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邮苑小区消防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资源ID:2735031       资源大小:187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邮苑小区消防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1第二章 施工企业简介2第三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3第四章 施工准备工作4第五章 组织机构框图5第六章 施工方案61 原材料检验62电线保护管及布线施工作业63 槽盒及线槽配线施工作业94 消防控制设备施工作业125 火灾探测器及火灾报警按钮安装作业146 消防广播安装及通信设备安装作业167 火灾报警控制联动系统作业178 防火涂料施工作业249、八层及八层以上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管路的交接25第七章 项目质量、计划及措施控制261 质量目标262 工程质量保证及创优良工程措施26第八章 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311 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313 成品维护措施374 安全生产39第九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49第十章 劳动力计划表50第十一章 检验批的划分50第十二章 施工进度计划50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施工图纸;2工程现场施工条件;3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法规要求;4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及标准要求;二、施工中遵循的质量规范:(1)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施工图及文件;(2)建设单位所提出的工期及质量要求;(3)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颁发的有关建筑规程安全质量等文件;(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787(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057(8)火灾报警设备专业术语GB/T4718-1996(9)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A4717-96(10)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14003-92(11)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93(12)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16280-1996(13)可燃气体探测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15322-94(14)手动火灾报警按扭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A5-91(15)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96(16)火灾显示盘通用技术条件GB17429-1998(17)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1997(18)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808-1997(19)建筑消防设备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2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2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2)建筑工程施工手册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第二章 施工企业简介我公司于1992年经公安部批准成立,是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全国唯一一家从事建筑防火及火灾研究)的直属单位,国家消防施工、设计甲壹级、安防壹级企业,是消防、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管理网络和安防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服务和日常维护的专业公司。公司集科、工、贸于一体,经过多年发展,其人才、技术、管理已具有明显的行业领先地位;并参股四川法斯特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超国家规范的项目消防性能化评估)。技术:有六十余名专职员工,其中建筑消防、自控、工民建、机械、电子、给排水、防排烟、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高、中级技术人员占60%;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管理严密、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建造师:壹级7名,贰级14名。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先后承担了北京亚运村、大连LG产业、云南玉溪卷烟厂、拉法基水泥厂、南京扬子石化巴斯夫项目、四川乐山1000吨多晶硅项目、自贡鸿鹤化工甲醇法装置项目、重庆川维集团醋酸项目、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所有建筑群(消防造价2.3亿)、大连会展中心、中国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长虹PDP项目)、大连实德成都基地、城市理想(超高层)、成达大厦(超高层)、大连远洋大酒店(五星)、成都洲际大酒店(超五星)等百余项国家重点项目的消防工程施工。咨询:参与了北京故宫、中南海怀仁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二滩电站、岷山饭店、熊猫城、绿州大酒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九寨天堂、深圳发展中心大厦、三峡工程、成都地铁一号线等国内重大消防工程的安全、性能化设计和技术咨询工作。优势:拥有国家消防专业承包壹级资质,消防设计甲级资质,安防设计、施工壹级资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消防产品外贸经营进出口权,并参编了国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在高档酒店、办公楼、住宅小区,高大空间、超大超高建筑的施工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行业领先优势。第三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一、工程名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邮苑小区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工程;二、工程特点:该建筑面积大、高层多;联动设备多;系统复杂。该工程共分有报警系统;总线联动控制系统;多线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固定电话系统;楼层显示系统;消防广播控制系统。 该工程火灾探测器分为: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点型差定温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线型感温探测器等类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多线联动系统根据被控对象不同又分为:1、 消火栓按钮直启高、中、低区消火栓泵系统;2、 排烟、补风机控制系统;3、 正压送风控制系统;4、 消防泵房控制系统; 总线联动系统分为:1、 排烟口控制系统;2、 正压送风口控制系统;3、 防火卷帘控制系统;4、 电梯迫降控制系统;5、 切除非消防电源控制系统;6、 着火区域声光控制系统;第四章 施工准备工作一、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参加本工程全体人员对消防给水工程的技术要求、工期要求、质量要求等进行详细交底,使人人明白目标,以确保工程如期完成。2会同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及早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使问题在施工之前得到解决,保证顺利施工。3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在人员进场前搭好暂设,并组织好人力,物资的进场工作,按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施工连续性和均衡性;人力、材料、设备按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合理设置;对特殊工种上岗均持有上岗操作证。4施工机具和材料的准备1)为适应工程特点应按机具计划提前购买施工机械和专用工具;2)设备材料部门应按工长所做预算,提前做好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保证及时供应合格的材料,对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进场,必须对其进行检验和验收,验收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并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3)设备运到现场后,在安装之前会同甲方、监理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开箱检查,并做好开箱记录工作。4)结合本工程实际,在施工总部署上要步调一致,坚持合理的施工顺序,保持均衡的流水施工。第五章 组织机构框图公 司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质量)材料员资料员水施工员电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水技术员电技术员电施工队2电施工队1第六章 施工方案1 原材料检验1.1 目的为了对消防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进场进行有效的控制,按规范规定要求进场检验、试验和验证,确保未经检验、试验和验证合格的材料不投产。1.2 范围1.2.1 本规范规定了钢材的检验和验证要求;1.2.2 本规范适用消防材料的检验和验证的控制。1.3 职责1.3.1 总工办负责材料进场的检验和验证的归口管理。1.3.2 各项目工地的技术员负责工程材料进场的检验、试验和验证。1.4 工程程序1.4.1 钢材包括工程所用的各种型钢、钢板、钢管以及阀类等。1.4.2 钢材进场后由各项目工地技术员验证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2电线保护管及布线施工作业14.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气消防工程钢管明设布线做法。2.2 施工准备2.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2.1.1 钢管:根据设计施工图要求可采用焊接管及镀锌管。2.2.1.2 电线:根据设计施工图要求:信号传输干线采用NH-2×1.0、电源干线采用NH-2×4.0、电话线采用NH-2×1.0、电源支线采用NH-2×2.5等满足消防电气材料要求的电缆。2.2.1.3 主要机具:套丝机、弯管机、电焊机、冲击钻、台钻、手电钻、无齿锯。2.2.2 作业条件2.2.2.1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健全技术管理系统,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及质量检验和评定的准备工作。2.2.2.2 钢管明配应在建筑物抹灰后进行,所有沿板或墙面敷设的管、金属支架按规范要求安装完毕。2.2.2.3 在建筑内吊顶及粉刷前,进行管内穿线,应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对干、支线管路全面进行导线敷设。2.2.2.7 所有穿管的导线需经过绝缘测试,并应符合规范要求。2.3 操作工艺2.3.2 钢管明敷设施工工艺流程:熟悉图纸准备机具选材料 测位放线支吊架制作 支架刷防腐、防火涂料箱(盒)及吊架安装 管侧长、切断、套丝 管除锈处理、刷防火漆布管部分管与盒连接接地跨接线卡连接固定箱盒管口保护。地下一至地下三层从喷淋系图中可知为非吊顶,明配管为梁下吊装,在设备安装处钢管上引至顶板。2.3.3 管内穿线和导线连接施工工艺流程:清扫管路及扣盒钢丝穿引线选择导线放线引线与导线连接穿线剪断电线转序接线剥削绝缘层接线测绝缘接线塑封冷压接头恢复绝缘。2.4 质量标准2.4.1 保证项目2.4.1.1 所有钢管及电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关标准,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2.4.1.2 导线和导线间及导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2.4.1.3 管间连接紧密,管口光滑,护口齐全,明配管及其支架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皱折。2.4.1.4 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在盒(箱)内露出长度小于5mm、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口、管子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为2-4扣。2.4.1.5 钢管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运动自如,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应加套保护管。2.4.1.6 管内穿线在盒(箱)内导线应留有适当余量,导线在管孔内无接头,导线连接牢固,包扎牢固,绝缘良好,不伤芯线,包扎严密。2.4.1.7 管间连接牢固,管间接地线截面选用正确,管内外需防锈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明配管刷防火涂料,厚度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2.4.1.8 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不同回路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子内。2.4.1.9 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应不大于40%管截面积。2.4.1.10 暗配管弯曲半径大于6倍管直径、明配管弯曲半径大于4倍管直径,有二个弯时,弯曲半径大于6倍管直径。无论明、暗配管弯曲处的弯扁度应小于0.1倍的管外径。2.4.2 基本项目2.4.2.1 暗配管保护层应大于30,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小于管接头长度1/2,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管外径的1.53倍,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不得用熔焊连接。2.4.2.2 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2.4.2.3 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缆保护管应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长度不大于2m,且应每隔0.5m设固定点。2.5 注意的质量问题2.5.1 配管时先检查材料质量:无材质单、合格证或有不符合设计施工图要求的管材一律不准进入现场使用。2.5.2 管路敷设时电缆进户管要打好坡口、管路连接、配管时要先扫管口、挫掉毛刺,以防刮破管内穿线。2.5.3 克服导线颜色任意选择,建筑物内导线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线)采用黄、绿相间绝缘导线,零线采用淡蓝色。其它导线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功能确定统一颜色。2.5.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2.6 质量记录2.6.1 管、线、合、箱、质量证明文件(材质单、检验报告、合格证)。2.6.2 电气装置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2.6.3 动力穿线安装检查记录2.6.4 配管及管内穿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2.6.5 电缆敷设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3 槽盒及线槽配线施工作业3.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电气消防工程配线量较大场所施工。3.2 施工准备3.2.1 材料及主要机具3.2.1.1 槽盒:根据设计施工图要求采用镀锌钢质防火金属线槽。3.2.1.2 主要机具:电焊机、冲击钻、手持电动砂轮、台钻、手电钻、无齿锯。3.2.2 作业条件3.2.2.1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制定技术措施,健全技术管理系统,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及质量检验和评定的准备工作。3.2.2.2 在土建工程主体浇筑、砌筑过程中,做好槽盒穿墙、穿楼板孔洞的预留。3.2.2.3 槽盒明配应在建筑物抹灰前进行,所有槽盒敷设路径的金属支、吊架按规范要求制作、安装完毕。3.2.2.4镀锌金属线槽及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3.2.2.5镀锌金属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3.2.2.6 在建筑内吊顶及粉刷前进行线槽内配线,应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对干线、支线槽盒内导线进行敷设。3.2.2.7 所有导线需经过绝缘电阻测线,并应符合规范要求。3.3 操作工艺3.3.1 线槽敷设施工工艺流程熟悉图纸准备机具选择材料测量、定位切断转角及分支槽盒的制作槽盒的安装固定槽与盒(箱)连接槽盒过防火墙处的防火处理槽盒盖板的安装 3.3.2 线槽内配线及导线连接施工工艺流程 导线选择放线剪断电线导线绑扎固定搪锡箱内配线3.4 质量标准3.4.1 保证项目3.4.1.1 所有槽盒及导线选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有关标准,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3.4.1.2 导线和导线间导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必须大于2.5M。3.4.1.3 槽盒连接紧密,固定牢固,转角分支制作光滑,支、吊架平直牢固,排列整齐有序。3.4.1.4 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出入线槽应符合管子进入盒(箱)的安装要求。3.4.1.5 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导线不能敷设在槽盒的同一槽孔内。3.4.1.6 线槽内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的40%。3.4.2 基本项目3.4.2.1 槽盒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3.4.2.1.1 槽盒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垂直偏差不应超过3mm,两槽盒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3.4.2.1.2 槽盒水平敷设宜高出地面2.2m以上,吊顶内敷设距顶棚或障碍物不应小于0.3m,槽盒宽度不应小于0.1m。3.4.2.1.3 槽盒内导线在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及转弯、首尾处进行固定。3.4.2.1.4 线槽敷设支、吊架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点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3.4.2.1.5 线槽接头处,线槽两端口0.5m处转弯处应增加固定点。3.4.2.2 导线敷设应排列整齐进入箱(盒)处应绑扎完好,排列整齐,接线正确,标识准确无误。3.4.2.2.1 金属槽盒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3.5 注意的质量问题3.5.1 安装前先检查材料质量:无材质单,无合格证或有不符合设计施工图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现场使用。3.5.2 导线的选择必须符电气要求,线色正确。3.6 质量要求3.6.1 槽盒、导线、接线箱质量证明文件(材质单、检验报告、合格证)。3.6.2 线槽敷设及槽盒配线安装检查记录。4 消防控制设备施工作业4.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4.2 施工准备4.2.1 设备要求及主要工具4.2.1.1 消防控制设备应满足设计施工图的功能要求。4.2.1.2 消防控制设备在开箱时应填写“设备出库开箱检查点件记录”。4.2.1.3 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及保证技术资料不全不得安装使用。4.2.1.4 主要工具:电焊机、台钻、手电钻、水平仪、塞尺、数子万用表、500V摇表、接地电阻测试仪。4.2.2 作业条件4.2.2.1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及质量检查和评定的准备工作。4.2.2.2 设备基础浇筑、沉降稳定、标高达到设计要求,作业面内无其它专业施工,设备就位后,不影响其它专业施工。4.2.2.3 与设备配套其他专业工序已完成,达到设备就位后能与系统连接或满足设备运行的条件。4.3 操作工艺4.3.1 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 长度应在2m以内,用管卡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良好。4.3.2 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4.3.3 消防控制设备盘(箱)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级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4.4 质量标准4.4.1 保证项目4.4.1.1 消防设备安装后,应能达到设计功能及设备固有的技术数据。4.4.1.2 设备就地运行应可靠,满足“关于消防设备试验结果报告书格式”的规定项目。4.4.1.3 自动喷水控制,在消防控制室内应能对被控的阀门、泵类进行控制,接受其反馈信号。4.4.1.4 化学灭火剂管网控制,在消防控制室内能监视其保护区内的报警情况,分析结果,启动相应阀门,并能发出警示信号,接受动作、反馈信号。4.4.1.5 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及电梯的控制,在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应能a)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门、防火卷帘、并收到其反馈信号;b)发出控制信号、强制电梯全部停位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4.4.1.6 防排烟设备的控制,应在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设备能起动有关部位的防烟、排烟风机、包括正压送风机,排烟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4.4.1.7 对其施工质量按照建筑电器设计规范和电气安装规范 要求进行复查。4.5 注意的质量问题4.5.1 消防设备安装后一定要审对设计施工图及技术要求,特别是对温度要求有动作的设备,不要把不同温度等级的安装错位。4.5.2 对不同精度的设备安装应选择不同等级的技工来操作,需持上岗证书、等级证。4.5.3 设备安装、垂直度、倾斜度应满足规范工艺要求,不可超标、横平竖直。4.6 质量记录4.6.1 自动喷水控制系统安装记录。4.6.2 防排烟控制系统安装记录。4.6.3 防排烟控制系统调试记录。4.6.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调试记录。4.6.5 化学灭火剂管网控制系统安装记录。4.6.6 化学灭火剂管网控制系统调试记录。4.6.7 电动门及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安装记录。4.6.8 电动门及防火卷帘控制试验记录。4.6.9 消防电梯控制系统调试记录)。4.6.10 成套柜、盘安装调试记录。5 火灾探测器及火灾报警按钮安装作业5.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火灾探测器的安装。5.2 施工准备5.2.1 设备及主要工具5.2.1.1 按目前火灾探测器实用有:5.2.1.1.1 智能感烟感温探测器;5.2.1.1.2 有地址编码感烟感温总线制探测器;5.2.1.1.3 有红外线探测器;5.2.1.1.4 有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5.2.1.1.5 有可燃气体探测器;5.2.1.2 所有火灾探测器主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技术参数及符合有关标准,方可使用。5.2.1.3 主要工具:数字万用表、消防工程检测箱、逻辑笔、直流稳压电源和双综示波器。5.2.2 作业条件5.2.2.1 火灾探测器安装时,所有安装部位均应在建筑结构成型,房间装修完毕、无灰尘及气雾。5.2.2.2 火灾探测器安装路径上,管线工程已完工,并检测合格。5.3 探测安装工艺5.3.1 探测安装工艺线制中“正极”线应为红色,“负极” 线应为蓝色。其它线根据不同用途分别用颜色区分。在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5.3.2 点型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5.3.2.1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5m;5.3.2.2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5.3.2.3 在宽度小于3m走廊顶栅安装时探测器居中布置,感温探 测器安装间距不大于10m,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大于15m;5.3.2.4.探测器应水平安装,当倾斜时角度不大于45°时,采用垫块校正。5.3.3 线型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有特殊安装要求的探测器,应根据探测器本身的性能及厂家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安装进行安装,并要求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5.3.4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连接导线可压接或焊接如果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腐蚀性的助焊剂。5.3.5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5.3.6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要封堵、防止异物。5.3.7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5.3.8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5.3.9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外接导线应有缓冲余量,在端部应有明确标记。5.3.10 声光报警器安装距地1.8m处。5.4 成品保护5.4.1 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拨码调错,防尘防水。5.4.2 探测器应在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后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5.5 质量记录5.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记录17.5.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记录6 消防广播安装及通信设备安装作业6.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消防广播及通信设备的安装。6.2 施工准备6.2.1 设备及主要工具6.2.1.1 设备为消防广播主机、功放机、录音机、音箱及通信交换机。6.2.1.2 工具、数字万用表、双综示波器、分贝测试议。6.2.2 作业条件6.2.2.1 消防广播安装应在装修完毕后、粉刷完毕后进行。6.2.2.2 消防电话及插孔安装,必须在满足使用功能已完善投入使用前安装,特别是分机电话 应在有人值守间内安装。6.3 广播、电话分机及电话插孔安装6.3.1 按图纸要求位置安装广播喇叭要端正、牢固、接线可靠、功能试验均为正常。6.3.2 广播能够实现分层或分区强行切换,能选层广播。6.3.3 播音控制功能正常、语音清楚,响度达到规范分贝数。6.3.4 按图纸要求设置在摘机即可呼叫主机,通信的电话插孔,应分层或分区设置插入手提电话,即可与主机通话。6.3.5 消防电话及插孔座的安装要求端正、牢固、插孔座距地高度为1.31.5m。6.3.6 消防控制室可与设备间所设的对讲电话及电话插孔进行通话试验,语声清晰。6.3.7 电话主机与分机试验应符合通信标准,并应满足消防电气要求。6.4 成品保护6.4.1 安装完毕广播音箱后,在没有投入运行前应将音箱外围护好,不要受外力损伤。6.4.2 分机电话安装就位、应有人值守。6.5 质量记录6.5.1 消防广播及通信设备安装记录6.5.2 消防广播及通信设备调试记录7 火灾报警控制联动系统作业7.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火灾报警控制及消防联动系统施工。7.2 施工准备7.2.1 设备及生产工具7.2.1.1 火灾报警控制及消防联动设备应满足设计施工图功能要求。7.2.1.2 火灾报警控制及消防联动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技术文件、使用维护说明书及消防主管部门发放的准销证。7.2.1.3 主要工具:数字万用表、500V摇表、接地电阻测试仪、双综示波器、消防工程检测箱、水平仪、塞尺。7.2.2 作业条件7.2.2.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健全技术处理系统、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及质量检验和评定的准备工作。7.2.2.2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及消防联动设备必须在按设计部位进行安装,所安装系统联动调试必须在土建工程已完成,其它配套工程已完成后进行。7.2.2.3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及消防联动设备安装前必须在其它消防设备及相关设备、设施安装完毕都已调试无误后方可实施调试。7.2.3.3 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所有参加调试人员应职责明确,并应按照调试程序进行。7.2.3.4 调试前应具备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系统图以及必要的技术文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时,必须提供施工技术内业文件。7.2.3.5 调试前应按设计要求检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件等。7.2.3.6 应按规范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7.3 操作工艺7.3.1 工艺流程:系统校线测绝缘按系统设备检查按系统设备编号探测器等设备安装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基础制作安装控制器安装接线箱安装、接线消防联动设备接线联动设备单机调试通讯系统调试报警系统调试联动设备调试广播通讯系统调试全系统开机调试全系统试运行 7.3.2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高出地坪0.1-0.2m。7.3.3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7.3.4 控制器及联动装置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得超过2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的余线,导线应绑扎成束,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7.3.5 控制器及联动装置的主电源引入线,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7.3.6 控制器及联动装置的接地应牢固。7.3.7 控制器及联动装置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 者不得安装。7.3.8 控制器及联动装置引入引出的导线,可采用金属软管套管时,长度不大于2m,管子应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大于0.5m,金属软管与设备的接线盒(箱),采用锁母固定,作好接地。7.3.9 控制器及联动装置外接导线端部应有明显标志。7.3.10 控制器及联动装置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7.3.11 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7.3.12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用其它坚固的保护管。7.3.13 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7.3.14 在系统调试前应按规范要求检查系统线路,对于线路有处于开路、接触不良、短路等应进行处理。7.3.1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先分别对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手动通电检查,每个单机、每条回路确无问题,方可进行系统调试。7.3.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报警控制应进行下列功能检查:7.3.16.1 火灾报警自检功能;7.3.16.2 消音、复位功能;7.3.16.3 故障报警功能;7.3.16.4 火灾优先功能;7.3.16.5 报警记忆功能;7.3.16.6 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自动充电功能。7.3.16.7 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7.3.17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检查主电源和备电源,在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三次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能自动转换。7.3.18 应用专用检查仪器对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其动作应准确无误。7.3.19 应分别对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项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7.3.2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连续运行120小时无故障后,按规范填写调试报告。7.3.21 关于防火卷帘门联动控制的并网调试要求:7.3.21.1 防火卷帘门联动控制调试前与强电安装部门共同检查线路配线无误后可先进行手动操作。7.3.21.2 查防火卷帘升降到位功能,延时功能及二步降位功能。7.3.21.3 防火卷帘系统反复试验3次,在动作过程中反馈接点及传输线路不应带工频电压,方可接入控制模块,进入系统调试。7.3.22 消防水泵与喷淋泵的联动控制:7.3.22.1 消防安装部门与强电安装部门共同校线。检查各继电器的电压等级,反馈信号确定无误后,方可先将控制线路投入试运行,首先进行手动操作。7.3.22.2 控制动作正确后,接入主电路,试验各水系统的运行功能,对声音、压力进行监视、测试继电器动态电压是否正常。7.3.22.3 在联合的调试中,要注意反馈信号线与总线是否串入工频电压,经反复试验确定无误后,方可接入模块试验,来控制动作功能。7.3.22.4 用末端放水来测试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压力继电器的控制功能。用任意一个消火栓按钮测试自动与手动起泵功能,检查各泵工作状态是否在控制盘上显示,显示一定要准确无误。7.3.22.5 按消防规范要求在末级强行切换备用电源时要能满足任何时候都能给消防水泵供电。7.3.22.6 消防主泵与备用泵转换运行试验1-3次,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水泵1-3次。7.3.23 防排烟、空调、防火阀的联动控制:7.3.23.1 检查模块安装是否牢固,接线是否正确。当确认总线与反馈线无工频电压接入后方可进行联动试验。7.3.23.2 检查各种阀的动作是否灵活,电磁阀动作后能否关闭或开启。7.3.23.3 检查防火阀关闭后,空调、风机能否自动停机,工作状态是否正确反馈到控制中心。7.3.24 模拟试验火灾发生时能切除非消防用电电源,电梯联动,备用发电机的开启。7.3.24.1 对以上三部分进行接线检查,动作模块的检查及反馈信号的检查,确定无误,方可进行切除非消防用电电源、电梯联动、备用发电机的开启试验,试验前必须通知相关施工单位配合,做好书面记录,以上功能试验应取得设计院与甲方的同意后方可进行。7.3.24.2 强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的试验。7.3.24.3 火灾确定后切除非消防用电电源的动作试验。7.3.24.4 火灾发生时切除市电电源后,按设计要求经过延时过渡,备用发电机能自动投入运行。以上三种情况反馈信号一定要准确无误。7.4 质量标准7.4.1 报警器的检验7.4.1.1 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报警器接地电阻,单独接地其阻值应4,联合接地其阻值1。7.4.1.2 用水平仪检查报警器安装水平度,其沿边垂直偏差不大于2,暗装时四周应无空隙,其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箱体与建筑物、构筑物接触部分应涂防腐漆。7.4.1.3 目测检查报警器进出引线要横平竖直,排列有序并有编号。7.4.1.4 用500V兆欧表测量每个回路绝缘电阻,其阻值20M。7.4.2 系统功能质量标准7.4.2.1 报警功能质量标准:对探测器和手报按钮进行模拟火灾情况试验,报警器应能报警并正确显示报警点。7.4.2.2 故障报警火灾优先功能质量标准:当人工设置探测器或手报故障,报警器应报故障,并显示故障点,同时试验火灾报警,报警器应能报火警,并显示报警点。7.4.3 其它功能质量标准:检验系统自检、复位、消音、打印、记忆等功能是否具备。7.4.4 联动功能质量标准:对系统联动功能进行全面检验,包括涉及到的正压送风、排烟系统、卷帘门、消火栓系统、水喷淋系统等要求模块输入、迅速,各系统有关设备启动正常,信号反馈准确。7.5 注意的质量问题:7.5.1 消防报警及联动设备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源类别的端子应严格分开,并有标志。在以往调试中多次发生,由于安装疏忽及接错造成设备烧毁。7.5.2 系统接地要求单独接地阻值4,联合接地电阻值1,注意接地电阻大,容易烧毁回路板,因为机内电子器件都是微电供电。7.5.3 为满足5.2要求,消防控制室设备引至接地体的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2的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可采用小截面电线或其它导体来代替。7.6 质量记录:7.6.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记录7.6.2 水自动灭火控制系统安装记录7.6.3 防排烟控制系统安装记录7.6.4 化学灭火剂管网控制系统安装记录7.6.5 电动门及防火卷帘控制安装记录7.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记录7.6.7 水自动灭控制系统调试记录7.6.8 防排烟系统调试记录7.6.9 化学灭火剂管网控制系统调试记录7.6.10 电动门及防火卷帘控制调试记录7.6.11 电梯消防控制系统调试记录7.6.12 设备出库开箱检查点件记录7.6.13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7.6.14 成套柜、盘安装调试记录7.6.15 设备、主要材料合格证统计表7.6.16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8 防火涂料施工作业8.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室内裸露钢结构防火涂料喷涂施工工艺。8.2 施工准备8.2.1 材料及主要工具8.2.1.1 材料:防火涂料按设计要求选用8.2.1.2 主要工具:板刷、喷涂机、钢丝刷、砂纸、碎布8.2.2 作业条件8.2.2.1 钢结构安装就位,吊杆、马道、管架及其他相关连的构件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施工。8.2.2.2 无其他专业污染和损坏。8.2.2.3 对施工附近的其他设施进行遮盖。8.3 施工工艺8.3.1 工艺流程 清除钢结构表面杂物锈迹防火涂料喷涂8.3.2 清除钢结构表面杂物,锈迹8.3.2.1 用钢丝刷、砂纸、纱布等清除钢结构表面的锈迹、杂质,使其呈现金属光泽。8.3.2.2 用敲击法或喷气法除去钢结构表面浮锈。8.3.2.3 检查钢结构,避免有漏除的地方。8.3.3 防火涂料喷涂。8.3.3.1 应分层进行喷涂,每遍喷涂后必须干燥后,再喷涂下一遍。8.3.3.2 应确保涂层完全闭合,轮廓清晰。8.3.3.3 每遍喷涂厚度应按产品要求进行,直至达到设计耐火极限要求。8.3.3.4 当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光滑,应对最后一遍涂层作抹平 处理。8.3.3.5 当钢结构表面潮湿,结露时禁止喷涂作业。8.4 质量标准22.4.1 保证项目如下8.4.1.1 选用的防火涂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并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质量证明、消防备案登记证和准销证。8.4.1.2 钢结构表面应清洁、无锈层、呈现金属光泽。8.4.2 基本项目8.4.2.1 喷涂后钢结构表面应光滑

    注意事项

    本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邮苑小区消防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