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 .ppt
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北京赛迪世纪信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地,地,电,电,传,传,地,地,电,电,传,传,地,地,电,电,传,传,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迪顾问)是中国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在业内率先通过国际、国家质量管理与体系(ISO9001)标准认证的现代咨询企业(股票代码:HK08235),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CCID)。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并在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南京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300余名专业咨询人员,业务网络覆盖全国200多个大中型城市。赛迪顾问凭借自身在行业资源、信息技术与数据渠道等竞争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公共政策制定、产业竞争力提升、发展战略与规划、营销策略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IT规划与治理等现代咨询服务,服务对象既包括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与各类开发区,又涵盖电子、电信、能源、金融与汽车等行业与企业用户,致力成为中国本土的政府决策第一智库、企业战略第一顾问、信息化咨询第一品牌。详情请浏览网站: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0层,上海,址:上海市蒲汇塘路11号博大商务楼1603室,邮,编:100048,邮,编:200030,话:0086-10-88558866/8899/9900真:0086-10-88559009电子邮箱:广州址:广州市东风中路445号越秀城市广场北塔1205室,话:0086-13141407887真:0086-21-64689205电子邮箱:深圳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西10168号佳嘉豪商务大厦6C,邮,编:510030,邮,编:518052,话:0086-20-83557153/5703真:0086-20-83557793电子邮箱:西安址:西安市高新二路山西证券大厦2007室,话:0086-18665897695真:0086-0755-21673996电子邮箱:sevice-南京址: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逸夫建筑馆10楼,邮,编:710071,邮,编:210008,话:0086-29-88489248/18691802509真:0086-29-88489248电子邮箱:,话:0086-25-13382030218真:0086-25-83791999-806电子邮件:,2,2,6,7,8,9,10,11,12,13,14,15,16,17,18,目录,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前,言 研究目的 主要结论,111,第一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一、政策和资源是影响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产业整体上形成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局面,二、重点区域,6,1、环渤海区域 2、长三角区域 3、西南区域 4、西北区域 第二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分析,一、产业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和西南地区,10,二、重点省市分析,11,1、北京:科研基础雄厚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中心 2、天津:龙头企业聚集的产业制造基地 3、江苏:集群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4、内蒙古:资源优势突出的新能源应用基地 5、保定:产业链完善、品牌张力强的“中国电谷”6、乐山:研发生产能力强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第三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演进趋势,一、产业整体持续朝政策和资源优势区域集聚 二、大型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不断朝市场终端转移 三、研发和销售环节朝资本和人才密集区集聚 第四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区域布局策略 一、加大政策强度,提高区域引力,17171718,19,23,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二、挖掘资源优势,统筹区域发展 三、聚焦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四、提升园区软硬环境,引导产业集群 附件一 全球新能源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一、欧盟 二、美国 三、日本 附件二 相关说明 一、研究定义 二、数据来源,1818192021222323,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前 言,一、研究目的,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地位,新能源产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国际新能源产业分布特点,分析国内新能源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二、主要结论,1、政策和资源是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区域政策和资源影响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特征显现,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西南、西北等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2、依托区域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集聚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特色明显。其中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聚集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新能源产能;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西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基地;西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基地和核电装备制造基地。,3、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演进将呈现以下三大趋势:(1)产业整体持续朝政策和资源优势区域集聚。(2)大型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不断朝市场终端转移。(3)研发和销售环节将朝资本和人才密集区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第一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区域分布特征,一、政策和资源是影响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产业整体上,形成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局面,图1 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注:新能源产值包括光伏发电、风电和核电装备产值,以及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产品产值,不包括新能源发电项目产值。,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以政策和资源为导向,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区域、长三角区域等为核心的东部沿海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在中西部的一些区域,如江西、河南、四川、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中西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在区域分工方面,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主要承担着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中部地区承担着核心材料研发制造功能;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新能源发电项目承载地。新能源发电项目通过电网,再输入到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在整体上,新能源已形成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局面。目前,国内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这些细分领域具有不同的,集聚特征。,太阳能光伏产业:形成了以长三角为制造基地,中西部为原材料供应基地的产业分布格局。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最早的光伏产业基地,随着产业链延伸,江西新余、河南洛阳和四川乐山等地成为国内硅片制造和原料多晶硅基地。,图2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重点区域分布,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风电产业:环渤海区域是国内外知名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聚集地,长三角区域也培育了一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而西北区域是风电场建设的集中区。,图3 中国风电产业重点区域分布,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核电产业: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装备制造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中国已建成的4座核电站与在建的13座核电站均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主要核电常规岛、核岛供应商及其制造基地则主要分布在四川、黑龙江,以及靠近市场侧(核电站)的沿海地区。,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图4 中国核电产业重点区域分布,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生物质能产业: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生物质资源集中在内蒙古、四川、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十二个省区,我国约70%的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和气体燃料产业分布在这些省区,其他省区相对较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图5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重点区域分布,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二、重点区域,1、环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省市,该地区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装备制造业基础,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集聚了我国30%左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图6 环渤海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2、长三角区域,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聚集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新能源产能,集中了我国60%的光伏企业、20%以上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53.5%的建成核电站装机和近40%的生物质发电装机。,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图7 长三角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3、西南区域,包括四川、重庆等省区,依托雄厚的资源和重工业基础,西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基地和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其中四川集中了全国多晶硅产能的30%和产值的20%,占据了国内核电核岛核心设备50%的市场。,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图8 西南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4、西北区域,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西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应用基地。该区域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大规模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集中区,集聚了我国90%以上的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图9 西北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第二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分析,一、产业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和西南地区,长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60%的光伏企业,20%以上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环渤海地区集聚了我国30%左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西北地区凭借丰富的太阳能和风电资源,集聚了我国90%以上的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国家提出的建设七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半数分布于西北;西南地区则是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基地、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图10 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区,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0,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二、重点省市分析,1、北京:科研基础雄厚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中心,北京市作为全国科学技术和人才高地,是全国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北京市在新能源领域也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北京拥有全国近1/4的新能源领域科技资源,北京在太阳能、核能等领域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在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风电设备制造和核能技术服务等领域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规模,并初步形成了企业、研发机构、产业联盟相互促进的创新格局。,图11 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布局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2、天津:龙头企业聚集的产业制造基地,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雄厚的机电工业实力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奠定基础,天津港是世界第五大港口,符合新能源大型装备(如风电装备)对海运和临港制造要求。天津通过引进国内外一流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带动了天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以风电装备制造为例,天津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集聚在滨海新区。天津通过引进世界一流风电企业及国内风电主机巨头,带动了天津风力发电产业的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天津已有风电整机企业7家,叶片企业9家,齿轮箱企业5家,发电机企业2家,控制系统企业3家,其他配套企业20家,形成从风电整机机组到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等配套零部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市风电整机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兆瓦,风电设备生产能力占全国的近30%。,图12 天津市新能源产业布局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3、江苏:集群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江苏省新能源发展政策较为完善、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综合配套条件较为优越。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光伏和海上风电发展的核心区。江苏省光伏产业规模约占全国光伏产业规模的60%,是国内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形成了原料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光伏发电应用和配套产业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江苏沿海地区风电基地是中国七大风电基地中唯一的海上风电基地,2010年10月,我国首轮100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的四个中标项目均在江苏沿海地区风电基地(如图)。,图13 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布局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4、内蒙古:资源优势突出的新能源应用基地,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也是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全区风能技术可开发容量超过1.5亿千瓦,占全国陆地风能资源储量的约50%。在国家和自治区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下,内蒙古加大风能资源开发力度,风电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11年,内蒙古有望成为中国首个风电装机突破千万千瓦省份。,内蒙古太阳能资源占有量居全国第二,近年来,内蒙古各地相继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单晶硅、多晶硅光伏产业。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阿拉善、锡林郭勒等地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硅矿产资源,陆续开工建设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着力推动太阳能级硅及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多晶硅材料为核心、硅片生产企业相配套的光伏制造业集群,光伏示范应用项目为牵引的格局。,内蒙古自治区既具有非常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储量,又有生物质能源科技基础和产业基础。近年来,内蒙古重视发展、应用生物质原料发电和转化燃料技术,在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沼气综合利用等方面发展迅速,正在打造国家级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图14 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布局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5、保定:产业链完善、品牌张力强的“中国电谷”,保定中国电谷,是在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础上,打造的新能源与电力技术产业基地。保定中国电谷当前已建立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变电、新型储能、高效节能、电力自动化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新能源与能源装备的制造基地和要素集聚区。保定中国电谷的发展和区域新能源品牌影响力的形成受到国内外的众多关注。近年来,保定中国电谷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政策平台支持,成为国家认可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平台。保定市也凭借新能源与能源装备产业优势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启动的两个城市之一。,图15 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6、乐山:研发生产能力强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乐山739工厂在多晶硅研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乐山2009年被授予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截至2010年底,乐山多晶硅产能达到7460吨。,根据乐山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到2013年,乐山市将建成以硅材料产业三大片区(峨眉山片区、乐山高新区片区、五通桥片区)、三大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硅材料产业链、电子硅材料产业链、硅化工循环利用产业链)、三大循环(企业内硅材料副产物利用小循环、企业间硅材料副产物利用中循环、区域间硅材料副产物利用大循环)为特色的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图16 乐山市新能源产业布局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第三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演进趋势,一、产业整体持续朝政策和资源优势区域集聚,新能源产业在我国处于成长期,产业集聚区域受到区域政府政策、当地资源等条件影响。,首先,新能源产业是典型的政策导向型产业。除了国家产业政策之外,地方的配套产业政策将成为吸引企业的重要因素。其次,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企业投建新能源项目需要根据细分新能源产业特征,选择资源丰富的区域。此外,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新能源企业将考虑产业半径、原材料等要素对成本的影响。,综合考虑新能源产业特征和发展趋势,总体来看,未来3-5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在空间布局方面仍将持,续朝政策支持力度大、资源丰富区域集聚。,二、大型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不断朝市场终端转移,国内大型新能源装备制造除了受到区域政策和地方资源要素吸引外,与终端市场的产业半径是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如大型风电装备制造环节,包括叶片、整机制造等,运输距离将对产业成本产生很大影响。同时,靠近终端市场,除运输便利外,还有利于开展设备后期的运维工作。未来,大型新能源装备制造环节将不断朝市场应用终端转移,包括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降低项目成本,满足客户运维需要。,三、研发和销售环节朝资本和人才密集区集聚,新能源产业研发条件需要优秀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试验设施、大量的资本投入作为支撑。目前,国内诸,多新能源企业为提高研发能力,逐步将研发中心设在人力资源密集、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在营销环节,我国部分新能源领域也逐步面向海外市场。北京、上海等区域辐射面积广、国际功能强的,地区将成为新能源企业设立营销中心的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第四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区域布局策略,一、加大政策强度,提高区域引力,近年来,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产业在2010年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与2005年版目录相比,也新增了新能源作为一个门类。,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国家大力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需要重新审视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密切关注国家新能源战略方向,仔细研究产业政策,准确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本区域新能源产业规划研究与制定,提高本区域对新能源产业的吸引力。明确本区域新能源产业在全国的区域产业定位,促进本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二、挖掘资源优势,统筹区域发展,国内新能源产业区域布局以基于当地资源优势的细分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特征,形成了类似于甘肃的“陆,上三峡”等新能源产业基地。,在各地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作为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的形势下,各地方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充分认清本地资源优势,选择当地有竞争优势的新能源细分产业领域,统筹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三、聚焦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升级是基于资源优势、聚焦发展优势新能源产业的必然要求。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区域要从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出发,持续发挥现有新能源产业资源优势,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生产能力。并以新技术为切入点,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壮大促进产业升级,抢占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不断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四、提升园区软硬环境,引导产业集群,软环境建设对于区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牵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作用。软环境建设上,需要政府部门增强服务意识,树立“部门围绕企业转,企业需求我服务”的观念。健全制度、简化程序、规范行为、提高效率,为投资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首先,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把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作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的突破口来抓。其次,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行政执法的公开性、透明度,切实维护好投资者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再次,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积极改善交通、物流、居住、医疗、信息、娱乐等条件,营造安全文明、宽容开放、法治诚信、规范高效、勤政廉洁、亲善和谐的社会环境。,附件一 全球新能源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迅猛增长,并形成一定产业规模集聚的态势,主要分布在欧盟、美国、日本、巴西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此外,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新能源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图17 全球新能源产业空间分布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一、欧盟,欧洲是全球新能源市场集中地之一,也是新能源技术开发中心。其中光伏产业有法国Alstom集团和德国SolarWorld公司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有德国CHOREN公司和瑞典Shelliftea公司等高新研发企业;核能产业拥有的法国AREVA公司和意大利Edison公司等世界著名的核电公司;风电产业拥有丹麦Vestas公司、德国Dewind公司和西班牙Gamesa公司等全球风电设备制造领先企业。以风电产业为例,截至2010年底,欧盟27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4074兆瓦,约占全球风电装机总量的43%。,图18 欧盟新能源产业空间分布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0,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二、美国,美国在新能源领域开发相对较早,也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当前美国20%的电能来自于核能,70%的清洁电也来自于核电。截止2010年底,美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0272兆瓦,美国的生物质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万兆瓦。2009年美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2018万千瓦,位居世界第四。此外,美国还拥有Westinghouse公司和GE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图19 美国新能源产业空间分布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三、日本,近些年来,日本新能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各项新能源均呈现倍增趋势。其中,在太阳能利用领域,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发电的专利主要都日本厂家掌握,夏普、京瓷、松下和三菱被称为日本光伏领域的四大骨干企业。此外,日本还拥有东芝、日立和三菱等核电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图20 日本新能源产业空间分布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5,中国新能源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附件二 相关说明,一、研究定义,新能源有广义新能源和狭义新能源之分。广义的新能源产业是指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先进核能和非常规天然气等);2、新能源技术,如清洁煤、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等;3、先进能源装备、车用新能源及新能源基础设施等。狭义的新能源产业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非常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核聚变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本白皮书从狭义的新能源产业出发,重点研究了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快、产业规模相对较大、投资密集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光伏、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产业。对于智能电网产业,赛迪顾问将单独发布智能电网产业地图白皮书。,新能源产业地图将新能源产业数据与空间信息数据进行叠加,从空间布局角度解读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在具体编制中,主要研究设有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级细分新能源产业基地的省市地区。,二、数据来源,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3、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4、主要省市新能源相关规划5、新能源企业公开年报,6、赛迪顾问新能源产业数据库,邮,地,邮,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请访问赛迪顾问在线: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热线电话:0086-10-88558866/8899/9900箱: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0层,编:100048,本资料使用环保纸张印刷,