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制作与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计划.doc
*项目储罐制作与安装工程(C标段)施工质量计划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 总则本施工质量计划针对*项目储罐制作与安装工程”而编写的。本工程技术要求高,质量要求严格,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和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向业主提供质量优良的产品和服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特制订本施工质量计划。该计划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该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计划将覆盖整个施工过程,作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质量保证体系各级责任人员必须到岗到位,深入施工现场和施工班组,履行本专业职责,严格把关,保证质量体系运转正常。在需要时,本施工质量计划将作必要的修改和重新提交,以与项目的义务和要求保持一致。2. 编制依据 2.1承包合同文件 LSPY-07-F-00032.2 HYE06162-1施工图纸资料2.3*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2.4国内现行的各专业施工验收标准、规范:l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1l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2003l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28-2005l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l 工业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1997l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1998l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4730-2005l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708-2000l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程 SH30221999l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SH35032001l 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SH351420013.质量目标 4.1焊接一次合格率95%4.3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4.4单位工程优良品率85%4.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施工质量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施工经理、现场QA/QC经理、各专业QA/QC责任人和各专业施工部门主要负责人、施工班组骨干共同组成,形成全员质量管理网。它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和通过现场各项质量检查制度,组织现场质量检查,召开现场质量会议,对现场的质量问题做出有效的处理意见。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总负责人,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贯彻落实各级质量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质量策划和控制;各专业质量负责人是日常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工程质量管理;各部门的施工生产主要负责人是施工质量负责人,在布置岗位、调整分工的同时还要下达工作质量要求,明确质量责任,做到质保体系和工作机构一体化,保证质保体系与施工活动有效的同步运转。各专业质量负责人作为整个工程质量的管理核心,负责对所在专业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管理,指导并监督各施工阶段工艺卡的下发、运转和回收,保证质量管理工作上下协调一致。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应达到以下目的:使质量体系满足标准和合同要求;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加以纠正和预防;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使质量体系持续地保持其有效性。5.施工质量检查和控制工作的开展 5.1质量保证体系工作流程图:焊接工艺评定 施工方案、措施编制和审查图纸会审进场机具、检具的报审、准备和检验 合格合格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施工人员资质检查 基础的复测验收合格预制件刷底漆预制件的喷沙除锈预制成型划线下料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合格合格罐体施工(焊接、安装)罐底板焊接罐底板铺设罐底板防腐罐总体试验 合格合格合格检测和探伤合格合格交工验收防腐罐体除锈合格 合格5.2项目施工质量检查和控制工作的开展5.2.1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小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工程质量规范、标准。采用正确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定期检查施工质量以排除质量隐患。与监理公司紧密配合,共同抓好施工质量,满足业主要求。5.2.2项目质量经理每个月要对项目施工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组织检查、内部审核和考核评价,验证质量计划的实施效果,确保施工项目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满足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缺陷或不合格项,要填写内部检查不合格报告,召开有关专业人员参加质量分析会,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落实,记录应予以保存。5.2.3加强质量检查职能,按照公司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建立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施工过程都必须按要求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对原材料、配件进行验收,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水压试验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并有见证资料。加强质量否决制度,对有质量问题的部位,检查员立即签发返修通知书,限期整改。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定为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5.2.4建立周质量例会制度,会议由质保管理小组各主要成员参加,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回顾上周现场发生的质量问题和整改情况,制订下周的工作安排。每周的质量例会实际就是对每周现场质量管理的总结会,会上可提出新的要求和指令,对现场经常发生的问题,要找出原因并制订解决方案。5.2.5现场质量检查分为日常质量巡检、周质量检查、专项质量检查,日常质量巡检是对现场质量状态的动态控制,对在质量巡检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2.6施工过程中,开展群众性全面质量管理,有计划、有目标的小组活动,解决施工中技术和质量中的疑难问题:5.2.6.1严格执行“三级检查制度”即施工班组做好自检,班组间或工序间进行互检,各专职质控人员进行专检。5.2.6.2各道工序之间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即首检、巡检和终检,并办理交接手续。未经检查确认,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2.6.3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质检员应深入现场,巡回检查,指导和监督施工工艺纪律的实施。5.2.6.4由质量负责人下发质量控制点,检查人员要在每一个停点和控制点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并签证。以确保施工质量。5.2.6.5项目经理部设有焊接检查员、安装检查员、测量员等,所有以上的质量控制人员在现场各把自己的质量关,出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搜集各阶段的质量资料,做好过程管理工作,质量管理阶段以防患于未然为原则。5.3质量检查和控制项目5.3.1储罐地基与基础质量检验项目5.3.1.1基础交接验收:基础尺寸、标高、表面平整度、验收资料;5.3.1.2基础沉降观测:罐体安装前、罐体冲水前、冲水过程中、放水后;5.3.2材料验收检验项目5.3.2.1钢材: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外观检查及超声波探伤。5.3.2.2焊材(焊条、焊丝、焊剂):出厂质量合格证书。5.3.2.3附件:出厂质量证明书、材料质量证明书、规格、数量。5.3.3预制质量检验项目5.3.3.1钢板外观:钢板平整度、钢板边缘及坡口加工质量、底圈和第二圈壁板的磁粉或渗透探伤。5.3.3.2壁板预制:长度、宽度、对角线及滚制弧度、直线度。5.3.3.3底板预制:边缘板沿罐底半径方向的最小尺寸、弓形边缘板的尺寸。5.3.3.4排版图(包括底板、壁板、顶板排版):主要检查焊缝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其中包括各圈壁板的纵向焊缝位置、底圈壁板的纵向焊缝位置与罐底边缘的对接焊缝之间的距离、包边角钢对接接头与壁板纵向焊缝间的距离等。5.3.3.5固定顶板预制:顶板任意焊缝的间距、顶板及加强筋弧度、加强筋的拼接。5.3.3.6构件预制:抗风圈、加强圈、包边角钢等弧形构件的曲率及翘曲变形、热加工件过烧及其厚度减薄量。5.3.4安装质量检验项目5.3.4.1基础复验:基础方位、标高、基础表面高差、环梁高差、沥青沙层表面平整度和裂纹。5.3.4.2罐底组装:罐基础中心线位置、罐底板底面防腐涂料、罐底中心板上的十字线与罐基础中心线是否重合、带垫板对接接头时垫板与底板的间隙、中幅板搭接宽度搭接缝间隙。5.3.4.3壁板组装:预制板复验、对接部位是否清洁、底圈壁板安装内半径、相邻两壁板上口水平度、壁板垂直度、对接接头间隙、壁板内表面是否齐平、纵向焊缝错边量、焊缝角变形。5.3.4.4固定顶安装:包边角钢半径偏差、罐顶支撑柱铅垂度、顶板搭接宽度。5.3.4.5内浮盘安装:顶板搭接宽度、内浮盘外边缘板与底圈壁板间隙、内浮盘内边缘对接接头错边量、内外边缘板凹凸变形。5.3.4.6附件安装:开孔接管中心位置、接管外伸长度、开孔补强板曲率、水压试验、密封装置。5.3.5焊接质量检验项目 5.3.5.1焊缝外观:熔渣、飞溅、裂纹、气孔、夹渣、弧坑、咬边。5.3.5.2无损检测:边缘板渗透探伤、磁粉探伤、射线探伤,壁板的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5.3.6储罐总体质量检验项目5.3.6.1总体尺寸:罐基础直径、混凝土浇注质量、混凝土表观质量、混凝土罐基础标高、沥青砂的标高及表面平整度、罐壁高度、罐壁铅垂度、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底圈壁板内表面半径的允许偏差、罐顶的局部凹凸变形。5.3.6.2充水试验:罐底严密性、罐壁强度及严密性、固定顶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内浮盘的升降试验及严密性、基础的沉降观测。5.4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对质量持续改进的措施 5.4.1项目质量经理在每个月对项目施工质量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组织检查、内部审核和考核时,应分析和评价项目管理现状,识别质量持续改进区域,确定改进目标,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5.4.2质量持续改进应按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5.4.3质量的事前控制和预防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5.4.3.1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小组每周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例会,会议由质保管理小组各主要成员参加,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回顾上周现场发生的质量问题和整改情况,制订下周的工作安排。对影响工程质量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5.4.3.2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全体成员必须熟悉掌握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设计之要求。5.4.3.3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5.4.3.4对工程所需原材料、焊材、半成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5.4.3.5严格检查进场施工的机具、检具质量。5.4.3.6项目经理、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和QA/QC工程师必须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各专业施工方案、措施和质量控制计划等技术文件。5.4.3.7持续改善现场施工环境和管理环境。5.4.3.8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应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实施。5.4.3.9对质量通病应采取预防措施。5.4.3.10对潜在的严重不合格,应制定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4.3.11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应每月定期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5.4.4.质量的事中控制措施5.4.4.1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应针对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各工作项目按质检要点进行检测、控制。5.4.4.2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必须严格、认真的做好下列工作:A 工序交接检查B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C 工程变更的处理D 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的处理E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F 行使质量监督权、否决权G 做好技术签证H 组织现场质量协调会5.4.4.3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对不合格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A.严格控制不合格物资进入项目施工现场,严禁不合格工序未经处置而转入下道工序。B.对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过程,必须按规定进行鉴别、标记、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C.对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应按规定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应保存记录。D.检验人员必须按规定保存不合格控制的记录。5.4.5质量纠正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5.4.5.1对业主、监理、设计人员、质量检查监督人员提出的质量问题,应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5.4.5.2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信息,应分析并记录结果。5.4.5.3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及的问题,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指定纠正措施。5.4.5.4对严重不合格或重大质量事故,必须实施纠正措施。5.4.5.5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验证并记录;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质量事故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应验证,并报业主、监理审查。5.4.5.6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应定期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6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理6.1图纸会审阶段6.1.1由项目经理部索取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并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6.1.2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人员审核和熟悉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掌握工艺要求、结构特点及所采用的规范、验收标准以及特殊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6.1.3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设计交底,理解设计意图,把握工程施工的关键部位及设计的特殊要求。6.1.4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专业施工方案、措施,编制物资需用及采购计划、施工机具计划、人员培训计划、质量保证措施等并递交项目经理审查和批准。6.1.5当发现问题时,应与设计人员协商处理,并作好记录。6.2进场机具、检具的准备和检验对进场的各主要施工用机械设备、检具运输进场,设备管理部门要做好机具、检具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工作:6.2.1各进场机具要经过设备员检查,检具要经过校验,经检验合格,并作好记录后方能投入使用。6.2.2应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6.2.3现场的施工机械要满足施工需要。6.2.4必须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6.2.5计量人员要按规定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6.2.6储罐预制、组装及检验所用的样板应符合下列规定:6.2.6.1组件的曲率半径大于12.5m时,弧形样板的弦长不得小于2m;曲率半径12.5m时,弧形样板的弦长不得小于1.5m;6.2.6.2直线样板的长度不得小于1m;6.2.6.3测量焊缝棱角的样板,其弦长不得小于1m;6.2.6.4样板宜用0.50.7mm厚度铁皮制作,周边应光滑、整齐。为避免样板变形,可用扁铁和木板加固。样板上应注明工程名称、部件及曲率半径,做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6.2.7需要准备的检具主要有:水准仪、钢卷尺、皮卷尺、钢弯尺、拉线、线垂、样规、焊缝规、U形液位计、测厚仪、游标卡尺、X射线探伤机、磁粉探伤机、超声波探伤机、经纬仪、风速仪、干湿温度计等。6.3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6.3.1抓好质量意识的教育,从对施工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职业道德、企业信誉、顾客满意、安全使用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教育,增强质量意识和个人责任感,每个进场的工人都应建立质量为本的观念。6.3.2施工人员要按业主要求进行培训,施工前对施工技术方案及有关具体规定进行交底及答疑,通过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如焊接、无损探伤、吊装、电工等)必须持有相应项目的上岗证书。6.3.3质量教育和培训由专业工程师就本专业的施工质量内容进行教育培训,它主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针对施工难点进行技术培训并在培训中首先进行工程概况介绍,讲解有关的设备技术特点、安装技术难点和施工要点和质量验收标准,把质量验收标准交给每个施工者,使他通过搞好质量自检,实现施工质量自我控制。7.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现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工作流程图对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做较为详细的阐述。7.1施工阶段的技术交底各专业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7.1.1专业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7.1.2施工质量的检查与控制计划7.1.3设计变更以及设计对施工技术、质量之要求7.1.4专业施工验收标准、规范7.2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发放材料工程师、材检员必须严把材料验收关,不合格材料严禁流入作业程序。7.2.1进场材料应整齐存放,并及时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验收的项目应包括:7.2.1.1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等证明文件,质量证明书中的各项内容钢号、规格、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供货状态等应与实际进货相对应;7.2.1.2材质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7.2.1.3材料外观、材料尺寸(包括厚度)以及其他缺陷检查,对钢板的外观必须逐张进行检查,钢板表面是否有气孔、结疤、拉裂、折叠、夹渣和压入的氧化皮及分层,必要时进行钢板超声波探伤等;7.2.1.4钢板表面锈蚀减薄量、划痕深度与钢板实际负偏差之和,应符合下表“钢板厚度的允许偏差”的规定。钢板厚度的允许偏差钢板厚度(mm)允许偏差(mm)44.55.56782526303234-0.3-0.5-0.6-0.8-0.9-1.07.2.1.5焊接材料(焊条、焊丝及焊剂)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焊条质量合格证明书应包括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低氢型焊条还应包括熔敷金属的扩散氢含量;7.2.1.6焊材入库须严格验收,对部分焊材外观进行抽查,是否存在生锈和药皮脱落现象,并作好标记;7.2.2材料检查过程中,还要对材料的标记和存放条件进行监督检查,材料必须按材质、型号、规格分类存放,并做好明显的辨识标记;7.2.3为防止钢板和型材在存放过程中产生变形,严禁用带棱角的物件垫于钢板下;。7.2.4存放焊材的库房必须干燥通风,温度不得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应高于60%,焊材存放位置距离地面和墙壁均不得少于300毫米,并严防受潮。7.2.5材料的搬运、储存、发放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帐。7.2.6严格执行材料标识制度,杜绝材料的混用和错用。 7.4储罐预制施工阶段质量检验在储罐的预制、安装阶段,安装工程师、焊接工程师,相关质检员要把好储罐安装各道工序(包括下料、切割、卷板、坡口打磨、污物清除、焊口组对、焊接、无损探伤、焊口返修等)的质量监督、控制工作。现场质量检查员必须贴紧施工现场,及时发现缺陷,便于提前采取防患的控制手段及改进措施。每一工序完成后必须有适当的检验手段,便于对质量进行跟踪,控制。7.4.1底板、壁板、顶板、浮盘预制都必须有经批准的排版图,确认排版图中规定的焊缝位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7.4.1.1储罐底板排板图应符合下列规定:A.罐底的排板直径,宜按设计直径放大0.1%0.2%;B.边缘板沿罐底半径方向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700mm。C.弓形边缘板的对接接头,宜采用不等间隙(如图)。外侧间隙宜为67mm;内侧间隙宜为812mm。 D.中幅板的宽度不得小于1000mm;长度不得小于2000mm;E底板任意相邻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7.4.1.2储罐壁板排版图应符合下列规定:A.各圈壁板的纵向焊缝宜向同一方向逐圈错开,其间距宜为板长的1/3,且不得小于500mm;B.底圈壁板的纵向焊缝与罐底边缘板对接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C.罐壁开孔接管或开孔接管补强板外缘与罐壁纵向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与环向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D.包边角钢对接接头与壁板纵向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E.直径小于12.5m的储罐,其壁板宽度不得小于500mm;长度不得小于1000mm。直径大于或等于12.5m的储罐,其壁板宽度不得小于1000mm;长度不得小于2000mm。7.4.1.3储罐固定顶顶板排板图应符合下列规定:A.顶板任意相邻焊缝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m;B.单块顶板本身的拼接,可采用对接或搭接。7.4.2预制施工质量检验7.4.2.1检查钢板外观:钢板平整度,钢板边缘及坡口加工质量,钢板边缘加工面应平滑,不得有夹渣、分层、裂纹及熔渣等缺陷。火焰切割坡口产生的表面硬化层,应磨除。底圈和第二圈壁板要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7.4.2.2切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表面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7.4.2.3气割后应清除熔渣和飞溅物;7.4.2.4弓形边缘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图)。弓形边缘板尺寸允许偏差 测量部位允许偏差(mm)长度AB、CD length AB, CD宽度AC、BD、EF width AC,BD,EF对角线之差AD-BC±2±237.4.2.5检查壁板预制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对角线及滚制弧度、直线度;壁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图)。壁板卷制后,应立置在平台上用样板检查。垂直方向上用直线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上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4mm。壁板尺寸的允许偏差测量部位对接环缝板长AB(CD)10m板长AB(CD)10m宽度AC BD EF±1.5±1长度AB CD±2±1.5对角线之差AD-BC32直线度AC BD11直线度AB CD22AEBCFD壁板几何尺寸测量部位7.4.2.6对板厚大于12mm且屈服点大于390MPa的罐壁板上的人孔、清扫孔等有补强板的开口,在补强板及开口接管与相应罐壁组装焊接并检验合格后,应进行整体消除应力热处理。 7.4.2.7拱顶的顶板及加强肋,应进行成型加工;加强肋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2mm;加强肋与顶板组焊时,应采取防变形措施。加强肋和拼接采用对接接头时,应加垫板,且必须安全焊透;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加强肋宽度的2倍。7.4.2.8拱顶的顶板预制成型后,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10mm。7.4.2.9抗风圈、加强圈、包边角钢等弧形构件加工成型后,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2mm。放在平台上检查,其翘曲变形不得超过构件长度的0.1%,且不得大于4mm。7.4.2.10热加工成型的构件,不得有过烧、变质现象。其厚度减薄量不应超过1mm。7.4.2.11预制内浮盘支柱时,应预留出80mm的调整量。7.4.2.12转动浮梯的起拱度为L/1000(L为浮梯长度),且不得大于20mm。7.4.2.13预制好的构件,必须有防止构件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变形的加固措施。7.5 储罐安装施工阶段质量检验7.5.1储罐安装一般要求7.5.1.1储罐组装前,应将构件的坡口和搭接部位的泥砂、铁锈、水及油污等清理干净。7.5.1.2拆除组装用的工卡具时,不得损伤母材。钢板表面的焊疤应打磨平滑。如果母材有损伤,应按本规范第五章第六节的要求进行修补。 7.5.1.3储罐组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大风等自然条件造成储罐的失稳破坏。7.5.2储罐基础复验检查7.5.2.1在储罐安装前,必须按土建基础设计文件和规范的规定对基础表面尺寸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7.5.2.2储罐基础的表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A.用水准仪检查储础中心标高允许偏差为±20mm;B.有环梁时,支承罐壁的基础表面每10m弧长内任意两点的高差不得大于6mm;整个圆周长度内任意两点的高差不得大于12mm;C.无环梁时,支承罐壁的基础表面,每3m弧长内任意两点的高差不得大于12mm。7.5.2.3沥青砂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突出的隆起、凹陷及贯穿裂纹。沥青砂层表面凹凸度应按下列方法检查:A.当储罐直径等于或大于25m时,以基础中心为圆心,以不同直径作同心圆,将各圆周分成若干等分,在等分点测量沥青砂层的标高。同一圆周上的测点,其测量标高与计算标高之差不得大于12mm。同心圆的直径的各圆周上最少测量点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查沥青砂层表面凹凸度的同心圆直径及测量点数 储罐直径D(m)同心圆直径(m)测量点数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圈45D7625D45D/5D/42D/5D/23D/53D/44D/5881616242432B.当储罐直径小于25m时,可从基础中心向基础周边拉线测量,基础表面每100m2范围内测量点不得小于10点(小于100m2的基础按100m2计算),基础表面凹凸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5mm。7.5.3储罐底板的下料及铺设质量检验7.5.3.1底板铺设前,钢板表面要防锈、干净,逐张检查底板下表面是否按设计要求刷防腐漆,钢板表面涂漆应均匀;(每块底板边缘50mm范围内,不刷。)7.5.3.2按照排版图检查罐底中心板上的十字线是否与基础中心线重合;7.5.3.3罐底采用带垫板的对接接头时,对接焊缝应完全焊透,表面应平整,垫板应与对接的两块底板贴紧,用塞尺检查,其间隙不大于1mm为合格;罐底板对接接头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罐底对接接头间隙 焊接方法 钢板厚度(mm)间隙(mm)手工电弧焊65±167±1自动焊不开坡口 63±16104±1开坡口10162±1163±1手工电弧焊打底,自动焊作填充焊10218±27.5.3.4中幅板采用搭接时,其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5mm,每块底板应预留适当的搭接余量,整个底板的直径应考虑焊接时的收缩量,预留足够的余量。7.5.3.5搭接接头三层板重叠部分,应将上层底板切角,切角长度应为搭接长度的2倍,其宽度应为搭接长度的2/3;7.5.3.6底板定位焊后,检查所有搭接缝间隙不应大于1mm,从搭接缝过渡到对接缝其错边量不应大于1mm;7.5.3.7储罐底板的焊接应确保储罐底板不变形或减少变形为原则,所以焊接时,所有焊工必须严格遵守焊前制定的工艺纪律,现场质量检查员必须贴紧施工现场,及时发现缺陷,便于提前采取防患的控制手段及改进措施。7.5.3.8本工序要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确认,并做好工程隐蔽隐蔽记录。7.5.4罐壁组装质量检验7.5.4.1罐壁组装前,应对预制的壁板进行复验,接头部位的泥沙,铁锈,水及油污等是否清理干净,合格后方可组装。须重新校正时,应防止出现锤痕。7.5.4.2按底圈壁板安装圆内半径,在罐底板上画出圆周线,在安装圆内侧100mm画出检查圆线,作出标记。7.5.4.3底圈壁板组装时,用钢板尺检查相邻两壁板上口水平,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在整个圆周上任意两点水平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6mm;壁板的铅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7.5.4.4壁板组装时,应保证内表面齐平,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纵向焊缝错边量:当板厚小于10mm时,不应大于板厚的1/10,且不应大于1.5mm。B.环向焊缝错边量:当上圈壁板厚度小于8mm时,任何一点的错边量均不得大于1.5mm;当上圈壁板厚度大于或等于8mm时,任何一点的错边量均不得大于板厚的2/10,且不应大于3mm。7.5.4.5组装焊接后,在底圈罐壁1m高处检查内表面半径,内表面任意点半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底圈壁板1m高处内表面任意点半径的允许偏差 储罐直径D(m)半径允许偏差(mm)D12.512.5D454576±13±19±257.5.4.6第二圈及其以上各圈壁板的铅垂偏差,不应大于该圈壁板高度的0.3%;7.5.4.7罐壁对接接头的组装间隙,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7.5.4.8组装焊接后,焊缝的角变形用1米的弧形样板检查,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罐壁焊缝的角变形 板厚(mm)角变形(mm)1212252510867.5.4.9组装焊接后,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应平缓,不得有突然起伏,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 板厚(mm)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mm)252513107.5.5储罐倒装法安装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在安装壁板之前,必须对罐顶先行安装,罐顶外形采用样规进行检查,罐顶外表面焊缝不得漏焊,并应有防止变形的措施,底板及顶板施工前,必须要有经批准的排版图。罐顶安装牢固后,方可进行提升安装壁板,壁板安装前,应采用卷板机根据罐直径预制出弧板,然后逐一进行组焊,每一层板均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罐壁板焊缝的焊接应有防止变形的措施,对焊缝应预留适当的间隙,以防止由焊缝焊接收缩产生的热变形,每层板安装完成后,必须检查外观尺寸偏差值。7.5.6储罐固定顶和内浮盘的安装质量检验7.5.6.1固定顶安装前要按下表检查包边角钢的半径偏差, 包边角钢的内表面任意点半径的允许偏差 储罐直径D(m)半径允许偏差(mm)D12.512.5D454576±13±19±257.5.6.2罐顶支撑柱的铅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柱高的0.1%,且不大于10mm7.5.6.3顶板应按画好的等分线对称组装。顶板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5mm。7.5.6.4内浮盘的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5mm;内浮盘应与底圈壁板同心,外边缘板与底圈罐壁间隙允许偏差为±15mm;内浮盘内外边缘对接接头的错边量不得大于板厚的3/20,且不应大于1.5mm;外边缘板铅垂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mm;用弧形样板检查内外边缘板的变形,弧形样板的局部间隙不得大于5mm;7.5.7附件安装质量检验7.5.7.1开孔前,必须认真检查、测量,确认开孔位置与尺寸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开孔接管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mm,接管外伸长度偏差应为±5mm;7.5.7.2开孔补强板的曲率应与罐体曲率一致;7.5.7.3开孔接管法兰的密封面与接管的轴线垂直,倾斜不应大于法兰外径的1%,且不得大于3mm;7.5.7.4量油导向管的铅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管高的0.1%且不得大于10mm;7.5.7.5中央排管的旋转接头,安装前应在动态下以 390kPa压力进行水压试验,无渗漏为合格;7.5.7.6密封装置不得损伤,刮蜡板应紧贴罐壁,局部的最大间隙不得超过5mm;7.5.7.7转动浮梯中心线的水平投影,应与轨道中心线重合,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mm。7.5.7.8储罐的梯子、平台、抗风圈、加强圈等的安装与焊接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和要求。7.6焊接质量检验7.6.1焊接工程师审查焊工资质,并将合格证复印件交监理代表备案。参加本项工程施焊的焊工,必须经过培训并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罐本体工程施焊。加强焊工的培训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7.6.2施焊前应由工程技术人员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7.6.3建立焊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掌握每个焊工的焊接技能状况。对于焊接质量经常不合格的焊工,焊接质量员有权停止其焊接工作,下岗重新培训。7.6.4焊接材料应设专人负责保管,发放和回收,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烘干和恒温保温,随取随用;同时必须做好记录。焊材二级库必须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7.6.5焊接前要按设计和标准,规范要求检查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检查组装质量,清除坡口和搭接部位周围的熔渣、飞溅物、泥沙、铁锈、水及油污等并打磨好坡口。7.6.6认真做好焊接记录,焊道上应标出焊缝编号、焊工代号,并注明探伤部位,做到现场焊缝、图纸焊缝编号和探伤报告(底片)三对照。7.6.7焊接后必须及时清除熔渣和飞溅物。7.6.8焊接过程中必须制定防止焊接变形的具体措施,并予以执行。7.6.9焊后检查焊缝外观,不得有熔渣、飞溅、裂纹、气孔、夹渣、弧坑、咬边等象现。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7.6.9.1焊缝的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和弧坑等缺陷;7.6.9.2对接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7.6.9.3屈服点大于390MPa或厚度大于25mm的低合金钢的底圈壁板,纵缝如有咬边均应打磨圆滑;7.6.9.4边缘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mm时,底圈壁板与边缘板的T形接头罐内角焊缝靠罐底一侧的边缘,应平滑过渡,咬边应打磨圆滑;罐壁纵向对接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罐壁环向对接焊缝和罐底对接焊缝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深度,不得大于0.5mm。凹陷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mm。凹陷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7.6.9.5内浮盘储罐罐壁内侧焊缝的余高,不得大于1mm。其他对接焊缝的余高,应符合下表规定;对接焊缝的余高(mm) 板厚()罐壁焊缝的余高罐底焊缝的余高纵向环向121225252.03.04.02.53.54.52.03.07.6.9.6焊缝宽度,应按坡口宽度两侧各增加12mm确定; 7.6.9.7对接接头的错边量,应符合规范规定;7.6.9.8屈服点大于390MPa的钢板,其表面的焊疤,应在磨平后进行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无裂纹为合格。7.6.10焊缝必须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无损探伤,不合格焊口必须及时返修和重新探伤合格。7.7总体尺寸检验7.7.1罐壁组装焊接质量7.7.1.1罐壁高度的允许偏差,用钢尺测量,不应大于设计高度的0.5%。7.7.1.2罐壁铅垂度的允许偏差,用吊线测量,不应大于罐壁高度的0.4%;且不得大于50mm。7.7.1.3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用吊线,样板检查,钢板厚度小于25mm时,不得大于13mm;钢板厚度大于25mm时,不得大于10mm。7.7.1.4底圈壁板内表面半径的允许偏差,用钢尺,样板检查,必须符合下表要求:7.7.2罐底和罐顶(浮盘)组装焊接质量7.7.2.1罐底焊接后,其局部凹凸变形的深度,不应大于变形长度的2%,且不应大于50mm。7.7.2.2内浮盘的局部凹凸变形,应符合下列规定:船舱顶板的局部凹凸变形,应用直线样板测量,不得大于10mm;单盘板的局部凹凸变形,不应影响外观及浮顶排水。7.7.2.3固定顶的局部凹凸变形,应采用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5mm。罐体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罐壁高度允许偏差(5/1000)H钢尺测量罐壁铅垂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