查防腐层的外在质量,如果不合格应进行标记。f应按顺序登记每根防腐管的原始编号。g对口时应核对钢管类型、壁厚,必须要与现场要求相符合。除连死口和弯头外,管口组对使用内对口器。h加工坡口、使用内、外对口器组对时,应注意保护管口、内涂层不受损伤。i对口时,起吊管子的吊具不得损坏防腐层。j组对时应控制错边量、螺旋焊缝或直焊缝错开量以及对口间隙,使其符合规定要求。k弯管与直管段管道、沟下管道、变壁厚管道组对,要符合规范要求。l应保证焊接工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尤其在沟下组焊连头时。1.6.2.8管道焊接a针对管道焊接的特点,确定管口预热、焊接操作、焊接环境为三个需要重点控制和采取特殊措施的质量控制点。b开工前,所有焊工必须通过焊工考试,取得上岗证获得相应的焊工资格后,方能上岗操作。c所有焊接设备应能满足焊接工艺要求。焊接施工前,要对焊接设备上的所有计量仪器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在检定期内,若超过检定期要及时进行校验。d焊条、焊丝、保护气体在保管时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并避免损坏包装,包装开启后应保护其不致变质。药皮焊条应避免受潮。凡有损坏或变质应摒弃不用。e检查对口间隙、错边量及直焊缝或螺旋焊缝错开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f管材预热时,采用规范规定的加热方式,预热宽度为坡口两侧各75mm,预热温度应达到规范要求,用数字测温仪测量均匀圆周上的8点,以控制预热温度。预热时注意应不要损坏管子的防腐层。有缓冷要求的要按照规定采取缓冷措施。g使用内对口器时,根焊焊完后方可撤离,若使用外对口器,则根焊至少焊完50%后才能撤离。h当出现不适合焊接的天气(温度、湿度、风速等超过规范要求)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经过批准后才能施焊。i应检查并确保所有焊口均被标记,以保证对所有焊缝均能记录并可追踪,标记的格式和位置符合业主要求或规范规定,不允许使用金属冲模标记。k焊道表面应成型良好,管口和焊道表面应无飞溅、裂纹、焊疤、气孔和夹渣等缺陷。1.6.2.9现场防腐补口、补伤a对补口补伤的工序进行分析,确定喷砂除锈、管口加热、热收缩带安装、电火花检漏为四个需要重点控制和采取特殊措施的质量控制点。b现场补口补伤人员要经防腐施工培训,并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方能进行现场补口补伤作业。c施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交底,明确各项质量指标及要求,同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质量职责,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d补口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热收缩带储存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按照制造商的推荐作法进行,还应防止沙土等物的污染。e除锈所用的砂子应颗粒均匀,除锈等级应为Sa2.5级(补口局部处采用机械除锈),应特别注意管口6点钟位置的铁锈应除尽。f加热温度应符合要求,并应用数字测温仪对钢管表面的顶、侧、底四个点的温度进行测温,四点温差不得大于±5,加热温度达到要求后,才可刷底漆,禁止钢管未达到规定的预热温度就进行补口作业。g按规定要求安装热收缩带,检查热收缩带的轴向搭接和周向搭接宽度,应符合标准规定。h补口的外观质量,应平整无气泡、皱折、烧焦和炭化等缺陷。用电火花检漏仪对每一个补口进行针孔检查,检漏电压应符合设计和规范求。按照标准规定对补口进行粘结力抽查。i任何检查出的损伤或有漏点的区域均应使用防水笔做出标记,标记的位置应不影响补伤的粘结力。j直径小于30mm损伤可用补伤片直接进行补伤。直径大于30mm损伤可在清理加热后,将损伤处切成圆形边缘,并小于45°坡角,然后填上填料,再贴上补伤片烘烤、碾压,使其平整,然后用两层结构热收缩带包覆。k管道补口补伤一次合格率98%。1.6.2.10管道下沟与回填a质量检查员下沟前验证管沟深度、宽度符合图纸要求。沟内不得有塌方和积水,不得有石块、冻土和树枝等硬物。石方段或碎石段内管沟沟底和沟壁应平直无突出硬物。b石方段管沟应按设计要求回填细土,细土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mm,回填原土石方时,石头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50mm。c管道下沟前须经电火花检漏仪检漏,检漏合格的管子方可下沟,否则应进行补伤,直至合格。d下沟时吊管机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应保证起吊时能保护管道不碰撞沟壁或损伤防腐层。起吊点距环焊缝的距离应大于2m,起吊高度应以1m为宜。e管道下沟后,要对管顶标高进行复测,在竖向曲线段要对曲线的始点、中点和终点进行测量,并按业主或监理的规定填写测量成果表、管道工程隐蔽检查记录。f对设计要求稳管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稳管处理。管道下沟后,管道应与沟底表面贴实且放到管沟中心位置,严禁出现管底悬空,回填后管顶覆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浅埋。g地下水位较高时,如沟内积水无法完全排除,应采取保证管道埋深的稳管措施。h对山地及沟谷段回填后可能遭受洪水冲刷或浸泡的管沟,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分层压实回填、引流或压砂袋等防冲刷和防管道漂浮的措施。i管线下沟后应立即回填,对农田地段应先回填生土,后填耕作熟土。回填材料不得有大石块、结冰的土块和树木等硬物。j管道回填后,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地面检漏。管道下沟作业必须有监理代表在场才能施工,隐蔽工程必须经现场代表检查。1.6.2.11管道穿越a公路、河流穿越管段安装前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单独试压。b施工前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了解各处的穿越标高、位置,穿越段内的土质和水文情况。c顶管作业(1)根据设计给定的控制桩位,用测量仪放出穿越轴线,操作坑和接管坑的位置尺寸。质量检查员应确保这些尺寸准确。(2)顶管作业坑的选择应合适,应设置在图纸给定的套管长度的外侧,应选择穿越处场地宽阔的一侧,一般位于地面标高较低的一侧。(3)作业坑应用经纬仪测量中心线及基底面高程,误差控制在±20mm之内。在基底面上铺设导轨,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应采用相应的排水设施。(4)顶管工作开始后应连续施工,不应中途停止。套管安装完成后,拆除机具,进行主管穿越准备。(5)在套管中安装的管道应已检漏且无漏点,所有焊口均应按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且压力测试合格。(6)绝缘支撑安装牢固,套管两端密封良好。d小型河流穿越(1)管沟开挖时,其坡比应符合要求,管沟宽度埋深应符合图纸规定的深度和宽度。(2)穿越时可采用围堰导流的方法施工,对于季节性河流可采用直接开挖方法,但在操作时均不应阻止河水流动。(3)管子下沟前应确保无漏点,所有焊口均应符合要求。(4)穿越完成后,按业主的要求进行河床恢复并清除工业废弃物。(5)穿越时所有记录都应及时完成。1.6.2.12清管、测径、试压a清管、测径(1)清管使用的介质应为空气。(2)应检查、试验接收、发射机是否正常。工作正常后,将清管器装入发球筒内,此时再测试接收、发射机工作情况,并确定清管器的位置。(3)检查接收机的设置情况,监视清管器是否发出,并按规定要求进行跟踪。(4)当清管器距收球筒1Km处时,发球端应降低排量,使清管器缓慢进入收球筒,以防撞击,当确定清管器到达收球筒后,通知发球端停止输入介质,当压力降到需要以后,才能打开盲板,取出清管器。(5)清管器的运行速度宜控制在3km/h5km/h,工作压力宜为0.05MPa0.2MPa。(6)采用清管器进行清管时,接收端口以不再排出杂物且排出空气为无色透明时为合格。b试压(1)审查试验的全套设备,材料保证书及所附的系统清单,以确保:A设计的成套设备所带的管道系统的材料及其压力等级符合规定的试验压力。B试验装备的压力等级与试验要求相符。C管道系统的装配与图纸及规定相符。(2)审查管道系统焊接的原始记录以确保:全部管道系统的焊接,包括无损检测都在压力试验前已经完成,试压段管道焊口全部合格。(3)试压用的压力天平在使用前应经监理指定的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4)压力试验前,应检查所有管线和系统。(5)若管道分段试压采用清洁水为试压介质,为防止泥沙和杂物进入管道,应设置二级沉降池,并应在泵入口处安装过滤器。(6)试验的环境温度应符合标准规定。(7)强度试压和严密性稳压时间和压降符合规范规定。(8)应检查系统的泄漏情况,发现阀门泄漏,应泄压后紧固阀门螺栓。(9)如果发现了漏点,应建立清单并标记该点,然后按批准的过程进行修复,在修复后此应按程序文件要求的步骤重新试压。(10)试压管段的首端应安装至少一个压力自动记录仪和压力天秤,管段压力读数以压力天平为准。1.6.2.13附属工程 a线路阴极保护(1)保证所有材料符合技术条件要求,没有机械损伤,任何损伤和差异都应记录并向材料部门报告。阴极保护测试线与管体的焊接处防腐等级符合设计要求。(2)所有的器材都应存放在干净的场地并有防雨防潮遮盖。整流装置应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存放。(3)质量检查员应按照图纸和有关要求检查测试桩的位置。安装时应用光电测距仪(或业主同意的其它仪器方法)测量桩间距离,误差应在许可范围之内。(4)按照有关要求检查测试桩的安装,应符合图纸要求。铝热焊接方法应正确。测试桩安装完成之后,应对照记录进行核对检查,防止漏设和混设。(5)安装之前应当对基础进行清理和找平。(6)应当检查电缆沟和导管位置的直线性,以保证电缆埋设时有足够的埋深和填实。(7)对基础进行检查,以确保所挖掘的尺寸和位置符合图纸要求。(8)对回填材料进行检查,颗粒大小应符合要求,以保证其深度、密实。(9)阳极铺设应检查其线性、水平和方位是否符合图纸。(10)阳极电缆安装前应经过绝缘检查和测试,并由电气技术人员证实。保证其敷设深度和直线性正确,并符合设计图纸要求。(11)对阳极电缆沟及其深度进行检查,其覆盖层和保护层、对电缆的接地应符合要求。(12)检查阳极和套管的安装,以保证不能自由移动和达到了正确的深度。(13)表层套管、通风管安装应符合图纸和技术规范。(14)对照铺设图纸对阳极的位置进行检查。应对阳极的安装情况、回填料的深度、铺展和压实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其深度和与其要保护的构件的距离正确。对阳极电缆沟及其深度进行检查,对阳极电缆的接地和所加的保护层也要进行检查,以保证符合规定。(15)带状阳极的敷设方式应符合图纸或标准的有关要求。应对带状阳极铜芯和管道连接的焊接方式、带状阳极极芯和管道的焊接处防腐进行检查,不得有铜芯外露,以保证符合标准规定。(16)套管内的带状阳极不允许和套管壁有任何接触。(17)电缆与管道连接、电缆与带状阳极的连接均采用铝热焊,应对连接处的防腐进行检查。(18)检查参比电极的埋设位置,以保证符合图纸的有关要求。(19)按照图纸检查基础终端接线盒。(20)对安装的电极应接线检查,以保证安装位置和平面符合图纸。(21)到接线盒和测试点的电缆应对照图纸进行检查,确认其走向和终点是否正确。b线路标志桩(1)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要有试验室试验报告,按照实际标号使用,水泥的存放不能超过三个月。水泥应存放在防水、防湿的场所,上有顶棚,下有300mm厚的支垫物。(2)砂浆标号符合设计要求,且有强度试验报告。(3)施工时,基坑开挖后,基础底部用3:7的灰土分层夯实,夯实密度达到设计要求。(4)基础底部采用大块块石,上下层用坐浆法砌筑,且应相互错开。不能采用先摆放石块,后灌浆的方法。(5)铺浆厚度应达到50mm,砌筑后灰缝要求达到20-30mm。(6)回填施工要符合规范规定,夯实、实验和标高应符合规定和施工图要求,所有施工要进行记录。(7)标志桩布设施工按业主规定,且按施工图规定进行。(8)标志桩上的标识、文字要防水、防腐蚀破坏,固定要牢固,字迹要清晰正规。(9)所有标志桩基坑由人工开挖至埋设深度。填充应分层进行,夯实每层厚度不超过150mm。c水工保护(1)针对水工保护的特点,确定原材料采购、储存保管、砌筑方法为三个需要重点控制和采取特殊措施的质量控制点。(2)施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交底,明确各项质量指标及要求,同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质量职责,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3)工程开工前,要编制质量检验计划,施工中要严格按检验计划组织实施。(4)要加强专职质量检查员的专检工作,对检查出的不符合项要及时下达不符合通知单,按规范要求立即进行整改。(5)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要有试验室试验报告,按照实际标号使用,水泥的存放不能超过三个月。水泥应存放在防水、防湿的场所,上有顶棚,下有300mm厚的支垫物。(6)砂浆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且要有强度试验报告。(7)水工保护构筑物的位置、形状、几何尺寸依据设计要求采用水准仪、卷尺等经过校验合格的仪器进行检查。每道工序均应经监理认可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中应特别加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8)水工保护施工前,应事先测出该冲沟的过水截面积及拍摄其地形地貌照片,施工过程中应随时进行控制,对其截面积进行测算,以确保施工后的过水截面不小于原地段的过水截面。而且施工后应清除沟内的余土和剩余施工材料。(9)块石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直径应大于10mm。砌筑用的块石表面应清洁,无杂物和冰霜等。砂子应严格选用中粗砂,其含泥量应低于规定要求。(10)特别注意砌体与原地貌(尤其是在湿陷性黄土地段)的接合部位,应用3:7灰土填平、夯实,或用混凝土填缝抹平,以防止水流对接合处的冲刷、侵蚀造成坍塌,该部位应作为停检点,由业主、监理进行现场确认,并填写施工记录。1.7质量监督与检查1.7.1文件控制程序1.7.1.1文件的批准和发布1)项目文件颁布之前,由项目经理或授权人员对文件的充分性进行审查、批准。2)关键的施工场所均具备有与其工作、施工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3)作废的质量体系文件应立即从所有的使用场所撤出。1.7.1.2文件资料过程控制1)除非另有指定,否则项目文件的更改,必须经由原文件审查人和批准人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进行标识,其标识的状态有两种:受控和作废,其标识方式以印章标识。3)建立标识当前文件版本状态的清单,以防止使用过时版本的文件。4)对业主、监理、第三方质量监督及其它单位的来文进行收文登记,对收到的图纸、规范、标准、技术文件、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收文登记。5)文件发放时,应进行发放登记,并做好发文记录。规范、标准、技术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发放时应编分发控制号,受控发放。6)项目文控和各相关部门人员应及时将文件按类别,发生日期顺序组卷,存入相应的文件夹或档案盒,妥善保存。7)各文件夹或档案盒应进行标识,以便检索或查找。8)作废文件应及时回收,做好登记。9)文件更改,均应由原文件编制部门编制,并经批准后发布实施。1.7.2培训控制1.7.2.1项目部致力于员工的培训工作,鼓励员工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1.7.2.2工程开工前培训内容包括:质量体系文件、施工标准、规范,施工作业指导书。1.7.2.3现场质检员只有通过培训并具有所从事专业的工程实践经验,在获得相应的上岗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应专业的质检工作。1.7.2.4特殊工种,如电焊工、防腐工、探伤工等要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获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1.7.2.5转岗、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相应的岗前培训。1.7.2.6对与质量有关的劳务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技术规范、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1.7.3记录控制1.7.3.1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记录和工程过程中形成的施工、质量记录,都应及时做好标识,收集、编目、贮存、保管工作。1.7.3.2所有质量记录统一在开工前提出目录和印发表格,在工程进行中检查质量记录的填写和保管情况,本项目建议使用中国石油表格。记录尽可能表格化。1.7.3.3记录的填写符合以下要求:1)字迹清楚。2)填写内容详实、具体,不准无故空格。3)签字齐全。4)符合专业记录的填写要求。1.7.3.4各种记录填写必须客观、公正的反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要求,保证质量管理要求的可追溯性。1.7.3.5记录应存放在适宜的条件下,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1.7.3.6所有质量记录存放时应便于查找,并可随时提供给业主和监理检查,质量记录应充分反映工程质量情况和体系运行情况。1.7.4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1.7.4.1施工准备阶段a项目中标后,及时组成项目部,按照工程的规模和业主要求,提供足够的人、财、物等资源。b项目工程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项目技术部门组织对对员工进行技术交底。交底采用书面形式,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c根据合同的开工日期,项目部在做好施工准备后填写“工程开工报告”交送业主和监理。1.7.4.2施工过程中a编制项目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各工序的施工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执行作业指导书要求。b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管道焊接、防腐补口、管线下沟回填、管道穿越、通球试压。特殊过程的施工必须由具备资格的技术和作业人员按照标准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c现场的检测设备必须在检定的有效期内,确保检定数据的真实可靠。d项目部和机组的技术质量人员对工程的特殊过程进行旁站、监督和检查控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向监理签字确认。e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及作业环境进行控制和管理。f对冬、雨季节及特殊作业条件下的施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规定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g项目部对按照合同完成的工程,应邀请有关人员进行预验,对发现的不合格品或缺陷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有关规定。k项目部参加业主组织的正式竣工验收,对验收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按规定办理手续。h在工程完工后,编制一套完整的竣工记录,记录应如实记载竣工工程的确切部位、尺寸以及有关规范实施的数据。1.7.4.3后期服务a保投产(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工程的保投产事宜。(2)在保投产期间,根据项目监理通知中提出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修正,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进行检查。b技术支持项目部将组织投产试运的人员协助业主培训试运人员。c质量回访工程竣工后,每年对工程至少进行一次回访,接受业主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及时的服务。1.7.5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1.7.5.1项目部将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实行统一管理、校验和维护,具体包括:验证在用计量器具的工作误差,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校验和调整,建立管理台帐。1.7.5.2对工程检测所用的压力表、全站仪、电火花检漏仪、经纬仪、温湿度计等检测器具,进行登记造册。1.7.5.3工程开工前,按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要求的周期进行检定,校检,贴标签,保存校检证明,并在检测器具台帐上注明。1.7.5.4工程进行中,必须使用在周检期内校检合格的计量器具。1.7.5.5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必须是经培训合格、能正确使用计量器具的人员。1.7.5.6计量器具在使用、搬运、存放期间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使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1.7.5.7对于工程使用期间到周检期的检测器具,应按规定送主管部门进行校准,如发现其偏离校准状态时,应追溯评定工程各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防止不合格品的使用。1.7.5.8对于在周检期内,如发现受到损坏或调整不当等可能失准时,按以上控制措施进行处理。1.7.6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1.7.6.1对采购物资的监视和测量1.7.6.2施工过程的检测和测量a按照专业的不同,分别设置材料、测量、焊接、试压、电气、工艺、防腐等专项质检员。所有质检人员都将报请业主审查认定。b项目部对工序(见项目工序质量ABC控制表)、分部、单位工程自检、专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c工序未经检验合格即予放行(进入下道工序),必须取得业主、监理的同意,特殊过程、隐蔽工程一般不准例外放行。d通过检测和测量,将实行:(1)确保所有应检查和试验的项目全部实施并且检查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的要求。质量计划中所规定的所有质量控制活动全部圆满完成,施工资料和数据齐全准确并有权威机构的认可。(2)项目部将保留施工记录作为检查试验的证据,用以证实工程满足指定的验收标准。A按照监理要求,将监理抽取的包括钢材及其它材料的检验样品送到监理指定的试验机构进行检查。B焊接完成后,填报无损检测申请单,委托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实施无损检验。C全线完工后,随时接受政府质量管理部门对工程质量的检查。D在全部检验工作完成后,所有报告、记录整理归档。1.7.6不合格品控制1.7.6.1不合格品的控制范围包括:物资在检验和保管期间、施工中、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产品不合格。1.7.6.2不合格品确认的依据:a物资检验、试验报告单。b设计文件及选定的标准。c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标准。d合同、协议规定的质量条款。1.7.6.3为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应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价、处置,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确定处置方案。1.7.6.4对采购产品经验收和复审确认为不合格品的,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通知作业负责人予以隔离或标有明显标记,通知采购部门与供方联系,将不合格品撤离现场,以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