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2).ppt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一问题的提出,我省实行的课程改革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1999年开始,在连续带出了二届高三毕业班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进行了一些梳理和反思,感觉到最令人困惑的现象有三个:,第一:教师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并且自己认为较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下课依然有不少问题要求解答;困惑的是: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教师自己觉得上课已经讲解得很清楚了。第二: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看似非常幼稚的问题,或者是提出一些我们教师觉得存在明显错误的方法,真不明白学生为什么放着这么多正确的思路不用,偏偏选择一条错误的解题思路。第三: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却屡屡犯错,难道仅仅是记忆力不好、学习不专心等因素造成的吗?,二我们的构想,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2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改变被动的课堂教学现状,3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三问题教学模式结构及程序,1课前预习报告:发现和提出问题,(1)在每节课的看书预习过程中,记录下你认为重要的概念或者是必须记忆的内容。(2)列出不能理解的概念,(3)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列出其中的疑难问题,并说明自己对此问题的想法。(4)如果是复习课,要求对本章节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从属关系,并用表格或树形结构表示出来。(5)对学生提出的课外问题,要求尽可能的查阅有关的资料或参考书后再提出,并且要有自己初步的看法或猜想。,案例一:共振,2预习报告的批改和分析:发现问题、形成问题焦点,(1)每张预习报告必须批改,同时记录下学生的原始问题,其一是资料保存,备查;其二是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设计服务;其三是做好问题的分类,以便及时总结。(2)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表达方式五花八门,再加上一些文字描述的不甚全面、逻辑思维的不尽严谨,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剔除一些干扰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寻找出共性的东西,发现和展示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这一点对我们教学的组织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无疑是最关键的。(3)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案例二:电功和电功率,“220V,66W”的电风扇,线圈电阻为20,求接上220V电压后,电风扇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和发热功率。如果接上电源后,扇页被卡住,不能转动,求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发热功率。,电风扇的结构是怎么样的?(邵培刚)66W表示的是总功率吗?(楼吉昊)书中98页:电阻不需要加线圈电阻20吗?(周彬)书中98页第二问中:电风扇卡住了,那么使电风扇运转的电阻不再工作,那么它会不会发热?(邬玮玮)书中98页:不能理解,是不是电阻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生热,一部分用来做机械功,然后第二问中,前一部分工作,后一部分不起作用?(孙婉颖),广西版98页解答如下:(许钱通),3课堂教学的组织:选择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类型问题安排课堂教学方式。,诱导式:案例三:布朗运动,开放式:案例四:牛顿第三定律,探究式:案例五:曲线运动,波的现象,案例六:电磁感应现象:对磁通量计算中面积的意义不清楚,原因还是对磁通量的定义不明白导致的。突破难点:磁通量的定义: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画磁感线条数可以人为约定怎么给个统一的标准比较好?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自然得出磁通量的计算公式.,案例七:光的波粒二象性:总是以一种不可调和的观点来理解波粒二象性。例如:书上说光子在一定空间各点出现的频率不同,当光子出现较多次的时候就成了波,就可以说成光子构成光波,那么光的本质就是光子,对吗?(斯元华)光的实质是否可以这么理解,一种粒子沿着波的轨迹运动?(刘水贤)光既是一种波,又是一种粒子,那么是否可以说光是粒子以波的形式运动而形成的呢?(李沁心)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矛盾显而易见,可统一在哪里?(林威)学生:一个不热爱劳动的学生以热爱劳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了(本质是不爱劳动)。教师:这个学生在家不爱劳动,在学校却是劳动积极的(本质既是爱劳动也是不爱劳动)。,案例八:张寒植的悖论 原题:一弹性小球自4.9m高处自由落下,当它与水平桌面每碰撞一次后,速度减小到碰撞前的7/9,试计算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解:,一开始我看到题目时就想:每次速度都减小为7/9,所以永远不可能到达0,既然速度不可能为0,运动怎么会停止呢?做完题目后我才知道,运动时间只能是无限接近8s,而不能达到和超过。但是一开始我的问题还是没有想通,比如在第9s时球的速度是不是0,如果是,它是怎么变成0的?,4总结、反思和提炼:检验课前问题解决与否、尚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进。,每章的教学内容结束,我们把这一章中能引起学生思考或者有探讨价值的学生问题以讲义的形式印发给大家,并集中解答或者点拨部分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一步的去思考和探索。考试是检验学生情况的重要手段,对考试情况的反馈,我们也设计了专门的试卷订正表,要求学生对错误的题目不但要知道正确的答案,而且要说明考试时造成错误的原因。为了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扩展和充实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我们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例如:利用学校天文台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开设课外讲座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五问题教学模式的成果与结论,预习报告使我受益非浅,首先这种形式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因为在老师讲授之前就已经弄明白了一大半是很令人感到自豪的一件事;其次在上课时我对老师的讲课和提问反应更快了,这种先于他人的反应也让我感觉良好,从而增加了听课的兴趣;再者我的学习自觉性和钻研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这有助于我及时发现自己过去应该掌握而没有掌握的东西。每次预习时,都不免要适当复习一下本课要用到的旧知识,这样既可以减少听课困难,提高听课效率,又可逐渐补上过去的知识缺陷。(宋亮亮05届清华大学,宁波市理科状元),近年来我们已经开出了10多个课外讲座,均匀分布在高中三年中的各个学期。例如:光速的测定月相变化的成因和现象分析质子的发现等。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用小论文的形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出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许多课堂上无法领会的东西。近年来有十多位同学写出了小论文,例如:水为什么会转动、纸片下落的原因分析、关于“加功率”的讨论、“打水漂”现象的力学原因运动单摆的周期和回旋乒乓。有三篇学生的文章在杂志上公开发表。,毛羽:04年3期数理天地上的喷泉的疑问,杨建立:05年10期中学物理上的一道竞赛试题的妙解,王迪龙:08年3期物理教师上的这样的卫星一直能看见吗?,高中物理学习中的认知策略研究02年获得浙江省二等奖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07年获得宁波市基础教育教育成果三等奖 奉化中学物理组被评为宁波市首届中小学三星级教研组,六新课程条件下问题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展望,1。教无定法,学有规律,2。探索、思考是人的天性,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握好探究,4。探究如何考察,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